期刊文献+
共找到14,80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置管侧侧卧联合对侧扭头体位复位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颈内静脉异位12例护理体会
1
作者 潘恋俊 吴苏光 董丽萍 《中国乡村医药》 2024年第18期50-52,共3页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因置入途径安全,留置时间长,并发症风险低,现已广泛用于临床[1],尤其是需要长期全胃肠外营养或癌症患者。导管异位是PICC的常见并发症,发生率可高达约16.7%[2]。导管异位会导致液体渗漏、静脉炎、堵管...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因置入途径安全,留置时间长,并发症风险低,现已广泛用于临床[1],尤其是需要长期全胃肠外营养或癌症患者。导管异位是PICC的常见并发症,发生率可高达约16.7%[2]。导管异位会导致液体渗漏、静脉炎、堵管、血栓等发生[3]。我院PICC门诊在穿刺置管过程中有12例患者出现导管异位到颈内静脉,采用常用的复位方法失败3次以上后,采用置管侧侧卧联合对侧扭头体位重新送管成功复位,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置管侧侧卧 对侧扭头 颈内静脉 导管异位 护理体会
下载PDF
儿童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和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顾宇静 谢珺 +1 位作者 吴菲菲 范菊红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42-1252,共11页
目的:对儿童病人使用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和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评价与分析。方法:通过对PubMed、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MedLine、EBSCO、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 目的:对儿童病人使用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和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评价与分析。方法:通过对PubMed、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MedLine、EBSCO、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关于儿童使用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与输液港的文献进行检索,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12月20日。由2名经过循证培训的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并进行交叉核对后,采用Review Manager 5.4软件进行相关并发症的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2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使用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比较,儿童病人使用静脉输液港静脉炎发生率[RR=20.69,95%CI(10.56,40.54),P<0.000 01]、堵管发生率[RR=4.44,95%CI(2.88,6.85),P<0.000 01]、血栓发生率[RR=3.08,95%CI(1.91,4.97),P<0.000 01]、导管脱出或移位发生率[RR=6.89,95%CI(3.56,13.31),P<0.000 01]、穿刺点渗血、渗液发生率[RR=10.06,95%CI(6.61,15.32),P<0.000 01]、感染发生率[RR=3.87,95%CI(2.67,5.62),P<0.000 01]、导管断裂[RR=3.01,95%CI(1.19,7.64),P=0.02]、一次置管成功率[RR=0.95,95%CI(0.90,1.00),P=0.04]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儿童病人使用静脉输液港与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夹闭综合征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40,95%CI(0.10,1.52),P=0.18]。结论:现有证据表明,儿童使用输液港可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是一种安全、可靠、具有优势的输液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 儿科 并发症 META分析 循证护理
下载PDF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化疗恶性肿瘤患者自我调节疲劳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徐昭芳 苏丽菊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第20期30-33,共4页
目的 调查分析恶性肿瘤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化疗患者自我调节疲劳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22年1—12月宁德市中医院收治的72例PICC化疗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 目的 调查分析恶性肿瘤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化疗患者自我调节疲劳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22年1—12月宁德市中医院收治的72例PICC化疗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调查恶性肿瘤患者的社会人口学及临床资料,采用自我调节疲劳量表(self-regulatory fatigue scale,SRFS)、癌症体验和效能量表(cancer experience and efficacy scale,CEES)调查患者的自我调节疲劳、癌症体验和效能水平。结果 72例PICC化疗恶性肿瘤患者的调查结果显示,SRFS量表的认知控制维度得分(19.26±3.71)分、情绪控制维度得分(16.70±3.16)分、行为控制维度得分为(15.95±3.44)分,总分(51.91±6.84)分,自我调节疲劳程度处于中等偏高水平;CEES量表的个人体验维度得分(13.88±2.95)分、社会经济维度得分(20.64±3.68)分、情绪体验维度得分(20.34±3.51)分,癌症体验总分(54.86±7.23)分,癌症体验处于较高水平;CEES量表的个人效能维度得分(10.60±2.17)分、集体效能维度得分(9.65±1.82)分、医护效能维度得分(5.64±1.16)分,癌症控制效能总分(25.89±5.23)分,癌症控制效能处于中等偏低水平。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PICC化疗恶性肿瘤患者的SRFS总分与癌症体验总分呈正相关性(r>0,P<0.05),与癌症控制效能呈负相关性(r<0,P<0.05)。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SRFS总分在年龄、性别、病程、疾病状态、置管方式、置管状态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发现,病程、疾病状态、置管状态、癌症控制效能是影响PICC化疗恶性肿瘤患者自我调节疲劳的重要因素。结论 PICC化疗恶性肿瘤患者存在明显的自我调节疲劳,病程、疾病状态、置管状态、癌症控制效能是其中自我调节疲劳的重要影响因素。临床应重视患者的自我调节疲劳水平,采取针对性措施干预以改善患者自我调节疲劳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化疗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自我调节疲劳
下载PDF
乳腺癌患者应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及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的价值分析
4
作者 姜振宇 孙义玲 赵腾 《大医生》 2024年第5期123-125,共3页
