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5篇文章
< 1 2 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肌电生物反馈疗法与脊髓损伤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
1
作者 梁佳佳 孙姣姣 +4 位作者 刘文洁 邢政 李奇 李庆雯 褚晓蕾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3002-3010,共9页
背景:肌电生物反馈技术具有非侵入性、实时反馈、个性化治疗和促进神经可塑性等独特优势,加速了脊髓损伤患者的功能恢复。目的:综述肌电生物反馈联合运动疗法、外骨骼机器人以及虚拟现实技术在脊髓损伤运动功能恢复中的应用现状及治疗... 背景:肌电生物反馈技术具有非侵入性、实时反馈、个性化治疗和促进神经可塑性等独特优势,加速了脊髓损伤患者的功能恢复。目的:综述肌电生物反馈联合运动疗法、外骨骼机器人以及虚拟现实技术在脊髓损伤运动功能恢复中的应用现状及治疗效果。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PubMed数据库建库至2024年5月期间的相关文献,英文检索词为“Spinal cord injury,EMG biofeedback,physical therapy,robotic exoskeleton,VR,motor function,exercise”,中文检索词为“脊髓损伤,肌电生物反馈,运动疗法,外骨骼机器人,虚拟现实,运动功能,运动”,最终纳入71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肌电生物反馈疗法促进脊髓损伤康复的机制包括促进神经可塑性变化、增强神经肌肉连接和改善运动模式。肌电生物反馈作为新兴的技术手段,通常与运动疗法、外骨骼机器人以及虚拟现实联合用于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的恢复,综合治疗效果得到明显提升。然而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例如缺乏机制的详细解析、缺少为结合疗效提供有力证据的大规模试验、技术适应性有限等。未来的研究可以集中在这些方面:提高肌电生物反馈的个性化和精准性;可以探索将肌电生物反馈与更先进的技术或工学设备相结合开发新型康复设备,扩大应用领域;将肌电生物反馈应用到步态训练系统、呼吸训练系统以及四肢联动康复系统中,提高反馈的准确性和个性化治疗方案的效果,同时提高设备的易用性和舒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肌电生物反馈 运动疗法 外骨骼机器人 联合治疗 运动康复
下载PDF
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障碍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杨辉 刘威 +3 位作者 李欣怡 汤利波 刘泰源 刘忠良 《机器人外科学杂志(中英文)》 2024年第2期148-152,共5页
目的:探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1月—2020年1月于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康复医学科早期脑卒中偏瘫后上肢功能障碍患者4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2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 目的:探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1月—2020年1月于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康复医学科早期脑卒中偏瘫后上肢功能障碍患者4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2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物理治疗、作业治疗、针灸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上肢腕伸肌群肌电生物反馈治疗。两组于治疗前、治疗后分别采用日常生活活动(ADLs)评分、肌电生物反馈(EMG)波幅、Brunnstrom分期、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对偏瘫患者的上肢功能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治疗后ADLs评分、EMG波幅、Fugl-Meyer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Brunnstrom分期上肢功能达到IV级及以上者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有助于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电生物反馈疗法 上肢功能 偏瘫 康复治疗
下载PDF
“三廉泉”针刺联合表面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脑外伤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分析
3
作者 林秀瑶 朱达斌 +1 位作者 王燕 许云辉 《中外医疗》 2024年第28期5-9,共5页
目的分析临床中针对脑外伤后引起的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实施“三廉泉”针刺、表面肌电生物反馈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9月—2024年3月泉州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20例脑外伤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4组,... 目的分析临床中针对脑外伤后引起的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实施“三廉泉”针刺、表面肌电生物反馈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9月—2024年3月泉州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20例脑外伤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4组,各30例。分别给予常规治疗(A组)、针刺治疗(B组)、表面肌电生物反馈治疗(C组)和针刺结合表面肌电生物反馈治疗(D组)。对比4组患者的洼田饮水试验、治疗效果、表面肌电图结果、肺部感染和生活质量结果。结果洼田饮水试验结果中,D组构成明显优于A组、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30/30),均高于A组的73.33%(22/30)、B组的90.00%(27/30)、C组的96.67%(29/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074,P<0.05)。治疗后,D组的最大波幅值均高于A组、B组、C组,且D组的吞咽时程短于A组、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D组的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linical Pulmonary Infection Score,CPIS)量表中各项指标评分均低于A组、B组、C组,并且D组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A组、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临床中针对脑外伤后引起的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实施“三廉泉”针刺与表面肌电生物反馈联合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障碍,并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表面肌电图结果,并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廉泉 表面肌电生物反馈 吞咽功能障碍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不同强度肌电生物反馈强化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影响
