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8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献秩序·思想秩序·统治秩序——中国古代文献整理活动中的秩序建构逻辑 被引量:11
1
作者 蒋永福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47-156,共10页
中国古代的文献整理活动,不仅产生了文献秩序,而且还"参与"推动了中国社会的思想秩序和统治秩序的建构。在古代中国社会,文献整理活动对于建立儒家思想秩序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历代统治集团大都非常重视文献整理活动,为此不惜... 中国古代的文献整理活动,不仅产生了文献秩序,而且还"参与"推动了中国社会的思想秩序和统治秩序的建构。在古代中国社会,文献整理活动对于建立儒家思想秩序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历代统治集团大都非常重视文献整理活动,为此不惜花费巨大人力物力。这就是中国古代官修史书、官修类书、官修目录传统长盛不衰的根本原因。通过"以经为首"的思想秩序来构建文献秩序,再通过这种文献秩序和思想秩序来为建构统治秩序服务,这就是中国古代文献整理活动中蕴含的秩序建构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献整理 思想秩序 统治秩序 中国古代
下载PDF
社会精英与统治秩序:西方雄辩家教育的阐释与诉求 被引量:2
2
作者 单中惠 刘亮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80-87,共8页
西方雄辩家教育强调的培养社会精英的伦理思想、道德规范和统治秩序,由于其能够充分满足维系社会君主统治秩序的现实需要,因而被国家政权用来作为稳定社会秩序的基本工具。雄辩家教育实际上成为了西方历史上具有国家意识形态性质的观念... 西方雄辩家教育强调的培养社会精英的伦理思想、道德规范和统治秩序,由于其能够充分满足维系社会君主统治秩序的现实需要,因而被国家政权用来作为稳定社会秩序的基本工具。雄辩家教育实际上成为了西方历史上具有国家意识形态性质的观念体系。以社会精英统治和构建道德秩序为手段,从而达到实现社会理想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精英 统治秩序 道德规范 雄辩术 雄辩家教育
下载PDF
《二年律令》所见二十等爵对西汉初年国家统治秩序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张鹤泉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82-91,共10页
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包含较多有关西汉初年二十等爵的史料。从这些史料可以看出,二十等爵与西汉初年国家统治秩序有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表现为,二十等爵与授田制结合,二十等爵国家治安制度结合,二十等爵与养老制度结合,二十等爵与... 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包含较多有关西汉初年二十等爵的史料。从这些史料可以看出,二十等爵与西汉初年国家统治秩序有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表现为,二十等爵与授田制结合,二十等爵国家治安制度结合,二十等爵与养老制度结合,二十等爵与国家赏赐制度结合。二十等爵贯穿于这些制度之中,对稳定西汉初年国家统治秩序,所起到的积极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年律令》 二十等爵 西汉初年 国家统治秩序
下载PDF
西汉郡国庙之兴废——礼制兴革与统治秩序维护的关系之一例 被引量:6
4
作者 林聪舜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07年第3期1-8,共8页