目的探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12月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64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输液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12月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64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输液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32例,应用PICC)和观察组(32例,应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比较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满意度、置管化疗开始(T_(0))至化疗结束当天(T_(1))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手术满意程度优于对照组,手术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均P<0.05);T_(0)阶段两组患者乳腺癌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ICP-BR)各项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T_(1)阶段观察组患者心理、躯体、社会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症状/不良反应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应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效果优于PICC,可减少维护费用、时间及次数,提高患者舒适度,改善生活质量,且易得到患者认可,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乳腺癌
下载PDF
居家维护模式用于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带管肿瘤出院患者效果观察
5
作者 吴叶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S02期197-199,共3页
目的探讨对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带管肿瘤出院患者行居家维护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23年1月至12月行PICC带管出院肿瘤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行返院PICC门诊维护模式,观察组患者行居... 目的探讨对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带管肿瘤出院患者行居家维护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23年1月至12月行PICC带管出院肿瘤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行返院PICC门诊维护模式,观察组患者行居家维护模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PICC自我管理能力各项评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显著低于对照组20.00%(P<0.05)。结论居家维护模式在PICC带管肿瘤出院患者中的干预效果较好,可提升患者的PICC自我管理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家维护模式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肿瘤 安全性 有效性
下载PDF
环形扩皮法在血小板低下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中的应用
6
作者 杨金芳 汪双月 +1 位作者 王海萍 白嫣然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22期184-186,192,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环形扩皮法在血小板低下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7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PICC专科门诊收治的88例血小板低下患者作为研究对...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环形扩皮法在血小板低下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7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PICC专科门诊收治的88例血小板低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扩皮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43)和试验组(n=45),对照组采取常规扩皮方法,试验组采取20 ml注射器针头行360°环形扩皮,比较两组患者置管术中出血量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一次性送鞘成功率,置管后24 h穿刺点渗血渗液发生率,置管后7 d内导管维护次数。结果试验组扩皮即刻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置管后24 h穿刺点渗血渗液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7 d内导管维护次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一次性送鞘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形扩皮法有助于减少血小板低下的PICC置管患者出血量,降低渗血渗液发生率,减轻患者疼痛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扩皮 血小板低下 出血
下载PDF
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后上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分析何晓蓉,罗婷,王婷
7
作者 何晓蓉 罗婷 王婷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24年第3期616-620,共5页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后发生上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2022年8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315例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PICC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是否发生DV...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后发生上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2022年8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315例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PICC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是否发生DVT分为DVT组(87例)和非DVT组(228例)。比较2组一般资料、总胆固醇(TC)值、高密度脂蛋白(HDL)值、低密度脂蛋白(LDL)值、凝血酶原时间(PT-SEC)、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PT-INR)、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值、凝血酶时间(TT),并进一步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2组性别、住院时间、BMI、近期手术史、血栓史、高血压、糖尿病、吸烟或饮酒、置管时间、穿刺部位等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VT组年龄、穿刺静脉血管中头静脉比例、化疗相关性出血比例大/高于非DVT组(P<0.05);2组TC、HDL、LDL、PT-SEC、PT-INR、APTT、FIB、TT指标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增加、穿刺静脉血管中头静脉比例升高、化疗相关性出血比例升高为PICC后发生DVT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PICC后DVT的发生与年龄、穿刺头静脉、化疗相关性出血可能有关,值得临床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急性髓系白血病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上肢深静脉血栓
下载PDF
基于失效模式-效应分析模式的护理干预对宫颈癌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化疗患者的护理效果
8
