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0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窦癌组织中LAG-3 FGL1 MHC-Ⅱ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
1
作者 戚颖 黄子祺 +2 位作者 别鸿宇 颜次慧 任秀宝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4-69,共6页
目的:探索新型免疫检查点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lymphocyte-activation gene 3,LAG-3)、纤维蛋白原样蛋白1(fibrinogenlike protein 1,FGL1)、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类分子(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classⅡ,MHC-Ⅱ)在胃窦癌(gas... 目的:探索新型免疫检查点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lymphocyte-activation gene 3,LAG-3)、纤维蛋白原样蛋白1(fibrinogenlike protein 1,FGL1)、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类分子(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classⅡ,MHC-Ⅱ)在胃窦癌(gastric antral cancer,GAC)中的表达情况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诊断为GAC的67例患者病理标本,分别进行石蜡切片制作,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LAG-3、FGL1、MHC-Ⅱ三个指标的表达情况,并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组间差异。采用Kaplan-Meier法评估LAG-3、FGL1、MHC-Ⅱ的表达水平与GAC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并绘制生存曲线。结果:GAC患者中,肿瘤大小<4 cm的患者和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LAG-3免疫细胞阳性率更高(P<0.05);女性患者MHC-Ⅱ免疫细胞阳性率更高(P<0.05)。免疫细胞中LAG-3、MHC-Ⅱ高表达的患者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较好(P<0.05);肿瘤细胞中MHC-Ⅱ高表达的患者OS、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较差(P<0.05);而FGL1在免疫细胞和肿瘤细胞中的表达与OS、DFS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GAC患者LAG-3、MHC-Ⅱ在不同区域的表达量存在差异,GAC患者LAG-3及其配体在免疫细胞的表达对预后产生积极影响,提示免疫细胞中LAG-3/MHC-Ⅱ可以作为GAC患者预后标志物,为临床个体化免疫治疗提供新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窦癌 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 纤维蛋白原样蛋白1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类分子 生存 预后
下载PDF
两阶段法远端胃切除+D2淋巴结清扫在胃窦癌根治术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赵玉洲 韩广森 +2 位作者 顾焱晖 马鹏飞 鲁朝敏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1年第17期24-26,29,共4页
目的探讨两阶段法远端胃切除+D2淋巴结清扫在胃窦癌根治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因胃窦癌行远端胃切除+D2淋巴结清扫的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其手术方案不同随机分为两阶段法手术组和常规手术组。统计2组手术时间、淋... 目的探讨两阶段法远端胃切除+D2淋巴结清扫在胃窦癌根治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因胃窦癌行远端胃切除+D2淋巴结清扫的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其手术方案不同随机分为两阶段法手术组和常规手术组。统计2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个数、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和5年生存率。结果两阶段法手术组较常规手术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明显减少,但淋巴结清扫个数、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和5年生存率和与常规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两阶段手术进行远端胃切除+D2淋巴结清扫可显著缩短胃窦癌根治术的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并保证手术根治性与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窦癌 淋巴结转移 外科手术 生存率
下载PDF
B型超声对胃窦癌诊断价值的评估 被引量:5
3
作者 牟楠楠 李新民 +1 位作者 苗风君 刘兰芬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69-70,共2页
B型超声对胃窦癌诊断价值的评估牟楠楠李新民苗风君刘兰芬①胃窦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自1989年我院采用B超检查胃窦肿瘤36例,现报告于下。1资料来源患者全部为本院门诊及住院病人。我们用正常组与胃窦癌组比较,... B型超声对胃窦癌诊断价值的评估牟楠楠李新民苗风君刘兰芬①胃窦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自1989年我院采用B超检查胃窦肿瘤36例,现报告于下。1资料来源患者全部为本院门诊及住院病人。我们用正常组与胃窦癌组比较,观察胃壁增厚情况。正常组男25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胃窦癌 B超 超声波诊断
下载PDF
胃窦癌肝十二指肠韧带淋巴结微转移与清扫 被引量:4
4
作者 顾钧 费哲为 欧敬民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841-843,共3页
