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3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功率环肺静脉电隔离常规联合高功率上腔静脉电隔离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效果
1
作者 白雪洋 魏华 +4 位作者 白中乐 王琎 陈晓伟 李凌 董建增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4年第5期552-555,共4页
目的探讨高功率环肺静脉电隔离常规联合高功率上腔静脉电隔离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100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其中50例行单纯高功率环肺静脉电隔离术(对照组);另50例在高功率环肺静脉电隔离术基础上常规行高功... 目的探讨高功率环肺静脉电隔离常规联合高功率上腔静脉电隔离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100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其中50例行单纯高功率环肺静脉电隔离术(对照组);另50例在高功率环肺静脉电隔离术基础上常规行高功率上腔静脉电隔离(试验组),比较两组手术操作时间、1年后心房颤动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高功率环肺静脉电隔离常规联合高功率上腔静脉电隔离的试验组较对照组手术操作时间延长(P<0.05),但1年后心房颤动复发率降低(P<0.05)。两组各出现1例心包积液,试验组和对照组均未出现窦房结及膈神经损伤。结论高功率环肺静脉电隔离常规联合高功率上腔静脉电隔离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是安全的,且与单纯行环肺静脉电隔离相比可有效降低心房颤动术后1年的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射频消融 肺静脉电隔离 上腔静脉隔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在射频消融肺静脉电隔离治疗房颤中的应用与进展
2
作者 苏传能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8期0095-0098,共4页
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本来正常人的传导系统有正常规律,心房与心室的收缩是规律收缩,传导从心房经过房室结,然后再到心室,主要发放传导的司令部叫做窦房结。房颤在发作时,从心房的其它部位发放异常的电活动,最常见是来自于肺静脉,电... 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本来正常人的传导系统有正常规律,心房与心室的收缩是规律收缩,传导从心房经过房室结,然后再到心室,主要发放传导的司令部叫做窦房结。房颤在发作时,从心房的其它部位发放异常的电活动,最常见是来自于肺静脉,电活动的频率可以达到350-600次/分之间,而且这种频率并不规律,而是很紊乱的一种搏动,会导致心房收缩不规律,血液很容易在里面打转,这种不规律的频率经过房室结之后,虽然房室结可以过滤一部分,但还是会通过房室结,传导到心室一部分,造成心室的收缩不规律,形成一种紊乱的搏动。射频消融肺静脉电隔离是房颤的主要治疗方式之一,结合多层螺旋CT能够对治疗期间一定辅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射频消融肺静脉电隔离治疗 房颤
下载PDF
新型国产冷冻球囊消融系统进行犬肺静脉电隔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刘俊 李维昇 +2 位作者 龚杰 冯骥 姚焰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61-866,共6页
目的:评估应用新型国产冷冻球囊消融系统进行犬肺静脉电隔离(PVI)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18只实验犬随机分为即刻组(n=6)、短期观察组(n=6)和长期观察组(n=6)。采用国产冷冻球囊(直径为23 mm或28 mm;心诺普公司)进行左上肺静脉或右上... 目的:评估应用新型国产冷冻球囊消融系统进行犬肺静脉电隔离(PVI)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18只实验犬随机分为即刻组(n=6)、短期观察组(n=6)和长期观察组(n=6)。采用国产冷冻球囊(直径为23 mm或28 mm;心诺普公司)进行左上肺静脉或右上肺静脉的冷冻消融(单次冷冻最长持续时间120 s、球囊内最低安全温度设置为-60℃)。记录冷冻开始至PVI的时间(TTI)、PVI即刻球囊内温度、球囊内最低温度、冷冻消融次数等指标,选择性肺静脉造影测量肺静脉口部直径。