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γ-谷氨酰转移酶与白蛋白比值对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生存预测价值
1
作者 杨柳青 梁君蓉 +2 位作者 赖俊浩 樊小伟 严红卫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4年第9期1183-1187,1210,共6页
目的分析γ-谷氨酰转移酶与白蛋白比值(GAR)与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PTBD)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生存预后的关系。方法对2019年1月—2022年3月联勤保障部队第987医院因恶性梗阻性黄疸接受姑息性PTBD治疗的104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 目的分析γ-谷氨酰转移酶与白蛋白比值(GAR)与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PTBD)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生存预后的关系。方法对2019年1月—2022年3月联勤保障部队第987医院因恶性梗阻性黄疸接受姑息性PTBD治疗的104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有随访记录,主要终点是总生存期(OS)。结果死亡患者年龄较大,PTBD术后7 d内总胆红素水平较高,术前血小板计数绝对计数和GAR比值更高,而术前ALB水平和预后营养指数(PNI)较低,且接受进一步治疗的患者比例更低(P<0.05)。经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GAR结合PNI预测总生存率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98(95%CI:0.834~0.952,P<0.001),灵敏度和特异度为90.9%和70.8%,显著优于PNI单独预测的AUC值。术前PNI<39.57和GAR≥1.045是经PTBD治疗的恶性梗阴性黄疸患者在预后的预测因子(P<0.05)。Kaplan-Meier曲线和对秩数分析结果显示,GAR≥1.045的患者OS相较于GAR<1.045的患者更短(log-rank=28.292,P<0.001),且PNI<39.57的患者OS相较于PNI≥39.57的患者更短(log-rank=15.389,P<0.001)。在PNI≥39.57的患者中,GAR≥1.045患者OS相较于GAR<1.045患者也更短(log-rank=10.614,P=0.001)。结论术前GAR可作为接受姑息性PTBD治疗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生存预后的有力预测指标,且可补充PNI额外的预后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谷氨酰转移酶 白蛋白 经皮经肝胆道引流 恶性梗阻性黄疸 总生存期
下载PDF
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后胆道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2
作者 程龙 靳勇 +1 位作者 白旭明 顾星石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09-513,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胆道引流(PTCD)术后胆道感染的相关因素,更好地防治术后的胆道感染。方法对我院78例因梗阻性黄疽接受PTCD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术前和术后的临床和实验室指标作为观察对象,分析影响术后胆道感染的相关因素...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胆道引流(PTCD)术后胆道感染的相关因素,更好地防治术后的胆道感染。方法对我院78例因梗阻性黄疽接受PTCD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术前和术后的临床和实验室指标作为观察对象,分析影响术后胆道感染的相关因素并行多元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术后胆道感染25例,感染率为32.05%。X^2检验表明患者年龄、术前黄疸天数、术前有无胆道感染、术前生活质量评分(KPS)ALT、ALP、GGT、TBIL、引流方式、每日平均引流量与术后胆道感染率有关,进行非条件多元logistic分析,采取向前逐步选择自变量的方式,并选择有主要作用的影响因素,并得出方程:P=(e^(-0.296+2.003X_3+2.860X_2-3.957X1))/(1+e^(-0.296+2.003X_3+2.860X_2-3.957X_1))其中X_1为每日平均引流量,X_2为ALP,X_3为术前黄疸天数。结论术后的平均引流量、ALP、术前黄疸的天数是PTCD术后胆道感染的相关因素。因此,对不能手术的梗阻性黄疸患者应及早行PTCD术,同时积极调整肝功能,术后紧密观察引流量的多少。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预防术后胆道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经肝胆道引流 感染 梗阻性黄疸
下载PDF
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联合胆道球囊扩张术治疗良性胆肠吻合口狭窄 被引量:13
3
作者 周传国 魏宝杰 +2 位作者 王剑锋 翟仁友 高堃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521-525,共5页
目的 评估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联合胆道球囊扩张术治疗良性胆肠吻合口狭窄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联合胆道球囊扩张术治疗的良性胆肠吻合口狭窄患者14例,记录手术成功率、引流管拔除率、手术相关并发症,并... 目的 评估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联合胆道球囊扩张术治疗良性胆肠吻合口狭窄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联合胆道球囊扩张术治疗的良性胆肠吻合口狭窄患者14例,记录手术成功率、引流管拔除率、手术相关并发症,并随访胆肠吻合口长期开通情况。结果 对所有患者均一次性成功实施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手术成功率100%(14/14),行胆道球囊扩张术1~6次,平均(3.0±1.8)次,胆道球囊直径8~10mm,单次球囊扩张时间1~3min。引流管拔除率85.71%(12/14),可夹闭引流管、但需间断开放引流管者占14.29%(2/14)。14例患者术后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γ-谷胺酰转肽酶较术前均明显下降(P均〈0.05)。所有患者术中、术后生命体征平稳,1例患者因术中疼痛需静脉麻醉处理。随访6~5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7.5个月,吻合口开放良好。结论 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联合胆道球囊扩张术处理良性胆肠吻合口狭窄临床效果好,患者耐受性良好,手术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肠吻合口狭窄 经皮经肝胆道引流 球囊扩张术
