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0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书画中绢本画霉斑的处理方法研究
1
作者 袁淑敏 《艺术科技》 2023年第6期235-237,共3页
文章主要讲解中国书画中绢本画霉斑的处理方法,是一篇较为详细的去红霉的课题研究。以《清(?)绢本梅雪生山水立轴》的修复过程为例,研究中国传统绢本字画去除红霉的问题。书画受潮产生霉变是古书画中常见的现象,文章阐述了霉斑的种类及... 文章主要讲解中国书画中绢本画霉斑的处理方法,是一篇较为详细的去红霉的课题研究。以《清(?)绢本梅雪生山水立轴》的修复过程为例,研究中国传统绢本字画去除红霉的问题。书画受潮产生霉变是古书画中常见的现象,文章阐述了霉斑的种类及其成因,对绢本等字画的危害,与传统书画之间存在的关系,以及后期去除的方法、材料的选择和保护。正确学习对书画霉斑的修复及其后期的存放保养方法,能使字画的寿命延长。我国大量的藏品都面临着霉斑的威胁。对于书画保管,要学习的内容有很多,文章就字画保管中生霉的方面进行具体分析,以《清(?)绢本梅雪生山水立轴》为例展开论述与研究,介绍绢本画的来源、我国各个朝代绢料的不同品质,讲解生霉的原因、霉斑对绢本的危害,以及霉斑与文物保护之间的关系,从而认识到防范书画尤其是绢本中生霉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画 绢本 霉斑 预防保护
下载PDF
绢本书画修复技艺中细补法的探究与实践
2
作者 王谦 卢雨婷 《美术教育研究》 2023年第20期40-42,共3页
书画修复中的补缀技法是修复工作的关键,与其他辅助环节密切相关。细补法是一种精细且效果良好的补缀技法,但也存在一定的缺陷。该文探究纸绢修复方法的分类、细补法的具体操作,比较其与整托法、碎补法,分析细补法实践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关键词 书画修复 绢本修复 细补法
下载PDF
清代莫晋绢本书法立轴的科学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徐文娟 裔传臻 +1 位作者 沈骅 周新光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6-40,共5页
上海博物馆藏清代进士莫晋(1761—1826)书法立轴(145 cm×50 cm),画芯为绢本。绢表面被红色涂层覆盖,上面有云纹、蝙蝠纹和“寿”字纹等手绘花纹,加工方式特殊。为科学保护这件文物,采用了视频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仪、红外光谱、... 上海博物馆藏清代进士莫晋(1761—1826)书法立轴(145 cm×50 cm),画芯为绢本。绢表面被红色涂层覆盖,上面有云纹、蝙蝠纹和“寿”字纹等手绘花纹,加工方式特殊。为科学保护这件文物,采用了视频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仪、红外光谱、拉曼光谱和高光谱等无损(微损)检测技术对文物材料及制作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件文物用绢组织结构稀疏,背面采用三桠皮纸托裱;将铅白染色涂于绢表面进行加工,再采用高岭土和银粉绘制云纹、蝙蝠等;同时对文物模糊印章进行了有效提取。该研究结果为后续保护修复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绢本 书画文物 加工 印章
下载PDF
《明人仿李龙眠绢本人物卷》修复工艺探索 被引量:4
4
作者 周海宽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11年第1期79-83,共5页
