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1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肠道菌群紊乱与炎症反应从“脾虚失运、痰瘀阻滞”论治糖尿病前期
1
作者 周莹 刘军彤 +3 位作者 王安娜 李嘉鑫 杨宇峰 石岩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193-196,共4页
糖尿病前期又称糖调节受损,是向糖尿病发生发展的重要病理过程,严重危害人民的身心健康,因此积极治疗糖尿病前期,延缓或防止其进展为糖尿病期至关重要。糖尿病前期归属于中医学“脾瘅”范畴,文章通过梳理古代经典医家典籍理论及现代医... 糖尿病前期又称糖调节受损,是向糖尿病发生发展的重要病理过程,严重危害人民的身心健康,因此积极治疗糖尿病前期,延缓或防止其进展为糖尿病期至关重要。糖尿病前期归属于中医学“脾瘅”范畴,文章通过梳理古代经典医家典籍理论及现代医家临床经验总结等,分析探讨糖尿病前期的病机演变过程,将其总结概括为“脾虚失运,痰瘀阻滞”。结合现代临床与基础研究,发现肠道菌群的平衡稳定状态是脾主运化功能正常发挥的重要体现,脾虚可影响肠道菌群稳态。脾虚日久,引发水饮与血液的停聚,痰瘀互结,会进一步加重脾虚。研究表明,糖尿病前期患者体内存在轻微的炎症反应,且在病理、病机等方面痰瘀互结又与炎症反应存在着紧密联系。故基于以上理论,归纳出脾虚失运-肠道菌群紊乱为致病之本,痰瘀阻滞-炎症浸润为疾病迁延之由。在此病机基础上总结出健脾气助运化,化痰祛瘀并用的治法,以期为糖尿病前期的中医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新的方向与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虚 痰瘀 糖尿病前期 病机 肠道菌群紊乱 炎症反应
下载PDF
高原缺氧环境下肠道菌群紊乱与肠道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梁青山 刘沙 庄卓男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4年第3期242-244,共3页
青藏高原以其高海拔、低氧分压、强紫外线及寒冷干燥的气候为特点,其中低氧分压对人体损害尤为严重[1]。对于初入高原的新兵而言,低氧分压导致的急性高原反应可通过吸氧缓解,而对于肠道菌群紊乱引起的肠道疾病大多较为隐匿,且进展缓慢,... 青藏高原以其高海拔、低氧分压、强紫外线及寒冷干燥的气候为特点,其中低氧分压对人体损害尤为严重[1]。对于初入高原的新兵而言,低氧分压导致的急性高原反应可通过吸氧缓解,而对于肠道菌群紊乱引起的肠道疾病大多较为隐匿,且进展缓慢,易被忽视,待出现肠道症状时,疾病进展便可能具有不可逆性[2],极大影响了高原部队的战斗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 低氧分压 肠道菌群紊乱
下载PDF
肠道菌群紊乱与围术期神经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丁希芝(综述) 李鹏(审校) 《西部医学》 2024年第4期619-624,共6页
围术期神经认知障碍(PND)是老年手术患者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麻醉、精神、老年等专科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目前,大量研究证实肠道菌群与大脑之间存在着重要的交互关联,称为肠-脑轴。肠道菌群在肠-脑轴中发挥核心作用,其稳态对... 围术期神经认知障碍(PND)是老年手术患者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麻醉、精神、老年等专科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目前,大量研究证实肠道菌群与大脑之间存在着重要的交互关联,称为肠-脑轴。肠道菌群在肠-脑轴中发挥核心作用,其稳态对神经认知功能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基于国内外研究进展,就肠道菌群紊乱与PND的密切关系、手术和麻醉过程对肠道菌群稳态的破坏、以及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对PND的干预作用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工作和科学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紊乱 肠-脑轴 围术期神经认知障碍
下载PDF
100例艾滋病患者肠道菌群紊乱调查情况分析
4
作者 邓玉洁 刘旭 《贵州医药》 CAS 2024年第7期1113-1115,共3页
目的调查与分析艾滋病患者肠道菌群紊乱情况,希望为阐明肠道菌群紊乱发生的机制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选取我院诊治的艾滋病患者100例作为艾滋病组,同期选择在我院体检的健康人群100例作为健康组。检测所有人群的肠道菌群紊乱情况,检测CD... 目的调查与分析艾滋病患者肠道菌群紊乱情况,希望为阐明肠道菌群紊乱发生的机制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选取我院诊治的艾滋病患者100例作为艾滋病组,同期选择在我院体检的健康人群100例作为健康组。