下载PDF
普通B超探头引导下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38例体会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晞文 李可为 +2 位作者 施维锦 李萍 陈哲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294-295,共2页
目的和穿刺探头相比,探讨普通B超探头引导下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cholangial drainage,PTCD)的优越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晚期恶性胆道梗阻患者行PTCD术的资料,总结穿刺的经验和方法,并同使用专用穿刺探头的... 目的和穿刺探头相比,探讨普通B超探头引导下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cholangial drainage,PTCD)的优越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晚期恶性胆道梗阻患者行PTCD术的资料,总结穿刺的经验和方法,并同使用专用穿刺探头的穿刺方法作比较。结果1次穿刺成功率为65.8%(25/38);2次穿刺成功率为86.8%(33/38);3次及3次以上穿刺成功率为100%。1例发生胆漏,1例术后死于心力衰竭。结论普通B超探头引导下PTCD术具有方法简单、对设备要求不高且成功率较高的特点,便于在临床广泛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 阻塞性黄疸 经皮经肝穿刺胆造影术 经皮经肝胆道引流
下载PDF
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后感染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5
作者 程洪涛 郭晨阳 +2 位作者 郭旻 胡鸿涛 黎海亮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93-294,共2页
目的:了解引起经皮经肝胆道引流(PTCD)术后感染致病菌的分布情况,并比较血液细菌培养和胆汁细菌培养在检出致病菌上的差异。方法:对2年来31例梗阻性黄疸患者在PTCD术后感染时分别采集血液和胆汁,并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测试。结果:31份胆... 目的:了解引起经皮经肝胆道引流(PTCD)术后感染致病菌的分布情况,并比较血液细菌培养和胆汁细菌培养在检出致病菌上的差异。方法:对2年来31例梗阻性黄疸患者在PTCD术后感染时分别采集血液和胆汁,并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测试。结果:31份胆汁中有29份标本培养出细菌,阳性检出率为93.5%;共培养出细菌37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24株(64.9%),革兰阳性球菌8株(21.6%),真菌5株(13.5%)。革兰阴性杆菌对亚安培南/西司他叮的敏感率最高,为92.3%,其次为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吡肟,敏感率分别为84.6%、84.6%。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的敏感率为100.0%,丁胺卡那霉素92.3%敏感。结论:胆道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胆汁细菌培养阳性率显著高于血细菌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后并发症 经皮经肝胆道引流 细菌培养
下载PDF
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近期疗效与并发症观察 被引量:4
6
作者 余文昌 张孔志 +1 位作者 陈示光 郝明志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0年第12期1136-1138,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近期(1个月内)疗效,总结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有效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88例在我科接受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患者的病历资料。统计其在术后1个月内肝功能化验指标并与术前相比较;观察术后并...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近期(1个月内)疗效,总结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有效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88例在我科接受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患者的病历资料。统计其在术后1个月内肝功能化验指标并与术前相比较;观察术后并发症及处理措施。结果83例患者血清总胆红素水平较术前降低30%以上,引流术的有效率为94.3%(83/88)。引流术后血清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引流术后并发症包括胆道感染、引流管全部或部分滑脱、胆道出血、引流管胆泥堵塞不通,其发生率依次为37.5%(33/88)、20.45%(18/88)、17.04%(15/88)、4.55%(4/88);其他少见并发症包括肺部感染、败血症、胰腺炎、死亡,其发生率均为1.13%(1/88)。除死亡患者外,其余并发症均经相应措施得到有效处理。结论经皮经肝胆道引流可有效改善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肝功能,减轻黄疸;术后并发症以胆道感染居首位,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黄疸 经皮经肝胆道引流 疗效 并发症
