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6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肌酸激酶同工酶MB/肌酸激酶比值鉴别肌酸激酶同工酶MB活性法检测假性升高中的价值
1
作者 万晓晨 张洪瑞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24年第9期49-51,共3页
目的探讨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肌酸激酶(CK)比值、CK-MB质量法检测在免疫抑制法检测CK-MB升高中的价值。方法收集123例CK-MB活性法检测阳性样本,用胶乳免疫比浊法重新检测CK-MB质量。采用ROC曲线分别评价CK-MB/CK比值和CK-MB质量法... 目的探讨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肌酸激酶(CK)比值、CK-MB质量法检测在免疫抑制法检测CK-MB升高中的价值。方法收集123例CK-MB活性法检测阳性样本,用胶乳免疫比浊法重新检测CK-MB质量。采用ROC曲线分别评价CK-MB/CK比值和CK-MB质量法检测结果对CK-MB活性法检测结果假性升高的效能,确定CK-MB/CK比值纠正CK-MB活性法假阳性的临界值。结果CK-MB活性法检测升高的123例样本中确诊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41例为真阳性,非AMI患者82例为假阳性。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K-MB质量法的AUC为0.976(95%CI=0.952~1.000,P<0.01),CK-MB/CK比值的AUC为0.838(95%CI=0.751~0.926,P<0.01),CK-MB活性法的AUC为0.663(95%CI=0.565~0.781,P<0.01),三种方法检测效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K-MB/CK比值和CK-MB质量法对AMI的诊断性能明显优于CK-MB活性法。CK-MB/CK比值在诊断AMI时表现出良好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以0.236作为临界值时,其敏感度为0.902,特异度为0.805。病因分析发现CK-MB活性法假性升高常见于恶性肿瘤、妊娠、肺炎、心血管疾病等。结论CK-MB/CK比值和CK-MB质量法检测对AMI诊断优于CK-MB活性法,在基层医院临床工作中有一定的鉴别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肌酸激酶同工酶MB 肌酸激酶同工酶MB/肌酸激酶 质量法 活性法
下载PDF
血小板分布宽度联合肌酸激酶同工酶检测对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预后的预测价值
2
作者 徐艳丽 付杰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1期22-27,共6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对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预后预测的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2月于亳州市人民医院就诊的肺炎支原体肺炎确诊患儿127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后的临... 目的探讨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对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预后预测的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2月于亳州市人民医院就诊的肺炎支原体肺炎确诊患儿127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后的临床转归,将患儿分为好转组和不良转归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PDW和CK-MB水平的差异,采用Pearson法分析PDW、CK-MB与患儿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PDW和CK-MB对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不良转归组的发热持续时间和临床肺部感染评分均高于好转组(P<0.05)。不良转归组血小板分布宽度、中性粒细胞比例、白细胞计数、单核细胞比例、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和C反应蛋白水平均高于好转组(P<0.05),淋巴细胞比例及血小板计数低于好转组(P<0.05)。临床肺部感染评分与血小板分布宽度、肌酸激酶同工酶呈正相关(r=0.426和0.260,均P<0.05)。ROC曲线结果表明,血小板分布宽度、肌酸激酶同工酶联合预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不良预后的曲线下面积为0.960(95%CI:0.931,0.989),敏感性为95.6%(95%CI:0.938,0.973),特异性为86.6%(95%CI:0.813,0.913),预测效能较好。结论PDW和CK-MB水平与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预后密切相关,且两者联合检测对于预测患儿的不良预后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提示PDW和CK-MB可以作为评估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预后的有价值的生化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肺炎 血小板分布宽度 肌酸激酶同工酶 预后 价值
下载PDF
生化检测中肌酸激酶同工酶高于肌酸激酶的原因分析
3
作者 郑晓仙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1093-1096,共4页