《明人仿李龙眠绢本人物卷》是国内一家博物馆收藏的中国古代书画作品。由于原件破损较重,画心残裂绢质酥脆并且遭到虫蛀,该画因卷舒失宜,保存不善,致使画面全面受损。修复难点包括清洗、揭褙、拼对与复原、全色等各个方面。通过逐一揭... 《明人仿李龙眠绢本人物卷》是国内一家博物馆收藏的中国古代书画作品。由于原件破损较重,画心残裂绢质酥脆并且遭到虫蛀,该画因卷舒失宜,保存不善,致使画面全面受损。修复难点包括清洗、揭褙、拼对与复原、全色等各个方面。通过逐一揭出原破洞重新补配,对折条断裂遂一加固,精细全色,原磨损模糊失神的画意已清晰可见,也充分体现了现代科学原理和传统工艺的有机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绢本 物画 修复
下载PDF
绢本书画文物的修复与保护 被引量:4
5
作者 黄瑛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2年第12期32-35,共4页
绢本书画作品的修复有别于纸质类书画作品,以上海博物馆藏《清代李含渼祝寿山水图》设色绢本立轴为例,因保存不当,该文物石青颜色脱落且原裱件天地头缺失,裱褙脱落,致使出现画心残缺破损、折痕断裂、劣化发脆等严重病害,无法陈列展示。... 绢本书画作品的修复有别于纸质类书画作品,以上海博物馆藏《清代李含渼祝寿山水图》设色绢本立轴为例,因保存不当,该文物石青颜色脱落且原裱件天地头缺失,裱褙脱落,致使出现画心残缺破损、折痕断裂、劣化发脆等严重病害,无法陈列展示。为使文物恢复原貌、延长寿命,更好地收藏展示,上海博物馆运用科学手段,对文物现状进行检测分析,遵循“修旧如旧”与文物保护的基本原则对其进行完美修复,采用“细补法”修复工艺对其进行抢救性修复与保护。通过对《清代李含渼祝寿山水图》的现状分析,对每道工序采取针对性的修复与保护措施,进一步明确了绢本书画文物的修复方法与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绢本修复 材料配补 贴补法
下载PDF
黯灰质:画家常磊绢本绘画的艺术追求
6
作者 于辉 《关东学刊》 2022年第3期155-160,共6页
画家常磊以一种近乎执着的方式,将他的不满足于现实的艺术追求和反抗绝望的哲学蕴藉,贯穿始终于他的绢本绘画中,将古今中西的人文情怀置于一种审慎的观察和批判视角下,以冷静又沉重、真切又深刻、多重又矛盾的艺术美,开创出一个独特的... 画家常磊以一种近乎执着的方式,将他的不满足于现实的艺术追求和反抗绝望的哲学蕴藉,贯穿始终于他的绢本绘画中,将古今中西的人文情怀置于一种审慎的观察和批判视角下,以冷静又沉重、真切又深刻、多重又矛盾的艺术美,开创出一个独特的审美概念——黯灰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黯灰质 绢本绘画 艺术追求 常磊
下载PDF
材料与语言——当代绢本工笔人物画探微
7
作者 周小菲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69-71,90,共4页
绢本工笔人物画有着千年的历史积淀,承载了中国传统绘画的太多文化和传统,也托起了许多伟大作品,是我们本该传承的,然而如今却基本被世人所忽略。在此背景下,许多画家基于绢本的材质特点所进行的摸索,既继承了传统中国工笔人物画的优势... 绢本工笔人物画有着千年的历史积淀,承载了中国传统绘画的太多文化和传统,也托起了许多伟大作品,是我们本该传承的,然而如今却基本被世人所忽略。在此背景下,许多画家基于绢本的材质特点所进行的摸索,既继承了传统中国工笔人物画的优势,又以绢画为基点尝试突破与创新。本文尝试从绢本材料的角度,探寻绢本工笔人物画的艺术语言与创作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绢本 材料 线 色彩
下载PDF
馆藏《清代绢本祖先画像》修复小记 被引量:1
8
作者 胡泊 《云南档案》 2018年第4期50-52,57,共4页
本文介绍了国家图书馆藏《清代绢本祖先画像》的修复过程,重点从修复人员的视角对备料、清洗、封固、揭措、托心、贴折条、封挣、全色等关键环节,及修复过程中所采用的新方法新材料给予了较为全面和详实的记述。
关键词 书画修复 绢本 画像
下载PDF
古代绢本绘画修复案例 被引量:1
9
作者 赵庆生 《文物世界》 2006年第6期72-74,共3页
关键词 绢本绘画 修复案例 古代 博物馆 手卷
下载PDF
中国绢本书画科技鉴定方法初论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华 《四川文物》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8-30,103,共4页
