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淹水-落干循环驱动下土壤砷结合形态的动态转化
1
作者 侯钦宣 张英 +2 位作者 于开宁 韩冬雅 陈俊良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9728-9736,共9页
外源砷在土壤中的毒性/迁移性主要受控于其结合形态,探明土壤砷结合形态的动态变化是准确评价其生态风险的前提。通过室内土柱淹水-落干循环模拟野外土壤氧化还原环境的交替性转变,利用连续提取技术分析了土壤砷各结合形态的变化规律及... 外源砷在土壤中的毒性/迁移性主要受控于其结合形态,探明土壤砷结合形态的动态变化是准确评价其生态风险的前提。通过室内土柱淹水-落干循环模拟野外土壤氧化还原环境的交替性转变,利用连续提取技术分析了土壤砷各结合形态的变化规律及相互转变过程,结果表明:土柱的淹水-落干循环致使不同层位土壤氧化还原电位值(oxidation reduction potential,ORP)在-114~615 mV范围内振荡变化并驱动着土壤氧化环境的交替变化。此外,ORP的振荡变化提高了与砷迁移性密切相关的氧化铁晶形化。在120 d的试验周期内,非专性吸附态和残渣态砷含量总体减少,而非晶质和晶质氧化物结合态砷含量增加。水溶性砷在水动力作用下向上层土壤迁移,导致非专性吸附态砷含量表现为上层土壤>底层土壤,其他形态则相反。微生物对土壤矿物的氧化/还原性溶解、微孔扩散、氧化物的吸附包裹等可能是土壤砷结合形态相互转化的主要驱动机制。对比特定氧化/还原条件,氧化还原条件的交替转变明显延缓了土壤砷的“老化”并使其在各形态的(重)分配变得更为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结合形态 氧化还原环境交替 转化机制
下载PDF
稻、麦籽实中Cd的结合形态 被引量:49
2
作者 杨居荣 何孟常 +2 位作者 查燕 刘虹 张平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04-408,共5页
对污染区稻、麦籽实中Cd的存在形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籽实主要营养成分以蛋白质中结合Cd的比例最高;根据籽实中蛋白质在各种溶剂中溶解度不同,区分清蛋白、醇溶谷蛋白、球蛋白及谷蛋白,对其中Cd的分析表明,以球蛋白和谷蛋白结合Cd... 对污染区稻、麦籽实中Cd的存在形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籽实主要营养成分以蛋白质中结合Cd的比例最高;根据籽实中蛋白质在各种溶剂中溶解度不同,区分清蛋白、醇溶谷蛋白、球蛋白及谷蛋白,对其中Cd的分析表明,以球蛋白和谷蛋白结合Cd的比例为高;通过Sephadex G75柱层析对Tris-HCl可溶性组分的分离分析表明,Cd-蛋白质结合体的表观分子量为54.5(103和5.5(103,并对其氨基酸组成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合形态 蛋白 作物籽实 水稻 小麦 作物监测
下载PDF
富铬酵母中铬的化学种态及结合形态研究 被引量:31
3
作者 丁文军 钱琴芳 +3 位作者 柴之芳 侯小琳 丰伟悦 陈春英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1061-1064,共4页
对富铬酵母中铬的化学种态进行了分析和初步探讨.在铬的化学种态测定中,使用离子交换和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了富铬酵母中的Cr(Ⅲ)和Cr(Ⅵ),方法快速简便,定量回收.结果表明,总铬含量为1582μg/g的富铬酵母中,无机态铬占16%,其中Cr(Ⅲ)为... 对富铬酵母中铬的化学种态进行了分析和初步探讨.在铬的化学种态测定中,使用离子交换和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了富铬酵母中的Cr(Ⅲ)和Cr(Ⅵ),方法快速简便,定量回收.结果表明,总铬含量为1582μg/g的富铬酵母中,无机态铬占16%,其中Cr(Ⅲ)为232μg/g、Cr(Ⅵ)为24.5μg/g.酵母细胞富铬过程中,84%以上的无机铬化合物转化成有机铬.说明铬参与了酵母细胞的生物合成,促进生物转化,对提高富铬酵母的生物效应极为有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铬酵母 化学种态 结合形态 有机铬
下载PDF
不同栽植代数29年生杉木林土壤腐殖质及结合形态的研究 被引量:23
4
作者 杨玉盛 邱仁辉 +2 位作者 俞新妥 何宗明 黄宝龙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16-119,共4页
国内许多学者对不同栽植代数的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Lamb.)Hook.)林生产力及林地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微生物及生化活性的研究有较多的报道,但对不同栽杉代数处于近熟时林分土壤腐殖质组成... 国内许多学者对不同栽植代数的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Lamb.)Hook.)林生产力及林地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微生物及生化活性的研究有较多的报道,但对不同栽杉代数处于近熟时林分土壤腐殖质组成及其结合形态的研究报道则较少(方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连栽 土壤腐殖质 HA/FA值 松紧比 结合形态