目的:探讨生化检测中肌酸激酶(CK)同工酶高于CK的原因。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2年12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诊治的CK同工酶高于CK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对110例样本的具体资料进行分析,从而分析出影响原因。结果:110例CK-MB高... 目的:探讨生化检测中肌酸激酶(CK)同工酶高于CK的原因。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2年12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诊治的CK同工酶高于CK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对110例样本的具体资料进行分析,从而分析出影响原因。结果:110例CK-MB高于CK患者经调查发现,男、女构成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分布:CK-MB高于CK患者中:从高到低依次为≥60岁、50~59岁、18~49岁、<18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8岁组CK-MB、CK水平明显高于≥60岁、50~59岁、18~49岁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科室分布中:肿瘤内科占比率(43.64%)最高,均高于其他科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10例患者按照疾病分为炎性反应性疾病、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脑损伤或脑疾病、消化性溃疡,其中恶性肿瘤占比率最高,其次炎性反应性疾病、心血管疾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肿瘤、炎性反应性疾病、心血管疾病、脑损伤或脑疾病患者CK-MB、CK水平升高明显,与其他疾病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调查发现,在心肌损伤0~12 h内CK水平呈上升趋势,于12 h内达到峰值,而CK-MB于心肌损伤0~4 h呈升高趋势,于4 h内达到峰值,随后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生化检测中出现CK同工酶高于CK时,可能与疾病、年龄等因素有关,受多因素干扰,需要检验人员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化检测 肌酸激酶同工酶 肌酸激酶 原因分析
下载PDF
氢氯噻嗪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对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治疗效果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6 肌酸激酶 肌酸激酶同工酶和乳酸脱氢酶的影响
4
作者 王梦洁 邹小卫 顾轩欣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1期722-726,共5页
目的探讨氢氯噻嗪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PS)对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治疗效果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乳酸脱氢酶(LDH)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至2023年12月浙江省舟山... 目的探讨氢氯噻嗪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PS)对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治疗效果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乳酸脱氢酶(LDH)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至2023年12月浙江省舟山市妇女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收治的78例早产儿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分为2组,PS组(选择PS治疗的患儿)和PS+氢氯噻嗪组(选择氢氯噻嗪联合PS治疗的患儿),经倾向性评分匹配后获得39对病例,评定2组治疗72 h后的临床疗效,对比2组呼吸暂停时间、吸氧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血气指标[动脉血酸碱度(pH值)、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CO_(2))、动脉血氧分压(PO_(2))]和血清IL-6、CK、CK-MB及LDH水平变化。结果相较于PS组,PS+氢氯噻嗪组的临床总有效率较高(95%和77%,P<0.05);相较于PS组,PS+氢氯噻嗪组的呼吸暂停时间、吸氧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缩短(P<0.05);治疗后,PS+氢氯噻嗪组早产儿的pH值、PaO_(2)均高于治疗前和PS组(P<0.05),PCO_(2)均低于治疗前和PS组(P<0.05);治疗后,2组的血清IL-6、CK、CK-MB及LDH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其中PS+氢氯噻嗪组下降幅度较PS组更显著(P<0.05);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氢氯噻嗪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早产儿BPD的疗效确切,能改善患儿临床指标和血气指标,降低血清IL-6、CK、CK-MB及LDH水平,减轻肺部炎症,对神经系统发育起到保护作用,临床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氯噻嗪 肺表面活性物质 早产儿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血气分析 白细胞介素-6 肌酸激酶 肌酸激酶同工酶 乳酸脱氢酶
下载PDF
静态负荷家兔血清肌型肌酸激酶同功酶和乳酸脱氢酶同功酶的变化 被引量:7
5
作者 何丽华 王生 +2 位作者 刘斌 叶康平 杨丽莉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2-45,共4页
