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创耳模矫正技术治疗小儿先天性耳郭畸形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王艳丹 程楠 +1 位作者 史保院 WANG Shujing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2年第3期188-193,共6页
目的:探讨无创耳模矫正技术治疗小儿先天性耳郭畸形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9年7月至2021年4月某医院收治的先天性耳郭畸形患儿71例(129只耳),根据患儿的佩戴初始矫正日龄分为A组(4~30d,n=23例,41只耳)、B组(31~90d,n=30例,55只耳)... 目的:探讨无创耳模矫正技术治疗小儿先天性耳郭畸形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9年7月至2021年4月某医院收治的先天性耳郭畸形患儿71例(129只耳),根据患儿的佩戴初始矫正日龄分为A组(4~30d,n=23例,41只耳)、B组(31~90d,n=30例,55只耳)、C组(91~180d,n=18例,33只耳)。三组患儿均采用EarWell耳郭矫正器进行矫治。比较3组患儿的矫正效果、平均佩戴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情况。结果:A、B、C三组患儿耳郭矫正总有效率分别为100%、92.73%、75.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组患儿平均佩戴时间分别为(24.94±4.16)d、(40.25±5.72)d、(62.03±6.1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类型耳郭畸形的平均佩戴时间、矫正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略低于C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第3个月随访,三组患儿均无复发。结论:无创耳模矫正技术治疗小儿先天性耳郭畸形疗效确切,初始佩戴日龄越小,治疗效果越好,佩戴时间越短,安全性好且无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郭畸形 耳模矫正 矫正时间 新生儿
下载PDF
莆田地区新生儿耳郭畸形的发生情况及耳郭无创矫正的效果分析
2
作者 林恩润 茅林蔚 胡伟群 《中国民间疗法》 2022年第19期100-102,共3页
目的:探讨莆田地区新生儿耳郭畸形的发生情况及耳郭无创矫正的效果。方法:选取2543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新生儿均行常规听力检查及耳郭畸形检查,并将患耳分型资料、照片等信息上传至新生儿筛查系统。轻、中度耳郭畸形患儿,观察期未... 目的:探讨莆田地区新生儿耳郭畸形的发生情况及耳郭无创矫正的效果。方法:选取2543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新生儿均行常规听力检查及耳郭畸形检查,并将患耳分型资料、照片等信息上传至新生儿筛查系统。轻、中度耳郭畸形患儿,观察期未自愈行矫正治疗,重度耳郭畸形患儿立即进行矫正治疗。统计并分析新生儿耳郭畸形发生率、耳郭无创矫正效果、矫正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经筛查发现125例耳郭畸形患儿,耳郭畸形发生率为4.92%(125/2543),包括单耳畸形105例,双耳畸形20例,患耳数总计145个,存在6种耳郭形态学畸形,其中垂耳55耳(37.93%)、招风耳12耳(8.28%)、杯状耳9耳(6.21%)、Stahl’s耳23耳(15.86%)、Conchal-Crus耳39耳(26.90%)、环缩耳7耳(4.83%)。125例(145耳)耳郭畸形患儿中,87例(102耳)患儿在观察期自愈,38例(43耳)患儿接受矫正治疗。治疗后,43耳中35例Ⅰ级、6例Ⅱ级、2例Ⅲ级,矫正率为95.35%(41/43)。出生14d内患儿矫正时间短于14~30d内患儿及出生31~60d内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8例接受矫正治疗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为15.79%(6/38)。结论:莆田地区新生儿耳郭畸形发生率较高,临床进行听力筛查时需要加强耳郭形态畸形检查,以便尽早进行矫正治疗,从而缩短矫正时间,提高矫正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耳郭畸形 莆田地区 耳郭无创矫正 听力筛查系统 矫正效果
下载PDF
胎儿系统超声联合实时三维超声检查在孕中期妊娠诊断胎儿耳郭畸形的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牟海斌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8年第18期148-150,共3页
