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73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完善城市绿地系统和公园体系 推动园林绿化高质量发展——《园林绿化工程项目规范》编制概况及重点内容解读
1
作者 刘冬梅 王忠杰 吴岩 《工程建设标准化》 2024年第5期57-58,共2页
2021年4月9日,全文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园林绿化工程项目规范》GB55014-2021(以下简称《规范》)发布,并于2022年1月1日实施。《规范》第2章“基本规定”中第“2.1规模布局”一节,对城市绿地系统、公园体系、绿道网络和公园绿地面积指... 2021年4月9日,全文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园林绿化工程项目规范》GB55014-2021(以下简称《规范》)发布,并于2022年1月1日实施。《规范》第2章“基本规定”中第“2.1规模布局”一节,对城市绿地系统、公园体系、绿道网络和公园绿地面积指标提出6条强制性底线要求。从该《规范》第11章109条的总篇幅看,6条篇幅并不大、字数也不多,但是,如何恰如其分地将绿地系统和公园体系相关要求纳入到《规范》中,却费了相当周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绿化工程 面积指标 公园绿地 公园体系 城市绿地系统 绿道网络 《规范》 内容解读
下载PDF
城市绿地暴露与公共健康关系研究现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梦雪 文艳苹 胡广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4期492-506,共15页
城市绿地对居民的身心健康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研究居民在城市绿地中的暴露情况和公共健康的关系,对于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城市公共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收集2007-2022年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的550篇相关文献,利用文献计量... 城市绿地对居民的身心健康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研究居民在城市绿地中的暴露情况和公共健康的关系,对于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城市公共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收集2007-2022年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的550篇相关文献,利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对文献出版数量、被引频次、学科分布、共被引关系和关键词突现等进行系统分析,梳理城市绿地暴露与公共健康关系的研究现状。结果表明:城市绿地暴露与公共健康关系研究呈现出缓慢增长和快速爆发两个发展阶段;城市化程度高、经济发达的国家相关研究较多,呈多学科交叉的特点;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体力活动、空气污染、住宅绿地、心理健康和城市健康等领域,研究重点从早期偏重环境健康效应逐渐转移到绿地公平性研究。未来的研究可以结合新技术探究绿地暴露对生理和心理健康的各类效应及内在机制,同时也要关注绿地暴露的公平性及其对新发传染病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地 绿地暴露 公共健康 文献计量分析
下载PDF
几种城市绿地植物物种生物多样性调查方法研究——以上海为例
3
作者 张冬梅 罗玉兰 +3 位作者 张浪 傅仁杰 有祥亮 尹丽娟 《园林》 2024年第4期4-10,共7页
植物物种生物多样性对于城市绿地生物多样性的维护和促进具有重要意义,是构建健康、稳定的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多样性的精准调查评价是对城市绿地实施科学规划管控、保护性提升,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而制定科学的调... 植物物种生物多样性对于城市绿地生物多样性的维护和促进具有重要意义,是构建健康、稳定的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多样性的精准调查评价是对城市绿地实施科学规划管控、保护性提升,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而制定科学的调查方法是基础。以上海中心城区公园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为例,按照绿地规模、绿地形状、空间布局、植被类型及其生态服务功能,采取样方法、网格法、样点法等样地设定方法,选定上海世博文化公园28个微样地、272条主干道道路绿地样段、34处商服附属绿地,采用全面普查、重点调查、专项调查等方法,对绿地新优植物、骨干树种、基调树种、入侵物种、古树名木、立体绿化植物种类开展调查。形成了一套有代表性且可操作性强的植物物种调查方法,为城市绿地生物多样性水平科精准价、新建绿地新优植物开发利用,以及已建绿地植物物种多样性保护性提升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园绿地 道路绿地 附属绿地 植物物种 生物多样性 调查方法
