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6篇文章
< 1 2 4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创超薄贴面技术对前牙间隙修复治疗患者牙体美学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周宗雄 周星辰 周铭航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2期249-251,共3页
目的:探讨微创超薄贴面技术在前牙间隙修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5月我院收治的86例前牙间隙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行全瓷贴面修复治疗,观察组行微创超薄贴面技术修复治疗,随访6个月。比... 目的:探讨微创超薄贴面技术在前牙间隙修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5月我院收治的86例前牙间隙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行全瓷贴面修复治疗,观察组行微创超薄贴面技术修复治疗,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牙体美学效果、牙周状况、咀嚼功能、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颜色匹配、牙面边缘自然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修复后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指数(BI)、牙龈指数(GI)、牙周探诊深度(PD)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修复后咬合力、咀嚼效率及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为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65%,低于对照组的1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超薄贴面技术可提高前牙间隙修复患者牙体美学效果,加快咀嚼功能恢复,且对牙周健康影响小,并发症少,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牙间隙 修复治疗 微创超薄贴面技术 牙体美学效果 并发症
下载PDF
自拟槿柏洗方外洗联合萘替芬酮康唑乳膏治疗小儿头癣美学效果观察
2
作者 姜桂仙 杨晓丽 +1 位作者 任媛媛 宫安明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9期70-73,共4页
目的:研究自拟槿柏洗方外洗联合萘替芬酮康唑乳膏治疗小儿头癣的美学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4月在秦皇岛市中医医院中医皮肤科收治的82例头癣患儿,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单纯采用抗真菌药膏外... 目的:研究自拟槿柏洗方外洗联合萘替芬酮康唑乳膏治疗小儿头癣的美学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4月在秦皇岛市中医医院中医皮肤科收治的82例头癣患儿,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单纯采用抗真菌药膏外涂治疗,2次/天,持续治疗4周;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自拟槿柏洗方外洗治疗,2次/天,持续治疗4周。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开始时、结束时及停药后4周患儿头部的靶皮损(皮损面积最大处)状况[皮损面积、红斑、鳞屑(脓疱/黄痂)、瘙痒]评分和头皮严重指数(PSSI)评分,患儿治疗结束时的疗效,患儿治疗结束4周后复发情况和家长美观满意度,患儿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患儿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靶皮损状况评分和PSS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患儿靶皮损状况评分和PSS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联合组患儿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4周后,联合组家长美观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复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单纯使用抗真菌药膏外涂治疗小儿头癣,自拟槿柏洗方外洗联合萘替芬酮康唑乳膏对头皮的损伤程度更小,疗效更佳,家长美观满意度更高,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拟槿柏洗方 抗真菌药膏 头癣 美学效果 满意度
下载PDF
芪参补气活血养颜汤联合Q开关Nd∶YAG激光治疗女性黄褐斑的美学效果观察
3
作者 王姿 秦宗碧 蔡翔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108-111,共4页
目的:探讨芪参补气活血养颜汤联合Q开关Nd∶YAG激光治疗女性黄褐斑的美学效果。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19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80例黄褐斑女性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2例(采用芪参补气活血养颜汤联合Q开关Nd∶YAG 1064... 目的:探讨芪参补气活血养颜汤联合Q开关Nd∶YAG激光治疗女性黄褐斑的美学效果。