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4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X一代”亚裔美国诗歌之创新性诗学实践 被引量:1
1
作者 蒲若茜 石俏杨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9-39,共11页
20世纪80年代至今,“X一代”亚裔美国诗人一直活跃在美国诗坛,积极进行诗歌形式与风格的创新,丰富了当代英语诗歌的语言表征和美学表达。本文聚焦于“X一代”亚裔美国诗歌中的创新性诗学实践,考察亚裔美国诗歌的语言创新、碎片化叙事,... 20世纪80年代至今,“X一代”亚裔美国诗人一直活跃在美国诗坛,积极进行诗歌形式与风格的创新,丰富了当代英语诗歌的语言表征和美学表达。本文聚焦于“X一代”亚裔美国诗歌中的创新性诗学实践,考察亚裔美国诗歌的语言创新、碎片化叙事,以及“空白”的视觉呈现。这些实践突破了既定的语言规范,革新了诗歌的视觉效果,既再现了亚裔美国人复杂的移民历史和族裔经验,又挑战了美国社会固有的权力关系,为亚裔美国诗歌发展赋予了新的美学意义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一代” 亚裔美国诗歌 词语游戏 碎片化叙事 “空白”
下载PDF
走向自主创新:美国诗歌在中国的百年译介与研究
2
作者 罗良功 《外国语文研究》 2024年第2期1-8,共8页
美国诗歌在中国的译介与传播起于清末,在五四运动时期始成规模。本文梳理了美国诗歌自五四运动以来的百年译介与传播历史,重点清理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美国诗歌译介与研究史,认为美国诗歌在中国的译介与研究经历了从20世纪上半叶的模仿与... 美国诗歌在中国的译介与传播起于清末,在五四运动时期始成规模。本文梳理了美国诗歌自五四运动以来的百年译介与传播历史,重点清理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美国诗歌译介与研究史,认为美国诗歌在中国的译介与研究经历了从20世纪上半叶的模仿与化用、20世纪末期的学习与成长、21世纪之初的借鉴与对话到新时代的中美并行与自主创新的成长之路。这一方面反映出中国在美国诗歌译介与研究方面坚持为己所用的文化传统,也反映出新时代的中国学术已然走进了文化自信与自主创新的新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诗歌 译介 研究 中国学术
下载PDF
中国“十五”期间美国诗歌与戏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刘雪岚 丁晓君 肖静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1-21,共11页
“十五”期间,我国美国诗歌、戏剧研究领域取得了新成果,出现了研究的新走向。本文通过对国内五年间(2000-2004年)和国外十年间(1995-2004年)的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的调查分析,试图找出我国美国诗歌、戏剧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与薄弱环节,... “十五”期间,我国美国诗歌、戏剧研究领域取得了新成果,出现了研究的新走向。本文通过对国内五年间(2000-2004年)和国外十年间(1995-2004年)的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的调查分析,试图找出我国美国诗歌、戏剧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与薄弱环节,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从而为我国未来的美国诗歌、戏剧的研究与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五”期间 美国诗歌 戏剧研究 2004年 中国 研究领域 研究与发展 研究成果 改进建议 新走向
下载PDF
现代性的诉求——庞德《华夏集》对美国诗歌主题与用词的创新 被引量:3
4
作者 祝朝伟 张柏然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1-65,共5页
庞德以前的浪漫主义诗人痛恨城市文明,摒弃城市题材,其诗歌辞藻华丽,且华而不实。庞德在《华夏集》的翻译中主动而自觉地完成了诗歌主题的转变,他摒弃了古旧词语的使用,运用日常口语词汇精确地再现诗性体验,将现代城市文明等诗歌题材纳... 庞德以前的浪漫主义诗人痛恨城市文明,摒弃城市题材,其诗歌辞藻华丽,且华而不实。庞德在《华夏集》的翻译中主动而自觉地完成了诗歌主题的转变,他摒弃了古旧词语的使用,运用日常口语词汇精确地再现诗性体验,将现代城市文明等诗歌题材纳入诗歌领域,在诗歌主题与用词等方面表现出对现代性的强烈诉求,实现了对美国诗歌主题与诗歌用词的创新,引发了轰轰烈烈的自由诗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庞德 华夏集 美国诗歌 现代性
下载PDF