检测所有人群的肠道菌群紊乱情况,检测CD4^(+)T淋巴细胞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艾滋病组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相对含量显著低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粪肠球菌、大肠杆菌、屎肠球菌相对含量显著高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艾滋病组的外周血CD4^(+)CD25^(+)、CD4^(+)CD28^(+)、CD4^(+)CD45^(+)T淋巴细胞相对含量都显著少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分析显示艾滋病患者的外周血CD4^(+)CD25^(+)、CD4^(+)CD28^(+)、CD4^(+)CD45^(+)T淋巴细胞相对含量与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粪肠球菌、大肠杆菌、屎肠球菌相对含量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艾滋病患者多伴随有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含量降低与粪肠球菌、大肠杆菌、屎肠球菌含量增加,肠道菌群紊乱情况与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相对含量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肠道菌群紊乱 CD4^(+)T淋巴细胞 相关性 乳酸杆 屎肠球
下载PDF
健脾化浊调脂颗粒调节肠道菌群紊乱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徐驲 黄浪浪 +2 位作者 李毅然 刘言薇 刘中勇 《光明中医》 2023年第9期1623-1626,共4页
目的 观察健脾化浊调脂颗粒在动脉粥样硬化(AS)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100例AS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阿托伐他汀钙片与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和观察组(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健脾化浊调脂颗粒),每组50例。比较2组疗效。结果 治疗后,... 目的 观察健脾化浊调脂颗粒在动脉粥样硬化(AS)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100例AS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阿托伐他汀钙片与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和观察组(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健脾化浊调脂颗粒),每组50例。比较2组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TC、TG、LDL-C指标低于对照组,HDL-C指标高于对照组;IMT、斑块数量及斑块厚度低于对照组;TMAO指标高于对照组;CRP、IL-6、TNF-ɑ指标低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S疾病使用健脾化浊调脂颗粒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脂代谢指标,缩小斑块厚度,优化血清指标,治疗效果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化浊调脂颗粒 动脉粥样硬化 脂代谢 斑块厚度 血清炎性因子 肠道菌群紊乱
下载PDF
健脾化浊调脂颗粒调节肠道菌群紊乱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徐驲 李毅然 +1 位作者 黄浪浪 刘言薇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第18期47-49,共3页
目的 研究健脾化浊调脂颗粒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紊乱治疗动脉粥样硬化(AS)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21年1月—2021年12月诊治的100例AS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均分为参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全部患者接受常规健康指导,参... 目的 研究健脾化浊调脂颗粒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紊乱治疗动脉粥样硬化(AS)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21年1月—2021年12月诊治的100例AS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均分为参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全部患者接受常规健康指导,参照组采取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口服健脾化浊调脂颗粒。观察治疗后患者血脂水平、炎症因子变化。结果 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均低于参照组,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高于参照组(P<0.05);治疗组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健脾化浊调脂颗粒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紊乱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改善患者血脂状态,减轻炎症对身体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肠道菌群紊乱 健脾化浊调脂颗粒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从阳衰土湿论肠道菌群紊乱 被引量:1