4
作者 王霞 陈星月 陈辉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4年第2期236-239,共4页
目的 探究不同强度肌电生物反馈强化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及舌骨喉复合体运动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9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强化组,各49例。常规组给予常规强度肌电生物反馈强化训练,每次... 目的 探究不同强度肌电生物反馈强化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及舌骨喉复合体运动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9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强化组,各49例。常规组给予常规强度肌电生物反馈强化训练,每次30 min,每日1次,每周5 d训练+2 d休息,强化组给予超强度肌电生物反馈强化训练,每次30 min,每日2次,上午、下午各1次,每周5 d训练+2 d休息,4周后,比较2组患者的吞咽功能、舌骨喉复合体运动、呼吸功能改善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2组洼田饮水试验分级、GU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组吞咽造影检查(VFSS)评分、舌骨前移、上移距离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及呼气峰流速(PEF)水平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强度肌电生物反馈强化训练应用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相比肌电生物反馈强化训练,超强度肌电生物反馈强化训练能够更有效改善患者吞咽功能、舌骨喉复合体运动及呼吸功能,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吞咽障碍 肌电生物反馈 吞咽功能 呼吸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肌电生物反馈联合抗阻运动对脑梗死偏瘫患者下肢功能康复的影响
5
作者 劳素英 朱卫平 伍卓芳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 2024年第3期180-182,共3页
目的探讨肌电生物反馈联合抗阻运动对脑梗死偏瘫患者下肢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梗死偏瘫患者60例,性别不限,年龄36~78岁。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抗阻组、肌电组和联合组,每组20... 目的探讨肌电生物反馈联合抗阻运动对脑梗死偏瘫患者下肢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梗死偏瘫患者60例,性别不限,年龄36~78岁。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抗阻组、肌电组和联合组,每组20例。抗阻组采用抗阻运动进行康复训练,肌电组采用肌电生物反馈技术,联合组采用抗阻运动联合肌电生物反馈进行康复训练。观察3组患者神经功能、下肢运动功能以及足背伸肌肌群肌电积分水平。结果干预前,3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和足背伸肌肌群肌电积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组NIHSS评分均降低(P<0.05),且联合组低于抗阻组和肌电组(P<0.05)。干预后3组患者FMA评分及足背伸肌肌群肌电积分均升高(P<0.05),且联合组高于抗阻组和肌电组(P<0.05)。结论肌电生物反馈联合抗阻运动能有效改善脑梗死偏瘫患者的脑神经功能,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偏瘫 肌电生物反馈 抗阻运动
下载PDF
表面肌电生物反馈联合吞咽训练对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康复效果
6
作者 余月琴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 2024年第3期159-162,共4页
目的探讨表面肌电生物反馈联合吞咽训练对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收集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0例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3例,女27例,年龄46~85岁,按随机数字表法将... 目的探讨表面肌电生物反馈联合吞咽训练对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收集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0例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3例,女27例,年龄46~85岁,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吞咽训练方式进行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表面肌电生物反馈干预。两组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评分,颏下肌群表面肌电信号的平均值(平均波幅)以及吞咽开始至吞咽结束的时间(吞咽时限)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SSA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均<0.05)。干预后,颏下肌群表面肌电平均波幅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吞咽时限缩短,且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5.541,P=0.019)。结论常规吞咽训练联合表面肌电生物反馈能有效促进脑梗死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刺激患者吞咽肌群,提高患者吞咽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吞咽障碍 表面肌电生物反馈 康复
下载PDF
肌电生物反馈疗法结合镜像疗法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和平衡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王耀霆 姚佳琴 +4 位作者 王红雨 卢燕 杨春花 张永卿 王敏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5-381,共7页
