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6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靶向抑制铁死亡在脑出血后继发性脑损伤治疗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1
作者 孙会艳 李强 王洪权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9-64,共6页
脑出血后继发性脑损伤(SBI-ICH)可导致神经元的不可逆损伤。研究表明,细胞铁死亡可以介导脑出血后神经元死亡的病理过程,而抑制铁死亡能够有效地减少SBI-ICH。作者综述了铁死亡参与SBI-ICH的发病机制及药物靶向抑制铁死亡在SBI-ICH防治... 脑出血后继发性脑损伤(SBI-ICH)可导致神经元的不可逆损伤。研究表明,细胞铁死亡可以介导脑出血后神经元死亡的病理过程,而抑制铁死亡能够有效地减少SBI-ICH。作者综述了铁死亡参与SBI-ICH的发病机制及药物靶向抑制铁死亡在SBI-ICH防治方面应用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脑出血防治方法的探索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 铁死亡 神经保护 铁死亡抑制剂 继发性脑损伤 综述
下载PDF
异泽兰黄素对脑出血继发性脑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
2
作者 申友奎 刘飞飞 王雁秋 《心电与循环》 2024年第4期323-331,342,I0002,共11页
目的 探讨异泽兰黄素(EP)对脑出血(ICH)继发性脑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 体内动物实验:将无特定病原体雄性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0.9%氯化钠溶液)、模型组(0.9%氯化钠溶液)、EP低剂量组(5 mg/kg EP)、EP中剂量组(... 目的 探讨异泽兰黄素(EP)对脑出血(ICH)继发性脑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 体内动物实验:将无特定病原体雄性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0.9%氯化钠溶液)、模型组(0.9%氯化钠溶液)、EP低剂量组(5 mg/kg EP)、EP中剂量组(10 mg/kg EP)、EP高剂量组(20 mg/kg EP),每组18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4组均采用Ⅳ型胶原酶诱导ICH法构建小鼠ICH模型。检测并比较5组小鼠给药7 d后改良神经功能缺失评分(m NSS)、水迷宫实验结果(逃避潜伏期、平台停留时间、穿越平台次数)、血脑屏障通透性、脑含水量、脑组织病理学改变、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超氧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细胞凋亡数、炎症因子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以及凋亡相关蛋白[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关联X蛋白(Bax)、裂解的胱天蛋白酶-3(Cleaved caspase-3)、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糖原合成酶-3β(GSK-3β)、磷酸化PI3K(p-PI3K)、磷酸化Akt(p-Akt)、磷酸化GSK-3β(p-GSK-3β)]、水通道蛋白4(AQP4)蛋白表达水平。体外细胞实验:将培养后的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SH-SY5Y细胞分别设空白组、模型组、EP低剂量组(12.5μmol/L)、EP中剂量组(25μmol/L)、EP高剂量组(50μmol/L),每组设6复孔;除空白组不作任何处理外,其余4组均加入冈田酸构建ICH神经细胞损伤模型。检测并比较4组细胞存活率、细胞凋亡率以及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体内动物实验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脑组织结构破坏明显,神经细胞坏死且大量炎性细胞浸润,m NSS评分、逃避潜伏期、血脑屏障通透性、脑含水量以及脑组织MDA、细胞凋亡数和Cleaved caspase-3、AQP4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均P<0.05),平台停留时间、穿越平台次数、体重以及脑组织SOD、CAT、Bcl-2/Bax、p-PI3K/PI3K、p-AMPK/AMPK、p-GSK-3β/GSK-3β均明显降低(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EP低、中、高剂量组脑组织结构以及上述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均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均P<0.05)。