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耳迷走神经刺激对运动员赛前焦虑状态影响的研究
1
作者 薛亮 段华 +3 位作者 冯静 陈世寅 王鹤亭 吴骁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4年第5期75-79,共5页
目的观察耳迷走神经刺激对赛前焦虑运动员心理状态与运动成绩的影响。方法2022年3月至2023年1月在成都体育学院达到二级跳远运动员标准的运动员55例,随机数字法分为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26例,分别接受耳迷走神经刺激治疗和非迷走神经刺激... 目的观察耳迷走神经刺激对赛前焦虑运动员心理状态与运动成绩的影响。方法2022年3月至2023年1月在成都体育学院达到二级跳远运动员标准的运动员55例,随机数字法分为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26例,分别接受耳迷走神经刺激治疗和非迷走神经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得分、焦虑自评量表(SAS)得分、赛时最差、平均和最差优跳远成绩。结果耳迷走神经刺激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HAMA与SAS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运动员比赛中的最低成绩与平均成绩均较治疗前提升,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最高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迷走神经刺激能显著改善赛前焦虑跳远运动员的心理状态,改善其比赛中的竞技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迷走神经刺激 赛前焦虑状态 竞技状态 疗效 运动员
下载PDF
经皮耳迷走神经电刺激对缺血性卒中患者的康复疗效观察
2
作者 马丽 封亮 +1 位作者 赵曦 余斌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3期404-410,共7页
目的探讨不同频率的经皮耳迷走神经电刺激(transcutaneous auricular vagus nerve stimulation,taVNS)结合康复运动对缺血性卒中患者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6月—10月同济大学附属养志康复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0例缺血性脑卒中... 目的探讨不同频率的经皮耳迷走神经电刺激(transcutaneous auricular vagus nerve stimulation,taVNS)结合康复运动对缺血性卒中患者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6月—10月同济大学附属养志康复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0例缺血性脑卒中后伴上肢偏瘫患者,随机分为taVNS 0 Hz(n=20)、taVNS 30 Hz组(n=20)、taVNS 300 Hz组(n=20)、taVNS 3000 Hz(n=20)组,4组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同时增加不同频率的taVNS刺激,根据患者耐受情况调整ta-VNS治疗强度,每次30 min,每日1次,连续治疗14 d。在假刺激组中,只夹电极但不给与刺激。分别记录治疗前、治疗30 d、治疗45 d后简式Fugl-Meyer(FMA)运动功能评分。结果治疗前4组FMA评分无显著差异(F=0.195,P=0.900);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治疗30 d及45 d后,4组FMA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01),同时taVNS 300 Hz组治疗45 d后的FMA评分最优(48.81±20.30);不同治疗方案在治疗30 d前后、治疗45 d前后FMA指标的差值均具有差异(P<0.001),其中taVNS 300 Hz组治疗45 d前后的FMA评分差值最大(9.81±1.69),具有临床意义。结论taVNS结合康复运动能促进缺血性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康复,taVNS 300 Hz治疗组效果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经皮耳迷走神经电刺激 康复
下载PDF
耳迷走神经电刺激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负性情绪的临床观察
3
作者 张世科 何慧 +7 位作者 王宇 孙嘉婧 莫潇林 刘晶 于淑雪 朱婧锦 梁杏 高维滨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30-36,共7页
[目的]观察耳迷走神经电刺激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负性情绪的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PCOS患者随机分为电刺激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于月经第5天接受生活方式干预,电刺激组同时联合使用耳迷走神经电刺... [目的]观察耳迷走神经电刺激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负性情绪的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PCOS患者随机分为电刺激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于月经第5天接受生活方式干预,电刺激组同时联合使用耳迷走神经电刺激治疗,两组治疗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中医症状评分、体质量指数(BMI)、糖代谢指标[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BG),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炎症因子[血清白细胞介素(IL)-1、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电刺激组患者SAS、SDS评分降低,中医症状评分降低,FINS、FBG、HOMA-IR降低,血清IL-1、IL-6和TNF-α水平降低(P<0.05);对照组中医症状评分降低,FINS、FBG、HOMA-IR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电刺激组SAS、SDS评分降低,中医症状评分降低,FINS、FBG、HOMA-IR降低,血清IL-1、IL-6和TNF-α水平降低(P<0.05)。[结论]在PCOS患者治疗中应用耳迷走神经电刺激,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状态,还可以改善患者血糖代谢,减轻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迷走神经 多囊卵巢综合征 胰岛素抵抗 焦虑 抑郁