目的:探究肌电生物反馈疗法(EMGBFT)结合镜像疗法(MT)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和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肌电反馈组与镜像肌电组,每组30例。在常规康复基础上,肌电反馈组患者接受假MT刺激结合EMGBFT,镜像... 目的:探究肌电生物反馈疗法(EMGBFT)结合镜像疗法(MT)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和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肌电反馈组与镜像肌电组,每组30例。在常规康复基础上,肌电反馈组患者接受假MT刺激结合EMGBFT,镜像肌电组患者接受MT结合EMGBFT。于治疗前后,选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下肢部分(FMA-LE)、表面肌电图-膝屈曲及踝背伸下的积分肌电值(iEMG)、协同收缩率(CR)评价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睁眼及闭眼状态下,足底压力-双足平均压力和接触面积的对称指数(SI)、身体重心椭圆面积、身体重心前后向(AP)和内外向(ML)位移距离评价患者负重与平衡功能。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MA-LE,股二头肌和股直肌、胫骨前肌和腓肠肌内侧头的CR和i EMG均明显改善(P<0.01)。治疗后,睁眼状态下,两组患者双足平均压力和接触面积SI、身体重心椭圆面积、身体重心AP及ML位移距离均明显改善(P<0.05,P<0.01),闭眼状态下,两组患者双足平均压力和接触面积SI、身体重心ML位移距离均明显改善(P<0.05,P<0.01)。与肌电反馈组治疗后比较,镜像肌电组FMA-LE、股二头肌和胫骨前肌i EMG、睁眼时身体重心椭圆面积和身体重心AP及ML位移距离、闭眼时双足接触面积SI变化幅度更加显著(P<0.05,P<0.01)。结论:肌电生物反馈疗法结合镜像疗法可提高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和平衡功能,其潜在机制可能是激活了下肢薄弱肌群运动单位,缓解了下肢痉挛,改善了站立位静态平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镜像疗法 肌电生物反馈 脑卒中 下肢功能 足底压力
下载PDF
交叉迁移联合肌电生物反馈干预对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腕背伸功能的影响
8
作者 秦汉 温晓妮 +3 位作者 孛学平 王伟吏 王腾 柯冬冬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21-1326,共6页
目的:观察交叉迁移联合肌电生物反馈干预对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腕背伸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5例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交叉迁移组、肌电生物反馈组、联合组,每组各15例。3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交叉迁移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交叉迁... 目的:观察交叉迁移联合肌电生物反馈干预对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腕背伸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5例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交叉迁移组、肌电生物反馈组、联合组,每组各15例。3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交叉迁移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交叉迁移治疗,肌电生物反馈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联合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交叉迁移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以上每组治疗需持续6周,并于治疗前、治疗后采用主动关节活动度(active joint range of motion,AROM)、徒手肌力评定(manual muscle test,MMT)、上肢Fugl-Meyer评分(FMA-UE)、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对患者腕背伸功能、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的FMA-UE评分、腕背伸AROM及肌力评分、MBI评分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6周后,3组患者的FMA-UE评分、腕背伸AROM及肌力评分、MBI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提高(P<0.05)。其中,联合组与交叉迁移组、肌电生物反馈组相比,除MBI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外,其他指标评分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交叉迁移组和肌电生物反馈组各项指标评分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交叉迁移联合肌电生物反馈干预在改善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腕背伸功能、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优于单一的交叉迁移或肌电生物反馈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迁移 肌电生物反馈 脑卒中 亚急性期 腕背伸
下载PDF
肌电生物反馈疗法与醋冰刺激对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黄文玉 李军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5期560-562,共3页
目的:探究肌电生物反馈疗法与醋冰刺激对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样本医院收治的58例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9例。常规组患者采取常规吞... 目的:探究肌电生物反馈疗法与醋冰刺激对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样本医院收治的58例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9例。常规组患者采取常规吞咽训练治疗,实验组患者采取肌电生物反馈疗法与醋冰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吞咽功能分级、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FOIS)评分、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评分及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患者洼田饮水实验1级、2级例数均多于常规组患者,实验组患者3、4、5级例数均少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095、0.496、0.698、0.988、1.072,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OI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实验组患者FOIS评分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39,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SA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实验组患者SSA评分低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35,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实验组患者均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19、3.390、5.366、7.634、2.616、6.371、0.902、3.224、5.999、3.304,P<0.05)。结论:肌电生物反馈疗法与醋冰刺激对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吞咽功能,预后价值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电生物反馈疗法 脑梗死吞咽障碍 吞咽功能
下载PDF
“三廉泉”针刺结合表面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脑外伤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效果研究
10
