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西双版纳聚果榕隐头果内小蜂群落结构及种间关系
被引量:20
- 1
-
-
作者
徐磊
杨大荣
彭艳琼
王秋艳
张光明
-
机构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1554-1560,共7页
-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基金资助项目 ( KSCX2 -SW-1 0 5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3 0 1 70 1 71
+2 种基金
3 0 2 0 0 2 2 0 )
云南省应用基础基金资助项目 ( 2 0 0 1 C0 0 65 M
2 0 0 2 C0 0 1 9Q)~~
-
文摘
聚果榕 Ficus racemosa Linn.是雌雄同株榕树 ,它是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常见种群。聚果榕必须依靠聚果榕小蜂 Ceratosolen fusciceps Mayr传粉才能获得有性繁殖 ,而聚果榕小蜂又必须依靠聚果榕隐头果内短柱花繁衍后代 ,两者间形成了种间专一的互惠共生体系。同时 ,在其隐头果内还存在一个复杂的非传粉小蜂功能群 ,它们主要是榕树种子和传粉榕小蜂的寄生者。在云南省西双版纳自治州勐腊县勐仑镇选取了 5个样地 ,对聚果榕单果内小蜂群落组成和种间相互关系进行研究。在不同时间段采集聚果榕单果 2 4 2个 ,共收集小蜂 366660头。聚果榕隐头果内有 6种小蜂 ,隶属小蜂总科 Chalcidoidae中的榕小蜂科 Agaonidae、长尾小蜂科 Caliimomidae、金小蜂科 Pteromalidae,其中榕小蜂科中的 C.fusciceps是聚果榕唯一的传粉者。金小蜂科中的 Apocryta westwoodi Grandi和 Apocryta sp.两个种是榕小蜂的寄生者 ,它们的寄生是传粉榕小蜂的种群数量减少因素之一。长尾小蜂科中 Platyneura agraensis Joseph,Platyneura mayri Rasplus和 Platyneura testacea Motschulsky 3个种是寄生榕树种子或与榕小蜂争夺食物(瘿花 )资源的小蜂类群 ,它们的出现与发生 ,致使聚果榕正在发育成种子的长柱小花形成瘿花 ,同时一?
-
关键词
聚果榕
传粉小蜂
非传粉小蜂
群落结构
相互关系
西双版纳
热带雨林生态系统
-
Keywords
Ficus racemosa
pollinating fig wasps
non-polinating fig wasps
community structure
correlation
-
分类号
Q968
[生物学—昆虫学]
-
-
题名聚果榕果内种子季节变化与聚果榕小蜂活动的关系
被引量:11
- 2
-
-
作者
杨大荣
彭艳琼
赵庭周
王秋艳
徐磊
-
机构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
出处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5-29,共5页
-
基金
云南省应用基础基金项目 (2 0 0 1C0 0 65M
2 0 0 2C0 0 19Q)
+3 种基金
院省合作<万种植物园>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3 0 170 171
3 0 2 0 0 2 2 0 )
中国科学院创新重点项目 (KSCX2 -SW -10 5 )资助。
-
文摘
聚果榕与聚果榕小蜂有着种间专一的互惠共生关系。榕小蜂进聚果榕果内 ,结果表现为 2方面 :1)对长柱小花传粉受精后产生榕树种子 ,使聚果榕能正常进行有性繁殖 ;2 )在短柱花内产卵形成瘿花 ,产生榕小蜂后代 ,植食性 ,最后发育为聚果榕小蜂 ,并作为榕树传粉的媒体。对西双版纳地区 2个样地内不同季节的聚果榕果进行了 3年的连续解剖观察 ,统计了雄花期榕果内瘿花、种子、败育花的数量 ,比较了 3年中旱季和雨季各种小花的比率。结果表明 :不同季节 ,各种小花的比率不同。旱季的 1月和 11月 ,聚果榕产生的种子量最多 ,雨季末期的 9— 10月份次之 ,产生种子量最低的是 3月份。旱季和雨季 ,瘿花的寄生比率没有显著差异 ,但不同月份之间差别较大 ,寄生率最高在旱季的 1月份和雨季初期 5月份 ,最低是在 3月份。长花柱雌花和短花柱雌花的败育率 ,在气温最低的月份 (1— 2月 )和雨量最多的月份 (7— 8月 )结的榕果内最高 ,在雨季初期 (5月 )和旱季初期 (11月 )结的榕果内最低。造成聚果榕果小花败育的主要因素是低温、多雨的气候。除聚果榕小蜂外 ,榕果内还有造瘿类和重寄生 2类非传粉小蜂 ,它们对聚果榕的种子形成具有一定的影响。