下载PDF
耳穴压豆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临床研究
4
作者 陈世宣 徐青青 +4 位作者 陈珍珍 林初勇 黄金铮 周珊珊 计静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3期171-175,共5页
目的:观察耳穴压豆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taVNS)对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84例PSCI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对照组各42例。2组均接受基础药物治疗及认知康复训练,干预组心耳穴、肾耳穴予耳穴贴压,肘... 目的:观察耳穴压豆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taVNS)对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84例PSCI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对照组各42例。2组均接受基础药物治疗及认知康复训练,干预组心耳穴、肾耳穴予耳穴贴压,肘耳穴、肩耳穴予假磁疗贴治疗;对照组肘耳穴、肩耳穴予耳穴贴压,心耳穴、肾耳穴予假磁疗贴治疗。2组疗程均为12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改良Barthel指数(MBI)、神经精神问卷(NPI)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MMSE、MoCA评分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干预组MMSE、MoC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MBI评分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NPI-1、NPI-2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干预组M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NPI-1、NPI-2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耳穴压豆taVNS可改善PSCI患者的全局认知功能及神经精神症状,降低照料者的苦恼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认知障碍 穴压豆 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 改良BARTHEL指数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
下载PDF
电针耳迷走神经对断奶前母本隔离小鼠社会识别及前额叶皮层p-SYN1、神经可塑性的影响
5
作者 马逢乐 李琛 +1 位作者 袁伟 董茜茜 《陕西中医》 CAS 2024年第10期1320-1325,共6页
目的:研究电针耳迷走神经对断奶前母本隔离(PMS)小鼠社会识别和前额叶皮层(PFC)突触可塑性变化的影响,探讨电针耳迷走神经治疗因早期生活压力诱发的社会行为障碍的神经机制。方法:本实验采用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电针组... 目的:研究电针耳迷走神经对断奶前母本隔离(PMS)小鼠社会识别和前额叶皮层(PFC)突触可塑性变化的影响,探讨电针耳迷走神经治疗因早期生活压力诱发的社会行为障碍的神经机制。方法:本实验采用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各10只。采用社会识别检测各组小鼠社会识别能力;高尔基染色方法检测小鼠PFC树突棘密度变化;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检测PFC脑区神经营养因子(BDNF)、突触素1(SYN1)mRNA表达水平;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PFC脑区BDNF、SYN1、磷酸化突触素1(p-SYN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在社会识别实验中,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在陌生鼠区域的停留时间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小鼠在陌生鼠区域的停留时间上升(P<0.05)。高尔基染色实验中,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树突棘数量和密度减少(P<0.05),电针组小鼠树突棘数量和密度增加(P<0.05);qPCR实验中,三组小鼠SYN1 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BDNF mRNA下降(P<0.05);Western blot实验中,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的BDNF、SYN1、p-SYN1蛋白的表达水平下降,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小鼠的BDNF、SYN1、p-SYN1的表达水平上升。结论:电针能改善PMS介导的小鼠社会识别行为障碍,其机制可能与改善相关脑区神经元树突结构,提高前额叶皮层p-SYN1蛋白表达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奶前母本隔离 耳迷走神经 社会识别 神经可塑性 前额叶皮层 电针
下载PDF
经皮耳迷走神经电刺激联合作业治疗对脑卒中上肢功能的疗效
6
作者 谢敏 王梦寰 +1 位作者 耿宝峰 江钟立 《中国康复》 2024年第11期649-654,共6页
目的:研究经皮耳迷走神经电刺激联合作业治疗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选取25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3例,对照组12例。2组均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增加上肢机器人、手功能机器人、治疗性作业活动... 目的:研究经皮耳迷走神经电刺激联合作业治疗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选取25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3例,对照组12例。2组均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增加上肢机器人、手功能机器人、治疗性作业活动等作业治疗技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经皮耳迷走神经电刺激(taVNS)治疗。