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6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信迪利单抗致一例免疫相关性肝损害及血小板减少分析与处置
1
作者 谢希晖 王学芳 +2 位作者 张玲 马玉婷 刘静 《中国处方药》 2024年第4期78-81,共4页
目的探讨信迪利单抗引起免疫治疗相关性肝损害及血小板减少原因、处理方法及药学监护,保证患者免疫治疗安全有效。方法临床药师全程参与信迪利单抗致免疫治疗相关性肝损害及血小板减少治疗过程,从不良反应发生鉴别、机制、处理方法及后... 目的探讨信迪利单抗引起免疫治疗相关性肝损害及血小板减少原因、处理方法及药学监护,保证患者免疫治疗安全有效。方法临床药师全程参与信迪利单抗致免疫治疗相关性肝损害及血小板减少治疗过程,从不良反应发生鉴别、机制、处理方法及后续治疗方案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供药学监护。结果信迪利单抗可引起免疫治疗相关性肝损害及血小板减少,尽管免疫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但应对接受免疫治疗且存在潜在抗肿瘤治疗风险的患者及时进行基线评估,做好患者疾病相关危险因素的管理,配合临床医生进行相关疾病的评估、干预和治疗,降低肿瘤患者不良反应的预后风险。结论临床药师主动监测并参与肿瘤免疫治疗相关性血液毒性及肝毒性等不良反应分析、药学监护及治疗方案分析,可降低肿瘤不良反应预后风险,为临床行免疫治疗患者提供用药参考及指导,有效提高患者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迪利单抗 免疫治疗 肝损害 血小板减少
下载PDF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并肝损害13例临床特征及中医证型分析
2
作者 叶雪英 彭剑虹 许永锋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36-40,共5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并肝损害临床特征及中医证型状况,为早期改善患者预后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8年9月至2022年1月广州中医药大学东莞医院风湿科诊治的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调查、记录患者的电子病历系统,随... 目的:分析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并肝损害临床特征及中医证型状况,为早期改善患者预后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8年9月至2022年1月广州中医药大学东莞医院风湿科诊治的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调查、记录患者的电子病历系统,随访患者的预后,重点记录临床特征及中医证型。结果:72例患者中肝损害13例,占比18.1%,女性13例,临床上首发主要症状以口干、眼干为主。肝损害以GGT、ALP升高为主,ALT、AST升高不明显,13例患者均出现抗核抗体(ANA)阳性,中医分型判定为肝郁脾虚型6例、脾肾不足型4例、气阴两虚型2例、阴虚津亏型1例。13例患者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后都顺利出院,2~3周后复查肝功能恢复至正常。结论:临床医师应对原发性干燥综合征肝损害、自身免疫性肝病的异同有充分认识,分析各种实验室检查结果,及早明确诊断、分析中医证型并给予相应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肝损害 临床特征 中医证型 抗核抗体
下载PDF
临床药师参与帕博利珠单抗致免疫性肝损害1例治疗实践
3
作者 范瑞 刘飞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9期167-170,共4页
临床药师根据1例免疫性肝损害食管癌患者的用药史及药物特点,判断其不良反应很可能与帕博利珠单抗的使用有关。临床药师建议永久停用该药物,给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注射液联合甘草酸二胺胶囊对症治疗,并实施个体化药学监护。经过临床药师... 临床药师根据1例免疫性肝损害食管癌患者的用药史及药物特点,判断其不良反应很可能与帕博利珠单抗的使用有关。临床药师建议永久停用该药物,给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注射液联合甘草酸二胺胶囊对症治疗,并实施个体化药学监护。经过临床药师与医师紧密合作,患者肝功能逐渐恢复,病情好转。当患者出现免疫性肝损害时,临床药师可协助医师查找其导致免疫性肝损害的药物因素,提供建议,优化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性肝损害 帕博利珠单抗 临床药师 治疗实践
下载PDF
观察肺结核患者采用水飞蓟宾胶囊预防抗结核药物肝损害的临床效果
4
作者 高阳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2期106-109,共4页
目的 探讨对肺结核患者采用水飞蓟宾胶囊预防抗结核药物肝损害的临床效果。方法 100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治疗时间顺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通过常规的抗结核方式治疗,实验组以对照组为基准增加水飞蓟宾胶囊... 目的 探讨对肺结核患者采用水飞蓟宾胶囊预防抗结核药物肝损害的临床效果。方法 100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治疗时间顺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通过常规的抗结核方式治疗,实验组以对照组为基准增加水飞蓟宾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谷氨酰转肽酶(GGT)、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效果,治疗满意度。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ALT、AST、GGT、TBil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对照组患者的ALT、AST、GGT、TBil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实验组患者的ALT(34.65±6.23)U/L、AST(37.25±8.26)U/L、GGT(7.29±1.69)U/L、TBil(15.27±4.79)μmol/L均低于对照组的(44.76±7.15)U/L、(46.39±9.50)U/L、(12.47±3.01)U/L、(22.31±6.05)μmol/L,经统计学软件分析得出(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4%)与对照组(18%)比较差异不大,经统计学软件分析得出(P>0.05)。治疗后,实验组总有效率(86%)高于对照组(68%),经统计学软件分析得出(P<0.05)。实验组治疗满意度(94%)高于对照组(76%),经统计学软件分析得出(P<0.05)。结论 水飞蓟宾胶囊对肺结核患者抗结核药物肝损害具有积极的预防作用,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可增强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水飞蓟宾胶囊 抗结核药物 肝损害