短期观察组和远期观察组分别在术后30 d和术后90 d再次进行心内电生理检查以判断肺静脉电传导恢复情况和肺静脉造影测量肺静脉口部直径。结果:13只实验犬采用23 mm球囊,5只实验犬采用28 mm球囊。18只实验犬共36根肺静脉进行了52次冷冻消融,其中左上肺静脉冷冻消融30次,右上肺静脉冷冻消融22次。所有肺静脉在冷冻消融中均实时观察到PVI过程,其中88.9%(32/36)的肺静脉在首次冷冻消融中实现PVI,平均每根肺静脉冷冻消融1.4次,平均TTI为(24.9±19.9)s,PVI即刻球囊内平均温度为(-24.0±11.6)℃,球囊内最低温度为(-50.4±6.9)℃。短期观察组心内电生理检查发现3只实验犬的4根(33.3%)肺静脉电传导恢复(1根左上肺静脉、3根右上肺静脉)。长期观察组心内电生理检查发现3只实验犬的3根(25.0%)肺静脉电传导恢复(2根左上肺静脉、1根右上肺静脉)。肺静脉口部直径测量结果显示,消融术后肺静脉口部直径缩窄(12.5±11.0)%,但术后30 d和术后90 d再次测量均显示肺静脉口部直径轻微缩窄,分别缩窄(5.3±3.8)%和(8.9±11.0)%。所有实验犬均未出现膈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新型国产冷冻球囊消融系统进行犬PVI具有很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球囊 肺静脉电隔离 安全性 有效性
下载PDF
节段性肺静脉电隔离术治疗心房颤动的疗效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雷汉东 杨波 +4 位作者 吴刚 鲁志兵 王晓红 刘华芬 江洪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5年第4期205-208,共4页
目的探讨Lasso电极标测下节段性肺静脉电隔离术对心房颤动(房颤)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120例(其中男性105例;平均年龄50.0±8.6岁)行节段性肺静脉电隔离术的患者(包括阵发性房颤99例,持续性房颤21例),分析其年龄、性别、房颤... 目的探讨Lasso电极标测下节段性肺静脉电隔离术对心房颤动(房颤)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120例(其中男性105例;平均年龄50.0±8.6岁)行节段性肺静脉电隔离术的患者(包括阵发性房颤99例,持续性房颤21例),分析其年龄、性别、房颤类型、左心房大小、房颤病史、左心室射血分数、合并高血压与首次术后疗效的关系。结果99例阵发性房颤中首次治愈52例,治愈率52.5%;21例持续性房颤中首次治愈6例,治愈率为28.5%。单因素分析示房颤首次术后复发与左心房扩大、持续性房颤及年龄显著相关;阵发性房颤再次术后治愈率有高于持续性房颤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4)。逻辑回归分析结果只有左心房扩大是首次术后房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节段性肺静脉电隔离首次术后阵发性房颤治愈率可达50%左右。左心房扩大是房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高龄及持续性房颤影响房颤的首次术后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术 肺静脉 节段性肺静脉电隔离 肺静脉电隔离 术后疗效 相关因素分析 持续性房颤 阵发性房颤 独立危险因素
下载PDF
阵发性房颤环肺静脉电隔离术前后左房结构和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朱文晖 唐水娟 +2 位作者 肖际东 何炜 李瑞珍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659-1662,共4页
目的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和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联合应用对阵发性房颤患者肺静脉前庭电隔离术前后左房、左心耳结构和功能的评价。方法46例阵发性房颤患者和16例正常对照组接受TTE和TEE检查,测量左房内径指数(LADI)、左房面积指数(LA... 目的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和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联合应用对阵发性房颤患者肺静脉前庭电隔离术前后左房、左心耳结构和功能的评价。方法46例阵发性房颤患者和16例正常对照组接受TTE和TEE检查,测量左房内径指数(LADI)、左房面积指数(LAAI)、左房容积指数(LAVI)、左房射血力(LA-EF)、左心耳内径指数(LAADI)、左心耳最大面积指数(LAAmaxI)、左心耳最小面积指数(LAAminI)、左心耳射血分数(LAA-EF)、左心耳最大排空血流速度(LAA-P)和左心耳最大充盈血流速度(LAA-F)及有无血栓征象。41例确诊无左心房及左心耳血栓的患者行肺静脉前庭电隔离术。术后6个月以上对其中39例患者随访行TTE和TEE复查。结果肺静脉前庭电隔离术组、术后随访组与正常对照组间左房结构、功能均有显著差异(P<0.05~P<0.01)。三组间左心耳的结构和功能亦均有显著差异(P<0.05~P<0.01)。阵发性房颤患者左房、左心耳结构与其功能的变化呈线性负相关。结论TTE和TEE联合应用为评价阵发性房颤患者左房的结构、功能以及肺静脉前庭电隔离术前病例的筛选、术后疗效的评估提供重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超声心动图描记术 左房功能 左心耳 肺静脉电隔离
