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0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如鹰返老还童”——写在“国际老人年”
1
作者 杨忠义 《天风》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33-34,共2页
“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长寿。”(弗6:3) “他用美物使你所愿的得以知足,以致你如鹰返老还童。”(诗篇103:5) 20世纪的最后一年,联合国定为国际老人年。这是值得全世界老年人和一向尊敬老人的儿女们赞赏的事。
关键词 老人年 老龄化社会 尊敬老人 孝敬父母 20世纪 联合国 传统美德 新的历史条件 老干部工作
下载PDF
国际老人年谈保险
2
作者 乌通元 《上海保险》 1999年第11期44-34,共2页
1999年不仅仅是世纪之交的最后的一年,而且1999年还是我们历史上最有特殊意义的一年,这一年是我们建国50周年,亦是澳门回归祖国的一年,再从放眼世界来看,1999年还是国际老年人年。
关键词 老人年 老龄问题 老龄人口 社会保险 人口老龄化 人口负增长 退休者 商业保险 建国50周
下载PDF
国际老人年谈保险
3
作者 乌通元 《上海保险》 1999年第3期44-5,共2页
桃符辞旧、爆竹迎春,我们迎来的1999年不仅是世纪之交的最后一个春天,而且1999年还是我们历史上最有特殊意义的一年,这一年是我们建国50周年,亦是澳门回归祖国的一年,再从放眼世界来看,1999年还是国际老人年。 1992年联合国第47届大会... 桃符辞旧、爆竹迎春,我们迎来的1999年不仅是世纪之交的最后一个春天,而且1999年还是我们历史上最有特殊意义的一年,这一年是我们建国50周年,亦是澳门回归祖国的一年,再从放眼世界来看,1999年还是国际老人年。 1992年联合国第47届大会通过决议,确定1999年为国际老人年,这是本世纪末国际人口老龄化问题领域的一件大事,今年国际老人年的主题是“建立不分年龄人人共享的社会”,其最终目标是建立一个具有包容性的社会,并将进一步使各代人能够在互惠和公平的原则下共享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为此,今年,国际社会和各国将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倡导全人类共同关注人口老龄化问题,为全球性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做好准备,就上海而言,上海人口老龄化问题极为突出,理应积极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人年 人口老龄化 社会保险 人人共享 老龄问题 老龄化社会 商业保险 建国50周 1999 自然增长率
下载PDF
第一个国际老人年突出的主题
4
作者 倪合一 《中国保健营养》 1999年第1期16-16,共1页
第一个国际老人年定在1999年,这是联合国于1992年召开的第47届大会通过的《联告国老龄问题宣言》确定的。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1995年第50届联合国大会报告中指出:国际老人年的主题是:“建立不分年龄,人人共享的社会”。总的目标是将1... 第一个国际老人年定在1999年,这是联合国于1992年召开的第47届大会通过的《联告国老龄问题宣言》确定的。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1995年第50届联合国大会报告中指出:国际老人年的主题是:“建立不分年龄,人人共享的社会”。总的目标是将1991年第46届联大通过的《联合国老年人原则》落实到政策、实际方案和行动之中,即独立原则、参与原则、照顾原则、自我充实原则和尊严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老人年 《联合国老人原则》 主题 目标
下载PDF
国际老人年与“银发住宅”
5
作者 姚凤城 《中外房地产导报》 1999年第10期21-21,共1页
1999年,联合国定为“国际老人年”。人口老龄化,会使其对住房的需求发生变化。在城市里,只要住房条件允许,父母与成年子女多愿分开居住。这能使老人生活不受干扰,减轻子女负担,减少代际间的矛盾,但同时也会带来一些问题。于是,就提出了... 1999年,联合国定为“国际老人年”。人口老龄化,会使其对住房的需求发生变化。在城市里,只要住房条件允许,父母与成年子女多愿分开居住。这能使老人生活不受干扰,减轻子女负担,减少代际间的矛盾,但同时也会带来一些问题。于是,就提出了要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人年 住宅 公寓 老少居 子女 代际 住房条件 人口老龄化 坐式便器 “分得开
下载PDF
全社会都来关心老年人居住环境——为纪念国际老人年而作
6
作者 杨维钦 《中国房地产业》 1999年第11期22-22,共1页
1999年为国际老人年。最近,国家建设部、民政部联合发布了强制性行业标准——《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决定从1999年10月1日起开始实行。此规范对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使老年人居住建筑的设计达到安全、卫生和适用的基本要求,保障老年人... 1999年为国际老人年。最近,国家建设部、民政部联合发布了强制性行业标准——《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决定从1999年10月1日起开始实行。此规范对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使老年人居住建筑的设计达到安全、卫生和适用的基本要求,保障老年人权益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是我国在“国际老人年”中为老年人做了一件好事。 老年人住宅问题涉及千家万户。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在追求长寿健康的同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人年 人居住环境 人生活质量 为纪念 人建筑 住宅 公寓 人住宅 全社会 长寿健康
下载PDF
年耄老人高密度脂蛋白(HDL)与认知损害的关系 被引量:4
7
作者 柳华 常履华 《井冈山医专学报》 2003年第3期74-74,共1页
关键词 老人 脂蛋白 损害
下载PDF
尊亲敬老与家庭美德建设──为“国际老人年”而作
8
作者 包兰英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233-235,共3页
关键词 家庭美德建设 老人年 尊亲 少数民族 优良道德传统 社会生产力 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 人口老龄化
原文传递
《老人年》变体票惊现内江
9
作者 林大如 《中国收藏》 2002年第3期8-8,共1页
关键词 老人年 变体票 内江市 中国 四川 私人收藏 邮票
原文传递
浦东老年人的养老意愿 被引量:22
10
作者 复寿劳 《社会》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1期34-35,共2页
关键词 人口 文化程度 养老设施 浦东新区 社会化养老 女性人口 性比例 80岁以上 老人年 养老意愿
下载PDF
喹硫平治疗老年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45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1