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19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80例黄褐斑女性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2例(采用芪参补气活血养颜汤联合Q开关Nd∶YAG 1064 nm激光治疗)和对照组38例(采用Q开关Nd∶YAG 1064 nm激光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中医症状积分,皮肤状况,黄褐斑面积及颜色,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62%,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4.21%(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情绪低落、胸胁胀痛、经行乳胀、口苦咽干等上述中医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观察组黑素指数、红斑指数及皱纹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黄褐斑面积及颜色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参补气活血养颜汤联合Q开关Nd∶YAG1064 nm激光能够提高黄褐斑治疗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皮肤状况,减少黄褐斑面积及颜色,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参补气活血养颜汤 Q开关Nd∶YAG激光 黄褐斑 美学效果 皮肤状况
下载PDF
引导骨再生术在前牙区种植中的应用及对美学效果和临床疗效的影响
4
作者 周宇 刘效文 +2 位作者 王娜娜 姜仁杰 陈旭兵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8期146-149,共4页
目的:探讨前牙区种植联合引导骨再生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0月笔者医院接受前牙区种植的142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70)和观察组(n=72)。对照组单纯进行牙种植,观察组在牙种植基础上联合引导... 目的:探讨前牙区种植联合引导骨再生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0月笔者医院接受前牙区种植的142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70)和观察组(n=72)。对照组单纯进行牙种植,观察组在牙种植基础上联合引导骨再生术治疗。通过临床资料收集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的牙槽骨密度、植骨厚度和成骨厚度、牙周探诊深度(Periodontal depth,PD)、临床附着丧失(Clinical attachment loss,CAL)、牙龈退缩(Gingival recession,GR)、红色美学指数(Pink esthetic scores,PES)、临床疗效和并发症。结果:术后6个月,两组牙槽骨密度、植骨厚度和成骨厚度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6个月,两组PD、CAL及GR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PD、CA及GR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PES指标评分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5.83%,高于对照组的91.43%(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39%,低于对照组的8.57%(P<0.05)。结论:前牙区种植联合引导骨再生术美学效果好、PES评分高,临床总有效率高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 引导骨再生术 前牙区 美学效果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数字化导板辅助植入种植体对老年前牙种植修复患者满意度及修复美学效果的影响
5
作者 罗晓军 刘婷 +1 位作者 张璐 袁嘉威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24年第4期1160-1164,共5页
目的探究数字化导板辅助植入种植体对老年前牙种植修复患者满意度及修复美学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行前牙种植修复的老年患者临床资料,依据修复方案不同进行分组,采用常规种植修复的42例(67颗种植体)... 目的探究数字化导板辅助植入种植体对老年前牙种植修复患者满意度及修复美学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行前牙种植修复的老年患者临床资料,依据修复方案不同进行分组,采用常规种植修复的42例(67颗种植体)为常规组,采用数字化导板辅助植入种植体修复的56例(84颗种植体)为数字化组。比较2组牙齿修复效果、种植准确度、咬合功能和种植体稳定性,记录修复后并发症与治疗费用,评价美学效果和患者满意度。结果术后第3个月和第6个月,数字化组美学、功能和生物学评分,种植体根部颊舌向与垂直向、颈部颊舌向与垂直向及根尖偏差距离均低于常规组(均P<0.05),咬合功能和种植体稳定性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均P<0.05);数字化组治疗费用高于常规组(P<0.05),手术时长少于常规组(P<0.05);数字化组术后3个月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术后第3、第6个月,数字化组粉色美学指数(PES)、白色美学指数(WES)评分、对修复的满意度均高于常规组(均P<0.05)。结论数字化导板辅助植入种植体在老年患者前牙种植修复中效果良好,可减少并发症与治疗时长,保证精确度与稳定性,改善咬合功能和美观度,患者满意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数字化导板 种植体修复 前牙 美学效果 满意度
下载PDF
前牙高透氧化锆全瓷冠修复单颗前牙缺损的美学效果分析
6
作者 徐菁 李敏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6期162-165,共4页
