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标准农田建设能遏制耕地“非粮化”吗?
1
作者 田红宇 付玮琼 祝志勇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6-68,共13页
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构建连续型双重差分模型,基于省级面板数据考察高标准农田建设对耕地“非粮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相较于控制组,高标准农田建设使实验组耕地“非粮化”程度下降了3.64%,表明高标准农田建... 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构建连续型双重差分模型,基于省级面板数据考察高标准农田建设对耕地“非粮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相较于控制组,高标准农田建设使实验组耕地“非粮化”程度下降了3.64%,表明高标准农田建设对耕地“非粮化”具有显著且持续强化的抑制效应,经过模型适用性和多重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依然可信;该政策效应因区域粮食功能定位、粮食熟制、粮食作物种类和地形条件不同而表现出明显差异,粮食主产区、高熟制地区、水稻主种植区和非平原地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对耕地“非粮化”的抑制效应更明显;地块规模扩张、种植模式变革和比较成本优势是高标准农田建设抑制耕地“非粮化”的三条重要途径。研究结论的政策启示为:在建设农业强国过程中,应加快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尽快补齐耕地质量短板;同时严格落实高标准农田利用优先序,彻底扭转耕地“非粮化”势头,为实现“藏粮于地”战略目标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安全 “藏于地” 高标准农田建设 耕地“非粮化”
下载PDF
农村耕地“非粮化”问题及治理对策——以丹阳市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白光林 董丽玲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4年第9期12-15,24,共5页
耕地“非粮化”会损害耕地的生产能力,对我国的粮食安全构成威胁。为了保障粮食安全、缓解人地矛盾,以丹阳市为例,基于第三次国土调查数据,分析该地区各镇耕地“非粮化”的现状与现存问题,并从农户行为角度深入探讨“非粮化”的深层次... 耕地“非粮化”会损害耕地的生产能力,对我国的粮食安全构成威胁。为了保障粮食安全、缓解人地矛盾,以丹阳市为例,基于第三次国土调查数据,分析该地区各镇耕地“非粮化”的现状与现存问题,并从农户行为角度深入探讨“非粮化”的深层次原因。结果表明,耕地“非粮化”整治中尚存在成本分担机制不健全、农户配合意愿弱、部门联动不足等问题。据此,未来丹阳市耕地“非粮化”治理应该从政策支持、改进技术以及社区参与等方面入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非粮化” 形成原因 治理对策
下载PDF
“四位一体”如何走向一致:耕地“非粮化”过程中的主体行为逻辑及耦合调适
3
作者 张泽 兰剑 《中国乡村振兴学》 2024年第1期187-205,共19页
在国家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高度重视粮食安全的背景下,耕地“是否种”和“种什么”已成为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研究的关键议题,梳理清楚耕地“非粮化”过程中各方主体行为逻辑耦合过程意义重大。国家、地方政府、“市场”、种粮主体分别遵循... 在国家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高度重视粮食安全的背景下,耕地“是否种”和“种什么”已成为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研究的关键议题,梳理清楚耕地“非粮化”过程中各方主体行为逻辑耦合过程意义重大。国家、地方政府、“市场”、种粮主体分别遵循着政治、治理、市场和经济逻辑进行行为选择,但受各方主体关注重心失序、经济利益失衡和对策调和失效等多重因素影响,其行为逻辑互动往往得不到充分耦合,致使耕地“非粮化”困局难以破解。据此,应当引入国家政府层面变量引导各方主体坚定种粮信念、压实国家政府的主体责任、运用政策工具的服务激励作用、探索建立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构建政策动态优化循环机制,推进“四位一体”走向一致,化解主体行为目标冲突,有效遏制“非粮化”趋势,使国家粮食安全根基得到全方位夯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非粮化” 主体行为逻辑 耦合难题 利益调适
下载PDF
农地流转、耕地“非粮化”与粮食安全——兼论“谁来种粮”问题 被引量:2
4
作者 何阳 段邵聪 肖慧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4-82,共9页