文化语境与文学接受──试论当代美国诗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接受 被引量:13
5
作者 董洪川 《外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3-29,共7页
本文从文化语境的角度 ,探讨当代美国诗歌接受中国文化的深层原因。文章首先指出当代美国诗歌大规模接受了中国文化的影响 ,然后 ,重点分析美国二战后的社会文化语境和美国诗歌在艾略特传统之后的发展状况 ,揭示了当代美国诗歌接受中国... 本文从文化语境的角度 ,探讨当代美国诗歌接受中国文化的深层原因。文章首先指出当代美国诗歌大规模接受了中国文化的影响 ,然后 ,重点分析美国二战后的社会文化语境和美国诗歌在艾略特传统之后的发展状况 ,揭示了当代美国诗歌接受中国文化的内在必然性 ;文章还指出 ,新诗运动以来中国文化在美国的译介和传播 ,也是当代美国诗歌接受中国文化的重要语境。通过上述个案分析 ,文章提出 ,文化语境与文学接受之间是一种能动关系 ,文化语境为文学接受创造了条件 ,文学接受反过来又拓展和深化了文化语境 ;两者相辅相成、互为促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诗歌 当代 文学接受 文化语境 为文 新诗运动 译介 能动 首先 中国文化
下载PDF
文化间性的例证:中国诗歌审美范式对美国诗歌创作的影响 被引量:16
6
作者 邱国红 《云梦学刊》 2005年第1期96-99,共4页
中国诗歌的传统题材、“意象叠加”的艺术境界、“缘情说”的诗学理念、“兴”的创作手法、“哲理入诗”的审美范式,甚至中国传统哲学的理论观点和汉诗的句式结构,在二十世纪几代美国诗人的创作中都得到了程度不同的体现。对美国诗歌创... 中国诗歌的传统题材、“意象叠加”的艺术境界、“缘情说”的诗学理念、“兴”的创作手法、“哲理入诗”的审美范式,甚至中国传统哲学的理论观点和汉诗的句式结构,在二十世纪几代美国诗人的创作中都得到了程度不同的体现。对美国诗歌创作实践产生了整体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诗歌 美国诗歌 审美范式 文化间性
下载PDF
美国诗歌百年回顾与反思——20世纪美国诗歌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2
7
作者 苏晖 溪云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71-174,共4页
关键词 国际学术研讨会 美国诗歌 研讨会综述 回顾与反思 四川外语学院 外国语学院 华中师范大学 宾夕法尼亚大学
下载PDF
美国经典诗歌的立体和综合性研究——李正栓、陈岩《美国诗歌研究》评介 被引量:1
8
作者 刘立辉 赵越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89-190,共2页
关键词 美国诗歌 经典诗歌 诗歌研究 中国古典诗歌 新文化运动时期 立体 评介 90年代以来
下载PDF
20世纪美国诗歌建构中国形象的方式论 被引量:2
9
作者 赵小琪 周秀勤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5期16-25,共10页
20世纪美国诗歌的中国形象之所以呈现一种异于19世纪西方文学中国形象的风貌,与诗人们想象中国的方法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大致而言,20世纪美国诗歌建构中国形象的方式主要包括三种:再造性想象、互文性想象、相反性想象。运用再造性想象... 20世纪美国诗歌的中国形象之所以呈现一种异于19世纪西方文学中国形象的风貌,与诗人们想象中国的方法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大致而言,20世纪美国诗歌建构中国形象的方式主要包括三种:再造性想象、互文性想象、相反性想象。运用再造性想象,20世纪美国诗人再造中国器物表征与再造中国化视觉空间,旨在通过“发现”中国来言说自我。运用互文性想象,20世纪美国诗人对中国诗歌文体、句法结构、立意进行仿拟,对中国字和句进行直接粘贴,意在通过“师法”中国文学和文化来丰富自我。运用相反性想象,20世纪美国诗人将混乱、称霸的美国与和谐、友善的中国进行对比,意在通过“正视”中国来反思自我。可以说,这三种想象中国的方式,在20世纪美国的不同历史情势下,都成为这一时期美国诗人具有积极意义的批判性武器,它们以中国文化为参照系,对美国现实进行了社会和审美等方面的批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诗歌 中国形象 再造性想象 互文性想象 相反性想象
下载PDF
跨文化互动中的华裔美国诗歌创新——李立阳诗作“中国式吃”描写的意义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春敏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4期143-148,共6页