目的:探究高透氧化锆全瓷冠修复单颗前牙缺损的美学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0月笔者医院收治的单颗前牙缺损患者80例(共80颗患牙),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高透氧化锆全瓷冠修复)和对照组(钴铬烤瓷冠修复),每组40例(40颗患牙)... 目的:探究高透氧化锆全瓷冠修复单颗前牙缺损的美学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0月笔者医院收治的单颗前牙缺损患者80例(共80颗患牙),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高透氧化锆全瓷冠修复)和对照组(钴铬烤瓷冠修复),每组40例(40颗患牙),比较两组的修复效果,修复前、修复后1个月的牙周指标及龈沟液指标[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介素8(Interleukin-8,IL-8)]水平,对比两组修复后1年的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修复后1年,两组颜色对比、边缘着色、解剖外形、边缘密合度、龋齿等修复效果评估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修复后1个月,两组牙周探诊深度、菌斑指数、出血指数均升高,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龈沟液ALP、IL-6、IL-8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修复后1年,观察组修复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修复后1年期间,两组均未发生牙体腐蚀,疼痛、牙龈炎、根折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高透氧化锆全瓷冠修复单颗前牙缺损的美学效果较好,可减轻牙周组织炎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牙缺损 高透氧化锆全瓷冠 钴铬烤瓷冠 牙齿修复 美学效果 牙周指数
下载PDF
下睑皮肤眼轮匝肌切除术治疗儿童先天性睑内翻合并倒睫的临床及美学效果评价
7
作者 宋昱 陆骏 李鸿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33-36,共4页
目的:探究下睑皮肤眼轮匝肌切除术治疗儿童先天性睑内翻合并倒睫的临床及美学效果。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17年2月-2021年10月收治的80例先天性睑内翻合并倒睫患儿,按照入院顺序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下... 目的:探究下睑皮肤眼轮匝肌切除术治疗儿童先天性睑内翻合并倒睫的临床及美学效果。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17年2月-2021年10月收治的80例先天性睑内翻合并倒睫患儿,按照入院顺序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下睑皮肤眼轮匝肌双层缝合术矫治,观察组采用下睑皮肤眼轮匝肌切除术矫治。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临床疗效、术前和术后6个月角膜散光值(Cornea cylinder,CC)、总散光值(Retinography cylinder,RC)、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以及美学评分,回访记录并比较两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术后1个月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儿CC值、RC值、BCVA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美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下睑皮肤眼轮匝肌切除术可有效提高先天性睑内翻合并倒睫临床疗效,改善患儿视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提高眼睑美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睑皮肤眼轮匝肌切除术 先天性睑内翻 倒睫 患儿 美学效果
下载PDF
早期矫治在青少年下颌后缩畸形中的效果观察及对美学效果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张静 刘全惠 《中国医学工程》 2024年第4期72-75,共4页
目的探讨螺旋扩弓器联合Twin-block矫治器早期矫治在青少年下颌后缩畸形中的效果观察及对美学效果的影响研究。方法将河南大学赛思口腔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65例青少年下颌后缩畸形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 目的探讨螺旋扩弓器联合Twin-block矫治器早期矫治在青少年下颌后缩畸形中的效果观察及对美学效果的影响研究。方法将河南大学赛思口腔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65例青少年下颌后缩畸形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观察组32例,对照组早期给予Twin-block矫治器治疗,观察组早期给予螺旋扩弓器联合Twin-block矫治器矫治治疗,比较两组颌面部形态指标、面部美容指标、牙齿咬合力及咀嚼能力。结果矫治后3个月,观察组蝶胺中心-鼻根点-上牙槽座点角(SNA)、蝶鞍中心-鼻根点-下牙槽座点角(SNB)、上牙槽座点-鼻根点-下牙槽座点角(ANB)、下面高(ANS-Me)、上面高(N-ANS)、全面高(N-Me)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矫治后3个月,观察组上唇角(ALs-FH)、面突角(G-Sn-Pg)、颌沟倾角(Pg B-FH)、颌唇沟角(Li-b-Pos)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矫治后3个月,观察组牙齿咬合力、咀嚼能力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螺旋扩弓器联合Twin-block矫治器早期矫治可以有效改善青少年下颌后缩畸形患者的面部形态,提高面部美学效果,改善牙齿咬合力和咀嚼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后缩 美学效果 螺旋扩弓器 TWIN-BLOCK矫治器 咀嚼能力
下载PDF
正畸固定牵引断根结合修复治疗前牙龈下冠折的美学效果观察
9
作者 彭早霞 周思颖 +1 位作者 娜孜娜·马达力 堵安庆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8期126-130,共5页