作者 魏怀兰 吴忠印 王清芬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4年第14期78-79,共2页
目的观察喹硫平治疗老年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2011年11月-2013年6月收治的90例老年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按照随机、自愿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奋乃静治疗,观察组采用喹硫平治疗。比较2组治... 目的观察喹硫平治疗老年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2011年11月-2013年6月收治的90例老年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按照随机、自愿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奋乃静治疗,观察组采用喹硫平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2周、4周和6周的临床效果,并记录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2周、4周及6周的BPRS总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明显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喹硫平治疗老年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好,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硫平 器质性精神障碍 老人年
下载PDF
为老年人营造一个美丽的家园 被引量:1
12
作者 开彦 《中国房地产业》 1999年第3期47-48,共2页
1999年为国际老人年。关于对老年人居住条件的研究越来越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据联合国公布的数字表明:在本世纪末,全世界老年人总数将达14亿,其中有10亿生活在亚洲。同样,我国政府也很早就意识到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在安... 1999年为国际老人年。关于对老年人居住条件的研究越来越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据联合国公布的数字表明:在本世纪末,全世界老年人总数将达14亿,其中有10亿生活在亚洲。同样,我国政府也很早就意识到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在安徽、上海、北京也尝试性的建造了老年公寓,推出了老年住宅开发项目,当然我国老年住宅还很“年轻”。因此,为了纪念’99国际老人年,为了改善和提高老年人的居住质量,乃至充分利用老年人潜在的入力资源,为社会作出贡献,本期编发了由中国建筑技术研究院居住所总工程师开彦撰写的“为老年人营造一个美丽的家园”一文,希望引起更多人们对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宅 住宅设计 老人年 人口老龄化 生活结构 能力下降 感觉功能 居住生活 社会福利保险
下载PDF
国外的老年人住宅
13
作者 徐阳 《国际展望》 1999年第8期31-31,共1页
最近,为了给国际老人年(1999年)的活动作出贡献,联合国人居中心与美国公共管理研究院和非政府组织老龄化委员会正在联合发起一项特定的研究项目。这项取名为“城市社区中老年人的居住条件”的项目,将促进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 最近,为了给国际老人年(1999年)的活动作出贡献,联合国人居中心与美国公共管理研究院和非政府组织老龄化委员会正在联合发起一项特定的研究项目。这项取名为“城市社区中老年人的居住条件”的项目,将促进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的若干社区进行现场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住宅 住宅 中老 养老院 无障碍设计 人居 公共管理研究 生活结构 老人年 居住条件
下载PDF
老年人健身锻炼的误区及消除途径分析
14
作者 陆颖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第7期213-214,共2页
科学的健身锻炼对老年人的健康有很多益处,是促进老年人长寿的重要手段。然而,老人年健身锻炼中存在:时间不合理、方法手段单一、选择易盲从、监控非实效等诸多误区。研究认为要消除老年健身锻炼的误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鼓励老年... 科学的健身锻炼对老年人的健康有很多益处,是促进老年人长寿的重要手段。然而,老人年健身锻炼中存在:时间不合理、方法手段单一、选择易盲从、监控非实效等诸多误区。研究认为要消除老年健身锻炼的误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鼓励老年人主动学习科学健身方法,提升老年人健身监控能力,加大科学健身宣传力度,加强科学健身指导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人年 健身锻炼 误区 消除途径
下载PDF
老年人甲状腺机能亢进症19例临床分析
15
作者 李旭明 《大理学院学报(医学版)》 1994年第4期26-27,54,共3页
对19例老年人甲亢的临床资料分析结果提示老年人甲亢有以下临床特点:老年甲亢起病隐匿,缺乏典型症状体征,但消瘦、体重下降显著且普遍,心血管症状常见,可表现为特殊类型甲亢,老年人常伴有其它系统疾病,加之甲亢症状体征不典型... 对19例老年人甲亢的临床资料分析结果提示老年人甲亢有以下临床特点:老年甲亢起病隐匿,缺乏典型症状体征,但消瘦、体重下降显著且普遍,心血管症状常见,可表现为特殊类型甲亢,老年人常伴有其它系统疾病,加之甲亢症状体征不典型,易造成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人年 甲状腺 机能亢进
下载PDF
治疗性沟通对老年脑卒中病人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 被引量:17
16
作者 江玉棉 杨宇宁 +4 位作者 陈菁菁 李瑞萍 简爱华 陈海莲 庞永艳 《护理研究(中旬版)》 2015年第12期4406-4408,共3页
[目的]探讨治疗性沟通对老年脑卒中病人自我感受负担(SPB)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存在SPB的老年脑卒中病人分夫妇为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及一般性沟通,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治疗性沟通,采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 [目的]探讨治疗性沟通对老年脑卒中病人自我感受负担(SPB)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存在SPB的老年脑卒中病人分夫妇为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及一般性沟通,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治疗性沟通,采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两组病人SPB总分、照护负担维度、情感负担维度得分以及SPB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治疗性沟通能有效减轻老年脑卒中病人的自我感受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自我感受负担 治疗性沟通