维护粮食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物质保障,而耕地“非粮化”制约着中国粮食安全。基于农地流转再利用的资本逐利视域,立足不同区域的实证案例,发现耕地“非粮化”现象广泛地存在于农地流转中,农地经营户在流转耕地上偏好种植果木等经济作... 维护粮食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物质保障,而耕地“非粮化”制约着中国粮食安全。基于农地流转再利用的资本逐利视域,立足不同区域的实证案例,发现耕地“非粮化”现象广泛地存在于农地流转中,农地经营户在流转耕地上偏好种植果木等经济作物,而非粮食作物。究其原因,农地流转本质上是资本下乡对耕地利用的再造,而资本下乡秉承着逐利性原则。受限于市场经济内生机制、政府干预形式和力度缺陷、公共政策执行存在偏差及农地流转合同未规定耕地使用方式等因素影响,农地经营户种植粮食作物的比较效益偏低,难以满足资本逐利需要。当前,囿于农村劳动力空心化及老龄化、土地承包期限延长至30年政策等条件制约,不应盲目地将农村流转耕地收回重新分配给农民耕种,而应遵循农地流转再利用的资本逐利逻辑。在农地流转基础上,选择区域实施商业化种粮政策,同时通过优化政府干预形式和力度,确保公共政策精准执行及利用协商治理调整合同内容方式来提升农地经营户种粮积极性,从而推动耕地“非粮化”朝着“种粮化”转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安全 农地流转 耕地“非粮化” 商业 资本下乡
下载PDF
粮食安全视角下耕地“非粮化”现状及管控措施研究——以海西州乌兰县为例
5
作者 苏海珍 杨海镇 李惠梅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24年第3期31-34,共4页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根基,在粮食安全背景下,耕地“非粮化”问题受到广泛关注。为全面诠释乌兰县耕地“非粮化”问题,本文基于地方统计公报对乌兰县“非粮化”现状、驱动因素、管控措施进行了全面分析。研究得出,乌兰县“非粮化”比重偏高...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根基,在粮食安全背景下,耕地“非粮化”问题受到广泛关注。为全面诠释乌兰县耕地“非粮化”问题,本文基于地方统计公报对乌兰县“非粮化”现状、驱动因素、管控措施进行了全面分析。研究得出,乌兰县“非粮化”比重偏高、主导类型明显、空间差异大,其驱动因素主要有粮经作物收益差值大、优质耕地少、当地特色产业突出等。针对其驱动因素提出了完善种粮惠民政策、推进耕地规划和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实行分区管控等遏制耕地“非粮化”的管控措施,以期为乌兰县耕地“非粮化”问题治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保护 食安全 耕地“非粮化” 管控措施
下载PDF
节水灌溉技术采用对农户耕地“非粮化”倾向的影响——兼论不同情景约束下的调节效应
6
作者 田蓬鹏 陈吉平 +1 位作者 潘子纯 朱玉春 《农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5-69,共15页
科学技术的采用并非都能形成积极影响,也可能诱导一些负面影响,需要辩证看待。与粮食作物相比,节水灌溉技术与非粮作物具有更高的契合度和收益率,使得农户在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增产增收的同时,易产生耕地“非粮化”倾向。基于河南等五省(... 科学技术的采用并非都能形成积极影响,也可能诱导一些负面影响,需要辩证看待。与粮食作物相比,节水灌溉技术与非粮作物具有更高的契合度和收益率,使得农户在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增产增收的同时,易产生耕地“非粮化”倾向。基于河南等五省(区)的3440户农户数据,实证分析了节水灌溉技术采用对农户耕地“非粮化”的诱导影响,并构建了相关情景约束以减弱不利影响。结果表明,节水灌溉技术采用会显著促进农户耕地“非粮化”倾向产生。节水灌溉技术采用形成的预期非粮作物收益与实际种粮收益的亩均收入差为5286.13元,是节水灌溉技术采用与农户耕地“非粮化”倾向之间的中介机制。规模化经营、降低劳动力成本等农户生产经营条件会显著减弱节水灌溉技术采用对农户耕地“非粮化”倾向的诱导作用;粮食补贴会显著抑制节水灌溉技术采用对耕地“非粮化”的诱导,但受到种植规模的约束,小规模经营中粮食补贴的抑制作用更明显。鉴于此,建议在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时,通过完善节水灌溉的配套支持、优化粮食生产条件和加大种粮补贴等手段,提高农户种粮积极性,抑制耕地“非粮化”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水灌溉技术 耕地“非粮化”倾向 农户 调节作用
下载PDF
基于田野调查的村域尺度耕地“非粮化”特征及驱动因素研究
7
作者 包领领 敖登高娃 《地理科学研究》 2024年第4期722-730,共9页
