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北三省耕地利用格局变化对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余志刚 陈琛 崔钊达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4,共14页
耕地是粮食生产最基本的要素,当前粮食需求扩大与粮食生产区域性不足矛盾突出,寻求更合理的耕地利用格局来实现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LUCC)遥感监测数据,应用GIS软件提取东北三省2000、... 耕地是粮食生产最基本的要素,当前粮食需求扩大与粮食生产区域性不足矛盾突出,寻求更合理的耕地利用格局来实现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LUCC)遥感监测数据,应用GIS软件提取东北三省2000、2005、2010、2015年耕地利用格局相关数据,同时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模型估算了2000、2005、2010年和2015年东北三省区域和市域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在耕地利用格局变化分析和粮食全要素生产率测算的基础上,从耕地利用格局变化的角度选取指标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定量分析其对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东北三省市域粮食全要素生产率4个时期均值分别为0.81、0.78、0.82和0.83,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空间分布从最初的相对均匀到局部集聚;耕地转出率和耕地斑块破碎度与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呈负相关关系,耕地面积比例、耕地转入率和耕地斑块聚合度与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呈正相关关系;东北三省粮食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主要源于耕地面积增加、林地和未利用地向耕地的转入以及耕地在流域的聚合,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降低主要源于耕地转入减少和建设用地对耕地的嵌入式占用。研究表明,严格规划耕地利用格局、持续开展土地整理、提高耕地聚合度,可在保证耕地有效数量的同时,提高耕地利用格局的集聚性和合理性,促进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全要素生产率 耕地利用格局 数据包络分析 影响分析 东北三省
下载PDF
基于ArcGIS和DEM模型的耕地利用格局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军强 胡晓光 +4 位作者 岳颖 别雪艳 段云峰 谭秋霞 高富岗 《上海国土资源》 2016年第3期40-43,共4页
基于DEM模型和GIS平台,运用景观生态学基本原理,探究黄土高原小流域不同地形条件下的耕地利用格局以及农户经营行为特征,为促进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结果表明:(1)流域内91.64%的耕地集中于〈1300m高程范围内,90.61%的耕地... 基于DEM模型和GIS平台,运用景观生态学基本原理,探究黄土高原小流域不同地形条件下的耕地利用格局以及农户经营行为特征,为促进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结果表明:(1)流域内91.64%的耕地集中于〈1300m高程范围内,90.61%的耕地分布于〈15°的宜耕区.(2)在〈1200m高程范围内,〈15°的宜耕区内,耕地类型多样,斑块数最多,内部的斑块组合最复杂;在1200-1300m高程范围内,15°-25°坡度区内斑块的连通性好;〉1300m高程范围内〉25° 坡度地带内,斑块间的干扰性小,景观的破碎化程度也略高.(3)耕地利用的破碎化现状,深刻影响着农户水保行为、 种植行为及兼业行为,使得农户经营行为差异化、区域化明显.因此,流域应加强土地综合整治力度,调整农业经营模 式,为耕地资源的高效集约利用及农业规模化经营创造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利用格局 农户经营行为 DEM模型 地形分布指数
下载PDF
基于ArcGIS和DEM模型的耕地利用格局分析
3
作者 王军强 胡晓光 +3 位作者 岳颖 别雪艳 段云峰 高富岗 《国土资源导刊》 2016年第2期79-83,共5页
基于DEM模型和GIS平台,运用景观生态学基本原理,探究黄土高原小流域不同地形条件下的耕地利用格局以及农户经营行为特征,为促进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结果表明:(1)流域内91.64%的耕地集中于〈1300 m高程范围内,90.61%的耕... 基于DEM模型和GIS平台,运用景观生态学基本原理,探究黄土高原小流域不同地形条件下的耕地利用格局以及农户经营行为特征,为促进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结果表明:(1)流域内91.64%的耕地集中于〈1300 m高程范围内,90.61%的耕地分布于〈15°的宜耕区;(2)在〈1200 m高程范围内,〈15°的宜耕区内,耕地类型多样,斑块数最多,内部的斑块组合最复杂;在1200~1300 m高程范围内,15~25°坡度区内斑块的连通性好;〉1300 m高程范围内,〉25°坡度地带内,斑块间的干扰性小,景观的破碎化程度也略高;(3)耕地利用的破碎化现状,深刻影响着农户水保行为、种植行为及兼业行为,使得农户经营行为差异化、区域化明显。因此,流域应加强土地综合整治力度,调整农业经营模式,为耕地资源的高效集约利用及农业规模化经营创造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利用格局 农户经营行为 DEM模型 地形分布指数
下载PDF
土地整治工程对耕地利用格局的影响——以黑龙江859农场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王蓓 宋戈 +2 位作者 杜国明 杨一佳 李志明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9-116,共8页