下载PDF
长期定位施肥对保护地土壤腐殖质结合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25
5
作者 张鸿龄 梁成华 +2 位作者 杜立宇 陈新之 李纪柏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31-834,共4页
以长期定位施肥蔬菜保护地土壤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土壤中结合态腐殖质含量及其相关性变化.结果表明,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松结态腐殖质含量高于单施无机肥的相应处理,但相对含量呈现相反趋势;稳结态腐殖质相对较稳定,没有明显变化... 以长期定位施肥蔬菜保护地土壤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土壤中结合态腐殖质含量及其相关性变化.结果表明,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松结态腐殖质含量高于单施无机肥的相应处理,但相对含量呈现相反趋势;稳结态腐殖质相对较稳定,没有明显变化;紧结态腐殖质绝对含量及百分含量都明显高于单施无机肥处理,其中以配施有机肥与氮磷钾肥最高,为11·53g·kg-1;长期定位施用有机肥后保护地土壤松/紧比值呈降低趋势,其中有机肥与氮磷钾肥配施处理的松紧比值最低,为1·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位施肥 保护地 腐殖质 结合形态
下载PDF
污染作物籽实中As的分布及其结合形态初探 被引量:18
6
作者 何孟常 杨居荣 +1 位作者 查燕 宋薇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4期625-628,共4页
对水稻和小麦籽实中As的分布、结合形态及加工去除进行了初步研究 .结果表明 ,As在谷物各结构部位中的分布不均 ,在水稻籽实中浓度分布顺序为胚 >种皮 >颖壳 >胚乳 ,小麦中As的浓度分布顺序为胚 >种皮 >胚乳 ;As在各形... 对水稻和小麦籽实中As的分布、结合形态及加工去除进行了初步研究 .结果表明 ,As在谷物各结构部位中的分布不均 ,在水稻籽实中浓度分布顺序为胚 >种皮 >颖壳 >胚乳 ,小麦中As的浓度分布顺序为胚 >种皮 >胚乳 ;As在各形态部位的累积量不同 ,主要存留在胚乳中 ;As主要与蛋白质相结合的形态存在 ;在稻谷去颖壳、粗米糠和精米糠的过程中 ,可分别去除As 16.5 1%、12 .41%和 10 .2 6% .小麦也随着加工深度的升级 ,随粗麦麸和细麦麸的去除 ,可分别去除总As的 2 2 .0 %和 45 .6%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谷物 分布 结合形态 加工去除 食品污染
下载PDF
污染作物籽实中Cu的分布、结合形态及其毒性 被引量:36
7
作者 杨居荣 查燕 +1 位作者 刘虹 云影 《农业环境保护》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99-201,共3页
采用组织化学及生物化学试验方法 ,研究了污染作物籽实中 Cu的结合形态。结果表明, Cu在籽实各形态结构中的分布不均,以富含蛋白质的胚中浓度最高,以粗纤维和纤维素为主的种皮中浓度也较高;在籽实的主要营养成分中,以蛋白质的分布... 采用组织化学及生物化学试验方法 ,研究了污染作物籽实中 Cu的结合形态。结果表明, Cu在籽实各形态结构中的分布不均,以富含蛋白质的胚中浓度最高,以粗纤维和纤维素为主的种皮中浓度也较高;在籽实的主要营养成分中,以蛋白质的分布比例最高,脂肪中很少 ;在籽实不同类型蛋白质的分布比例也有差别;谷物经过深加工后, Cu污染可得到明显减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物 分布 结合形态 毒性 污染作物 籽实 作物监测
下载PDF
不同施肥对黑土有机无机复合及腐殖质结合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16
8
作者 刘淑霞 王宇 +3 位作者 周平 赵兰坡 刘景双 秦治家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76-80,共5页
利用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施肥对黑土有机无机复合及腐殖质结合形态的影响。试验设不施肥(CK)、单施化肥(NPK)、常量有机肥与化肥配施(NPKM1)、1.5倍有机肥与化肥配施(NPKM2)和秸秆与化肥配施(NPKS)5个处理。结果表明:长期合理施用化肥能... 利用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施肥对黑土有机无机复合及腐殖质结合形态的影响。试验设不施肥(CK)、单施化肥(NPK)、常量有机肥与化肥配施(NPKM1)、1.5倍有机肥与化肥配施(NPKM2)和秸秆与化肥配施(NPKS)5个处理。结果表明:长期合理施用化肥能使土壤有机碳、重组有机碳的含量和原土复合量趋于增加;有机无机配施能使土壤有机碳、重组有机碳、原土复合量、土壤追加复合量及追加复合度增加,而原土复合度降低,增加有机肥用量可以降低土壤追加复合度。施肥能促进土壤中各种结合形态的腐殖质绝对含量和土壤松/稳和松/紧比值增加,但以松结合态腐殖质增加的较多。不同处理中高用量的有机肥处理(NPKM2)效果更明显。有机无机配施有利于改善土壤有机无机复合状况,增强土壤对养分的供贮、调控能力,提高土壤肥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处理 黑土 有机无机复合度 腐殖质结合形态