比较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2组Fugl-Meyer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A-UE)、上肢动作研究量表(ARAT)、疲劳严重程度量表(F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经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MEP)及功能性近红外光谱(fNIRS)激活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2组FMA-UE、ARAT、AD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FMA-UE、ARAT、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2组FSS评分治疗后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MEP潜伏期较治疗前缩短(P<0.05),且观察组MEP潜伏期短于对照组(P<0.05),2组MEP波幅治疗前后及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较对照组感觉运动皮层和前额叶皮层被显著激活(PFDR<0.05)。结论:作业治疗可以改善上肢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taVNS联合作业治疗能更好地激活大脑感觉与运动皮层,促进大脑功能重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作业治疗 经皮耳迷走神经电刺激 上肢运动功能 运动诱发电位 功能性近红外光谱
下载PDF
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对恐惧情绪的实时干预效果研究
7
作者 黄美清 丛林 +4 位作者 宋春杨 程珊 熊凯文 马进 胡文东 《空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93-197,共5页
目的探索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taVNS)不同刺激强度对恐惧情绪的实时干预效果。方法本研究筛选80名被试,随机分为4组,每组20名,分别接受不同强度的taVNS。采用基于VR的恐惧诱发平台诱发恐惧情绪,通过绩效评估、生理变化和主观量表评分考... 目的探索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taVNS)不同刺激强度对恐惧情绪的实时干预效果。方法本研究筛选80名被试,随机分为4组,每组20名,分别接受不同强度的taVNS。采用基于VR的恐惧诱发平台诱发恐惧情绪,通过绩效评估、生理变化和主观量表评分考察实时干预效果。结果绩效评估方面,30%刺激组的行走距离显著高于10%刺激组(P<0.01),10%刺激组和30%刺激组的九灯任务正确率显著高于伪刺激组(P<0.05),30%刺激组的平均按键反应时显著低于伪刺激组平均按键反应时(P<0.05);生理变化方面,30%刺激组的呼吸率显著高于10%刺激组的呼吸率(P<0.01);主观量表评分方面,伪刺激组的后测分数显著高于30%刺激组的后测分数(P<0.05)。结论taVNS可能会降低恐惧情绪的强度,在本研究taVNS的不同刺激强度中,30%刺激强度为恐惧情绪实时干预的最优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 恐惧情绪 实时干预 心率
下载PDF
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8
作者 任红贤 辛志俊 +2 位作者 季文赛 王宁 孟宪泽 《武警医学》 CAS 2024年第9期740-744,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TaVNS)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01至2022-12在海军第971医院中医科就诊的6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和TaVNS组,每组34例。常规治疗组采取常规中... 目的探讨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TaVNS)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01至2022-12在海军第971医院中医科就诊的6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和TaVNS组,每组34例。常规治疗组采取常规中医治疗,TaVNS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TaVNS治疗,治疗时间均为2个疗程。记录并进行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开始前(T_(0))、治疗第7天(T_(1))、治疗结束当天(T_(2))的下腰部VAS疼痛评分、腰椎功能JOA症状积分,判断症状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对比,VAS评分、JOA症状积分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66.978,P<0.001;F=400.187,P<0.001)。T_(2)时,TaVNS组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2.24±0.99 vs.2.79±0.88,P=0.016);JOA症状积分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21.38±4.59 vs.18.56±3.36,P=0.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aVNS组的改善指数、临床疗效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325,P=0.001)。结论TaVNS治疗可明显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 非手术治疗 疼痛
下载PDF
循经点穴推拿联合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治疗产后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研究
9
作者 简荣荣 谢磊 曹孟德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11期135-140,共6页