-
关键词
种子
聚果榕
非传粉小蜂
旱季
月份
败育
雨季
传粉
榕树
互惠共生
-
Keywords
Ficus racemosa
seed
Ceratosolen fusciceps
pollinating
rainy season
dry season
-
分类号
S718.7
[农业科学—林学]
Q968
[生物学—昆虫学]
-
-
题名西双版纳聚果榕榕果小蜂种间联结性研究
被引量:13
- 3
-
-
作者
张光明
杨大荣
徐磊
彭艳琼
卢耀
-
机构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出处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0-26,共7页
-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项目 (KSCX2 SW 10 5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3 0 170 171)
+1 种基金
中国科学院特别支持费 (STZ 0 1 18)
云南省应用基础基金资助项目 ( 2 0 0 0C0 0 83M ) ( 2 0 0 1C0 0 65M )
-
文摘
应用方差比率法、2× 2列联表的 χ2 检验、联结系数、点相关系数、共同出现百分率、Pearson相关系数和秩相关系数等多指数比较的方法研究了西双版纳聚果榕榕果小蜂的种间联结性。研究表明 ,西双版纳聚果榕榕果小蜂种间总体联结性表现为极显著。 2× 2列联表的 χ2检验不能反映所研究昆虫种间联结性的真实情况。 6个聚果榕榕果小蜂种间共同出现率普遍较高。小蜂种间的联结程度多属极显著 (对于联结系数 15个种对中有 10个 ,对于秩相关系数15个种对中有 12个 )。传粉者Ceratosolenfusciceps同其它小蜂间的联结显著性最高 ,其中与Platyneuratestacea和P .mayri呈极显著负联结 ,与P .agraensis呈极显著正联结 ,但与Apoc rypta属 2小蜂的关系尚不十分明晰。Platyneura属 3种小蜂彼此之间呈极显著或显著的负联结关系 ,而Apocrypta属内 2个种之间呈极显著正联结。文章对该 6种榕果小蜂种间连接关系形成的原因及进化生态学后果作了较详尽的讨论。
-
关键词
聚果榕
榕果小蜂
种间联结性
竞争
资源分配
-
Keywords
Ficus racemosa ,fig wasp,species association,competition,resource allocation.
-
分类号
Q968
[生物学—昆虫学]
-
-
题名聚果榕榕果小蜂种群分布格局及其生境和季节差异比较
被引量:5
- 4
-
-
作者
张光明
谷海燕
宋启示
徐磊
彭艳琼
杨大荣
-
机构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
出处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627-633,共7页
-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项目 (KSCX2 SW 10 5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3 0 170 171)
+2 种基金
中国科学院特别支持费 (STZ 0 1 18)
云南省应用基础基金资助项目 ( 2 0 0 0C0 0 83M
2 0 0 1C0 0 65M )
-
文摘
采用多个指数对西双版纳地区聚果榕榕果小蜂的种群分布格局进行了检测 ,并重点运用基于方差 /均值比率法的t值测度比较了其生境和季节差异 .结果表明 ,6种聚果榕榕果小蜂的种群分布格局皆呈聚集分布 ;传粉小蜂聚集强度在生境序列上 ,原始雨林≈严重干扰地段 中度干扰地段 ,在季节序列上 ,雨季 >干热季 >雾凉季 ;非传粉小蜂不同种类不同性别随着生境和季节变化皆表现出明显的聚集强度差异 .对各种聚集强度变化的发生机理与其对聚果榕 传粉者互惠共生体进化稳定性进行了讨论 ,认为保护榕树。
-
关键词
聚果榕
榕果小蜂
种群分布格局
互惠共生
环境压力
西双版纳
-
Keywords
Ficus racemosa,Fig wasps,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pattern, Mutualism, Environment selective pressure, Xishuangbanna.