7
作者 唐永富 高颖 +3 位作者 孙杰培 雷晗 刘静 李霞(指导) 《光明中医》 2023年第19期3709-3712,共4页
肠道菌群紊乱致病学说是当今病因研究的一大热点,胃肠功能紊乱、内分泌系统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乃至癌症的发生都与其息息相关,粪菌移植治疗疾病疗效不一,究其根本乃是治标不治本的治疗手段,其生存的内环境没有改变,移植的益生菌很难... 肠道菌群紊乱致病学说是当今病因研究的一大热点,胃肠功能紊乱、内分泌系统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乃至癌症的发生都与其息息相关,粪菌移植治疗疾病疗效不一,究其根本乃是治标不治本的治疗手段,其生存的内环境没有改变,移植的益生菌很难生存下来,导致其疗效大打折扣。黄元御先生提出“阳衰土湿”的概念,认为“阳衰土湿”是大多数疾病的基本病机。“阳衰土湿”证候与肠道菌群紊乱病症在病因、症状上有共同的特点,因此研究“阳衰土湿”与肠道菌群紊乱之间的关系,辨证论治,实现异病同治,标本兼顾,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紊乱 阳衰土湿 异病同治
下载PDF
帕金森病病人肠道菌群紊乱的非药物干预研究进展
8
作者 陈雪秋 白秀兰 +2 位作者 田晓曼 尹安春 何芳 《全科护理》 2023年第6期803-807,共5页
帕金森病病人肠道菌群紊乱对其运动及非运动症状都有诸多负面影响,因此针对肠道菌群紊乱的干预手段也层出不穷。现就饮食模式、微生态调节剂及粪菌移植等新兴非药物干预方面进行综述,简述非药物干预对帕金森病人群的影响及临床实践中的... 帕金森病病人肠道菌群紊乱对其运动及非运动症状都有诸多负面影响,因此针对肠道菌群紊乱的干预手段也层出不穷。现就饮食模式、微生态调节剂及粪菌移植等新兴非药物干预方面进行综述,简述非药物干预对帕金森病人群的影响及临床实践中的挑战,为临床医护人员选择适宜干预手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地中海饮食 肠道菌群紊乱 非药物干预 移植 综述
下载PDF
粪菌移植抗小鼠肠道菌群紊乱所致内毒素血症损伤研究
9
作者 张伟 陈雪龙 +1 位作者 陈水云 齐艳萍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3期49-53,共5页
背景:肠道菌群在动物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维持健康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使之处于平衡状态,从而避免或减少免疫相关疾病的发生。一旦肠道菌群紊乱将会导致机体出现内毒素血症,此时可以通过粪菌移植来调节小鼠的肠... 背景:肠道菌群在动物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维持健康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使之处于平衡状态,从而避免或减少免疫相关疾病的发生。一旦肠道菌群紊乱将会导致机体出现内毒素血症,此时可以通过粪菌移植来调节小鼠的肠道菌群紊乱并且抑制由于肠道菌群紊产生的内毒素血症等相关炎症。方法:将30只健康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在相同情况下置于普通动物饲养室饲养一周后,空白组10只小鼠饲喂普通日粮,对照组10只小鼠添加抗生素,实验组10只小鼠在饲喂抗生素后进行粪菌移植;上述小鼠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TNF-α、IL-1β、IL-6、IL-10以及LPS;对其中部分小鼠肠道进行基于16S rDNA基因的微生物多样性检测。结果:对照组小鼠体内的炎性因子LPS、TNF-α、IL-6较空白组组显著升高(P<0.05),而IL-10、IL-1β的数值显著低于空白组(p<0.05);进行粪菌移植后,实验组小鼠体内的促炎因子浓度明显下降,实验组小鼠血清中LPS、TNF-α、IL-6的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IL-10、IL-1β的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16S rRNA检测结果显示,在对小鼠进行粪菌移植后,通过Alpha多样性和Beta多样性分析,粪菌移植后的小鼠肠道内物种多样性增加。意义:抗生素能够导致正常小鼠的肠道菌群紊乱,通过粪菌移植可以调节肠道菌群结构,从而改善内毒素血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 内毒素血症 肠道菌群紊乱 炎性因子
下载PDF
炎症指标和白蛋白对顽固性便秘金陵术后肠道菌群紊乱的早期诊断价值
10
作者 李向阳 冯啸波 +5 位作者 刘家欢 姜军 姚瑶 杭振宁 杨彦 倪玲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34-339,共6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炎症指标(包括淋巴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和白蛋白,对顽固性便秘金陵术后发生肠道菌群紊乱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在东部战区总医院诊断为顽固性便秘的住院病人,纳入符合标准的174例病人,... 