目的:观察循经点穴推拿联合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taVNS)治疗产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及对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88例产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推拿组、taVNS组、联合组各47例。常规组给予... 目的:观察循经点穴推拿联合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taVNS)治疗产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及对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88例产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推拿组、taVNS组、联合组各47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治疗,推拿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循经点穴推拿,taVNS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taVNS治疗,联合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循经点穴推拿联合taVNS治疗。比较4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4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胃肠激素水平及胃电图参数值的变化。结果:治疗后,4组早饱感、餐后饱胀不适、上腹痛、上腹烧灼感中医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推拿组、taVNS组、联合组上述4项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联合组上述4项评分均低于常规组、推拿组、taVNS组(P<0.05)。联合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推拿组、taVN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组血清胃泌素和胃动素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推拿组、taVNS组、联合组均高于常规组(P<0.05),联合组均高于常规组、推拿组、taVNS组(P<0.05)。治疗后,4组餐前、餐后的胃电频率、胃电紊乱百分比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正常慢波百分比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后,联合组餐前、餐后的胃电频率、胃电紊乱百分比均低于其他3组(P<0.05),正常慢波百分比高于其他3组(P<0.05)。结论:循经点穴推拿联合taVNS治疗产后功能性消化不良有助于缓解症状,增强胃电活动,调节胃肠激素水平,提升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产后 循经点穴推拿 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 胃肠功能
下载PDF
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耳迷走神经电刺激对脑出血下肢运动功能的疗效
10
作者 张耿标 刘展豪 +3 位作者 华玉平 李军福 贺灵慧 陈汉波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18期17-20,共4页
目的:探讨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联合耳迷走神经电刺激(ta–VNS)对脑出血患者下肢功能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广东三九脑科医院收治的40例脑出血偏瘫患者以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20例)、观察组(20例)。两组患者... 目的:探讨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联合耳迷走神经电刺激(ta–VNS)对脑出血患者下肢功能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广东三九脑科医院收治的40例脑出血偏瘫患者以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20例)、观察组(20例)。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在行运动治疗前先进行tDCS,观察组在行运动治疗前,先进行tDCS,再进行ta–VNS。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采用三维步态分析评估系统分析患者的步行时下肢的步态时空参数,包括:站立相、摆动相、步长、步速、步频、跨步长、矢状面下肢关节活动度;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下肢部分(FMA–LE)分析患者下肢运动功能;Berg平衡评分量表(BBS)分析患者平衡功能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三维步态分析指标、FMA–LE、BB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三维步态分析指标、FMA–LE、BBS分数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的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DCS结合ta–VNS治疗可明显改善脑出血偏瘫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并改善其平衡和行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偏瘫 经颅直流电刺激 耳迷走神经电刺激 三维步态
下载PDF
耳迷走神经电刺激治疗老年慢性失眠症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文哲 高宏 +2 位作者 曹燕飞 李小玲 王嗣 《浙江临床医学》 2023年第4期522-523,共2页
目的观察耳迷走神经电刺激与常规耳穴压豆治疗老年慢性失眠症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老年慢性失眠症受试者随机分为耳迷走神经电刺激组和常规耳穴压豆组,两组均为30例。耳迷走神经电刺激组应用耳迷走神经刺激仪刺激耳甲区进行治疗;... 目的观察耳迷走神经电刺激与常规耳穴压豆治疗老年慢性失眠症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老年慢性失眠症受试者随机分为耳迷走神经电刺激组和常规耳穴压豆组,两组均为30例。耳迷走神经电刺激组应用耳迷走神经刺激仪刺激耳甲区进行治疗;常规耳穴压豆组采用耳穴压豆治疗。对比两组受试者临床疗效,并对比两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PSQI)治疗前后变化。结果耳迷走神经电刺激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耳穴压豆组(P<0.05)。两组治疗后PSQ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且耳迷走神经电刺激组相较于常规耳穴压豆组治疗后PSQI评分降低更显著(P<0.01)。结论耳迷走神经电刺激治疗老年慢性失眠症在临床疗效、改善睡眠质量方面优于常规耳穴压豆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慢性失眠症 耳迷走神经电刺激 甲区