下载PDF
小麦和油菜中Cu和Zn的化学结合形态初步研究 被引量:19
9
作者 汪金舫 朱其清 刘铮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4期629-630,共2页
Sequential extraction method was used to analyze and distinguish various chemical bound forms of copper and zine in rape and wheat.The results show that in these two crops,copper was mainly in the form of wate soluble... Sequential extraction method was used to analyze and distinguish various chemical bound forms of copper and zine in rape and wheat.The results show that in these two crops,copper was mainly in the form of wate soluble and ethanol soluble, which can be easily transferred in crops.The total content of various chemical bound forms of copper was higher in aboveground part than in underground part,and their content was decreased in the order of water soluble form(W.S.form)>residual form (Re.form)>ethanol soluble form(Eth.S.form)>acid soluble form (A.S.form). Zinc was mainly in the form of acid soluble, which is hard to be transferred in crops.The total content of various chemical bound forms of zinc was lower in aboveground part than in roots, and their content was decreased in the order of A.S.form>Re.form>W.S.form>Eth.S.form.In comparing with copper,a large amount of zinc was enriched in seeds and pods of rap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油菜 CU ZN 化学结合形态 连续浸提法
下载PDF
不同有机物料对黑土腐殖质结合形态影响差异性的研究 被引量:20
10
作者 李建明 吴景贵 王利辉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608-1615,共8页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施用不同有机物料后黑土腐殖质结合形态含量及特征变化。结果表明,草本处理松结态腐殖质总量始终高于CK,并且在施用有机物料1a后差异显著,而动物粪便在施用5a后显著高于CK。各处理松结态腐殖质胡敏酸/富里酸(H/F)只...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施用不同有机物料后黑土腐殖质结合形态含量及特征变化。结果表明,草本处理松结态腐殖质总量始终高于CK,并且在施用有机物料1a后差异显著,而动物粪便在施用5a后显著高于CK。各处理松结态腐殖质胡敏酸/富里酸(H/F)只在施用1a后表现出明显差异,光密度也只在施用1a后有明显差异,而各处理联结态腐殖质含量表现为施用1a后显著低于CK,随时间延长显著高于CK,施用5a后则无明显差异;光密度在施用5a后才表现出明显差异,草本残体、动物残体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木本残体、动物粪便、CK之间则无明显差异。各处理对于稳结态腐殖质含量的影响无明显差异,但对其组成影响并不相同。与CK相比,施用有机物料1a后,紧结态腐殖质含量显著提高,但有机物料之间差异不显著。各处理松/紧表现为,施用1a后,草本残体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而木本处理、动物粪便处理显著低于CK,随时间的延长各处理则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物料 腐殖质 黑土 腐殖质结合形态
