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药抗肾小管病变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肾病近况
1
作者 李娜 雷根平 +1 位作者 王婷 董盛 《中国中医急症》 2023年第10期1862-1867,共6页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相关肾病(COVAN)是SARS-COV-2通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Ⅱ(ACE2)靶向损伤肺外受累重要器官肾脏所致,以肾小管损伤为主要表现,是SARS-COV-2感染重要的并发症,也是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防止SARS-COV-2靶...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相关肾病(COVAN)是SARS-COV-2通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Ⅱ(ACE2)靶向损伤肺外受累重要器官肾脏所致,以肾小管损伤为主要表现,是SARS-COV-2感染重要的并发症,也是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防止SARS-COV-2靶向损伤肾小管是SARS-COV-2感染进程中预防肾损伤发生、发展的关键环节,在疾病早期就应该重视肾小管病变。中医药凭借多成分、多通路的特点在SARS-COV-2感染早期介入,可有效预防急性肾损伤(AKI)的发生,防止AKI向慢性肾脏病(CKD)发展,对于SARS-COV-2感染患者的远期肾脏转归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 肾小管病变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Ⅱ 综述
下载PDF
糖尿病肾小管病变的发病机制和诊治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陈雁 戴欢子 《黑龙江医学》 2023年第9期1146-1150,共5页
糖尿病肾脏疾病(DKD)是糖尿病(DM)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全球范围内,超过一半的慢性肾脏病(CKD)是由DM引起的,在中国的终末期肾病(ESRD)和透析患者中,DKD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高。随着DM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增加,DKD等并发症给DM患者及社会... 糖尿病肾脏疾病(DKD)是糖尿病(DM)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全球范围内,超过一半的慢性肾脏病(CKD)是由DM引起的,在中国的终末期肾病(ESRD)和透析患者中,DKD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高。随着DM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增加,DKD等并发症给DM患者及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担。传统认为DKD是一种肾小球损害,然而,新的证据表明,肾小管损伤也在DKD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DKD的研究焦点从肾小球逐渐转移到肾小管,有文献表明一些肾小管损伤的标志物有助于早期发现DKD,同时基于糖尿病肾小管病变开发了新的降糖药物。本综述阐述了糖尿病肾小管病变的发病机制、肾小管损伤标志物和诊治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小管病变 发病机制 标志物 诊治进展
下载PDF
内皮损伤和氧化应激与糖尿病肾小管病变的关系 被引量:8
3
作者 陈秋 胡怀东 +1 位作者 严钟德 夏永鹏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36-137,共2页
糖尿病肾病(DN)包括肾小球与肾小管病变.有关肾小球病变,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但是,有关肾小管病变的研究尚少.近来已有文献报道,肾小管病变在DN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内皮损伤 氧化应激 肾小管病变 并发症 糖尿病
下载PDF
IgA肾病患者尿白细胞介素-6与肾小管病变临床病理相关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丽萍 杨林 +3 位作者 裴华颖 王彦 傅淑霞 路学文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1年第11期862-863,共2页
关键词 IGA 尿 白细胞介素6 肾小管病变 病理
下载PDF
糖尿病性肾小管病变 被引量:21
5
作者 童南伟 梁荩忠 《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 2001年第1期25-28,共4页