-
分类号
Q968
[生物学—昆虫学]
-
-
题名聚果榕两种非传粉小蜂产卵与果实脱落的关系
被引量:6
- 5
-
-
作者
孙宝发
王瑞武
胡忠
李耀堂
-
机构
汕头大学生物系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云南大学
-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770-1776,共7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670272,30770500)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资助项目(2007CB411600)
-
文摘
在聚果榕与其传粉榕小蜂Ceratosolen fusciceps组成的互利共生系统中,与传粉榕小蜂共存的还有榕树的寄生性小蜂Platyneura testacea和Platyneura mayri。这些寄生性小蜂由于不能给榕树带来任何收益而只是利用榕树的种子或与传粉小蜂竞争植物的雌花资源,因而可能导致榕树与榕小蜂之间合作系统的崩溃。植物果实的脱落机制普遍被认为是维持系统稳定的关键因素之一。然而,定量实验和野外观测发现P.mayri产卵并不会引起果实脱落,只有P.testacea产卵会使果实大量脱落。通过对3株样树进行比较发现:当产卵时的P.testacea数量越多时,它产生的瘿花数就越多,榕果发生脱落的比例越高。P.testacea的过度产卵是导致榕果选择性脱落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脱落机制并不能完全阻止非传粉小蜂的寄生,榕树只能选择性地脱落掉先于传粉小蜂产卵的榕果。这也同时表明维持榕树与榕小蜂互利共存的机制不仅仅只有榕果的脱落机制,可能还存在其它未被发现的机制。
-
关键词
互利共生
聚果榕
非传粉小蜂
脱落
产卵
-
Keywords
mutualism
Ficus racemosa
non-pollinator wasps
abscission
oviposition
-
分类号
Q968
[生物学—昆虫学]
-
-
题名聚果榕雄花前期隐头果内小蜂瘿花分布格局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 6
-
-
作者
翟树伟
杨大荣
彭艳琼
-
机构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
出处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5-149,共5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571507,30200220)
-
文摘
雌雄同株榕树聚果榕隐头果内的瘿花在雄花前期分层明显,根据花梗长度的不同,可分为3层:靠近果腔的内层(花梗长度为5.13±0.65 mm),中层(花梗长度为3.60±0.47 mm)以及靠近果壁的外层(花梗长度为1.32±0.15 mm)。3个层次的瘿花子房大小明显不同,内层瘿花子房显著大于中层和外层子房。各种小蜂所占据的瘿花子房大小也存在较大差异:Platyneura testacea显著大于其它各类小蜂所在子房的大小,P.mayri的瘿花子房大小与Apocrypta.westwoodi和Apocryptasp.差别不大,却显著大于P.agraensis与传粉榕小蜂。传粉榕小蜂所在的瘿花子房倾向于分布在内层以及中层,而非传粉小蜂则多居于外层瘿花子房中,造瘿者P.testacea所在的瘿花分布格局与其它非传粉小蜂的不同,而与传粉榕小蜂的相似。无论是造瘿类还是寄生类非传粉小蜂对榕树种子和传粉榕小蜂种群发展均不利。
-
关键词
雌雄异株
传粉榕小蜂
非传粉榕小蜂
共存
聚果榕
-
Keywords
monoecious
pollinator
non-pollinator
coexistence
Ficus racemosa
-
分类号
Q948
[生物学—植物学]
-
-
题名聚果榕传粉榕小蜂传粉与产卵之间的权衡
被引量:2
- 7
-
-
作者
