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嵌段共聚物载药纳米粒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
作者 柳阳 朱艳华 +3 位作者 孙佳琳 刘霜琪 孟莹 刘剑桥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2274-2277,共4页
目的:为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PEG-PLGA)嵌段共聚物载药纳米粒制备方法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嵌段共聚物""载药纳米粒制备方法""PEG""PLGA"... 目的:为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PEG-PLGA)嵌段共聚物载药纳米粒制备方法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嵌段共聚物""载药纳米粒制备方法""PEG""PLGA""PEG-PLGA"等为关键词,组合查询1998年1月-2017年1月在Pub Med、Springer Link、Science Direct、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对溶剂挥发法、沉淀法、自乳化溶剂扩散法、盐析法等制备方法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相关文献246篇,其中有效文献28篇。虽然载药纳米粒制备方法已经解决了操作、耗能及环境污染上的一些难题,但仍然存在常使用毒性较大含氯有机溶剂和难以工业化大生产等问题。前者可通过寻找毒性较小的有机溶剂(如丙酮、乙酸乙酯)来代替和通过对PLGA结构修饰基团或合成方法的改进使其可溶于毒性较小的有机溶剂加以解决;后者可通过研发新型辅料,或是改进制备工艺(如冻干)来改善纳米粒的稳定性和研发新型生产设备来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 嵌段共聚物 载药纳米制备方法
下载PDF
雷帕霉素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纳米粒子对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细胞周期时相、p27蛋白表达及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苗立夫 黄超联 +7 位作者 陈连凤 朱文玲 杨菁 王以光 张华 刘佩毛 佘铭鹏 宋存先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2-38,139,共8页
目的评估本实验室自制包载雷帕霉素(RPM)的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PLGA)纳米粒子(NPs)对离体培养的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HUASMC)细胞周期时相、p27蛋白表达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按不同浓度RPM-PLGA NPs设定药物作用组,并设立RPM组、PLG... 目的评估本实验室自制包载雷帕霉素(RPM)的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PLGA)纳米粒子(NPs)对离体培养的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HUASMC)细胞周期时相、p27蛋白表达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按不同浓度RPM-PLGA NPs设定药物作用组,并设立RPM组、PLGA组和M231培养基及平滑肌细胞生长添加剂(M231-SMGs)组作为对照。采用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比较不同处理组HUASMC p27蛋白表达阳性率和表达水平的差异,流式细胞技术评价各处理组对HUASMC细胞周期时相的影响,噻唑蓝(MTT)比色法观察不同浓度RPM和RPM-PLGA NPs对HUASMC存活率的影响。结果10μg/L及以上浓度的RPM和50μg/L及以上浓度的RPM-PLGA NPs可明显抑制HUA-smc生长,并呈浓度依赖性。细胞计数绘制生长-时间曲线显示,100μg/L RPM和500μg/L RPM-PLGA NPs作用于HUASMC 24 h后细胞计数值明显低于M231-SMGs对照组;单纯PLGA NPs对细胞生长无明显影响;与PLGA组和M231-SMGs培养基对照组相比,RPM组和RPM-PLGA NPs组G_0/G_1期细胞比例明显增多,S期及G_2/M期细胞比例明显减少(P均<0.01),但两组间细胞周期时相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100μg/LRPM和500μg/L RPM-PLGA NPs组的HUASMC p27蛋白表达阳性率和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较PLGA组和M231-SMGs培养基组明显增加(P<0.01)。结论RPM-PLGA NPs抑制体外培养的HUASMC生长效果与RPM相似,并可显著抑制体外培养HUASMC p27蛋白表达,阻抑其细胞周期进程于G_1/S期而抑制其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帕霉素 聚乳酸-乙醇共聚物 纳米 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 细胞周期 细胞增殖 p27蛋白