北美丰富的亚裔诗歌作品一方面为我们理解散居在海外的亚裔人士的生活和经历提供了机会,另一方面为我们审视当代文学和文化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素材。华裔美国诗人李立阳的作品在美国获得多个文学奖项,他的诗作内容丰富,写作手法细腻。作... 北美丰富的亚裔诗歌作品一方面为我们理解散居在海外的亚裔人士的生活和经历提供了机会,另一方面为我们审视当代文学和文化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素材。华裔美国诗人李立阳的作品在美国获得多个文学奖项,他的诗作内容丰富,写作手法细腻。作为跨文化跨国境的写作形式,他的诗歌体现了侨民在异国的真实生活和真实情感。部分评论家将他的作品进行民族中心主义来解读,仅重视李立阳对中国文化的传承,这既违背了诗人创作的本意,也使其诗文的解读狭隘化。特别值得重视的是诗人在对"中国式的"吃和吃食的描写中,将多种文化传统进行汇合并重新定位,使种族印记无形化,从而实现了对华美诗文文体模式的不断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裔美国诗歌 李立阳 吃食 文化传承
下载PDF
论美国诗歌的衰落 被引量:3
11
作者 脱剑鸣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1期121-124,共4页
本文探讨了导致美国诗歌衰落的内部和外部因素。认为美国诗歌衰落的外部因素是美国的出版业和普通读者对诗歌的兴趣越来越淡。而内部因素则在于被禁锢在学院里的诗歌及其评论由于其自身的弱点逐渐堕落成一种实用的、远离艺术的“职业”。
关键词 美国诗歌 诗歌评论 诗歌衰落 大学英语教学 《纽约时报》 批评家 艾略特 马修·阿诺德 外部因素 诗人们
下载PDF
“见证诗歌”:21世纪美国诗歌发展新趋势 被引量:2
12
作者 孙立恒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CSSCI 2017年第2期166-180,共15页
"见证诗歌"理念最早由美国著名诗人卡洛琳·弗池于1981年提出,它强调诗歌的社会责任与政治性,主张诗歌以见证、记录历史及重大事件为己任,定格社会个人和体制在重大历史事件等极端情境下的困惑与反思,这也成为美国诗歌进入21世纪... "见证诗歌"理念最早由美国著名诗人卡洛琳·弗池于1981年提出,它强调诗歌的社会责任与政治性,主张诗歌以见证、记录历史及重大事件为己任,定格社会个人和体制在重大历史事件等极端情境下的困惑与反思,这也成为美国诗歌进入21世纪以来的全新发展趋势。本文重点考察新千年以来出版的数部美国诗歌选集,从纵横两个方向深入探讨该类诗歌创作思潮的缘起、内涵、社会价值、艺术策略,以及它所面临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见证诗歌 当代美国诗歌 缘起 内涵与社会价值 艺术策略
下载PDF
现代主义诗歌技法的萌芽——庞德《华夏集》对美国诗歌的创新 被引量:2
13
作者 祝朝伟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13-17,共5页
本着“日日新”的创新诗学,庞德在《华夏集》的翻译中创造性地使用了特殊留空与特殊空行等诗歌印刷版式,同时首次使用了“首语重复结构”等现代主义诗歌技法,极大丰富了现代主义诗歌的写作技法,实现了对美国诗歌写作技法的创新,引发了... 本着“日日新”的创新诗学,庞德在《华夏集》的翻译中创造性地使用了特殊留空与特殊空行等诗歌印刷版式,同时首次使用了“首语重复结构”等现代主义诗歌技法,极大丰富了现代主义诗歌的写作技法,实现了对美国诗歌写作技法的创新,引发了轰轰烈烈的自由诗运动,对后世的诗人与译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庞德 《华夏集》 美国诗歌 现代主义 诗歌技法
下载PDF
华裔美国诗歌鸟瞰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子清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6年第6期5-9,共5页
和美国黑人的诗歌相比,华裔美国诗歌的历史并不长,亚裔/华裔美国诗歌形成气候是在20世纪80年代。围绕华裔美国诗歌的种种问题(一般来说,也许是种族性的文学建构)可以被概括为两方面的矛盾,但无论怎样,我们都承认华裔诗人或作家的艺术个... 和美国黑人的诗歌相比,华裔美国诗歌的历史并不长,亚裔/华裔美国诗歌形成气候是在20世纪80年代。围绕华裔美国诗歌的种种问题(一般来说,也许是种族性的文学建构)可以被概括为两方面的矛盾,但无论怎样,我们都承认华裔诗人或作家的艺术个性和审美趣味与他们族裔意识的强弱不无关联,而他们族裔意识的强弱,一般说来,又与他们的血统和出身不无关联。华裔诗人或作家群体所处的历史条件和文化环境在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地常变不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裔美国诗歌 华裔诗人 种族性
下载PDF
历史与社会现实生活的跨文化审视——华裔美国诗歌的先声:在美国最早的华文诗歌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子清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8年第5期18-22,共5页
