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花青素B2通过GATA4/p53通路改善肝细胞衰老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段丽 李聪 +4 位作者 罗悦 周永芹 张长城 袁丁 刘朝奇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5,41,共6页
本研究探索了原花青素B2对BNL.CL2肝细胞衰老的拮抗作用。应用棕榈酸(PA)诱导肝细胞衰老细胞模型,通过MTT实验测定PA和PCB2的细胞增殖效应;利用衰老特异性β-半乳糖苷酶试剂盒检测PCB2对细胞衰老特异性β-半乳糖苷酶表达的影响;通过实... 本研究探索了原花青素B2对BNL.CL2肝细胞衰老的拮抗作用。应用棕榈酸(PA)诱导肝细胞衰老细胞模型,通过MTT实验测定PA和PCB2的细胞增殖效应;利用衰老特异性β-半乳糖苷酶试剂盒检测PCB2对细胞衰老特异性β-半乳糖苷酶表达的影响;通过实时定量PCR检测PCB2对细胞周期相关基因CDK6和p53m RNA表达水平的影响;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PCB2对P53和GATA4蛋白表达以及细胞核大小的影响。结果表明,PA浓度为100μM时能够有效抑制细胞增殖(control:1.289,PA:0.655,p<0.001),而PCB2浓度为12.5μg/m L时可明显改善细胞增殖作用(0.766;p<0.01);与PA组比,PCB2组中表达β-半乳糖苷酶的阳性细胞明显降低;PA诱导细胞核增大(control:1973.9 vs PA:7995.1, p<0.05),而PCB2可降低细胞核大小(3848.8,p<0.05);PA能够诱导衰老相关基因p53表达上调(3.36,p<0.05)和CDK6基因表达下调(0.49,p<0.05),PCB2可有效改善PA诱导的肝细胞衰老(p53:1.11;CDK6:1.01,p<0.05)。免疫荧光染色显示,PA诱导的肝细胞衰老使p53和GATA4共定位于细胞核;经PCB2处理后,p53和GATA4蛋白在核表达减少,且共定位于细胞质中。因此PCB2能够拮抗肝细胞衰老,其可能通过GATA4/p53信号通路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花青素B2 GATA4/p53通路 肝细胞衰老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在促进肝细胞衰老中的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熊莹晖 傅永明 +5 位作者 周鹏程 王晓芳 黄泽炳 全俊 胡兴旺 范学工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71-576,共6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通过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Bx)对肝细胞衰老的影响。方法对HepG2.2.15细胞、HBx沉默HepG2.2.15细胞(HepG2.2.15-HBx-si)及HBx过表达HepG2细胞(HepG2-HBx)进行β-半乳糖苷酶染色,采用Western Blot对肝细胞衰老相关蛋...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通过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Bx)对肝细胞衰老的影响。方法对HepG2.2.15细胞、HBx沉默HepG2.2.15细胞(HepG2.2.15-HBx-si)及HBx过表达HepG2细胞(HepG2-HBx)进行β-半乳糖苷酶染色,采用Western Blot对肝细胞衰老相关蛋白进行检测;对比分析HBx对肝细胞衰老的影响。结果β-半乳糖苷酶染色阳性细胞比例:HepG2.2.15组为(0.480±0.096),HepG2组为(0.016±0.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HepG2.2.15-HBx-si组为(0.278±0.065),对照组HepG2.2.15-HBx-nc组为(0.329±0.04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2);HepG2-HBx组为(0.319±0.033),对照组HepG2-HBx-con组为(0.064±0.01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Western Blot检测肝细胞衰老蛋白:HepG2.2.15组和HepG2-HBx组肝细胞衰老相关蛋白p53及p21表达量均高于其对照组,HepG2.2.15-HBx-si组肝细胞衰老相关蛋白p53及p21表达量低于HepG2.2.15-HBx-nc组。结论乙型肝炎病毒可通过HBx促进肝细胞衰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炎病毒 乙型炎病毒X蛋白 肝细胞衰老
下载PDF
肝细胞衰老表达与细粒棘球蚴感染肝纤维化研究
3
作者 廖原 邢稚坤 +5 位作者 王二强 许军英 贺飞明 刘颖颖 吴向未 陈雪玲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39-644,共6页