村域作为国土空间的主形态,是实施耕地保护政策的基本单位,也是准确诊断耕地“非粮化”的基本单元。本文以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左翼中旗经济相对欠发达的希伯花镇巴音胡硕嘎查(相当于行政村)为研究区域,通过田野调查,获取研究区耕地基本... 村域作为国土空间的主形态,是实施耕地保护政策的基本单位,也是准确诊断耕地“非粮化”的基本单元。本文以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左翼中旗经济相对欠发达的希伯花镇巴音胡硕嘎查(相当于行政村)为研究区域,通过田野调查,获取研究区耕地基本数据的基础上,采取统计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对村域耕地“非粮化”现状及其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 由300户农户的问卷调查统计数据来看,547.3 hm2耕地中有174.3 hm2耕地用于种植经济作物,占耕地总面积的31.8%,其中自种耕地的非粮化水平为3.7%、流转耕地的非粮化水平为72.2%;(2) 经济、社会、农户自身条件和当地资源禀赋等多重因素共同驱动了研究区耕地“非粮化”水平,其中种粮比较效益的低下、家庭劳动力的流失、农户自身文化的限制以及耕地产量的不稳定是导致耕地“非粮化”的重要驱动因素,劳动力流入城市或耕地流转后,耕地“非粮化”程度出现了进一步加剧的现象。As the primary form of land space, the village area serves as the fundamental unit for implementing cultivated land protection policies and accurately diagnosing non-grain cultivated land. This study focuses on Bayin Hushuo Gacha, an economically underdeveloped administrative village in Xibohua Town, Horqin Left Wing Middle Banner,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Utilizing field investigation data on cultivated land in the research area, statistical analysis and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are employed to analyze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auses of non-grain cultivated land in the village. Th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1) Out of 547.3 hm2 of cultivated land surveyed from 300 peasant households, 174.3 hm2 (31.8% of total cultivated land) was used for cash crop cultivation, with a non-grain level of 3.7% and converted land at 72.2%;(2) Various factors including economic conditions, social dynamics, farmers’ circumstances, and local resource endowment collectively influence the non-grainization level of cultivated land in this area. Among these factors are low comparative benefits from growing grain crops, loss of family labor force availability, constraints related to farmers’ cultural background, and instability in yield from cultivated lands which significantly contribute to the trend towards non-grainiz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野调查 村域尺度 耕地“非粮化” 驱动因素 巴彦胡硕嘎查
下载PDF
基于种粮农户视角的数字普惠金融抑制耕地“非粮化”研究
8
作者 方天龙 曾靖 《河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4期16-21,共6页
