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6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直接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与溶栓治疗疗效比较 被引量:3
1
作者 李传昶 蒲晓群 +8 位作者 杨天伦 郑昭芬 欧阳淑其 余再新 陈凡 莫龙 蒋冬贵 邓金华 孟霜媛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59-361,共3页
为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直接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 ,选择 6 2例未经静脉和冠状动脉内溶栓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在紧急冠状动脉造影后即行直接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另外选择 5 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采用溶栓治... 为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直接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 ,选择 6 2例未经静脉和冠状动脉内溶栓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在紧急冠状动脉造影后即行直接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另外选择 5 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采用溶栓治疗 ,溶栓治疗后不再接受介入治疗和外科冠状动脉搭桥 ,然后比较直接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和溶栓治疗的疗效、安全性及预后。结果发现 ,直接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组 6 0例再灌注成功 ,成功率为 96 .7% ,其中 4例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患者均再灌注成功 ,血压回升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1例 ,死亡率为 0 ;溶栓治疗组 38例再灌注成功 ,成功率为 6 4 .4 % ,住院期间死亡 5例 ,出院 6月内死亡 2例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1例 ,血尿 1例 ,溶栓治疗后心源性休克 5例 ,死亡率为 1 1 .9%。直接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再灌注成功率明显高于溶栓治疗 ,死亡率和主要心脏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溶栓治疗 (P <0 .0 1 )。结果提示 ,急性心肌梗死的直接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治疗安全有效 ,再灌注成功率明显高于溶栓治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科学 直接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直接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心肌梗死 溶栓治疗 再灌注 介入治疗
下载PDF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联合尿激酶原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再灌注和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刘志远 张金盈 +4 位作者 刘江波 赵晓宁 刘飞 李纲 李玉东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9年第12期1491-1494,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联合尿激酶原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肌再灌注及预后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2017年6月至2018年2月于南阳市中心医院心内科收治的AMI患者98例,随机分为PTCA组与联合组,每组49例。PTCA组给予PTCA治... 目的探讨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联合尿激酶原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肌再灌注及预后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2017年6月至2018年2月于南阳市中心医院心内科收治的AMI患者98例,随机分为PTCA组与联合组,每组49例。PTCA组给予PTCA治疗,联合组先行尿激酶原注射,后行PTCA治疗。评价两组患者术后心肌梗死溶栓(TIMI)血流分级、心肌灌注分级(TMP),检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另外观察住院期间和出院后6个月发生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情况。结果联合组PTCA后TIMI血流分级、TMP分级均显著优于PTCA组(P均<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12 h、24 h血清CK-MB水平均显著上升(P均<0.05);联合组术后12 h血清CK-MB水平显著低于PTCA组(P<0.05)。住院期间联合组再发心绞痛发生率4.08%,显著低于PTCA组的18.37%(P<0.05),出血率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联合组出院后6个月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低于PTCA组(P<0.05)。结论PTCA联合尿激酶原能明显改善AMI患者心肌再灌注,且不增加出血风险,可有效减少不良心脏事件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尿激酶原 急性心肌梗死 心肌再灌注 预后
下载PDF
延续护理在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后病人二级预防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1
3
作者 潘楚梅 熊碧文 +4 位作者 张琢玉 汤昌连 张雪 王涓 刘幼文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5年第9期3104-3108,共5页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CI)术后病人二级预防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8月—2013年5月实施PCI手术病人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分段随机分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两组病人均接受PCI手术常规治疗、护理与出院指...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CI)术后病人二级预防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8月—2013年5月实施PCI手术病人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分段随机分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两组病人均接受PCI手术常规治疗、护理与出院指导,随访1年,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延续护理。比较两组病人1年后治疗依从性、冠心病事件发生率及血压、血糖、血脂达标率。[结果]1年后,试验组病人治疗依从性评分为:服药依从性(3.63±0.93)分,改善生活方式依从性(2.75±0.84)分,控制体重依从性(0.54±0.50)分,定期复诊依从性(0.79±0.41)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3.21分±1.25分,2.48分±1.05分,0.44分±0.50分,0.65分±0.4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试验组1年后血压、血糖、血脂达标率分别为77.4%、91.4%、83.9%,高于对照组(63.5%、76.5%、58.8%),冠心病事件发生率为15.1%,低于对照组(2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延续护理能促进PCI术后二级预防措施的落实,改善病人治疗依从性,提高血压、血糖、血脂达标率,降低冠心病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CI) 延续护理 二级预防 依从性 冠心病事件
