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58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通心络胶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早期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
作者 梅柳松 金为群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06年第8期498-498,共1页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早期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0例用通心络胶囊口服,对照组30例用消栓通络胶囊口服,疗程1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总有效率7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心络胶...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早期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0例用通心络胶囊口服,对照组30例用消栓通络胶囊口服,疗程1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总有效率7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早期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早期 通心络胶囊 对照治疗观察
下载PDF
补肾复元汤对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早期炎症因子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林永杰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8年第19期2062-2064,2091,共4页
目的观察补肾复元汤对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早期炎症因子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早期患者80例,按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使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予补肾复元汤治疗,15 d为1... 目的观察补肾复元汤对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早期炎症因子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早期患者80例,按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使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予补肾复元汤治疗,15 d为1个疗程,连用3个疗程。观察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脑损伤特异性生化指标(S100B蛋白、NSE水平)、NIHSS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变化。结果 2组治疗前炎症因子水平、脑损伤特异性生化指标、NIHSS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均>0.05)。经相应治疗后,2组hs-CRP、TNF-α、IL-6、S100B蛋白、NSE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NIHSS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补肾复元汤可抑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恢复早期的炎症反应,改善患者脑损伤及临床症状,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复元汤 缺血性 炎症因子 神经功能
下载PDF
益气活血中药对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早期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
3
作者 谢锐填 黄泽虹 蔡洁娜 《中国当代医药》 2017年第33期103-105,共3页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中药对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早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本院收治的60例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早期患者,将其根据干预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神经内科药物治疗、常规护理和康复治疗。在...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中药对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早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本院收治的60例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早期患者,将其根据干预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神经内科药物治疗、常规护理和康复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患者接受补阳还五汤加减的中药治疗。以卒中后相关性感染(SAP)发生率、NIHSS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CD3~^+、CD4^+、CD8^+和CD4^+/CD8^+值作为结局指标,并使用SPSS 20.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的SAI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改良后Bathel指数评分、CD3^+、CD4^+、CD8^+和CD4^+/CD8^+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改良后Bathel指数评分、CD3^+、CD4^+、CD8^+和CD4^+/CD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中药可以改善患者的神经缺损症状,降低其SAI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活血法 医药 缺血性 后相关性感染 细胞免疫功能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痰热腑实证大鼠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4