下载PDF
完全肺静脉电隔离在环肺静脉导管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中的意义 被引量:4
6
作者 周可 侯磊 +3 位作者 徐建刚 陈艳清 唐凯 徐亚伟 《中国临床医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20-322,共3页
目的:评价环肺静脉导管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时以完全肺静脉电隔离作为消融终点的意义。方法:将83例有症状的阵发性房颤患者分为两组,在CARTO指导下,行环肺静脉的线型消融一组(CPVA+Lasso组)43例,消融终点:肺静脉传入、传出阻滞,... 目的:评价环肺静脉导管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时以完全肺静脉电隔离作为消融终点的意义。方法:将83例有症状的阵发性房颤患者分为两组,在CARTO指导下,行环肺静脉的线型消融一组(CPVA+Lasso组)43例,消融终点:肺静脉传入、传出阻滞,肺静脉完全电隔离。另一组(CPVA组)40例,消融终点为两侧环肺静脉消融线完整,局部双极电位振幅减低>80%或振幅<0.1 mv;随访3~6个月,对部分药物无效的复发房颤或房速的患者行第2次消融治疗,采用CPVA+Lasso方案。结果:第1次消融结束后,两组患者经过3~6个月随访,CPVA组有24例(60%),CPVA+Lasso组32例(74%),在停服抗心律失常药物后无房颤或房速的发作。对两组中20例药物无效的复发房颤或房速的患者行第2次消融手术,再次消融术中所有患者均采用CPVA+Lasso方案,术后随访3~9个月,停服抗心律失常药物后,症状性房颤或房速不再发作者18例(90%)。结论:环肺静脉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有症状的阵发性房颤患者时,以完全肺静脉电隔离为消融终点可有效防止房颤的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肺静脉导管射频消融 完全肺静脉电隔离
下载PDF
环肺静脉电隔离术对心肌病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心脏逆重构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余阳 杨洪涛 卢清玉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8年第5期520-523,共4页
目的观察并评价环肺静脉电隔离术对心肌病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心脏逆重构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将65例心肌病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32)给予药物控制治疗,观察组(n=33)给予环肺静脉电隔离术治疗。观察两组... 目的观察并评价环肺静脉电隔离术对心肌病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心脏逆重构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将65例心肌病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32)给予药物控制治疗,观察组(n=33)给予环肺静脉电隔离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的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房容积(LAV)、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和室间隔厚度(IVS),同时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6个月后的LAD、LVEDD、LVEF、LVPW、IVS、LAV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0.91%)明显高于对照组(37.50%),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0)明显低于对照组(25.00%),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环肺静脉电隔离术对心肌病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心脏逆重构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且安全性高于常规药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病 阵发性心房颤动 肺静脉电隔离 心脏逆重构