下载PDF
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围术期谵妄综合征临床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董剑廷 周敏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4年第8期620-622,共3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近4年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老年患者急诊行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围术期的急性谵妄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期增加对这一组疾病的认识,减少高危患者的病死率。方法共检测AMI患者急诊PTCA86例,26例入选研究组。对其... 目的回顾性分析近4年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老年患者急诊行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围术期的急性谵妄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期增加对这一组疾病的认识,减少高危患者的病死率。方法共检测AMI患者急诊PTCA86例,26例入选研究组。对其病史资料,实验室检查和入院后发生谵妄的患者评定谵妄的严重程度。结果血氧分压和血氧饱和度、年龄、并发多种躯体疾病、心肺复苏和使用呼吸机使谵妄发生率明显增加。结论本组患者中谵妄的发生率为25.7%。所有患者均为一过性谵妄,年龄越大,谵妄发生率越高,血氧饱和度、氧分压变化是预示谵妄发生与否的敏感指标。采用静脉持续注射地西泮或咪哒唑仑控制谵妄症状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谵妄 老年人
下载PDF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对心脏自主神经活动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李建美 谢圣兰 +2 位作者 向小平 张钧华 朱国英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7期9-10,共2页
观察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后心率变异 (HRV)的变化 ,探讨PTCA对HRV的影响。方法 :PTCA患者 12 0例 ,2 4h动态心电图 (DCG)记录PTCA术前 1周、术后 1周、术后 6个月的心电信息并进行HRV分析。结果 :PTCA术后 6个月HRV指标中的 2... 观察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后心率变异 (HRV)的变化 ,探讨PTCA对HRV的影响。方法 :PTCA患者 12 0例 ,2 4h动态心电图 (DCG)记录PTCA术前 1周、术后 1周、术后 6个月的心电信息并进行HRV分析。结果 :PTCA术后 6个月HRV指标中的 2 4hRR间期标准差 (SDNN)和高频段的功率谱密度(HFP)较术前明显增高 (P分别为小于 0 .0 5及 0 .0 1) ;PTCA术后冠状动脉再狭窄患者的HRV手术后 6个月有所减低 ,无再狭窄患者的HRV有所增大 ,但未达到统计学意义。结论 :PTCA术后HRV增大 ,这可能对减少心源性猝死机会 ,改善冠心病患者远期预后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动态心电图 HRV PTCA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住院期间死亡因素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曲新凯 方唯一 +2 位作者 周旭晨 朱皓 董福宏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2年第4期204-206,共3页
目的 分析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一院急性心肌梗死 (AMI)住院期间行急诊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的情况 ,探讨影响住院期间死亡的因素。方法 选择自 1996年 6月至 2 0 0 1年 3月首次AMI接受急诊PTCA治疗的患者 4 3例 ,男性 30例 ,女... 目的 分析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一院急性心肌梗死 (AMI)住院期间行急诊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的情况 ,探讨影响住院期间死亡的因素。方法 选择自 1996年 6月至 2 0 0 1年 3月首次AMI接受急诊PTCA治疗的患者 4 3例 ,男性 30例 ,女性 13例 ,年龄 (6 0 5± 12 6 )岁。住院期间死亡 7例 (16 3%)。结果 伴有Killip 3级以上、心源性休克患者死亡率分别为 5 8 3%、4 4 4 %,明显高于没有这些并发症的患者 ;病变血管为完全闭塞病变患者的死亡率 (2 0 6 %)明显高于非完全闭塞病变者 (0 %) ;术中急性血栓形成患者死亡率 (40 0 %)明显高于无血栓形成者 (9 1%)。结论 伴有心源性休克、Killip 3级以上心衰、以及病变血管为完全闭塞病变、术中并发急性血栓形成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TCA住院期间死亡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住院期间 急性心肌梗死 AMI 死亡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后患者延续护理现状 被引量:4
7
作者 刘慧 刘亚平 于艳艳 《齐鲁护理杂志》 2016年第22期42-45,共4页
目前,冠心病(CHD)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首要致死病因,超过1/3的死亡病例与其有关[1],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CI)因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但PCI并不能永久解决冠脉的狭窄和堵塞,良好的疾病自我管理和二级... 目前,冠心病(CHD)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首要致死病因,超过1/3的死亡病例与其有关[1],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CI)因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但PCI并不能永久解决冠脉的狭窄和堵塞,良好的疾病自我管理和二级预防对预后尤为重要,Lipsspers等[2]研究表明,PCI术后患者的生活方式与心血管事件的再发生密切相关,然而PCI术后患者的疾病管理状况并不乐观,谢博钦等[3]的调查结果显示,冠心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不理想,生活方式健康、自我管理行为良好者仅占25.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延续护理
下载PDF