目的通过检测细粒棘球蚴感染肝脏中p53及β-半乳糖苷酶的变化,探讨肝细胞衰老在肝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1、将血管瘤患者远端肝脏和感染细粒棘球蚴患者肝脏分为对照组和包虫病组,采用HE染色和天狼猩红染色分析肝脏病理改变,免疫组织... 目的通过检测细粒棘球蚴感染肝脏中p53及β-半乳糖苷酶的变化,探讨肝细胞衰老在肝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1、将血管瘤患者远端肝脏和感染细粒棘球蚴患者肝脏分为对照组和包虫病组,采用HE染色和天狼猩红染色分析肝脏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细胞衰老标志p53和β-半乳糖苷酶在肝脏中的表达。2、采用随机法将健康小鼠分为两组,即正常对照组和细粒棘球蚴感染组。正常对照组小鼠肝被膜下注射PBS 0.1mL,细粒棘球蚴感染组小鼠肝被膜下注射原头节5000只。HE和天狼猩红染色法观察15、30、60、90 d小鼠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检测肝细胞衰老标志β-半乳糖苷酶在肝脏中的表达。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包虫病组患者肝细胞排列紊乱,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胶原纤维组织增生,p53及β-半乳糖苷酶表达增加,且与纤维化程度相一致。2、HE和天狼猩红染色结果显示随着感染时间延长,小鼠肝脏结构被破坏,15、30 d时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感染后60 d炎性带逐渐致密,β-半乳糖苷酶表达增加。结论感染细粒棘球蚴肝细胞p53和β-半乳糖苷酶高表达,这可能与细粒棘球蚴肝脏纤维化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棘球蚴 肝细胞衰老 纤维化
下载PDF
二至丸及不同极性部位含药血清对H2O2诱导的肝细胞衰老的保护作用及物质基础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冯丽 王乙妃 +3 位作者 高梦婷 李鑫 姚卫峰 张丽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37-1146,共10页
利用H_(2)O_(2)诱导的大鼠肝细胞(BRL)衰老模型探究二至丸及其不同极性部位(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水和环烯醚萜苷类富集部位)含药血清的抗衰老作用。通过MTT法检测细胞增殖,β-半乳糖苷酶染色实验评估细胞衰老程度,流式细胞术检... 利用H_(2)O_(2)诱导的大鼠肝细胞(BRL)衰老模型探究二至丸及其不同极性部位(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水和环烯醚萜苷类富集部位)含药血清的抗衰老作用。通过MTT法检测细胞增殖,β-半乳糖苷酶染色实验评估细胞衰老程度,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改变。采用快速液相系统-飞行时间质谱(ultra-fast liquid chromatography coupled with quadrupole-time of flight-mass spectrometry,UFLC-Q/TOF-MS)对二至丸及各部位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并结合分子对接技术筛选二至丸中可能的抗衰老活性成分。结果显示,600μmol·L^(-1)的H_(2)O_(2)处理细胞72 h后可显著诱导细胞衰老,引起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内β-半乳糖苷酶活力和ROS水平的升高。细胞在诱导衰老前预先用二至丸含药血清处理可有效抵抗增殖抑制。除环烯醚萜苷类,二至丸及其他部位含药血清均可降低细胞内β-半乳糖苷酶活力和ROS水平。利用液质联用技术从二至丸中共鉴定出了49个化学成分并对各部位中的成分进行了比较。通过分子对接筛选出二至丸中14个可能的抗衰老活性组分。结合细胞实验、成分鉴定及分子对接结果,本实验初步推断二至丸抗衰老的有效成分为三萜类、黄酮类和苯乙醇类,为阐明二至丸抗衰老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至丸 不同极性部位 肝细胞衰老 化学成分 分子对接
原文传递
肝细胞衰老及其在肝脏疾病和肝细胞移植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谭超 刘朝奇 +1 位作者 沈雪莲 覃玉娥 《生命科学》 CSCD 2015年第7期908-913,共6页
细胞衰老(cellular senescence)是指细胞生理功能的衰减,包括增殖能力下降、细胞周期停滞、对促凋亡应激不敏感、衰老相关基因和蛋白质表达增加,伴有形态学衰老改变。衰老肝细胞在形态和功能上已经发生了很多根本性的改变。越来越多的... 细胞衰老(cellular senescence)是指细胞生理功能的衰减,包括增殖能力下降、细胞周期停滞、对促凋亡应激不敏感、衰老相关基因和蛋白质表达增加,伴有形态学衰老改变。衰老肝细胞在形态和功能上已经发生了很多根本性的改变。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肝细胞衰老和衰老信号通路(p53-p21-p Rb和p16-p Rb)在多种肝脏疾病进展和肝细胞移植效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就近年来肝细胞衰老的分子机制及其与肝脏疾病和肝细胞移植关系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衰老相关肝脏疾病治疗和肝细胞移植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衰老 衰老细胞 分子机制 慢性脏疾病 细胞移植