目的:对胎儿系统超声联合实时三维超声检查在孕中期妊娠诊断胎儿耳郭畸形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方法:本次62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接收的孕妇,根据不同诊断方式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单一组采用胎儿系统超声检查,联合组则接受胎儿系统超声联合... 目的:对胎儿系统超声联合实时三维超声检查在孕中期妊娠诊断胎儿耳郭畸形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方法:本次62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接收的孕妇,根据不同诊断方式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单一组采用胎儿系统超声检查,联合组则接受胎儿系统超声联合实时三维超声,对两组耳郭畸形检出率进行对比。结果:单一组耳郭畸形检出率以及漏诊率分别是93.75%和6.25%,联合组耳郭畸形检出率以及漏诊率分别是60%和40%,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优,差异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将胎儿系统超声联合实施三维超声检查应用于孕中期妊娠诊断胎儿耳郭畸形诊断中,可以将胎儿耳郭畸形清楚地显示出来,为良好的诊断提供重要参考数据,值得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郭畸形 实时三维超声 胎儿系统超声
下载PDF
太原市新生儿耳郭畸形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4
作者 范丽娟 梁慧霞 杜娟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31-534,共4页
目的:调查太原市新生儿耳郭畸形形态学分型及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2020年1月山西省儿童医院妇幼保健院出生853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得出各类耳郭畸形的发生率、两耳和性别间差异及耳郭测量数据,探讨新生儿耳郭畸形的危险... 目的:调查太原市新生儿耳郭畸形形态学分型及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2020年1月山西省儿童医院妇幼保健院出生853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得出各类耳郭畸形的发生率、两耳和性别间差异及耳郭测量数据,探讨新生儿耳郭畸形的危险因素。结果:853例新生儿中307例新生儿两耳耳郭存在不同形态的畸形,患病率为35.9%;存在8种畸形,分别为垂耳117例,隐耳38例,杯状耳64例,招风耳75例,环缩耳86例,耳轮畸形28例,Stahl′s耳24例,Conchal crus耳17例;左耳杯状耳发生率较高。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分娩方式、分娩过程存在异常、妊娠过程存在异常、母亲有肝炎病史是新生儿耳郭畸形发生的影响因素。结论:太原市新生儿耳郭畸形发生率较高,孕妇应规律产检,减少不良妊娠的发生,并对耳郭畸形新生儿进行早期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耳郭畸形 危险因素 调查研究
下载PDF
外耳矫正器治疗新生儿先天性耳郭畸形疗效探讨
5
作者 张磊 汤顺英 张旭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1期111-113,共3页
目的:探讨外耳矫正器治疗新生儿先天性耳郭畸形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年1月-2021年6月于我院接受外耳矫正器治疗新生儿先天性耳郭畸形患儿共120例152耳,根据佩戴日龄和耳郭畸形类型分组;比较各组矫正效果、佩戴治疗时间及并发... 目的:探讨外耳矫正器治疗新生儿先天性耳郭畸形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年1月-2021年6月于我院接受外耳矫正器治疗新生儿先天性耳郭畸形患儿共120例152耳,根据佩戴日龄和耳郭畸形类型分组;比较各组矫正效果、佩戴治疗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佩戴日龄和耳郭畸形类型各亚组矫正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1d组佩戴治疗时间显著长于<14d组、14~21d组(P<0.05);14~21d组佩戴治疗时间显著长于<14d组(P<0.05);同时三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耳矫正器治疗新生儿先天性耳郭畸形疗效及安全性良好,且越早治疗则矫正器佩戴时间越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耳矫正器 新生儿 先天性耳郭畸形 疗效 日龄
下载PDF
耳软骨支架提升在耳郭畸形矫正中的临床应用
6
作者 张阳 刘嘉锋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207-209,共3页