下载PDF
山地多中心城市公园绿地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供需匹配特征 被引量:1
4
作者 骆畅 王方民 +1 位作者 李高高 杨朝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5816-5827,共12页
城市公园绿地为居民提供了重要的生态系统文化服务,在促进居民身心健康和提高社会福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以典型山地城市重庆中心城区为例,构建供需匹配评估体系,利用多源数据量化供给与需求,识别供需平衡与协调发展关系。结果表明:(1... 城市公园绿地为居民提供了重要的生态系统文化服务,在促进居民身心健康和提高社会福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以典型山地城市重庆中心城区为例,构建供需匹配评估体系,利用多源数据量化供给与需求,识别供需平衡与协调发展关系。结果表明:(1)重庆市中心城区城市公园绿地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供需具有显著空间异质性,供给呈北高南低、分散布局的格局,需求呈中心高、外围低的格局;(2)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供需失衡特征显著,其中52.38%的组团文化服务供给滞后,33.33%的组团属于供给超前状态;供需耦合协调指数平均值为0.50,协调发展程度空间分布呈“中心高、外围低”格局;(3)综合分析供需均衡与耦合协调结果发现,由于供给超前导致了外围城市组团的失调发展,而城市中心区域组团在供给滞后状态下维持了中等水平协调发展程度。总体来看,重庆市中心城区各组团存在不同程度的公园绿地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供需错配,基于评估提出针对性的城市公园绿地优化策略,可为公园绿地的合理配置与规划提供重要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公园绿地 生态系统文化服务 山地城市 供需平衡 协调发展
下载PDF
绿化覆盖率对城市绿地破碎度与地表温度的关系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杨纯 蒋恬田 +1 位作者 李欣 李小马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2-248,共7页
优化绿地空间配置(如破碎度)是改善城市热环境的有效途径。然而绿地破碎度对城市热环境的影响可能随绿化覆盖率的变化而变化,对改善城市热环境提出了巨大挑战,但相关研究十分缺乏。以长沙市为例,利用Landsat地表温度表征城市热环境,使... 优化绿地空间配置(如破碎度)是改善城市热环境的有效途径。然而绿地破碎度对城市热环境的影响可能随绿化覆盖率的变化而变化,对改善城市热环境提出了巨大挑战,但相关研究十分缺乏。以长沙市为例,利用Landsat地表温度表征城市热环境,使用解译于高分2号遥感影像的城市绿地图在1 m像元尺度量化绿化覆盖率和绿地破碎度(用绿地边界密度表征)。以419个1 km格网为分析单元,应用分段线性回归揭示绿化覆盖率与绿地破碎度间的非线性关系,识别绿化覆盖率阈值并以此为标准将419个1 km格网划分为高绿化覆盖率区和低绿化覆盖率区。以1 km格网平均地表温度为因变量,绿化覆盖率、绿地破碎度、水体覆盖率和裸地覆盖率为自变量从研究区、高绿化覆盖率区和低覆盖率区3个方面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阐明绿地破碎度对地表温度的影响。最后进行方差分解分析绿化覆盖率、绿地破碎度和其他土地覆盖率对地表温度的独立和联合影响。结果显示,1)绿地破碎度随绿化覆盖率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阈值为44.9%。2)整个研究区,4个指标可解释69.1%的地表温度变异,地表温度随绿化覆盖率、水体覆盖率、裸地覆盖率和绿地破碎度的增加显著降低。3)低绿化覆盖率下绿地破碎度显著影响地表温度,高绿化覆盖率下绿地破碎度对地表温度呈不显著正影响。4)在研究区和不同绿化覆盖率区域,绿化覆盖率对地表温度的独立影响均高于绿地破碎度的独立影响。建议长沙城市绿地规划管理在提高绿化覆盖率的同时可提高低绿化覆盖率区域绿地破碎度以改善城市热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热环境 绿化覆盖率 城市绿地 破碎化 边界密度
下载PDF
游客感知视角下城市绿地空间社会价值评估与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罗巧灵 荣佳雨 +1 位作者 周俊方 马杰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0-56,共7页