原文传递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进展中肝组织细胞衰老相关基因P21、SIRT6和NF-κB mRNA表达 被引量:1
6
作者 谢益文 徐素美 +2 位作者 陈芝芸 杨晴柔 何蓓晖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年第8期631-633,共3页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进展中肝组织细胞衰老相关基因P21、SIRT6和NF-κB表达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高脂饮食建立NAFLD模型小鼠,分别在喂养第8、16、24周3个时间点,RealTime-PCR动态检测肝组织P21、SIRT6和NF-κB mRNA,研究...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进展中肝组织细胞衰老相关基因P21、SIRT6和NF-κB表达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高脂饮食建立NAFLD模型小鼠,分别在喂养第8、16、24周3个时间点,RealTime-PCR动态检测肝组织P21、SIRT6和NF-κB mRNA,研究肝组织细胞衰老相关基因P21、SIRT6和NF-κB表达的变化。结果RealTime-PCR结果显示,P21 mRNA表达水平在模型8周组与正常8周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8±0.70)比(1.10±0.51),P>0.05],而模型16周组和24周组则较正常组同期显著增高[(2.04±0.94)比(1.17±0.59),P<0.05;(1.83±0.64)比(1.04±0.31),P<0.05,P<0.01];SIRT6 mRNA表达水平在模型8周组较正常8周组明显增高[(1.82±0.50)比(1.14±0.67),P<0.05],而模型16周组较正常16周组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88±0.43)比(1.27±1.03),P>0.05],模型24周组则较正常24周组明显下降[(0.56±0.18)比(1.14±0.65),P<0.05];NF-κB mRNA随造模时间(8周、16周、24周)增加而稍有增强,但与同期正常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08±0.64)、(1.21±0.24)、(1.44±0.67)比(1.06±0.37)、(0.95±0.42)、(1.08±0.43),P均>0.05]。结论随NAFLD进展,肝细胞衰老现象逐渐增多,SIRT6在疾病进展中出现特征性的先升高后降低趋势,SIRT6基因在肝细胞衰老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非酒精性脂肪性 肝细胞衰老 P21 SIRT6/NF-κB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四氯化碳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肝细胞衰老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3
7
作者 江小柯 李俊 +7 位作者 白阳秋 丁辉 杨志煜 孙锁锋 韩双印 李修岭 罗晓英 张炳勇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855-861,共7页
目的探讨在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肝细胞衰老的发生情况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对肝细胞衰老和肝纤维化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选取42只雄性Sprague Dawley(SD)大鼠:18只通过四氯化碳(CCl4)诱导建立肝纤维化大鼠模型,分别于造模第0、6... 目的探讨在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肝细胞衰老的发生情况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对肝细胞衰老和肝纤维化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选取42只雄性Sprague Dawley(SD)大鼠:18只通过四氯化碳(CCl4)诱导建立肝纤维化大鼠模型,分别于造模第0、6、28天各处死6只,分析CCl4诱导肝纤维化大鼠肝纤维化和肝细胞衰老情况;24只大鼠分入对照组、CCl4组、CCl4+空病毒载体(LV-CTR)组、CCl4+IGF-1慢病毒载体(LV-IGF-1)组,每组6只,于造模第28天处死大鼠,留取肝脏组织,采集下腔静脉血,分析IGF-1过表达对肝纤维化和肝细胞衰老的影响。统计学方法采用方差分析、最小显著差异法和Dunnett T3法。结果在造模第6天形成脂肪性肝炎,在造模第28天形成早期肝纤维化,提示造模成功。