目的 观察家兔在静态负荷过程中血清肌酸激酶 (CK)、肌型肌酸激酶同功酶 (CK MM )和乳酸脱氢酶 (LDH)同功酶活力的变化。方法 将实验用家兔分为 2组 ,观察组家兔腰部施加一定的静态负荷 ,另一组为对照组 ,分别于实验的不同时间取血 ,... 目的 观察家兔在静态负荷过程中血清肌酸激酶 (CK)、肌型肌酸激酶同功酶 (CK MM )和乳酸脱氢酶 (LDH)同功酶活力的变化。方法 将实验用家兔分为 2组 ,观察组家兔腰部施加一定的静态负荷 ,另一组为对照组 ,分别于实验的不同时间取血 ,应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法、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和生化法测定两组动物血清中总CK及CK MM、总LDH及其同功酶的活力。结果 观察组动物血清CK活力都随实验时间的延长而升高 ,各时间点的血清CK活力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观察组的LDH活力随时间延长从 3h开始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观察组CK MM3 在实验的 3h开始明显升高 ,CK MM3 /CK MM1比值也明显升高 ,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观察组LDH同功酶的活力变化显示 ,从 3h开始 ,LDH5升高明显 ,LDH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6h达到最大值。结论 静态负荷致肌肉损伤过程中 ,血清中的CK总活力改变是较早出现的敏感指标。CK MM3 /CK MM1发生明显变化 ,LDH的肌型同功酶LDH5也显著升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型肌酸激酶同功酶 乳酸脱氢酶同功酶 诊断 静态负荷 肌肉损伤 肌酸激酶 同功酶 血清肌酸激酶 家兔 统计学
下载PDF
肌酸激酶指数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复发风险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谢宇颖 马雪松 +1 位作者 刘星彤 戚思华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2021年第8期714-717,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肌酸激酶(CK)指数与其他危险因素对其复发的影响。方法分析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神经内外科自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03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基线资料,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CK称为CK...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肌酸激酶(CK)指数与其他危险因素对其复发的影响。方法分析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神经内外科自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03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基线资料,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CK称为CK指数。根据CK指数是否> 15%分为两组,CK指数≤15%组581例,CK指数> 15%组457例。根据Kaplan-Meier生存分析比较不同危险因素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率的差异,通过单因素与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及危险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结果 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CK指数> 15%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率为36.5%,明显高于CK指数≤15%组(20.3%),两组的生存曲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01)。Cox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K指数、性别、吸烟、饮酒及糖尿病均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影响因素。结论 CK指数升高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危险因素。CK指数升高、性别、吸烟、饮酒及糖尿病都会影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缺血 肌酸激酶(CK) 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肌酸激酶指数(CK-MB/CK) 复发
下载PDF
AMI冠脉未通肌酸激酶MB蛋白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7
作者 陈明友 邢启崇 +2 位作者 林淑珍 薛梅 孙雪林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399-401,共3页
目的:探讨肌酸激酶MB蛋白对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未通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71例冠状动脉未通的AMI患者入院后常规治疗患者即刻、24h内每(4~6)h、以后每(6~8)h采静脉血1次,直至酶学恢复正常;溶栓治疗患者AMI入院后即刻、溶栓治疗后每(... 目的:探讨肌酸激酶MB蛋白对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未通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71例冠状动脉未通的AMI患者入院后常规治疗患者即刻、24h内每(4~6)h、以后每(6~8)h采静脉血1次,直至酶学恢复正常;溶栓治疗患者AMI入院后即刻、溶栓治疗后每(2~4)h,24h后每(4~6)h,48h后每12h采静脉血1次直至酶学降至正常。每次采静脉血2ml,3000r/min离心10min取血清待测或置-20℃保存。采用免疫抑制法测定CK活性和CK-MB活性;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CK-MB蛋白。观察心肌酶出现异常的时间,上升至峰值的时间,酶峰持续时间,酶自峰值下降至正常的时间等酶学动态变化指标。AMI患者住院期间采用Judkins法行冠状动脉造影判断AMI治疗后冠状动脉血管未通。结果:AMI冠脉未通患者血清CK-MB蛋白开始出现异常的时间平均为3.2h,上升至峰值的时间平均为22.2h,峰值期持续时间平均为13.3h,自峰值下降至正常时间平均为71.2h。组内对比显示,血清CK-MB蛋白较CK-MB活性、CK活性出现异常时间分别平均早2.2h、4.2h;上升至峰值时间分别平均早3.2h、10.2h;峰值期持续时间分别平均缩短7.8h、11.2h;自峰值下降至正常时间分别平均增快7.7h、37.1h;酶值变化方面CK-MB蛋白较CK-MB活性、CK活性差异显著。结论: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血清CK-MB蛋白原理明确,操作简便,数据准确,结果可靠;血清CK-MB蛋白可早期诊断AMI及AMI冠脉未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肌酸激酶MB蛋白 冠脉未通 肌酸激酶同工酶 CK-MB蛋白 肌酸激酶MB 临床诊断价值 AMI 未通 冠脉 CK-MB活性 冠状动脉血管 Judkins法