目的探讨耳郭软骨支架提升固定,调整耳郭整体高度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3年9月至2023年1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整形美容外科收治65例耳郭畸形患者,采用耳后相应切口切开皮肤,分离松解耳支架软骨背面与颅侧壁的粘连,在... 目的探讨耳郭软骨支架提升固定,调整耳郭整体高度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3年9月至2023年1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整形美容外科收治65例耳郭畸形患者,采用耳后相应切口切开皮肤,分离松解耳支架软骨背面与颅侧壁的粘连,在耳甲艇底面相应处缝合,上提软骨支架固定于颅侧壁深筋膜上,提升软骨支架到正常高度或与对侧保持一致。结果65例患者术后切口一期愈合。所有患者获随访6~12个月,1例隐耳畸形患者固定松脱导致支架再次下移;3例“杯状耳”及2例其他畸形,因耳郭较正常侧小,两侧高度不一致;其余患者耳郭高度均得到提升,双侧耳郭高度基本对称。耳郭整体提升高度(0.6±0.4)cm。患者满意率为87.7%(57/65)。结论该方法在矫正软骨形态畸形的同时,可明显提升耳郭整体高度,使得双侧耳郭更为对称,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郭畸形 软骨支架 提升 杯状耳 隐耳畸形
原文传递
耳郭畸形的非手术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7
作者 吴荣薇 潘博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12期757-759,共3页
先天性耳郭畸形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头面部畸形,外耳复杂又精细的三维立体结构使耳畸形的临床表型多种多样,如小耳畸形、猿耳、杯状耳、招风耳等.尽管目前许多矫正耳畸形的手术已相当成熟,但这些手术的实施通常要等到患儿5~6岁,且仍然是... 先天性耳郭畸形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头面部畸形,外耳复杂又精细的三维立体结构使耳畸形的临床表型多种多样,如小耳畸形、猿耳、杯状耳、招风耳等.尽管目前许多矫正耳畸形的手术已相当成熟,但这些手术的实施通常要等到患儿5~6岁,且仍然是有创并存在全身麻醉手术风险和并发症隐患的延迟矫正手段.新生儿早期的耳软骨弹性小,易塑形.近年来,采用塑形材料矫正耳畸形取得的临床效果显著,且能在最大程度上及早缓解患儿的心理压力.因此,耳郭畸形的非手术治疗越来越成为耳整复的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耳畸形 耳郭畸形 非手术治疗
原文传递
先天性耳郭畸形非手术疗法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杨薇 王洁晴 张晨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21年第4期208-210,共3页
先天性耳郭畸形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先天畸形,其病因复杂,为诸多因素所致。分为耳畸形和耳变形。对患儿外观、听力及心理发育造成较大影响,应予以积极治疗。手术多于学龄前进行,且存在麻醉及术后并发症等风险,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采用... 先天性耳郭畸形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先天畸形,其病因复杂,为诸多因素所致。分为耳畸形和耳变形。对患儿外观、听力及心理发育造成较大影响,应予以积极治疗。手术多于学龄前进行,且存在麻醉及术后并发症等风险,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采用非手术疗法矫治先天性耳廓畸形并已取得显著效果,且对前人的方法进行了改良。现就先天性耳郭畸形非手术疗法治疗的起始时间、持续时间、效果、并发症及复发等方面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耳郭畸形 成型模具 非手术疗法
原文传递
先天性耳郭形态畸形的非手术治疗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帅 李军 +1 位作者 刘翔琪 董晨彬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8年第5期260-262,共3页