下载PDF
玉米秸秆及相关废弃物对黑土腐殖质结合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赵欣宇 吴景贵 +2 位作者 李建明 宋金红 冯娜娜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93-198,共6页
通过3年盆栽试验,系统研究施用玉米秸秆及相关废弃物后黑土腐殖质结合形态含量及其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秸秆直接配施化肥(MS+NPK)、牛粪配施化肥(秸秆作为饲料养牛,CM+NPK)、菌渣配施化肥(秸秆培养食用菌,FD+NPK)3种处理的松结态腐殖... 通过3年盆栽试验,系统研究施用玉米秸秆及相关废弃物后黑土腐殖质结合形态含量及其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秸秆直接配施化肥(MS+NPK)、牛粪配施化肥(秸秆作为饲料养牛,CM+NPK)、菌渣配施化肥(秸秆培养食用菌,FD+NPK)3种处理的松结态腐殖质含量及其H/F比值始终显著高于对照(CK)及单施化肥(NPK),有利于增强土壤养分的供应能力。CK和NPK处理联结态腐殖质含量3年持续降低,而3种配施处理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更有利于联结态腐殖质的积累。各处理对土壤稳结态腐殖质及其HA、FA含量的影响无明显差异,受施肥影响较小。与CK和NPK处理相比,3种配施处理紧结态腐殖质含量逐年降低,促进土壤腐殖质的活化;同时它们的松/紧比值逐年增加,可提高腐殖质的品质。综上,玉米秸秆及相关废弃物与化肥配施能够一定程度改善土壤腐殖质结合形态含量及其组成的性质,产生良好的培肥效果,其中以秸秆、牛粪较好,菌渣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培肥 玉米秸秆 黑土 腐殖质结合形态 HA和FA
下载PDF
菠菜和油菜对铜的吸收及化学结合形态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庆 李文庆 +2 位作者 王欣英 任秀娥 褚兆辉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50-153,共4页
以菠菜和油菜为供试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研究菠菜和油菜对微量元素铜的吸收规律及其体内铜的不同化学结合形态的差异。结果表明:在铜处理浓度不超过 160mg/kg土时,随铜处理浓度的增加,菠菜对铜的吸收呈先升后降的趋势,而油菜对铜... 以菠菜和油菜为供试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研究菠菜和油菜对微量元素铜的吸收规律及其体内铜的不同化学结合形态的差异。结果表明:在铜处理浓度不超过 160mg/kg土时,随铜处理浓度的增加,菠菜对铜的吸收呈先升后降的趋势,而油菜对铜的吸收却随铜处理浓度的升高而一直保持增加的趋势。在菠菜和油菜的不同生长时期,均以中期对铜的吸收量大于收获期的吸收量。铜在菠菜和油菜体内的化学结合形态,菠菜是以活性较高的水溶态为主,油菜则以活性较低的残余态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菠菜 油菜 化学结合形态
下载PDF
金针菇富锌条件及锌结合形态的研究 被引量:34
13
作者 孙希雯 李奇庚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40-46,共7页
对金针菇深层发酵富锌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并对Zn的生物有机化程度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金针菇富锌的深层培养较好的Zn源为ZnAc_2,初始pH值为6.5,加入0.1%柠檬酸和0.4%的CMC-Na利于富锌和提高生物量。金针菇富锌过程中,93%以上... 对金针菇深层发酵富锌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并对Zn的生物有机化程度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金针菇富锌的深层培养较好的Zn源为ZnAc_2,初始pH值为6.5,加入0.1%柠檬酸和0.4%的CMC-Na利于富锌和提高生物量。金针菇富锌过程中,93%以上的ZnAc_2以有机锌态存在,其中50%以上结合为Zn-蛋白,34%与糖及脂肪类物质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 金针菇 富锌 结合形态 发酵工艺
下载PDF
土壤中钒的化学结合形态与转化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23
14
作者 汪金舫 刘铮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34-39,共6页