作者 平兴枫 吕军影 +2 位作者 李凯 黄宗轩 尹建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2301-2309,共9页
背景:中医药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痰热腑实证中具有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优势,为深入挖掘中医药对该病的治疗靶点和治疗机制,建立稳定、可靠的缺血性脑卒中痰热腑实证病证结合动物模型是关键。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痰热腑实证大鼠模型的建... 背景:中医药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痰热腑实证中具有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优势,为深入挖掘中医药对该病的治疗靶点和治疗机制,建立稳定、可靠的缺血性脑卒中痰热腑实证病证结合动物模型是关键。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痰热腑实证大鼠模型的建立方法及评价体系。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n=12)、缺血性脑卒中组(n=18)给予普通饲料喂养25 d,病证结合组(n=18)、痰热腑实证组(n=12)给予高脂饲料喂养25 d;第26天,空白对照组、缺血性脑卒中组灌胃给予生理盐水,病证结合组、痰热腑实证组灌胃给予自体粪便混悬液,连续灌胃3 d(灌胃期间继续给予高脂饲料);灌胃结束后,缺血性脑卒中组、病证结合组采用线栓法建立缺血性脑卒中模型,记录各组大鼠饮食量、饮水量、体质量、体温、粪便性状、鼻分泌物、喉中痰鸣、舌象等表征变化。造模结束后24 h,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舌象表征、血脂水平检测、脑组织及颈动脉形态学观察以及血清胃动素和生长抑素水平检测。结果与结论:(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病证结合组大鼠呼吸急促、精神萎靡、烦躁、行动迟缓,鼻周可见大量分泌物、可闻及厚重的喉中痰鸣,饮食量、饮水量下降,体质量、体温及舌下脉络评分升高,粪便粒数、Bristol评分及粪便含水率降低;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生长抑素水平升高,胃动素水平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升高,颈动脉发生显著病理改变,脑组织显示明显缺血形态学改变。缺血性脑卒中组仅能造成缺血性脑组织病理改变,不能复制出痰热腑实证的证候特征。痰热腑实证组能复制出典型的中医证候特征,但不能构建出缺血性脑卒中的脑组织病理改变。(2)结果表明,高脂诱导结合线栓法及自体粪便灌胃的多因素复合造模方法,可建立缺血性脑卒中痰热腑实证病证结合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 痰热腑实证 病证结合 动物模型 症候因素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铁死亡特征基因NFE2L2的鉴定与验证
5
作者 王咪 马书杰 +1 位作者 刘杨 齐瑞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66-1474,共9页
背景:铁死亡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密切相关,靶向铁死亡是一种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有前景的方案,但具体调控靶点尚不明确。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和机器学习方法筛选缺血性脑卒中铁死亡相关特征基因,并通过细胞实验进行验证,探讨铁死亡在缺血... 背景:铁死亡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密切相关,靶向铁死亡是一种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有前景的方案,但具体调控靶点尚不明确。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和机器学习方法筛选缺血性脑卒中铁死亡相关特征基因,并通过细胞实验进行验证,探讨铁死亡在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方法:基于GEO数据库和FerrDb数据库选取符合条件的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数据集和铁死亡表达数据集,通过t检验筛选铁死亡相关差异基因。对铁死亡相关差异基因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与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通过PPI网络分析和机器学习筛选缺血性脑卒中铁死亡的特征基因,利用ROC分析和GSEA分析探究特征基因的准确性和生物功能。然后进行细胞实验,将HT22细胞分为对照组与缺血性脑卒中组,对照组不作任何干预,缺血性脑卒中组加入0.1 mol/L的H_(2)O_(2)干预24 h诱导细胞氧化应激和铁死亡,通过实时荧光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验证铁死亡的发生和特征基因表达。结果与结论:(1)共获取45个铁死亡相关差异基因,GO和KEGG富集分析发现差异基因与氧化应激、自噬、铁死亡、脂肪细胞因子信号通路和线粒体代谢密切相关。(2)通过PPI网络中的MCODE插件和cytoHubba插件与机器学习中的LASSO算法和SVM-RFE算法共鉴定出1个铁死亡特征基因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FE2L2)。(3)对NFE2L2进行ROC曲线分析,发现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构建的诊断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准确性与特异性;对NFE2L2进行GSEA分析,发现特征基因通过免疫、炎症反应、氨基酸代谢及神经因子调控等方面参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机制的调控。(4)细胞实验的RT-PCR和Western Blot分析表明,与对照组对比,缺血性脑卒中组中的酰基辅酶A合成酶长链家族成员4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5),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对比,缺血性脑卒中组中特征基因NFE2L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5)。(5)上述结果证实,缺血性脑卒中与铁死亡密切相关,靶向特征基因NFE2L2可以为研究和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提供一定的思路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 铁死亡 生物信息学 HT22细胞 机器学习 特征基因 细胞实验 NFE2L2 ASCL4 GPX4
下载PDF
子午流注低频电针疗法治疗痰瘀阻络型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疗效观察