下载PDF
黄芪甲甙用于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后管周重度皮炎的护理 被引量:4
7
作者 徐静 吴兰梅 钟君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6-37,共2页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在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后管周重度皮炎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入院时间将行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后带管出院发生管周重度皮炎患者分为对照组(24例)、敷料组(22例)和观察组(26例),对照组行生理盐水清创、聚维酮碘消毒后...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在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后管周重度皮炎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入院时间将行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后带管出院发生管周重度皮炎患者分为对照组(24例)、敷料组(22例)和观察组(26例),对照组行生理盐水清创、聚维酮碘消毒后使用无菌纱布包扎固定;敷料组行生理盐水清创后使用康乐保护肤粉和多爱肤敷料进行创面保护;观察组行生理盐水清创后使用黄芪甲苷和康乐保护肤粉,并使用多爱肤敷料进行创面保护。评价皮肤愈合时间、疼痛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1周、1个月三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其他两组,而敷料组较对照组亦显著降低(P<0.05,P<0.01)。三组创面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黄芪甲苷联合多爱肤敷料能有效促进伤口肉芽组织生长,促进伤口愈合并减少疼痛程度,加快创面愈合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阻性黄疸 经皮经肝胆道引流 皮炎 黄芪甲苷 多爱肤敷料 护理
下载PDF
梗阻性黄疸患者实施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后胆道感染的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张涛 沈雄山 晏华军 《肝胆外科杂志》 2015年第3期200-202,共3页
目的探讨梗阻性黄疸患者接受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PTCD)并发胆道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4年7月期间在我院接受PTCD的170例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资料,对PTCD术后的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70例梗阻性黄疸患... 目的探讨梗阻性黄疸患者接受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PTCD)并发胆道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4年7月期间在我院接受PTCD的170例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资料,对PTCD术后的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70例梗阻性黄疸患者中,35例出现了术后感染,感染率为20.59%。单因素分析发现患者年龄、术前黄疸天数、术前KPS评分、术后每日引流量、术前ALT、ALP、TBIL是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上述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术前黄疸时间长、ALP水平过高是PTCD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而术后引流良好是PTCD的保护因素。结论对于要实施PTCD手术的患者,加强术前的评估和术后管理对预防及控制感染有重大意义,早期的实施手术及良好的术后引流有助于降低术后感染,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经肝胆道引流 感染 梗阻性黄疸 引流
下载PDF
恶性胆道梗阻行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戚晓军 姜宇东 丛培生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1期47-48,共2页
关键词 经皮经肝胆道引流 免疫功能 恶性胆梗阻 恶性梗阻性黄疸 淋巴结转移癌 血清胆红素水平 原发性肝癌 肝组织损害 恶性肿瘤 病理改变
下载PDF
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成功率与中期疗效5年回顾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勇慧 杨建勇 +3 位作者 庄文权 谭国胜 陈伟 李家平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06年第6期283-285,共3页
目的提高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PTCD)的手术成功率和中期疗效。方法2000年3月到2006年3月内对428例因各种原因导致的梗阻性黄疸病例实施了PTCD术治疗(内外导管引流326例,单纯外引流49例,置入单个支架29例,双支架14例),通过对这些病例介入... 目的提高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PTCD)的手术成功率和中期疗效。方法2000年3月到2006年3月内对428例因各种原因导致的梗阻性黄疸病例实施了PTCD术治疗(内外导管引流326例,单纯外引流49例,置入单个支架29例,双支架14例),通过对这些病例介入手术成功率和中期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保证介入成功率和中期疗效的对策。结果428例PTCD病例中,有331例属于胆道明显扩张病例,其介入手术成功率为96.7%(320/331),97例胆道扩张不明显或呈节断性扩张,其介入手术成功率为55.7%(54/97)。PTCD中期疗效观察为:显效25.9%,有效55.8%,无效18.5%。结论PTCD是降低黄疸的重要手段,建立合理的引流途径是保证中期疗效的基础,整体疗效与介入治疗的时机、阻黄形成原因等多因素相关。认真研究术前病例,把握好适应症,有利于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经肝胆道引流 治疗 成功率 中期疗效
