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54篇文章
< 1 2 7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国作家伊迪丝·华顿研究述评 被引量:33
1
作者 潘建 《外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61-164,共4页
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对美国伊迪丝·华顿研究进行了介绍和评价 :华顿生前评论界对其作品的评价 ;父权社会中华顿研究的命运 ;用女性主义理论和现代主义研究华顿。
关键词 华顿 美国文学 父权社会 美国作家 现代主义 命运 女性主义理论 研究述评 中华
下载PDF
美国作家关于当代“文明”的危机意识 被引量:3
2
作者 翟士钊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7-30,共4页
对“文明”进行理性的反思是美国文学的一个重要传统。最早提出不要“文明”的是哈克贝利·芬。美国人之所以对“文明”怀疑和反感,一是由于工业化对人的自身价值的否定,一是对战争所带来的毁灭和战争本身的不可避免表示忧虑。在... 对“文明”进行理性的反思是美国文学的一个重要传统。最早提出不要“文明”的是哈克贝利·芬。美国人之所以对“文明”怀疑和反感,一是由于工业化对人的自身价值的否定,一是对战争所带来的毁灭和战争本身的不可避免表示忧虑。在美国作家笔下,人性被蹂躏,人被异化,社会表面上的有序掩盖着无政府的本质。人类在创造文明的过程中付出了昂贵的代价,生存环境偏离自然,社会则限制个人的自由和个性的发展。美国作家的这种危机感促使他们在文学领域里不断开拓,现代主义各流派的演变其实正是他们时而悲观、时而绝望的晴雨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作家 文明 工业化 战争 危机
下载PDF
论抗战时期在华居处的美国作家 被引量:2
3
作者 郎艳丽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01-204,223,共5页
在中国的抗战时期,一大批极具流动性的美国人,在"美国世纪"思想大潮的席卷下,怀揣着对"大路"的渴望,热情洋溢地来到中国这个新的"西部"寻找开疆拓土的梦想,他们职业不同、身份各异、个性也千差万别,却共... 在中国的抗战时期,一大批极具流动性的美国人,在"美国世纪"思想大潮的席卷下,怀揣着对"大路"的渴望,热情洋溢地来到中国这个新的"西部"寻找开疆拓土的梦想,他们职业不同、身份各异、个性也千差万别,却共同经历并见证中国抗战的伟大时刻,他们在记录一个时代风云的同时,也从另一文化"他者"的角度书写出了"田园中国"、"红色中国"以及"蒙昧中国"的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作家 流动性 他者 中国形象
下载PDF
华裔美国作家男性主体意识与女性主体意识的二元对立 被引量:4
4
作者 杨洁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1-74,共4页
在华裔美国文学作品中,华裔的自我再现具有明显的性别分野。男性作家关怀的主要对象是男性,希望塑造华裔的阳刚之气来重新确立华裔男子的主体地位。女性作家则极力顺应女性主义的潮流,聚焦于女性主体的建构。然而,男性阳刚形象的树立往... 在华裔美国文学作品中,华裔的自我再现具有明显的性别分野。男性作家关怀的主要对象是男性,希望塑造华裔的阳刚之气来重新确立华裔男子的主体地位。女性作家则极力顺应女性主义的潮流,聚焦于女性主体的建构。然而,男性阳刚形象的树立往往是以牺牲女性形象为代价的,女性主体意识的构建又是以主流文化中“男性中心主义”为批判对象的。这样,在美国华裔作家中出现了男性主体意识与女性主体意识的二元对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词:华裔美国作家 男性主体意识 女性主体意识 二元对立
下载PDF
中国意象与谭恩美的美国作家身份 被引量:2
5
作者 佘军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90-91,109,共3页