6
作者 孙翔 苏志伟 +1 位作者 刘博路 赵亚伟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1116-1119,共4页
目的探讨子午流注低频电针疗法治疗痰瘀阻络型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巨噬细胞分型和相关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北省中医院脑病科2020年3—10月诊治的痰瘀阻络型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 目的探讨子午流注低频电针疗法治疗痰瘀阻络型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巨噬细胞分型和相关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北省中医院脑病科2020年3—10月诊治的痰瘀阻络型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2组患者给予相同的基础治疗,对照组同时给予普通针灸辨证取穴治疗;实验组给予子午流注加低频电针疗法治疗,每天于辰时或巳时开穴。2组均以10 d为1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比较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脑卒中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分及血清巨噬细胞分型[M1型(CCL2/CD68)、M2型(CD201/CD68)、M1/M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统计2组中医证候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NIHSS评分及血清CCL2/CD68、M1/M2、TNF-α、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Barthel指数、SS-QOL评分及血清CD201/CD68、IL-10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且实验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5.0%(38/40)比77.5%(31/40),P<0.05]。结论子午流注低频电针疗法可以有效提高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促进M型巨噬细胞M1型向M2型转变,调节抗炎与抑炎因子表达,从而减轻炎症反应,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 痰瘀阻络型 子午流注 低频电针疗法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7
作者 刘君鹏 李云飞 李永坤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17期4-8,共5页
目的探讨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MSCs-EXO)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原代培养,超速离心法提取其MSCs-EXO,大脑中动脉夹闭模型(MCAO)法制作大鼠缺血性脑卒中模型,MSCs-EXO经鼻给药,设为MSCs-EXO组,... 目的探讨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MSCs-EXO)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原代培养,超速离心法提取其MSCs-EXO,大脑中动脉夹闭模型(MCAO)法制作大鼠缺血性脑卒中模型,MSCs-EXO经鼻给药,设为MSCs-EXO组,通过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NSS)和错步试验评估其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并与未治疗模型组(MCAO组)做对比。PKH26标记MSCs-EXO并结合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其在缺血半暗带(IP)中的分布,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检测IP区域脑组织中PTEN的表达水平,并与正常大鼠及MCAO组大鼠进行对比。结果MSCs-EXO治疗组的神经功能恢复高于MCAO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荧光染色显示标记外泌体可以进入IP区域神经细胞,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检测显示MSCs-EXO治疗组及MCAO组中PTEN水平均较正常升高,但MSCs-EXO治疗组的PTEN水平低于MCAO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Cs-EXO能够促进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的神经功能恢复,这可能与其下调IP区域PTEN表达水平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外泌体 缺血性 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的基因 大鼠模型
下载PDF
胆夏通络方联合针刺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介入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8
作者 赵士军 刘世雄 +1 位作者 司国春 董庆普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6期1179-1183,共5页
目的 探讨胆夏通络方联合针刺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介入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进行早期介入治疗的87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剩41例(共脱落3例)患者介入术后口服氯吡格雷片和阿托伐他汀... 目的 探讨胆夏通络方联合针刺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介入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进行早期介入治疗的87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剩41例(共脱落3例)患者介入术后口服氯吡格雷片和阿托伐他汀钙片。观察组剩41例(共脱落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胆夏通络方联合针刺治疗。运用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估患者的神经缺损程度。对比两组的风痰瘀阻证的中医症候积分。使用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MoCA)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使用运动功能量表(Fugl-Meyer, FMA)评估患者的运动功能。