目的:探讨外周血炎症指标(包括淋巴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和白蛋白,对顽固性便秘金陵术后发生肠道菌群紊乱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在东部战区总医院诊断为顽固性便秘的住院病人,纳入符合标准的174例病人,分非肠道菌群紊乱组(159例)和肠道菌群紊乱组(15例),分析病人临床表现和发生肠道菌群紊乱的影响因素。采用ROC曲线评价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LYM)、C反应蛋白(CRP)和白蛋白(ALB)在肠道菌群紊乱中早期诊断价值。计算最佳截断值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与非肠道菌群紊乱组比较,肠道菌群紊乱组术后CRP明显增高(P <0.01),而LYM和ALB显著减低(P <0.01)。ROC曲线分析显示,术后LYM、CRP和ALB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07、0.943和0.792。三者最佳截断值分别为0.62×10^(9)/L、105mg/L和33.0 g/L,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0.0%和91.2%、93.3%和81.1%、80.0%和76.1%。联合预测肠道菌群紊乱AUC为0.97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后LYM≤0.62×10^(9)/L、CRP> 105 mg/L和ALB≤33.0 g/L是发生肠道菌群紊乱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结论:术后LYM、CRP和ALB是顽固性便秘金陵术后肠道菌群紊乱的独立影响因素,具有较好的早期诊断价值,三者联合诊断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顽固性便秘 金陵术 肠道菌群紊乱 白蛋白 淋巴细胞计数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添加双歧杆菌的肠内营养干预对重症脑梗死患者营养状态及肠道菌群紊乱的影响 被引量:19
11
作者 张毅 王军 +2 位作者 朱海龙 梁夷 吴娟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2期1723-1725,1729,共4页
目的:探讨添加双歧杆菌的肠内营养干预对重症脑梗死患者营养状态及肠道菌群紊乱的影响。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重症脑梗死患者88例,随机将入组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肠内营养干预,观察组接受添加双歧杆菌的肠内营养干预... 目的:探讨添加双歧杆菌的肠内营养干预对重症脑梗死患者营养状态及肠道菌群紊乱的影响。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重症脑梗死患者88例,随机将入组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肠内营养干预,观察组接受添加双歧杆菌的肠内营养干预。对比两组营养干预前后营养状态、肠黏膜功能及肠道菌群分布情况的差异。结果:干预前,两组营养状态、肠黏膜功能及肠道菌群分布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外周血中营养状态指标Hb、TP、ALB、PA、TF的含量高于对照组;血清中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DAO、D-乳酸的含量低于对照组;粪便中双歧杆菌、乳杆菌的数量大于对照组,肠杆菌、肠球菌的数量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添加双歧杆菌的肠内营养干预可增强重症脑梗死患者的营养状态、优化肠黏膜功能,减轻肠道菌群分布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脑梗死 肠内营养 双歧杆 营养状态 肠道菌群紊乱
下载PDF
益生菌对大鼠肠道菌群紊乱和细菌易位的影响 被引量:15
12
作者 王坚镪 汤瑾 蒋燕群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3-165,共3页
目的探讨经肠道补充益生菌对腹腔感染大鼠肠道微生态的改变、细菌易位及肠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大鼠经盲肠结扎穿孔法及颈静脉空肠置管制成腹腔感染模型后,单独给予肠外营养或加用益生菌,持续5 d。第6天处死,取盲肠内粪便做厌氧菌培养,... 目的探讨经肠道补充益生菌对腹腔感染大鼠肠道微生态的改变、细菌易位及肠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大鼠经盲肠结扎穿孔法及颈静脉空肠置管制成腹腔感染模型后,单独给予肠外营养或加用益生菌,持续5 d。第6天处死,取盲肠内粪便做厌氧菌培养,取腔静脉血及匀浆后的肺、肝、肠系膜淋巴组织作细菌培养,检测细菌易位率。结果加用益生菌的大鼠,肠道内的正常菌群除肠杆菌无明显差异外,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都较单纯给予肠外营养的大鼠多;肠道内的潜在致病菌产气荚膜梭菌较单纯给予肠外营养的大鼠少(P<0.05)。单纯给予肠外营养的大鼠血、肺、肝和肠系膜淋巴组织的细菌易位率也明显高于加用益生菌的大鼠(P<0.05)。结论益生菌能纠正腹腔感染大鼠的肠道菌群紊乱,减少细菌易位,从而保护肠黏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 易位 肠道 大鼠 肠道菌群紊乱
下载PDF
白术及其制剂调整脾虚证肠道菌群紊乱的研究概况 被引量:14
13
作者 吴鹏 李慧芬 +4 位作者 刘江亭 张学兰 曹云飞 李惠芳 邱洋 《山东中医杂志》 2015年第7期564-565,共2页