目的检测进展期胃窦癌肝十二指肠韧带淋巴结微转移状况,探讨进展期胃窦癌根治术肝十二指肠韧带淋巴结清扫的必要性。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以细胞角蛋白20(CK20)mRNA为标志基因,对45例进展期胃窦癌患者的86枚肝十... 目的检测进展期胃窦癌肝十二指肠韧带淋巴结微转移状况,探讨进展期胃窦癌根治术肝十二指肠韧带淋巴结清扫的必要性。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以细胞角蛋白20(CK20)mRNA为标志基因,对45例进展期胃窦癌患者的86枚肝十二指肠韧带淋巴结标本进行检测。结果45例进展期胃窦癌患者有23例出现肝十二指肠韧带淋巴结CK20阳性(51.11%),与常规病理检查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常规病理检查阴性的86枚淋巴结有46枚CK20阳性(53.49%),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肝十二指肠韧带淋巴结微转移与临床分期、浸润深度以及肿瘤分化程度显著相关。结论RT-PCR技术检测CK20 mRNA是诊断胃窦癌淋巴结微转移敏感而特异的方法,进展期胃窦癌根治术应包括肝十二指肠韧带淋巴结的清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窦癌 肝十二指肠韧带淋巴结 细胞角蛋白 微转移 细胞角蛋白20 mRNA RT—PCR
下载PDF
非离断式Roux-en-Y吻合术在胃窦癌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7
5
作者 徐继 叶再元 +3 位作者 王元宇 邵钦树 孙元水 赵忠扩 《浙江医学》 CAS 2010年第9期1325-1326,1332,共3页
目的 探讨非离断式Roux-en-Y吻合术用于胃窦癌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术中消化道重建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98例胃窦癌患者行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分切除术时分别采取非离断式Roux-en-Y吻合术(193例)与离断式Roux-en-Y吻合术(105例)行消化... 目的 探讨非离断式Roux-en-Y吻合术用于胃窦癌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术中消化道重建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98例胃窦癌患者行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分切除术时分别采取非离断式Roux-en-Y吻合术(193例)与离断式Roux-en-Y吻合术(105例)行消化道重建.结果 全部患者术后随访3~5年.两组术后近期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7%(11/193)和15.2%(16/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碱性反流性胃炎的发生率分别为0和6.7%(7/105),非离断式Roux-en-Y吻合术组明显低于离断式Roux-en-Y吻合术组(P〈0.01);非离断式Roux-en-Y吻合术组无Roux潴留综合征发生,而离断式Roux-en-Y吻合术组有10例(9.5%)发生Roux潴留综合征,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1年和3年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窦癌患者行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分切除术采用非离断式Roux-en-Y吻合术行消化道重建明显减少了术后反流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等并发症,同时克服了传统术式易发生Roux潴留综合征的弊病,是胃大部分切除术后理想的消化道重建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窦癌 根治性远端大部分切除术 非离断式Roux-en-Y吻合术 Roux潴留综合征
下载PDF
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在贲门癌及胃窦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6
6
作者 孙慧 崔婷允 +2 位作者 方岳雨 吉莲花 李然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10期950-952,共3页
目的 比较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贲门癌及胃窦癌诊断中阳性率的差异,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选择2010-12 ~2014-03就诊于我院并且资料完整的212例胃癌患者进行研究,根据其癌症部位分为胃窦癌组和贲门癌组,并以200例健康体检病人... 目的 比较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贲门癌及胃窦癌诊断中阳性率的差异,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选择2010-12 ~2014-03就诊于我院并且资料完整的212例胃癌患者进行研究,根据其癌症部位分为胃窦癌组和贲门癌组,并以200例健康体检病人作为正常对照组进行分析.比较三种血清肿瘤标志物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72-4(CA72-4)以及糖类抗原19-9(CA19-9)单独检测以及联合检测对贲门癌及胃窦癌诊断阳性率的影响. 结果 单独检测3种肿瘤标志物对贲门癌和胃窦癌的阳性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联合肿瘤标志物进行检测时,CA72-4联合CA19-9检测对其阳性率影响不大(P>0.05),但CEA的联合检测阳性率明显提高,胃窦癌组三者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可高达72.90%,而贲门癌组三者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也可达58.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血清CEA、CA72-4以及CA19-9水平在贲门癌及胃窦癌的诊断上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胃癌尤其是胃窦癌的诊断阳性率,其结果优于单独检测,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贲门 胃窦癌 胚抗原 糖类抗原
下载PDF
Ⅲ期胃窦癌术后复发转移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方法 杨新辉 王海江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8期1098-1100,1103,共4页