糖尿病 (DM)不但造成肾小球损害 ,也会造成肾小管损害。DM时肾小管病变可发生在肾小球病变之前、之后或同时发生。病变初期表现为肾小管基底膜增厚、小管数目增加及小管肥大 ,后期发生肾小管萎缩及间质纤维化。发病机制可能与高血糖等... 糖尿病 (DM)不但造成肾小球损害 ,也会造成肾小管损害。DM时肾小管病变可发生在肾小球病变之前、之后或同时发生。病变初期表现为肾小管基底膜增厚、小管数目增加及小管肥大 ,后期发生肾小管萎缩及间质纤维化。发病机制可能与高血糖等因素有关。治疗除了控制血糖、血压外 ,尚缺乏特异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肾小管病变 发病机制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肾小管病变标志物的动态变化
6
作者 童南伟 曹静 +1 位作者 李春北 梁荩忠 《华西医学》 CAS 2002年第1期104-104,共1页
关键词 Ⅱ型糖尿病 肾小管病变 标志物
下载PDF
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的光镜下肾小管病变与临床指标关系及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邵晓琳 罗雨轻 +2 位作者 马东红 邓喜文 郭明好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22年第11期903-910,共8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患者的光镜下肾小管病变与临床指标关系及对预后的影响,为预测DKD患者不良进展提供临床病理依据。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2021年4月在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经肾活检明确诊断为DKD的...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患者的光镜下肾小管病变与临床指标关系及对预后的影响,为预测DKD患者不良进展提供临床病理依据。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2021年4月在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经肾活检明确诊断为DKD的患者126例,随访至2021年9月结束,以肾功能不良进展(肾脏替代疗法或血肌酐加倍)作为结局指标。根据肾脏病理光镜下肾小管病变程度分为3组,轻度肾小管病变(light tubulopathy,LT)组41例,中度肾小管病变(moderate tubulopathy,MT)组40例,重度肾小管病变(severe tubulopathy,ST)组45例。结果相比MT和ST组,LT组的血肌酐、血尿素氮、胱抑素C(cystatin C,Cys C)、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α1微球蛋白(α1-microglobulin,α1-MG)、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nol binding protein,RBP)、尿白蛋白/肌酐比值、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monocytes/lymphocyte ratio,MLR)、肾小球硬化比例、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程度偏低,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血钙、血白蛋白水平偏高(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肾小管病变与NLR(r=0.205,P=0.021)、MLR(r=0.196,P=0.028)、hs-CRP(r=0.203,P=0.023)、α1-MG(r=0.280,P=0.001)、β2-MG(r=0.348,P<0.001)、RBP(r=0.495,P<0.001)、血肌酐(r=0.627,P<0.001)、血尿素氮(r=0.587,P<0.001)、Cys C(r=0.727,P<0.001)、肾小球硬化比例(r=0.416,P<0.001)、病理分级(r=0.628,P<0.001)、临床分期(r=0.578,P<0.001)均呈正相关。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MT、ST、血肌酐、血尿素氮、Cys C、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lymphocyte ratio,PLR)是肾功能不良进展的危险因素,血白蛋白、血钙、eGFR是其保护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在模型1、模型2和模型3中MT、ST是肾功能不良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K-M生存曲线显示肾小管病变程度与肾功能不良进展发生存在显著相关(P<0.001)。ROC曲线显示NLR、MLR、PLR、α1-MG、β2-MG、RBP、Cys C、血肌酐、血尿素氮在判定肾功能不良进展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38、0.635、0.553、0.678、0.732、0.770、0.853、0.804、0.793,灵敏度为38.8%、42.5%、81.3%、67.5%、81.3%、72.5%、77.5%、72.5%、62.5%,特异度为85.0%、82.5%、32.5%、65.0%、67.5%、75.0%、85.0%、80.0%、87.5%,截断值分别为3.60、0.22、105.37、39.34 mg/L、0.69 mg/L、2.74 mg/L、1.42 mg/L、77.90μmol/L、7.80mmol/L。结论肾小管病变是肾功能不良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NLR、MLR、α1-MG、β2-MG、RBP、Cys C、血肌酐、血尿素氮在预测肾功能不良进展方面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脏疾病 肾小管病变 临床指标 预后