下载PDF
载紫杉醇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纳米粒抑制人肝癌细胞HepG2的作用 被引量:6
3
作者 庞丽云 王海 +3 位作者 陈永霞 刘帅 杨菁 孙洪范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3期412-418,共7页
背景:临床上应用的紫杉醇注射剂毒性大,过敏反应发生率高。目的:研制载紫杉醇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纳米粒,观察其对人肝癌细胞HepG2的抑制及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检测0,3.125,6.25,12.5,25,50,100mg/L载紫杉醇聚乳酸聚乙... 背景:临床上应用的紫杉醇注射剂毒性大,过敏反应发生率高。目的:研制载紫杉醇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纳米粒,观察其对人肝癌细胞HepG2的抑制及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检测0,3.125,6.25,12.5,25,50,100mg/L载紫杉醇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纳米粒子或紫杉醇作用后人肝癌细胞HepG2的生长;观察25mg/L载紫杉醇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纳米粒子或紫杉醇作用后人肝癌细胞HepG2的形态变化,并观察0,12.5,25,50mg/L载紫杉醇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纳米粒子作用后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与结论:在3.125-100mg/L质量浓度范围内,载紫杉醇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纳米粒子与紫杉醇均能明显抑制HepG2细胞的生长,且载紫杉醇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纳米粒子显示出明显的缓释作用,随着作用时间的增加其抑制率显著增加,72h时抑制效果最好,但紫杉醇此现象不明显。载紫杉醇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纳米粒子或紫杉醇作用后,细胞出现典型的凋亡形态,且随着载紫杉醇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纳米粒子作用时间的增加这一现象更加典型;12.5,25,50mg/L载紫杉醇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纳米粒子可明显诱导细胞凋亡,且有明显的量效和时效关系,质量浓度越高、时间越长效果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纳米生物材料 紫杉醇 聚乳酸乙醇共聚物 纳米 凋亡 抑制 肝癌 缓释药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生物材料图片文章
下载PDF
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负载坎地沙坦酯纳米粒的制备及体内外评价 被引量:3
4
作者 徐天蛟 刘艳霞 《中国药师》 CAS 2021年第10期1817-1822,共6页
目的:制备坎地沙坦酯纳米粒并考察其生物利用度。方法:以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作为载体材料,以聚乙烯醇(PVA)和D-α-维生素E聚乙二醇1000琥珀酸酯(TPGS)共同作为乳化剂,采用乳化溶剂蒸发法制备坎地沙坦酯PLGA-PVA/TPGS纳米粒,通... 目的:制备坎地沙坦酯纳米粒并考察其生物利用度。方法:以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作为载体材料,以聚乙烯醇(PVA)和D-α-维生素E聚乙二醇1000琥珀酸酯(TPGS)共同作为乳化剂,采用乳化溶剂蒸发法制备坎地沙坦酯PLGA-PVA/TPGS纳米粒,通过中心复合设计-效应面法实验设计优化得到PLGA-PVA/TPGS纳米粒的最优处方,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坎地沙坦酯PLGA-PVA和PLGA-PVA/TPGS两种纳米粒的微观形态,并比较两种纳米粒的体外药物释放特性;考察坎地沙坦酯PLGA-PVA和PLGA-PVA/TPGS纳米粒经大鼠灌胃给药后的体内药动学特征。结果:坎地沙坦酯PLGA-PVA/TPGS纳米粒的最优处方组成为:PLGA浓度为100 mg·ml^(-1),PVA浓度为15 mg·ml^(-1),TPGS浓度为0.8 mg·ml^(-1),透射电镜下可观察到两种纳米粒分布均匀、无聚集;其体外释药特性均表现为前期释药较快,后期平缓;大鼠体内药动学结果显示,坎地沙坦酯PLGA-PVA和PLGA-PVA/TPGS纳米粒均能提高药物的达峰浓度,增加药物生物利用度,但是坎地沙坦酯PLGA-PVA/TPGS纳米粒提高的更显著(P<0.05)。结论:将坎地沙坦酯制备成PLGA-PVA/TPGS纳米粒能够提高药物在大鼠体内的生物利用度,对坎地沙坦酯的二次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羟基乙共聚物 乙烯醇 D-α-维生素E乙二醇1000琥珀 乳化溶剂蒸发法 坎地沙坦酯纳米 生物利用度