下载PDF
分析耳迷走神经刺激联合温针灸对卒中患者肢体痉挛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12
作者 谢怡琳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3年第8期1751-1753,1757,共4页
目的:分析耳迷走神经刺激联合温针灸对卒中患者肢体痉挛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厦门市中医院中医特色门诊收治的卒中伴肢体痉挛及睡眠障碍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 目的:分析耳迷走神经刺激联合温针灸对卒中患者肢体痉挛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厦门市中医院中医特色门诊收治的卒中伴肢体痉挛及睡眠障碍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温针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耳迷走神经刺激治疗。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生命质量的变化,采用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AM)比较2组患者运动功能的差别,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比较2组患者的肌张力,采用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睡眠质量的变化。结果:干预后,观察组ADL评分、上肢FAM及下肢FMA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MAS、PSQI、SR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耳迷走神经刺激联合温针灸可减轻卒中患者肢体痉挛,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及睡眠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迷走神经刺激 温针灸 中风患者 肢体痉挛 睡眠质量
下载PDF
经皮耳迷走神经电刺激结合康复机器人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效果 被引量:8
13
作者 郑莉 鲍治诚 +2 位作者 张琪 任绪艳 苏敏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91-696,共6页
目的 探讨经皮耳迷走神经电刺激(taVNS)结合康复机器人训练对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独墅湖医院和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6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n=20)、机器人组(n=20)和联... 目的 探讨经皮耳迷走神经电刺激(taVNS)结合康复机器人训练对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独墅湖医院和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6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n=20)、机器人组(n=20)和联合组(n=20)。3组均行常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物理疗法和作业治疗,机器人组行假taVNS联合手功能康复机器人进行训练,联合组行taVNS联合手功能康复机器人进行训练,共4周。分别于治疗前后比较Fugl-Meyer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A-UE)评分及其手指部分评分、患侧腕背伸肌和指伸肌收缩时的肌电均方根值(RMS)以及经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TMS-MEP)潜伏期和振幅。结果 治疗后,各组FMA-UE及其手指部分评分、腕背伸肌和指伸肌RMS、TMS-MEP潜伏期和振幅均较治疗前改善(t> 2.099,P <0.05),联合组各项指标最优(F> 9.106,P <0.001)。结论 taVNS结合康复机器人能促进中枢神经系统重塑,进一步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经皮耳迷走神经电刺激 康复机器人 上肢 运动功能
下载PDF
基于独立成分分析探索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对难治性抑郁症视觉网络的即刻调节效应 被引量:1
14
作者 罗屹 陈丽梅 +7 位作者 孙继飞 郭春蕾 李小娇 马跃 高山山 陈庆燕 刘勇 方继良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3年第4期317-321,共5页
目的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通过独立成分分析(ICA)方法观察难治性抑郁症(TRD)与健康人视觉网络的差异,探索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taVNS)对TRD患者视觉网络功能的即刻调节效应。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0月就诊于中国中医... 目的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通过独立成分分析(ICA)方法观察难治性抑郁症(TRD)与健康人视觉网络的差异,探索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taVNS)对TRD患者视觉网络功能的即刻调节效应。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0月就诊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身医学科的40例TRD患者作为TRD组,经广告招募年龄、性别匹配的40名健康者作为健康组。TRD组在taVNS治疗即刻前后行rs-fMRI扫描,健康组仅进行基线期rs-fMRI扫描。对TRD组和健康组进行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利用ICA方法获得属于视觉网络的静息态网络(RSN),分析TRD组与健康组视觉网络的差异脑区,将差异脑区与临床量表进行偏相关性分析,并对TRD组治疗前后的视觉网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健康组比较,TRD组在左侧梭状回(t=4.005,P<0.005)、左侧舌回(t=4.465,P<0.005)的功能连接(FC)值升高,左侧梭状回的FC值与SDS评分呈负相关(r=-0.424,P<0.05),左侧舌回的FC值与HAMD-17评分呈正相关(r=0.348,P<0.05)。taVNS治疗后,TRD组左侧梭状回FC值显著降低(t=-4.828,P<0.005)。结论TRD患者视觉网络的内部FC存在异常,可能是其重要的神经病理机制,且taVNS可对TRD患者异常的视觉网络脑区内部FC进行调节,这可能是taVNS调节TRD临床症状的脑效应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抑郁症 独立成分分析 视觉网络 功能连接 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