我国耕地“非粮化”水平总体较高,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为破解耕地“非粮化”难题提供了新视角。利用2011—2020年我国各省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耕地“非粮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数字普惠金融总指... 我国耕地“非粮化”水平总体较高,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为破解耕地“非粮化”难题提供了新视角。利用2011—2020年我国各省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耕地“非粮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数字普惠金融总指数(FI)在0.01水平上显著负向影响耕地“非粮化”率。经济发展水平、财政支农水平、人力资本水平、信息化水平分别在0.01、0.01、0.01、0.05水平上显著正向影响耕地“非粮化”率;有效灌溉水平、基础设施水平、农作物受灾水平分别在0.01、0.01、0.05水平上显著负向影响耕地“非粮化”率。(2)数学普惠金融指数中的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3个维度在0.01水平上显著负向影响耕地“非粮化”。(3)主产区、主销区的数字普惠金融总指数分别在0.05、0.01水平上显著负向影响耕地“非粮化”,产销平衡区的数字普惠金融总指数负向影响耕地“非粮化”,但不显著。提出提高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广度与深度、因地制宜地发展数字普惠金融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耕地“非粮化” 农户
下载PDF
基于粮食安全视角的喀什地区耕地“非粮化”影响因素及监管对策研究
9
作者 张文政 阿也提古丽·斯迪克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3-103,共11页
[目的]基于粮食安全的视角,分析喀什地区的耕地“非粮化”特征、耕地供需盈亏情况以及耕地“非粮化”的影响因素,并提出耕地“非粮化”的监管对策建议。[方法]基于实地调查及统计数据,分析喀什地区1995—2020年耕地“非粮化”时空演变特... [目的]基于粮食安全的视角,分析喀什地区的耕地“非粮化”特征、耕地供需盈亏情况以及耕地“非粮化”的影响因素,并提出耕地“非粮化”的监管对策建议。[方法]基于实地调查及统计数据,分析喀什地区1995—2020年耕地“非粮化”时空演变特征,运用粮食供需平衡法分析喀什地区的耕地供需盈亏情况以及耕地“非粮化”的安全区间,构建耕地“非粮化”影响因素指标体系,使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各影响因素对耕地“非粮化”的影响程度。[结果](1)1995—2020年,喀什地区的耕地“非粮化”率及“非粮化”面积的时空演变趋势基本一致,在1995—2014年呈波动中上升的趋势,2014年后呈波动中下降的趋势,空间演变特征呈现东北高,西南西北低的分布格局。(2)在研究期内,只有喀什市长期处于耕地供给赤字状态,塔县于2010年处于耕地供给赤字状态,其余县市均处于耕地供给盈余状态;喀什市的耕地“非粮化”率已严重超过安全区间,喀什地区的其余区域均处于安全区间范围内。(3)家庭农业劳动力、农户兼业化程度、农资价格变化、种粮补贴政策效果对耕地“非粮化”的影响显著,其余影响因素对耕地“非粮化”的影响不显著。[结论]喀什地区耕地“非粮化”水平较高,耕地供给不平衡,应完善区域耕地保护政策,制定差别化的管理策略,遏制耕地“非粮化”现象继续蔓延,实现粮食安全与耕地安全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安全 耕地“非粮化” 耕地供需 LOGISTIC回归模型 影响因素 喀什地区
下载PDF
湖北省耕地“非粮化”时空分异及影响因素
10
作者 阔冬冬 渠丽萍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10期44-52,共9页
运用重心转移模型、空间自相关分析、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对湖北省2000—2020年耕地“非粮化”时空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展开研究。结果表明,湖北省2000—2020年耕地非粮化率呈现一定波动,总体较为稳定;耕地“非粮化”在空间上由“中部、东部... 运用重心转移模型、空间自相关分析、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对湖北省2000—2020年耕地“非粮化”时空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展开研究。结果表明,湖北省2000—2020年耕地非粮化率呈现一定波动,总体较为稳定;耕地“非粮化”在空间上由“中部、东部高,西部低”演化为“东部、西部高,中部低”的空间格局;耕地“非粮化”重心整体向西部迁移。耕地“非粮化”程度具有显著的全局空间自相关关系,局部自相关呈现以武汉市为中心的高高集聚以及随时间由西部向中部转移的低低集聚特征。气候生产潜力指数、土壤pH、地均农用柴油使用量与耕地“非粮化”呈负相关关系,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差、土地生产率与耕地“非粮化”呈正相关关系,影响作用的大小具有较强的空间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非粮化” 时空分异 重心转移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影响因素 湖北省