下载PDF
聚乳酸-聚乙二醇共聚物的生物学效应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廖雪雁 梁争论 +4 位作者 周绍兵 张华远 李孝红 邓先模 李河民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15-215,共1页
关键词 聚乳酸-乙二醇共聚物 效应研究 生物学 药物控释系统 聚乳酸(PLA) 生物降解材料 生物相容性 FDA批准 乙醇 载体材料
下载PDF
HPLC测定雷帕霉素聚乳酸-聚乙醇酸纳米粒的包封率
6
作者 郭京艳 《食品与药品》 CAS 2009年第6期32-34,共3页
目的建立用HPLC法测定雷帕霉素聚乳酸-聚乙醇酸纳米粒包封率的方法。方法用超速离心法分离游离的雷帕霉素与包封药物的纳米粒,以HPLC为分析方法测定评价雷帕霉素聚乳酸-聚乙醇酸纳米粒的包封率。用VenusilXBP C18柱,以乙腈为流动相,流速... 目的建立用HPLC法测定雷帕霉素聚乳酸-聚乙醇酸纳米粒包封率的方法。方法用超速离心法分离游离的雷帕霉素与包封药物的纳米粒,以HPLC为分析方法测定评价雷帕霉素聚乳酸-聚乙醇酸纳米粒的包封率。用VenusilXBP C18柱,以乙腈为流动相,流速0.8mL/min,检测波长277nm。结果雷帕霉素峰与辅料峰分离良好。雷帕霉素浓度在2.5~1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回收率在98.3%~101.2%之间,日内精密度和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2%(n=5)。结论本法操作简单,准确可靠,可用于测定雷帕霉素聚乳酸-聚乙醇酸纳米粒药物的包封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帕霉素聚乳酸-乙醇纳米 包封率 高效液相色谱法 超速离心法
下载PDF
雷帕霉素聚乳酸-聚乙醇酸纳米粒子的制备、表征及血管内局部给药效能 被引量:6
7
作者 苗立夫 杨菁 +4 位作者 黄超联 宋存先 曾玉杰 陈连凤 朱文玲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91-497,共7页
目的制备包载雷帕霉素(RPM)的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PLGA)纳米粒子(NPs),评估其通过DISPATCHTM球囊在血管内局部给药的应用条件及给药效能。方法超声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RPM-PLGA-NPs,测定其载药量和包封率。激光光散射实验测定纳米粒... 目的制备包载雷帕霉素(RPM)的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PLGA)纳米粒子(NPs),评估其通过DISPATCHTM球囊在血管内局部给药的应用条件及给药效能。方法超声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RPM-PLGA-NPs,测定其载药量和包封率。激光光散射实验测定纳米粒子的粒径及分布,扫描电镜观察纳米粒子的表面形态。双室扩散池行体外药物释放实验,计算释放量,绘制累积释放曲线。通过新西兰白兔腹主动脉及小型猪冠状动脉内局部给药模型评估DISPATCHTM球囊血管内应用RPM-PLGA-NPs的实验条件及给药后不同时段血管组织药物浓度。结果成功制备了平均粒径为246.8 nm的RPM-PLGA-NPs,包封率为77.53%,平均载药量为19.42%。体外释放近似于零级过程,至2周释放75%的药物。成功建立经DISPATCHTM球囊新西兰白兔腹主动脉、中国实验用小型猪冠状动脉内局部给药模型,20.27 kPa灌注压力下经DISPATCHTM导管球囊灌注5 mg/ml RPM-PLGA-NPs 10 min,第7和14天后局部组织药物浓度为(2.438±0.439)和(0.529±0.144)μg/mg干重。结论超声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RPM-PLGA-NPs方法稳定可靠,包封效率高,载药量控制稳定,粒径小、范围窄,体外释放药物恒定、效果满意。纳米载药系统结合DISPATCHTM球囊导管能显著延长局部血管内药物浓度,为血管疾病提供新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帕霉素 聚乳酸-乙醇共聚物 纳米 局部给药
下载PDF
包载雷帕霉素聚乳酸-聚乙醇酸纳米粒子的制备、表征及体外释放试验
8
作者 苗立夫 杨菁 +4 位作者 黄超联 宋存先 曾玉杰 陈连凤 朱文玲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1期8079-8082,共4页