西汉郡国庙数量庞大、祭祀隆重,是重要的礼制,它的兴废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高帝、惠帝时期郡国庙的建立,是通过制度神圣化出身寒微的统治家族之计划的一环,是伸张刘氏统治权力的一种有效方式。文、景、武帝时期郡国庙制已明显不合时宜... 西汉郡国庙数量庞大、祭祀隆重,是重要的礼制,它的兴废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高帝、惠帝时期郡国庙的建立,是通过制度神圣化出身寒微的统治家族之计划的一环,是伸张刘氏统治权力的一种有效方式。文、景、武帝时期郡国庙制已明显不合时宜,成为诸侯王觊觎王权的正当性来源,对朝廷已由利转弊,不利于维护统治秩序。元帝时期,经学家透过经学义理建构堂皇正大的论述,取得了罢郡国庙的彻底成功。其成功的关键因素在于顺应了皇权对郡国庙有害统治秩序之维护的认知。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礼制兴革与统治秩序维护的关系,以及西汉经学与现实政权的具体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汉 郡国庙 礼制 统治秩序
下载PDF
驺被杀后的高句丽与东汉统治秩序的建立——以高句丽政权的发展和东汉统治秩序的建立为中心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大龙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7期1-8,共8页
高句丽侯驺被杀是高句丽政权发展史上的大事,论文通过对不同史书对事件发生后至东汉光武帝时期记事的梳理,认为东北地区政治格局是出现了混乱,但主要原因是中央王朝势力的缺失,而非高句丽侯驺的被杀;事件的发生虽然减慢了高句丽政权的... 高句丽侯驺被杀是高句丽政权发展史上的大事,论文通过对不同史书对事件发生后至东汉光武帝时期记事的梳理,认为东北地区政治格局是出现了混乱,但主要原因是中央王朝势力的缺失,而非高句丽侯驺的被杀;事件的发生虽然减慢了高句丽政权的发展速度,但中央王朝势力的衰弱乃至缺失为高句丽政权还是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机会;多种势力并存,为高句丽政权的发展提供了相对宽松的周边环境;东汉统治秩序的建构是以乐浪和辽东二郡为支撑,呈现内缩和强度弱化的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句丽侯驺 东汉王朝 高句丽政权 统治秩序
下载PDF
殖民地法制统治功能与殖民地统治秩序构建——以伪满洲国为例
6
作者 王坤 《黑龙江史志》 2012年第21期43-44,49,共3页
伪满洲国是日本帝国主义在东北建立的傀儡政府,在其他统治东北的十四年里,日本帝国主义操纵伪满政府制定一套殖民法制,通过彰显殖民法制的社会统治功能,构建其在东北的殖民统治秩序。
关键词 伪满洲国 殖民地法制 殖民地统治秩序
下载PDF
孝的观念与汉代新的社会统治秩序 被引量:10
7
作者 孙筱 《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54-61,共8页
两汉时期,一个基本的道德观念——孝在社会思想中占据重要地位。它涉及汉代社会关系的各个方面,对社会统治秩序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拟对此问题进行探讨。不是之处,尚祈各位同仁赐正。
关键词 社会思想 统治秩序 汉代 两汉时期 道德观念 社会关系
原文传递
《艺文类聚》类目体系中的知识秩序建构逻辑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曲莎薇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57-60,共4页
对"统揽天下知识、等级次序井然"的类书的编纂,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本文以唐初官修类书《艺文类聚》为样本,力求通过分析《艺文类聚》的类目体系,揭示中国古代文献整理活动中所蕴含的知识秩序建构逻辑,即通过统治阶级所推... 对"统揽天下知识、等级次序井然"的类书的编纂,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本文以唐初官修类书《艺文类聚》为样本,力求通过分析《艺文类聚》的类目体系,揭示中国古代文献整理活动中所蕴含的知识秩序建构逻辑,即通过统治阶级所推崇的儒学思想来建构知识秩序,再通过这种知识秩序来回应、支撑统治阶级的合法性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献整理 统治秩序 艺文类聚 中国古代