下载PDF
景泰县耕地“非粮化”时空分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11
作者 张钊烨 程文仕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24年第3期19-24,共6页
耕地“非粮化”对我国粮食安全产生了较大的威胁,研究耕地“非粮化”时空分异及其影响因素,对因地制宜严控耕地“非粮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空间自相关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究景泰县2010年和2019年耕地“非粮化”的时空分异... 耕地“非粮化”对我国粮食安全产生了较大的威胁,研究耕地“非粮化”时空分异及其影响因素,对因地制宜严控耕地“非粮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空间自相关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究景泰县2010年和2019年耕地“非粮化”的时空分异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景泰县“非粮化”程度由低度非粮化为主转向中度和较高度“非粮化”为主,空间上呈现出“北高南低”的格局,且高度“非粮化”区域逐渐由东北部向西北部转移。(2)景泰县耕地“非粮化”的空间分布具有显著正相关性,且聚集效应日益明显。(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非农就业比例、单位面积农机总动力、年降水量对景泰县耕地“非粮化”程度具有显著影响,其影响程度依次递减。研究结果有助于识别景泰县耕地“非粮化”水平的时空特征,为今后实行“非粮化”分区差异管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非粮化” 时空格局 影响因素 景泰县
下载PDF
南方丘陵山区大棚蔬菜耕地“非粮化”现象困境与出路
12
作者 孙巍巍 郑王敏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95-100,共6页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耕地“非粮化”现象对粮食安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一定的威胁.为了保障耕地资源和国家粮食安全,本文从大棚蔬菜种植的耕地“非粮化”问题入手,结合人地关系理论,深入探讨南方丘陵山区大棚蔬菜种植的耕...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耕地“非粮化”现象对粮食安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一定的威胁.为了保障耕地资源和国家粮食安全,本文从大棚蔬菜种植的耕地“非粮化”问题入手,结合人地关系理论,深入探讨南方丘陵山区大棚蔬菜种植的耕地利用现状,分析耕地“非粮化”这一特殊现象的深层原因,探讨其形成机理,并提出相关的建议对策.针对人类社会和地理环境对耕地“非粮化”的影响,本文提出以下对策:从人地系统中“人”的角度出发,通过“留人力”“改政策”“提粮价”“建机制”等措施来引导人类活动;从人地系统中“地”的角度出发,通过“因地改棚”“因水改地”“因产改策”“因肥改田”等措施存留优质耕地,保障粮食安全.以期为政府和相关部门有效遏制耕地“非粮化”现象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安全 耕地“非粮化” 人地关系理论 南方丘陵山区
下载PDF
天空地一体化的耕地“非粮化”监测技术研究
13
作者 任德旺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24年第2期141-144,148,共5页
耕地“非粮化”是影响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面向耕地“非粮化”监测与监管需求,以广东省廉江市为研究区域,在收集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和永久基本农田等业务数据资料基础上,充分借助卫星遥感天基平台可大范围... 耕地“非粮化”是影响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面向耕地“非粮化”监测与监管需求,以广东省廉江市为研究区域,在收集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和永久基本农田等业务数据资料基础上,充分借助卫星遥感天基平台可大范围、低成本采集地面数据优势,利用无人机空基平台可多角度、灵活获取数据高分辨率航片数据特点,结合网格化的地面调查验证手段,探索天空地一体化的耕地“非粮化”遥感监测调查技术流程与方法,开展耕地“非粮化”监测工作,实现耕地全生命周期的科学精准监测,为高效支持粮食安全保障工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数据决策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非粮化” 卫星遥感天基平台 无人机空基平台 天空地一体 网格的地面调查