背景:新型可生物降解多聚物纳米控释载药制剂能显著改善药物穿透组织能力、再分布时程和滞留时间,可能克服载药基质对血管修复的负性影响,有望避免药物洗脱支架晚期支架内血栓。目的:制备雷帕霉素-聚乳酸-聚乙醇酸纳米粒子(rapamycin po... 背景:新型可生物降解多聚物纳米控释载药制剂能显著改善药物穿透组织能力、再分布时程和滞留时间,可能克服载药基质对血管修复的负性影响,有望避免药物洗脱支架晚期支架内血栓。目的:制备雷帕霉素-聚乳酸-聚乙醇酸纳米粒子(rapamycin poly(lactic-co-glycolic)acid nanoparticles,RPM-PLGA-NPs)并观察其表征及体外控释性能。设计、时间及地点:单一样本实验于2003-03/09在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生物医学材料重点实验室完成。材料:聚乳酸-聚乙烯醇酸共聚物50∶50由美国Birmingham Polymers公司提供。方法:以可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作载药基质,超声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RPM-PLGA-NPs,采用双室扩散池行体外药物释放试验。主要观察指标:测定平均载药量、平均包封率;激光光散射实验测定纳米粒子的粒径及分布;扫描电镜观察纳米粒子的表面形态;高效液相色谱法计算体外药物释放量、绘制累积释放曲线。结果:成功制备了平均粒径为246.8nm的RPM-PLGA-NPs,平均粒径246.8nm,粒径分布集中在208~294nm,呈窄分布;包封率大于77%,平均载药量为19.42%。体外释放近似于零级过程,至2周释放75%的药物。结论:超声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RPM-PLGA-NPs稳定可靠,包封效率高,载药量控制稳定,粒径小、范围窄,体外释放药物恒定、具有良好的控释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帕霉素 聚乳酸-乙醇共聚物 纳米 体外药物释放
下载PDF
姜黄素聚乙二醇-聚乳酸嵌段共聚物纳米粒的制备及其质量评价 被引量:14
9
作者 戴东波 尤佳 +3 位作者 何雯洁 王彬辉 李范珠 徐秀玲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94-199,共6页
目的制备姜黄素(Cur)聚乙二醇-聚乳酸嵌段共聚物(mPEG-PLA)纳米粒(Cur-mPEG-PLA-NPs),并考察其理化性质、体外释药特性及抗肿瘤活性。方法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Cur-mPEG-PLA-NPs,通过正交设计优化处方工艺。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纳... 目的制备姜黄素(Cur)聚乙二醇-聚乳酸嵌段共聚物(mPEG-PLA)纳米粒(Cur-mPEG-PLA-NPs),并考察其理化性质、体外释药特性及抗肿瘤活性。方法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Cur-mPEG-PLA-NPs,通过正交设计优化处方工艺。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纳米粒形态;激光粒度仪考察其粒径和Zeta电位;超速离心法测定其包封率及载药量;透析法考察其体外释药特性;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考察其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的抑制作用。结果根据优化处方工艺制备的Cur-mPEG-PLA-NPs外观呈圆形或类圆形,平均粒径为(129.24±1.45)nm,包封率和载药量分别为(82.15±1.07)%和(4.03±0.11)%;体外释药符合Weibull方程;与原料药Cur比较,Cur-mPEG-PLA-NPs对SMMC-7721细胞具有更强的抑制作用(P<0.05)。结论乳化溶剂挥发法可成功制备Cur-mPEG-PLA-NPs,为Cur新剂型的研究开发提供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纳米 乙二醇-聚乳酸嵌段共聚物 乳化溶剂挥发法 抗肿瘤活性
原文传递
载雄激素受体三螺旋形成寡核苷酸PEG-PLGA纳米粒子的制备与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袁超 张勇 +1 位作者 焦举 沈辉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02-605,共4页