下载PDF
经皮经肝胆道引流联合全身静脉化疗治疗中晚期胰腺癌合并梗阻性黄疸
11
作者 王国宝 范卫君 +2 位作者 林旭滨 陈晓勤 吕跃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26-330,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胆道引流(PTCD)联合全身静脉化疗治疗中晚期胰腺癌合并梗阻性黄疸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中晚期胰腺癌合并梗阻性黄疸的患者。所有患者先进行PTCD解除胆道梗阻症状,待血清胆红素指标明显改善后,12例采...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胆道引流(PTCD)联合全身静脉化疗治疗中晚期胰腺癌合并梗阻性黄疸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中晚期胰腺癌合并梗阻性黄疸的患者。所有患者先进行PTCD解除胆道梗阻症状,待血清胆红素指标明显改善后,12例采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全身化疗,11例采用吉西他滨联合草酸铂全身化疗。分析PTCD疗效、化疗有效率、生存期及不良反应。【结果】血清总胆红素由PTCD术前(157±11)μmol/L降至术后(35±4)μmol/L(P<0.001);化疗后部分缓解6例,稳定6例,进展11例,化疗有效率为26.1%;总临床受益反应为60.9%;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5.2个月;中位生存期为8.2个月;GP与GEMOX方案组化疗有效率、无进展生存期、中位生存期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不良反应中骨髓抑制的总发生率为78.3%,消化道反应为69.6%,肝、肾功能损害及外周神经毒性均为Ⅰ、Ⅱ度,无化疗相关的死亡。【结论】经皮经肝胆道引流联合全身静脉化疗是中晚期胰腺癌合并梗阻性黄疸的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梗阻性黄疸 经皮经肝胆道引流 化疗
下载PDF
超声造影在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中应用的临床意义
12
作者 胡勇飞 周芝兰 章雅琴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4年第8期793-795,848,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诊治的梗阻性黄疸患者53例,行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治疗,通过胆道引流管注入超声造影剂行超声造影检查,同时给予患者常规超声检查,比较两种检查...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诊治的梗阻性黄疸患者53例,行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治疗,通过胆道引流管注入超声造影剂行超声造影检查,同时给予患者常规超声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分析患者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总胆红素、血清碱性磷酸酶、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结果超声造影检查的显示准确率(100.0%)明显高于常规超声检查(8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查方法在显示患者胆管梗阻程度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引流后随着时间的延长,患者总胆红素、血清碱性磷酸酶、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均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治疗前、治疗后1、2、4周相互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在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中可清晰显示患者的胆管梗阻程度和提高显示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常规超声 经皮经肝胆道引流 梗阻性黄疸
下载PDF
腹腔镜胆管癌根治术与经皮经肝胆道引流介入治疗胆管癌的效果及影响分析
13
作者 李阳 彭滔 《临床普外科电子杂志》 2022年第3期67-70,共4页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管癌根治术与经皮经肝胆道引流介入治疗胆管癌的效果及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长江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收治的胆管癌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经皮经肝胆道引流介...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管癌根治术与经皮经肝胆道引流介入治疗胆管癌的效果及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长江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收治的胆管癌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经皮经肝胆道引流介入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胆管癌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应激反应、肝功能水平以及治疗后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应激反应和肝功能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均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相比于经皮经肝胆道引流介入治疗胆管癌患者,采用腹腔镜胆管癌根治术,既可提升治疗安全性,又可改善患者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管癌根治术 经皮经肝胆道引流 介入治疗 胆管癌