体外细胞实验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细胞存活率、Bcl-2/Bax、p-PI3K/PI3K、p-AMPK/AMPK、p-GSK-3β/GSK-3β均明显降低(均P<0.05),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EP低、中、高剂量组上述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均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均P<0.05)。结论 EP能减轻小鼠ICH后神经细胞凋亡和炎症反应,进而保护神经功能,且呈剂量依赖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EP激活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进而对ICH后神经细胞损伤起保护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泽兰黄素 出血 继发性脑损伤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糖原合成酶-3β信号通路 屏障
下载PDF
创伤性脑损伤大鼠皮质神经元中Lnx1表达及参与继发性脑损伤的机制
3
作者 马艳霞 杨严伟 +4 位作者 马宇航 李迪 王晓燕 邹明明 韦善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30,共7页
背景:细胞凋亡在继发性脑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探究创伤性脑损伤后促进神经细胞存活的病理生理机制,将为防治创伤性脑损伤提供新的方向和理论依据。目的:探究Lnx1分子在哺乳动物脑损伤后皮质神经元中的表达变化及参与继发性脑损伤的可... 背景:细胞凋亡在继发性脑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探究创伤性脑损伤后促进神经细胞存活的病理生理机制,将为防治创伤性脑损伤提供新的方向和理论依据。目的:探究Lnx1分子在哺乳动物脑损伤后皮质神经元中的表达变化及参与继发性脑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80只成年SD大鼠平均分成假手术组和创伤性脑损伤组,每组雌雄各20只。采用重物坠落方法建立创伤性脑损伤大鼠模型,分别在脑损伤后6,12,24,48,72 h,通过RT-qPCR、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染色等技术分析相关分子在受损皮质神经元中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结论:(1)创伤性脑损伤组大鼠损伤部位脑组织出血,可观察到明显的组织损伤,脑组织含水量升高;(2)与假手术组相比,创伤性脑损伤组皮质神经元中Lnx1表达在损伤24 h开始显著升高;(3)创伤性脑损伤后与Lnx1相结合的PBK和BCR蛋白表达降低,促存活因子ctgf的表达升高;(4)结果表明:脑损伤后神经元中Lnx1表达上调,其通过降低靶分子PBK和BCR的表达,进一步上调促成活因子ctgf的表达,对受损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损伤 继发性脑损伤 神经元 SD大鼠 Lnx1 PBK BCR CTGF
下载PDF
褪黑素腹腔注射对脑出血大鼠继发性脑损伤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4
作者 蒋义碧 陈鑫 +1 位作者 舒艺璇 郑晓梅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11期46-51,共6页
目的探讨褪黑素腹腔注射对脑出血(ICH)大鼠继发性脑损伤(SBI)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72只SPF级健康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褪黑素组、抑制剂组,每组18只。模型组、褪黑素组、抑制剂组均采用基底节注射胶原酶的方... 目的探讨褪黑素腹腔注射对脑出血(ICH)大鼠继发性脑损伤(SBI)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72只SPF级健康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褪黑素组、抑制剂组,每组18只。