作者 朱达斌 林秀瑶 许云辉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23期6-10,共5页
目的:研究“三廉泉”针刺结合表面肌电生物反馈(sEMGBF)治疗脑外伤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3年7月泉州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00例脑外伤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开展试验,将其以电脑编号奇偶数字法随机分作结合组(n=50... 目的:研究“三廉泉”针刺结合表面肌电生物反馈(sEMGBF)治疗脑外伤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3年7月泉州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00例脑外伤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开展试验,将其以电脑编号奇偶数字法随机分作结合组(n=50)及常规组(n=50)。常规组开展常规治疗,结合组则于常规组的基础上增用“三廉泉”针刺结合sEMGBF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洼田饮水试验结果、表面肌电图(sEMG)检查结果、肺部感染情况。结果:结合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合组洼田饮水试验1级人数占比高于常规组,而4级人数占比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舌骨上、下肌群最大波幅值均高于治疗前,且结合组均高于常规组,而两组舌骨上、下肌群吞咽所需时长均短于治疗前,且结合组均短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均低于治疗前,且结合组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廉泉”针刺结合sEMGBF治疗脑外伤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效果较佳,可有效促进吞咽功能恢复,改善sEMG指标与肺部感染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外伤 吞咽功能障碍 “三廉泉”针刺 表面肌电生物反馈
下载PDF
表面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早期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
11
作者 侯牧韶 赵艺杰 李红玲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138-143,共6页
目的 探讨表面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早期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3月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康复医学二科的早期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PSD)88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观察组(44例)。其中出血性脑卒... 目的 探讨表面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早期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3月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康复医学二科的早期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PSD)88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观察组(44例)。其中出血性脑卒中患者9例,年龄范围54~75岁,平均年龄65岁,病变部位为基底核2例,皮质2例,多发性5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9例,年龄范围38~75岁,平均年龄59.01岁,病变部位为基底核7例,皮质14例,脑干21例,小脑2例,多发性32例。给予对照组传统的吞咽康复治疗(包括直接治疗以及间接治疗)和vitalstim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表面肌电生物反馈(sEMG-BF)治疗。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均采用洼田饮水试验、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FOIS)、表面肌电图(sEMG)、舌压计进行评估。结果 两组患者的洼田饮水试验分级、FOIS评级、sEMG峰值、舌压均较治疗前有所增高(P<0.05),颏下肌群吞咽时程均有所减少(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表面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能很大程度的改善早期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功能,其效果优于单纯的吞咽康复治疗和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脑卒中 吞咽障碍 表面肌电生物反馈
下载PDF
肌电生物反馈治疗仪联合双侧运动训练对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覃朋 区瑞庆 吴锐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7期34-37,共4页
目的:探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仪联合双侧运动训练对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1月江门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 目的:探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仪联合双侧运动训练对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1月江门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双侧运动训练,观察组给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仪联合双侧运动训练。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2周、干预4周时上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腕伸肌积分肌电值(integrated electromyography,iEMG),干预前后运动功能分级。结果:干预2周、4周,两组上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 scale,FMAS)评分、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评分均升高,观察组两组上肢FMAS评分、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Ⅲ级、Ⅳ级率均低于对照组,Ⅴ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周、4周,两组腕伸肌iEMG均升高,观察组腕伸肌iEMG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者接受肌电生物反馈治疗仪联合双侧运动训练,可进一步提升其上肢运动功能,进而改善其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肢运动功能障碍 肌电生物反馈治疗仪 双侧 运动 训练
下载PDF
针灸联合肌电生物反馈对脑卒中足下垂患者身体平衡功能、步行能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13
