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合物纳米材料在疫苗佐剂领域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5
1
作者 毕毓彤 周萌萌 +3 位作者 李承禹 陈孝起 李彦涛 肖继君 《现代畜牧兽医》 2021年第4期78-83,共6页
聚合物纳米材料主要包括聚合物纳米颗粒、聚合物纳米胶束和聚合物纳米乳液。文章综述近年来聚合物纳米材料在疫苗佐剂领域中的研究与应用进展,对聚合物纳米佐剂的作用机理、发展趋势及潜在应用进行分析和展望。
关键词 聚合物纳米材料 聚合物纳米颗粒 聚合物纳米乳液 聚合物纳米胶束
下载PDF
花菁染料负载的聚合物纳米材料用于次氯酸可视化检测的研究
2
作者 俞丹萍 刘亚伟 +1 位作者 申亮 李富友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90-296,共7页
次氯酸(HClO)作为强氧化剂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研究对HClO浓度的便捷监测方法具有重要意义。针对HClO的可视化探针存在水溶性较差和易被光漂白的问题,本工作利用次氯酸根(ClO-)可破坏花菁染料的共轭结构这一特性,设计合成了一种花... 次氯酸(HClO)作为强氧化剂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研究对HClO浓度的便捷监测方法具有重要意义。针对HClO的可视化探针存在水溶性较差和易被光漂白的问题,本工作利用次氯酸根(ClO-)可破坏花菁染料的共轭结构这一特性,设计合成了一种花菁染料Cy7负载的聚苯乙烯纳米球(PS-Cy7),并研究了其与次氯酸的响应行为。实验结果表明,PS-Cy7具有良好的单分散性,粒径约为78nm;相比于花菁染料Cy7,PS-Cy7具有更好的水溶性和光稳定性,并且对次氯酸具有专一性的响应,其最低检测限为0.22μmol/L,实现了对HClO的可视化检测,有望用于日常生活中的HClO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视化检测 次氯酸 花菁染料 聚合物纳米材料
下载PDF
双重pH响应超轻度交联支化聚合物纳米材料的合成及对大黄素的载药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谢贤莉 张培松 +1 位作者 刘春华 何涛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46-151,157,共7页
采用寡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OEGMA)、甲基丙烯酸二乙胺乙酯(DEAEMA)和原酸酯结构单元构建超轻度交联支化共聚物PODO及其纳米材料,并对大黄素(RE)的载药/释药进行了研究。PODO聚合物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简单,无需自组装,且具有双重pH响应... 采用寡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OEGMA)、甲基丙烯酸二乙胺乙酯(DEAEMA)和原酸酯结构单元构建超轻度交联支化共聚物PODO及其纳米材料,并对大黄素(RE)的载药/释药进行了研究。PODO聚合物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简单,无需自组装,且具有双重pH响应性:在中性水液中稳定,而在pH 5.5时,纳米颗粒会发生先变大后解离的双重响应过程。以大黄素为模型药物,进行了相关载药及pH响应释药研究,包载率达到35.2%。释药实验表明,在pH 7.0时,药物纳米颗粒相对稳定;在pH 5.5时,经48 h药物释放率达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纳米材料 原酸酯 双重pH响应 大黄素 药物纳米颗粒
下载PDF
4-乙烯基苯硼酸聚合物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在果糖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涛 张睿 +4 位作者 聂玘豪 吴浩君 王欣惠 吴海彤 孙晓丽 《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第4期83-89,共7页
采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RAFT)和溶液自组装方法制备了聚(4-乙烯基苯硼酸)-b-聚(N,N-二甲基丙烯酰胺)嵌段共聚物和含苯硼酸基团的核壳结构球形纳米材料,具有100 nm和200 nm两种尺寸。在水环境中,苯硼酸基团能与染料茜素红、槲皮素... 采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RAFT)和溶液自组装方法制备了聚(4-乙烯基苯硼酸)-b-聚(N,N-二甲基丙烯酰胺)嵌段共聚物和含苯硼酸基团的核壳结构球形纳米材料,具有100 nm和200 nm两种尺寸。在水环境中,苯硼酸基团能与染料茜素红、槲皮素、8-羟基喹啉结合产生荧光,从而构建了新型荧光传感器。其中,PVPBA_(315)-b-PDMA_(90)/QC荧光传感器遇到果糖时发生明显的荧光淬灭现象,可以特异性地检测果糖,在果糖浓度为0~82.5 mmol/L范围内,其荧光强度呈现线性淬灭,检测限低至60 n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乙烯基苯硼酸 聚合物纳米材料 自组装 果糖 荧光传感器
下载PDF
聚合物一维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浦鸿汀 谢娟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5,共5页
综述了聚合物纳米线和纳米管等聚合物一维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机理和应用。聚合物纳米线的制备方法主要有静电纺丝法、多孔模板法、自组装法三种。聚合物纳米管的制备包括多孔模板法、线模板法、自组装法等方法。本文评述了其研究现状... 综述了聚合物纳米线和纳米管等聚合物一维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机理和应用。聚合物纳米线的制备方法主要有静电纺丝法、多孔模板法、自组装法三种。聚合物纳米管的制备包括多孔模板法、线模板法、自组装法等方法。本文评述了其研究现状,展望了其可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线 纳米 聚合物纳米材料 一维材料