测定患者脑中部平均血流速度(mean velocity, Vm)、外周血管阻力(PeSVRpheral vascular resistance, SVR)、最小血流量(minimum blood flow, Qmin)的水平。检测两组血清血浆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enolase, NSE)、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 HCY)、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 MBP)、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 NGF)的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4周的总有效率为95.12%,高于对照组的78.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NIHSS比治疗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NIHSS比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两组的主症、次症、中医症候积分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主症、次症、中医症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MoCA、FMA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MoCA、FMA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Vm、Qmin比治疗前大(P<0.05),SVR比治疗前小(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Vm、Qmin比对照组高(P<0.05),SVR比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两组的NSE、HCY、MBP水平比治疗前低(P<0.05),NGF水平比治疗前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NSE、HCY、MBP水平比对照组低(P<0.05),NGF水平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 胆夏通络方联合针刺可提高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效果,进一步改善介入术后神经功能和运动功能,提高脑部血流动力学水平,减轻神经损伤,促进神经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夏通络方 针刺 急性缺血性 介入术 神经功能 运动功能 血流动力学 神经损伤 神经生长
下载PDF
丁苯酞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神经功能恶化中的效果观察
9
作者 黄勇 肖远流 +1 位作者 王大明 杨景丽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12期55-58,共4页
目的探讨丁苯酞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中的运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5月廉江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1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EN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阿... 目的探讨丁苯酞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中的运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5月廉江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1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EN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片+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丁苯酞治疗。比较两组疗效、血清细胞因子、凝血功能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神经丝轻链蛋白、D-二聚体浓度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长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END可明显提高疗效,降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和改善凝血功能指标,而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 急性缺血性 早期神经功能恶化 疗效 血清细胞因子 凝血功能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头颈CTA联合全脑CT灌注成像对早期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10
作者 杨金生 曾鹏程 +2 位作者 陶辉 阎土建 梁少芬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22期76-78,共3页
目的:探讨对早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头颈CT血管成像(CTA)联合全脑CT灌注成像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45例疑似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均实施CT平扫、头颈CTA及全脑CT灌注成像检查。以临... 目的:探讨对早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头颈CT血管成像(CTA)联合全脑CT灌注成像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45例疑似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均实施CT平扫、头颈CTA及全脑CT灌注成像检查。以临床诊断与随访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头颈CTA联合全脑CT灌注成像检查早期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价值,比较全脑CT灌注成像检查不同部位的参数,分析头颈CTA对狭窄程度的检测结果以及全脑CT灌注成像参数与狭窄程度的相关性。