目的:分析正畸固定牵引断根结合修复治疗在前牙龈下冠折美学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3年5月笔者医院收治的76例前牙龈下冠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8)和观察组(n=38)。两组患者均给予牙髓摘除根管治疗,根管治疗1... 目的:分析正畸固定牵引断根结合修复治疗在前牙龈下冠折美学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3年5月笔者医院收治的76例前牙龈下冠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8)和观察组(n=38)。两组患者均给予牙髓摘除根管治疗,根管治疗1个月后,对照组切除牙龈后行烤瓷冠修复,观察组给予正畸固定牵引断根结合烤瓷冠修复。随访1年,记录两组患者治疗优良率、前牙咬合功能、牙周健康情况、美学效果、总治疗时长、治疗花费、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97.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21%(P<0.05);观察组前牙咬合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牙尖交错位肌电值及最大紧咬合状态肌电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牙周健康情况优于对照组,红色美学指数及白色美学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治疗时长与治疗花费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7.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68%,且观察组各项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正畸固定牵引断根结合前牙美学修复治疗前牙龈下冠折疗效肯定,有助于前牙咬合功能恢复,维持牙周健康及美学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牙龈下冠折 口腔正畸 牵引 修复 美学效果
下载PDF
耳后沟带蒂皮瓣修复联合循证护理对难治性耳前瘘管反复感染患儿疗效及美学效果观察
10
作者 周聪 代文意 尚蕾 《中国医疗美容》 2024年第1期78-81,共4页
目的探讨耳后沟带蒂皮瓣修复联合循证护理在难治性耳前瘘管反复感染患儿瘘管修复的可行性及优势。方法随机将2020年2月~2022年1月收治的83例反复感染耳前瘘管患儿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两组患儿均实施耳前瘘管切除术,对照组... 目的探讨耳后沟带蒂皮瓣修复联合循证护理在难治性耳前瘘管反复感染患儿瘘管修复的可行性及优势。方法随机将2020年2月~2022年1月收治的83例反复感染耳前瘘管患儿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两组患儿均实施耳前瘘管切除术,对照组耳前瘘管切除后直接周围皮肤减张拉拢缝合;观察组耳前瘘管切除后游离耳后沟皮瓣带蒂翻转至耳前缝合,术后配合循证护理。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切口愈合程度、疗效及美学效果。结果两组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9.51%,明显高于观察组2.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51,P=0.031)。观察组切口Ⅰ期愈合率高于对照组,Ⅱ期愈合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两组患儿耳前瘘管均痊愈,治愈率均为100%,但观察组平均愈合时间为(11.63±3.24)d,明显较对照组(19.25±4.81)d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483,P=0.000)。观察组美学满意度为100%,明显高于对照,85.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23,P=0.032)。结论耳后沟带蒂皮瓣修复难治性耳前瘘管反复感染创面安全、可靠,联合循证护理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切口愈合和皮瓣存活,缩短治疗时间,提高美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前瘘管 难治性 耳后沟带蒂皮瓣 皮瓣修复 循证护理 疗效 美学效果
下载PDF
拔牙位点保存技术对前牙口腔种植患者牙槽骨骨量及牙槽美学效果的影响
11
作者 常静 《智慧健康》 2024年第17期93-95,共3页
目的观察拔牙位点保存技术对前牙口腔种植患者牙槽骨骨量及牙槽美学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2月在本院口腔科接受前牙口腔种植手术的72例患者,并依照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拔牙... 目的观察拔牙位点保存技术对前牙口腔种植患者牙槽骨骨量及牙槽美学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2月在本院口腔科接受前牙口腔种植手术的72例患者,并依照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拔牙和口腔种植手术,观察组采取拔牙位点保存技术。对两组的牙槽美学效果、牙槽骨量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术前,两组牙槽美学效果得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的牙槽美学效果得分较术前均更高,且观察组术后牙槽美学效果得分较对照组更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牙槽骨高度、密度、宽度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牙槽骨高度、密度、宽度值均较术前更高,且观察组术后牙槽骨高度、密度、宽度值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拔牙位点保存技术对前牙口腔种植患者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显著提升牙槽美学效果,有效保存牙槽骨高度、密度、宽度值,促进疾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牙位点保存技术 前牙口腔种植 牙槽骨骨量 牙槽美学效果
下载PDF
聚合瓷高嵌体与全瓷冠在下颌第一磨牙缺损修复中的应用及对咀嚼功能和美学效果的影响
12
作者 黄河 王拓 +3 位作者 孙晶晶 刘晶 乔宁 齐艳云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10期171-174,共4页