下载PDF
肺结核合并药物性肝损害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研究
5
作者 张春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142-145,共4页
研究肺结核合并药物性肝损害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取肺结核合并药物性肝损害患者200例。时间在2023年-2024年之间,随机分组为两组,对照组100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100例实施优质护理,对比各项指标。结果 观察组肝功能指标低于... 研究肺结核合并药物性肝损害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取肺结核合并药物性肝损害患者200例。时间在2023年-2024年之间,随机分组为两组,对照组100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100例实施优质护理,对比各项指标。结果 观察组肝功能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SDS(47.44±1.02)分和SAS评分(46.77±1.02)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99.00%(满意90例、一般9例、不满意1例)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过对肺结核合并药物性肝损害患者开展优质护理,取得显著效果,能促进患者早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药物性肝损害 护理方法
下载PDF
不同年龄段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肝损害的超声表现
6
作者 唐亚丽 贾浥苹 +5 位作者 罗伟东 龚健 赵琴 杨欢 王占文 凌文武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1期28-32,共5页
目的 分析不同年龄段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声像图表现,总结其肝损害的超声特征,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肝豆状核变性患者247例,根据年龄分为未成年组(≤17岁)59例、青年组(18~44岁)168例及中老年组(≥45岁)20例。所有患者均... 目的 分析不同年龄段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声像图表现,总结其肝损害的超声特征,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肝豆状核变性患者247例,根据年龄分为未成年组(≤17岁)59例、青年组(18~44岁)168例及中老年组(≥45岁)20例。所有患者均行腹部超声检查观测肝脏及脾脏形态、大小、包膜、实质回声、有无腹腔积液,以及肝内血管、门静脉、脾静脉走行及内径。由两名具有5年及10年以上检查经验的超声医师分别对图像进行独立分析并根据其肝损害超声表现进行分型;采用Kappa检验分析两名超声医师判定结果的一致性,比较各组肝损害超声分型的差异。结果 两名超声医师判断各组肝损害超声分型的一致性较好(Kappa=0.717,P<0.001)。入组247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中,肝损害超声分型主要为肝纤维化或早期肝硬化型(43.72%)、晚期肝硬化型(41.30%)。未成年组、青年组及中老年组肝损害超声分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青年组和中老年组分别以肝纤维化或早期肝硬化型、晚期肝硬化型为主(43.45%、48.21%和45.00%、55.00%),且晚期肝硬化型占比均高于未成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未成年组以脂肪肝型、肝纤维化或早期肝硬化型为主(25.42%、44.07%),其中脂肪肝型占比高于青年组和中老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不同年龄段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肝损害超声表现有一定特征,未成年患者肝损害分型以脂肪肝型、肝纤维化或早期肝硬化型为主,青年、中老年患者肝损害分型以肝纤维化或早期肝硬化型、晚期肝硬化型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豆状核变性 不同年龄 肝损害
下载PDF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并发肝损害的高危因素分析
7
作者 杨洋 陈学高 +2 位作者 韩士中 郑宇 朱影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258-261,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并发肝损害的高危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8月临泉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7例MPP并发肝损害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同期住院的110例MPP无肝损害患儿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 目的: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并发肝损害的高危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8月临泉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7例MPP并发肝损害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同期住院的110例MPP无肝损害患儿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影像学表现等指标,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MPP患儿并发肝损害的高危因素,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相关因素得到最佳截点值,获得儿童MPP并发肝损害的早期预测指标。