目的探讨耳郭矫形器治疗先天性耳郭形态畸形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7月至12月以耳郭矫形器治疗的耳郭形态畸形患儿28例(34侧),平均年龄37.62 d(12~105 d)。治疗结束后1个月时,由未参与治疗的医生和患儿家长进行效果评价,并将患儿分... 目的探讨耳郭矫形器治疗先天性耳郭形态畸形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7月至12月以耳郭矫形器治疗的耳郭形态畸形患儿28例(34侧),平均年龄37.62 d(12~105 d)。治疗结束后1个月时,由未参与治疗的医生和患儿家长进行效果评价,并将患儿分为<6周龄和≥6周龄两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有患耳均按计划完成治疗,平均治疗维持时间33.88 d(18~59 d)。医生对治疗结果的评价:满意31侧(91.2%),一般3侧(8.8%);患儿家长评价:满意29侧(85.3%),一般5侧(14.7%)。两组患儿的疗效评价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过程中,患儿出现皮损1例、皮疹2例。结论耳郭矫形器治疗先天性耳郭形态畸形是一种有效的、安全的治疗方案;推荐治疗年龄为出生后3个月内,尤其是新生儿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郭畸形 非手术治疗 耳郭矫形器
下载PDF
专科化游戏干预对先天性小耳畸形耳郭再造术患儿负性情绪及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丽 严红 彭湘粤 《全科护理》 2022年第16期2230-2233,共4页
目的:探讨专科化游戏干预对先天性小耳畸形耳郭再造术患儿负性情绪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先天性小耳畸形耳郭再造术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健康护理,观察组实施专科化... 目的:探讨专科化游戏干预对先天性小耳畸形耳郭再造术患儿负性情绪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先天性小耳畸形耳郭再造术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健康护理,观察组实施专科化游戏干预,比较两组患儿干预前后负性情绪、应激反应、遵医行为依从率、并发症发生率及病人满意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SCARED)评分、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DSRSC)评分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麻醉诱导时、术后5 min平均脉动压、心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遵医行为依从率、患儿家属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而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专科化游戏干预能有效减轻先天性小耳畸形耳郭再造术患儿围术期负面情绪及应激反应,提高病人遵医行为,降低病人围术期并发症,进而提升患儿家属对手术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科化游戏干预 先天性小耳畸形耳郭再造术 负性情绪 应激反应 遵医行为 满意度
下载PDF
延伸护理服务对佩戴耳郭畸形矫正器患儿的效果 被引量:1
11
作者 孟庆芳 林琳 +1 位作者 林婷 李二冉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20年第6期543-544,共2页
探讨延伸护理服务在佩戴耳郭畸形矫正器患儿中的效果。2016年6月至2017年1月,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七科就诊的佩戴耳郭畸形患儿80例,男56例,女24例,分为延伸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各40例。观察两组患儿的效果、患儿家长依从性、满意... 探讨延伸护理服务在佩戴耳郭畸形矫正器患儿中的效果。2016年6月至2017年1月,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七科就诊的佩戴耳郭畸形患儿80例,男56例,女24例,分为延伸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各40例。观察两组患儿的效果、患儿家长依从性、满意度。延伸护理组患儿佩戴耳郭矫正器有效36例,有效率90.0%,家长依从性好37例,占92.5%,患儿家长满意38例,占95.0%;常规护理组矫正器佩戴有效28例,有效率70.0%,患儿家长依从性好29例,占72.5%,患儿家长满意27例,占67.5%。延伸护理服务有效提高了佩戴耳郭畸形矫正器的有效率,提高了患儿家长的依从性和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郭畸形矫正器 延伸护理服务 佩戴效果 依从性 满意度
原文传递
不同时机无创矫正先天性耳郭畸形疗效的Meta分析
12
作者 徐伟力 周玥 +3 位作者 蒋宙男 戚吉妮 李金晟 张菊芳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22年第2期119-122,共4页