为了利用和控制土壤条件,改善土壤供钒特征,为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服务,综合参考国内外对土壤中其他微量元素形态划分的方法,初步区分出土壤中的钒以5种主要的化学结合形态存在。其含量多少依次为残留态>无定形氧化铁结合态>有机... 为了利用和控制土壤条件,改善土壤供钒特征,为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服务,综合参考国内外对土壤中其他微量元素形态划分的方法,初步区分出土壤中的钒以5种主要的化学结合形态存在。其含量多少依次为残留态>无定形氧化铁结合态>有机质结合态>易还原锰结合态>可溶态。通常,残留态钒占土壤全钒含量的90%以上,而可溶态钒的含量常低于1μg/g。一般而言,在较高的温度,较强的还原条件以及酸性土壤条件下,土壤中其它化学结合态钒更多地向可溶态钒转化;除有机质结合态钒外,其它形态钒的含量都与土壤全铁含量间有着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外源钒在酸性红壤中的形态转化速率较慢,在石灰性的栗钙土中的形态转化速率较快。酸性土壤对钒的缓冲能力强,缓冲容量大,不容易产生钒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态钒 化学结合形态 转化 土壤
下载PDF
长期定位施肥对土壤腐殖质结合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23
15
作者 史吉平 张夫道 林葆 《土壤肥料》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8-12,共5页
长期施用有机肥或有机无机肥配施均能显著提高潮土、旱地红壤和红壤性水稻土耕层松结态腐殖质、稳结态腐殖质和紧结态腐殖质含量,但以有机无机肥配施的效果最好。有机无机肥配施能提高三种土壤耕层稳结态腐殖质和潮土耕层松结态腐殖质... 长期施用有机肥或有机无机肥配施均能显著提高潮土、旱地红壤和红壤性水稻土耕层松结态腐殖质、稳结态腐殖质和紧结态腐殖质含量,但以有机无机肥配施的效果最好。有机无机肥配施能提高三种土壤耕层稳结态腐殖质和潮土耕层松结态腐殖质碳占重组有机碳的比例,降低三种土壤紧结态腐殖质碳占重组有机碳的比例。单施有机肥或化肥也能提高潮土耕层三种结合态腐殖质碳占重组有机碳的比例,降低旱地红壤和红壤性水稻土紧结态腐殖质碳占重组有机碳的比例。施肥还可以提高三种土壤耕层松结态腐殖质/紧结态腐殖质的比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腐殖质 长期定位施肥 腐殖质结合形态 松/紧比 土壤肥力
下载PDF
水稻籽实中Pb的分布及其结合形态 被引量:6
16
作者 杨居荣 何孟常 +1 位作者 查燕 刘虹 《农业环境保护》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29-132,共4页
采用组织化学及生物化学分析方法,研究了重金属污染区水稻籽实中 Pb的分布及其结合形态。结果表明, Pb在籽实各形态结构中的浓度分布不均匀,胚和种皮中的浓度显著高于胚乳和颖壳。就 Pb总量而言,胚乳中的比例最高; Pb在籽实的主要... 采用组织化学及生物化学分析方法,研究了重金属污染区水稻籽实中 Pb的分布及其结合形态。结果表明, Pb在籽实各形态结构中的浓度分布不均匀,胚和种皮中的浓度显著高于胚乳和颖壳。就 Pb总量而言,胚乳中的比例最高; Pb在籽实的主要营养成分中,以蛋白质中的分布比例最高,可达 83%,脂肪中甚微;在 4种主要类型蛋白质中,以谷蛋白和球蛋白中的比例较高。凝胶层析的结果表明,蛋白质- Pb结合体的表观分子量为 54.5KD,蒸煮及体外消化酶的处理下,前者易分解,出现分子量较小的结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籽实 结合形态 稳定性 分布 作物监测
下载PDF
大豆重茬对黑土团聚体及腐殖质结合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莉 吴景贵 +1 位作者 张志莹 杨天悦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38-242,共5页
选取正茬、重茬1年和重茬3年后的黑土,对其团聚体及腐殖质结合形态进行测定,探明大豆重茬对黑土团聚体及腐殖质结合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正茬相比,重茬3年后土壤>5mm机械稳定性团聚体数量降低33.4%;重茬3年的重组有机质和复合有... 选取正茬、重茬1年和重茬3年后的黑土,对其团聚体及腐殖质结合形态进行测定,探明大豆重茬对黑土团聚体及腐殖质结合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正茬相比,重茬3年后土壤>5mm机械稳定性团聚体数量降低33.4%;重茬3年的重组有机质和复合有机质、有机碳、pH值分别降低8.3%,9.1%,10.5%,0.19;重茬3年后土壤解氮含量增加26.0%;速效钾降低16.4%。与正茬相比,重茬3年土壤的松结态腐殖质、稳结态腐殖质含量分别增加35.3%,64.3%;重茬3年的联结态腐殖质、紧结态腐殖质分别降低16.7%,37.5%;重茬3年的松结态胡敏酸增加62.5%,联结态胡敏酸减少15.8%。正茬土壤松结态胡敏酸的E4/E6显著高于重茬3年;而重茬3年稳结态胡敏酸的E4/E6显著高于正茬。综上,大豆重茬对黑土中>5mm的团聚体数量及腐殖质结合形态产生了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重茬 团聚体 腐殖质 结合形态