模型组、褪黑素组、抑制剂组均采用基底节注射胶原酶的方法建立ICH模型,假手术组仅钻孔后插入针头;模型建立成功后,褪黑素组腹腔注射褪黑素30 mg/kg,抑制剂组腹腔注射褪黑素受体抑制剂Luzindole 30 mg/kg,假手术组、模型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连续给药3 d。采用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NSS)、转角实验(向左转身百分比)和前肢放置实验(左前肢成功放置率)评估各组大鼠神经功能,干湿比重法检测脑组织含水量,HE染色后观察脑组织病理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脑组织NOD样受体蛋白3(NLRP3)、半胱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Caspase-1)、消皮素D(GSDMD)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脑组织NLRP3、Caspase-1、GSDMD mRNA表达,双重免疫荧光染色(计数GSDMD阳性小胶质细胞数量)及TUNEL染色(计算TUNEL阳性细胞率)观察脑组织细胞焦亡情况。结果模型组可见炎症细胞浸润,神经细胞肿胀及细胞核消失,细胞排列紊乱;与模型组比较,褪黑素组和抑制剂组炎症细胞浸润减少,细胞肿胀减轻,细胞排列相对整齐,细胞固缩、溶解减少,且褪黑素组变化更明显。与假手术组比较,褪黑素组、抑制剂组、模型组向左转身百分比及左前肢成功放置率均降低(P均<0.05);与模型组和抑制剂组比较,褪黑素组向左转身百分比及左前肢成功放置率均升高(P均<0.05)。假手术组、褪黑素组、抑制剂组、模型组大鼠mNSS、脑组织含水量、血清IL-18、血清IL-1β、脑组织GSDMD阳性小胶质细胞数量、脑组织TUNEL阳性细胞率以及脑组织NLRP3、Caspase-1、GSDMD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均依次升高,组间两两比较P均<0.05。结论褪黑素腹腔注射可减轻ICH大鼠的SBI情况,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LRP3/Caspase-1/GSDMD信号通路而降低小胶质细胞焦亡及神经细胞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素 出血 继发性脑损伤 NLRP3/Caspase-1/GSDMD信号通路 细胞焦亡
下载PDF
血红素加氧酶-1在脑出血后继发性脑损伤中的双重作用
5
作者 钱民伟 任思颖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45-150,共6页
血红素加氧酶(heme oxygenase,HO)作为血红素分解代谢的起始酶和限速酶,在脑出血发生后被迅速诱导表达,其中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1,HO-1)及其代谢产物在脑出血继发性脑损伤过程中对脑组织具有保护或损伤双重作用。深入研究HO-... 血红素加氧酶(heme oxygenase,HO)作为血红素分解代谢的起始酶和限速酶,在脑出血发生后被迅速诱导表达,其中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1,HO-1)及其代谢产物在脑出血继发性脑损伤过程中对脑组织具有保护或损伤双重作用。深入研究HO-1在脑出血继发性脑损伤中的作用,有望为脑出血后神经功能保护及脑出血治疗提供新的靶点。本文就HO-1的生物学特点、HO-1在脑出血后的诱导表达及其在继发性脑损伤中的双重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 血红素加氧酶-1 继发性脑损伤 双重作用
下载PDF
硫代半乳糖苷通过抑制半乳糖凝集素-8的糖结合活性改善脑出血继发性脑损伤 被引量:1
6
作者 宋晶晶 白宏英 +2 位作者 徐辉 陈思 邢媛媛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3年第8期925-929,共5页
目的探讨小鼠脑出血后半乳糖凝集素-8(Galectins-8)对脑出血急性期脑损伤程度的影响。方法采用胶原酶注入法建立小鼠脑出血模型,制作冰冻切片,采用免疫荧光染色观察血肿周围免疫炎症细胞表达情况,干湿质量法检测脑组织含水量,劳克坚牢蓝... 目的探讨小鼠脑出血后半乳糖凝集素-8(Galectins-8)对脑出血急性期脑损伤程度的影响。方法采用胶原酶注入法建立小鼠脑出血模型,制作冰冻切片,采用免疫荧光染色观察血肿周围免疫炎症细胞表达情况,干湿质量法检测脑组织含水量,劳克坚牢蓝/焦油紫(LFB/CV)染色观察CH急性期脑组织的血肿体积、脑肿胀程度。结果脑出血后硫代半乳糖苷抑制Galectins-8的糖结合活性,可显著减少血肿周围活化的小胶质细胞及浸润的中性粒细胞数量(Iba1:t=2.904,P=0.0272;MPO:t=3.503,P=0.0128),抑制脑血肿体积扩大(t=2.486,P=0.0486),减轻脑水肿(t=5.369,P=0.0126),从而改善脑出血后的继发性脑损伤。结论脑出血后Galectins-8一定程度上加重了继发性脑损伤的程度,可能成为治疗脑出血新的潜在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 继发性脑损伤 半乳糖凝集素-8 硫代半乳糖苷 免疫炎症 小鼠