下载PDF
庾亮专权与东晋统治集团的内部斗争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国安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2期40-44,73,共6页
学术界普遍认为,庾亮强迫苏峻到中央任职的原因是由于苏峻“潜有异志,抚纳亡命”,所谓“今日征之,纵不顺命,为禍犹浅。若复经年,为恶滋曼,不可复制”①。但我们认为,其真实原因是庾亮在和陶侃的斗争中为加强自己的实力而图谋剥夺苏峻的... 学术界普遍认为,庾亮强迫苏峻到中央任职的原因是由于苏峻“潜有异志,抚纳亡命”,所谓“今日征之,纵不顺命,为禍犹浅。若复经年,为恶滋曼,不可复制”①。但我们认为,其真实原因是庾亮在和陶侃的斗争中为加强自己的实力而图谋剥夺苏峻的兵权,它只是在对付陶侃的斗争中的一个小的环节而已。只是由于苏峻奋起反抗打破了庾亮的计划,没有使之演变为又一次荆扬之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治集团 晋书 统治秩序 学术界 领袖 王导 兵权 政权 明帝 江州刺史
下载PDF
作为统治合法性基础的有效性和意识形态——电影《一出好戏》的一种分析视角
10
作者 沈忱 何姝漫 《戏剧之家》 2021年第9期167-168,共2页
在电影《一出好戏》中,处于荒岛上的人们经历了三种不同的统治秩序,通过分析这三种统治秩序的合法性基础,能够更清楚地看到影片中小王、张总和马进获得统治地位的过程,从而对这部具有代表性的反乌托邦题材电影作出更深刻的解读。
关键词 统治秩序 合法性 有效性 意识形态
下载PDF
试论政治统治行为
11
作者 赵汝全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1995年第4期15-21,共7页
长期以来,我国理论界有一种观点,认为政治统治就是单纯的阶级统治,其实,这种认识带有片面性。为了在理论上全面理解政治统治行为的真实含义,在实践中避免把政治统治等同于阶级统治、暴力镇压的简单做法,吸取世界各国在政治统治过程中的... 长期以来,我国理论界有一种观点,认为政治统治就是单纯的阶级统治,其实,这种认识带有片面性。为了在理论上全面理解政治统治行为的真实含义,在实践中避免把政治统治等同于阶级统治、暴力镇压的简单做法,吸取世界各国在政治统治过程中的一些成功经验,本文拟就政治统治行为的含义以及它在政治统治过程中的地位、历史类型和政治统治行为的艺术等问题,试作如下初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统治行为 统治阶级利益 统治阶级 资产阶级 统治秩序 意识形态 普遍化 生产资料 阶级统治 政治利益
下载PDF
汉帝国新统治阶层的建立
12
作者 李开元 《国家人文历史》 2017年第6期88-89,共2页
二十五等的身份,是秦汉社会结构的基本构成,也是秦汉帝国赖以立国的社会基础 高帝五年五月,对于刚刚建立的汉帝国来说,是意义非同寻常的一个月。洛阳南宫置酒,君臣间有千年古问,在这个月。田横抵达尸乡厩置,自杀以明志不辱,在... 二十五等的身份,是秦汉社会结构的基本构成,也是秦汉帝国赖以立国的社会基础 高帝五年五月,对于刚刚建立的汉帝国来说,是意义非同寻常的一个月。洛阳南宫置酒,君臣间有千年古问,在这个月。田横抵达尸乡厩置,自杀以明志不辱,在这个月。戍卒娄敬求见刘邦,建议迁都关中。更重要的是,也就在这个月,刘邦下令解散军队,发布高帝五年诏,正式宣布国家由战争转向和平,新的统治秩序,以功臣将士为核心和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治秩序 汉帝国 社会结构 社会基础 秦汉 刘邦 君臣 迁都
下载PDF
帝国研究——刘禾访谈 被引量:9
13
作者 黄晓武 《国外理论动态》 CSSCI 2003年第1期26-31,共6页