益气活血法防治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后再狭窄的探讨 被引量:6
8
作者 马民 朱秋玲 《浙江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441-442,共2页
关键词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术后再狭窄 益气活血法 治疗 PTCA术 血管重建术 冠状动脉再狭窄 迅速发展 手段 理想
下载PDF
经6F Amplatz1造影导管行急诊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及支架植入术一例报告 被引量:1
9
作者 涂晓文 刘映峰 +3 位作者 李公信 刘磊 叶文胜 赵霞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67-167,共1页
关键词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支架植入 Amplatzl造影导管 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前后QT离散度的对比观察 被引量:5
10
作者 雷利华 王军英 +1 位作者 罗国良 崔长琮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02年第2期84-85,共2页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造影 QT离散度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下载PDF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联合支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滕军 宋玲 尹作民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6期35-36,共2页
关键词 支架治疗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联合 效果观察 急性心肌梗死 PTCA AMI
下载PDF
扩容、止痛减少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后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于心亚 刘朝中 黄丛春 《临床内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95-396,共2页
目的 了解经扩容、止痛处理对减少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后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作用。方法 将PTCA术后 5 6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预防组和对照组 ,前者在拔除股动脉鞘管前给予扩容及止痛处理 ,后者直接拔管。结果 扩容及止痛... 目的 了解经扩容、止痛处理对减少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后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作用。方法 将PTCA术后 5 6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预防组和对照组 ,前者在拔除股动脉鞘管前给予扩容及止痛处理 ,后者直接拔管。结果 扩容及止痛处理后 ,预防组PTCA术后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率较对照组减少 2 5 .13 %。结论 PTCA术后拔管前进行扩容和止痛处理能有效预防血管迷走神经反射 ,可作为常规预防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血管迷走神经反射
下载PDF
细胞间黏附分子基因多态性与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后再狭窄的关系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津 丛洪良 陈慧玲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146-2148,共3页
目的探讨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基因多态性与患者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后再狭窄的关系。方法 PTCA患者200例根据随访结果分为再狭窄组(70例)和未狭窄组(130例),采用PCR-RFLP技术确定ICAM基因(K469E)位点的基因型并比较两组基因... 目的探讨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基因多态性与患者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后再狭窄的关系。方法 PTCA患者200例根据随访结果分为再狭窄组(70例)和未狭窄组(130例),采用PCR-RFLP技术确定ICAM基因(K469E)位点的基因型并比较两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结果再狭窄组等位基因E、K比例分别为21.4%、78.6%,未狭窄组分别为36.9%、63.1%,两组差异显著(P<0.05)。再狭窄组基因型EE、KK、EK比例分别为18.6%、42.9%、38.6%,而未狭窄组分别为11.5%、57.7%、30.8%,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ICAM基因多态性与患者PTCA后再狭窄有一定的相关性,再狭窄后基因及基因型频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间黏附分子 K469 E基因多态性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后再狭窄
下载PDF
心肌梗死合并室间隔穿孔同时行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及Amplatzer封堵器堵闭一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丁明学 魏向龙 +3 位作者 刘映峰 李志梁 赵霞 秦永文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4年第6期380-381,共2页
关键词 诊断 室间隔穿孔 心肌梗死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AMPLATZER封堵器 病情 堵闭 突发 治疗后 出院
下载PDF
直接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QT离散度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建清 江瑛 赵志刚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3期147-149,共3页
目的观察直接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percutaneoustransluminalcoronaryangioplasty ,PTCA)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QT离散度 (QTdispersion ,QTd)和JT离散度 (JTdispersion ,JTd)的影响。方法以 4 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患者组 ,测定其成... 目的观察直接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percutaneoustransluminalcoronaryangioplasty ,PTCA)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QT离散度 (QTdispersion ,QTd)和JT离散度 (JTdispersion ,JTd)的影响。方法以 4 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患者组 ,测定其成功行直接PTCA术前、后QTd和JTd ,同时以 4 8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为对照组。结果①患者组直接PTCA术后QTd和JTd显著减小 (P <0 .0 1) ,对照组冠状动脉造影术后QTd和JTd与术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②与对照组比较 ,患者组直接PTCA术前QTd及JTd显著增大 (P <0 .0 1) ;术后患者组QTd及JTd虽高于对照组 ,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直接PTCA能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血流再灌注 ,逆转心肌缺血 ,缩小QTd及JT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急性心肌梗死 QT离散度 心电描记术