汪雪敏
苗白鸽
彭艳琼
-
机构
云南大学生态学与环境学院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
出处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861-869,共9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672373,31600302)。
-
文摘
【目的】榕树(Ficus)依赖专性榕小蜂(Agaonidae)传粉,同时为传粉榕小蜂提供繁衍后代的场所,两者形成动植物间经典的协同进化关系。在雌花期果内,榕小蜂需在有限的存活时间内完成传粉和产卵,而传粉榕小蜂如何在传粉与产卵之间进行权衡仍然是悬而未解的问题。本研究旨在明确传粉榕小蜂——一种栉颚榕小蜂Ceratosolen sp.在雌雄同株的聚果榕Ficus racemosa雌花期果内的行为活动及繁殖模式。【方法】借助测微尺测量聚果榕榕果雌花花柱长度与传粉榕小蜂(Ceratosolen sp.)产卵器长度,通过显微视频记录传粉榕小蜂在雌花期果内搜索、传粉及产卵行为;结合单果控制性引蜂试验,测定不同阶段榕小蜂个体大小、孕卵量、携粉量,以及雄花期最终繁殖的榕小蜂后代和榕果种子数量。【结果】聚果榕雌花花柱长度存在树间变异,榕小蜂产卵器长度比绝大多数的雌花花柱长,说明该小蜂可以产卵于大部分的雌花子房里。通常个体大的榕小蜂孕卵量更多,但个体大小与携粉量之间相关性不显著。观察发现,榕小蜂进入雌花期榕果内,前6 h集中产卵,可产下孕卵量的95%,平均搜索用时27 s,产卵用时46 s,此期间传粉行为少见,花粉筐中携带花粉量亦无明显变化;榕小蜂进果后6-24 h,主要执行传粉,其行为主动,连贯高效,单次传粉用时平均为2 s,最终可传完携粉量的80%。控制引蜂试验也证实榕小蜂进入榕果内前6 h主要执行产卵繁殖后代,之后6-24 h主要执行传粉以繁殖榕树种子。【结论】在雌雄同株的聚果榕雌花期榕果内,榕小蜂先产卵、后传粉。本研究首次展示了传粉榕小蜂在聚果榕雌花期榕果内的产卵和传粉行为,并获得与行为相匹配的产卵量和传粉繁殖量,反映了具主动传粉行为的榕小蜂在传粉和产卵之间存在时间和数量上的权衡。
-
关键词
榕小蜂
栉颚榕小蜂
榕树
聚果榕
传粉
产卵
协同进化
互惠共生
-
Keywords
Fig wasps
Ceratosolen sp.
Ficus
Ficus racemosa
pollination
oviposition
coevolution
mutualism
-
分类号
Q968
[生物学—昆虫学]
-
-
题名聚果榕非传粉小蜂产卵行为及其食性研究
- 8
-
-
作者
徐法健
杨大荣
彭艳琼
徐磊
陈国华
-
机构
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
出处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1期36-41,共6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30571507,30670358)
中国科学院植物园与生物分类学研究项目(KSCX2-YW-Z-003)
-
文摘
对聚果榕五种非传粉小蜂的产卵行为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并对金小蜂Apocrypta westwoodi和长尾小蜂Platyneura agarensis的食性进行了深入研究。聚果榕上的5种非传粉小蜂的产卵顺序依次为,P.testeace,Apoc-ryptasp.,P.mayri,A.westwoodi,P.agraensis。在榕果的生长发育期内适合P.testeace,P.mayri和P.agraensis产卵的时间分别约为6 d,11 d,22 d。Apocryptasp.和A.westwoodi分别紧随其寄主P.testeace和P.mayri产卵,适合这两种小蜂产卵的时间依次约为6 d,33 d。Platyneura属的3种长尾小蜂的产卵姿势比较相似,Apocrypta属的2种金小蜂产卵姿势也是相似的。金小蜂A.westwoodi仅寄生于长尾小蜂P.mayri,并不寄生于传粉榕小蜂Ceratosolen fusciceps。长尾小蜂P.agraensis是传粉榕小蜂的寄生者,并非植食性造瘿者。