目的评估非手术方式于不同时机矫正先天性耳郭畸形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Medline、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搜集有关非手术方式矫正小儿先天性耳畸形的文献,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21年5月,提取资料后... 目的评估非手术方式于不同时机矫正先天性耳郭畸形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Medline、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搜集有关非手术方式矫正小儿先天性耳畸形的文献,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21年5月,提取资料后用RevMan 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5项研究,共1349例患者,其中观察组(年龄<6周)669例,对照组(年龄>6周)68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年龄<6周开始非手术矫正比对照组明显提高矫正显效率,OR=4.67,95%CI为3.21,6.78,Z=8.09,P<0.001。观察组年龄<6周开始非手术矫正并发症低于对照组,OR=0.27,95%CI为0.08,0.88,Z=2.18,P=0.03。观察组年龄<6周开始矫正比对照组所需矫正时间短,MD=-11.81,95%CI为-18.36,-5.26,Z=3.54,P=0.001。结论先天性耳畸形患儿在<6周接受非手术矫正有更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郭 先天性耳郭畸形 矫正时机 专题Meta分析 非手术治疗
原文传递
耳郭矫形器治疗先天性耳郭形态畸形的临床疗效
13
作者 谢丽华 赵斯君 +3 位作者 王敏 黄敏 赵琴 赵伟亮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3年第12期1835-1838,共4页
【目的】探讨耳郭矫形器治疗先天性耳郭形态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在本院诊治的86例年龄为2~24周、健康、仅单侧先天性耳郭形态畸形(畸形为耳轮畸形、隐耳及杯状耳其中一种)患儿,采用EarWell耳郭矫形器进... 【目的】探讨耳郭矫形器治疗先天性耳郭形态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在本院诊治的86例年龄为2~24周、健康、仅单侧先天性耳郭形态畸形(畸形为耳轮畸形、隐耳及杯状耳其中一种)患儿,采用EarWell耳郭矫形器进行矫治,比较治疗前后耳形态数据。【结果】所有患儿均成功接受治疗,无严重并发症。治疗后容貌耳长、形态耳宽、容貌耳宽、形态耳长均长于治疗前,颅耳间垂直距离短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前后耳颅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治疗周期、医生对疗效的等级评定、家长满意度的VAS评分以及是否发生不良反应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耳郭矫形治疗能有效矫正婴幼儿先天性耳郭形态畸形,且在出生6周以内开始佩戴耳模矫正器的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郭/畸形 夹板 治疗结果
下载PDF
耳郭缺损畸形整复术的健康教育
14
作者 唐凤云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08年第12期1543-1544,共2页
耳郭缺损不仅给患者造成一定的生理功能障碍,也给患者造成较大的精神痛苦。我科自1998年1月~2007年6月共收治耳郭畸形患者48例,均采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法和自体肋软骨为支架行耳郭再造术。通过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心里分析,
关键词 耳郭缺损畸形 耳郭整复术 健康教育 护理学
下载PDF
四种耳郭支架材料全耳再造的临床应用评估 被引量:13
15
作者 吴建明 吴包金 +5 位作者 林子豪 江华 刘麒 袁相斌 赵耀忠 朱晓海 《中国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04年第6期297-299,共3页
目的 比较同种异体软骨耳支架、自体肋软骨耳支架、Medpor耳支架和自体肋软骨Medpor耳基复合耳郭支架等四种不同耳郭支架材料 ,应用于全耳再造的效果。方法 应用耳后皮瓣和颞浅筋膜瓣包裹耳支架行全耳再造修复 ,术后根据手术效果和并... 目的 比较同种异体软骨耳支架、自体肋软骨耳支架、Medpor耳支架和自体肋软骨Medpor耳基复合耳郭支架等四种不同耳郭支架材料 ,应用于全耳再造的效果。方法 应用耳后皮瓣和颞浅筋膜瓣包裹耳支架行全耳再造修复 ,术后根据手术效果和并发症出现情况 ,对近远期各支架的满意程度进行评估。结果 自 1994年至2 0 0 2年 ,临床应用 16 8例 ,随访 3个月至 8年 ,同种异体软骨耳支架、自体肋软骨耳支架、Medpor耳支架和自体肋软骨Medpor耳基复合耳郭支架的满意率 ,分别为 2 0 %、75 %、85 %和 10 0 %。 结论 全耳再造以自体肋软骨Medpor耳基复合耳郭支架效果最好 ,Medpor和自体肋软骨次之 ,异体肋软骨效果最不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郭畸形 耳郭支架 生物相容性材料