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住院时间、热程、热峰≥39.0℃、激素应用时间、LYM、RDW、Hb、CRP、ALP、TP、ALB、LDH、CKMB、α-HBDH、发生肺实变、病变累及肺叶≥2个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热程长、热峰≥39.0℃、LYM高、RDW高、LDH高、病变累及肺叶≥2个均是儿童MPP并发肝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临界值为LYM≥46.25%、热程≥5.50 d、RDW≥12.95%、LDH≥298.00 U/L、累及肺叶≥2个及热峰≥39.0℃可作为MPP并发肝损害的预测指标,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552、0.700、0.713、0.809、0.634、0.703,其联合预测曲线下面积为0.884。结论:MPP患儿出现热程≥5.50 d、RDW≥12.95%、LDH≥298.00 U/L时,其并发肝损害的可能性较大,儿科医生应关注上述指标和因素,提高对儿童MPP并发肝损害的警惕性,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肺炎支原体肺炎 肝损害 高危因素
下载PDF
低浓度混苯作业工人肝损害的超声影像学和血清生化学研究
8
作者 郑敏芳 陈泉怡 林钰婵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4年第5期873-875,共3页
目的:分析低浓度混苯作业工人肝损害的超声影像学和血清生化学特征。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100例低浓度混苯作业工人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时间段非低浓度混苯作业工人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行肝脏超声检查以及血清生化检查,比较两... 目的:分析低浓度混苯作业工人肝损害的超声影像学和血清生化学特征。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100例低浓度混苯作业工人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时间段非低浓度混苯作业工人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行肝脏超声检查以及血清生化检查,比较两组检查结果的差异。结果:观察组肝肿大、脂肪肝、肝异常回声、血流频谱异常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意义(P<0.05);观察组各项肝功能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低浓度混苯作业工人更容易发生肝损害,超声影像学特征多表现为肝肿大、脂肪肝、肝异常回声、血流频谱异常,且肝功能指标明显升高,可以借助超声检查、血生化检查及时筛查肝损害工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浓度混苯作业 职业病 肝损害
下载PDF
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 p65通路对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肝损害的影响
9
作者 申永静 杜宝静 +2 位作者 商敬敏 韩冰 苗院敏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63-66,共4页
目的探讨轮状病毒(RV)肠炎患儿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p56通路对肝损害的影响。方法选取50例RV肠炎患儿为RV组,另选取同期50例RV感染阴性的肠炎患儿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患儿肝功能指标谷草转氨酶(AST)和... 目的探讨轮状病毒(RV)肠炎患儿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p56通路对肝损害的影响。方法选取50例RV肠炎患儿为RV组,另选取同期50例RV感染阴性的肠炎患儿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患儿肝功能指标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水平。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PMBC)的TLR4 mRNA、NF-κB mRNA表达;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比较2组患儿血清AST、ALT水平和肝损害发生率。比较2组患儿PMBC的TLR4 mRNA、NF-κB mRNA和NF-κB p65蛋白表达。比较RV组中伴肝损害患儿和无肝损害患儿PMBC的TLR4 mRNA、NF-κB mRNA和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RV肠炎患儿肝功能与TLR4/NF-κB p65通路的相关性。结果RV组患儿血清AST、ALT水平及肝损伤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V组患儿PBMC的TLR4 mRNA、NF-κB mRNA和NF-κB p65蛋白表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V组中,伴肝损害患儿PBMC的TLR4 mRNA、NF-κB mRNA和NF-κB p65蛋白表达高于无肝损害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V肠炎患儿血清AST、ALT与TLR4 mRNA、NF-κB mRNA和NF-κB p65蛋白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RV肠炎患儿肝损害发生率较高,且与TLR4/NF-κB p65通路相关。TLR4/NF-κB p65通路过度激活可能是RV肠炎患儿发生肝损害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性肠炎 TOLL样受体4 核因子-κB 肝损害 谷草转氨酶 谷丙转氨酶
下载PDF
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研究进展