当代美国作家谭恩美在其小说中不断再现中国,中国意象的表述是其建构美国作家身份的基础,也是其美国作家身份的反映。一方面,中国意象是作家本人以女性主义视角审视传统与现代中国的结果,有很强的历史真实性,从而吸引了主流文化的关注;... 当代美国作家谭恩美在其小说中不断再现中国,中国意象的表述是其建构美国作家身份的基础,也是其美国作家身份的反映。一方面,中国意象是作家本人以女性主义视角审视传统与现代中国的结果,有很强的历史真实性,从而吸引了主流文化的关注;另一方面,中国意象的再现又有其独特的文学虚构性,不断增强了谭恩美作品的文学艺术性。她的中国意象书写在体现历史真实性的同时更多地在于其文学虚构性。这种以历史真实性为铺垫带有极强文学虚构性特征的中国意象书写体现了其创作本质:美国文化视角下的中国意象书写,具有很高的艺术虚构性,是作家本人用文学探索人生问题的重要媒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谭恩美 中国意象 历史真实 文学虚构 美国作家身份
下载PDF
中国形象与华裔美国作家心理
6
作者 张明悦 《文教资料》 2014年第17期10-11,共2页
本文概括了现代美国文学中著名的华裔作家,通过对近一个世纪的华裔作家的作品分析,探讨了中美社会的政治经济变化对作家心理的影响,以及他们所塑造的中国形象的成因。华裔美国作家笔下的中国形象充分展示了他们的心理状况。
关键词 中国形象 作家心理 华裔美国作家 中美文化
下载PDF
华裔美国作家笔下的中国形象——以汤亭亭的《女勇士》为例
7
作者 顾颖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9年第2期58-61,共4页
华裔美国作家汤亭亭的第一部作品《女勇士》,针对美国社会关于中国的刻版化印象,以作者母亲的故事和作者本人的生活轨迹为线索,通过多层次的写作模式,客观地重塑并想象了正面的中国形象。
关键词 华裔美国作家 中国形象 汤亭亭 《女勇士》
下载PDF
浅析非裔美国作家盖恩斯与里德后现代作品中的道德伦理
8
作者 滕学明 《文教资料》 2012年第17期27-28,共2页
美国黑人文学研究已渐渐成为国内美国文学研究的重点之一,然而众多的研究中,从伦理学视角批评的较少。本文以当代美国作家欧内斯特.盖恩斯和伊什梅尔·古德后现代作品中的道德伦理为讨论重点,借以管窥当代美国非裔黑人文学发展... 美国黑人文学研究已渐渐成为国内美国文学研究的重点之一,然而众多的研究中,从伦理学视角批评的较少。本文以当代美国作家欧内斯特.盖恩斯和伊什梅尔·古德后现代作品中的道德伦理为讨论重点,借以管窥当代美国非裔黑人文学发展的艰难的心路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裔美国作家 欧内斯特·盖恩斯 伊什梅尔·里德 后现代作品 道德伦理
下载PDF
华裔美国作家笔下中国文化的异域书写
9
作者 李前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3期29-31,共3页
本文从比较文学研究的角度出发,以美国华裔作家谭恩美、汤亭亭的作品为例,将"中国文化"为主轴,论述华裔作家作品中的中国文化因素在被美国文化所接受的同时,也对中国文化进行了改写,重构,甚至误读,使得中国文化在美国这块土... 本文从比较文学研究的角度出发,以美国华裔作家谭恩美、汤亭亭的作品为例,将"中国文化"为主轴,论述华裔作家作品中的中国文化因素在被美国文化所接受的同时,也对中国文化进行了改写,重构,甚至误读,使得中国文化在美国这块土地上衍生发展,创造出了全新的美国华裔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裔美国作家 中国文化 异域书写 文化再现 融合
下载PDF
中美文化和华裔美国作家眼中的中国人形象
10
作者 张明悦 《海外英语》 2014年第19期199-199,216,共2页
华裔美国作家不但了解中国文化,而且也深受美国主流文化的熏陶。他们长期接受两种文化,因此能够从中国文化和美国文化两种不同的文化角度感知两种文化对中国形象塑造的影响。华裔美国作家笔下的中国人形象就是缅怀家乡的同时,强烈希望... 华裔美国作家不但了解中国文化,而且也深受美国主流文化的熏陶。他们长期接受两种文化,因此能够从中国文化和美国文化两种不同的文化角度感知两种文化对中国形象塑造的影响。华裔美国作家笔下的中国人形象就是缅怀家乡的同时,强烈希望加入美国主流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文化 华裔文学 华裔美国作家 中国形象
下载PDF
东方主义视角下华裔美国作家的中国形象书写研究
11