下载PDF
双重固定方法在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芳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7年第16期2454-2456,共3页
目的探讨双重固定方法在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PTCD)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该院收治的58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根据入院时间不同分成两组,对照组29例,在治疗中采用传统固定方法,研究组29例,在治... 目的探讨双重固定方法在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PTCD)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该院收治的58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根据入院时间不同分成两组,对照组29例,在治疗中采用传统固定方法,研究组29例,在治疗中采用两件式造口袋与引流管固定器相结合的双重固定PTCD,并对两组患者的管道固定、引流效果及满意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PTCD管部分脱出、PTCD管打折/受压、造口袋漏液、造口处周围刺激性皮炎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院治疗期间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全部评5分者所占比例也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TCD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效果显著,可有效避免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可在恶性梗阻性黄疸PTCD治疗中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梗阻性黄疸 经皮经肝胆道引流 双重固定方法
下载PDF
C臂CT在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治疗梗阻性黄疸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5
作者 郑琳 郭晨阳 +2 位作者 黎海亮 余朴 李亚楠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007-1010,共4页
目的探讨C臂CT在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PTCD)治疗梗阻性黄疸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梗阻性黄疸患者,A组43例在C臂CT引导下PTCD治疗,B组39例在X线透视引导下PTCD治疗。研究终点是穿刺成功(自穿刺开始至安全地将导丝置入合适的胆管内... 目的探讨C臂CT在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PTCD)治疗梗阻性黄疸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梗阻性黄疸患者,A组43例在C臂CT引导下PTCD治疗,B组39例在X线透视引导下PTCD治疗。研究终点是穿刺成功(自穿刺开始至安全地将导丝置入合适的胆管内)。观察指标是穿刺次数、穿刺透视时间、总穿刺时间、辐射暴露剂量及并发症(胆道出血、胆汁性腹膜炎)的发生率。结果 A组平均每例穿刺(1.1±0.3)次,显著少于B组的(2.8±0.6)次。A组穿刺透视时间为(13.1±2.7)s,穿刺时间为(46.9±9.7)s,均显著短于B组(33.7±6.2)s及(90.7±17.2)s。A组辐射暴露剂量(2.61±0.53)mGy也低于B组(6.75±1.23)mGy。B组有6例出现胆道出血。结论在PTCD治疗中,由C臂CT引导穿刺胆管较常规透视引导所需穿刺次数及时间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阻性黄疸 C臂CT 穿刺 经皮经肝胆置管引流 介入性
下载PDF
单件式尿路造口袋用于经皮经肝胆道引流外渗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10
16
作者 何叶 魏甜 +2 位作者 范时兰 涂强 李小军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5年第11期93-94,共2页
目的探讨单件式尿路造口袋应用于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PTCD)后引流液外渗患者的效果。方法将82例PTCD后出现引流液外渗患者,按引流方法的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n=40)为传统引流法;研究组(n=42)采用单件式尿路造口袋与引流管配合使用。结果... 目的探讨单件式尿路造口袋应用于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PTCD)后引流液外渗患者的效果。方法将82例PTCD后出现引流液外渗患者,按引流方法的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n=40)为传统引流法;研究组(n=42)采用单件式尿路造口袋与引流管配合使用。结果研究组引流管口周围皮炎发生率、管口敷料污染率、衣物污染率、每日换药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件式尿路造口袋用于PTCD后引流液外渗患者,可降低引流管口周围皮炎发生率、管口敷料污染率、衣物污染率及每日换药费用,同时可提高患者舒适度,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经肝胆穿刺引流 恶性梗阻性黄疸 尿路造口袋 引流
下载PDF
经皮经肝胆道引流与胆道金属支架置入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9
17