【目的】以生物可降解材料聚乙二醇-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PEG-PLGA)制备载雄激素受体三螺旋形成寡核苷酸的纳米粒子(TFO-NPs),并初步探讨其对前列腺癌LNCaP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采用改良自乳化溶剂挥发法(modified-SESD)制备TF... 【目的】以生物可降解材料聚乙二醇-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PEG-PLGA)制备载雄激素受体三螺旋形成寡核苷酸的纳米粒子(TFO-NPs),并初步探讨其对前列腺癌LNCaP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采用改良自乳化溶剂挥发法(modified-SESD)制备TFO-NPs,对其形态、包封率、载药量及体外释放特点进行鉴定。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LNCaP细胞对TFO-NPs的摄取情况,四唑盐(MTT)法测定体外细胞毒作用。【结果】制备的TFO-NPs呈球形、大小均匀,平均粒径128nm,平均包封率和载药量分别为72.28%和1.02%,在体外具有缓释作用。LNCaP细胞对TFO-NPs的摄取率显著高于裸TFO。TFO-NPs对LNCaP细胞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裸TFO(P<0.05),抑制率分别为61.2%±6.5%和20.7%±3.1%。【结论】本法制备的TFO-NPs理化性质优良,在体外能够有效抑制LNCaP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二醇-聚乳酸乙醇共聚物 改良自乳化溶剂挥发法 纳米 三螺旋形成寡核苷 前列腺癌
下载PDF
1H-NMR法测定单甲氧基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粒的表面单甲氧基聚乙二醇含量及链密度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俊腾 谢鑫鑫 +1 位作者 秦利芳 林东海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1302-1307,共6页
目的采用1H-NMR定量地测定单甲氧基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粒(MePEG-PLGA-NP)表面单甲氧基聚乙二醇(MePEG)的含量及链密度,并研究了不同相对分子质量及不同比例的单甲氧基聚乙二醇对单甲氧基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 目的采用1H-NMR定量地测定单甲氧基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粒(MePEG-PLGA-NP)表面单甲氧基聚乙二醇(MePEG)的含量及链密度,并研究了不同相对分子质量及不同比例的单甲氧基聚乙二醇对单甲氧基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粒表面的物理化学性质影响。方法以单甲氧基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MePEG-PLGA)为载体,自乳化溶剂扩散法制备了聚乙二醇化聚乳酸-羟基乙酸纳米粒,并对其平均粒径和Zeta电位进行表征。1H-NMR用于确定单甲氧基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的结构组成并测定了单甲氧基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粒表面的单甲氧基聚乙二醇的含量及链密度,并与比色法进行比较。结果单甲氧基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共聚物的结构组成与标示量基本一致;聚乙二醇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时,随着单甲氧基聚乙二醇比例的增加,单甲氧基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粒的平均粒径逐渐减小,Zeta电位的绝对值也逐渐减小,粒子表面的单甲氧基聚乙二醇含量(α)逐渐增加,其表面单甲氧基聚乙二醇的链密度(δ)逐渐增大,相邻两单甲氧基聚乙二醇分子链间的距离(D)逐渐减小;相同比例,随着单甲氧基聚乙二醇链长度的增加,单甲氧基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粒的平均粒径与Zeta电位都无明显差别,而α逐渐增加,δ逐渐减小,D逐渐增大;同种单甲氧基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粒,比色法测定的α值比1H-NMR测定的值偏高。结论1H-NMR能够定量地测定单甲氧基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粒表面的单甲氧基聚乙二醇含量及链密度;与比色法相比,1H-NMR测定的粒子表面单甲氧基聚乙二醇的含量更准确;实验范围内,单甲氧基聚乙二醇的相对分子质量和比例可以对纳米粒的平均粒径,Zeta电位和表面单甲氧基聚乙二醇含量及链密度等物理化学性质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羟基乙共聚物 单甲氧基乙二醇 纳米 核磁共振法 链密度
原文传递
包载缺氧诱导因子-1α反义寡核苷酸纳米粒子的制备和特性评价 被引量:1
12
作者 郑延波 刘胜 +1 位作者 李丽君 刘万卉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1年第6期579-583,共5页