作者 郭丽 薛振华 郭媛 《中国校外教育》 2018年第3期61-62,共2页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华裔美国文学已成为多民族文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华裔美国作家不但了解中国文化,而且也深受美国主流文化的熏陶。他们长期接受两种文化,因此能够从中国文化和美国文化两种不同的文化角度感知两种文化对中国形象塑造...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华裔美国文学已成为多民族文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华裔美国作家不但了解中国文化,而且也深受美国主流文化的熏陶。他们长期接受两种文化,因此能够从中国文化和美国文化两种不同的文化角度感知两种文化对中国形象塑造的影响。受美国主流文化的影响,华裔美国作家在一定程度上是在东方主义的影响下进行作品的创造。主要从东方主义视角下来看华裔美国作家的中国形象书写研究,重点介绍美国主流社会长期以来对中国形成的各种刻板印象,使得美国主流社会对中国和中国文化有一定的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主义 华裔美国作家 中国形象书写
下载PDF
美国作家面对英国作家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禹九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31-34,共4页
在19世纪的头四十年,德国文学对美国文学产生的直接影响极为有限,主要只限于那些在戈廷根大学求学的学子;能说一口流利德语的美国学人也很少。爱默生在19世纪30年代初要依靠译本,说明他在当时还不能直接阅读德语原著。1831年,他从波士... 在19世纪的头四十年,德国文学对美国文学产生的直接影响极为有限,主要只限于那些在戈廷根大学求学的学子;能说一口流利德语的美国学人也很少。爱默生在19世纪30年代初要依靠译本,说明他在当时还不能直接阅读德语原著。1831年,他从波士顿图书馆借阅过席勒的《华伦斯坦》英译本(柯尔律治译)和赫德的《人类历史哲学大纲》英译本(T·丘吉尔译);1932年,他借阅过哥德的《维廉·麦斯特的学习时代》英译本(柯尔律治译)。在超验主义者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译本 直接影响 四十年 文学传记 美国作家 华兹华斯 爱默生 评论家 原著 自由体诗
下载PDF
美国作家工坊发展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雪雨晴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5年第10期89-90,共2页
创意写作在美国高校文化发展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而作为创意写作活动形式载体的作家工坊,在其自身逐渐发展完善的过程中,也越来越体现出研究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 创意写作 美国作家工坊 发展研究
下载PDF
美国作家谈儿童文学创作 被引量:1
14
作者 席慕蓓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159-159,共1页
在今日美国,步安徒生后尘者不乏其人,有的是“久有凌云志”,有的起初不过是客串、“玩票”,不料想发展到乐不思蜀的地步。其实就是艾萨克·巴希维斯·辛格者流,也写过儿童文学作品《一天的欢悦》,并拿了全国图书奖。维吉妮亚... 在今日美国,步安徒生后尘者不乏其人,有的是“久有凌云志”,有的起初不过是客串、“玩票”,不料想发展到乐不思蜀的地步。其实就是艾萨克·巴希维斯·辛格者流,也写过儿童文学作品《一天的欢悦》,并拿了全国图书奖。维吉妮亚·汉密尔顿(Virginia Hamilton),一位爱伦·坡奖和纽博瑞奖章(Newbery Medal)得主,她说她很乐于做儿童文学作家,“其答案就象饮食或睡眠一样对我自然而然”。她写作是因为怀念她自己幸运的童年,也是因为创作是她较容易做和最喜爱做的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文学创作 美国作家 爱伦·坡 安徒生 艾萨克 吉妮 成年人 辛格 作家 文学作品
下载PDF
两位美国作家对生死的不同解读——海明威与赛珍珠研究之一 被引量:1
15
作者 曾建湘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61-62,655,共3页
着重分析了赛珍珠《大地》三部曲中的生命意识和海明威作品中的死亡意识 ,希望通过对这两位美国同时代的作者作品中对生与死的观念比较 ,客观地、公正地看待海明威自杀和旧中国农民的生活圈。
关键词 美国作家 海明威 赛珍珠 生命意识 死亡意识
下载PDF
鲁迅与美国作家及其作品 被引量:5