微生态学研究发现,中医脾虚证与肠道菌群紊乱关系密切。白术被称为"脾脏第一要药",在治疗脾虚证、调整肠道菌群紊乱方面作用显著。从药理作用和临床研究两方面对白术及其制剂调整肠道菌群治疗脾虚证的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从... 微生态学研究发现,中医脾虚证与肠道菌群紊乱关系密切。白术被称为"脾脏第一要药",在治疗脾虚证、调整肠道菌群紊乱方面作用显著。从药理作用和临床研究两方面对白术及其制剂调整肠道菌群治疗脾虚证的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从微生态学研究白术及其制剂治疗脾虚证调整肠道菌群紊乱提供借鉴。参考文献24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态学 白术及其制剂 脾虚证 肠道菌群紊乱 综述
下载PDF
肠道菌群紊乱与糖尿病性便秘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4
作者 谢月萍 罗祖纯 戴霞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3期471-474,共4页
糖尿病目前已成为人类健康的最大威胁的疾病之一[1]。2015年全球20~79岁成人糖尿病患者有4.15亿,患病率达到了8.8%,估计到2040年全球糖尿病患者将有近6.42亿;而我国糖尿病患病率高达10.6%,患病人数达到1.1亿,居世界首位[2]。糖尿病可以... 糖尿病目前已成为人类健康的最大威胁的疾病之一[1]。2015年全球20~79岁成人糖尿病患者有4.15亿,患病率达到了8.8%,估计到2040年全球糖尿病患者将有近6.42亿;而我国糖尿病患病率高达10.6%,患病人数达到1.1亿,居世界首位[2]。糖尿病可以引起患者多种并发症,糖尿病性便秘就是其中之一。糖尿病性便秘主要表现为糖尿病患者大便不易排出和(或)排便次数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紊乱 糖尿病性便秘 糖尿病
下载PDF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道菌群紊乱与TLR/NK-kB、炎症介质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16
15
作者 马涛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4期1903-1906,共4页
目的:研究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肠道菌群紊乱与TLR/NK-kB、炎症介质表达的关系。方法:选择在我院诊断为UC的患者,活动期UC患者和缓解期UC患者纳入AUC组和RUC组;另取同一时期在延安市人民医院体检发现结肠息肉的患者作为对照组。采集粪... 目的:研究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肠道菌群紊乱与TLR/NK-kB、炎症介质表达的关系。方法:选择在我院诊断为UC的患者,活动期UC患者和缓解期UC患者纳入AUC组和RUC组;另取同一时期在延安市人民医院体检发现结肠息肉的患者作为对照组。采集粪便并检测菌群数量,采集病灶黏膜并检测TLR/NK-kB、炎症介质的表达量,采集血清并检测炎症介质的含量。结果:AUC组和RUC组患者粪便中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拟杆菌的数目显著低于对照组,粪便中大肠埃希菌、肠球菌的数目以及病变肠黏膜中TLR2、TLR4、TLR5、TLR9、NK-kB、HMGB1、TNF-α、IL-6、IL-17的mRNA表达量以及血清中HMGB1、TNF-α、IL-6、IL-17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AUC组粪便中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拟杆菌的数目显著低于RUC组,粪便中大肠埃希菌、肠球菌的数目以及病变肠黏膜中TLR2、TLR4、TLR5、TLR9、NK-kB、HMGB1、TNF-α、IL-6、IL-17的mRNA表达量以及血清中HMGB1、TNF-α、IL-6、IL-17的含量显著高于RUC组;病变肠黏膜中TLR2、TLR4、TLR5、TLR9、NKkB、HMGB1、TNF-α、IL-6、IL-17的mRNA表达量以及血清中HMGB1、TNF-α、IL-6、IL-17的含量与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拟杆菌的数目呈负相关,与大肠埃希菌、肠球菌的数目呈正相关。结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道菌群紊乱能够通过激活TLR/NK-kB通路来增加炎症介质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肠道菌群紊乱 TOLL样受体 炎症介质
下载PDF
肠道菌群紊乱与功能性消化不良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硕 綦鹏 +4 位作者 王秀霞 冯璐 张堃 刘璐 魏良洲 《临床医学进展》 2021年第7期3225-3231,共7页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 FD)是一种复杂的多因素导致的功能性胃肠病(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 FGIDs),其确切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多个研究表明,肠道菌群紊乱(gut microbiota disorders)在FD的发生发...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 FD)是一种复杂的多因素导致的功能性胃肠病(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 FGIDs),其确切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多个研究表明,肠道菌群紊乱(gut microbiota disorders)在FD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是功能性消化不良的重要发病机制。本综述旨在总结近年来对肠道菌群与FD关系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肠道菌群紊乱 脑–肠–微生物