下载PDF
聚合物一维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李晓茹 宋国君 +1 位作者 彭智 孙瑾 《渤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3期277-281,共5页
综述了聚合物一维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研究现状以及应用.常用的制备方法有:模板法、电纺丝法与自组装法,根据其制备机理和实施方法的不同,详细总结了各种制备方法的研究成果.并展望了聚合物一维纳米材料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聚合物纳米材料 纳米 纳米线 制备方法
下载PDF
单分子聚合物纳米材料的可控合成及生物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张丹 武伟 蒋锡群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99-208,M0003,共11页
现代有机化学和高分子化学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多种高效可控的合成手段,例如点击化学、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开环易位聚合等.综合利用这些合成手段,不同拓扑结构的单分子聚合物纳米材料可以被高效可控地合成.... 现代有机化学和高分子化学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多种高效可控的合成手段,例如点击化学、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开环易位聚合等.综合利用这些合成手段,不同拓扑结构的单分子聚合物纳米材料可以被高效可控地合成.本文主要介绍我们课题组近几年利用可控合成策略制备的几种不同类型的单分子聚合物纳米材料(包括环糊精聚轮烷、树枝状聚合物、多臂聚合物和聚合物分子刷)以及利用这些高分子纳米材料的高度可控性,对其结构与生物性能之间构效关系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分子聚合物纳米材料 可控合成 药物载体 肿瘤治疗
原文传递
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安全福 高俊刚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1年第1期98-102,共5页
概述高分子纳米材料和有机高分子 /无机纳米粒子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
关键词 复合纳米材料 磁性高分子微球 细胞分离 缓释药物 聚合物纳米材料 有机高分子 无机纳米粒子
下载PDF
有序自组装聚合物纳米结构 被引量:7
9
作者 于春玲 翟锦 +4 位作者 葛红莉 万梅香 江雷 李泽生 李铁津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258-1261,共4页
采用水辅助方法(water-assistedfabricationmethod),分别以4-十二烷基苯磺酸掺杂的聚苯胺(PANI-DBSA)和聚2-甲氧基-5-(2'-乙烯基-己氧基)苯乙炔(MEH-PPV)两种功能高聚物为成膜材料,冷凝水滴为模板,利用水滴在聚合物溶液表面的自组装... 采用水辅助方法(water-assistedfabricationmethod),分别以4-十二烷基苯磺酸掺杂的聚苯胺(PANI-DBSA)和聚2-甲氧基-5-(2'-乙烯基-己氧基)苯乙炔(MEH-PPV)两种功能高聚物为成膜材料,冷凝水滴为模板,利用水滴在聚合物溶液表面的自组装,制备出了两种纳米层次以上的蜂窝状有序多孔聚合物薄膜.通过原子力显微镜和共聚焦荧光显微镜对其形貌、电学性质和荧光图像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序自组装 聚合物纳米材料 水辅助方法 蜂窝状结构 有序多孔薄膜 聚苯胺 形成机制
下载PDF
两亲嵌段疏水缔合聚合物基纳米SiO_2的合成及溶液特性 被引量:5
10
作者 毛惠 邱正松 +2 位作者 沈忠厚 黄维安 马永乐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12,共6页
以丙烯酰胺(AM)、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钠(AMPS)、马来酸酐(MA)和纳米二氧化硅为亲水单体,苯乙烯(St)为疏水单体,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乳化剂,采用微乳液自由基聚合法制备了一种具有疏水缔合结构的聚合物基纳米二氧化硅复合材料。... 以丙烯酰胺(AM)、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钠(AMPS)、马来酸酐(MA)和纳米二氧化硅为亲水单体,苯乙烯(St)为疏水单体,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乳化剂,采用微乳液自由基聚合法制备了一种具有疏水缔合结构的聚合物基纳米二氧化硅复合材料。通过红外光谱、透射电镜、扫描电镜、粒径分布测试和凝胶渗透色谱法表征了聚合物纳米材料的分子结构和相对分子质量,探讨了聚合物基纳米二氧化硅在水溶液中疏水缔合特性,增粘性,抗温、耐温性及耐盐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聚合物分子中含有1%的苯乙烯单体时,聚合物有较好的疏水缔合作用,纳米二氧化硅的引入可使聚合物分子在水溶液中产生特殊的微交联结构,且增粘性及热稳定性得到改善明显,复合材料热分解温度约为290℃,在室温至500℃范围内该材料的热失重总量仅为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水缔合聚合物 纳米二氧化硅 聚合物纳米材料 增粘性 抗温性 耐盐性
下载PDF
聚合物基纳米SiO_2的制备及钻井液性能 被引量:14
11
作者 毛惠 邱正松 +4 位作者 付建国 沈忠厚 黄维安 刘均一 马永乐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564-2570,共7页