下载PDF
环肺静脉电隔离术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肺静脉电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郑志涛 杨延宗 +5 位作者 夏云龙 高连君 张树龙 杨东辉 尹晓盟 常栋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5年第2期258-261,共4页
目的探讨环肺静脉电隔离术(CPVI)对肺静脉电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纳入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效的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且初次行CPVI治疗的患者26例,CPVI前、后分别测量肺静脉和左心房的有效不应期(ERP)、相对不应期(RRP),比较CPVI前、后... 目的探讨环肺静脉电隔离术(CPVI)对肺静脉电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纳入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效的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且初次行CPVI治疗的患者26例,CPVI前、后分别测量肺静脉和左心房的有效不应期(ERP)、相对不应期(RRP),比较CPVI前、后肺静脉和左心房ERP、RRP的变化。结果 26例阵发性房颤患者共隔离104根肺静脉,术后即刻均为窦性心律。CPVI前、后肺静脉舒张期起搏阈值分别为(3.2±0.6)V vs.(3.3±0.5)V,P>0.05。CPVI前肺静脉的ERP(n=82)、RRP(n=35)时间短于左心房,分别为(187±60)ms vs.(229±31)ms(P<0.001);(223±45)ms vs.(261±34)ms(P<0.05)。CPVI后肺静脉ERP(n=47)、RRP(n=26)时间和左心房均无统计学差异,分别是(245±38)ms vs.(234±43)ms(P>0.05),(268±44)ms vs.(245±41)ms(P>0.05)。CPVI后肺静脉ERP(n=47)、RRP(n=21)较CPVI前显著延长,分别是(245±38)ms vs.(187±76)ms(P<0.05);(259±44)ms vs.(230±47)ms(P<0.05)。结论 CPVI隔离肺静脉和左心房之间的电传导,同时也改变了肺静脉的电生理特性,降低了其致心律失常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发性心房颤动 肺静脉 肺静脉电隔离
下载PDF
阵发性心房颤动节段性肺静脉电隔离方法学评价 被引量:5
9
作者 丁燕生 杨俊娟 周菁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3年第4期187-189,共3页
目的 评价经改良的节段性电隔离肺静脉方法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39例阵发心房颤动患者 ,男性 2 8例 ,女性 11例 ,采用一次房间隔穿刺技术 ,送入标测及消融电极 ,并选用猪尾造影导管用高压非选择性造影显示肺静... 目的 评价经改良的节段性电隔离肺静脉方法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39例阵发心房颤动患者 ,男性 2 8例 ,女性 11例 ,采用一次房间隔穿刺技术 ,送入标测及消融电极 ,并选用猪尾造影导管用高压非选择性造影显示肺静脉开口及左心耳位置 ,指导导管行进方向以减少心脏压塞风险。标测中常规探查、标测右下肺静脉 ,避免遗漏可能触发心房颤动的肺静脉电位。在肺静脉电位优势传导部位消融并轻微移动形成节段性电隔离。结果 单个节段或多个节段消融可使肺静脉与左心房之间形成完全性电隔离。节段性隔离靶肺静脉 85根 ,即刻成功 81根 ,成功率95 % ,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节段性电隔离肺静脉法可有效隔离肺静脉 ,与其他传统方法比较 ,手术时间短、成功率高 ,可减少肺静脉的损伤和避免肺静脉狭窄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发性心房颤动 节段性肺静脉电隔离 有效性 安全性 射频消融术
下载PDF
环肺静脉电隔离术后心房-肺静脉电位恢复情况的随访 被引量:2