10
作者 马勇滔 张祯祯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5期581-588,共8页
结核病是⼀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目前的结核病治疗主要是采用以一线抗结核治疗药物即异烟肼(Isoniazid, INH [H])、利福平(Rifampin, RIF [R])、吡嗪酰胺(Pyrazinamide, PZA [Z])、乙胺丁醇(Ethambutol, EMB [E])等联合应... 结核病是⼀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目前的结核病治疗主要是采用以一线抗结核治疗药物即异烟肼(Isoniazid, INH [H])、利福平(Rifampin, RIF [R])、吡嗪酰胺(Pyrazinamide, PZA [Z])、乙胺丁醇(Ethambutol, EMB [E])等联合应用为主的方案。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均具有肝脏毒性,联合长时间应用更加大了肝毒性。抗结核药物诱导的肝损伤(drug induced liver injury, DILI)是最重要的不良反应之一,不仅会影响抗结核治疗的方案和进程,还会因为计划外的更改药物或停药,因此导致治疗效果降低和不依从性。本文综述了一线抗结核药物的发生机制、治疗措施等,以加深对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结核药物 药物性肝损害
下载PDF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肝损害发生的危险因素及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11
作者 谭立冉 李建敏 +1 位作者 阮朝阳 尹颖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4年第5期655-661,共7页
目的:探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HT)患者肝损害发生的危险因素,并建立有效预测HT患者发生肝损害的列线图模型。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石家庄市第三医院收治的263例HT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建模组(184例)和验证组(79例)。建模组根据... 目的:探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HT)患者肝损害发生的危险因素,并建立有效预测HT患者发生肝损害的列线图模型。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石家庄市第三医院收治的263例HT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建模组(184例)和验证组(79例)。建模组根据患者是否发生肝损害分为肝损害组(78例)和非肝损害组(106例)。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HT患者发生肝损害的危险因素;采用R软件及rms程序包构建HT患者发生肝损害的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采用ROC曲线、校准图形验证模型的区分度以及一致性。结果:与非肝损害组相比,肝损害组患者年龄及病程≥1年、已婚、文化水平高中及以下、有饮酒史、疾病认知情况存在偏差、有药物不良反应的占比明显升高(P<0.05);患者的年龄(95%CI 1.220~1.521)、病程(95%CI 1.222~8.320)、婚姻状况(95%CI 1.067~7.011)、文化水平(95%CI 1.389~9.664)、饮酒史(95%CI 1.013~6.849)、疾病认知情况(95%CI 1.278~10.196)、药物不良反应(95%CI 1.234~10.019)为HT患者发生肝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基于以上危险因素建立预测HT患者发生肝损害风险的列线图模型,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为0.936(95%CI 0.900~0.972),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并且校正曲线与理想曲线拟合性良好。结论:HT患者的年龄、病程、婚姻状况、文化水平、饮酒史、疾病认知情况、药物不良反应为发生肝损害的危险因素,可用于预测HT患者发生肝损害的风险,为患者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有利于降低肝损害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肝损害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下载PDF
接受雷公藤制剂治疗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并发药物性肝损害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12
作者 王娟 郑自通 +3 位作者 刘丽华 何鑫 姚旭 彭灿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733-736,共4页
目的分析总结接受雷公藤制剂治疗的类风湿性关节炎(RA)并发药物性肝损害(DILI)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方法2019年1月~2023年10月我院收治的60例RA并发DILI患者,均有应用雷公藤制剂治疗,经RUCAM量表评分诊断。结果在60例患者中,年龄大... 目的分析总结接受雷公藤制剂治疗的类风湿性关节炎(RA)并发药物性肝损害(DILI)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方法2019年1月~2023年10月我院收治的60例RA并发DILI患者,均有应用雷公藤制剂治疗,经RUCAM量表评分诊断。结果在60例患者中,年龄大于46岁者占75.0%,应用雷公藤制剂超过4个月者占比为40.0%;RUCAM量表评分大于5分者占比为88.3%,肝细胞损伤型占比为66.7%,肝损伤1/2级占比为50.0%;治疗RA用药为雷公藤制剂(A组)、雷公藤制剂联合糖皮质激素(B组)、雷公藤制剂联合非甾体类抗炎药(C组)和雷公藤制剂联合糖皮质激素和非甾体类抗炎药(D组)分别为10例、12例、30例和8例,D组血生化指标相对高于其他各组(P<0.05);经临床护肝治疗7~75d,平均(23.4±7.0)d,治愈率为43.3%,临床好转率为50.0%,肝功能指标未恢复率为6.7%。结论RA患者应用含雷公藤制剂方案治疗可能容易引起肝损伤,用药越多,肝损伤可能更明显,但大多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性肝损害 类风湿性关节炎 雷公藤制剂 临床特征