以丙烯酰胺、马来酸酐和N,N-二甲基丙烯酰胺为反应单体,合成三元共聚物P(AMD),并以该三元共聚物为基体,纳米二氧化硅为填料,研制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新型微纳米钻井液添加剂SDNP。借助TEM、粒径分布和GPC实验表征SDNP的微观... 以丙烯酰胺、马来酸酐和N,N-二甲基丙烯酰胺为反应单体,合成三元共聚物P(AMD),并以该三元共聚物为基体,纳米二氧化硅为填料,研制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新型微纳米钻井液添加剂SDNP。借助TEM、粒径分布和GPC实验表征SDNP的微观形貌特征和相对分子质量,讨论SDNP对水基钻井液流变性及滤失性的影响,通过抗温性能、粒度分布、抑制性和润滑性室内实验综合评价和分析SDNP的性能及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SDNP可显著改善钻井液体系流变性能,提高动塑比,使钻井液粒径分级合理,滤失量降低明显,耐温高达180℃以上,且抑制性和润滑性能突出,当SDNP质量分数为0.5%时,页岩回收率高达94%,而页岩膨胀率仅为2.3%,相对于基浆极压润滑系数降低率高达9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硅 钻井液 纳米 复合材料 聚合物纳米材料
下载PDF
疏水缔合聚合物/纳米二氧化硅降滤失剂的研制及作用机理 被引量:23
12
作者 毛惠 邱正松 +2 位作者 沈忠厚 黄维安 钟汉毅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71-778,共8页
以制备的疏水缔合聚合物聚P(AM-NaAMPS-MA-b-St)为聚合物基体,纳米二氧化硅为填料,研制了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疏水缔合聚合物/纳米二氧化硅微纳米降滤失剂FLR-1。借助FT-IR、SEM、TEM、粒径分布与比表面积测试和GPC实验,表征了FLR-1的分... 以制备的疏水缔合聚合物聚P(AM-NaAMPS-MA-b-St)为聚合物基体,纳米二氧化硅为填料,研制了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疏水缔合聚合物/纳米二氧化硅微纳米降滤失剂FLR-1。借助FT-IR、SEM、TEM、粒径分布与比表面积测试和GPC实验,表征了FLR-1的分子结构、微观形貌特征和相对分子质量。通过API滤失和HTHP滤失实验测试了FLR-1的降滤失性能,探讨了其在水基钻井液中的降滤失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新研制的疏水缔合聚合物/纳米二氧化硅降滤失剂有优异的降滤失作用,尤其是HTHP降滤失效果显著,200℃/16h的HTHP滤失量仅为20.5mL;此外,FLR-1也可显著改善钻井液体系的流变性能,且具有优良的抗盐能力。在高温高压环境下,具有独特微交联结构的FLR-1分子通过化学吸附作用、水化作用、疏水缔合作用及微纳米粒子自组装作用,能较好地稳定钻井液液相黏度,合理保持钻井液中固相粒子的粒径分布,形成薄而致密的泥饼,从而有效控制钻井液的HTHP滤失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滤失剂 钻井液 疏水缔合聚合物 纳米二氧化硅 降滤失作用机理 聚合物纳米材料
下载PDF
基于纳米材料的柔性应力传感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季超 桑胜波 +2 位作者 张强 杜怡 刘艳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5,共5页
随着各种纳米材料的应用,柔性应力传感技术得到了大力发展,刷新了人们对电子器件、传感器件及系统等形态和功能的认知。依据该技术制成的柔性应力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灵活性强的特点,在医疗、保健和监测等许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和... 随着各种纳米材料的应用,柔性应力传感技术得到了大力发展,刷新了人们对电子器件、传感器件及系统等形态和功能的认知。依据该技术制成的柔性应力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灵活性强的特点,在医疗、保健和监测等许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和良好的发展前景。目前常用的纳米材料有金属纳米材料、碳纳米材料及聚合物纳米材料。综述了柔性应力传感器中常用纳米材料的分类及提高性能的方法,从而进一步了解柔性应力传感器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应力传感器 金属纳米材料 纳米材料 聚合物纳米材料
下载PDF
光热纳米材料在抗菌领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莹莹 冯闪 +3 位作者 马陇豫 孙梦瑶 张审 刘超群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1年第2期147-151,共5页
细菌感染威胁着人类健康,特别是耐药菌导致的疾病,临床上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是临床上最可怕的致病菌(超级细菌)之一,可导致败血症和急性心内膜炎。目前耐药菌的快速变异和新抗生素开发的严重滞后,... 细菌感染威胁着人类健康,特别是耐药菌导致的疾病,临床上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是临床上最可怕的致病菌(超级细菌)之一,可导致败血症和急性心内膜炎。目前耐药菌的快速变异和新抗生素开发的严重滞后,迫切需要对新型抗菌剂的研究。具有光热效应的纳米材料将光能转化为热能,使局部温度升高,可破坏细菌细胞膜、导致蛋白质变性。因其独特的抗菌机制,产生耐药菌的可能性较小,可以作为抗生素的替代品。光热纳米材料分为三类,包括金属类、碳类和聚合物类纳米材料。本文对近几年来具有光热效应的抗菌纳米材料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讨论其特点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 光热效应 抗菌活性 金属类纳米材料 碳类纳米材料 聚合物纳米材料
下载PDF
聚合物热电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孙甜 王家俊 +2 位作者 张艳萍 余丽萍 傅一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11-518,共8页