10
作者 姜伟峰 刘旭 +6 位作者 王新华 施海峰 谭红伟 周立 杨国澍 刘玉岗 李峥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29-332,共4页
目的明确环肺静脉电隔离术的长期效果以及心房-肺静脉电位传导恢复的具体部位,以提高手术成功率,预防复发。方法 232例再次行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射频消融的患者,采用Lasso环状电极标测,明确其心房-肺静脉电位恢复部位,并在CARTOTM系统... 目的明确环肺静脉电隔离术的长期效果以及心房-肺静脉电位传导恢复的具体部位,以提高手术成功率,预防复发。方法 232例再次行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射频消融的患者,采用Lasso环状电极标测,明确其心房-肺静脉电位恢复部位,并在CARTOTM系统指导下予以消融。结果 232例第2次手术病例术中标测示44例(19.0%)无心房-肺静脉电位传导恢复,且术中心房-肺静脉电位传导恢复的部位多存在于左肺静脉前上部65例(28%)、前下部49例(21.1%)、右肺静脉后上部59例(25.4%)及后下部61例(26.3%)。28例行第3次手术,术中标测示无心房-肺静脉电位传导恢复的有16例(57.1%)。5例第4次手术术中标测仅有1例左下肺静脉电位恢复。结论环肺静脉隔离术后,随着随访时间延长肺静脉电位传导有恢复的趋势,并且心房-肺静脉电位传导存在易恢复区,多集中于左肺静脉前上部、前下部、右肺静脉后上部及后下部。部分心房-肺静脉电位传导经多次手术可达完全隔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心房颤动 肺静脉电隔离 肺静脉
下载PDF
电生理标测指导下肺静脉电隔离术治疗慢性心房颤动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树龙 王莹琦 +8 位作者 高连军 刘少稳 李世军 刘金秋 杨东辉 夏云龙 丛培鑫 林治湖 杨延宗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4年第4期207-210,共4页
目的 探讨电生理标测指导下的肺静脉电隔离术治疗慢性心房颤动 (房颤 )的可行性。方法  2 0例慢性房颤患者 ,男 14例 ,女 6例 ,年龄 5 6~ 72岁 (平均 6 8± 7岁 ) ;房颤病史 1~ 9年 (平均 3± 7年 ) ,经过至少一次的体外同... 目的 探讨电生理标测指导下的肺静脉电隔离术治疗慢性心房颤动 (房颤 )的可行性。方法  2 0例慢性房颤患者 ,男 14例 ,女 6例 ,年龄 5 6~ 72岁 (平均 6 8± 7岁 ) ;房颤病史 1~ 9年 (平均 3± 7年 ) ,经过至少一次的体外同步心脏电复律 ,房颤均在 30min内复发。电生理标测指导下的肺静脉隔离方法为 :(1)最早激动点指导下消融。肺静脉内的Basket导管记录的心房电活动显示节律较规整 ,激动顺序一致。 (2 )房颤长间歇 (连续记录的最长心房电活动间期 >30 0ms)指导下消融。肺静脉内电位节律紊乱 ,激动顺序不一致 ,房颤长间歇后的第一次心脏搏动的最早激动部位为消融靶点。(3) 3型房颤波指导下的消融。房颤频率快 ,肺静脉内Basket导管记录的电活动激动顺序紊乱 ,部分电极记录的心内电图等电位线消失而不能确定孤立的心房电活动 (3型房颤 ) ,此部位作为消融靶点。在房颤过程中完成 4支肺静脉电隔离后 ,房颤不能自发终止者应用体外同步电复律。重新将Basket导管放入肺静脉 ,仍记录到肺静脉电位者将在窦性心律下完成电隔离。结果  (1)临床结果 :所有患者在肺静脉隔离后成功转复为窦性心律 ,其中 1例患者自行转复为窦性心律 ,2例患者转为心房扑动 ,经右心房峡部消融后转为窦性心律 ,余患者经体外同步电复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房颤动 肺静脉电隔离 窦性心律 患者 治疗 消融 生理标测 活动 体外 复律
下载PDF
环肺静脉电隔离术与其联合复杂碎裂电位消融对不同类型心房颤动疗效的长期随访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斌 虞彬 +5 位作者 汤宝鹏 李晋新 张宇 李耀东 李菲 周贤惠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3年第3期199-203,共5页