作者 马标 鲍文 程密密 《四川中医》 2024年第3期184-187,共4页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肌电生物反馈对脑卒中足下垂患者身体平衡功能、步行能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1月到2023年7月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和康复科收治的100例脑卒中足下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肌电生物反馈对脑卒中足下垂患者身体平衡功能、步行能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1月到2023年7月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和康复科收治的100例脑卒中足下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肌电生物反馈组(47例)和联合组(53例,针灸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比较两组痉挛程度[采用临床痉挛指数(CSI)评估]、身体平衡功能[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评估]、踝关节活动度(ROM)[主动背伸度、主动跖屈度、主动内翻度]、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粘度(PV)、血小板聚集率(PAR)、红细胞比容(Hct)]、步行能力[步频、步幅、患侧摆动相、患侧支持相]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估]。结果:治疗后,联合组CSI评分低于肌电生物反馈组,BBS评分高于肌电生物反馈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主动背伸度高于肌电生物反馈组,主动跖屈度、主动内翻度低于肌电生物反馈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PV、PAR、Hct水平低于肌电生物反馈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步频、步幅、患侧摆动相、患侧支持相水平高于肌电生物反馈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MBI评分高于肌电生物反馈组(P<0.05)。结论:针灸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脑卒中足下垂患者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痉挛程度、身体平衡功能、踝关节ROM以及血流循环,提高步行能力以及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足下垂 针灸 肌电生物反馈 身体平衡功能 步行能力
下载PDF
肌电生物反馈训练联合凯格尔运动训练在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康复中的应用观察
14
作者 尹敏 张凯 王建华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1期68-70,74,共4页
目的探讨肌电生物反馈训练联合凯格尔运动训练对于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70例阴道分娩产妇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进行凯格尔运动训练,观... 目的探讨肌电生物反馈训练联合凯格尔运动训练对于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70例阴道分娩产妇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进行凯格尔运动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肌电生物反馈训练.对比两组的盆底肌力、盆底功能、脏器脱垂和尿失禁情况、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阴道收缩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阴道收缩肌电值、阴道动态压力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盆底障碍影响简易问卷、盆底功能障碍问卷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脏器脱垂、尿失禁情况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电生物反馈训练联合凯格尔运动训练对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康复的效果显著,能有效促进盆底肌力和盆底功能的恢复,缓解临床症状,从而使产妇的生活质量得以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分娩 肌电生物反馈训练 凯格尔运动训练 盆底 盆底功能
下载PDF
揿针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15
作者 郑雅思 杨婷 +1 位作者 孔雨柔 过秀秀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7期629-632,共4页
脑卒中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病、多发病,脑卒中对吞咽神经控制区造成的损害可导致吞咽困难,是神经源性吞咽困难的主要原因^([1])。研究显示,吞咽困难会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死亡率^([2])。近年来,揿针凭借留针久的特点,在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 脑卒中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病、多发病,脑卒中对吞咽神经控制区造成的损害可导致吞咽困难,是神经源性吞咽困难的主要原因^([1])。研究显示,吞咽困难会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死亡率^([2])。近年来,揿针凭借留针久的特点,在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针灸治疗领域取得了较大进展^([3])。肌电生物反馈在诱导大脑神经重塑方面具有较大优势,近年在脑卒中康复中应用广泛^([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吞咽功能障碍 揿针 肌电生物反馈
下载PDF
针刺董氏奇穴联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治疗痉挛性偏瘫疗效观察
16
作者 胡悦怡 陈文斌 +1 位作者 王芬 吴梦媛 《浙江中医杂志》 2024年第2期171-172,共2页
本研究探讨痉挛性偏瘫患者采用针刺董氏奇穴联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EMGBF)治疗后的疗效,及对脊髓运动神经元兴奋性和肢体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金华市中心医院康复科收治的130例痉... 本研究探讨痉挛性偏瘫患者采用针刺董氏奇穴联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EMGBF)治疗后的疗效,及对脊髓运动神经元兴奋性和肢体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金华市中心医院康复科收治的130例痉挛性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成两组,各有65例。对照组中男38例,女27例;年龄46~78岁,平均(61.23±8.29)岁;病程3~18月,平均(9.16±2.63)月;脑出血26例,脑梗死39例。观察组中男39例,女26例;年龄45~76岁,平均(60.67±8.18)岁;病程4~16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性偏瘫 董氏奇穴 肌电生物反馈疗法 临床观察
下载PDF
肌电生物反馈强化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治疗效果
17
作者 孟庆楠 朱月 +2 位作者 刘思文 胡斌 董春雪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4期150-153,共4页