-
关键词
聚果榕
传粉榕小蜂
非传粉小蜂
榕-蜂互惠共生系统
-
Keywords
Fig racemosa
pollinating fig wasp
nonpollinating fig wasp
fig and fig wasp mutualism
-
分类号
S476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聚果榕叶提取物对四氯化碳损害肝脏的防护作用
- 9
-
-
作者
商亚珍
-
出处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01年第1期28-29,共2页
-
文摘
聚果榕树分布于印度大部分地区,全植物用于治疗胆道疾病、黄疸、痢疾、糖尿病、腹泻和炎症等, 材料与方法:印度聚果榕树叶粉用石油醚(60~80℃)索氏提取,石油醚减压蒸馏,得到绿色残留物6.43%(w/w)储存于干燥器中,用吐温80配成2%(w/v)混悬液进行药理实验。
-
关键词
聚果榕
氯化碳
叶提取物
胆道疾病
石油醚
药理实验
减压蒸馏
皮下注射
吐温80
索氏提取
-
分类号
R96
[医药卫生—药理学]
-
-
题名棕果蝠取食对两种榕树种子萌发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4
- 10
-
-
作者
唐占辉
盛连喜
马逊风
曹敏
张树义
-
机构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东北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
-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343-1349,共7页
-
基金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研究与管理开放实验室资助项目(1199970211)~~
-
文摘
在实验室利用聚果榕(Ficus racemosa)和对叶榕(Ficus hispida)成熟的果实饲喂笼养棕果蝠(Rousettus leschenaulti),比较了不同处理的3组种子的萌发行为:(1)棕果蝠粪便中的种子;(2)被吐出的果渣中的种子;(3)成熟果实中的种子(对照)。棕果蝠取食行为显著影响了两种榕树种子的萌发过程,3种不同处理的种子萌发过程及最终萌发率(GP)之间都存在显著的差异。聚果榕种子经过棕果蝠消化道后GP显著降低,而对叶榕种子的GP显著提高。棕果蝠粪便中的聚果榕种子萌发开始(GS)和最短萌发时间(Tmin)均比对照种子延迟了2 d,但其粪便中的对叶榕种子GS比对照种子提前了1 d,Tmin提前了2 d;与之相似,前者种子萌发比果实中种子提前2 d达到萌发总量的50%(T50),但后者没有改变T50。不同种榕果果渣中的种子萌发行为也有重大差异:聚果榕果渣中种子的Tmin和T50均比对照种子延迟1 d,GS没发生改变;而对叶榕果渣中种子的Tmin比对照种子提前了3 d,GS提前1 d,T50没有改变。棕果蝠取食两种榕果后在飞行过程中排泄,进而有效的散布种子;而且通过消化明显改变了种子萌发行为,使种子萌发类型更为多样,增加了种子在不同时空条件下萌发的可能性。关键词:种子萌发;果蝠;棕果蝠;取食;聚果榕;对叶榕;
-
关键词
种子萌发
果蝠
棕果蝠
取食
聚果榕
对叶榕
西双版纳
-
Keywords
seed germination
frugivorous bat
Rousettus leschenaulti
foraging
Ficus racemosa
Ficus hispida
Xishuangbanna
-
分类号
Q948
[生物学—植物学]
-
-
题名韦氏缩腹榕小蜂的产卵行为
被引量:5
- 11
-
-
作者
甄文全
黄大卫
杨大荣
朱朝东
-
机构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
出处