作者 李卉 解婷 +1 位作者 赵晶晶 赵蕾 《生命科学仪器》 2024年第2期210-212,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失效模式-效应分析(HFMEA)模式的护理干预在宫颈癌患者接受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设计,选取2023年1月-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接受PICC化疗的120例宫颈癌患... 目的探讨基于失效模式-效应分析(HFMEA)模式的护理干预在宫颈癌患者接受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设计,选取2023年1月-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接受PICC化疗的120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基于HFMEA模式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PICC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化疗期间舒适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PICC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化疗期间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HFMEA模式的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宫颈癌患者在接受PICC化疗过程中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舒适度及护理满意度,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护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效模式-效应分析 宫颈癌 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集束化干预在老年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税佳 刘贤国 +6 位作者 徐红玉 方贵蓉 刘娟娟 唐美 宋丽娟 王琼 刘晓菊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24年第1期123-127,共5页
目的探讨集束化干预在老年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ization through peripheral venous puncture,PICC)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2022年10月在三六三医院收治的首次行PICC置管的135例... 目的探讨集束化干预在老年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ization through peripheral venous puncture,PICC)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2022年10月在三六三医院收治的首次行PICC置管的135例老年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干预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94)和常规组(n=41)。观察组采取集束化干预,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干预。观察并比较2组PICC情况(时长、穿刺次数),干预期间并发症[置管部位医用粘胶剂相关性皮肤损伤(MARSI)、导管局部感染、相关血栓形成、静脉炎和非计划拔管]发生情况,以及干预结束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舒适度评分;采用健康调查量表SF-36评分评价并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水平。结果与常规组比较,观察组1次穿刺成功率升高,PICC导管留置时长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期间,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舒适度评分、SF-36各维度评分及其干预前后差值绝对值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集束化干预技术应用于老年肿瘤患者的PICC置管,优势明显,有助于降低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首次穿刺成功率,延长置管时间,并改善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肿瘤 集束化干预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
下载PDF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置管患者相关性深静脉血栓的风险因素及预防护理措施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姜慧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第9期10-12,共3页
目的 探讨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置管患者相关性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危险因素并制定预防DVT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201 9年1月—2021年1月玉山县黄家驷医院... 目的 探讨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置管患者相关性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危险因素并制定预防DVT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201 9年1月—2021年1月玉山县黄家驷医院收治的80例PICC置管患者,根据有无DVT分为血栓组(21例)和非血栓组(59例)。单因素分析PICC置管患者相关性DVT的危险因素。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影响PICC置管患者相关性DVT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2组在性别、置入静脉、导管前端位置、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和吸烟史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年龄、血小板(platelets,PLT)、置管肢体部位、穿刺次数、是否患有恶性肿瘤、血栓史和PICC置管史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60岁(OR=2.962,P<0.05),PLT<350.23×109/L(OR=2.869,P<0.05)、有血栓史(OR=2.713,P<0.05)是影响PICC并发DVT的独立高风险因素。结论 护理人员应重点关注年龄≥60岁、PLT<350.23×109/L和有血栓史的患者,积极采取护理措施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发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静脉血栓 危险因素 护理措施
下载PDF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操作技术专家共识 被引量:14
11
作者 陈利芬 卫建宁 +2 位作者 屈盈莹 杨玉红 广东省护理学会静脉输液治疗专业委员会 《现代临床护理》 2023年第2期1-9,共9页
目的形成《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操作技术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规范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PICC)操作实施方法,减少导管置管过程中及置管后相关并发症,延长PICC使... 目的形成《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操作技术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规范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PICC)操作实施方法,减少导管置管过程中及置管后相关并发症,延长PICC使用寿命。方法查阅国内外PICC操作技术的相关文献并结合静脉治疗专家的工作经验,形成初版《共识》;通过3次专家论证、审核、证据总结,对各条目进行调整、修改,形成终版《共识》。结果《共识》的内容覆盖了PICC置管操作各个环节,包括PICC禁忌症与适应症、基本要求与基本原则、置管前评估、置管操作流程与操作要点、置管中的常见问题的预防与处理、导管尖端定位等方面。结论《共识》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较强临床实用性,可为PICC置管操作技术提供教学及临床实践指导,从而提高置管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护理技术 专家共识
下载PDF
六西格玛管理在新生儿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中的应用效果
12
作者 张嫱 靳艳玲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16期187-189,共3页