目的:探讨聚合瓷高嵌体与全瓷冠在下颌第一磨牙缺损修复中的应用及对咀嚼功能和美学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120例第一磨牙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0例,采用全瓷冠修复)和... 目的:探讨聚合瓷高嵌体与全瓷冠在下颌第一磨牙缺损修复中的应用及对咀嚼功能和美学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120例第一磨牙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0例,采用全瓷冠修复)和观察组(60例,采用聚合瓷高嵌体修复)。观察两组患者的修复效果、牙周健康指标、咀嚼功能、美学效果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12个月,观察组修复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牙周健康指标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咀嚼功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表面光滑、边缘密合性、固定良好及颜色匹配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继发龋、牙冠折裂、牙龈红肿、咬合痛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修复成功率及存活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全瓷冠治疗比较,应用聚合瓷高嵌体修复下颌第一磨牙缺损能够提高患者远期修复效果,改善牙周健康状况,提升咀嚼功能及美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瓷高嵌体 全瓷冠 下颌第一磨牙 牙体缺损 修复 咀嚼功能 美学效果
下载PDF
牙槽骨微穿孔术用于中重度牙列拥挤伴前牙唇倾患者正畸治疗中的美学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凌云 段秀敏 +1 位作者 韩韶丰 李鹏举 《中国医疗美容》 2024年第5期80-83,共4页
目的探讨分析牙槽骨微穿孔术用于中重度牙列拥挤伴前牙唇倾患者正畸治疗中的美学效果。方法于2020年8月~2023年8月期间,选取我院中重度牙列拥挤伴前牙唇倾患者97例,均接受牙槽骨微穿孔术治疗,观察其治疗情况及美学效果。结果加力1个月... 目的探讨分析牙槽骨微穿孔术用于中重度牙列拥挤伴前牙唇倾患者正畸治疗中的美学效果。方法于2020年8月~2023年8月期间,选取我院中重度牙列拥挤伴前牙唇倾患者97例,均接受牙槽骨微穿孔术治疗,观察其治疗情况及美学效果。结果加力1个月后尖牙移动距离为(1.93±0.25)mm,牙根吸收量为(0.48±0.16)mm;加力2个月后尖牙移动距离为(3.69±0.47)mm,牙根吸收量为(0.57±0.19)mm。矫治后患者U1-NA距、U1-NA角低于矫治前,U1-L1高于矫治前(P<0.05)。矫治后红色美学指数(PES)评分为(10.27±1.68)分,高于矫治前(13.16±0.59)分(P<0.05)。患者对正畸治疗结果的满意度为97.94%。结论牙槽骨微穿孔术用于中重度牙列拥挤伴前牙唇倾患者正畸治疗中可促进正畸牙移动速度,提高矫治效果,且不会明显增加患者牙根吸收量,患者满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槽骨微穿孔术 牙列拥挤 前牙唇倾 正畸 美学效果
下载PDF
异种胶原基质在种植体周角化黏膜增宽中的美学效果评价
14
作者 杨艳 张佳 +3 位作者 马雪纯 蔡安东 周文娟 柳忠豪 《口腔疾病防治》 2024年第2期108-115,共8页
目的评价异种胶原基质在种植体周角化黏膜增宽中的稳定性及美学效果,为异种胶原基质材料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及患者知情同意,收集2020年7月至2022年9月于滨州医学院附属烟台口腔医院因种植位点颊侧角化... 目的评价异种胶原基质在种植体周角化黏膜增宽中的稳定性及美学效果,为异种胶原基质材料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及患者知情同意,收集2020年7月至2022年9月于滨州医学院附属烟台口腔医院因种植位点颊侧角化黏膜宽度(keratinized mucosa width,KMW)<2 mm行角化黏膜增宽的20例患者,共纳入36颗种植体,年龄(52.0±10.4)岁,其中女性18例,男性2例。根据移植材料的不同分为游离龈移植(free gingival graft,FGG)对照组和异种胶原基质试验组。测量术后1、3个月种植体颊侧KMW的增量效果及黏膜收缩率,评价术后黏膜瘢痕指数(mucosal scarring index,MSI)。结果术后3个月对照组的KMW为(3.67±1.06)mm,试验组的KMW为(2.96±0.98)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76,P<0.05)。术后1个月试验组KMW收缩率为(33.34±16.30)%,对照组为(22.05±15.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试验组KMW收缩率为(51.95±12.60)%,对照组为(37.44±16.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试验组在瘢痕5项指标中(瘢痕宽度、瘢痕凸度、瘢痕颜色、缝合痕迹、整体外观)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种胶原基质在种植体周角化黏膜增宽中可以增加KMW,同时获得更加自然协调的软组织美学效果,但具有较大的收缩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种植 角化黏膜 角化黏膜宽度 种植体周角化黏膜增宽 游离龈移植术 异种胶原基质 角化黏膜收缩率 黏膜瘢痕指数 美学效果
下载PDF
纳米复合树脂和光固化复合树脂材料在前牙缺损修复中的美学效果及咀嚼功能对比
15
作者 黄艳青 汪磊 孙辉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7期137-139,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纳米复合树脂和光固化复合树脂材料用于前牙美容修复中的应用价值及对修复效果、咀嚼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2年2月于笔者医院接受前牙美容修复治疗的80例患者(共186颗患牙)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入... 目的:对比分析纳米复合树脂和光固化复合树脂材料用于前牙美容修复中的应用价值及对修复效果、咀嚼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2年2月于笔者医院接受前牙美容修复治疗的80例患者(共186颗患牙)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观察组给予纳米复合树脂材料修复,观察两组前牙修复的优良率,对比治疗前后牙周指标及咀嚼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前牙修复总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牙龈指数、龈沟出血指数、菌斑指数、牙松动程度、咬合力、咀嚼效率均得到较大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纳米复合树脂和光固化复合树脂材料在前牙美容修复中均可发挥较好的临床效果,但前者优势更大,修复效果较光固化树脂更佳,不仅能改善牙龈健康状况,还能促进咀嚼功能提升,对于术后尽快恢复也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复合树脂 光固化复合树脂 前牙修复 美学效果 牙周指标 咀嚼功能