下载PDF
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术在脑卒中上肢功能恢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利凯 王立童 《中国康复》 2023年第2期111-115,共5页
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是脑卒中后最常见的功能障碍,且常常作为首发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1],脑卒中的上肢功能尤其是手功能恢复作为康复后期的难题,已成为患者及家属的迫切需求。目前,对于上肢功能的康复理念逐渐转变,不再... 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是脑卒中后最常见的功能障碍,且常常作为首发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1],脑卒中的上肢功能尤其是手功能恢复作为康复后期的难题,已成为患者及家属的迫切需求。目前,对于上肢功能的康复理念逐渐转变,不再局限于传统单一的作业治疗,而是不断引进新的中枢干预治疗技术[2],实现对受损脑区与上肢功能脑区的刺激,已在临床应用中不可或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术 脑卒中 上肢康复 协同治疗
下载PDF
经皮耳迷走神经电刺激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利凯 萧禹 王立童 《中国康复》 2023年第11期659-663,共5页
目的:观察经皮耳迷走神经电刺激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44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2例。2组患者均进行药物治疗、常规康复治疗和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 目的:观察经皮耳迷走神经电刺激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44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2例。2组患者均进行药物治疗、常规康复治疗和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行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taVNS)。2组患者均于治疗前、治疗3周后检测皮质潜伏期(CL)和中枢运动传导时间(CMCT),并采用Fugl-Meyer运动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A-UE)和改良Barthel量表(MBI)评估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治疗3周后,2组患者CL、CMCT较治疗前减少(均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FMA-UE、MBI评分均较治疗前增加(均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taVNS联合tDCS治疗能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耳迷走神经电刺激 经颅直流电刺激 脑卒中 上肢功能
下载PDF
醒脑开窍针法联合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治疗脑出血术后昏迷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7
作者 奚陈平 周惠婷 +2 位作者 黄墩兵 邓冰莹 刘阳 《上海针灸杂志》 CSCD 2023年第9期929-932,共4页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法联合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治疗脑出血术后昏迷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临床治疗及康复护理,对照组予以醒脑开窍针法治疗,观察组在醒脑开窍针...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法联合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治疗脑出血术后昏迷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临床治疗及康复护理,对照组予以醒脑开窍针法治疗,观察组在醒脑开窍针法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治疗。比较两组的苏醒时间和苏醒率,同时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修订版昏迷恢复量表(coma recovery scale-revised,CRS-R)、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GCS)评估其苏醒效果,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估其神经功能状况。结果观察组苏醒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CRS-R评分、GCS评分均较治疗前增加,NIH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CRS-R评分、GCS评分和NIHS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临床治疗及康复护理的基础上,醒脑开窍针法联合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疗法对于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促醒效应及改善神经功能方面优于醒脑开窍针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电刺激疗法 穴位疗法 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 脑出血 昏迷 醒脑开窍
下载PDF
椎旁神经阻滞联合经皮耳迷走神经电刺激对急性期带状疱疹病人疼痛及情绪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倩含 张宇清 +3 位作者 杨森 李孝强 陈立平 申文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29-435,共7页