绢是我国传统绘画的重要物质载体,用物理、生物学、化学、计算机技术等科技手段对书画进行分析,对结果进行归纳总结,可以指导绢画的真伪鉴定工作。其关键问题在于如何建立可参考的数据模型和数据库,常用的绢本书画鉴定方法有形貌观察、... 绢是我国传统绘画的重要物质载体,用物理、生物学、化学、计算机技术等科技手段对书画进行分析,对结果进行归纳总结,可以指导绢画的真伪鉴定工作。其关键问题在于如何建立可参考的数据模型和数据库,常用的绢本书画鉴定方法有形貌观察、分子生物学检测、红外光谱分析、微量元素分析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绢本书画 科技鉴定 数据库
下载PDF
绢本上的乐章——《清明上河图》赏析
11
作者 吴洁华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2年第6期73-74,共2页
《清明上河图》是一幅价值连城的名画,从其结构的布局、组织的逻辑、艺术的语言等方面来看,它又像一首美妙的乐曲。张择端大师用他聪慧的大脑、奇妙的双手传神般地奏响了一曲绢本上的乐章。
关键词 《清明上河图》 乐章 绢本 赏析 张择端 大师
下载PDF
镇江博物馆藏明绢本《徐州图》考
12
作者 耿建军 《东南文化》 CSSCI 1993年第3期194-198,共5页
《文物》1985年第,1期上发表了刘建国、徐铁城《明代绢本南京(部分)府县地图初探》一文(以下简称刘徐文),介绍了镇江博物馆所藏的明代绢本南京(部分)府县地图,并作了考证。其中对《徐州图》的研究似尚有诸多问题需作进一步考证。
关键词 徐州城 绢本 万历 运河 博物馆 镇江 奎河 黄河水 黄河口 知州
下载PDF
苍劲古雅 笔墨古厚——沈栗仲绢本山水册解读
13
作者 韦青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5年第11期4-13,共10页
沈柴仲绢本山水册,纵40厘米,横40厘米,纸板绫裱,对折散贞,锦盒匣装,内有沈氏山水丽八帧,还有方浚颐、赵佑宸、管乐、顾文彬、黎培敬、吴云、李经畲、罗振玉、谢稚柳等十一位名人题跋,是一件经沈氏祖孙一代精心收藏的传世珍宝,... 沈柴仲绢本山水册,纵40厘米,横40厘米,纸板绫裱,对折散贞,锦盒匣装,内有沈氏山水丽八帧,还有方浚颐、赵佑宸、管乐、顾文彬、黎培敬、吴云、李经畲、罗振玉、谢稚柳等十一位名人题跋,是一件经沈氏祖孙一代精心收藏的传世珍宝,历史悠久,弥足珍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 绢本 古雅 解读 笔墨 罗振玉 沈氏 吴云
下载PDF
鉴赏:《江帆楼阁图》(绢本设色)
14
《当代贵州》 2014年第10期57-57,共1页
李思训(653—718),唐朝宗室,史称大李将军,擅画山水、鸟兽、草木。唐朝人推崇他的作品为“国朝山水第一”。
关键词 设色 绢本 江帆 鉴赏 唐朝 山水
下载PDF
绢本山水镜片
15
作者 李怀勋 《云南档案》 2016年第10期35-35,共1页
李怀勋(清),字棠人,昆明诸生。清操自守。善山水,笔法苍坚古峭,自成一家。此画现收藏于云南省档案馆。
关键词 山水 镜片 绢本 云南省档案馆
下载PDF
古书画修复绢本文物上的海派精工
16
作者 周冉 《国家人文历史》 2019年第19期96-99,共4页
国内现有的文物修复行业中,大多受西方文物修复思想影响颇深,在修复方式和修复理念上,吸纳了很多外来文化的营养。古书画修复技艺却不同,它诞生于斯,生长于斯,花开盛世,甚至在国外各大博物馆间传播和弘扬,成为我国文物修复事业中,少有... 国内现有的文物修复行业中,大多受西方文物修复思想影响颇深,在修复方式和修复理念上,吸纳了很多外来文化的营养。古书画修复技艺却不同,它诞生于斯,生长于斯,花开盛世,甚至在国外各大博物馆间传播和弘扬,成为我国文物修复事业中,少有的向外输出的文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物修复 古书画 海派 绢本 外来文化 文化现象 博物馆 传播
下载PDF
浅谈清代孙艺、陈雪花鸟绢本画轴的修复工作
17
作者 桂冰冰 《东方收藏》 2024年第7期136-138,共3页