下载PDF
上海社区老年人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汉哲 许铭星 《应用数学进展》 2020年第11期2046-2052,共7页
目的:研究上海社区老年人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和中文版老年人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对上海社区老年人基本情况和生活方式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老年人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平均得分为(96.63 &#1... 目的:研究上海社区老年人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和中文版老年人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对上海社区老年人基本情况和生活方式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老年人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平均得分为(96.63 &#177;16.91)分。各量表得分依次为:饮食营养维度得分为(13.06 &#177;2.00)分,运动锻炼维度得分为(10.22 &#177;2.61)分,精神成长维度得分为(14.17 &#177;3.34)分,健康责任维度得分为(22.08 &#177;5.59)分,压力应对维度得分为(19.24 &#177;3.96)分,人际关系维度得分为(17.86 &#177;3.03)分。年龄、健康关注度、健康自我效能、公共健康设施健全程度和公共健康服务开展情况对老年人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存在显著影响。结论:上海社区老年人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水平为中等偏上,可通过提升健康自我效能、增加健康关注度、开展多种公共健康服务,健全公共健康设施来提高老年人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水平,从而改善其健康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促进 生活方式 影响因素
下载PDF
Network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depressive symptoms and social participation activities among Chinese older adults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nursing
18
作者 Yebo Yu Hewei Min +3 位作者 Wei Pan Ping Chen Xuxi Zhang Xinying Su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Sciences》 CSCD 2024年第4期465-472,I0002,共9页
Objective:Network analysis was used to explore the complex inter-relationships between social participation activities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among the Chinese older population,and the differences in network structur... Objective:Network analysis was used to explore the complex inter-relationships between social participation activities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among the Chinese older population,and the differences in network structures among different genders,age groups,and urban-rural residency would be compared.Methods:Based on the 2018 wave of the Chinese Longitudinal Healthy Longevity Survey(CLHLS),12,043 people aged 65 to 105 were included.The 10-item Center for Epidemiologic Studies Depression(CESD)Scale was used to assess depressive symptoms and 10 types of social participation activities were collected,including housework,tai-chi,square dancing,visiting and interacting with friends,garden work,reading newspapers or books,raising domestic animals,playing cards or mahjong,watching TV or listening to radio,and organized social activities.R 4.2.1 software was used to estimate the network model and calculate strength and bridge strength.Results:21.60%(2,601/12,043)of the participants had depressive symptoms.The total social participation score was negatively associated with depressive symptoms after adjusting for sociodemographic factors.The network of social participation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showed that“D9(Inability to get going)”and“S9(Watching TV and/or listening to the radio)”had the highest strength within depressive symptoms and social participation communities,respectively,and“S1(Housework)”,“S9(Watching TV and/or listening to the radio)”,and“D5(Hopelessness)”were the most prominent bridging nodes between the two communities.Most edges linking the two communities were negative.