目的探讨在脑卒中后合并吞咽障碍的患者治疗过程中使用肌电生物反馈(EMGBF)强化训练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3年2月90例在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康复医学科进行治疗的脑卒中后合并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 目的探讨在脑卒中后合并吞咽障碍的患者治疗过程中使用肌电生物反馈(EMGBF)强化训练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3年2月90例在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康复医学科进行治疗的脑卒中后合并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组、EMGBF组以及强化EMGBF组,每组各30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训练以及吞咽功能训练,EMGBF组患者在常规康复训练组的基础上进行EMGBF训练,强化EMGBF组患者在常规康复训练组患者的基础上进行强化的EMGBF训练。干预4周后对三组患者的吞咽功能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干预前三组患者的舌骨运动速度、Rosenbek渗透-误吸量表(PAS)评分及吞咽障碍的程度评分(VG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三组患者VGF评分高于治疗前,PAS评分低于治疗前,舌骨运动速度高于治疗前,且强化EMGBF组VGF评分及舌骨运动速度高于EMGBF组与常规组,EMGBF组舌骨运动速度及VGF评分都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EMGBF组PAS评分低于EMGBF组与常规组,EMGBF组PAS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经EMGBF强化训练不仅能明显改善进行舌骨向前、向上运动的速率,还能减少患者的误吸,在改善患者吞咽障碍上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工作中进行广泛应用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电生物反馈 脑卒中 吞咽障碍 常规康复训练
下载PDF
肌电生物反馈联合虚拟情景互动训练对脑卒中后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及步态的影响研究
18
作者 张锦为 张其明 +3 位作者 单莎瑞 温加浩 杨杏萍 胡天来 《大医生》 2024年第8期4-7,共4页
目的观察肌电生物反馈联合虚拟情景互动训练对脑卒中后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及步态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9月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62例脑卒中后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接受常... 目的观察肌电生物反馈联合虚拟情景互动训练对脑卒中后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及步态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9月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62例脑卒中后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治疗,31例)和联合组(接受常规康复治疗、肌电生物反馈联合虚拟情景互动训练,31例)。比较两组患者患侧股四头肌及胫骨前肌肌电信号值、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量表(FMA-L)评分、三维步态分析参数。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患侧股四头肌及胫骨前肌肌电信号值均增加,且联合组均大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MA-L评分均升高,且联合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步速均加快,且联合组快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步长偏差均减小,且联合组小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支撑相百分比均升高,且联合组高于对照组;双支撑相百分比均降低,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采用肌电生物反馈联合虚拟情景互动训练能有效提高脑卒中后患者患侧下肢肌电信号,提升下肢运动功能,改善三维步态参数,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电生物反馈 虚拟情景互动 脑卒中 下肢运动功能 步态
下载PDF
应用肌电生物反馈疗法配合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脑卒中患者手功能障碍的效果分析
19
作者 师昉 黄富表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13期65-68,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肌电生物反馈疗法配合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脑卒中患者手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10月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确诊的84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联合组和肌电组,每组42例,两组均实施... 目的探讨应用肌电生物反馈疗法配合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脑卒中患者手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10月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确诊的84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联合组和肌电组,每组42例,两组均实施常规脑卒中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肌电组采用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联合组采用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联合rTMS治疗(健侧1 Hz,患侧10 Hz刺激)。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2个月,比较两组脑卒中患者肌电值、上肢运动功能(FMA-UE)、日常生活活动能力(MBI)、上肢和手Brunnstrom分期、腕关节主动背伸活动度(AROM)评分。结果治疗1个月、2个月后,联合组脑卒中患者的肌电值高于肌电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2个月后,联合组脑卒中患者的FMA-UE、MBI评分高于肌电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2个月后,联合组关于上肢和手Brunnstrom分期均高于肌电组,AROM高于肌电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联合rTMS,可提高脑卒中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和腕关节活动度,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电生物反馈疗法 经颅磁刺激 脑卒中 手功能障碍 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