目的制备一种包载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反义寡核苷酸的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PLGA)纳米粒子,并评价其理化特性。方法应用复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包载HIF-1α反义寡核苷酸PLGA纳米粒子,并固定其他因素,选择不同的聚乙烯醇(PVA)浓度(... 目的制备一种包载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反义寡核苷酸的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PLGA)纳米粒子,并评价其理化特性。方法应用复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包载HIF-1α反义寡核苷酸PLGA纳米粒子,并固定其他因素,选择不同的聚乙烯醇(PVA)浓度(0.5%、1.0%、1.5%、2.0%)和乳化速度(17 500、21 500、24 000 r/min),观察其对制备的纳米粒子粒度和载药量的影响;应用电子显微镜和粒度测定仪对制得的纳米粒子进行形态观察和粒径测定;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纳米粒子的载药量和包封率并进行体外释药实验。结果制得的载HIF-1α反义寡核苷酸PLGA纳米粒子外观呈圆形或介于圆形与椭圆形之间,表面光滑圆整,粒径分布范围较窄,平均粒度为320 nm(标准差50 nm),纳米粒子载药量为(0.930±0.015)%,包封率为(79.14±1.78)%;纳米粒子中HIF-1α反义寡核苷酸在24 h突释期内累积释放率为31.2%,10 d内呈缓慢线性稳定性释放,释放量达81.5%。结论应用复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包载HIF-1α反义寡核苷酸PLGA纳米粒子,方法实用有效,工艺稳定,重复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诱导因子- 反义寡核苷 纳米 聚乳酸-乙醇共聚物
下载PDF
改良自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MePEG-PLGA纳米粒的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张勇 袁超 +1 位作者 焦举 沈辉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960-963,共4页
对改良自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甲氧基封端的聚乙二醇-聚乳酸聚乙醇酸嵌段聚合物(MePEG-PL-GA)纳米粒的工艺进行优化,并对纳米粒子加以表征。以形态、粒径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筛选出比较理想的制备工艺。以扫描电镜(SEM)和动态光散射粒度... 对改良自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甲氧基封端的聚乙二醇-聚乳酸聚乙醇酸嵌段聚合物(MePEG-PL-GA)纳米粒的工艺进行优化,并对纳米粒子加以表征。以形态、粒径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筛选出比较理想的制备工艺。以扫描电镜(SEM)和动态光散射粒度分析仪(DLS)对纳米粒的形态、大小和zeta电位进行研究。优化的制备方案:丙酮与乙醇体积比为3∶3,MePEG-PLGA30 mg,聚乙烯醇(PVA)含量为3%,有机相与水相体积比为1∶10。所得纳米粒为球形粒子,分布较均匀,平均粒径118.9 nm。zeta电位为-1.7 mV。改良自乳化溶剂挥发法适于MePEG-PLGA纳米粒子的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乙醇共聚物 乙二醇 纳米 自乳化溶剂挥发法
下载PDF
载两性霉素B的PLA-PEG纳米粒在小鼠体内的分布 被引量:3
14
作者 徐楠 郁晓 +2 位作者 范国荣 温海 陈江汉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849-851,共3页
采用改良的相分离法制备载有两性霉素B(1)的聚乳酸-聚乙二醇纳米粒,HPLC法检测小鼠脑组织及其它脏器中的药物浓度。以1粉针剂和1脂质体为对照,评价纳米粒的脑靶向作用。在小鼠脑内1粉针剂组未能检测出药物,1脂质体组于3h后能测得微量药... 采用改良的相分离法制备载有两性霉素B(1)的聚乳酸-聚乙二醇纳米粒,HPLC法检测小鼠脑组织及其它脏器中的药物浓度。以1粉针剂和1脂质体为对照,评价纳米粒的脑靶向作用。在小鼠脑内1粉针剂组未能检测出药物,1脂质体组于3h后能测得微量药物,1纳米粒组小鼠给药30min后脑内浓度达33.5ng/g,12h达最高(160.4n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霉素B 聚乳酸-乙二醇共聚物 纳米 脑靶向
下载PDF
构建叶酸修饰的乳腺癌靶向纳米超声造影微粒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园园 徐枫 +6 位作者 杨辉 刘婷 周建桥 蔡晨蕾 叶园园 刘培峰 韩宝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0期4425-4433,共9页