下载PDF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运动耐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苏良献 冯新武 黄仕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12期1298-1299,共2页
目的 :通过平板运动试验探讨经皮腔内冠状动脉介入成形术 (PCI)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运动耐量的影响。方法 :16例初次Q波型AMI患者 ,于发病 3周后行PCI ,PCI前 1周内及 6个月后行次极量平板运动试验 ,监测血压、心率、运动量、运动... 目的 :通过平板运动试验探讨经皮腔内冠状动脉介入成形术 (PCI)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运动耐量的影响。方法 :16例初次Q波型AMI患者 ,于发病 3周后行PCI ,PCI前 1周内及 6个月后行次极量平板运动试验 ,监测血压、心率、运动量、运动时间、心电图变化及运动诱发的心绞痛。结果 :PCI后的运动量、运动时间、最大心率、心率血压乘积明显高于术前 (P <0 0 1) ,运动诱发心绞痛的比率明显低于术前 (P <0 0 5 ) ,运动诱发的S T段压低明显改善 (P <0 0 1)。结论 :PCI能显著提高AMI患者的运动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急性心肌梗死 运动耐量
下载PDF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并发冠状动脉夹层的处理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宏勃 刘斌 张基昌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5年第5期803-804,共2页
关键词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冠状动脉夹层 并发 冠心病介入治疗 手术成功率 冠心病患者 冠状动脉造影 支架置入治疗 PTCA 冠脉成形术
下载PDF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附10例报告)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旭晨 吕田 +4 位作者 刘俊 苏哲坦 宋道岭 柯若仪 延吉正清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1994年第0期5-7,共3页
我院自1988.8~1992.11共完成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10例.患者均为冠心病,心肌梗塞后心绞痛8例,不稳定心绞痛2例.冠脉造影示2支血管病变4例,单支血管病变6例.10例PTCA中成功7例.共扩张8处狭窄,术后残余狭窄为0~20%.术后随访3个... 我院自1988.8~1992.11共完成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10例.患者均为冠心病,心肌梗塞后心绞痛8例,不稳定心绞痛2例.冠脉造影示2支血管病变4例,单支血管病变6例.10例PTCA中成功7例.共扩张8处狭窄,术后残余狭窄为0~20%.术后随访3个月~3年,其中冠脉造影随访1例,未见再狭窄.术后复查ECT,示心肌缺血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冠心病
下载PDF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22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9
作者 郑心田 尚小明 +2 位作者 姜玉如 葛健 卢峰 《河北医药》 CAS 2000年第9期645-646,共2页
目的 观察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 2 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发病后 12h内行PTCA术 ,其中的 18例患者置入冠脉内支架 2 0枚。梗死相关动脉前降支 12例 ,右冠脉 8例 ,回旋支 2例。结果... 目的 观察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 2 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发病后 12h内行PTCA术 ,其中的 18例患者置入冠脉内支架 2 0枚。梗死相关动脉前降支 12例 ,右冠脉 8例 ,回旋支 2例。结果  2 1例手术成功 ,成功病例中 ,术后血流恢复为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血流分级 (TIMI) 3级 17例 ,TIMI 0~ 1级 2例 ,TIMI 2级 2例。 1例术后死于急性左心衰竭和心源性休克。结论 PTCA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有效安全措施 ,成功率高 ,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下载PDF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对心肌梗死患者心率变异性和QT离散度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郁青 杨志健 +5 位作者 涂静 陈椿 朱铁兵 马根山 王连生 曹克将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01年第1期7-9,共3页
目的 通过对 2 2例心肌梗死 (MI)病人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术前 ,术后心率变异性 (HRV)和 QT离散度 (QTd)的变化及其之间相关分析 ,来了解 PTCA术对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和心肌电稳定性的影响。结果  PTCA术后 HRV指标中 UL FP(1... 目的 通过对 2 2例心肌梗死 (MI)病人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术前 ,术后心率变异性 (HRV)和 QT离散度 (QTd)的变化及其之间相关分析 ,来了解 PTCA术对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和心肌电稳定性的影响。结果  PTCA术后 HRV指标中 UL FP(193.4± 32 1.8;381.3± 6 35 .3) ,VL FP(35 2 .4± 40 4.5 ;6 82 .1± 5 72 .4) ,L FP(2 6 3.9± 2 30 .6 ;40 6 .7± 376 .4) ,TP(895 .6± 795 .8;1817.5±16 85 .3) ,HRm ean(6 8.1± 9.7;74.7± 11.6 ) ,HRmax(76 .4± 11.6 ;82 .6± 11.8) ;HRm in(6 2 .2± 9.5 ;6 8.3± 12 .1)明显升高 (P<0 .0 5 ) ,而 QTd(80 .5± 18.2 ;5 3.5± 13.9)和 QTcd(85 .5± 19.4;6 0 .2±14.5 )则明显减少 (P<0 .0 5 )。术前、术后 QTd、QTcd与 HRV指标之间有相关关系。说明心肌梗死病人PTCA术后心脏自主神经调节能力和心肌电稳定性明显提高 ,提示 PTCA术可能改善心梗病人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心肌梗死 心率变异性 QT离散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