结果:45例疑似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经临床诊断与随访共确诊为早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8例(84.44%),头颈CTA联合全脑CT灌注成像检出早期缺血性脑卒中32例,其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4.21%、85.71%、84.44%、96.97%、50.00%,Kappa值=0.541,与金标准一致性中等;全脑CT灌注成像检查发现存在灌注异常的有31例,其中梗死灶29处,半暗带27处,梗死灶、半暗带同时存在的有25处,其中梗死区CBF、CBV低于半暗带、对照区,MTT、TTP长于半暗带、对照区;半暗带CBF低于对照区,MTT、TTP长于对照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5例患者头颈CTA发现血管病变52处,其中轻度、中度、重度狭窄分别有9处(17.31%)、22处(42.31%)、11处(21.15%),闭塞10处(19.23%),颈内与颅内动脉狭窄与MTT、TTP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全脑CT灌注成像和头颈CTA在早期缺血性脑卒中病情及严重程度的诊断中均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头颈CTA联合全脑CT灌注成像应用于患者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价值,为疾病的确诊和治疗提供了更为可靠的影像学结果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CT血管成像 CT灌注成像 早期 缺血性
下载PDF
电针治疗联合康复训练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恢复中的应用研究
11
作者 谢小文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26期123-127,共5页
目的:分析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取康复训练联合电针治疗对促进步行功能恢复的价值。方法:选择2023年4月—2024年4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接诊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40例)采... 目的:分析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取康复训练联合电针治疗对促进步行功能恢复的价值。方法:选择2023年4月—2024年4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接诊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40例)采取常规药物治疗联合康复训练,观察组(40例)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实施电针治疗联合康复训练,两组均持续治疗1个月。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步行功能,测量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步速、左右步长差及6 min步行距离,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和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功能性步行量表(FAC)分级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步速快于对照组,左右步长差短于对照组,6 min步行距离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肿瘤坏死因子-α、C反应蛋白、白介素-6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各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通过康复训练联合电针治疗能够有效促进患者步行功能的恢复,改善炎症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治疗 康复训练 缺血性 步行功能
下载PDF
基于PARP-1/AIF信号通路分析针刺对急性缺血性卒中大鼠脑血流及行为学恢复的影响
12
作者 张秀清 刘蔚然 +2 位作者 王辉 刘斌 韩林 《西部医学》 2024年第6期807-813,共7页
目的基于PARP-1/AIF信号通路分析针刺对急性缺血性卒中大鼠脑血流及行为学恢复的影响。方法将40只健康成年雄性SPF级大鼠分为Sham组、模型组、针刺组及针刺+PJ34组,每组10只,除Sham组外均建立动物模型,针刺组及针刺+PJ34组大鼠均进行针... 目的基于PARP-1/AIF信号通路分析针刺对急性缺血性卒中大鼠脑血流及行为学恢复的影响。方法将40只健康成年雄性SPF级大鼠分为Sham组、模型组、针刺组及针刺+PJ34组,每组10只,除Sham组外均建立动物模型,针刺组及针刺+PJ34组大鼠均进行针刺治疗,针刺+PJ34组以10μmoL/g腹腔注射多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转移酶-1(PARP-1)抑制剂PJ34,Sham组及模型组不进行针刺干预,均注射相同体积的0.9%生理盐水。11分制单盲评分评价建模后、干预第1、2、3天行为学评分;多普勒仪探头记录软脑膜微循环血流量;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形态;TUNEL法检测各组神经细胞凋亡率;免疫组化检测Bax、Bcl-2阳性表达;免疫印迹检测PARP-1、凋亡诱导因子(AIF)蛋白含量。结果建模后,模型组、针刺组及针刺+PJ34组的行为学评分均升高,与Sham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第1、2、3天时与模型组相比,针刺组行为学评分均降低(P<0.05),针刺+PJ34组上述时间行为学评分均降低,与针刺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ham组、模型组、针刺组及针刺+PJ34组的软脑膜微循环血流量分别为(756.35±102.33)、(233.06±45.17)、(416.40±63.55)、(560.80±72.04)AU,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90.390,P<0.001);HE染色示Sham组大鼠脑组织及神经细胞排列整齐,模型组脑组织紊乱且神经细胞数目减少,针刺组及针刺+OJ34组神经细胞存活较多,排列整齐;Sham组、模型组、针刺组及针刺+PJ34组的神经细胞凋亡率分别为(3.30%±0.21%)、(30.04%±4.52%)、(16.30%±2.25%)、(11.69%±1.33%),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90.390,P<0.001);与Sham组比较,模型组大鼠Bax阳性细胞数降低,Bcl-2阳性细胞数、PARP-1、AIF蛋白升高(均P<0.05),与模型组相比,针刺组及针刺+PJ34组的Bax阳性细胞数及Bcl-2阳性细胞数、PARP-1、AIF蛋白升高(均P<0.05),针刺组及针刺+PJ34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卒中大鼠采用针刺干预后能够改善行为学,增加脑血流灌溉的同时可通过调节细胞凋亡因子而减少神经细胞凋亡,研究机制可能与抑制PARP-1、AIF活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 针刺 PARP-1抑制剂PJ34 血流 行为学