下载PDF
眉下缘切口提升术联合重睑成形治疗中重度上睑皮肤松弛的美学效果观察
16
作者 王晓敏 杨猛 +1 位作者 刘波 陈淼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10-13,共4页
目的:观察眉下缘切口提升术联合重睑成形治疗中重度上睑皮肤松弛的美学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2022年10月在笔者医院治疗的62例上睑皮肤松弛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联合治疗组(n=32)和眉下切口组(n=30),联合治疗... 目的:观察眉下缘切口提升术联合重睑成形治疗中重度上睑皮肤松弛的美学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2022年10月在笔者医院治疗的62例上睑皮肤松弛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联合治疗组(n=32)和眉下切口组(n=30),联合治疗组行眉下缘切口提升术联合重睑术,眉下切口组行眉下缘切口提升术,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比较两组术后矫治效果,上睑缘至眉距离(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upper eyelid margin and the eyebrow,DEE)、睑裂宽度(The height of the palpebral fissure,HPF)、瞳孔中点睑缘与重睑距离(Middle pupil margin-fold distance,MPMFD)、角膜内侧睑缘与重睑距离(Medial corneal margin-fold distance,MCMFD)以及外眦处睑缘与重睑距离(Lateral canthus margin-fold distance,LCMFD)、上睑皱纹改善效果(Lemperle评分)、术后外观满意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联合治疗组DEE、HPF、MPMFD、MCMFD、LCMFD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emperle评分均有所降低,但联合治疗组低于眉下切口组(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术后外观满意度96.88%高于眉下切口组76.67%(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与眉下切口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眉下缘切口提升术联合重睑成形治疗中重度上睑皮肤松弛,能够有效改善上睑松弛情况,减少上睑皱纹,且患者外观满意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睑皮肤松弛 眉下缘切口提升术 重睑成形术 美学效果 满意度
下载PDF
两种不同材料种植体修复牙列缺损的力学性能及美学效果观察
17
作者 蒋亿清 陈思宇 赵韵韵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121-124,共4页
目的:观察钛合金种植体与纯钛种植体修复牙列缺损的力学性能及美学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9月笔者医院收治的160例牙列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种植体不同修复方式分为观察组79例(108颗牙,采用钛合金种植体)和对照组81例(... 目的:观察钛合金种植体与纯钛种植体修复牙列缺损的力学性能及美学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9月笔者医院收治的160例牙列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种植体不同修复方式分为观察组79例(108颗牙,采用钛合金种植体)和对照组81例(112颗牙,采用纯钛种植体)。比较两组的种植有效率、咀嚼效率、牙齿总咬合力、牙周健康指数、并发症发生率及美学评分差异。结果:两组种植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咀嚼效率治疗后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咀嚼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牙齿总咬合力随时间延长逐渐升高,且观察组各时间段内总咬合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菌斑指数、牙龈指数及龈沟出血指数均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种植体周围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红白美学指数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于纯钛种植体,钛合金种植体用于修复牙列缺损患者具有更强力学性能,可改善患者咀嚼和咬合能力,降低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率,提高美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种植体 纯钛种植体 牙列缺损 力学性能 美学效果
下载PDF
超脉冲点阵CO_(2)激光联合小针刀皮下剥离治疗痤疮萎缩性瘢痕的美学效果观察
18
作者 冯敏 蔺洁 +1 位作者 刁立君 刘向新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67-70,共4页