下载PDF
肌酸激酶峰值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肌内出血的预测价值
8
作者 吴晴晴 闫蕊 +5 位作者 郭明 赵伟 李紫旋 王宇平 郭金成 翟光耀 《中国心血管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7-142,共6页
目的探讨肌酸激酶(CK)峰值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肌内出血(IMH)的预测价值。方法单中心回顾性研究。纳入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行急诊PCI的STEMI患者241... 目的探讨肌酸激酶(CK)峰值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肌内出血(IMH)的预测价值。方法单中心回顾性研究。纳入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行急诊PCI的STEMI患者241例,均于PCI术后1周内行心脏磁共振成像评估IMH及微血管阻塞,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入院后每6 h测定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并获取峰值,共检测24 h。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评估CK峰值、CK-MB峰值对IMH的预测价值,计算CK峰值的最佳预测界值。根据最佳预测界值,将患者分为两组,比较两组临床特征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TEMI患者PCI术后IMH的影响因素。结果CK峰值预测STEMI患者PCI术后IMH的效能高于CK-MB峰值(AUC=0.757,95%CI:0.694~0.820比AUC=0.710,95%CI:0.643~0.7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且CK峰值预测IMH的最佳界值为2351 U/L,敏感度为83.0%,特异度为58.9%。将患者分为两组:CK峰值<2351 U/L组(108例)和CK峰值≥2351 U/L组(133例)。与CK峰值<2351 U/L组相比,CK峰值≥2351 U/L组的男性比例、入院时心率、入院时随机血糖、中性粒细胞绝对值、血尿酸水平、前壁心肌梗死比例、术前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2级比例、IMH(55.6%比13.9%)及微血管阻塞(60.2%比16.7%)比例明显升高,而年龄较年轻、左心室射血分数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前壁心肌梗死(OR=2.105,95%CI:1.321~5.338,P=0.026)、术前TIMI血流分级≤2级(OR=8.908,95%CI:1.029~17.148,P=0.037)、CK峰值≥2351 U/L(OR=5.543,95%CI:2.823~10.896,P<0.001)均是STEMI患者PCI术后IMH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CK峰值可有效预测STEMI患者PCI术后IMH的发生,且CK峰值≥2351 U/L、前壁心肌梗死及术前TIMI血流分级≤2级与IMH的发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酸激酶 心肌内出血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预测价值
下载PDF
术前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骨形态发生蛋白浓度对起搏器置入术后患者新发心房颤动的预测价值
9
作者 吴正昊 王齐齐 +1 位作者 刘莎 郑良荣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97-303,共7页
目的探讨术前血清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MB isoenzyme of creatine kinase,CK-MB)、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10,BMP10)浓度对起搏器置入术后患者新发心房颤动(房颤)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 目的探讨术前血清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MB isoenzyme of creatine kinase,CK-MB)、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10,BMP10)浓度对起搏器置入术后患者新发心房颤动(房颤)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于上海市第四康复医院收治的行起搏器置入术的患者189例的临床资料。根据观察终点出现房颤情况将受试者分为非房颤组(n=111)和房颤组(n=78)。对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基于筛选的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验证。相关性采用双变量Pearson线性相关性分析法进行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术前血清CK-MB、BMP10浓度对患者起搏器置入术后新发房颤的预测价值。