本文综述了碳纳米材料/聚合物、半导体合金/聚合物、金属纳米粒子/聚合物以及聚合物/聚合物等热电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简要分析了热电复合材料的性能提升机理及现有材料尚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了聚合物热电复合材料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热电复合材料 纳米材料/聚合物 半导体合金/聚合物 金属纳米粒子/聚合物 聚合物/聚合物
下载PDF
抗菌肽的递送载体材料研究进展及展望
16
作者 薛浩 苏宪浩 +1 位作者 宋晓璐 刘磊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112-117,共6页
近几十年来,抗生素耐药性一直是公众健康和临床实践中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抗菌肽(AMP)因其独特的抗菌作用机制、广谱抗菌活性、较低的药物残留以及易于合成和修饰而成为替代抗生素治疗的可行替代方案之一。大多数抗菌肽来源于动植物,由... 近几十年来,抗生素耐药性一直是公众健康和临床实践中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抗菌肽(AMP)因其独特的抗菌作用机制、广谱抗菌活性、较低的药物残留以及易于合成和修饰而成为替代抗生素治疗的可行替代方案之一。大多数抗菌肽来源于动植物,由于其结构中氨基酸组成与序列的不同,使其作用机制也略有不同。抗菌肽在临床应用中仍存在一些缺陷,如抗菌肽易被酶水解、细胞毒性大等,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抗菌肽在临床医学上的应用。抗菌肽的递送载体材料的开发和应用可以很好地解决抗菌肽以上的缺陷,此外,该递送载体材料也有助于提高抗菌肽的疗效和生物稳定性、减少副作用以及获得有机靶向和药物控释的效果。主要对抗菌肽的递送载体材料(脂质体、抗菌肽-金属纳米粒子共轭物、模拟抗菌肽聚合物的纳米材料,介孔二氧化硅材料等)系统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肽 药物递送系统 脂质体 抗菌肽-金属纳米粒子共轭物 模拟抗菌肽聚合物纳米材料 介孔二氧化硅材料
下载PDF
室温非均相可逆失活自由基聚合 被引量:2
17
作者 林冬妮 张力 谭剑波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61-777,共17页
非均相可逆失活自由基聚合(RDRP)是高效可控制备结构与功能明确聚合物纳米材料的重要方法.在室温下进行非均相RDRP从聚合技术层面上是一个很小的调整,但这为功能聚合物的可控合成、新非均相RDRP方法的发展及非均相RDRP的机理研究带来了... 非均相可逆失活自由基聚合(RDRP)是高效可控制备结构与功能明确聚合物纳米材料的重要方法.在室温下进行非均相RDRP从聚合技术层面上是一个很小的调整,但这为功能聚合物的可控合成、新非均相RDRP方法的发展及非均相RDRP的机理研究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在本文中,我们将综述室温非均相RDRP的最新研究进展,这些研究进展难以通过传统的热引发非均相RDRP实现,包括聚合速率调控、耐氧非均相RDRP体系、新非均相RDRP方法的发展、聚合物纳米材料的形貌调控和功能聚合物纳米材料的合成,最后指出了室温非均相RDRP领域目前存在的关键问题和重要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逆失活自由基聚合 非均相聚合 室温 聚合物纳米材料
原文传递
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 based on upconversion nanoparticles for highly selective and sensitive determination of Ochratoxin A 被引量:5
18
作者 YAN Zhen FANG Guo-zhe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3期515-523,共9页
A novel 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 (MIP) based on upconversion nanoparticles (UCNPs) was successfully synthesized for determination of Ochratoxin A (OTA). The MIP was developed on the silica-coated UCNPs using N-(1... A novel 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 (MIP) based on upconversion nanoparticles (UCNPs) was successfully synthesized for determination of Ochratoxin A (OTA). The MIP was developed on the silica-coated UCNPs using N-(1-hydroxy-2-naphthoyl amido)-(L)-phenylalanine (HNA-Phe) as the alternative template. The final composite combined the advantages of the high selectivity of MIP with the high fluorescence intensity of UCNPs which was selective and sensitive to OTA. Under the optimal condition, the fluorescence intensity of UCNPs@SiO2@MIP decreases linearly when the concentration of OTA increases from 0.05 to 1.0 mg/L. The detection limit of OTA with the method was 0.031 mg/L. At three spiked concentration levels (50, 100 and 200 μg/kg), the recovery ranges of OTA in corn, rice and feed are 88.0%–91.6%, 80.2%–91.6% and 89.2%–90.4%,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 upconversion nanoparticles fluorescent sensing Ochratoxin A