下载PDF
糖尿病肾病肾小管病变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8
作者 郭璇 张若杰 +1 位作者 张露露(综述) 吴红赤(审校)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20年第11期3020-3025,共6页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重要的并发症。DN的发病机制复杂,以往认为病变主要集中在肾小球,最近研究发现肾小管损伤在DN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肾小管病变甚至要早于肾小球,其损伤程度与DN患者的肾功能进展及预后密切相...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重要的并发症。DN的发病机制复杂,以往认为病变主要集中在肾小球,最近研究发现肾小管损伤在DN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肾小管病变甚至要早于肾小球,其损伤程度与DN患者的肾功能进展及预后密切相关。因此,早期发现肾小管损伤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肾小管病变 标志物 机制
下载PDF
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伴肾小管病变引起严重Ⅰ型肾小管酸中毒一例
9
作者 陈统清 黄英伟 +1 位作者 林敏娃 孔耀中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12-313,共2页
随着移植肾功能的恢复,患者的血电解质紊乱得以纠正。由于移植肾的急、慢性排斥反应以及抗排斥药物对移植肾的毒副作用,术后出现肾小管损害合并轻度代谢性酸中毒时有发生,但合并难以纠正的肾小管酸中毒,临床上少见。我院收治1例肾... 随着移植肾功能的恢复,患者的血电解质紊乱得以纠正。由于移植肾的急、慢性排斥反应以及抗排斥药物对移植肾的毒副作用,术后出现肾小管损害合并轻度代谢性酸中毒时有发生,但合并难以纠正的肾小管酸中毒,临床上少见。我院收治1例肾移植后并发严重Ⅰ型肾小管酸中毒患者,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型肾小管酸中毒 移植急性排斥反应 肾小管病变 血电解质紊乱 慢性排斥反应 代谢性酸中毒 移植功能 抗排斥药物
原文传递
急性肾功能衰竭与肾间质肾小管严重病变的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瑞洪 刘虹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9期65-65,69,共2页
以急性肾功能衰竭起病的病例 ,其病因不同 ,但肾活检结果均有严重的肾间质及肾小管病变。主要病理改变是 :肾间质水肿 ,肾间质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的浸润 ,不同程度的肾间质纤维化 ,肾小管上皮细胞浊肿、空泡... 以急性肾功能衰竭起病的病例 ,其病因不同 ,但肾活检结果均有严重的肾间质及肾小管病变。主要病理改变是 :肾间质水肿 ,肾间质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的浸润 ,不同程度的肾间质纤维化 ,肾小管上皮细胞浊肿、空泡变性、坏死、脱落及再生等现象。结果表明 :肾小管、肾间质的严重病变是引起急性肾衰的主要病理基础 ,其病变严重程度与疾病的预后转归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小管病变 病理 急性功能衰竭
下载PDF
补骨汤治疗肾性骨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3
11
作者 安海燕 任可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4年第12期718-719,共2页
关键词 补骨汤 性骨病 临床观察 中医药疗法 肾小管病变 衰竭
下载PDF
轻度肾小管损害的慢性肾炎患者尿NAG尿β_2-m与尿蛋白量的关系
12
作者 郑京 林青 +4 位作者 洪江维 吴竞 丘余良 王智 阮诗玮 《学会》 1999年第9期55-55,共1页
关键词 慢性 肾小管损害 尿β2-m 尿蛋白量 尿NAG 尿蛋白定量 肾小管功能 肾小管病变 新月体 福建省
下载PDF
整合素在急性肾衰肾小管梗阻中的作用及去整合素的治疗作用
13
作者 涂阳科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4期48-54,共7页
整合素在急性肾衰肾小管梗阻中的作用及去整合素的治疗作用涂阳科关键词整合素急性肾衰肾小管病变中图法分类号R692.5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就肾单位水平而言,主要发病机理有:肾小管梗阻学说、原尿反漏学说、... 整合素在急性肾衰肾小管梗阻中的作用及去整合素的治疗作用涂阳科关键词整合素急性肾衰肾小管病变中图法分类号R692.5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就肾单位水平而言,主要发病机理有:肾小管梗阻学说、原尿反漏学说、肾血流动力学改变学说等〔1〕。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素 功能衰竭 肾小管病变 肾小管梗阻