下载PDF
高压氧联合路径式早期康复护理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美萍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4期42-45,共4页
目的分析高压氧联合路径式早期康复护理在缺血性脑卒中(CI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4月于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就诊的CIS患者120例,参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60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60例患者采取高... 目的分析高压氧联合路径式早期康复护理在缺血性脑卒中(CI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4月于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就诊的CIS患者120例,参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60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60例患者采取高压氧联合路径式早期康复护理。针对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步行功能[功能性步行量表(FAC)]、肢体运动功能[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生活质量[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BI)]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干预前NIHSS、FMA、FAC、BI、SS-QOL分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3个月后的NIHSS分值较对照组低,FMA、FAC、BI、SS-QOL分值均较对照组高(均P<0.001)。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38)。结论高压氧联合路径式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改善CIS患者的神经功能,促进肢体运动与步行能力恢复,保障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与生活质量,且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路径式早期康复护理 缺血性
下载PDF
基线血红蛋白水平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影响
14
作者 王庭欢 钟晚思 +6 位作者 陈智才 沈轲 叶惠雅 喻志慧 罗佳 马骏 楼敏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8-174,共7页
目的:探索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基线血红蛋白水平与静脉溶栓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急性卒中质量评估与管理在线数据库(来源于CASE-Ⅱ研究,NCT04487340)中2017年1月至2020年7月在全国多家医院接受静脉溶栓治疗... 目的:探索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基线血红蛋白水平与静脉溶栓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急性卒中质量评估与管理在线数据库(来源于CASE-Ⅱ研究,NCT04487340)中2017年1月至2020年7月在全国多家医院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AIS患者资料。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后发生END的影响因素,采用限制性三次样条曲线探讨血红蛋白水平与END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8162例患者。与非END患者比较,END患者基线血红蛋白水平更低(分别为136与140 g/L,P<0.01),贫血比率更高(分别为24.2%与16.9%,P<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线血红蛋白水平(OR=0.995,95%CI:0.991~0.999,P<0.05)和贫血(OR=1.238,95%CI:1.055~1.454,P<0.01)与AIS患者静脉溶栓后发生END独立相关。限制性三次样条回归结果显示,血红蛋白水平与AIS患者静脉溶栓后END风险呈U型关系(P<0.01),但这种U型关系只在男性患者中观察到(P<0.05)。结论:基线血红蛋白水平与AIS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后END发生风险相关,特别是男性患者,血红蛋白水平降低或升高均可能增加END发生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 静脉溶栓 血红蛋白 贫血 早期神经功能恶化 回顾性研究
下载PDF
王行宽教授运用健脑通络汤辨治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临床经验
15
作者 刘慧慧 袁华 +3 位作者 胡国恒 刘建和 张稳 王行宽(指导)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第8期1470-1473,共4页
王行宽教授认为缺血性脑卒中属中医学“缺血性中风”“中风”等范畴,可从“缺血性中风”论治。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病证之本为肾精亏虚,髓海不足,病证之标为风阳扰络,痰瘀阻滞脑络,病理因素涉及虚、风、痰、瘀、热、毒,病变常累及肝、肾... 王行宽教授认为缺血性脑卒中属中医学“缺血性中风”“中风”等范畴,可从“缺血性中风”论治。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病证之本为肾精亏虚,髓海不足,病证之标为风阳扰络,痰瘀阻滞脑络,病理因素涉及虚、风、痰、瘀、热、毒,病变常累及肝、肾、脑等脏腑。故从肝肾立论,以补肾健脑法与化瘀通络法联合应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同时兼顾风、痰、热、毒等关键致病因素,临床常选用健脑通络汤加减,疗效明显,体现了王行宽教授“多脏调燮、扶正祛邪、综合治理、杂病治肝”的学术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 缺血性 通络汤 名医经验 王行宽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机械取栓术后早期CT平扫脑实质高密度影鉴别诊断
16
作者 马圆 李沛城 +3 位作者 李青松 史慧娟 刘一之 陈珑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29-833,共5页