下载PDF
先天性外中耳畸形(3)——形态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天宇 傅窈窈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1-114,共4页
先天性外中耳畸形是继唇腭裂之后最为常见的颅面部出生缺陷,发病率约为1/10 000,其主要表现为单侧或双侧耳郭畸形、外耳道狭窄或闭锁及中耳畸形。男女患者比例约为2.5∶1,单侧发病多于双侧发病,比例约为4∶1;可单独发生,亦可伴发心脏、... 先天性外中耳畸形是继唇腭裂之后最为常见的颅面部出生缺陷,发病率约为1/10 000,其主要表现为单侧或双侧耳郭畸形、外耳道狭窄或闭锁及中耳畸形。男女患者比例约为2.5∶1,单侧发病多于双侧发病,比例约为4∶1;可单独发生,亦可伴发心脏、脊柱等其它器官畸形[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耳畸形 先天性 形态学 外耳道狭窄 发病率 出生缺陷 耳郭畸形 主要表现
下载PDF
先天性杯状耳畸形的分型与治疗 被引量:5
17
作者 郭英 傅窈窈 +2 位作者 谢友舟 李辰龙 朱雅颖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9年第2期82-85,共4页
本文对先天性杯状耳畸形的病因、分型特点、治疗手段和手术方式等方面做了详细的阐述。有助于临床医师充分认知此类耳郭畸形,根据杯状耳不同类型有针对性地设计手术方案,才能取得良好手术效果。
关键词 先天性耳郭畸形 杯状耳 耳整形术
下载PDF
“先天性杯状耳畸形的分型与治疗”点评
18
作者 张天宇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9年第2期86-87,共2页
杯状耳是较为常见的先天性耳郭发育畸形,由于耳郭大小、卷曲方式和畸形程度不一,因此诊断和治疗难度较大。综述作者对国内外先天性杯状耳畸形的分型和治疗做了回顾性分析,就治疗方式做了详细的点评,提供了多种可靠有效的手术方法。
关键词 先天性耳郭畸形 杯状耳 耳整形术
下载PDF
隐耳畸形手术治疗新进展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燕 刘国锋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232-234,共3页
临床工作中,大部分隐耳畸形患者失去了在婴儿期采用非手术治疗的机会。因此,手术治疗隐耳畸形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此,通过回顾国内外隐耳畸形的手术治疗进展,总结各种手术方法的优缺点,并据此提出了针对不同程度类型的隐耳畸形患者所... 临床工作中,大部分隐耳畸形患者失去了在婴儿期采用非手术治疗的机会。因此,手术治疗隐耳畸形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此,通过回顾国内外隐耳畸形的手术治疗进展,总结各种手术方法的优缺点,并据此提出了针对不同程度类型的隐耳畸形患者所应采取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耳 手术治疗 发病机制 分类 先天性耳郭畸形
原文传递
耳后推进皮瓣联合耳甲软骨支撑法矫正重度隐耳畸形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莨越 何云帆 +1 位作者 黎小间 鲁峰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8期449-451,共3页
目的探讨利用耳后推进皮瓣联合耳甲软骨支撑法矫正重度隐耳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5年3月至2017年11月,对收治的11例15只重度隐耳畸形患者进行手术矫正。设计耳后V形推进皮瓣,彻底松解耳郭上极软骨间的粘连,广泛剥离耳后及乳突区皮肤... 目的探讨利用耳后推进皮瓣联合耳甲软骨支撑法矫正重度隐耳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5年3月至2017年11月,对收治的11例15只重度隐耳畸形患者进行手术矫正。设计耳后V形推进皮瓣,彻底松解耳郭上极软骨间的粘连,广泛剥离耳后及乳突区皮肤,形成"乳突区皮瓣"并向上推进;切取新月形耳甲软骨,支撑对耳轮上脚;采用垂直褥式缝合,纠正耳舟畸形。结果本组15只患耳,除1只因包扎不当致V形皮瓣蒂部出现小范围表皮坏死外,余者术后无出血、感染和皮瓣坏死等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3~24个月,矫正耳郭结构清晰,形态自然,均获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结论耳后推进皮瓣联合耳甲软骨支撑法是矫正重度隐耳畸形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郭畸形 隐耳 推进皮瓣 耳软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