结果白细胞计数(whit blood cell count,WBC)≤8.52×10^(9)/L、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 drogenase,LDH)≥1523.65 IU/L、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4013.65 pg/mL、左心房内径(left atrial diameter,LAD)≥43.64 mm、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35.61 U/L、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2.69 mg/L、CK-MB≥81.26 U/L、BMP10≤119.55 ng/mL是导致患者起搏器置入术后新发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两模型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2(95%CI:0.796~0.821)、0.831(95%CI:0.803~0.858)。结论较高的LAD及血清LDH、BNP、ACE、hs-CRP、CK-MB浓度、较低的BMP10浓度和WBC是患者起搏器置入术后新发房颤的影响因素,其中术前血清CK-MB、BMP10浓度对患者起搏器置入术后新发房颤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 骨形态发生蛋白 起搏器置入术
下载PDF
TRPM6基因复合杂合突变致原发性低镁血症继发低钙血症合并显著肌酸激酶升高1例并文献复习
10
作者 张旭 高健 +1 位作者 吕智慧 王媛媛 《医学综述》 CAS 2024年第4期508-512,共5页
目的探讨TRPM6基因复合杂合突变致原发性低镁血症继发低钙血症(HSH)合并显著肌酸激酶升高患儿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潍坊市妇幼保健院2022年经全外显子测序基因检测确诊的1例TRPM6基因复合杂合突变致HSH合并显著肌酸激... 目的探讨TRPM6基因复合杂合突变致原发性低镁血症继发低钙血症(HSH)合并显著肌酸激酶升高患儿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潍坊市妇幼保健院2022年经全外显子测序基因检测确诊的1例TRPM6基因复合杂合突变致HSH合并显著肌酸激酶升高患儿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效果。结果患儿全外显子测序基因检测显示存在TRPM6基因的复合杂合突变,家系验证结果显示,该突变分别来自父母双方,父母双方均为杂合突变,但位于同一染色体的不同等位基因,其中父亲chr9:77377010存在c.4577G>A杂合突变,母亲chr9:77407555存在c.2523G>C杂合突变,两个位点的突变在千人基因组、ExAC和gnomAD外显子数据库中均未见收录。患儿入院后经过补镁、纠正电解质紊乱等对症治疗,随访1年内未再抽搐,血镁仍维持在正常低线,其余异常结果均处于正常范围。结论基因检测为确诊HSH的金标准,致HSH的TRPM6基因复合杂合突变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补镁等对症治疗对TRPM6基因突变致HSH的治疗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低镁血症 TRPM6基因突变 低钙血症 肌酸激酶
下载PDF
2D-STI联合肌酸激酶监测乳腺癌蒽环类药物化疗后心脏毒性的价值
11
作者 倪成香 蔡洁 +1 位作者 胡国梁 范霜月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5期752-754,共3页
目的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显像(2D-STI)联合血清肌酸激酶(CK)检测在乳腺癌蒽环类药物化疗后心脏毒性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接受蒽环类药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102例,化疗周期结束后根据心电图检查结果分组,正常组72例... 目的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显像(2D-STI)联合血清肌酸激酶(CK)检测在乳腺癌蒽环类药物化疗后心脏毒性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接受蒽环类药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102例,化疗周期结束后根据心电图检查结果分组,正常组72例,异常组30例。另选取同期健康女性体检者34例作为健康组。在化疗前后分别检测血清CK,并行2D-STI检查,记录左心室应变参数。结果化疗后异常组血清CK水平高于正常组(P<0.05),异常组GLS低于正常组(P<0.05)。血清CK评估化疗后心脏毒性反应的敏感度为76.67%,特异度为83.33%。2D-STI参数GLS评估化疗后心脏毒性反应的敏感度为83.33%,特异度为72.22%。联合检测的敏感度为96.67%,特异度为70.83%。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GLS、血清CK及其联合检测化疗后心脏毒性的AUC值分别为0.835、0.820及0.895。结论2D-STI联合血清CK对监测乳腺癌蒽环类药物化疗后心脏毒性反应有重要价值,化疗后心脏毒性可引起血清CK水平升高,左心室心肌应变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蒽环类药物 化疗 心脏毒性 二维斑点追踪显像 肌酸激酶
下载PDF
甲状腺功能减退相关性肌酸激酶升高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王渭鉴(综述) 陈慧(审校)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9期1141-1144,1152,共5页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是内分泌系统常见的疾病。甲减可继发血清肌酸激酶(CK)升高,发病机制涉及骨骼肌和心肌损伤。患者早期多表现为无症状或轻症状高肌酸激酶血症,进而可发展为甲减性肌病(HM)和(或)甲减性心脏病。甲减相关性CK升...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是内分泌系统常见的疾病。甲减可继发血清肌酸激酶(CK)升高,发病机制涉及骨骼肌和心肌损伤。患者早期多表现为无症状或轻症状高肌酸激酶血症,进而可发展为甲减性肌病(HM)和(或)甲减性心脏病。甲减相关性CK升高起病隐匿,若不及时治疗,可引发横纹肌溶解、冠心病、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大多数患者经左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后效果显著,CK随甲状腺功能的改善而恢复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减退 肌酸激酶 甲状腺激素 骨骼肌 心肌
下载PDF
心电图结合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海玲 刘海云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2期81-84,103,共5页