16
作者 邓啸林 《外国文学研究》 1980年第4期72-75,13,共5页
鲁迅先生认为,在世界文学领域里,每个国家、民族,都有它独具的素质和特征:“法人善于机锋,俄人善于讽刺,英美人善于幽默。这大概是真确的,就都为社会状态所限制。”(《准风月谈·【滑稽】例解》) 事实上,在他早年从事输入外国文学时... 鲁迅先生认为,在世界文学领域里,每个国家、民族,都有它独具的素质和特征:“法人善于机锋,俄人善于讽刺,英美人善于幽默。这大概是真确的,就都为社会状态所限制。”(《准风月谈·【滑稽】例解》) 事实上,在他早年从事输入外国文学时,固然侧重于“叫喊和反抗”的俄国、东欧等弱小国家、民族的作品,但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作家 文学作品 杰克·伦敦 美国文学 外国文学 世界文学 爱伦·坡 民族 书信集 欧美文学
下载PDF
美国作家麦道卫博士一行来访
17
作者 史美莺 《天风》 2010年第7期F0002-F0002,共1页
美国作家麦道卫博士一行8人,于2010年5月26日中午来访,徐晓鸿牧师、包智敏牧9币接待了客人。麦道卫博士是著名的护教学家,《铁证待判》的作者。此次来访的主要目的是到各地神学院进行关于护教学的讲座。
关键词 美国作家 博士 2010年 神学院 教学 中午
下载PDF
读美国作家Henry David Thoreau的散文《Love Your Life》有感
18
作者 庞绍波 《科技咨询导报》 2007年第16期171-171,共1页
150多年前,美国作家Henry David Thoreau在他的名著《瓦尔登湖》散文集中,给我们写下了一篇热情洋溢的散文,鼓励我们每一个人,无论生活的贫穷或是富有,要以满腔的热情热爱生活。在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今天重新拾起这篇散文,心中颇多... 150多年前,美国作家Henry David Thoreau在他的名著《瓦尔登湖》散文集中,给我们写下了一篇热情洋溢的散文,鼓励我们每一个人,无论生活的贫穷或是富有,要以满腔的热情热爱生活。在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今天重新拾起这篇散文,心中颇多感慨,逐一记之,以飨读者,与诸位在生活中共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作家Henry DAVID Thoreau的散文 《Love YOUR Life》感想
下载PDF
参加一次美国作家的聚会——旅美随笔
19
作者 谭兴国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73-75,共3页
初到奥伯尼,只认识一位华裔美籍作家叫於梨华,有过几次交往,但我不知道此地有作家协会这样的组织,因为它既无办公大楼,又无联系的地址和电话。参加美国作家的聚会纯属偶然。 内子认识一个从北师大去的“张老师”,因为年龄相近都学物理,... 初到奥伯尼,只认识一位华裔美籍作家叫於梨华,有过几次交往,但我不知道此地有作家协会这样的组织,因为它既无办公大楼,又无联系的地址和电话。参加美国作家的聚会纯属偶然。 内子认识一个从北师大去的“张老师”,因为年龄相近都学物理,又同是女性,读起来便很投契。张老师83年以交流学者身份赴美,后来得到奖学金,攻读博士学位。对于一个早已过了不惑之年的女同胞来说,要和一些二十来岁的年轻人一样去拼搏、竞争,其间多少辛苦和辛酸,因与本文所述无涉,暂不提它。直到92年4月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作家 随笔 於梨华 内子 会员 鼓掌通过 作品 女同胞 华裔 舒婷
下载PDF
美国作家大会
20
作者 《外国文学研究》 1982年第1期27-27,共1页
去年10月上旬,在美国曼哈顿岛的罗斯福饭店召开了美国作家大会.这是四十年来第一次举行这样的会议.参加这次会议的有作家、剧作家、电影编剧和电视剧作家以及诗人共3000人.会议讨论了作品的出版和销售问题以及所谓的"文化工业"... 去年10月上旬,在美国曼哈顿岛的罗斯福饭店召开了美国作家大会.这是四十年来第一次举行这样的会议.参加这次会议的有作家、剧作家、电影编剧和电视剧作家以及诗人共3000人.会议讨论了作品的出版和销售问题以及所谓的"文化工业"问题.作家们围绕着许多提案进行了辩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作家 四十年 作家 曼哈顿 作品 畅销书 文化工业 电影编剧 罗斯福 里根政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