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缓慢型心房颤动(Af)伴发长R-R间期在静态心电图(ECG)中发生率及意义
1
作者 毛社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115-0118,共4页
探讨ECG(静态心电图)在缓慢型Af(心房颤动)伴发长R-R间期中的应用意义。方法 截选2021年03月至2022年03月54例ECG提示缓慢型心房颤动患者,按照有无伴随相关症状(头晕、黑朦、晕厥等),分为甲组33例(有相关症状)和乙组21例(无相关症状);... 探讨ECG(静态心电图)在缓慢型Af(心房颤动)伴发长R-R间期中的应用意义。方法 截选2021年03月至2022年03月54例ECG提示缓慢型心房颤动患者,按照有无伴随相关症状(头晕、黑朦、晕厥等),分为甲组33例(有相关症状)和乙组21例(无相关症状);按照年龄,分为老年组30例(≥80岁)和非老年组24例(<80岁);比较各组伴发长R-R间期发生率。结果 本试验中,甲、乙组伴发长R-R间期发生率差异明显,甲组发生率显著更高(P<0.05)。老年组、非老年组伴发长R-R间期发生率差异明显,老年组发生率显著更高(P<0.05)。结论 缓慢型心房颤动行静态心电图检查,能够准确诊断患者有无伴发长R-R间期;针对老年患者和伴随头晕、黑朦、晕厥等症状患者,应加强其静态心电图检查,以便更好诊断、鉴别其病情,促使患者尽早接受专业治疗和干预,保证其生命安全与预后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态心电图(ECG) 缓慢型心房颤动 长R-R间期
下载PDF
缓慢型心房颤动伴长R-R间期的心电图分析
2
作者 谈家红 周兴华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17期2537-2538,共2页
目的探讨缓慢型心房颤动(Af)伴发长R-R间期在静态心电图(ECG)中发生率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66例静态ECG表现为缓慢型Af的患者,根据有无伴随头晕、黑矇、晕厥等相关症状,分为有相关症状组A组37例,无相关症状组B组29例;根据年龄分为高龄... 目的探讨缓慢型心房颤动(Af)伴发长R-R间期在静态心电图(ECG)中发生率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66例静态ECG表现为缓慢型Af的患者,根据有无伴随头晕、黑矇、晕厥等相关症状,分为有相关症状组A组37例,无相关症状组B组29例;根据年龄分为高龄组(≥80岁)42例,非高龄组(<80岁)24例。观察缓慢型Af伴发长R-R间期发生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A组发生长R-R间期30例,占81.08%,B组发生6例,占20.69%。A组发生率高于B组(χ2=10.87,P<0.05);高龄组发生29例,占69.05%,非高龄组发生7例,占29.17%,高龄组发生率高于非高龄组(χ2=11.63,P<0.05)。结论静态ECG检查可以及时发现缓慢型Af伴发长R-R间期,对伴发头晕、黑矇、晕厥等相关症状患者和高龄患者应高度重视,适当延长ECG描记时间,详细描述长R-R的长度,慎重Af合并二度房室传导阻滞诊断,为临床医生尽早干预和处理提供依据,从而改善患者的症状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慢型心房颤动 长R-R间期 房室传导阻滞
下载PDF
缓慢型房颤患者中希氏束起搏与右心室起搏临床效果分析
3
作者 张雅雅 丁旵东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0年第11期16-18,共3页
探讨希氏束起搏与右心室起搏在缓慢型房颤患者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到2019年10月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老年心内科房颤患者需首次行起搏器治疗23例,其中希氏束起搏9例,右心室起搏14例,随访观察1年,比较两组者治疗前后心脏... 探讨希氏束起搏与右心室起搏在缓慢型房颤患者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到2019年10月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老年心内科房颤患者需首次行起搏器治疗23例,其中希氏束起搏9例,右心室起搏14例,随访观察1年,比较两组者治疗前后心脏彩超结果、BNP、起搏器参数变化。评估希氏束起搏安全性、可行性及其在患者心脏功能、结构方面影响。结果:在9例患者中,7例成功行希氏束起搏,右心室起搏成功14例,与术前相比术后(末次随访)希氏束起搏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改善、左室射血分数(LVEF)升高、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减小,(P<0.05),右心室起搏患者,LVEF、LVEDD较手术前无明显变化(P>0.05),术后再住院率增加,QRS延长。结论:在需要行永久起搏器治疗的缓慢型房颤患者中,选择希氏束起搏是安全可行的,可改善患者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希氏束起搏 右心室起搏 缓慢型心房颤动 心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