目的探讨心电图结合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室性心律失常(VA)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2年7月江苏省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305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并发VA分为VA组(124例... 目的探讨心电图结合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室性心律失常(VA)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2年7月江苏省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305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并发VA分为VA组(124例)与非VA组(181例)。比较两组T波峰-末间期(Tp-Te)、经心率校正的Tp-Te间期(Tp-Tec)、血清CK-MB水平,分析AMI并发VA的影响因素,分析Tp-Te、Tp-Tec、血清CK-MB水平对AMI并发VA的诊断价值。结果VA组Killip心功能分级Ⅲ~Ⅳ级例数占比、肌钙蛋白I、血肌酐、白细胞计数、Tp-Te、Tp-Tec、血清CK-MB水平高于非VA组(P<0.05)。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Killip心功能分级Ⅲ~Ⅳ级(OR=2.832)、Tp-Te升高(OR=3.611)、Tp-Tec升高(OR=4.315)、血清CK-MB升高(OR=3.770)为AMI并发VA的影响因素(P<0.05)。Tp-Te、Tp-Tec、血清CK-MB水平及三者联合诊断AMI并发VA的曲线下面积(AUC)值分别为0.790、0.802、0.813、0.895(P<0.05),且三者联合诊断的AUC值高于单独指标诊断的AUC值(P<0.05)。结论心电图(Tp-Te、Tp-Tec)结合血清CK-MB水平诊断AMI并发VA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 肌酸激酶同工酶 急性心肌梗死 室性心律失常 诊断价值
下载PDF
肌酸激酶同工酶MB、肌钙蛋白Ⅰ、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对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4
作者 顾黔琳 徐丹 张涵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1期47-50,共4页
目的探讨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肌钙蛋白Ⅰ(cTnI)、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对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江苏省如皋市人民医院2020年6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120例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12... 目的探讨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肌钙蛋白Ⅰ(cTnI)、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对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江苏省如皋市人民医院2020年6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120例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1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特征;比较两组CK-MB、cTnI和NT-pro BNP水平;分析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发生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CK-MB、cTnI、NT-pro BNP诊断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诊断效能。结果120例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中,ST段持续压低53例、ST段压低动态衍变67例。观察组血清CK-MB、cTnI、NT-pro BN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CK-MB、cTnI及NT-pro BNP是发生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OR=3.515、4.683、3.577,P<0.05)。CK-MB、cTnI、NT-pro BNP单一及联合诊断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0(95%CI:0.649~0.851)、0.748(95%CI:0.649~0.847)、0.731(95%CI:0.631~0.832)、0.827(95%CI:0.739~0.915)。结论CK-MB、cTnI、NT-pro BNP可用于辅助诊断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且诊断效能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 肌酸激酶同工酶MB 肌钙蛋白Ⅰ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 诊断
下载PDF
心肌肌钙蛋白I、肌酸激酶同工酶联合脑钠肽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15
作者 侯洁欣 顾惠雅 王洁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7期1594-1597,共4页