下载PDF
健儿素冲剂合补中益气丸治疗肠道菌群紊乱27例
17
作者 安丽 陈遂生 《山东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533-534,共2页
关键词 肠道菌群紊乱 健脾止泻 补中益气 疗效观察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慢性肾脏病患者营养不良与肠道菌群紊乱之间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7
18
作者 孙钰 刘锋 +1 位作者 李娜 杨爽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0年第2期362-364,共3页
慢性肾脏病(CKD)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肾脏结构和功能障碍≥3个月,包括肾小球滤过率(GFR)正常和不正常的病理损伤、血液或尿液成分异常,及影像学检查异常;或不明原因的GFR下降(≤60ml/min)超过3个月。据统计2012年我国慢性肾脏病的发病率... 慢性肾脏病(CKD)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肾脏结构和功能障碍≥3个月,包括肾小球滤过率(GFR)正常和不正常的病理损伤、血液或尿液成分异常,及影像学检查异常;或不明原因的GFR下降(≤60ml/min)超过3个月。据统计2012年我国慢性肾脏病的发病率为12.8%,约1.195亿人[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肾脏结构 尿液成分 不明原因 肠道菌群紊乱 影像学检查 功能障碍 病理损伤
下载PDF
芍药甘草汤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大鼠整体代谢及肠道菌群紊乱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6
19
作者 邓贵凤 刘俊瑾 +3 位作者 常壮鹏 邵云云 许丁 侯锐钢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21年第9期769-775,共7页
目的探索芍药甘草汤(SGD)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大鼠整体代谢及肠道菌群紊乱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来曲唑灌胃制备PCOS大鼠模型,将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PCOS组、SGD组和阳性对照达英-35组,实验过程中称重并观察各组动情周期变化;... 目的探索芍药甘草汤(SGD)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大鼠整体代谢及肠道菌群紊乱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来曲唑灌胃制备PCOS大鼠模型,将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PCOS组、SGD组和阳性对照达英-35组,实验过程中称重并观察各组动情周期变化;腹主动脉取血,取双侧卵巢称重并采用HE染色观察卵巢形态学改变,同时测定血浆中睾酮(T)的水平;通过UHPLC-MS/MS方法测定血浆内源性代谢产物水平;末次给药24 h后收集大鼠新鲜粪便,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16S rDNA测序,比较各组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和丰度差异。结果与正常组相比,PCOS大鼠体重与卵巢重量显著升高,动情周期紊乱,卵巢形态多囊化,血浆T水平明显增加,存在37种差异代谢产物;与PCOS组相比,SGD组体重、卵巢重量明显降低,动情周期呈现规律变化,卵巢组织形态明显改善,血浆T水平显著降低,且有10种差异代谢产物回调到正常水平,主要涉及亚油酸代谢与丙氨酸、天门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通路。测序结果表明,PCOS大鼠肠道菌群发生紊乱,其中厚壁菌门与拟杆菌门的比值(F/B)显著升高,同时乳酸杆菌与Odoribacter菌的相对丰度明显上调,SGD干预后均显著降低。结论SGD能够有效改善PCOS大鼠症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对内源性代谢物调控及改善PCOS肠道菌群紊乱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甘草汤 多囊卵巢综合征 肠道菌群紊乱 内源性代谢产物
下载PDF
2例腹部外伤术后肠道菌群紊乱的救治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永乐 高涛 丁威威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862-864,共3页
0引言 定植于人类皮肤、口腔以及胃肠道中的微生物与机体形成了密切的共生关系。任何导致机体正常生理环境破坏的措施都会导致菌群在质和量上失去平衡,从而导致肠道菌群紊乱。
关键词 腹部外伤 肠道菌群紊乱 质子泵抑制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