下载PDF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发生肝损害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的构建
13
作者 张欢 李红霞 《传染病信息》 2024年第5期459-463,共5页
目的分析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MPP)患儿发生肝损害的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患儿肝损害的列线图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至2023年8月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398例MPP患儿的资料,根据是否发生肝损害分为肝... 目的分析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MPP)患儿发生肝损害的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患儿肝损害的列线图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至2023年8月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398例MPP患儿的资料,根据是否发生肝损害分为肝损害组和无肝损害组。对患儿一般资料、影像学资料、生化指标及治疗信息行单因素分析,通过多因素分析筛查肝损害发生的相关因素。通过R软件构建预测MPP患儿发生肝损害的风险模型,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下面积(area under the ROC curve,AUC)和校准曲线对模型的预测效能予以检验。结果有57例患儿发生肝损害,发生率为14.32%;肝损害组热程≥1周、出现胸腔积液、肺实变影、累及心肌、发病5 d后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macrolides antibiotics,MA)、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10 mg/L、D二聚体(D-dimer,D-D)≥200μg/L的比例均高于无肝损害组(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PP患儿发生肝损害的危险因素主要有胸腔积液、肺实变影、累及心肌、发病5 d后应用MA、CRP>10 mg/L、D-D≥200μg/L(P均<0.05);模型验证显示,AUC为0.837(95%CI:0.770~0.904),校准曲线拟合较好,拟合优度HL检验χ^(2)=6.759,P=0.551。结论根据是否出现胸腔积液、有无肺实变影、是否累及心肌、应用MA时间、CRP和D-D水平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可较好地预测MPP患儿发生肝损害的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肺炎 肝损害 影响因素 预测模型
下载PDF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合并肝损害患儿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白细胞介素-1β水平变化
14
作者 程远 方庆丰 陈必全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8期981-984,共4页
目的探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合并肝损害患儿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变化。方法回顾性选择2020年12月至2023年10月安徽省儿童医院收治的IM合并肝损害患儿43例为肝损害组,未合并肝损害患... 目的探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合并肝损害患儿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变化。方法回顾性选择2020年12月至2023年10月安徽省儿童医院收治的IM合并肝损害患儿43例为肝损害组,未合并肝损害患儿51例患儿为无肝损害组。对比两组临床症状、性别、年龄、发病季节等资料,统计患儿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淋巴细胞、异型淋巴细胞、NLR和IL-1β水平,分析外周血NLR、IL-1β水平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肝损害组患儿发热>10 d、肝大、脾大发生比例高于无肝损害组(P<0.05)。肝损害组患儿血ALT、异型淋巴细胞、IL-1β及EB病毒(EBV)DNA值水平高于无肝损害组(P<0.05),外周血NLR低于无肝损害组(P<0.05)。随着肝损害程度加重,IM患儿血EB病毒(EBV)DNA值拷贝、异型淋巴细胞比例及血清IL-1β水平呈升高趋势,外周血NLR呈降低趋势(P<0.05)。IM患儿外周血ALT水平与NLR呈显著负相关,与IL-1β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IM发生肝损害患儿持续发热、肝脾肿大症状比例较高,外周血NLR、IL-1β水平与IM患儿EBV DNA载量和肝损害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肝损害 临床特点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白细胞介素-1Β
下载PDF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肝损害患儿的临床特征及其与血清IL-1β、NLR水平的相关性
15
作者 刘昱 胡玉杰 孙婷婷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10期1079-1083,共5页