《昆虫知识》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46-448,F004,共4页
-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 (KSCX2 SW 10 5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 (30 330 0 90 )
动物研究所知识创新领域前沿项目 (KSCX3 IOZ 0 1)的资助
-
文摘
通过对聚果榕上一种非传粉榕小蜂———韦氏缩腹小蜂ApocryptawestwoodiGrandi的产卵行为的详细观察 ,发现该小蜂的产卵行为与具有可伸缩的腹节这种奇特的腹部结构高度相关。该小蜂的产卵过程主要分为 3个阶段 :( 1 )寻找产卵位置 ,小蜂在果面快速搜索 ,以触角或口器触须感受产卵位点 ;( 2 )刺壁 ,小蜂将产卵针垂直于果面 ,刺入果壁 ,进入果腔 ;( 3 )产卵与拉出产卵针。通过与Ansari对于韦氏缩腹小蜂的产卵行为的描述进行比较 ,发现有如下不同之处 :( 1 )在产卵针刚刺入果面时 ,伸长的腹部末端超过头 ,整个伸长的腹部几乎与果面平行 ;( 2 )后足具有下拉产卵鞘的行为 ,并且后足除下拉产卵鞘时与果面分离外 ,均抓住果面 ;( 3 )产卵针不需要产卵鞘支撑时 ,产卵鞘与产卵针分离。
-
关键词
韦氏缩腹榕小蜂
产卵行为
聚果榕
产卵鞘
产卵针
膜翅目
-
Keywords
Apocrypta westwoodi Grandi, oviposition behavior, Ficus racemosa
-
分类号
S476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非传粉小蜂对榕-蜂共生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1
- 12
-
-
作者
徐法健
陈国华
彭艳琼
谢晓波
杨大荣
-
机构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云南农业大学植保学院
-
出处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69-975,共7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571507和30200220)
-
文摘
榕-蜂共生系统是桑科榕属(Ficus)植物与传粉榕小蜂专一互惠形成的生态学关系。但是,也有一些非传粉的小蜂出现在这个系统中,对榕-蜂共生系统可能产生较大的影响。西双版纳的聚果榕(Ficus racemosa)树上主要有5种非传粉小蜂,分别在榕果发育的不同阶段从果外向果内产卵。在传粉榕小蜂进果之前的花前期,Platyneuratestace、Apocryptasp.和P.mayri这3种非传粉小蜂先后到果外产卵繁殖后代,对榕-蜂共生系统造成显著影响,尤其是影响传粉榕小蜂的繁殖。在传粉榕小蜂进果之后的间花期,P.mayri、A.westwoodi和P.agraensis这3种非传粉小蜂相继到果外产卵,它们虽然能减少种子形成和传粉榕小蜂繁殖的数量,但最终没有对榕-蜂共生系统造成显著的影响。造瘿类的P.mayri可在花前期和间花期产卵繁殖,在花前期产卵时它主要是影响传粉榕小蜂的繁殖,而在间花期产卵时它则更多地是影响种子的生产。
-
关键词
聚果榕
传粉榕小蜂
非传粉小蜂
榕-蜂共生系统
-
Keywords
Ceratosolenfusciceps, pollinating fig wasp, non-pollinating fig wasps, fig and fig wasp mutualism
-
分类号
Q948
[生物学—植物学]
Q968
[生物学—昆虫学]
-
-
题名楚雄低热河谷区放养紫胶虫试验
被引量:1
- 13
-
-
作者
向中才
-
机构
楚雄市林业局
-
出处
《西部林业科学》
CAS
1990年第4期55-59,共5页
-
文摘