作为专有名词的“帝国研究”是最近几年才出现的,人们用它来概括冷战前后总结现代欧洲殖民史的某些研究,它与传统的对帝国现象和帝国主义的研究不同,和后殖民、新历史主义有非常复杂的关系,跟赛义德、福柯有很大关系。为使读者对这方面... 作为专有名词的“帝国研究”是最近几年才出现的,人们用它来概括冷战前后总结现代欧洲殖民史的某些研究,它与传统的对帝国现象和帝国主义的研究不同,和后殖民、新历史主义有非常复杂的关系,跟赛义德、福柯有很大关系。为使读者对这方面的研究有较全面的了解,我们就“帝国研究”问题专门采访了美国密歇根大学亚洲语言文学系和比较文学系讲座教授刘禾。以下是访谈的主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禾 后殖民理论 帝国主义 帝国现象 统治秩序 跨文化 帝国符号学
下载PDF
武周“革唐之命”与封禅礼 被引量:5
14
作者 何平立 《学术界》 CSSCI 2004年第6期155-162,共8页
中国古代礼仪不仅凝聚了一个国家民族的人文理念和思维方式 ,而且也具有维护统治秩序和等级阶层的本质功能。武则天代李唐而建立武周政权 ,就是通过迁都改元变制、立武氏宗庙、建明堂、铸九鼎、造肖神以及封禅典礼等一系列礼仪制度的变... 中国古代礼仪不仅凝聚了一个国家民族的人文理念和思维方式 ,而且也具有维护统治秩序和等级阶层的本质功能。武则天代李唐而建立武周政权 ,就是通过迁都改元变制、立武氏宗庙、建明堂、铸九鼎、造肖神以及封禅典礼等一系列礼仪制度的变更活动 ,来完成“革唐之命”和“奉天承运”的政治步骤和程序的。同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禅 武则天 迁都 宗庙 礼仪制度 李唐 统治秩序 人文理念 政治 社会背景
下载PDF
试析苔丝悲剧的心理根源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参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145-147,共3页
从心理"超我"建构角度分析了哈代笔下女主人公苔丝悲剧的心理根源。由于人的身份不是一个简单的自然存在的称谓,而是一种社会身份的指向,所以在父权秩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背景下,女性社会性别身份的确立必然要通过不断"内... 从心理"超我"建构角度分析了哈代笔下女主人公苔丝悲剧的心理根源。由于人的身份不是一个简单的自然存在的称谓,而是一种社会身份的指向,所以在父权秩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背景下,女性社会性别身份的确立必然要通过不断"内化"父权秩序的各种"规训"来完成。苔丝为了获得"作为女人"的社会身份经历了对父权统治秩序的身份认同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她最初失贞的生活经历和最终遵循父权统治秩序建构起来的心理"超我"使得她的悲剧命运成为一种必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我 父权统治秩序 规训 性别身份 社会身份
下载PDF
张之洞东南互保新探 被引量:6
16
作者 黎仁凯 《江汉论坛》 1988年第7期76-80,共5页
义和团运动时期,我国出现了北方战火纷飞、东南议约互保的奇特局面.对于东南互保多数论者把它看作一幕"丑剧",其主要策划者张之洞也被且为"通敌叛国"者.也有少数人对张之洞及其策划的互保歌功颂德.笔者认为,这两种... 义和团运动时期,我国出现了北方战火纷飞、东南议约互保的奇特局面.对于东南互保多数论者把它看作一幕"丑剧",其主要策划者张之洞也被且为"通敌叛国"者.也有少数人对张之洞及其策划的互保歌功颂德.笔者认为,这两种意见均欠妥切,有重新认识之必要.1900年6月,在义和团运动的高潮中,在清廷发布宣战上谕后,湖广总督张之洞和两江总督刘坤一等东南督抚通过盛宣怀、余联沅和沈蔼苍等人与帝国主义列强议订了《东南保护约款》九条和《保护上海城厢内外章程》十条,使长江流域及东南数省形成了互保局面.它的出现并非偶然,它出自帝国主义和东南督抚的共同需要,也是当时各种势力之间错综复杂矛盾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南互保 义和团运动时期 帝国主义列强 督抚 长江流域 盛宣怀 总督 慈禧太后 策划者 统治秩序
下载PDF
西周与唐代音乐教育之比较 被引量:4
17
作者 魏欣 裴建伟 《乐器》 2003年第11期10-12,共3页