目的:观察椎旁神经阻滞联合经皮耳迷走神经电刺激(transcutaneous auricular vagus nerve stimulation,taVNS)对急性期带状疱疹(acute herpes zoster,AHZ)病人的疼痛及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我科AHZ病人6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S... 目的:观察椎旁神经阻滞联合经皮耳迷走神经电刺激(transcutaneous auricular vagus nerve stimulation,taVNS)对急性期带状疱疹(acute herpes zoster,AHZ)病人的疼痛及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我科AHZ病人6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S组)和治疗组(T组),每组31例。T组在左耳耳甲处给予taVNS,联合椎旁神经阻滞治疗;S组在左耳耳甲处给予假经皮耳迷走神经电刺激,联合椎旁神经阻滞治疗。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前、出院后1周、4周、12周的疼痛数字分级评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评分,治疗前、出院后4周、12周的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elf-rating scale of sleep,SRSS)评分,治疗前、出院后1周、4周的简化麦吉尔疼痛问卷(short-form McGill pain questionnaire,SF-MPQ)中的疼痛分级指数(pain rating index,PRI)和现时疼痛指数(present pain intensity,PPI)及状态焦虑量表评分(state-anxiety inventory,S-AI),住院期间盐酸羟考酮片使用例数与曲马多的日平均使用量,病人发展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的例数。结果:随访过程中部分病人脱落,最终58例完成研究,S组28例,T组30例。与治疗前相比,两组病人在治疗出院后1周、4周、12周的NRS评分,出院后4周、12周的SRSS评分以及治疗出院后1周、4周的PRI和PPI及S-AI评分均有所改善(P<0.05);与S组相比,T组在出院后1周、4周的NRS评分和以上各时间点的SRSS、SF-MPQ和S-AI评分,均显著降低;住院治疗期间,T组平均每日曲马多使用量较S组明显降低(P<0.05);T组病人住院期间的盐酸羟考酮片的使用例数及后期发展为PHN的例数显著低于S组(P<0.05)。结论:AHZ病人早期行经皮耳迷走神经电刺激联合椎旁神经阻滞,可以更有效地缓解疼痛、改善病人睡眠、缓解病人焦虑状态及不良情绪、减少镇痛药物的使用,同时可以降低PHN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耳迷走神经电刺激 急性期带状疱疹 焦虑 睡眠
下载PDF
低强度电刺激耳迷走神经治疗原发性微血管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熊鹿 刘云兵 吴屹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23年第2期6-9,共4页
目的探讨低强度电刺激耳迷走神经治疗原发性微血管心绞痛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2018年6月至2020年9月绵阳市中心医院接诊符合纳入标准的130例原发性微血管心绞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试验组给予耳迷... 目的探讨低强度电刺激耳迷走神经治疗原发性微血管心绞痛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2018年6月至2020年9月绵阳市中心医院接诊符合纳入标准的130例原发性微血管心绞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试验组给予耳迷走神经刺激联合尼可地尔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尼可地尔治疗,疗程1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症状、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分和运动耐量(平板运动总时间和开始运动至ST段压低0.1 mV时间)的变化,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发作次数、疼痛程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试验组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平板运动总时间、开始运动至ST段压低0.1 mV时间均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强度电刺激耳迷走神经能提高原发性微血管心绞痛患者运动耐量,改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微血管心绞痛 电刺激 耳迷走神经 心脏自主神经
下载PDF
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在消化系统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20
作者 范明伟 陈艳 《胃肠病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569-573,共5页
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taVNS)是一种非侵入性的迷走神经刺激替代治疗方法。早期用于治疗癫痫、抑郁症、血压调控、缓解失眠等,后经不断探索逐渐应用于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等消化系统疾病。TaVNS是通过特定频率的电流刺激迷走神... 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taVNS)是一种非侵入性的迷走神经刺激替代治疗方法。早期用于治疗癫痫、抑郁症、血压调控、缓解失眠等,后经不断探索逐渐应用于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等消化系统疾病。TaVNS是通过特定频率的电流刺激迷走神经耳支分布于外耳感受野区域的神经,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迷走神经的兴奋性,调节胃肠道神经反射,从而达到治疗目的。TaVNS的确切机制尚不明确,但近十年的研究结果表明其已成为许多消化系统疾病有效的替代治疗或辅助治疗。本文就taVNS在消化系统疾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 功能性消化不良 糖尿病胃轻瘫 肠易激综合征 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