作者 李颖 高明发 《实用癌症杂志》 2017年第3期448-450,454,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经皮经肝胆道金属支架内引流和导管外引流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肝门部胆管癌患者46例。按照不同引流方法分为金属支架内引流组27例和导管外引流组19例。术后7天复查两组患者肝功能,记录患者术前术后并... 目的对比分析经皮经肝胆道金属支架内引流和导管外引流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肝门部胆管癌患者46例。按照不同引流方法分为金属支架内引流组27例和导管外引流组19例。术后7天复查两组患者肝功能,记录患者术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生存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ALT、AST、GGT、ALP、TBiL和DBiL水平均较术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导管外引流组,金属支架内引流组患者ALT、AST、GGT、ALP、TBiL和DBiL各指标水平下降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金属支架内引流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12.5个月,略高于导管外引流组患者的(10.6个月),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531,P=0.112)。导管外引流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1.6%,显著高于金属支架内引流组的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经肝胆道引流途径金属支架置入姑息性治疗肝门胆管癌的疗效确切,安全性高,优于于经皮经肝胆道导管外引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门部胆管癌 经皮经肝胆道引流 支架 梗阻
下载PDF
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的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罗燕青 《中国社区医师》 2015年第24期28-28,30,共2页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的临床价值。方法:收治梗阻性黄疸患者44例,所有患者均行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治疗。结果:治疗成功42例,治疗成功率95.5%,死亡2例,死亡率4.5%。且治疗后患者黄疸及皮肤瘙痒症状均明显改善,总胆红素显著降低。...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的临床价值。方法:收治梗阻性黄疸患者44例,所有患者均行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治疗。结果:治疗成功42例,治疗成功率95.5%,死亡2例,死亡率4.5%。且治疗后患者黄疸及皮肤瘙痒症状均明显改善,总胆红素显著降低。结论:将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应用于梗阻性黄疸的治疗中可取得较好的效果,且具有操作简单、疗效好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经肝胆道引流 梗阻性黄疸 临床价值
下载PDF
CT引导与X线透视引导下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治疗梗阻性黄疸的效果与安全性对比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兆军 《浙江创伤外科》 2017年第3期480-481,共2页
目的对比CT引导与X线透视引导下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治疗梗阻性黄疸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将2008年6月至2016年6本院收治的80例阻梗性黄疸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在CT引导与X线透视引导下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比较两组的穿刺治疗... 目的对比CT引导与X线透视引导下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治疗梗阻性黄疸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将2008年6月至2016年6本院收治的80例阻梗性黄疸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在CT引导与X线透视引导下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比较两组的穿刺治疗、黄疸缓解率以及并发症等。结果观察组的穿刺次数、辐射暴露剂量明显的少于对照组,穿刺透视时间、总穿刺时间明显的短于对照组;观察组胆道出血的发生率明显的少于对照组;上述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CT引导下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治疗阻梗性黄疸穿刺成功率高,辐射暴露剂量少,黄疸症状缓解率高,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经皮经肝胆道引流 梗阻性黄疸
下载PDF
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的护理 被引量:1
20
作者 黄小莉 《浙江临床医学》 2012年第5期635-637,共3页
恶性阻塞性黄疸是指胆道和胰头等部位恶性肿瘤所致胆道梗阻引起的黄疸,多由原发性胆管癌、肝癌、胰头癌、壶腹部癌、胆囊癌及其他转移性癌对胆管浸润压迫所致。患者多有上腹部不适、厌食、体重减轻、进行性加深的巩膜、皮肤及尿液黄染... 恶性阻塞性黄疸是指胆道和胰头等部位恶性肿瘤所致胆道梗阻引起的黄疸,多由原发性胆管癌、肝癌、胰头癌、壶腹部癌、胆囊癌及其他转移性癌对胆管浸润压迫所致。患者多有上腹部不适、厌食、体重减轻、进行性加深的巩膜、皮肤及尿液黄染、可伴有腹痛、全身瘙痒。经皮经肝胆道引流(PTCD)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姑息性治疗手段,可改善临床症状、延长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阻塞性黄疸 梗阻 引流治疗 肝癌 经皮经肝胆道引流 护理 原发性胆管癌 上腹部不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