城市绿地空间生态系统服务社会价值最容易被人类感知和利用,对其量化评估与影响因素探究可为城市绿地空间优化提供科学依据。现有研究较少考虑服务设施对游客感知城市绿地社会价值的影响。因此,以武汉市东湖风景区为例,利用SolVES模型将... 城市绿地空间生态系统服务社会价值最容易被人类感知和利用,对其量化评估与影响因素探究可为城市绿地空间优化提供科学依据。现有研究较少考虑服务设施对游客感知城市绿地社会价值的影响。因此,以武汉市东湖风景区为例,利用SolVES模型将6类游客社会价值感知数据进行空间量化,并探究自然资源环境要素和服务设施兴趣点密度对社会价值指数与空间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游客对东湖风景区社会价值偏好为文化价值>娱乐价值>美学价值>生物多样性价值>康体价值>可持续价值;社会价值热点区域集中在听涛景区和磨山景区,且大多分布在高程20~40m、坡度2°~6°、距离水体100m范围内;在影响因素上,旅游景点设施和植被覆盖度对各类社会价值影响的贡献值最大,且与社会价值呈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游客感知 城市绿地空间 生态系统服务 社会价值
下载PDF
公园绿地特征影响体力活动的机制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7
作者 毛艺培 李可 +1 位作者 李永钧 魏家星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3-111,共9页
【目的】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引发了一系列城市公共健康问题,城市公园绿地作为承载公众健康活动行为的主要场所,探明城市公园绿地特征对体力活动的潜在影响路径,对于健康视角下城市公园绿地规划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在南京市2个... 【目的】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引发了一系列城市公共健康问题,城市公园绿地作为承载公众健康活动行为的主要场所,探明城市公园绿地特征对体力活动的潜在影响路径,对于健康视角下城市公园绿地规划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在南京市2个绿量水平差异明显的公园绿地中进行自由体力活动实验,通过偏最小二乘结构方程模型(partial least squares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PLS-SEM)探究公园绿地通过噪声、微气候舒适度和空气污染度影响体力活动的多重中介路径。【结果】公园绿地特征多维度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受绿地绿量水平的影响;低绿量绿地中的噪声会正向介导公园绿地影响体力活动的过程;微气候舒适度是公园绿地影响体力活动较为关键的中介变量,且不受绿地绿量水平差异的影响。【结论】研究结果可为健康行为导向下的城市绿地实证研究与规划设计提供思路与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地 绿地特征 体力活动 结构方程模型 中介路径
下载PDF
基于单木的城市绿地乔木碳汇计量及其空间分布特征——以平湖市为例
8
作者 曾鹿敏 赵毅辉 +3 位作者 李同欣 高逸平 党秋伟 王懿祥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9209-9220,共12页
精准计量城市绿地乔木碳汇量是提高绿地碳汇能力的前提。以平湖为例,采用单木调查结合绿地类型方法计量城区乔木碳汇,聚类分析树种碳汇能力,空间自相关与热力图分析碳密度、碳汇速率空间分布特征,以辅助城市绿地合理布局。结果表明:(1)... 精准计量城市绿地乔木碳汇量是提高绿地碳汇能力的前提。以平湖为例,采用单木调查结合绿地类型方法计量城区乔木碳汇,聚类分析树种碳汇能力,空间自相关与热力图分析碳密度、碳汇速率空间分布特征,以辅助城市绿地合理布局。结果表明:(1)平湖的附属绿地碳密度与碳汇速率最大,城市乔木绿地平均乔木碳密度(22.72 t C/hm^(2))为中上水平,平均乔木碳汇速率(8.99 t CO_(2)e a^(-1)hm^(-2))高于非城市森林;(2)硬阔Ⅱ((31.13±15.11)kg CO_(2)e/a)与硬阔Ⅰ((30.43±17.56)kg CO_(2)e/a)树种碳汇能力强于松类、软阔、杉类、柏类;(3)城市乔木绿地乔木碳密度和碳汇密度具有空间聚集性,高值常沿道路呈条带状或沿水域呈团块状分布。研究方法和结论对于厘清城市绿地乔木的碳家底,管理和提升城市自然碳汇功能,促进城市碳中和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地乔木 单木尺度 碳储量 碳汇 绿地类型 空间分布
下载PDF
公园绿地文化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空间匹配研究——以成都市主城区为例
9
作者 李梓杉 干晓宇 +2 位作者 潘芳宏 朱容 康澳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4-110,共7页