造模第28天,与对照组比较,CCl4组、CCl4+LV-CTR组和CCl4+LV-IGF-1组大鼠肝脏组织的Ishak肝脏炎症坏死评分[分别为0、(14.55±1.94)、(15.43±2.19)和(10.29±1.47)分]和肝纤维化评分[分别为0、(3.51±0.51)、(3.21±0.79)和(1.32±0.40)分]均升高,肝脏组织Masson染色(分别为0.45±0.40、5.62±1.08、6.03±0.65和2.88±1.54)、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染色(分别为1.75±0.80、4.28±1.19、4.92±1.14和3.11±0.79)、p53(分别为2.02±0.81、4.36±1.02、4.72±0.72和3.58±0.70)和早衰蛋白(分别为0.72±0.40、4.52±1.01、4.01±1.25和2.66±0.80)区域面积均增加,血IGF-1水平[分别为(632.00±6.04)、(503.00±40.42)、(508.00±21.94)和(572.40±5.94)ng/L]均降低,ALT水平[分别为(11.20±5.97)、(214.00±73.90)、(245.00±76.06)和(30.00±5.00)U/L]均升高,原代肝细胞中p53(分别为0.58±0.06、1.78±0.18、1.72±0.10和1.23±0.22)、早衰蛋白(分别为0.12±0.02、0.78±0.15、1.32±0.20和0.81±0.16)相对表达量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91.674、90.778、32.982、9.726、10.640、17.029、103.910、30.059、64.707、97.457,P均<0.05)。与CCl4+LV-CTR组比较,CCl4+LV-IGF-1组大鼠肝脏组织的Ishak肝脏炎症坏死和肝纤维化评分均降低,肝脏组织中Masson、SA-β-Gal、p53、早衰蛋白染色区域面积均缩小,血IGF-1水平升高,ALT水平降低,原代肝细胞中p53和早衰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CCl4诱导肝纤维化过程中,肝细胞衰老增加;过表达IGF-1可能通过调节核内p53/早衰蛋白通路减轻肝损伤,缓解肝细胞衰老和肝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化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肝细胞衰老 P53 大鼠
原文传递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通过调控核内p53-progerin通路减轻肝细胞衰老 被引量:2
8
作者 江小柯 李俊 +9 位作者 白阳秋 丁辉 杨志煜 孙锁锋 梁园 彭聪 韩双印 李修岭 罗晓英 张炳勇 《中华肝脏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71-274,共4页
H_(2)O_(2)刺激原代肝细胞构建细胞衰老模型,采用p53 siRNA、早衰蛋白(pmgerin)siRNA或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腺病毒载体转染原代肝细胞,检测β-半乳糖背酶染色阳性细胞数及p53、progerin的表达。结果显示,p53 siRNA和progerin siRNA... H_(2)O_(2)刺激原代肝细胞构建细胞衰老模型,采用p53 siRNA、早衰蛋白(pmgerin)siRNA或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腺病毒载体转染原代肝细胞,检测β-半乳糖背酶染色阳性细胞数及p53、progerin的表达。结果显示,p53 siRNA和progerin siRNA敲低p53和progerin的表达,肝细胞衰老减轻;转染IGF-1腺病毒载体至原代肝细胞过表达IGF-1,β-半乳糖背酶阳性细胞数减少,细胞核中p53和progerin表达下调、细胞质中p53表达上调;p53与progerin共沉淀及共定位于肝细胞核区减少。过表达IGF-1可通过抑制p53核转位,减少核内p53-progerin相互作用,减轻肝细胞衰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肝细胞衰老 P53 早衰蛋白
原文传递
肝细胞多倍化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阎琛 刘清桂 +5 位作者 陈佳佳 孙宇 韩进 陈费 朱海英 王敏君 《生命的化学》 CAS CSCD 2017年第6期888-894,共7页
多倍体肝细胞含有两组或两组以上的DNA染色体组,是哺乳动物成熟肝细胞的典型特征。肝细胞多倍化过程首次发生在出生后的肝脏发育过程中,主要由胰岛素-Akt信号通路调控的细胞质不完全分裂导致。随着年龄的增加,多倍体肝细胞的比例还会继... 多倍体肝细胞含有两组或两组以上的DNA染色体组,是哺乳动物成熟肝细胞的典型特征。肝细胞多倍化过程首次发生在出生后的肝脏发育过程中,主要由胰岛素-Akt信号通路调控的细胞质不完全分裂导致。随着年龄的增加,多倍体肝细胞的比例还会继续升高,老年小鼠和人肝脏中多倍体肝细胞比例可高达90%和40%。而当肝脏受到肝脏切除、毒性刺激和代谢过载以及氧化应激等病理损伤时,肝细胞多倍化现象会再次发生。但是,当衰老的多倍体肝细胞在年轻小鼠肝脏中发生增殖时,不仅可产生低倍体肝细胞,还可以逆转其衰老特征。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多倍体肝细胞的生物学功能备受争议,一般认为与细胞的成熟和终末分化、细胞衰老以及疾病有着重要的关系。本文主要阐述正常生理发育和病理条件下多倍体肝细胞形成过程及潜在的生物学意义,以及多倍体肝细胞逆转对临床肝脏疾病研究的可能提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倍化 肝细胞衰老 倍体逆转 细胞质不完全分裂