目的探讨鉴别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机械取栓术后患者早期(24 h内)CT平扫所示脑实质高密度影(PTIH)为脑实质出血或对比剂外溢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77例急性大血管闭塞脑卒中接受机械取栓治疗后早期CT平扫显示脑实质内高密度影患者临... 目的探讨鉴别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机械取栓术后患者早期(24 h内)CT平扫所示脑实质高密度影(PTIH)为脑实质出血或对比剂外溢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77例急性大血管闭塞脑卒中接受机械取栓治疗后早期CT平扫显示脑实质内高密度影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24~48 h复查CT平扫结果分为脑实质出血组(n=38,43处)和单纯对比剂渗出组(n=39,47处)。观察早期CT平扫图像上机械取栓术后PTIH直接征象(位置分布、最大CT值、体积、密度混杂征)和间接征象(局部占位效应、脑室内高密度、蛛网膜下腔高密度)。采用t检验、Mann-Whitney秩和检验、卡方检验、Fisher精确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两组表现特征差异。结果脑实质出血组患者比对比剂渗出组患者更容易出现占位效应(28/38比9/39,P=0.003)及脑室内高密度(5/38比0/39,P=0.025)。新发PTIH灶90处中43处脑实质出血,47处对比剂渗出。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脑实质出血组、对比剂渗出组间PTIH体积、密度混杂征判断实质脑出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OR值分别为2.93、9.24。PTIH体积诊断脑实质出血的最佳界值为9.3 cm^(3)。结论占位效应和脑室内高密度可作为判断新发PTIH为脑实质出血的间接征象。PTIH体积≥9.3 cm3和密度混杂征可作为诊断新发PTIH为脑实质出血的直接征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 机械取栓术 CT平扫 出血 对比剂渗出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血压与静脉溶栓后早期神经功能改善的关联分析
17
作者 丁可鑫 武轶群 +4 位作者 秦雪英 任涛 马青峰 宋海庆 胡永华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4年第4期441-445,451,共6页
目的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急性期血压水平与静脉溶栓后早期神经功能改善的关联,探索功能改善最佳的血压范围。方法基于观察性研究设计,纳入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北京市脑卒中急诊救治资质医院并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 目的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急性期血压水平与静脉溶栓后早期神经功能改善的关联,探索功能改善最佳的血压范围。方法基于观察性研究设计,纳入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北京市脑卒中急诊救治资质医院并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估静脉溶栓治疗后2 h患者的神经功能状态,0~1分定义为早期神经功能改善,据此将患者分为早期神经功能改善(ENI)组(n=4780)与非ENI组(n=10,923)。利用多因素模型结合限制性立方样条分析拟合急性期血压水平与NIHSS评分的相关曲线,根据曲线拐点选取参考血压范围,采用多因素模型探索不同血压水平与早期神经功能改善的关联。结果研究共纳入15,703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平均年龄为64.9岁,男性占69.2%。急性期平均收缩压为150.8 mmHg(1 mmHg=0.133kpa),平均舒张压为85.4 mmHg。4780例(30.4%)患者静脉溶栓后早期神经功能得到改善。急性期血压与静脉溶栓后2hNIHSS评分存在U形关联,急性期收缩压为156 mmHg,舒张压为96 mmHg时NIHSS评分最低。与145~165 mmHg相比,急性期收缩压<145 mmHg或>165 mmHg的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改善的比例更低[(OR=0.87,95%CI:0.80~0.95,P<0.05;OR=0.90,95%CI:0.82~0.99,P<0.05)];与90~100 mmHg相比,急性期舒张压<90 mmHg或>100 mmHg的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改善的比例更低[(OR=0.86,95%CI:0.80~0.94,P<0.05;OR=0.91,95%CI:0.79~0.99,P<0.05)]。在不同性别、年龄、既往是否患有高血压的亚组人群中均显示上述关联。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血压水平与静脉溶栓后早期神经功能改善存在非线性关联,最佳血压范围为145~165 mmHg/90~100 mmHg,较高或较低的急性期血压水平均不利于早期神经功能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期血压水平 急性缺血性 静脉溶栓治疗
下载PDF
早期摄食训练监测在缺血性脑卒中伴吞咽障碍病人中的应用
18
作者 董晓曦 巩越丽 +3 位作者 吴超 杜杰 孙萃影 沈伟坤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3375-3380,共6页
目的:探究早期摄食训练监测在缺血性脑卒中伴吞咽障碍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3月在长春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脑病中心住院接受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伴吞咽障碍病人12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两组,对照... 目的:探究早期摄食训练监测在缺血性脑卒中伴吞咽障碍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3月在长春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脑病中心住院接受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伴吞咽障碍病人12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两组,对照组63例,干预组6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护理方案,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早期摄食训练监测。比较两组吞咽功能等级、吞咽功能恢复情况、口咽性吞咽障碍、误吸及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住院天数、胃管拔除后再插管率。结果:干预组吞咽功能等级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误吸发生率为3.17%,对照组为25.40%,干预组低于对照(P<0.05);干预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为6.35%,对照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为20.63%,干预组低于对照(P<0.05);干预组口咽性吞咽障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摄食训练监测对于改善缺血性脑卒中伴吞咽障碍病人吞咽功能、降低病人误吸及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 吞咽障碍 摄食训练监测 康复护理 误吸 吸入性肺炎 护理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非溶栓治疗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2