下载PDF
脑出血后小胶质细胞极化及其相关炎症信号通路对继发性脑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孔德敏 邹伟 《中国卒中杂志》 2023年第11期1315-1323,共9页
脑出血是一种由脑实质血管破裂引起的严重疾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研究表明炎症反应在脑出血继发性脑损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出血部位,小胶质细胞被迅速招募并激活,且在促炎型与抑炎型之间动态转变,不同的信号通路可以改变小胶... 脑出血是一种由脑实质血管破裂引起的严重疾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研究表明炎症反应在脑出血继发性脑损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出血部位,小胶质细胞被迅速招募并激活,且在促炎型与抑炎型之间动态转变,不同的信号通路可以改变小胶质细胞极化的状态,从而对脑损伤起到调控作用,这提示了小胶质细胞在脑出血继发脑损伤的病理过程中具有复杂的作用机制。促炎型小胶质细胞释放的各种炎症因子介导神经细胞和神经组织的炎症损伤;抑炎型小胶质细胞释放趋化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抗炎介质等诱导小胶质细胞向病变方向迁移,吞噬有害分子和细胞碎片,减轻炎症损伤,促进炎症消退、组织修复及神经再生。然而,目前对于小胶质细胞极化在脑出血后的动态变化及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故对参与脑出血小胶质细胞极化的相关调控分子以及信号通路的研究已引起了广泛关注,有望成为脑出血治疗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 小胶质细胞 继发性脑损伤 信号通路
下载PDF
自发性脑出血后继发性脑损伤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波 胡永珍 李雪松 《中国卒中杂志》 2023年第3期347-352,共6页
在自发性脑出血所致原发性损伤的最佳治疗方法尚存争议的情况下,继发性脑损伤带来的影响越来越得到重视。继发性脑损伤是自发性脑出血后必然发生的病理生理过程,诸多研究表明继发性脑损伤对预后有着显著影响。影像学手段是临床研究中用... 在自发性脑出血所致原发性损伤的最佳治疗方法尚存争议的情况下,继发性脑损伤带来的影响越来越得到重视。继发性脑损伤是自发性脑出血后必然发生的病理生理过程,诸多研究表明继发性脑损伤对预后有着显著影响。影像学手段是临床研究中用于评估继发性脑损伤最常用的手段,不同的影像学方法均可对明确继发性脑损伤与预后的关系提供一定帮助。本文对继发性脑损伤各种影像学评估方法的研究现状展开综述,希望从中获取继发性脑损伤准确预测方法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性出血 继发性脑损伤 计算机断层成像 磁共振成像 预后
下载PDF
神经炎症在五步蛇咬伤继发性脑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谌芳 李沫 +2 位作者 陆元兰 张炉英 谢智慧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2期99-101,共3页
毒蛇咬伤严重威胁公共健康安全,致残率约25%-30%,致死率约5%-10%。五步蛇是我国常见的毒蛇之一,被其咬伤后除有局部症状、全身中毒症状外,严重者还会产生继发性脑损伤引起神经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反应及细胞凋亡等使神经元受损,导致神经... 毒蛇咬伤严重威胁公共健康安全,致残率约25%-30%,致死率约5%-10%。五步蛇是我国常见的毒蛇之一,被其咬伤后除有局部症状、全身中毒症状外,严重者还会产生继发性脑损伤引起神经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反应及细胞凋亡等使神经元受损,导致神经功能障碍。目前五步蛇咬伤继发性脑损伤治疗方法有限,抑制神经炎症有望成为治疗其的新靶点,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步蛇 神经炎症 继发性脑损伤 小胶质细胞 促炎因子
下载PDF
颅脑损伤后炎性细胞的变化及其与继发性脑损伤的关系 被引量:11
10