目的比较环肺静脉电隔离术(CPVI)与环肺静脉电隔离联合复杂碎裂电位(CPVI+CFAEs)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及持续性房颤疗效的长期随访结果。方法 209例房颤患者随机分为CPVI组(n=103)和CPVI+CFAEs消融组(n=106),其中阵发性房... 目的比较环肺静脉电隔离术(CPVI)与环肺静脉电隔离联合复杂碎裂电位(CPVI+CFAEs)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及持续性房颤疗效的长期随访结果。方法 209例房颤患者随机分为CPVI组(n=103)和CPVI+CFAEs消融组(n=106),其中阵发性房颤123例,持续性房颤86例。消融术后进行不少于36个月的定期随访,随访内容包括并发症及是否维持窦性心律等。结果 CPVI+CFAEs消融组较CPVI组消融时间、透视时间明显延长(124.3±30.9 min vs 140.3±36 min,35.4±9.1 min vs 43±11 min,P均<0.05),肺静脉隔离时间两组无差别。所有患者至少随访36个月,阵发性房颤患者两组窦性心律维持率无差异,持续性房颤患者CPVI+CFAEs消融组较CP-VI消融组6,12个月的成功率(维持窦性心律)高(73.2%vs 51.1%,65.9%vs 44.4%)。两组患者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无差别。结论 CPVI+CFAEs消融较CPVI消融治疗阵发性房颤的成功率相似,但消融时间和透视时间明显延长;持续性房颤CPVI+CFAEs消融组12个月内维持窦性心律比例高,超过12个月的长期随访这种差异不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心房颤动 肺静脉电隔离 复杂碎裂 导管消融 射频
下载PDF
射频消融肺静脉电隔离术常见并发症的循证护理 被引量:8
13
作者 沈铖姬 郑敏 俞申妹 《护理与康复》 2008年第10期769-770,共2页
总结导管射频消融肺静脉电隔离术常见并发症的循征护理。循证小组成员对导管射频消融肺静脉电隔离术的常见并发症进行汇总、筛选,应用计算机网络检索有关文献,对证据的真实性、可靠性、实用性作出评判和选择,结合临床经验,对28例患者实... 总结导管射频消融肺静脉电隔离术常见并发症的循征护理。循证小组成员对导管射频消融肺静脉电隔离术的常见并发症进行汇总、筛选,应用计算机网络检索有关文献,对证据的真实性、可靠性、实用性作出评判和选择,结合临床经验,对28例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28例中发生心包填塞2例、迷走神经反射2例、栓塞1例,经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症状均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射频消融肺静脉电隔离 循证护理
下载PDF
厄贝沙坦对阵发性心房颤动经肺静脉电隔离术后复发率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健 刘兴鹏 +3 位作者 刘小青 龙德勇 董建增 马长生 《中国医刊》 CAS 2006年第6期20-21,共2页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对阵发性心房颤动经肺静脉电隔离术后复发率的影响。方法60例接受环肺静脉消融阵发性房颤患者,平均年龄(49.3±16.1)岁。其中30例在术后常规药物治疗(抗血小板、抗凝、降压等)的基础上加用厄贝沙坦150mg/d,其余30...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对阵发性心房颤动经肺静脉电隔离术后复发率的影响。方法60例接受环肺静脉消融阵发性房颤患者,平均年龄(49.3±16.1)岁。其中30例在术后常规药物治疗(抗血小板、抗凝、降压等)的基础上加用厄贝沙坦150mg/d,其余30例术后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比较术后3个月、6个月两组患者在房颤复发率、房颤发作次数、收缩压、舒张压、左房直径方面的差异。结果术后3个月和6个月,厄贝沙坦治疗组房颤复发率显著低于常规药物治疗组(P<0.05),房颤发作次数、收缩压、舒张压、左房直径方面两组患者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厄贝沙坦可降低阵发性心房颤动经肺静脉电隔离术后的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厄贝沙坦 心房颤动 肺静脉电隔离 复发率
下载PDF
房颤肺静脉电隔离术中迷走神经反射的识别和处理 被引量:4
15
作者 杨俊娟 丁燕生 《中国临床医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87-288,共2页
目的:分析心房颤动肺静脉电隔离术中血管迷走性神经反射导致心率、血压降低的临床特征,了解识别的要点和处理方法。方法:顽固性阵发性房颤患者90例(男性66例,女性24例,年龄38~72岁),在Lasso环状标测电极导管指导下行常规肺静脉射频导... 目的:分析心房颤动肺静脉电隔离术中血管迷走性神经反射导致心率、血压降低的临床特征,了解识别的要点和处理方法。方法:顽固性阵发性房颤患者90例(男性66例,女性24例,年龄38~72岁),在Lasso环状标测电极导管指导下行常规肺静脉射频导管消融电隔离治疗,术中行血氧饱和度和无创袖带血压监测,并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体征。结果:发生迷走神经反射8例,迷走神经反射表现为窦性心动过缓和低血压者7例,其中3例因消融肺静脉诱发不能忍受的疼痛;单纯表现为心电监测PR间期延长者1例。心率减慢-低血压反应经静脉注射阿托品和多巴胺等治疗后好转。其中5例在行左上肺静脉消融时发生迷走神经反射,3例发生于消融其他肺静脉时。心包积血或心脏压塞3例,均经急诊床旁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1例行心包穿刺引流后好转,心包穿刺引流并外科开胸行左心耳修补术1例,观察1例,经保守治疗痊愈。平均随访29±10个月,无死亡病例。结论:房颤肺静脉电隔离术过程中,发生血管迷走性神经反射有多种临床表现,是良性过程,但易与心包积血或心脏压塞相混淆,准确判断、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迷走性神经反射 心房颤动 肺静脉电隔离 心脏压塞