书画作品的修复在遵循文物修复原则的基础上要与时俱进,将传统修复技艺与现代科技分析相结合。对此,文章以寿光市博物馆馆藏清代孙艺、陈雪花鸟绢本画轴的修复为例,展示修复过程中现代科技分析与传统修复手法的相辅相成,以及修复完成后... 书画作品的修复在遵循文物修复原则的基础上要与时俱进,将传统修复技艺与现代科技分析相结合。对此,文章以寿光市博物馆馆藏清代孙艺、陈雪花鸟绢本画轴的修复为例,展示修复过程中现代科技分析与传统修复手法的相辅相成,以及修复完成后的现代科技质量评价。通过现代科技分析技术对作品的病害类型、纸张纤维、色度检测展开分析,有针对性地选择最合适的材料用于保护修复,以达到最佳的修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度 修复 寿光市博物馆 孙艺、陈雪花鸟绢本画轴
原文传递
明清绢本古旧字画的保护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慧 李玉虎 《档案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4-47,共4页
本实验采用一种新型的强力缓冲液对熟绢进行沉淀中性强力缓冲处理 ,以提高熟绢的耐久性。用耐折度、撕裂度、抗张强度、白度等分析手段对经热老化、热湿老化和光老化等人工老化的白色熟绢进行强度测定。结果表明 ,该方法处理的熟绢物理... 本实验采用一种新型的强力缓冲液对熟绢进行沉淀中性强力缓冲处理 ,以提高熟绢的耐久性。用耐折度、撕裂度、抗张强度、白度等分析手段对经热老化、热湿老化和光老化等人工老化的白色熟绢进行强度测定。结果表明 ,该方法处理的熟绢物理强度保持率要比没有脱酸的好得多。可见此缓冲液对熟绢起到保护作用 ,可用于绢本古旧字画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朝 清朝 绢本 古旧字画 字画保护 熟绢 耐久性 中性保护 档案保护
原文传递
文獻擷珍
19
作者 王兰伟 《图书馆》 CSSCI 2024年第7期F0004-F0004,共1页
费以耕绘“时还读我书”团扇,湖南图书馆藏,绢本,设色钤有“景莘”阳文印。款识:“晴窗无事,为桐森侄作此图以勉之。时光绪乙酉秋八月三日。以耕。”图绘山水景致,画面设色以赭、墨为主,红叶点染层林,透出秋日暖意。画中峰峦、山水、庭... 费以耕绘“时还读我书”团扇,湖南图书馆藏,绢本,设色钤有“景莘”阳文印。款识:“晴窗无事,为桐森侄作此图以勉之。时光绪乙酉秋八月三日。以耕。”图绘山水景致,画面设色以赭、墨为主,红叶点染层林,透出秋日暖意。画中峰峦、山水、庭院、小桥交相辉映,恬淡悠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图书馆 团扇 设色 绢本
下载PDF
宋徽宗的彼岸寄情——《千里江山图》的多种考证细说
20
作者 夏燕靖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5-128,152,共15页
针对《千里江山图》的考据可以有多种路径,本文以微观考证的方式,从解读北宋绫绢工艺入手,探讨《千里江山图》采用绢本作绘呈现出的包括丝织纹理与运笔走势间的有致和谐,以及青绿山水在卷本上随类赋彩层层渲染,尽显绫绢质地的赋色效果... 针对《千里江山图》的考据可以有多种路径,本文以微观考证的方式,从解读北宋绫绢工艺入手,探讨《千里江山图》采用绢本作绘呈现出的包括丝织纹理与运笔走势间的有致和谐,以及青绿山水在卷本上随类赋彩层层渲染,尽显绫绢质地的赋色效果。进言之,《千里江山图》的艺术化呈现是丰富的,不仅有着对山川自然青绿涂染所形成的设色淡而深沉的写照,更有着与人文情愫相结缘的超然气度。关于这一点,若从宋徽宗的观赏角度欣赏,在宋徽宗崇尚道教的思想背景下,对《千里江山图》还可以解读出是徽宗“道仙”感性意识的集中体现,画中有许多物象都体现了徽宗内心的隐逸之情,而中国画手卷的特殊表现形式,又为这种道家隐逸思想的抒发提供了如“千里云峰山水承载”“悠悠烟波田园深径”的诗意境界。因而,无论是从绫绢作绘,抑或青绿涂染表现,或是观看视角给予的综合评判,《千里江山图》都为后人留下了无尽的想象空间,有着独具特色的人文历史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里江山图》 绢本作绘 徽宗“道仙”意识 隐逸思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