目的:观察超脉冲点阵CO_(2)激光联合小针刀皮下剥离治疗痤疮萎缩性瘢痕的美学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省皮肤病防治院2021年6月-2022年12月收治的98例痤疮萎缩性瘢痕患者的临床资料,依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49)和观察组(n... 目的:观察超脉冲点阵CO_(2)激光联合小针刀皮下剥离治疗痤疮萎缩性瘢痕的美学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省皮肤病防治院2021年6月-2022年12月收治的98例痤疮萎缩性瘢痕患者的临床资料,依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49)和观察组(n=49)。对照组使用切除缝合术治疗,观察组实施超脉冲点阵CO_(2)激光联合小针刀皮下剥离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患者满意度以及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对比两组瘢痕美学效果[瘢痕美容评估与评级量表(SCAR)]。结果:术后3个月,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CAR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脉冲点阵CO_(2)激光联合小针刀皮下剥离治疗痤疮萎缩性瘢痕效果显著,能提高患者满意度和美学效果,且并发症发生较少,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脉冲点阵CO_(2)激光 小针刀 皮下剥离 痤疮 萎缩性瘢痕 美学效果
下载PDF
全瓷冠修复下颌第二磨牙远中缺损龈壁提升后的美学效果及生物力学性能研究
19
作者 程楠 柴丛娜 +1 位作者 刘英奇 程磊 《口腔材料器械杂志》 2024年第4期214-220,236,共8页
目的探讨下颌第二磨牙远中缺损龈壁提升后给予全瓷冠修复的美学效果及生物力学性能。方法选择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我院收治的因第二磨牙远中缺损行龈壁提升后给予全瓷冠修复的4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40例行龈壁提升后给予金属桩钴铬... 目的探讨下颌第二磨牙远中缺损龈壁提升后给予全瓷冠修复的美学效果及生物力学性能。方法选择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我院收治的因第二磨牙远中缺损行龈壁提升后给予全瓷冠修复的4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40例行龈壁提升后给予金属桩钴铬烤瓷冠修复的第二磨牙远中缺损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修复后12个月的修复效果和各结构的生物力学性能分布;比较两组修复前及修复后12个月的牙周状况和美学效果评分;采用广义估计方程评价全瓷冠修复对患牙美学效果和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比较两组患者的修复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在边缘密合性、颜色匹配、牙龈健康方面的修复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修复前的牙龈指数(GI)、牙周探诊深度(PD)、龈沟液(GCF)量、美学效果的主观评分和客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修复后12个月的GI、PD、GCF、主观评分和客观评分较修复前均明显增加,观察组的GI、PD、GCF明显小于对照组,主观评分和客观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修复体、粘接剂、牙本质、牙釉质的垂直向载荷应力、斜向载荷应力较对照组均明显减小(P<0.05);广义估计方程评价结果显示,全瓷冠修复能够减轻对患牙牙周健康状况的影响,生物力学性能较好;观察组修复12个月后修复满意度评价为A级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下颌第二磨牙远中缺损龈壁提升后给予全瓷冠修复能够提高美学效果评分,维持良好的生物力学性能,减轻对患牙牙周健康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第二磨牙远中缺损 全瓷冠修复 龈壁提升 美学效果 生物力学性能
下载PDF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治疗牙周炎致前牙扇形移位的美学效果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彭治凯 李森森 朱彬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133-135,194,共4页
目的:探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治疗牙周炎致前牙扇形移位的美学效果以及对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笔者医院收治的118例牙周炎致前牙扇形移位患者,根据矫正方式不同分为A组(采用自锁托槽矫治器治疗,53例)和B组(... 目的:探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治疗牙周炎致前牙扇形移位的美学效果以及对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笔者医院收治的118例牙周炎致前牙扇形移位患者,根据矫正方式不同分为A组(采用自锁托槽矫治器治疗,53例)和B组(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治疗,65例)。比较两组牙周指标、炎症因子水平、美学效果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6个月后,两组附着丧失(Attachmentloss,AL)、龈沟出血指数(Sulcularbleedingindex,SBI)、菌斑指数(Plaqueindex,PLI)、牙周探诊深度(Probingdepth,PD)、牙龈指数(Gingivalindex,GI)及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 4,IL-4)、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水平均降低,且B组PLI、GI、SBI、PD、AL以及IL-4、IL-6、TNF-α水平均低于A组(P<0.05);B组美观度、便捷性、语言功能、咀嚼功能评分均高于A组(P<0.05);B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A组(P<0.05)。结论: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治疗牙周炎致前牙扇形移位美学效果理想,可改善口腔微环境,减少炎症反应,临床有效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 自锁托槽矫治器 牙周炎 前牙扇形移位 美学效果 炎症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