下载PDF
芬兰型先天性肾病综合征1例
14
作者 胡峰 《实用医药杂志》 1997年第5期57-57,共1页
芬兰型先天性肾病综合征1例150医院(河南洛阳471031)胡峰患儿,男,年龄19天。于1996-03-06因双下肢浮肿伴尿量减少5天收入院。无发热、呕吐、口唇发绀。查体:体温35.1℃,前卤平软,颈无抵抗,心肺无明... 芬兰型先天性肾病综合征1例150医院(河南洛阳471031)胡峰患儿,男,年龄19天。于1996-03-06因双下肢浮肿伴尿量减少5天收入院。无发热、呕吐、口唇发绀。查体:体温35.1℃,前卤平软,颈无抵抗,心肺无明显异常,脐下腹壁稍肿胀,双下肢凹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病综合征 急性功能衰竭 芬兰 巨大胎盘 凹陷性水肿 尸体解剖 遗传性疾病 发病机理 肾小管病变 产前检查
下载PDF
尿溶菌酶和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测定对肾小管-间质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74
15
作者 叶任高 许韩师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98-199,共2页
近年来,肾小管-间质病变在肾脏疾病特别在影响肾病病理进程和预后方面的作用已日益引起关注。过去,肾小管功能的检测方法较为繁琐,且影响因素较多,不便于临床操作,而自80年代发展起来的尿酶检测则给肾小管-间质病变的诊断提供... 近年来,肾小管-间质病变在肾脏疾病特别在影响肾病病理进程和预后方面的作用已日益引起关注。过去,肾小管功能的检测方法较为繁琐,且影响因素较多,不便于临床操作,而自80年代发展起来的尿酶检测则给肾小管-间质病变的诊断提供了一种快速简便的新方法,其中目前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管病变 间质病变 尿 溶菌酶 NAG
原文传递
尿β-D-半乳糖苷酶活性检测方法的建立及临床意义探讨 被引量:4
16
作者 宋云霄 邬建民 +1 位作者 张建华 姚莉韵 《检验医学》 CAS 2017年第3期219-223,共5页
目的以2-氯-4-硝基苯基-β-D-半乳糖苷(CNP-GAL)为底物,建立测定尿β-D-半乳糖苷酶(GAL)活性的连续监测法,并探讨GAL在肾小管病变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基于GAL能催化水解底物生成色原2-氯-4-硝基苯酚(CNP)的原理,对最适p H值、底... 目的以2-氯-4-硝基苯基-β-D-半乳糖苷(CNP-GAL)为底物,建立测定尿β-D-半乳糖苷酶(GAL)活性的连续监测法,并探讨GAL在肾小管病变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基于GAL能催化水解底物生成色原2-氯-4-硝基苯酚(CNP)的原理,对最适p H值、底物浓度、反应时间等条件进行研究,建立用于检测尿GAL的连续监测法,并用该法检测125例肾脏病变(30例继发性肾损伤、36例肾小管肾炎、25例肾癌、34例肾囊肿)患者及80名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尿GAL活性。结果建立了检测尿GAL活性的连续监测法,采用柠檬酸缓冲液为最佳缓冲体系,酶促反应最适p H值为4.8,最适底物浓度为2.0 mmol/L。该法批内、批间平均变异系数(CV)分别为2.44%、4.47%,线性范围为3.2~25.6 U/L,当GAL<1.6 U/L时不能被检出。继发性肾损伤、肾小管肾炎、肾癌患者的尿GAL活性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肾囊肿患者的尿GAL活性无明显增高。结论建立的GAL活性连续监测法敏感性高,结果准确,操作简便,可用于肾小管疾病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D-半乳糖苷酶 2-氯-4-硝基苯基-β-D-半乳糖苷 连续监测法 肾小管病变
下载PDF
高钙尿症病因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全婷婷 王鸥 邢小平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15年第2期174-180,共7页
尿钙排泄是在多种激素作用下由胃肠道、骨骼、肾脏相互作用完成。特发性高钙尿症、遗传性肾小管病变所致的高钙尿症受多基因调控。有研究发现,部分特发性高钙尿症及肾小管病变所致高钙尿症患者可出现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长期发展可... 尿钙排泄是在多种激素作用下由胃肠道、骨骼、肾脏相互作用完成。特发性高钙尿症、遗传性肾小管病变所致的高钙尿症受多基因调控。有研究发现,部分特发性高钙尿症及肾小管病变所致高钙尿症患者可出现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长期发展可能会影响患者骨骼代谢。但目前对两者关系及可能的发病机制研究甚少,进一步研究及探讨可减少高钙尿症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本文就特发性高钙尿症及遗传性肾小管病变所致的高钙尿症发病机制的最新进展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肾小管病变 特发性高钙尿症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下载PDF