19
作者 潘东 段英杰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67-71,共5页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非溶栓治疗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接受非溶栓治疗的176例AIS患者,记录治疗3 d内END发生情况。采集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非溶栓治疗早期END的影响因素;绘制...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非溶栓治疗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接受非溶栓治疗的176例AIS患者,记录治疗3 d内END发生情况。采集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非溶栓治疗早期END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相关影响因素对AIS患者非溶栓治疗后END的早期预测价值。结果 176例AIS患者中,非溶栓治疗后发生END 49例。发生END者与无END者在责任血管狭窄程度≥70%所占比例、分水岭梗死所占比例、脑微出血数目、病因学分型、OCSP分型、病灶横断面最大径、颈动脉狭窄程度、入院时NIHSS评分及血清Hcy、DD、Lp(a)、hs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责任血管狭窄程度≥70%、分水岭梗死、较严重的颈动脉狭窄、较高的入院时NIHSS评分及Hcy、DD水平是EN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将上述各危险因素拟合建立联合预测因子PRE_1,ROC曲线分析显示,PRE_1预测END的曲线下面积为0.821(95%CI为0.755~0.888),敏感度为81.6%,特异度为66.9%。结论 对于非溶栓治疗的AIS患者,责任血管狭窄程度≥70%、分水岭梗死、较严重的颈动脉狭窄、较高的入院时NIHSS评分及Hcy、DD水平均会增加治疗后END发生风险,基于上述危险因素的联合预测因子建立的Logistic回归模型对END发生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能够为临床用药的及时调整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 早期神经功能恶化 影响因素 预测价值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至静脉溶栓时间对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影响
20
作者 王甜甜 付记桐 +3 位作者 孙林林 孙光明 武百强 李志营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339-344,共6页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发病至静脉溶栓时间(ONT)对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影响。方法连续纳入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AIS患者,根据患者24 h后NIHSS评分较基线升高是否≥4分分为...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发病至静脉溶栓时间(ONT)对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影响。方法连续纳入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AIS患者,根据患者24 h后NIHSS评分较基线升高是否≥4分分为END组(n=96)和非END组(n=293),收集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和临床资料,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和亚组分析,构建急性脑卒中患者发生END的列线图模型,通过ROC曲线评估模型预测能力。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END组和非END组年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白细胞、部分活化凝血酶时间(APTT)、ONT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间心脏病史、梗死部位、TOAST分型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095,95%CI:1.029~1.165,P=0.004)、LDL-C(OR=2.779,95%CI:1.355~5.694,P=0.005)、Lp-PLA2(OR=1.007,95%CI:1.001~1.014,P=0.047)、完全前循环梗死(以腔隙性梗死为对照,OR=8.045,95%CI:5.175~12.503,P=0.024)、心源性栓塞(以小动脉闭塞型患者为对照,OR=12.794,95%CI:8.411~19.462,P=0.002)、ONT时间(OR=1.014,95%CI:1.001~1.026,P=0.029)是AIS患者发生END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入院时患者NIHSS评分情况进行亚组分析,中度亚组患者、重度亚组患者的ONT时间每增加1 min,发生END的风险分别增加1.4%(95%CI:1.001~1.027,P=0.032)、2.9%(95%CI:1.008~1.050,P=0.006)。通过Logistic分析结果建立预测模型,并绘制了预测END结局风险的列线图,通过ROC曲线计算AUC面积为0.922(95%CI:0.859~0.984,P<0.001),显示了很好的预测性能。结论在临床中应对年龄、LDL-C、Lp-PLA2、TOAST分型、梗死部位等方面具有高风险因素的患者更加关注,及时开展溶栓治疗,患者家属也应尽早送医,同时优化诊疗流程,缩短ONT时间,减少患者END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病至静脉溶栓时间 缺血性 静脉溶栓 早期神经功能恶化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