背景:研究表明,纳米级超声对比剂具有较强的穿透能力,使血管外靶组织显像成为可能,超越了微米级对比剂仅能发生血池内显像的局限性。目的:构建叶酸修饰的乳腺癌靶向纳米超声造影微粒,评估其与细胞靶向结合的能力及体外超声成像效果。方... 背景:研究表明,纳米级超声对比剂具有较强的穿透能力,使血管外靶组织显像成为可能,超越了微米级对比剂仅能发生血池内显像的局限性。目的:构建叶酸修饰的乳腺癌靶向纳米超声造影微粒,评估其与细胞靶向结合的能力及体外超声成像效果。方法:采用超声乳化-蒸发法制备对比剂聚乙二醇化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包裹液态氟碳的纳米粒(记为m PP/PFOB)和叶酸修饰的聚乙二醇化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包裹液态氟碳的纳米粒(记为m PPF/PFOB)。(1)生物相容性检测:取对数生长期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HFF-1、人乳腺癌MCF-7细胞,分别加入0,0.005,0.01,0.02,0.05,0.1,0.2,1 g/L的m PP/PFOB或m PPF/PFOB,培养24 h后检测细胞活力。(2)体外寻靶能力检测:取对数生长期的HFF-1、MCF-7细胞,均分3组干预,A、B组分别加入Cy5标记的m PP/PFOB与m PPF/PFOB,C组在加入Cy5标记的m PP/PFOB前以叶酸处理2 h,培养0.5 h后,流式细胞仪检测荧光强度;培养20 min后,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对比剂在细胞中的分布。(3)体外超声显影:实验分3组,A组为生理盐水,B组制备m PPF/PFOB纳米粒与生理盐水混悬液,C组以m PPF/PFOB纳米粒与生理盐水混悬液重悬MCF-7细胞沉淀,制备纳米粒与细胞混悬液,将3种液体加入乳胶手套中扎紧,采用超声诊断仪检测体外超声成像效果。结果与结论:(1)生物相容性检测结果:两种纳米粒无明显的细胞毒性;(2)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在MCF-7细胞中,B组平均荧光强度明显高于A组和C组;而在HFF-1细胞中,3组平均荧光强度无显著差别;(3)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结果:m PPF/PFOB主要聚集在MCF-7细胞膜周围,m PP/PFOB则分布在胞浆。(4)体外超声显影结果:m PPF/PFOB与MCF-7细胞结合后,在体外能增强超声回声;(5)结果提示:叶酸修饰的聚乙二醇化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包裹液态氟碳的纳米粒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具有与乳腺癌MCF-7细胞靶向结合能力和增强超声显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 超声检查 造影剂 组织工程 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乙二醇 聚乳酸-羟基乙共聚物 受体 超声诊断 靶向对比剂 乳腺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紫杉醇mPEG-PLGA纳米粒的制备及其抗肿瘤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方琴 王季石 +1 位作者 许红玮 李芳琼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9期1483-1486,共4页
目的探讨负载紫杉醇的聚乙二醇单甲醚-聚乳酸-乙醇酸(mPEG-PLGA)亲性嵌段共聚物纳米粒及其对肝癌H22细胞的体内抗肿瘤作用。方法采用界面沉积法制备紫杉醇mPEG-PLGA纳米粒(Ptx-Nps);应用透射电镜表征纳米粒的形态;粒径分析仪测其粒径及Z... 目的探讨负载紫杉醇的聚乙二醇单甲醚-聚乳酸-乙醇酸(mPEG-PLGA)亲性嵌段共聚物纳米粒及其对肝癌H22细胞的体内抗肿瘤作用。方法采用界面沉积法制备紫杉醇mPEG-PLGA纳米粒(Ptx-Nps);应用透射电镜表征纳米粒的形态;粒径分析仪测其粒径及Zeta电位;研究mPEG在共聚物中的含量及紫杉醇投药量对纳米粒的影响;考察纳米粒对昆明小鼠肝癌H22的疗效和过敏实验。结果Ptx-Nps成球型,粒径为纳米级(<120 nm),均带负电荷(适合于静脉注射),与紫杉醇注射液(Ptx)相比,Ptx-Nps对肝癌H22的抑制作用比Ptx好。结论采用界面沉积法制备的纳米粒在紫杉醇投药量为1%,mPEG含量为4%时包封率最佳,本研究为开发紫杉醇新型静脉注射制剂提供了实验依据,mPEG-PLGA共聚物可成为抗肿瘤药物的理想新型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沉积法 乙二醇单甲醚-聚乳酸-乙醇 紫杉醇 纳米 肝癌
下载PDF
载VEGF-ASODN PLGA纳米粒抑制大鼠肝癌新生血管生成的作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徐爱民 张树辉 +3 位作者 林川 李国栋 程红岩 吴孟超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659-1662,共4页