下载PDF
肺静脉电隔离治疗心房颤动的护理 被引量:4
16
作者 方建梅 朱佩兰 +1 位作者 王美兰 胡开宇 《护理与康复》 2008年第3期206-207,共2页
总结8例心房颤动患者行肺静脉电隔离治疗的护理。治疗前做好心理护理及准备工作,加强用药监护;治疗后做好常规护理,进行健康教育,并强化用药指导,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减少并发症、心房颤动复发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心房颤动 肺静脉电隔离治疗 护理
下载PDF
肥胖患者阵发性心房颤动环肺静脉电隔离术后的预后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林建伟 蒋汝红 +4 位作者 张培 于路 刘强 盛夏 蒋晨阳 《中国现代医生》 2018年第16期12-15,共4页
目的评价肥胖患者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环肺静脉电隔离术后的疗效及预后。方法入选2012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首次行导管消融治疗的肥胖阵发性房颤患者70例(体重指数BMI≥28 kg/m2,肥胖组),同期选择按性别、年龄、房颤病程、基础疾病、... 目的评价肥胖患者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环肺静脉电隔离术后的疗效及预后。方法入选2012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首次行导管消融治疗的肥胖阵发性房颤患者70例(体重指数BMI≥28 kg/m2,肥胖组),同期选择按性别、年龄、房颤病程、基础疾病、CHA2DS2-VASc评分、左心房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匹配的70例正常BMI的阵发性房颤患者(18.5≤BMI<24 kg/m^2,正常组)。两组均采用环肺静脉电隔离术式治疗。术后随访12个月,比较肥胖组与正常组的复发率,并探讨肥胖对术后复发的影响。结果术后随访12个月,肥胖组的复发率高于正常组(27.1%vs 12.9%,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均显示高BMI、扩大的左心房内径是阵发性房颤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子(P均<0.05)。结论肥胖患者阵发性房颤导管消融治疗是有效的。肥胖、左心房扩大是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阵发性心房颤动 肺静脉电隔离 导管消融 复发
下载PDF
环肺静脉电隔离量化消融损伤指标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禹川 黄波 +7 位作者 李康 盛琴慧 陈尔冬 贺鹏康 褚松筠 蒋捷 丁燕生 周菁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22年第7期530-534,共5页
目的确定与消融损伤指数(AI)值对应的时间-压力积分(FTI)值。方法对北京大学第一医院2020年7—9月40例首次接受环肺静脉电隔离的心房颤动(AF)患者消融数据进行分析。根据消融时间、导管-组织接触力(CF)和消融功率对消融损伤点分组,构建... 目的确定与消融损伤指数(AI)值对应的时间-压力积分(FTI)值。方法对北京大学第一医院2020年7—9月40例首次接受环肺静脉电隔离的心房颤动(AF)患者消融数据进行分析。根据消融时间、导管-组织接触力(CF)和消融功率对消融损伤点分组,构建每组FTI预测AI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 OC)曲线。以ROC曲线下面积0.9为界值,对ROC曲线下面积≥0.9且每组消融损伤点数≥20的亚组数据进行分析并计算不同分组中与目标A I值相对应的FTI切点值。结果40例AF患者中阵发性AF 31例(77.5%),男28例(70.0%),平均年龄(67.1±5.4)岁。在剔除部分不满足入选条件的消融损伤点后,共纳入2747个消融损伤点,分为75个亚组。因进一步剔除不满足ROC曲线下面积≥0.9亚组的相关性数据,且考虑到亚组消融损伤点数过少会减弱数据分析的可信度,再将不足20个消融损伤点的亚组剔除,最终分析1948个消融损伤点、32个亚组。