作者 唐晓平 王远传 +6 位作者 彭华 冯凌 漆建 唐文国 苟章洋 余定庸 罗仁国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7年第7期406-408,共3页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后患者外周血白细胞(WBC)及多形核嗜中性白细胞(PMN)的变化及其在继发性脑损害中的作用。方法选取伤后24h内入院的非手术治疗的颅脑损伤患者63例,于入院时、入院后24h、48h、72h及168h不同时间段采外周静脉血进行白细...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后患者外周血白细胞(WBC)及多形核嗜中性白细胞(PMN)的变化及其在继发性脑损害中的作用。方法选取伤后24h内入院的非手术治疗的颅脑损伤患者63例,于入院时、入院后24h、48h、72h及168h不同时间段采外周静脉血进行白细胞计数及分类,同时进行GCS评分,计算脑出血量及脑水肿体积,伤后6个月进行GOS评分,分析上述指标与WBC和PMN之间的关系。选取10例健康自愿者行WBC及PMN计数检查。结果颅脑损伤以后WBC及PMN先升高后下降,分别于伤后24h和48h达到高峰(P<0.05);伤后WBC及PMN与GCS评分呈负相关(P<0.05),GCS<8分组WBC和PMN计数显著高于GCS≥8分组(P<0.05);颅脑损伤后脑出血量及脑水肿体积与WBC及PMN呈正相关(P<0.05);GOS评分与WBC及PMN呈负相关(P<0.05)。结论颅脑损伤后WBC及PMN明显升高,且与伤情、出血量、水肿体积及预后有关,可能跟WBC及PMN对颅脑损伤后引起的继发性损害有关,WBC和PMN计数有助于对伤情、预后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 继发性脑损伤 炎性细胞 GCS 出血量 水肿 GOS
下载PDF
脑出血后继发性脑损伤的细胞凋亡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1
作者 张云 刘斌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130-1133,共4页
近年来研究表明,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后脑损伤不仅是由于血肿的占位效应及血肿对周围脑组织的直接破坏,继发性脑损伤也是出血后脑损伤的主要原因。细胞凋亡在脑出血后继发性脑损伤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就脑... 近年来研究表明,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后脑损伤不仅是由于血肿的占位效应及血肿对周围脑组织的直接破坏,继发性脑损伤也是出血后脑损伤的主要原因。细胞凋亡在脑出血后继发性脑损伤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就脑出血后继发性脑损伤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发性脑损伤 细胞凋亡机制 出血 HEMORRHAGE 出血后损伤 周围组织 占位效应 血肿
下载PDF
神经重症患者继发性脑损伤监测治疗进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单爱军 李肖亮 +2 位作者 杜波 钟贤良 梁建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24-928,共5页
神经重症患者继发性脑损伤最常见原因是缺血、缺氧和颅内出血,如对疾病和脑损伤的复杂性认识不足,无疑加重了脑损伤程度及救治的最佳时机;早期或超早期了解脑组织灌注情况,对可疑患者实施无创颅内压(f—VEP)和脑状态监测(CSM)... 神经重症患者继发性脑损伤最常见原因是缺血、缺氧和颅内出血,如对疾病和脑损伤的复杂性认识不足,无疑加重了脑损伤程度及救治的最佳时机;早期或超早期了解脑组织灌注情况,对可疑患者实施无创颅内压(f—VEP)和脑状态监测(CSM),实时动态监测脑内生理、生化改变;尽早改善脑组织能量供应,遏制脑组织损伤及脑功能障碍;对不同病况急性期继发性脑损伤患者实施相对特异性的急诊救助方案,以掌握多学科专业知识,进行多学科诊断的急诊医生为主导,实施跨学科协作的急救模式,将神经重症继发性脑损伤患者监测治疗纳人“一站式”急救体系,并积极予以药物、理疗及必要的手术救治措施;从源头上降低神经重症患者继发性脑损伤的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重症 继发性脑损伤 监测
下载PDF
颅内压监护下继发性脑损伤的治疗 被引量:8
13
作者 李经纶 王本瀚 +4 位作者 姚安会 赵鸽 唐斌 曹富强 李晨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451-453,共3页
继发性脑损伤发生于颅脑损伤及脑卒中等对脑组织的原发打击之后,其本质是由于各种因素导致脑血流量无法适应脑氧代谢率的需求,脑血流量难以定量测定;但脑血流量是由脑灌注压决定的,脑灌注压与颅内压相关,因此,进行颅内压监护是了... 继发性脑损伤发生于颅脑损伤及脑卒中等对脑组织的原发打击之后,其本质是由于各种因素导致脑血流量无法适应脑氧代谢率的需求,脑血流量难以定量测定;但脑血流量是由脑灌注压决定的,脑灌注压与颅内压相关,因此,进行颅内压监护是了解颅内情况变化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作者对2013年至2015年142例患者实施有创颅内压监护,并根据监测结果及时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汇报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发性脑损伤 颅内压监护 治疗