纵观中国古代历史,两大阶级社会的鼎盛时期--西周奴隶制王朝和封建唐王朝,它们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都取得了与同时期相比更加辉煌的成就,其音乐教育领域同样独占鳌头.那么,在相隔一千多年的漫漫历史长河中,音乐教育从西周发展到... 纵观中国古代历史,两大阶级社会的鼎盛时期--西周奴隶制王朝和封建唐王朝,它们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都取得了与同时期相比更加辉煌的成就,其音乐教育领域同样独占鳌头.那么,在相隔一千多年的漫漫历史长河中,音乐教育从西周发展到唐代出现了哪些变异,又有什么相似之处昵?本文将从五方面加以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历史 西周 唐代 音乐教育 礼乐教育 统治秩序 宫廷音乐活动 音乐技艺 礼乐制度 教育制度 音乐机构
下载PDF
论董仲舒五德终始说的影响及终结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保顶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2-16,共5页
论董仲舒五德终始说的影响及终结王保顶董仲舒的五德终始学说为刘汉统治提供了理论依据,但循环不已的五德终始动性体系也为王莽代汉准备了逻辑基础。东汉建立之后,惩于前汉亡国的教训,对五德终始学说进行改造,使原本用于说明朝代更... 论董仲舒五德终始说的影响及终结王保顶董仲舒的五德终始学说为刘汉统治提供了理论依据,但循环不已的五德终始动性体系也为王莽代汉准备了逻辑基础。东汉建立之后,惩于前汉亡国的教训,对五德终始学说进行改造,使原本用于说明朝代更替、政权嬗变的动性体系变为规定封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仲舒 五德终始说 五德终始学说 《白虎通》 白虎观会议 王莽 封建统治秩序 朝代更替 天人感应 统治
下载PDF
清律对于商人的保护与控制 被引量:5
19
作者 沈大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20-26,共7页
随着清代商业经济的发展繁荣,商人阶层逐步发展壮大。清朝统治者出于维护统治秩序的需要,一方面提倡“恤商”、“利商”以提高商人的法律地位,另一方面又通过法律和政策加强对商人组织和活动的控制。本文分析了清律对于商人、商人组织... 随着清代商业经济的发展繁荣,商人阶层逐步发展壮大。清朝统治者出于维护统治秩序的需要,一方面提倡“恤商”、“利商”以提高商人的法律地位,另一方面又通过法律和政策加强对商人组织和活动的控制。本文分析了清律对于商人、商人组织和商业活动的保护与控制,认为清代商业政策和管理法规的最终目的,是建立皇权对于商人和商业活动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 保护 商人组织 商业活动 发展繁荣 商业经济 商人阶层 统治秩序 法律地位 管理法规 商业政策 统治 清代
下载PDF
论新生活运动与复兴文化问题 被引量:2
20
作者 何友良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1993年第4期85-90,11,共7页
1934年春,一场由蒋介石在南昌亲自发起的新生活运动(以下简称新运),伴随着第五次“围剿”中央苏区的炮火硝烟风靡全国。该运动在形式上力倡重振道德和提高个人的国家观念,强调将礼义廉耻贯穿到国民日常生活之中,所以蒋介石等又称其为“... 1934年春,一场由蒋介石在南昌亲自发起的新生活运动(以下简称新运),伴随着第五次“围剿”中央苏区的炮火硝烟风靡全国。该运动在形式上力倡重振道德和提高个人的国家观念,强调将礼义廉耻贯穿到国民日常生活之中,所以蒋介石等又称其为“固有文化的复兴运动”。一场以追求强化统治效能为根本目的的思想统治运动,用复兴文化的旗帜堂皇行进,体现了蒋介石在30年代的历史条件下实施思想统治的新的思考和特点。对其所标榜的文化复兴问题分析作些剥离工作,有助于加深对这场运动及蒋介石当时所思所为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介石 新生活运动 文化问题 传统文化 西方文化 复兴运动 统治秩序 文化复兴 国家观念 思想文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