下载PDF
耕地“非粮化”法律规制的局限与完善对策
14
作者 董雨瑞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8期188-193,199,共7页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场所,通过法律规制耕地“非粮化”是粮食安全保障的国家战略在制度安排上的现实需求。在结合耕地“非粮化”情况及成因的基础上禀明定义,详列其政策、法律规制的情况,通过运用归纳分析等方法,厘清国家政策、法律对规制...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场所,通过法律规制耕地“非粮化”是粮食安全保障的国家战略在制度安排上的现实需求。在结合耕地“非粮化”情况及成因的基础上禀明定义,详列其政策、法律规制的情况,通过运用归纳分析等方法,厘清国家政策、法律对规制耕地“非粮化”行为的规定及脉络,进而分析耕地“非粮化”在法律规制过程中存在诸多政策、法律的局限。分别从立法、司法、执法的不同视角给出规制耕地“非粮化”法律对策和思考,以期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耕地“非粮化”法律规制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非粮化” 法律规制 土地法治 耕地用途 局限 对策
下载PDF
宿迁市耕地“非粮化”问题与对策
15
作者 翟帅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4年第2期42-46,共5页
为解决宿迁市耕地“非粮化”问题,采用典型调研、区域对比和归纳演绎的方法,研究了耕地“非粮化”与“趋粮化”趋势并存、“大食物观”背景下宿迁市耕地“非粮化”现实状况。分析认为宿迁市存在耕地“非粮化”突出、“非粮化”比例偏高... 为解决宿迁市耕地“非粮化”问题,采用典型调研、区域对比和归纳演绎的方法,研究了耕地“非粮化”与“趋粮化”趋势并存、“大食物观”背景下宿迁市耕地“非粮化”现实状况。分析认为宿迁市存在耕地“非粮化”突出、“非粮化”比例偏高、“非粮化”经营主体多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问题。建议从种粮补贴、农资价格、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农业科技投入、土地流转服务保障、工商资本下乡、金融支持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非粮化” 问题 对策 宿迁市
下载PDF
防止耕地“非粮化”背景下云南花卉产业发展策略分析
16
作者 周树礼 林静娴 +1 位作者 张炯 陈玲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 2024年第2期0129-0132,共4页
花卉产业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特色产业,也是云南农业的重要支柱产业,经过多年发展成为世界三大最适宜花卉产区之一、形成了世界第二大花卉交易中心,产业特色优势显著。在防止耕地“非粮化”背景下,云南花卉产业面临着如何处理好“三... 花卉产业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特色产业,也是云南农业的重要支柱产业,经过多年发展成为世界三大最适宜花卉产区之一、形成了世界第二大花卉交易中心,产业特色优势显著。在防止耕地“非粮化”背景下,云南花卉产业面临着如何处理好“三个关系”、产业竞争风险加剧等重大挑战,同时也迎来了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大高质种植规模的重大机遇期,云南花卉产业全面转型升级发展迫切。为支撑云南花卉产业在防止耕地“非粮化”背景下平稳推进高质量发展,提出了规划统筹、优化结构、强化创新、细化措施、聚集合力的发展策略,以期为云南花卉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卉产业 耕地“非粮化” 发展策略
下载PDF
耕地“非粮化”领域政府部门职责明晰化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徐艳晴 刘鑫 +1 位作者 曹靓 黄朝明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3-20,共8页