下载PDF
脑内IL-1β和ICAM-1与继发性脑损伤关系 被引量:17
14
作者 朱刚 王正国 +1 位作者 朱佩芳 王宪荣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2年第4期230-232,共3页
目的 探讨脑撞击伤后脑内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变化及其介导的炎性损伤在继发性脑损伤(SBI)中的作用。方法 用落体撞击致大鼠一侧半球局部脑挫裂伤,用半定量酶联免疫吸附(ELISA)、生物化学及组织病理学方... 目的 探讨脑撞击伤后脑内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变化及其介导的炎性损伤在继发性脑损伤(SBI)中的作用。方法 用落体撞击致大鼠一侧半球局部脑挫裂伤,用半定量酶联免疫吸附(ELISA)、生物化学及组织病理学方法观测脑创伤后脑组织IL-1β和ICAM-1含量、脑含水量、脑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和超氧歧化酶(SOD)活性、脑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变化,以及多形核粒细胞(PMN)侵入脑实质和脑实质的病理改变。结果 伤侧脑组织IL-1β和ICAM-1含量、脑含水量及MPO、MDA活性显著增加,SOD活性减小。PMN侵入并聚集于脑伤灶及其周围脑组织。结论 脑组织PMN聚集和MDA增加与脑创伤后IL-1β和ICAM-1含量增加有关。炎性损伤在SBI的发病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发性脑损伤 白细胞介素-1Β 细胞间粘附分子-1 多形核粒细胞 SBI 水肿
下载PDF
脑组织氧代谢指标在继发性脑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5
作者 马骏 顾志伟 +3 位作者 陈锷峰 周君 钱辉 骆明 《浙江医学》 CAS 2016年第13期1126-1128,共3页
颅脑外伤和高血压脑出血后引起的继发性脑损害,多由损伤后机体应激反应或一系列代谢紊乱所致,目前认为脑组织氧代谢异常是发生继发性脑损伤的重要原因。Stiefel等发现即使颅内压(ICP)和脑灌注压(CPP)正常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其脑组... 颅脑外伤和高血压脑出血后引起的继发性脑损害,多由损伤后机体应激反应或一系列代谢紊乱所致,目前认为脑组织氧代谢异常是发生继发性脑损伤的重要原因。Stiefel等发现即使颅内压(ICP)和脑灌注压(CPP)正常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其脑组织缺氧仍时常发生。对颅脑外伤死亡患者进行尸检,发现脑组织缺血、缺氧发生率高达90%以上。近年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代谢 继发性脑损伤 外伤 高血压出血 重型颅损伤 机体应激反应 灌注压 组织缺氧 损伤 组织代谢
下载PDF
MIS后病灶区灌注RSG对家兔ICH模型血肿周围继发性脑损伤的作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任思颖 杨勤 +2 位作者 伍国锋 张艳 李军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8期3896-3899,共4页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MIS)后病灶区灌注罗格列酮(RSG)对家兔脑出血(ICH)模型血肿周围继发性脑损伤的作用。方法 60只家兔分为4组,分别为模型对照组(MC组)、罗格列酮组(RSG组)、微创手术组(MIS组)和微创手术+罗格列酮组(M...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MIS)后病灶区灌注罗格列酮(RSG)对家兔脑出血(ICH)模型血肿周围继发性脑损伤的作用。方法 60只家兔分为4组,分别为模型对照组(MC组)、罗格列酮组(RSG组)、微创手术组(MIS组)和微创手术+罗格列酮组(MIS+RSG组)。各组家兔均制作ICH模型,MC组及RSG组在模型制作成功后6h模拟手术过程进行假性血肿清除,RSG组病灶区灌注RSG,MIS组及MIS+RSG组进行微创血肿清除,MIS+RSG组随后病灶区灌注RSG,于实施相关处理后第7天对各组家兔进行神经功能缺损(Purdy)评分并处死,取血肿周围脑组织检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或受体γ(PPARγ)水平及血脑屏障(BBB)通透性。结果 MC组Purdy评分、BBB通透性明显高于其他组,提示颅内血肿损害神经功能并破坏BBB通透性;与MC组相比,RSG组及MIS+RSG组的PPARγ表达显著增加,而MIS组PPARγ表达减少,提示RSG能明显增加PPARγ的表达,而微创清除颅内血肿后则可减少PPARγ的产生;与MC组比较,RSG组及MIS组血肿周围伊文思蓝(EB)水平显著降低,提示RSG治疗及MIS均可降低BBB通透性,MIS+RSG组EB含量降低更为明显,提示MIS后病灶区灌注RSG降低BBB通透性的效果更加明显。结论 MIS后病灶区灌注PPARγ激动剂RSG能有效减少家兔ICH模型继发性脑组织损伤,改善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 罗格列酮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血性 硬膜外 颅内 屏障 继发性脑损伤