分析快速城市化区域文化生态系统服务(CES)的供需匹配特征对于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全面识别城市公园绿地多种CES的供需空间匹配特征是现有研究的难点。因此,为识别公园绿地多种CES供给、居民多样化需求与实际服务之间的差... 分析快速城市化区域文化生态系统服务(CES)的供需匹配特征对于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全面识别城市公园绿地多种CES的供需空间匹配特征是现有研究的难点。因此,为识别公园绿地多种CES供给、居民多样化需求与实际服务之间的差异,以成都市主城区为例,结合大数据分析、社会调查与ArcGIS空间分析方法,综合评价公园绿地的6种CES(娱乐、美学、社交、锻炼、文化、灵感)的实际服务、潜在供给和潜在需求空间差异,分析供需聚类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供需总体分布方面,成都市主城区实际服务呈现东北部高、西部低的分布特征;潜在供给呈现南部高、北部和东部低的分布特征;潜在需求呈现中间高、四周低的分布特征;2)供需匹配空间分布特征方面,6种CES均呈现从边界到市中心由供给冗余转为供给赤字,CES错配面积占研究区的85%,其中,灵感>美学>娱乐=文化>锻炼>社交;3)供需聚类方面,高供给-低需求占比最大,为37%,低供给-高需求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中部,占比20%。综合评估城市公园绿地多种CES供需匹配特征,为城市公园绿地系统规划提供更为严谨可行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公园绿地 文化服务 供需匹配 绿地规划
下载PDF
公共安全与风险应对下的防护绿地类型、功能及效用研究
10
作者 彭茜 金云峰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0-126,共7页
【目的】通过分析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期间防护绿地防灾功能的短板,探究城市化快速发展进程中防护绿地功能需求的演变,提出发挥防护绿地功能与效用的策略,有助于提升城市的公共安全和风险应对能力,为城市规划者和决策者提供实践指导。【方... 【目的】通过分析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期间防护绿地防灾功能的短板,探究城市化快速发展进程中防护绿地功能需求的演变,提出发挥防护绿地功能与效用的策略,有助于提升城市的公共安全和风险应对能力,为城市规划者和决策者提供实践指导。【方法】1)提升防护绿地应对风险的能力,包括评估防护绿地韧性水平、构建基本防灾单元、优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2)拓展防护绿地的功能服务要素,覆盖平时服务功能与灾时服务功能;3)根据防护的时效原则,对平时、灾时2个时期的情景进行预判,实施弹性调控。【结果】构建了适合中国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的防护体系功能提升与布局优化方法,从而发挥绿地系统的多元功能,应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结论】在建设更完备积极的城市安全防护系统中,需提高对城市绿地系统中防护绿地时效的重视程度,使防护绿地真正成为城市防灾体系的一部分,并纳入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体系,确保防护绿地的建设能够切实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韧性城市 绿地系统 防护绿地 平时防护 灾时防护
下载PDF
城市绿地生态保护视角昆虫光谱趋性差异
11
作者 王立雄 黄博超 +4 位作者 刘刚 于娟 郝庆丽 杨萌 陶然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348-3359,共12页
照明提升城市夜间安全与活力,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因素。但近年来夜间照明的迅速蔓延,改变了城市自然环境的光周期与光分布范围,造成光污染生态风险。其中,趋光昆虫受到的胁迫尤为显著,城市绿地昆虫种类与数量急剧下降,进而通过级联效应,... 照明提升城市夜间安全与活力,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因素。但近年来夜间照明的迅速蔓延,改变了城市自然环境的光周期与光分布范围,造成光污染生态风险。其中,趋光昆虫受到的胁迫尤为显著,城市绿地昆虫种类与数量急剧下降,进而通过级联效应,引发城市绿地生态系统失衡问题。昆虫是典型的生态指示种和光敏动物,明确昆虫的光谱趋性差异,筛选出对昆虫趋光性友好的光谱,可为生态光源的研发提供依据,从而降低城市照明的生态风险。已有研究较多采用实验室内实验箱的设置方法,探究某一特定昆虫属种的趋光行为,尚缺乏对特定生境下的昆虫群落和典型昆虫目的光谱趋性研究。因此,研究在天津市津南区天津大学北洋园校区绿地系统开展野外人工光诱捕昆虫实验,以野外诱捕昆虫的种类与数量为判定依据,分析各光谱的昆虫趋性差异。野外诱虫实验以7种窄光带光谱(单色光)为研究对象,采用相对评价法,设置趋光昆虫最敏感的紫外光(Ultraviolet,369 nm)为对照组。结果表明,天津城市绿地生境中,4类典型趋光昆虫为双翅目(61.1%)、半翅目(19.7%)、鞘翅目(11.1%)、鳞翅目(5.7%)类,占诱捕总量的97.6%;对照紫外光(Ultraviolet,369 nm),4种典型昆虫总体的趋性敏感光谱排序及趋性概率为:远红色光(Far Red,740 nm)0.5%<深红色光(Deep Red,660 nm)2.0%<橘红色光(Red Orange,627 nm)9.0%<青色光(Cyan,500 nm)22.8%<绿色光(Green,519 nm)22.9%<蓝紫色光(Royal Blue,447 nm)27.6%<蓝色光(Blue,478 nm)40.1%;绝对生态光谱为红光,相对生态光谱为青色光(Cyan,500 nm)和蓝紫色光(Royal Blue,447 nm)。在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阶段,研究将有助于生态光源的开发、生态保护和城市光生态建设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保护 发光二极管光谱 城市绿地昆虫 趋光性