血清β_2-微球蛋白对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意义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曲旭亮 周伟玲 《实用医技杂志》 2013年第2期167-168,共2页
β2-微球蛋白(β2-MG)是瑞典学者Beggard等在1968年首次于肾小管病变患者的尿液中分离获得,是一种未糖基化的单链肽,由119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相对分子质量是11.8×10^3。随后在恶性肿瘤、结缔组织病患者的血清中均发现β2-MG... β2-微球蛋白(β2-MG)是瑞典学者Beggard等在1968年首次于肾小管病变患者的尿液中分离获得,是一种未糖基化的单链肽,由119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相对分子质量是11.8×10^3。随后在恶性肿瘤、结缔组织病患者的血清中均发现β2-MG浓度较高,感染性疾病患者的脑脊液、浆膜腔积液和血清中也可分离出盼MG。本研究通过检测23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β2-MG的水平,研究血清盼MG与乙型肝炎肝功能损伤程度的关系,对其临床意义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Β2-微球蛋白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临床意义 Β2-MG 相对分子质量 肾小管病变 氨基酸残基 结缔组织病
下载PDF
71例Gitelman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和遗传学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吴婷 臧丽 +6 位作者 陈康 裴育 巴建明 窦京涛 吕朝晖 母义明 谷伟军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79-585,共7页
背景Gitelman综合征(Gitelman syndrome,GS)是最常见的遗传性肾小管病变,临床表现多不典型,存在着很大的漏诊、误诊风险。我国对GS认识较晚,遗传性研究领域相对薄弱,缺乏大样本GS患者的基因型与表型相关性研究。目的探讨GS患者的临床和... 背景Gitelman综合征(Gitelman syndrome,GS)是最常见的遗传性肾小管病变,临床表现多不典型,存在着很大的漏诊、误诊风险。我国对GS认识较晚,遗传性研究领域相对薄弱,缺乏大样本GS患者的基因型与表型相关性研究。目的探讨GS患者的临床和遗传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治。方法收集2007年7月-2020年9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内分泌科就诊的71例临床诊断为GS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基因分析,并进一步探讨基因型与表型的相关性。结果71例GS患者中,男性44例,女性27例。临床表现以神经肌肉系统受累相关表现为主,女性患者较男性患者更易出现肌肉痉挛或抽搐(40.7%vs 18.2%,P=0.037)和肢体麻木(37.0%vs 15.9%,P=0.043)。所有患者入院时均合并低钾血症,16例(22.5%)无低镁血症,6例(8.4%)无典型低尿钙。71例GS患者中3例未检测到SLC12A3基因突变,1例疑似多个基因缺失,其余67例患者检测出70种不同SLC12A3基因突变类型,其中25种为新发突变。p.D486N和p.T60M为最常见的突变类型,分别占28%(20/71)和11%(8/71)。纯合突变患者的血钾水平显著低于复合杂合突变患者(P=0.015)。结论GS患者基因型与表型异质性明显,部分患者血镁和尿钙水平正常,p.D486N和p.T60M为本研究中的热点突变。除SLC12A3基因外,还有其他遗传因素在GS病理过程中发挥作用。纯合突变患者的低钾血症相对较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TELMAN综合征 基因型 表型 SLC12A3基因突变 遗传性肾小管病变
下载PDF
特发性高钙尿症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锦青 叶志斌 《上海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765-768,共4页
机体钙离子在胃肠道、骨骼、肾脏通过多种转运机制、激素和反馈调节回路的调控达到动态平衡。当动态平衡被打破时可引起高钙尿症(hypercalciuria),进而导致泌尿系统结石形成、骨质疏松等一系列病变。高钙尿症根据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又称... 机体钙离子在胃肠道、骨骼、肾脏通过多种转运机制、激素和反馈调节回路的调控达到动态平衡。当动态平衡被打破时可引起高钙尿症(hypercalciuria),进而导致泌尿系统结石形成、骨质疏松等一系列病变。高钙尿症根据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又称特发性)和继发性高钙尿症。本文主要针对特发性高钙尿症发生机制的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高钙尿症 发生机制 肾小管病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