目的研究VEGF-ASODN PLGA纳米粒对大鼠肝癌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大鼠Walker-256肝癌模型。48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均采用肝动脉插管方法注射药物。A组生理盐水组,B组PLGA组,C组单纯反义ODN组,D组VEGF-ASODN PLGA纳米粒组。每组3... 目的研究VEGF-ASODN PLGA纳米粒对大鼠肝癌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大鼠Walker-256肝癌模型。48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均采用肝动脉插管方法注射药物。A组生理盐水组,B组PLGA组,C组单纯反义ODN组,D组VEGF-ASODN PLGA纳米粒组。每组3只大鼠于治疗后1周行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检查,以抗CD34单克隆抗体显示血管内皮细胞,根据CD34阳性血管内皮细胞记数来测定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结果常规病理检查,A、B组组织形态学相似,C组癌细胞巢减小,部分癌细胞核固缩,出现小片坏死灶,而D组癌细胞核固缩和核碎裂现象明显增多、核染色质浓缩、细胞体积缩小,并出现多个片状和灶性坏死;MVD测定显示:D组MVD值为(18.1±6.15),明显低于其他各组,相差非常显著(P<0.01)。结论载VEGF反义寡核苷酸纳米粒能更有效抑制肿瘤血管生成,降低肿瘤微血管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抗血管生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反义寡核苷 微血管密度 纳米 聚乳酸-乙醇共聚物
下载PDF
载汉黄芩素的mPEG-PLGA纳米粒的制备及体外评价 被引量:2
18
作者 沈熊 许根英 +3 位作者 董颖 梁健 吕迁洲 许青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298-2301,共4页
目的制备载汉黄芩素的mPEG-PLGA纳米粒,并对其性能进行体外评价。方法以mPEG-PLGA为载体材料,采用溶剂扩散法制备载汉黄芩素的纳米粒,考察其形态、载药性能、血清稳定性和体外释放行为等指标。结果制得的汉黄芩素纳米粒外观圆整,粒径为(... 目的制备载汉黄芩素的mPEG-PLGA纳米粒,并对其性能进行体外评价。方法以mPEG-PLGA为载体材料,采用溶剂扩散法制备载汉黄芩素的纳米粒,考察其形态、载药性能、血清稳定性和体外释放行为等指标。结果制得的汉黄芩素纳米粒外观圆整,粒径为(112±33)nm;载药量为(3.27±0.04)%;纳米粒在50%胎牛血清中稳定;pH 7.4磷酸盐缓冲液中24 h累积释放率约为39%,血浆对其释放行为无明显影响。结论制得的汉黄芩素纳米粒具有明显的药物缓释效果和良好的血清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黄芩素 单甲氧基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共聚物 纳米 缓释
下载PDF
聚乳酸-聚乙醇酸纳米粒作为非病毒基因载体 被引量:5
19
作者 邹伟伟 张娜 《生命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0-123,共4页
生物可降解材料聚乳酸-聚乙醇酸制备的载基因纳米粒是一种颇具潜力的非病毒基因载体,可望成为一类新型的安全有效的基因传递系统。本文分别从聚乳酸-聚乙醇酸纳米粒的优势、影响其细胞内摄和基因转染效率的因素以及存在不足与解决措施... 生物可降解材料聚乳酸-聚乙醇酸制备的载基因纳米粒是一种颇具潜力的非病毒基因载体,可望成为一类新型的安全有效的基因传递系统。本文分别从聚乳酸-聚乙醇酸纳米粒的优势、影响其细胞内摄和基因转染效率的因素以及存在不足与解决措施几个方面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聚乳酸-聚乙醇酸纳米粒作为非病毒基因载体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乙醇 纳米 非病毒基因载体
原文传递
聚乙二醇-聚乳酸乙醇酸嵌段共聚物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3
20
作者 周辉年 李玉民 刘涛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561-563,共3页
恶性肿瘤致死是全世界人口病死率攀升的一个重要原因。我国恶性肿瘤调整死亡率在20世纪70年代为84.58/10万,20世纪90年代为94.36/10万,上升幅度显著。2008年,我国《第三次全国死因调查主要情况》报告中指出,21世纪初我国恶性肿... 恶性肿瘤致死是全世界人口病死率攀升的一个重要原因。我国恶性肿瘤调整死亡率在20世纪70年代为84.58/10万,20世纪90年代为94.36/10万,上升幅度显著。2008年,我国《第三次全国死因调查主要情况》报告中指出,21世纪初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率比20世纪70年代增加了83.1%,比20世纪90年代增加了22.5%。由此可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二醇-聚乳酸乙醇 纳米材料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