下载PDF
小胶质细胞在脑出血后继发性脑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7
17
作者 潘新发 万曙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437-439,共3页
脑出血后继发性脑损伤可在脑出血后即刻出现并长期维持,其主要表现为脑水肿和神经元死亡(坏死或凋亡)。近年来,炎症反应在脑出血后继发性脑损伤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研究表明其很有可能在继发性脑损伤中发挥着主要作用。小胶质... 脑出血后继发性脑损伤可在脑出血后即刻出现并长期维持,其主要表现为脑水肿和神经元死亡(坏死或凋亡)。近年来,炎症反应在脑出血后继发性脑损伤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研究表明其很有可能在继发性脑损伤中发挥着主要作用。小胶质细胞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分布广泛,是脑内固有的免疫效应细胞,在中枢神经系统起着支持、营养、保护和修复等重要作用。脑出血后,小胶质细胞被激活,发挥巨噬细胞的吞噬效应,并通过产生神经性分子和神经营养因子发挥双重作用。本文就脑出血后小胶质细胞的激活及其双重作用,小胶质细胞的功能干预及分子影像研究做一综述,以期为脑出血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胶质细胞 出血 继发性脑损伤 分子影像
下载PDF
早期持续腰池引流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瘤介入填塞术后继发性脑损伤的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夏磊 陈泉 +4 位作者 程冠亮 陈冰 祝丹丹 韩秋 李正明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7年第2期116-118,137,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持续腰池引流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 SAH)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后继发性脑损伤的研究。方法将100例a SAH患者分为置换组50例和引流组50例,两组均给予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及脑保护,... 目的探讨早期持续腰池引流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 SAH)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后继发性脑损伤的研究。方法将100例a SAH患者分为置换组50例和引流组50例,两组均给予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及脑保护,防止血管痉挛等常规治疗,引流组在动脉瘤填塞术后立即行腰池引流治疗,置换组在动脉瘤填塞术后立即行脑脊液置换治疗,每日一次。结束引流或置换的标准:头颅CT显示蛛网膜下腔积血消失或脑脊液变清亮、压力正常,一般引流或置换7~10d。发病2周内,通过临床表现及TCD诊断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CVS),CT或MRI诊断脑梗死及脑积水并进行比较。比较两组患者头痛缓解时间、蛛网膜下腔积血的清除时间、脑脊液压力恢复正常时间。评价治疗后7d、14d、28d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同时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结果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后,患者头痛缓解时间、蛛网膜下腔积血清除时间、脑脊液压力正常时间、脑脊液常规、生化恢复正常时间、CVS、脑梗死及脑积水的发生率,引流组均少于置换组(P<0.05)。引流组7d、14d、28d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明显改善(P<0.05),7d、14d、28d血液中IL-6和TNF-α含量均明显减低,SOD活性升高和MDA含量降低(P<0.05)。结论 a SAH患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后早期采用腰池引流治疗,能降低脑梗死、脑积水及CVS的发生率,减轻继发性脑损伤,改善神经功能,其机制可能与该措施减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炎性反应、抑制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腰池引流 继发性脑损伤