目的:观察六西格玛管理在新生儿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0年9月于该院行PICC的134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纳入对照组。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至2021年9月于该院行PICC的134例新生儿... 目的:观察六西格玛管理在新生儿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0年9月于该院行PICC的134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纳入对照组。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至2021年9月于该院行PICC的134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纳入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PICC管理,观察组实施六西格玛管理。比较两组置管相关指标(置管时间、出血量、一次置管成功率)水平、管理质量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置管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置管时间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一次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创面维护、导管管理、药物管理、患肢管理等管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4.93%(20/134),低于对照组的36.57%(49/1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长操作流程、心理支持、管理态度、管理结果等置管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西格玛管理应用于新生儿PICC可改善置管相关指标水平,提高管理质量评分和置管满意度评分,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常规PICC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西格玛管理 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 新生儿 并发症 置管满意度
下载PDF
静疗专科护理对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干预效果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分析
13
作者 张增文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6期0147-0150,共4页
分析静疗专科护理对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干预的效果。方法 从我院2022.3-2023.3月中选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专科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 分析静疗专科护理对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干预的效果。方法 从我院2022.3-2023.3月中选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专科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实施静疗专科护理,能够提升患者的依从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疗专科护理 外周静脉穿刺中心 静脉置管 依从性 效果
下载PDF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后导管头端定位点位置的选择及临床应用
14
作者 魏颖慧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29期119-121,共3页
目的:分析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术后胸部X线上腔静脉入右心房口(CAJ)投影点位置的选择及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血液内科收治的PICC术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实施CT平扫,以CT... 目的:分析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术后胸部X线上腔静脉入右心房口(CAJ)投影点位置的选择及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血液内科收治的PICC术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实施CT平扫,以CT定位相模拟X线平片,测量患者右侧第6、7肋间隙,右侧第6后肋、肺门角、右肺门中点、左肺门中点至CAJ的距离。结果:肺门角距离CAJ的位置最近,右侧第6后肋距离CAJ最远,在与肋骨相关的影像学解剖结构中,右侧第7后肋距离CAJ最近。各影像解剖结构至CAJ的距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右侧第6、7肋间隙与左肺门中点,右侧第7后与右肺门中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位置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门角的位置距离CAJ较近,为CAJ最佳投影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胸部X线 CAJ投影点
下载PDF
儿童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应注意的事项
15
作者 梁丽婵 叶红雨 《青春期健康》 2023年第11期38-38,共1页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是肿瘤科常见的一种输液手段,儿童可选用颈外静脉、头部颞静脉或下肢大隐静脉进行穿刺置管。PICC导管柔软有弹性,与血管相容性好,不易折断,无不适感,可在体内保留1年。应用PICC输血、化疗或者静脉营养...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是肿瘤科常见的一种输液手段,儿童可选用颈外静脉、头部颞静脉或下肢大隐静脉进行穿刺置管。PICC导管柔软有弹性,与血管相容性好,不易折断,无不适感,可在体内保留1年。应用PICC输血、化疗或者静脉营养输液等,可以保护外周静脉,预防静脉炎和药物外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颈外静脉 下肢大隐静脉 PICC导管 外周静脉 药物外渗 穿刺置管 肿瘤科
下载PDF
极低/超低出生体质量儿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过程中发生机械性静脉炎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孙兴 徐微 +3 位作者 刘蓓蓓 石秦川 王楠 徐佳忆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3年第23期110-114,共5页
目的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极低/超低出生体质量儿(VLBWI/ELBWI)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过程中发生机械性静脉炎(MP)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行PICC的VLBWI/ELBWI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PICC后... 目的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极低/超低出生体质量儿(VLBWI/ELBWI)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过程中发生机械性静脉炎(MP)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行PICC的VLBWI/ELBWI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PICC后发生MP的影响因素。结果VLBWI/ELBWI行PICC后,MP的发生率为26.1%(116/44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导管尖端位置、置管静脉、出生胎龄、出生体质量、置管时胎龄、置管时体质量、穿刺次数、置入长度是VLBWI/ELBWI行PICC后发生MP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ICC导管尖端位置异常(OR=2.526,95%CI:1.532~4.164)及穿刺次数≥2次(OR=1.952,95%CI:1.017~3.747)是VLBWI/ELBWI发生MP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导管尖端位置异常、穿刺次数≥2次会增高VLBWI/ELBWI行PICC后发生MP的风险。因此,临床医护人员应尽早采取措施加以预防,以减轻患儿痛苦,提升临床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低出生体质量儿 超低出生体质量儿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机械性静脉 早产儿 疼痛 危险因素 并发症
下载PDF
循证护理在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性感染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7