下载PDF
社区绿地空间对心血管健康的影响——以西安市长安区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冷红 许晟凡 袁青 《风景园林》 2023年第12期33-39,共7页
【目的】绿地空间对心血管健康的积极效应已获得广泛关注,但现有研究集中于发达国家,且多涉及区域绿化平均水平方面,因此探索中国社区层面下绿地空间各要素对心血管健康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以西安市长安区为例,运用多元线性... 【目的】绿地空间对心血管健康的积极效应已获得广泛关注,但现有研究集中于发达国家,且多涉及区域绿化平均水平方面,因此探索中国社区层面下绿地空间各要素对心血管健康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以西安市长安区为例,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从绿地规模、质量、布局3个方面,探索社区绿地与城市居民心血管健康的统计学关联性,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结果】住区绿地率、绿地感知质量、街道绿地邻近性、公园绿地邻近性与居民心血管健康显著相关,且各要素在不同经济水平下的社区相关程度不同。【结论】明确了绿地空间在社区层面对居民心血管健康的作用,可为相关理论研究和城市规划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规划 心血管健康 社区绿地 绿地规模 绿地质量 绿地布局
下载PDF
碳中和视角下城市郊野公园风碳环境模拟的绿地结构研究
13
作者 胡坤宁 吴雅轩 +1 位作者 倪凌姗 李雄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8-124,共7页
城市郊野公园作为城镇居住区与自然农林区的过渡地段,对于城市二氧化碳的吸收、通导具有重要作用,其中郊野公园内部绿地结构设计对其碳中和功能发挥起到关键影响。基于郊野公园的碳汇功能发挥,聚焦其绿地边缘空间与内部空间对二氧化碳... 城市郊野公园作为城镇居住区与自然农林区的过渡地段,对于城市二氧化碳的吸收、通导具有重要作用,其中郊野公园内部绿地结构设计对其碳中和功能发挥起到关键影响。基于郊野公园的碳汇功能发挥,聚焦其绿地边缘空间与内部空间对二氧化碳汇聚、通导、吸收的不同作用,以景观生态学中“廊道、斑块”基本景观要素分别构建“碳捕获区、碳流通区、碳吸收区”3类碳功能区的绿地样方。以CFD流体软件模拟与比较9种典型模式下的风环境与碳环境变化,选择不同碳功能下最优样方模式。以北京市二道绿隔地区郊野公园为例,通过公园绿地结构布局与功能布局,初步探究碳中和视角下郊野公园内部绿地结构布局的构建与应用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绿地碳汇 CFD模拟 绿地空间结构 城市郊野公园
下载PDF
基于“生态-气候适应性-游憩”多功能耦合的复合绿地生态网络格局优化
14
作者 周媛 黎贝 +5 位作者 李朋瑶 姚婧 陈明坤 唐密 张莉 陈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5854-5866,共13页
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如何构建多功能耦合的绿地生态网络格局是促进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以成都市为研究区,基于“源-汇”理论,综合运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orphological Spatial Pattern Analysis,MSPA)、景观连通性... 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如何构建多功能耦合的绿地生态网络格局是促进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以成都市为研究区,基于“源-汇”理论,综合运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orphological Spatial Pattern Analysis,MSPA)、景观连通性指数、电路理论等方法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热环境改善、游憩服务构建单因子网络,分析源地、廊道、生态战略点等空间要素特征,形成基于“生态-气候适应性-游憩”多层级、多功能复合生态网络优化格局。结果表明:(1)筛选出“源”-“汇”景观(生态159—29个,气候适应性30—14个,游憩208—40个)。