一、引种试验区的自然条件本试验于1987年5月由景东引进中国胶虫种(Kerria lacca Targioni—Tozzetti)进行放养试验。楚雄市低热河谷区海拔750—1500米内有野生的寄主植物分布,如秧青、火绳树、偏叶榕、聚果榕和三叶豆。凡适应寄主分布的地方,一般能放养紫胶虫。紫胶生产应注意小气候环境的选择,且胶虫需要的环境条件比寄主植物要求更严一些。楚雄市南部低热河谷区气候属南亚热带气候类型。年均温大于19℃,绝对最低温在0℃以上,≥10℃积温近6000℃,年日照量在2400小时,年雨量600毫米以上(据西舍路大石板田粮店气候观测点1987年资料)。上述因子均适合紫胶虫的正常生长发育。
-
关键词
低热河谷
寄主植物
火绳树
西舍路
聚果榕
紫胶生产
南亚热带气候
南岭黄檀
三叶
板田
-
分类号
S7
[农业科学—林学]
-
-
题名傣医治尿道炎验方
- 14
-
-
-
出处
《医学文选》
1991年第4期7-8,共2页
-
文摘
患者下腹胀疼,排尿时感尿首疼痛、灼热,小便开始进呈米汤样,以后慢慢变清。处方一纤穗柳果 10克聚果榕果 10克绿色藤根 10克红蓖麻根 11克槟榔青 10克雅沙哩门囡丸15克用法用量: 混合■细,用布包好蒸熟后服。
-
关键词
傣医
尿道炎
处方
蓖麻
绿色
验方
灼热
聚果榕
小便
混合
-
分类号
R
[医药卫生]
-
-
题名马榔村及其栽培
- 15
-
-
作者
赖京森
-
出处
《云南林业》
1989年第2期18-18,共1页
-
文摘
马榔树又名聚果榕、牛奶果树,是桑科榕属的紫胶虫优良寄主树。也是热带、亚热带“一树多用”树种和绿化干热河谷的理想树种。其材质优良、结构细致,可作农具、家具、门窗箱框、木模、建筑等用材。果实嫩叶嫩梢可作猪牛羊的饲料。根皮树叶、果实可入药治痢疾痔疮、胆道感染等症。它富含粘稠的白色乳状胶质树液,渗入橡胶加工,能提高橡胶的塑性,
-
关键词
干热河谷
紫胶虫
胆道感染
聚果榕
橡胶加工
病虫害
果实
寄主树
亚热带
树种
-
分类号
S7
[农业科学—林学]
-
-
题名信德紫胶虫的引进放养研究
- 16
-
-
作者
李开煌
陈仲达
蔡传明
-
机构
广东省孟虫引进繁殖研究协作组
-
出处
《广东林业科技》
1989年第1期11-15,共5页
-
文摘
为解决我省所放养的紫胶虫(Kerrialacca)生产的紫胶质量常达不到标准,国内外市场售价比印度产品低的问题,我省于1982年6月从云南省元江县引进了孟加拉国信德紫胶虫(K.sindica),于广州的省林科所及高州县林科所、深镇、根子等地,后又扩大到丰顺、紫金、惠州、梅县等市(县)进行放养试验,现把几年来的试验结果介绍如下。一、寄主植物信德紫胶虫原产地的寄主植物以滇刺枣为主,其次是阿拉伯金合欢、大叶合欢、聚果榕、宝树、久树和雨树。引入我省后,在10余种寄主上放养。信德紫胶虫在聚果榕、滇刺枣、木豆和大叶千斤拔上生长发育良好,可作为生产用树;在南岭黄檀、黄檀、
-
关键词
南岭黄檀
信德
滇刺枣
寄主植物
聚果榕
雨树
大叶合欢
大叶千斤拔
历期
林科所
-
分类号
S7
[农业科学—林学]
-
-
题名5A景区做实验
- 17
-
-
作者
张迎迎
-
出处
《大学生》
2016年第18期72-73,共2页
-
文摘
被外派到云南做实验后,我在组里认识了一位师姐,她是中国科学院动物所动物学博士生,研究方向是昆虫间的关系,常年的实验地是位于西双版纳的中国科学院热带植物园。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不仅是研究机构,也是我国面积最大、收集物种最丰富、植物专类园区最多的植物园,亦是世界上户外保存植物种数和向公众展示的植物类群数最多的植物园。在这样的5A级景区里做实验,师姐的体验自然也与众不同。
-
关键词
类群数
植物种数
榕小蜂
专类园
研究机构
聚果榕
中国科学院
互利共生
环刀
手脚并用
-
分类号
Q949.758.6
[生物学—植物学]
-
-
题名自然综合测试(二)
- 18
-
-
-
出处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
2005年第4期6-10,共5页
-
-
关键词
综合测试
火柴头
七星瓢虫
消化器官
珍稀动植物
空气体积
聚果榕
土地荒漠化
操作方法
箭毒木
-
分类号
G624.6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