目的:分析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脑钠肽(BNP)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宜兴市人民医院2021年5月~2022年5月收治的74例AMI患者纳入观察组,另将同期行体检的68例健康人群纳入对照... 目的:分析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脑钠肽(BNP)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宜兴市人民医院2021年5月~2022年5月收治的74例AMI患者纳入观察组,另将同期行体检的68例健康人群纳入对照组,采集两组晨起空腹5 ml静脉血,检测对比其血清cTnI、CK-MB、BNP的差异;另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TnI、CK-MB、BNP单独或联合检测在AMI中的诊断效能。结果:观察组cTnI为(0.45±0.06)ng/ml、CK-MB为(10.89±1.20)ng/ml、BNP为(139.84±12.47)pg/ml,高于对照组的(0.03±0.01)ng/ml、(3.61±0.28)ng/ml、(63.57±8.79)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结果显示,cTnI、CK-MB、BNP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27(95%CI:0.879~0.976,特异度:82.40%),高于三者单独检测的0.790(95%CI:0.715~0.866,特异度:58.80%)、0.741(95%CI:0.652~0.830,特异度:61.80%)、0.793(95%CI:0.704~0.882,特异度:76.50%)。结论:cTnI、CK-MB、BNP在AMI患者机体内呈异常的高表达水平,而三者联合可于早期及时诊断出AMI,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利于改善患者预后,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其进行大力的推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肌肌钙蛋白 肌酸激酶同工酶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诊断效能
下载PDF
精神科新入院患者暴力风险相关因素及其与肌酸激酶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16
作者 徐万毅 宋晨霞 刘亚丽 《临床医药实践》 2024年第2期83-87,共5页
目的:探讨新入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风险相关因素及其与肌酸激酶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1年6月—2022年5月4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评估结果分为高风险组和中低风险组,分析影响患者发生暴力高风险的相关因素,并分析患... 目的:探讨新入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风险相关因素及其与肌酸激酶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1年6月—2022年5月4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评估结果分为高风险组和中低风险组,分析影响患者发生暴力高风险的相关因素,并分析患者肌酸激酶水平与暴力风险的相关性及其对暴力风险的评估价值。结果;高风险组的肌酸激酶水平显著高于中低风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神分裂症患者肌酸激酶水平与暴力风险评分呈正相关(r=0.562,P<0.05)。肌酸激酶水平评估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风险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66,截点值为191.26 U/L,SE(95%CI)为0.024(0.724~0.804),P<0.001,灵敏度为68.68%,特异度为77.34%。高风险组中学历初中及以下、无业、病程≥1年、肌酸激酶≥191.26 U/L、酗酒、有暴力行为史、有精神疾病家族史、合并其他精神类疾病的人数比例高于中低风险组,规律服药人数比例低于中低风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酸激酶≥191.26 U/L、有暴力行为史、有精神疾病家族史、合并其他精神类疾病是精神科新入院患者暴力风险增加的危险因素,规律服药为保护因素(P<0.05)。结论:新入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肌酸激酶水平对暴力风险具有评估价值,且肌酸激酶水平异常升高及有暴力行为史、精神疾病家族史等为新入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风险增加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暴力风险 危险因素 肌酸激酶 相关性
下载PDF
血清肌钙蛋白(cTnI)、肌红蛋白(Mb)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联合检测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价值
17
作者 胡铭哲 张永生 赵颖莎 《系统医学》 2024年第6期58-61,共4页
目的探讨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肌红蛋白(Myoglobin,Mb)、肌酸激酶同工酶-MB(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MB,CK-MB)联合检测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昆山市第二人民医院门诊60例急性... 目的探讨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肌红蛋白(Myoglobin,Mb)、肌酸激酶同工酶-MB(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MB,CK-MB)联合检测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昆山市第二人民医院门诊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及60例健康体检者,分别设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检测cTnI、Mb、CK-MB,并比较两组检测值差异,分析联合检测与单项指标检测的诊断效能。结果观察组cTnⅠ(24.85±1.63)μg/mL为Mb(122.46±18.62)μg/L为CK-MB(42.54±8.29)U/L,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4.186、38.386、36.493,P均<0.05)。联合检测诊断准确率为95.83%,灵敏度为96.67%,高于cTnI、Mb、CK-MB单独检测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特异度为95.00%,与单独检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cTnI、Mb、CK-MB异常升高,该三指标联用可提高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肌钙蛋白 肌红蛋白 肌酸激酶同工酶 急性心肌梗死 诊断