生物迁徙廊道在研究区中部、西南部呈团簇状分布;气候适应性廊道呈中部集聚、东西稀疏的分布特征;游憩廊道相对密集,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向四周扩散。(2)多层级“源-汇”景观网络中,总长度上,游憩廊道>生物迁徙廊道>气候适应性廊道;总面积上,生物迁徙廊道>游憩廊道>气候适应性廊道。一、二级廊道的适宜宽度为生态廊道200、100m,气候适应性廊道100、60m;游憩廊道60、30m。(3)叠加多目标廊道获得生态关键点753个,干扰点2371个。游憩源地中8.18%的面积应退让给生态廊道和气候适应性廊道。多功能耦合的生态网络优化格局可激活不同景观资源的潜在价值,对协调生态保护与城市发展的双向需求,实现绿地资源在城市空间中的最优配置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保护 热环境改善 游憩服务 绿地生态网络 多功能耦合
下载PDF
多模式组合的居住区绿地对热环境影响的模拟研究
15
作者 冯晓刚 杨永佺 +3 位作者 李萌 周在辉 李凤霞 王元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3-119,158,共8页
居住区作为城镇居民三生活动最主要的空间单元,其热环境质量直接决定了小区内居民的舒适感和幸福度.本文在归纳总结城镇居住区绿地组合模式的基础上,基于非静力流体力学技术和热力学原理,耦合有限差分及交替方向隐式算法对小区范围内不... 居住区作为城镇居民三生活动最主要的空间单元,其热环境质量直接决定了小区内居民的舒适感和幸福度.本文在归纳总结城镇居住区绿地组合模式的基础上,基于非静力流体力学技术和热力学原理,耦合有限差分及交替方向隐式算法对小区范围内不同模式结构组合的绿地生态系统进行热效应模拟研究,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模式组合的绿地系统热环境效应特征,探寻多模式组合下的居住区绿地与局地热环境间的交互关系.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模拟条件下,“中心+宅间”绿地组合模式的热环境效应最好,“组团+宅间”模式次之,“宅间”模式热环境效应最差;模拟区域内三种绿地组合模式的最高最低温度差分别为2.36、2.31和2.34℃,且温度自西南向东北方呈现圈层式分布特征;多绿植类型的组合模式对局地热环境的改善效果依次为:草+灌+乔>草+乔>草+灌>草,灌木对绿地热环境舒适度的改善效果不显著.该研究能够为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与实践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住区 绿地 热环境 模拟 多模式
下载PDF
干旱半干旱地区城市公园绿地空气负离子浓度特征及影响因素
16
作者 包红光 闫晓云 +3 位作者 王波 侯秀娟 贾雨龙 秦嘉泽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2-88,共7页
为研究干旱半干旱地区城市公园绿地空气负离子浓度(NAIC)特征及影响因素,以呼和浩特市敕勒川公园为对象,于2020—2021年,每个季节选取晴天、晴间多云为主的天气各10 d,同步监测07:00—19:00时段,5种不同结构绿地(乔草型、乔灌型、乔木... 为研究干旱半干旱地区城市公园绿地空气负离子浓度(NAIC)特征及影响因素,以呼和浩特市敕勒川公园为对象,于2020—2021年,每个季节选取晴天、晴间多云为主的天气各10 d,同步监测07:00—19:00时段,5种不同结构绿地(乔草型、乔灌型、乔木型、灌草型、乔灌草型)及对照区(CK)空气负离子浓度及PM10、PM2.5、温度、湿度、风速、大气压强、噪声等环境指标。结果表明:不同结构绿地空气负离子浓度季节日变化有所差异;同一季节,复杂结构绿地空气负离子浓度均值较高,不同结构绿地之间空气负离子浓度均值差异不显著;同一结构绿地,夏、秋季空气负离子浓度均值显著高于春、冬季;不同结构绿地空气清洁度夏、秋季较高,空气清洁度评价指数均值分别为0.58~0.78、0.52~0.80。绿地结构、季节对空气负离子浓度影响为主效应,绿地结构×季节对空气负离子浓度交互作用不显著;除此之外,相对湿度、PM10、PM2.5是影响空气负离子浓度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半干旱地区 城市公园绿地 空气负离子浓度 空气清洁度评价指数
下载PDF
城市邻里绿地与心理健康研究进展
17
作者 李曦 金荷仙 曾程程 《中国城市林业》 2024年第1期141-149,共9页
文章从邻里尺度出发,检索3个数据库(Web of Science、Pubmed、Scopus)10年来邻里绿地与心理健康的研究性文献,对达到筛选要求的51篇文献的研究方法、研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在梳理城市邻里空间范围、邻里绿地特征、社会背景与心理健康相... 文章从邻里尺度出发,检索3个数据库(Web of Science、Pubmed、Scopus)10年来邻里绿地与心理健康的研究性文献,对达到筛选要求的51篇文献的研究方法、研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在梳理城市邻里空间范围、邻里绿地特征、社会背景与心理健康相关性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出以居民心理健康为导向的邻里绿地空间规划启示为:对于邻里绿地空间规划,需要综合邻里100~500 m、500~800 m、800~1600 m范围内绿地特征,关注绿道等线性绿地、大型休闲绿地的建设,关注劣势群体聚集区域的绿地规划;对于存量提升的绿地规划,需要优化邻里整体空间的植物结构、丰富植被种类,关注绿地内部品质,尤其重视口袋公园、街道空间的质量提升。未来需要增加纵向研究、绿地量化特征比较研究,以及绿地解释机制关系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里绿地 心理健康 绿地规划 关系研究