下载PDF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升高对继发性脑损伤病人预后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美霞 钟晓 +2 位作者 卓李圆 陈荣琳 曹枫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19年第2期131-134,138,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期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升高对ICU继发性脑损伤病人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分析我院ICU2017-04~2018-12期间收治的68例、无原发性脑部病变或脑外伤(且排除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入科时病人血压及神志分为:A组-血压... 目的:探讨急性期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升高对ICU继发性脑损伤病人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分析我院ICU2017-04~2018-12期间收治的68例、无原发性脑部病变或脑外伤(且排除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入科时病人血压及神志分为:A组-血压降低或神志变化者、42例,B组-术后复苏、无低血压或神志改变者、26例;选取2组病人入科后第2d7AM抽血化验的NSE并停镇静剂,10AM行BIS、GCS及APACHEⅡ评分并记录MAP,记录所有病人住ICU时间(d)及呼吸机使用时间(h),运用SPSS21.0软件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探讨急性期NSE与2组病人住ICU及呼吸机使用时间等的关系。结果:2组病人Hb、HCT、NSE、MAP、BIS、GCS评分、APACHEⅡ评分、住ICU及呼吸机使用时间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A组NSE比B组明显升高(P≤0.001),住ICU及呼吸机使用时间比B组明显延长(P=0.000),死亡9例,其中1例住ICU时间超过28d;B组NSE无明显变化,7d内均好转离开ICU.结论:急性期NSE升高,可作为评估ICU继发性脑损伤病人预后的检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期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继发性脑损伤 预后
下载PDF
内毒素对大鼠继发性脑损伤及脑超微结构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徐晓筑 廖银华 +2 位作者 齐玉昌 陈敏 郝川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506-508,共3页
目的 探讨内毒素在严重脑外伤后继发性脑损伤中的作用 ,进一步完善继发性脑损伤发生发展的机制。方法 建立大鼠脑挫裂伤模型 ,经腹腔注射内毒素 (致伤组 )模拟脑外伤后经胃肠道移位途径 ,提高内毒素血症水平 ,观察伤后不同时相伤侧脑... 目的 探讨内毒素在严重脑外伤后继发性脑损伤中的作用 ,进一步完善继发性脑损伤发生发展的机制。方法 建立大鼠脑挫裂伤模型 ,经腹腔注射内毒素 (致伤组 )模拟脑外伤后经胃肠道移位途径 ,提高内毒素血症水平 ,观察伤后不同时相伤侧脑组织水份、钠、钾含量、伊文斯蓝染及病理、超微结构改变与对照组的比较。结果 致伤组伤后 6h ,脑含水量及钠含量即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水肿高峰提前 ,较对照组水肿高峰相差非常显著 (P <0 0 1) ;伤后 48h时蓝染较对照组染色深、范围更宽 ;2 4h时病理、超微结构较对照组损伤明显加重。结论 内毒素可显著加重脑外伤后继发性脑损伤的发生发展 ,其机制可能 :①内毒素可直接损害血脑屏障 ,产生血管源性水肿 ;②内毒素的细胞毒性及诱导炎性细胞因子产生可直接损伤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毒素 继发性脑损伤 超微结构 大鼠 外伤 SBI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