华裔美国诗歌是对华裔美国历史与社会现实生活跨文化审视的艺术结晶。它艺术地记录了早期移民在异域的屈辱、酸楚、辛劳、苦难、向往,也再现了出生在美国的华裔对祖辈移民记忆进行诗性重构的历史画面。它多角度地展示了华裔在所在国艰... 华裔美国诗歌是对华裔美国历史与社会现实生活跨文化审视的艺术结晶。它艺术地记录了早期移民在异域的屈辱、酸楚、辛劳、苦难、向往,也再现了出生在美国的华裔对祖辈移民记忆进行诗性重构的历史画面。它多角度地展示了华裔在所在国艰巨的生活历程与事业的成就和发展,也揭示了少数族裔处在两种文化之间的复杂心态。研究华美诗歌,如果不提《埃仑诗集》和《金山歌集》这两本原来用汉语创作的诗集,我们综观华美诗歌将是不完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裔 美国诗歌 《埃仑诗集》 《金山歌集》 跨文化
下载PDF
爱默生与美国诗歌传统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宗英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49-53,共5页
爱默生主张抛弃经验,凭借直觉去感受世界和追求真理。他坚信自然是人类精神世界的物质外化,是个象征体系。诗人是"见者"、"言者"、"先知"和"语言创造者",是个代表性的人物,因此惟有诗人才能刻... 爱默生主张抛弃经验,凭借直觉去感受世界和追求真理。他坚信自然是人类精神世界的物质外化,是个象征体系。诗人是"见者"、"言者"、"先知"和"语言创造者",是个代表性的人物,因此惟有诗人才能刻画自然并揭示真理。本文旨在考察爱默生超验主义诗学理论所包含的"代表性人物"、"智性感受"、"化石的诗歌"和"催生韵律的主题"等四个基本要素在惠特曼、弗罗斯特、庞德、奥尔森等现当代重要美国诗人诗歌创作中的体现,进而揭示爱默生对构建美国诗歌传统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默生 超验诗学 美国诗歌传统
下载PDF
无为·忘言·和谐——道禅思想对美国诗歌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覃丹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51-56,共6页
道禅思想或直接性地、或间接性地以中国古典诗歌为桥梁影响和推动了美国诗歌的改变。道家"无为"思想拓宽了美国诗歌题材;道禅"得意忘言"的诗学理念促进了美国诗歌语言、技巧的变革;道禅和谐美的内涵则为美国诗歌提... 道禅思想或直接性地、或间接性地以中国古典诗歌为桥梁影响和推动了美国诗歌的改变。道家"无为"思想拓宽了美国诗歌题材;道禅"得意忘言"的诗学理念促进了美国诗歌语言、技巧的变革;道禅和谐美的内涵则为美国诗歌提供了全新的物我观。从而使美国诗歌更为多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典诗歌 美国诗歌 影响
下载PDF
小议美国诗歌自然主题的流变 被引量:1
18
作者 梁晶 《文教资料》 2007年第32期21-22,共2页
美国诗歌的自然主题与其民族性密切关联,以歌颂美国本土的自然风光为其主基调。而从爱默生到惠特曼直至威廉斯,美国诗歌的自然主题也历经了从神性到人性、从正面的讴歌到正反两面呈现的渐趋真实的流变。
关键词 美国诗歌 自然主题 神性 人性
下载PDF
中国新时代的美国诗歌史研究与中国知识创建
19
作者 刘东霞 《外国语文研究》 2023年第6期43-51,共9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美国诗歌史研究的理论探索与编撰实践相互激发,推动了新时代美国诗歌史研究的新发展。本文从学术史和中美学术互鉴的视角总结新时代中国的美国诗歌史研究成果及其历史编纂观。本文认为,新时代中国学者基于学术与政...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美国诗歌史研究的理论探索与编撰实践相互激发,推动了新时代美国诗歌史研究的新发展。本文从学术史和中美学术互鉴的视角总结新时代中国的美国诗歌史研究成果及其历史编纂观。本文认为,新时代中国学者基于学术与政治互渗、中西互鉴与中国自主相结合的历史编纂观,在美国文学史框架下的诗歌史、诗歌专题史和诗歌专门史等方面的探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创建了富有中国特色的美国诗歌史知识和话语,为新时代中国自主知识创建提供了注脚和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新时代 美国诗歌史研究 历史编纂观 中国知识创建
下载PDF
从民族性看美国诗歌自然主题的衍变
20
作者 梁晶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8年第5期191-191,195,共2页
美国诗歌的自然主题与其民族性密切关联,以歌颂美国本土的自然风光为其主基调。而从爱默生到惠特曼直至威廉斯,美国诗歌的自然主题也历经了从神性到人性、从正面的讴歌到正反两面呈现的渐趋真实的衍变。
关键词 美国诗歌 自然主题 神性 人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