“S5(Graden work)-D5(Hopelessness)”and“S6(Reading newspapers/books)-D4(Everything was an effort)”were the top 2 strongest negative edges.Older females had significantly denser network structures than older males.Compared to older people aged 65e80,the age group 81e105 showed higher network global strength.Conclusions:This study provides novel insights into the complex relationships between social participation and depressive symptoms.Except for doing housework,other social participation activities were found to be protective for depression levels.Different nursing strategies should be taken to prevent and alleviate depressive symptoms for different genders and older people of different ag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pressive symptoms Network analysis Older adults Sex characteristics Social participation
下载PDF
杨守敬传略(下) 被引量:2
19
作者 郗志群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5期52-55,共4页
绝意科举,专事著述 光绪十年(1884)五月杨守敬回国,所获书籍亦舶载而归。由于他已被任命为黄州儒学教谕,因此书籍也运到黄州。黄州城北有苏东坡赤壁,杨守敬素仰苏氏,遂于当地筑楼藏书,取名“邻苏园”。光绪十二年二月,杨守敬第七次参... 绝意科举,专事著述 光绪十年(1884)五月杨守敬回国,所获书籍亦舶载而归。由于他已被任命为黄州儒学教谕,因此书籍也运到黄州。黄州城北有苏东坡赤壁,杨守敬素仰苏氏,遂于当地筑楼藏书,取名“邻苏园”。光绪十二年二月,杨守敬第七次参加会试并失望而返。从此他绝意科名,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守敬 《水经注疏》 版本目录学 《日本访书志》 历史地理学 《留真谱》 金石学 老人年 卷子本 观海堂
下载PDF
Transdermal Fentanyl for Management of Cancer Pain in Elderly Patients in China 被引量:2
20
作者 于世英 孙燕 +5 位作者 张海春 吴一龙 秦叔逵 谢广茹 刘淑俊 隋广杰 《The Chinese-German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CAS 2004年第2期85-89,125,共6页
Objective: Objective: To assess the effect and adverse effects of transdermal fentanyl for elderly patients with cancer pain in China. Methods: A total of 1664 elderly patients (aged 65-90 with mean age of 72.6) with ... Objective: Objective: To assess the effect and adverse effects of transdermal fentanyl for elderly patients with cancer pain in China. Methods: A total of 1664 elderly patients (aged 65-90 with mean age of 72.6) with cancer pain enrolled in the multicenter study from 136 institutes in China. Of them, 408 (28.8%) patients were 75 years old or older. All patients received transdermal fentanyl for the management of cancer pain. The patients were asked to record the attacks of pain, quality of life, and any side effects of the treatment. Results: Baseline mean of pain intensity was 7.34. On day 1, 3, 6, 9 15, and 30, the pain mean scores were decreased to 3.82, 2.80, 2.43, 2.11, 1.83, 1.64 (P=0.000). The effective rate was 97.18%. The mean doses of fentanyl was 31.34 g/h (25-150 g/h) initially, and 40.59 g/h and 47.50 g/h (25-200 g/h) at day 15 and day 30. At treatment day 15, the dose of fentanyl was ranger from 25 to 50 g/h in 91.8% of patients, 75 to 100 g/h in 7.5% patients, and 125 to 200 g/h only in 0.8% patients. The fine quality of life was in 25.4% patients before treatment, and was 71.15% and 73.04% at day 15 and day 30 respectively (P=0.0000). The common side effects were constipation (10.70%), nausea (11.96%), dizzy (6.85%), vomiting (3.85%), sedation (2.40%), Respiratory depression (0.12%). 86.2% patients preferred continue treated by transdermal fentanyl. Conclusions: Transdermal fentanyl for the elderly with cancer pain is effective, safe, convenient, and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Transdermal fentanyl can be recommended as a first-line drug for the treatment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moderate to severe cancer pain, and the initial doses is recommended as 25 g/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DERLY cancer pain transdermal fentanyl pain management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