作者 青菁 蒋梦媛 +2 位作者 黄林琴 邱志锋 陈建玲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9期184-187,共4页
目的 分析循证护理在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性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福建省肿瘤医院收治的300例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掷硬币法分为研究组(150例)和对照组(150例),对照... 目的 分析循证护理在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性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福建省肿瘤医院收治的300例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掷硬币法分为研究组(150例)和对照组(1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采用循证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发生率、炎症因子水平、患者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CRBSI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WBC、CRP、TNF-α水平高于本组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前后WBC、CRP、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WBC、CRP、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在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性感染护理中应用可降低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护理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相关性感染 护理
下载PDF
多学科协作模式在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性血栓预防中的应用研究
18
作者 甘洁梅 陈国连 赵志莹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3年第9期123-127,共5页
目的探讨运用多学科协作模式预防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相关性血栓的效果。方法本研究为非同期对照研究,按照入院时间将162名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预防血栓方案,观察组采用多学科协作模式... 目的探讨运用多学科协作模式预防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相关性血栓的效果。方法本研究为非同期对照研究,按照入院时间将162名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预防血栓方案,观察组采用多学科协作模式进行干预,制定干预方案对患者实施血栓预防。对比两组血栓发生率,采用问卷调查两组患者血栓知识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PICC相关性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栓知识得分、满意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多学科协作模式能使血栓诊疗及护理更规范,有效降低PICC带管患者血栓发生率,提高患者对血栓预防的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协作 肿瘤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导管相关性血栓 疾病认知
下载PDF
危重症患儿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后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孝婧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33期113-116,共4页
目的 分析危重症患儿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后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2022年1月至6月收治的240例危重症PICC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PICC后患儿是否形成静脉血栓分为血栓组、非血栓... 目的 分析危重症患儿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后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2022年1月至6月收治的240例危重症PICC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PICC后患儿是否形成静脉血栓分为血栓组、非血栓组。分析患儿的一般资料及临床资料,对危重症患儿PICC后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24例危重症患儿PICC后形成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0%。两组年龄、置管型号、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FIB)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OR=0.755)、D-二聚体(OR=9.490)、FIB(OR=4.106)是危重症患儿PICC后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年龄、D-二聚体和FIB水平是危重症患儿PICC后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可为后续临床监测、预防静脉血栓形成及干预治疗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症患儿 静脉血栓形成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乳腺癌术后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侧上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与应对策略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芮悦 潘晓益 吴尔水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3年第5期616-619,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侧上肢静脉血栓形成(UEVT)的危险因素与应对策略。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于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安庆市石化医院就诊的93例乳腺癌术后PICC置管侧发生UEVT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倾...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侧上肢静脉血栓形成(UEVT)的危险因素与应对策略。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于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安庆市石化医院就诊的93例乳腺癌术后PICC置管侧发生UEVT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倾向匹配法根据患者年龄按1:2比例及是否发生UEVT将其分为UEVT组(n=31,发生UEVT)和NUEVT组(n=62,未发生UEVT),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乳腺癌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合并症、置管位置、D-二聚体(D-D)、C-反应蛋白(CRP)、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小板计数(PLT)等,分析乳腺癌患者术后发生UEVT的相关因素及应对策略。结果PICC置管位置、D-D、CRP、PLT均为乳腺癌术后PICC置管侧UEVT形成的危险因素(OR﹥1,P﹤0.05)。PICC肘下置管对同侧UEVT形成具有较低预警价值(AUC=0.581),D-D、CRP、PLT均具有较高预警价值(AUC=0.844、0.755、0.827),其中,预警值为D-D≥517.67 ng/ml、PLT≥376.91×10^(9)/L、CRP≥5.22 mg/L。结论乳腺癌术后PICC置管患者应及时进行D-D、CRP、PLT水平检测,若发现检测结果高于预警值时应积极进行抗凝、抗炎、抗血小板治疗,同时应尽量选取肘上穿刺置管等,能够降低患者置管侧UEVT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上肢 静脉血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