耕地利用格局能够反映区域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可以为土地整治规划和耕地利用格局优化提供依据.以859农场为研究区,在RS和GIS技术支撑下,选取垦殖率、土地利用动态度指数、斑块密度和景观形状指数,分析2009~2015年研究区耕地数量、内部... 耕地利用格局能够反映区域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可以为土地整治规划和耕地利用格局优化提供依据.以859农场为研究区,在RS和GIS技术支撑下,选取垦殖率、土地利用动态度指数、斑块密度和景观形状指数,分析2009~2015年研究区耕地数量、内部结构、地类转化、景观格局的变化及其特征.结果表明:(1) 2009~2015年之间859农场的耕地总量变化微小,整体分布呈现"北扩东进"态势;(2)旱地在耕地中的比重降低而水田比重上升,水田成为耕地利用的优势类型;(3)旱地以转出水田为主,水田以旱地转入为主,转移总量相当但转移方向相反;(4)旱地斑块数量增加,形状呈简单化态势;水田斑块数量减小,形状呈复杂化态势.最后对该区域土地整治工程的实施提出建议:适度控制水田化的扩张规模和速度,根据不同需求,确定整治规划的重点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治 耕地利用格局 黑龙江 农垦
原文传递
耕地利用下挠力河流域水分平衡效应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周浩 金平 +1 位作者 夏卫生 谢炳庚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313-322,共10页
为明确我国核心粮食产区的气候湿润状况,以商品粮生产基地挠力河流域为研究区,基于MODIS遥感数据和常规气象数据,利用区域遥感蒸散模型反演自2000年以来该流域典型时间段的气候水分盈亏状况,揭示该流域耕地利用下的水分平衡效应。结果表... 为明确我国核心粮食产区的气候湿润状况,以商品粮生产基地挠力河流域为研究区,基于MODIS遥感数据和常规气象数据,利用区域遥感蒸散模型反演自2000年以来该流域典型时间段的气候水分盈亏状况,揭示该流域耕地利用下的水分平衡效应。结果表明:2000年以来,挠力河流域耕地内部结构变化剧烈,水田急剧扩张,旱地面积持续下降;该流域逐日潜在蒸散量累加值呈现显著的S形曲线特征,且在空间上表现出南部和干流北端偏高的特点;该流域常年处于“负”的气候水分盈亏态势,整体呈现由西向南递减的特点;该流域旱地和水田的气候水分盈亏绝对值逐年下降,水田的气候水分盈亏态势愈加严峻。水分亏缺是挠力河流域气候水分平衡的普遍特征,水田用水问题仍将是挠力河流域乃至三江平原地区农业资源综合利用的焦点。本研究可为区域农业结构调整和农田灌溉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水分平衡 潜在蒸散量 水分盈亏 遥感 耕地利用格局 挠力河流域
下载PDF
Pattern Change and Regional Disparity Tendency of Cultivated Land Use in Jiangsu Province
6
作者 金涛 徐舟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3年第10期1517-1520,1525,共5页
The study has examined the tempo-spatial patterns of cultivated land use change in Jiangsu province. A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 of 18 selected indicators of cultivated land use during the period 1970-2010 ... The study has examined the tempo-spatial patterns of cultivated land use change in Jiangsu province. A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 of 18 selected indicators of cultivated land use during the period 1970-2010 identified 2 main pat- terns of change in planting productivity and economic efficiency. A major shift from production-centered pattern to profit-oriented one occurred in 1984, the time of grain yield surplus and the mitigation of population pressure. In response to the impending Opened Market System, there was a notable tendency of higher efficiency and less productivity since 1997, as well as remarkable regional disparity of cultivated land use change spatially. It revealed a relative decrease in grain cropping share, crop- ping scale and cultivation intensity in South Jiangsu, especially in Tai-Lake region, and the reverse in North Jiangsu.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future were finally dis- cussed from the above finding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ltivated land use Pattern change Regional disparity PCA Jiangsu Province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