下载PDF
生态正义导向下的城市绿地发展预测及布局策略研究——以日照市主城区为例
18
作者 王洁宁 卢月 王浩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0-116,共7页
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生态正义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当代城市绿地的科学发展。遵循生态正义的价值理念,探究生态正义对城市绿地布局的影响机制;通过基于生态正义约束规则的FLUS模型对日照市主城区城市绿地发展模拟与预测的实... 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生态正义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当代城市绿地的科学发展。遵循生态正义的价值理念,探究生态正义对城市绿地布局的影响机制;通过基于生态正义约束规则的FLUS模型对日照市主城区城市绿地发展模拟与预测的实验研究,提出生态正义导向下的城市绿地布局策略,即普惠均绿、按需供绿、自洽留绿、就地增绿、保育遗绿。期望以国土空间专项规划为契机,丰富城市绿地布局价值体系,创新城市绿地系统布局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城市绿地 生态正义 发展预测 布局策略
下载PDF
运动公平视角下寒地城市绿地格局特征及优化研究--以哈尔滨为例
19
作者 侯韫婧 陈溪雨 +1 位作者 赵艺 许大为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7-63,共7页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慢性疾病频发,绿地作为公众运动健身重要场所在提高公共健康水平方面发挥着重要意义。寒地冬季漫长,严寒气候极大程度限制了居民的户外运动,特别是工业属性较强的老城区,绿地格局先天劣势,加剧了运动不公平现象。基于...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慢性疾病频发,绿地作为公众运动健身重要场所在提高公共健康水平方面发挥着重要意义。寒地冬季漫长,严寒气候极大程度限制了居民的户外运动,特别是工业属性较强的老城区,绿地格局先天劣势,加剧了运动不公平现象。基于运动公平视角,构建寒地城市绿地格局供需指标体系,评估绿地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并利用基尼系数与人均绿地面积区位熵探寻季节分异下的绿地格局公平性。结果表明:(1)寒地城市绿地运动供需空间严重失衡,绿地格局耦合协调度较差,运动公平性差距悬殊,总体呈现西北好,东南差的分异特征;(2)西北部为原发展核心,绿地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备;随着城市扩张,东南部成为新发展核心,但依旧以工业为导向,绿地建设不足,导致绿地分布极端,空间分异明显;(3)季节分异对运动公平产生不同结果,严寒气候增加了绿地可达的阻力,不平等性随着气温的下降而增加;由于缺少公共绿地,东南部在冬季面临更加严重的不公平现象。基于对关键指标的优化测算,优化更新寒地城市绿地格局,为落地环境干预健康的“健康中国”国家战略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绿地格局 运动公平 寒地城市 季节分异
下载PDF
城市绿地碳汇核算和监测研究进展
20
作者 陶晓 杨军 +2 位作者 骆翔宇 章语之 李新宇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8-113,共6页
城市绿地在城市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准确评估城市绿地碳汇能力是推进城市“碳达峰、碳中和”的一项关键工作。在阐述城市绿地碳汇概念的基础上,从城市绿地碳储量变化和碳排放2个方面梳理了城市绿地碳汇计量的核算方法... 城市绿地在城市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准确评估城市绿地碳汇能力是推进城市“碳达峰、碳中和”的一项关键工作。在阐述城市绿地碳汇概念的基础上,从城市绿地碳储量变化和碳排放2个方面梳理了城市绿地碳汇计量的核算方法及应用现状,提出了针对不同尺度、不同管理模式的城市绿地碳汇监测体系构建思路。在此基础上,从城市绿地基线碳汇量、泄漏量等方面阐明了城市绿地碳汇项目减排量的计量方法。研究结果可为提高城市绿地碳汇评估的准确性,推动面向“碳中和”的城市绿地建设提供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城市绿地 碳汇 碳储量 碳排放 碳交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