以左心房后壁线AI目标值400为例,消融功率25 W,CF在6~10 g、11~15 g、16~20 g和21~25 g时,FTI切点值分别为278 gs、275 gs、316 gs和348 gs;消融功率30 W,CF在6~10 g、11~15 g、16~20 g、21~25 g时,FTI切点值分别为183 gs、206 gs、235 gs和243 gs。对数据进一步分析后发现,在相同AI目标值和同一输出功率下,CF每增加5 g,对应的FTI目标值会增加约10%。如目标AI为400和输出功率为30 W时,11~15 g组FTI目标值较6~10 g组FTI目标值提高约10%,而16~20 g组FTI目标值较11~15 g组FTI目标值提高约10%。结论FTI值与AI值存在对应关系,但不同消融时间和CF对应的相同FTI值不具备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肺静脉电隔离 消融损伤指数 时间-压力积分
下载PDF
肺静脉电隔离术后房性心律失常风暴现象的机制及对策 被引量:1
19
作者 丁燕生 杨俊娟 +1 位作者 李康 龚艳君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5年第4期209-211,共3页
目的回顾分析阵发心房颤动(房颤)肺静脉电隔离术后早期房颤频繁复发并加重的病例,研讨此现象发生的机制和治疗对策。方法对连续54例药物治疗无效的阵发性房颤患者行肺静脉电隔离术,观察术后两周内的房颤复发情况。结果消融术后两周内10... 目的回顾分析阵发心房颤动(房颤)肺静脉电隔离术后早期房颤频繁复发并加重的病例,研讨此现象发生的机制和治疗对策。方法对连续54例药物治疗无效的阵发性房颤患者行肺静脉电隔离术,观察术后两周内的房颤复发情况。结果消融术后两周内10例(18.5%)有房颤早期复发或合并快速房性心律失常发作,其中4例(7.4%)出现肺静脉电隔离术后房性心律失常风暴现象。此4例患者联合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两周左右心律逐渐恢复正常,继续服药至3个月,停药后房性心律失常风暴患者仅有1例仍有房颤发作,行二次肺静脉电隔离消融术,术后无房颤发作。结论消融术后早期房颤发作较常见,少数患者短期内房颤发作更加频繁,表现为房性心律失常风暴现象。其可能为多种因素联合作用所致,联合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有效,不必急于短时间内二次消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术 房性心律失常风暴 快速房性心律失常 肺静脉电隔离 术后早期 阵发心房颤动 抗心律失常药物 房颤发作 房颤患者
下载PDF
节段性肺静脉电隔离术后心房颤动早期复发的处理对策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俊娟 丁燕生 周菁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4年第6期352-354,共3页
目的 对比分析阵发性心房颤动 (房颤 ,AF)患者行节段性肺静脉电隔离 (PVI)术后早期复发房颤的不同治疗方法 ,以探讨对早期复发房颤的处理对策。方法 顽固性阵发AF患者 6 6例 ,其中男性 5 0例 ,平均年龄 5 5± 17(35~ 76 )岁。术... 目的 对比分析阵发性心房颤动 (房颤 ,AF)患者行节段性肺静脉电隔离 (PVI)术后早期复发房颤的不同治疗方法 ,以探讨对早期复发房颤的处理对策。方法 顽固性阵发AF患者 6 6例 ,其中男性 5 0例 ,平均年龄 5 5± 17(35~ 76 )岁。术前部分患者行多层螺旋CT肺静脉血管成像 ,术中先行非选择性或选择性逆行肺静脉造影 ,Lasso环形标测电极导管指导下 ,在肺静脉口逐一标测 4根肺静脉 ,行节段性PVI,并常规标测和消融上腔静脉。消融温度控制在 5 0~ 5 5℃ ,功率 2 5~ 35W。结果 电学隔离肺静脉 2 19根 ,电隔离成功 2 10根 ,即刻成功率 96 %。PVI术后 2周内AF复发 2 6例 ,占39 3%。其中 9例再次行PVI,发现 9根原隔离的PV恢复袖房传导 ,2个左房后游离壁异位兴奋灶。其余 17例患者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控制AF发作。随访 10± 6 (4~ 2 4 )月 ,再次行PVI的 9例患者中 5例无AF发作 (成功率 5 5 6 % ) ,17例药物控制者中 6例无AF发作 (成功率 35 3% ) ,P >0 0 5。 4 0例无早期复发AF患者中 34例无AF发作 (成功率 85 % )。总成功率为 6 8 2 % (45 / 6 6 )。术中 1例发生心包压塞 ,术后 1例左上肺静脉狭窄 6 0 %。结论 阵发性房颤患者行节段性PVI术后房颤早期复发在临床上并非罕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复发 患者 发作 术后 节段性 肺静脉电隔离 治疗 成功率 标测 房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