原文传递
Characterization of Natural Killer Cells in the Liver of Young Mice 被引量:1
10
作者 Peng Zhao Jiansheng Guo +5 位作者 Guangjun Wang Qiang Chi Dequan Wu Zhaolin Zeng Xuefeng Bai Xishan Hao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CSCD 2007年第1期33-37,共5页
OBJECTIVE To determine the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liver NK cells from young and adult mice and compare their characteristics. METHODS C57BL/6 mice were used at 2 weeks (young) and 8 weeks (adult) of age. The perc... OBJECTIVE To determine the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liver NK cells from young and adult mice and compare their characteristics. METHODS C57BL/6 mice were used at 2 weeks (young) and 8 weeks (adult) of age. The percentage and absolute number of NK cells in the liver and spleen were analyzed. The cytotoxicity of NK cells in the liver and spleen against various targets were detected by a 4 h ^51Cr-release method. FACScan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expression of CD69, Mac-l1 Ly49C/I and CD94 on the NK cells. Perforin mRNA levels were analyzed by th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PCR). RESUTLS The percentages of NK cells in the liver of young and adult mice were similar (11.9%+1.7% vs. 9.9%+1.6%, P〉0.05), but the absolute number per liver weight was higher in the young animals (11.6+2.5×10^5/g vs. 3.4+0.8×10^5/g, P〈0.05). The level of NK cytotoxicity was extremely high in the liver of young compared to adult mice (71.0%+5.5% vs. 23.8%+4.4%, P〈0.05), but this difference was not observed in the spleen. Phenotypes of the liver NK cells from young and adult mice were completely different from each other. The liver NK cells from young mice were CD69^high Mac-1^low Ly49C/ I^low, whereas NK cells from older mice displayed inverse antigen levels (CD- 69^low Mac-1^high Ly49C/I^high).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other NK cell-related markers were similar in both groups.The perforin mRNA level in the liver lymphocytes from young mice was consistently greater compared to adult mice. CONCLUSION From 2 to 8 weeks C57BU6 mice liver NK cells undergo age-associated changes. At 2 weeks of age the liver NK cells showed a high level of NK cytotoxicity and a unique phenotype which was not apparent at 8 weeks of a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K cells LIVER AGING cytotoxicity.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