研究目的:通过构建职责表述具晰化、职责边界清晰化和跨部门协同明晰化在内的评价指标体系对耕地“非粮化”治理中政府部门职责明晰化情况进行评价。研究方法:文本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研究结果: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国家粮食和... 研究目的:通过构建职责表述具晰化、职责边界清晰化和跨部门协同明晰化在内的评价指标体系对耕地“非粮化”治理中政府部门职责明晰化情况进行评价。研究方法:文本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研究结果: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与国家发改委在耕地“非粮化”领域的职责明晰化表现相对较好,职责明晰化的程度由高到低依次是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以及国家发改委;四部门在职责表述具晰化上的得分相对较高,在职责边界清晰化上的得分则相对较低,在跨部门协同明晰化上的得分介于前两者之间。研究结论:要实现耕地“非粮化”治理中政府部门的职责明晰化,必须厘清农业农村部在耕地“非粮化”治理的具体职责,推动自然资源部与农业农村部建立明确清晰耕地“非粮化”监测的跨部门协作机制,同时明确国家发改委的职责表述并厘清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的职责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管理 职责明晰 主成分分析法 耕地“非粮化”
下载PDF
耕地“非粮化”演化机制与治理策略——基于刺激—反应模型的案例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杜国明 范晓雨 于凤荣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52-61,共10页
研究目的:梳理耕地“非粮化”演变阶段特征,探究耕地“非粮化”演化过程中环境与农户主体作用的内在机制。研究方法:单案例研究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研究结果:(1)基于刺激—反应理论模型构建的耕地利用系统演化历程特征与复杂适应系... 研究目的:梳理耕地“非粮化”演变阶段特征,探究耕地“非粮化”演化过程中环境与农户主体作用的内在机制。研究方法:单案例研究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研究结果:(1)基于刺激—反应理论模型构建的耕地利用系统演化历程特征与复杂适应系统特征十分契合;(2)在宏观实践演绎中,不同类型农户主体不断调整自身行为以适应外部环境,最终推动耕地“非粮化”演化经历了自组织萌芽—自适应发展—他组织优化三个阶段;(3)从微观主体反应来看,不同主体的“非粮化”行为趋向存在差异。家庭劳动力约束与资本约束较弱的农户主体对于外部环境反应更加明显,反之则反应较弱。研究结论:耕地利用系统具有情景依赖特征,可以从系统自组织、系统他组织、系统要素协同三方面构建耕地“非粮化”调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非粮化” 刺激—反应模型 系统 环境 农户主体
下载PDF
中国耕地“非粮化”现状、原因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杨红香 荆彦婷 朱悦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3期33-37,112,共6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耕地“非粮化”现象日益普遍,主要表现为:经济作物用地增加、粮食生产用地减少;产业融合发展减少粮食播种面积;土地撂荒闲置或用于“非农”建设。耕地“非粮化”原因多样,生产者层面包括粮食作物收益较低、土地流转...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耕地“非粮化”现象日益普遍,主要表现为:经济作物用地增加、粮食生产用地减少;产业融合发展减少粮食播种面积;土地撂荒闲置或用于“非农”建设。耕地“非粮化”原因多样,生产者层面包括粮食作物收益较低、土地流转租金逐步提高、农民从事“非农”行业机会增多;消费者层面包括饮食结构变化、休闲需求增强;政府层面包括执行政策的认知偏差、法律制度不够健全、补贴政策有待优化。建议采取以下对策防止耕地“非粮化”:优化补贴政策,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严格耕地管理,优化粮食生产条件;完善产业链条,提高粮食种植收益;树立科学理念,增强耕地保护意识;压实主体责任,加大违规处罚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非粮化” 食安全 对策
下载PDF
耕地“非粮化”问题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康汉真 罗晨阳 《山西农经》 2021年第4期17-18,共2页
粮食属于准公共物品,离不开政府干预,政府负有阻止耕地"非粮化"的责任。不同类型的耕地种植主体基于不同的价值目标选择是否种粮。降低粮食生产成本,提高粮食生产效益可以兼顾各耕地种植主体的价值目标,有效防范耕地"非... 粮食属于准公共物品,离不开政府干预,政府负有阻止耕地"非粮化"的责任。不同类型的耕地种植主体基于不同的价值目标选择是否种粮。降低粮食生产成本,提高粮食生产效益可以兼顾各耕地种植主体的价值目标,有效防范耕地"非粮化"。论述了政府干预耕地"非粮化"的原因,划分了种粮主体的类型,总结了耕地"非粮化"的原因,提出了阻止耕地"非粮化"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非粮化” 准公共物品 耕地种植主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