目的探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肝损害的临床特征及其与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4月至2023年4月入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治疗的100例原发性IM患儿作... 目的探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肝损害的临床特征及其与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4月至2023年4月入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治疗的100例原发性IM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有无肝功能损害将其分为肝损害组(n=41)与无肝损害组(n=59)。比较肝损害与非肝损害患儿的临床特征(性别、年龄、发热时间、体温峰值以及典型症状等)以及实验室指标[丙氨酸转移酶(ALT)、免疫球蛋白(Ig)A、IgM、IgG、CD4+/CD8+、NK、NLR、IL-1β等],统计组间差异以及NLR、IL-1β与IM患儿合并肝损害的相关性。结果合并肝损害组与非肝损害组IM患儿的性别、发热时间、体温峰值以及咽峡炎症症状、颈部淋巴结肿胀、脾肿大、眼睑水肿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肝损害组IM患儿年龄为(4.54±1.05)岁,明显高于非肝损害组[(3.32±0.99)岁],肝肿大比例为39.02%,明显高于非肝损害组(18.6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损害组IM患儿血清ALT、IgA、IgM、IgG、IL-1β水平分别为(51.01±3.13)U/L、(1.58±0.61)g/L、(1.96±0.78)g/L、(11.90±2.16)g/L、(11.27±1.98)ng/L,均明显高于非肝损害组[(28.48±3.87)U/L、(1.25±0.63)g/L、(1.64±0.48)g/L、(10.60±3.89)g/L、(8.25±1.59)ng/L],CD4+/CD8+、NLR分别为0.34±0.05、0.58±0.19,均明显低于非肝损害(0.59±0.15、1.43±0.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损害组与非肝损害组IM患儿的NK细胞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M患儿血清IL-1β与肝损害呈正相关(P<0.05),NLR与肝损害呈负相关(P<0.05)。结论合并肝损害IM患儿肝肿大明显,且年龄偏大,需重点观察。IM患儿合并肝损害伴有细胞免疫功能异常,血清IL-1β明显升高,而NLR明显降低,可以作为判断IM患儿肝损害的关键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肝损害 白细胞介素1Β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
下载PDF
56例抗结核药物致儿童肝损害病例分析
16
作者 覃四妹 莫双燕 +1 位作者 马雪青 班凤柳 《儿科药学杂志》 2024年第1期24-27,共4页
目的:了解抗结核药物致儿童肝损害的发生情况以及相关影响因素,为从事儿童传染病诊疗活动的医务人员制定抗结核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2021年在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住院,诊断为肺结核或肺外结核,接受抗结核药物治疗的0~14岁... 目的:了解抗结核药物致儿童肝损害的发生情况以及相关影响因素,为从事儿童传染病诊疗活动的医务人员制定抗结核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2021年在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住院,诊断为肺结核或肺外结核,接受抗结核药物治疗的0~14岁患儿227例,对发生药物性肝损害的情况以及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27例结核病患儿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发生药物性肝损害56例(24.7%)。其中婴儿(≤1岁)13例,发生肝损害8例(61.5%);发生药物性肝损害时间常见于用药后1周内(25例,44.6%),53例(94.4%)发生在用药后2个月内;静脉用药、联合使用多种抗结核药物以及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儿童发生药物性肝损害的概率较大。儿童结核病引起药物性肝损害的危险因素与性别无关,与年龄、给药途径、联合用药、用药时间、合并艾滋病等因素有关。儿童结核病引起肝损害主要临床表现为无症状肝酶升高(64.3%)及有明显纳差、恶心、呕吐、腹痛、皮疹等临床症状(35.7%)。结论:结核病婴儿(≤1岁)在使用抗结核药物时发生药物性肝损害概率较大。肝损害发生时间常在用药后1周内,大部分肝损害发生在用药后2个月内,且多数肝损害表现为无症状肝酶升高,建议监测肝功能时间为用药后第1、2周,后每2周1次直到2个月,2个月后每月1次至疗程结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结核药物 肝损害 儿童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肝损害的风险预测评分模型构建研究
17
作者 李会改 李晓婷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10期1648-1651,1643,共5页
目的:构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肝损害的风险预测评分模型。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381例IM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2∶1比例将患儿随机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探寻IM患儿肝损害的危险... 目的:构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肝损害的风险预测评分模型。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381例IM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2∶1比例将患儿随机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探寻IM患儿肝损害的危险因素,并应用R 3.62软件构建列线图风险预测评分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校准曲线、决策曲线验证模型的区分度、校准度以及临床有效性。结果:训练集和验证集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岁、肝肿大、热程>7d、CD8^(+)升高、全血EBV DNA≥3.38 lg copies/mL均是IM患儿肝损害的危险因素(P<0.05),CD4^(+)/CD8^(+)升高是IM患儿肝损害的保护因素(P<0.05);基于以上6个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风险预测评分模型,ROC曲线显示,该模型在训练集中的敏感度、特异度和曲线下面积分别为85.25%、89.39%、0.857(0.772~0.943),在验证集中的敏感度、特异度和曲线下面积分别为80.00%、87.10%、0.837(0.756~0.919);训练集和验证集中校准前后预测曲线走向一致且贴近;决策曲线显示,在训练集阈概率9%~90%范围内、验证集阈概率2%~99%范围内该模型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结论:基于年龄、肝肿大、热程、CD8^(+)、CD4^(+)/CD8^(+)和全血EBV DNA构建IM患儿肝损害风险的列线图预测评分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校准度以及临床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儿童 肝损害 列线图