下载PDF
水稻籽实中砷的结合形态特征及其稳定性 被引量:14
18
作者 何孟常 杨居荣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9期1141-1144,共4页
利用凝胶层析方法对水稻籽实中As的结合形态特征及其稳定性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水稻籽实中存在的As主要与表观分子量为 5 4.5KD和 5 .5KD的蛋白质形成结合体 .分子量为 5 4.5KD的蛋白质 As结合体不太稳定 ,并且在蒸煮加热和体外消化... 利用凝胶层析方法对水稻籽实中As的结合形态特征及其稳定性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水稻籽实中存在的As主要与表观分子量为 5 4.5KD和 5 .5KD的蛋白质形成结合体 .分子量为 5 4.5KD的蛋白质 As结合体不太稳定 ,并且在蒸煮加热和体外消化酶的作用下容易分解 ,生成相对稳定的、小分子的结合体形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籽实 结合形态 稳定性 农产品 重金属 毒性
下载PDF
红壤中稀土元素结合形态的分布及分配 被引量:3
19
作者 杨元根 刘丛强 +1 位作者 袁可能 何振立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17-424,共8页
红壤剖面中稀土元素结合形态的分布研究表明,稀土元素的各种结合形态中以残渣态为主,其次为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大部分稀土元素的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有机质结合态及酸溶态含量较为接近。稀土元素结合形态在剖面层中的分布大致可... 红壤剖面中稀土元素结合形态的分布研究表明,稀土元素的各种结合形态中以残渣态为主,其次为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大部分稀土元素的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有机质结合态及酸溶态含量较为接近。稀土元素结合形态在剖面层中的分布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以表层含量较高,如有机质结合态;另一类以深层含量较高,如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残渣态(大部分稀土元素表现为C层>A层>B层)和酸溶态(主要表现为C层>B层>A层),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变化较复杂,但主要集中在深层。不同母质对不同稀土元素各种结合形态的分布有一定的制约作用.表现为某些稀土元素的一些结合形态在一种或几种母质的红壤中占主导地位。稀土元素结合形态的分配研究表明,元素Pr、Tb、Tm、Yb、Lu的分异普遍比较显著,在不同结合形态中呈现富集或亏损,而Ce、Sm、Eu等元素则主要在某一种结合形态中发生分异。从稀土元素的各种结合形态与红壤的硅酸盐成分及其有机质含量、pH值间的相关分析认识到结合形态与红壤本身成分间的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 结合形态 分布 分配 稀土族 土壤
下载PDF
红松人工林腐殖质组成及其结合形态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陈立新 宋志韬 纪萱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7年第3期39-44,共6页
运用野外调查与实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红松人工林(林龄25、45、58、68 a)和红松混交林(林龄60 a)根际与非根际土壤有机质含碳量、腐殖质组成与结合形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年龄阶段红松人工纯林、红松混... 运用野外调查与实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红松人工林(林龄25、45、58、68 a)和红松混交林(林龄60 a)根际与非根际土壤有机质含碳量、腐殖质组成与结合形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年龄阶段红松人工纯林、红松混交林土壤有机质含碳量、腐殖质各组分含碳量随土层深度的加深而降低,并且根际土壤高于非根际土壤。就土壤腐殖质组成而言,除林龄58 a红松人工林根际土壤和45 a红松人工林非根际土壤外,其他林型土壤胡敏酸含碳量均高于富里酸含碳量;胡敏酸与富里酸比值(HA/FA)在1.00-2.45之间;土壤重组腐殖质、松结态腐殖质、稳结态腐殖质含碳量大小顺序为林龄58〉68〉25〉45 a;红松混交林除紧结态腐殖质外,其他腐殖质各组分含碳量均高于红松人工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松人工林 土壤腐殖质组成 结合形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