下载PDF
Optimal design of functionally graded Pm PV/CNT nanocomposite cylindrical tube for purpose of torque transmission 被引量:1
19
作者 Abolfazl Khalkhali Sharif Khakshournia Parvaneh Saber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2期362-369,共8页
Carbon nanotube(CNT)/polymer nanocomposites have vast application in industry because of their light mass and high strength. In this work, a cylindrical tube which is made up of functionally graded(FG) PmP V/CNT nanoc... Carbon nanotube(CNT)/polymer nanocomposites have vast application in industry because of their light mass and high strength. In this work, a cylindrical tube which is made up of functionally graded(FG) PmP V/CNT nanocomposite, is optim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 of torque transmission. The main confining parameters of a rotating shaft in torque transmission process are mass of the shaft, critical speed of rotation and critical buckling torque. It is required to solve a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problem(MOP) to consider these three targets simultaneously in the process of design. The three-objective optimization problem for this case is defined and solved using a hybrid method of FEM and modified 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NSGA-II), by coupling two softwares, MATLAB and ABAQUS. Optimization process provides a set of non-dominated optimal design vectors. Then, two methods, nearest to ideal point(NIP) and technique for ordering preferences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TOPSIS), are employed to choose trade-off optimum design vectors. Optimum parameters that are obtained from this work are compared with the results of previous studies for similar cylindrical tubes made from composite or a hybrid of aluminum and composite that more than 20% improvement is observed in all of the objective func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NOCOMPOSITE carbon nanotube (CNT) fimctionally graded materials (FGM) cylindrical tube finite element method(FEM) modified NSGA-II technique for ordering preferences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 (TOPSIS) nearest to ideal point (NIP)
下载PDF
国内蒙脱石开发概况
20
作者 韩秀山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04年第6期471-471,共1页
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内开始研究纳米有机膨润土和聚合物一纳米有机膨润土复合材料,纳米有机膨润土的工业化研究以浙江华特和丰虹公司为代表。由于采用纯度不高(仅90%左右)且有机插层剂单一的蒙脱石生产纳米有机膨润土,尽管有机膨润... 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内开始研究纳米有机膨润土和聚合物一纳米有机膨润土复合材料,纳米有机膨润土的工业化研究以浙江华特和丰虹公司为代表。由于采用纯度不高(仅90%左右)且有机插层剂单一的蒙脱石生产纳米有机膨润土,尽管有机膨润土-聚合物复合纳米材料研究较多,但工业化进度缓慢,目前大多处于实验室研究和小试阶段,少数有实力的橡塑企业正在逐步开展中试,尚存在一些关键性技术问题。浙江丰虹粘土化工公司以纯度大于95%的纳米级DK系列蒙脱石为分散相,以PP、PE、PS、PET、PBT等为连续相制成复合物薄片,X衍射测定结果显示蒙脱石波峰消失,表明蒙脱石已均匀分散于聚合物连续相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蒙脱石 资源开发 有机膨润土-聚合物复合纳米材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