下载PDF
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急性药物性肝损害的疗效
18
作者 焦艳光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4年第1期20-23,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药物性肝损害(DILI)患者接受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并观察该联合方案对患者肝功能、炎症反应等指标的影响。方法:纳入2020年9月至2022年12月于河南省安阳市滑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 目的:探讨急性药物性肝损害(DILI)患者接受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并观察该联合方案对患者肝功能、炎症反应等指标的影响。方法:纳入2020年9月至2022年12月于河南省安阳市滑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DILI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GSH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及安全性,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肝功能[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肝脏储备功能及炎症反应[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2(IL-2)]。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4周后TBil、ALT、AST水平及Child-Pugh评分较治疗前低,且观察组比对照组更低(P<0.05);两组治疗4周后CRP、IL-6、IL-2水平较治疗前低,且观察组比对照组更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相当(P>0.05)。结论:急性DILI患者采用GSH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疗效确切,可有效促进肝功能恢复,提升肝脏储备功能,减轻炎症反应,且用药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药物性肝损害 还原型谷胱甘肽 多烯磷脂酰胆碱 功能 炎症反应
下载PDF
临床药师全程参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伴肝损害患者药学实践的效果分析
19
作者 李小凤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23期9-11,共3页
目的:分析临床药师全程参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伴肝损害患者药学实践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徐州市沛县人民医院收治的甲亢伴肝损害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实... 目的:分析临床药师全程参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伴肝损害患者药学实践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徐州市沛县人民医院收治的甲亢伴肝损害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药学实践,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临床药师全程参与的药学实践模式。对比两组服药依从性、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服药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33);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7)。结论:对甲亢伴肝损害患者采用临床药师全程参与药学实践模式可以提高其服药依从性,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肝损害 临床药师 依从性 不良反应
下载PDF
蓝芩口服液致急性肝损害1例
20
作者 丁艳丽 李文颖 徐勇 《医药前沿》 2024年第10期71-72,共2页
目的:通过1例使用蓝芩口服液抗病毒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病例分析,总结分析中药相关肝毒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蓝芩口服液用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诊治过程。结果:患者使用蓝芩口服液3d后出现明显的尿黄,肝功能... 目的:通过1例使用蓝芩口服液抗病毒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病例分析,总结分析中药相关肝毒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蓝芩口服液用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诊治过程。结果:患者使用蓝芩口服液3d后出现明显的尿黄,肝功能明显异常,停药并加用保肝治疗后肝功能明显好转。结论:使用蓝芩口服液抗病毒治疗中的不良反应主要为肝功能异常,及时停药并行保肝治疗是主要原则,临床医生在使用中成药治疗过程中要加强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及预防,提高用药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损害 蓝芩口服液 不良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