下载PDF
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活性高于肌酸激酶的病例分析及消除巨肌酸激酶干扰的初步探索
18
作者 王晶晶 于建英 +4 位作者 李理想 郝明巨 李焱 李月 王玉娇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22年第12期13-18,共6页
目的:为探讨血清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ME,CK-MB)活性高于总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活性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与疾病的关联,并对如何消除血清巨肌酸激酶(macro-CK)干扰进行初步探讨。方法:筛选2021牟9月-2022年9月... 目的:为探讨血清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ME,CK-MB)活性高于总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活性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与疾病的关联,并对如何消除血清巨肌酸激酶(macro-CK)干扰进行初步探讨。方法:筛选2021牟9月-2022年9月期间本院住院患者血清CK-MB活性高于总CK活性的319例标本进行回顾性研究;以热失活法结合葡萄球菌SpA蛋白血清吸附实验对巨CK血清进行鉴定。结果:血清CK-MB活性高于血清总CK的患者主要集中在60~79岁的老年患者中,而20~39岁的青年患者占比最小;其中,有54.86%的患者被诊齢为恶性肿瘤,血液系统恶性肿瘤、肝癌、肺癌、胃癌和结肠癌是後常见的5种恶性肿瘤;此外,恶性肿瘤患者的CK-MB/CK比值显著高于非恶性肿瘤患者;发现3例患者血清中存在巨CK,其中2例非肿瘤患者血清中存玉IgG结合的I型巨CK,1例结肠癌患者血清中可能存在II型巨CK。结论:CK-ME/CK比值作为一种有效易得的实验室指标,在辅助筛查恶性肿瘤中可能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需要引起实验室及临床重视;此外,利用SpA对疑似巨CK血清进行吸附沉淀,可以成为消除巨酶对血清检测带来的干扰的一种简单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 肌酸激酶 恶性肿瘤 肌酸激酶 葡萄球菌蛋白A
下载PDF
人心与人脑肌酸激酶同工酶的分离纯化
19
作者 李文 朱美财 +1 位作者 向培德 杜孝元 《空军总医院学报》 1992年第4期211-213,共3页
肌酸激酶(CK,EC2、7、3、2)是参与机体能量代谢的主要酶之一,其同工酶包括MM、BB、MB及线粒体(Mi-CK)等几种类型。MM主要存在于骨骼肌,BB存在于脑及平滑肌中,MB为心肌梗塞病人血清中出现的异聚体同工酶。
关键词 肌酸激酶 心肌梗塞 早期诊断 人心肌酸激酶同工酶 分离纯化 人脑肌酸激酶同工酶 免疫学
下载PDF
脑脊液中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在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中鉴别价值
20
作者 王亚丽 崇丽宁 +2 位作者 王婷婷 马国梅 韩敬哲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5-270,共6页
目的观察化脓性脑膜炎(PM)、结核性脑膜炎(TBM)患者脑脊液中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的差异,并分析三项指标在PM、TBM鉴别中的价值。方法将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衡水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目的观察化脓性脑膜炎(PM)、结核性脑膜炎(TBM)患者脑脊液中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的差异,并分析三项指标在PM、TBM鉴别中的价值。方法将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衡水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的35例PM患者纳入PM组,45例TBM患者作为TBM组。采集患者治疗前的脑脊液样本,测定并对比两组脑脊液中LDH、CK、NSE水平及糖、蛋白、氯化物含量,经Pearson分析脑脊液中指标间相关性。线性回归分析影响TBM发生的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脑脊液中LDH、CK、NSE及联合对PM与TBM的鉴别价值。结果年龄、性别、临床特征(发热、病理征、呕吐、肢体抽搐等)发生率、脑脊液中糖与蛋白含量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BM组脑脊液中LDH、NSE水平高于PM组,CK水平、氯化物含量低于PM组(P<0.05);Pearson相关性显示,脑脊液中LDH与CK、氯化物呈负相关(r<0,P<0.05),与NSE呈正相关(r>0,P<0.05);CK与NSE呈负相关(r<0,P<0.05),与氯化物呈正相关(r>0,P<0.05);NSE与氯化物呈负相关(r<0,P<0.05);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脑脊液中LDH、CK、NSE、氯化物均与TBM的发生相关(P<0.05);ROC曲线结果发现,脑脊液中LDH、CK、NSE及三者联合鉴别PM、TBM的AUC为0.849(95%CI:0.768~0.930)、0.858(95%CI:0.779~0.937)、0.851(95%CI:0.771~0.931)、0.954(95%CI:0.911~0.996)。结论PM、TBM患者临床特征相似,但脑脊液中LDH、CK、NSE水平存在差异,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可提高PM与TBM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脓性脑膜炎 结核性脑膜炎 脑脊液 乳酸脱氢酶 肌酸激酶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