目的:探讨Ⅲ期胃窦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相关临床病理因素。方法:对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胃肠外科2001~2005治疗的129例Ⅲ期胃窦癌患者行根治术后肿瘤复发转移的情况进行分析。采用Logistic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方法,对可能影响Ⅲ期... 目的:探讨Ⅲ期胃窦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相关临床病理因素。方法:对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胃肠外科2001~2005治疗的129例Ⅲ期胃窦癌患者行根治术后肿瘤复发转移的情况进行分析。采用Logistic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方法,对可能影响Ⅲ期胃窦癌术后复发的9个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分析。结果:Ⅲ期胃窦癌术后复发率为39.5%。其中局部复发43.1%,远处转移49.0%,两者兼有7.8%。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中位时间为15.6个月。术后2年内复发者74.5%、2年后复发者25.5%。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组织学分化、T分级、N分级、肿瘤分期是影响Ⅲ期胃窦癌术后复发转移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T、N分级是影响Ⅲ期胃窦癌术后总的复发转移以及远处转移的重要因素;而肿瘤分期是局部复发的高危因素。结论:胃癌术后复发大部分发生在术后2年内,以远处转移常见。T、N分级、肿瘤分期是Ⅲ期胃窦癌术后复发转移的独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窦癌 复发 转移
下载PDF
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在贲门癌及胃窦癌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2
8
作者 马飞 花亚伟 +3 位作者 张占东 路明 张永磊 许家亮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2年第1期42-44,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72-4(CA72-4),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在贲门癌及胃窦癌诊断价值。方法:整理河南省肿瘤医院普外科2009年3月至2010年11月的236例胃癌患者CEA、CA72-4、CA19-9的检测结果,并以200例健康体检病人为... 目的:探讨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72-4(CA72-4),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在贲门癌及胃窦癌诊断价值。方法:整理河南省肿瘤医院普外科2009年3月至2010年11月的236例胃癌患者CEA、CA72-4、CA19-9的检测结果,并以200例健康体检病人为正常对照组进行分析。结果:贲门癌组血清CEA的阳性率明显高于CA72-4,CA19-9。含CEA的两项联合检测可使检测的阳性率明显提高,且两种联合检测有明显差异,3者联合检测阳性率可达66.7%。胃窦癌组3种血清肿瘤标志物单独检测时的阳性率无明显差异,联合检测CEA和CA72-4或CA19-9可使检测的阳性率有所提高,3者联合检测阳性率可达57.4%。结论:血清CEA、CA72-4、CA19-9水平在贲门癌及胃窦癌的诊断有一定意义,阳性率与肿瘤的部位有关,联检可提高胃癌尤其是贲门癌的诊断阳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抗原 糖类抗原19-9 糖类抗原72-4 贲门 胃窦癌
下载PDF
微小RNA-140在胃窦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9
作者 韩伟 戴维 +1 位作者 韩希望 张恩科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6年第19期3077-3078,共2页
目的:检测miRNA-140在胃窦癌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与胃窦癌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47例胃窦癌患者并采用RT-PCR法检测血清中miR-140。结果:miR-140的表达水平与胃窦癌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目的:检测miRNA-140在胃窦癌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与胃窦癌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47例胃窦癌患者并采用RT-PCR法检测血清中miR-140。结果:miR-140的表达水平与胃窦癌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患者性别、年龄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miR-140在胃窦癌患者中的低表达可能与胃窦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窦癌 微小RNA-140 RT-PCR
下载PDF
进展期胃窦癌No.14v组淋巴结转移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梁晖 周志伟 +2 位作者 陈于明 莫海山 许卫国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2年第18期1-3,共3页
目的:研究进展期胃窦癌No.14v组淋巴结的转移规律。方法:通过对50例进展期胃窦癌患者行D2根治术,检测No.14v组淋巴结转移情况、No.6淋巴结转移情况、肿瘤浸润深度、肿瘤TNM分期、肿瘤直径及肿瘤分化程度,然后统计分析No.14v组淋巴结转... 目的:研究进展期胃窦癌No.14v组淋巴结的转移规律。方法:通过对50例进展期胃窦癌患者行D2根治术,检测No.14v组淋巴结转移情况、No.6淋巴结转移情况、肿瘤浸润深度、肿瘤TNM分期、肿瘤直径及肿瘤分化程度,然后统计分析No.14v组淋巴结转移与上述其他检测指标之间的关系及术前CT检查的准确率。结果:术前CT检查发现No.14v组淋巴结转移阳性率为2%,假阴性率为12%。进展期胃窦癌No.14v组淋巴结转移率为12%。No.6淋巴结转移阳性者No.14v组淋巴结转移率24%,No.6淋巴结转移阴性者No.14v组淋巴结转移率3%。No.14v组淋巴结转移与No.6淋巴结转移、肿浸润深度、肿瘤TNM分期及肿瘤直径有关(P<0.05),而与肿瘤分化程度无关(P>0.05)。结论:CT对No.14v组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准确性不高,进展期胃窦癌No.14v组淋巴结转移率较高,No.6淋巴结转移阳性者No.14v组淋巴结转移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窦癌 肠系膜上静脉淋巴结 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胃窦癌时幽门区微血管观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本忠 张唯敏 《安徽医学》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5-16,共2页
本文对胃标本的血管进行灌注研究,了解正常幽门与十二指肠交界部的微血管形态及其在胃窦部癌肿时微血管形态学变化,探讨癌细胞是否通过微血管这一途径侵入十二指肠。 材料和方法 一、材料:自1987年10月~1988年3月,共取25例远端胃大部... 本文对胃标本的血管进行灌注研究,了解正常幽门与十二指肠交界部的微血管形态及其在胃窦部癌肿时微血管形态学变化,探讨癌细胞是否通过微血管这一途径侵入十二指肠。 材料和方法 一、材料:自1987年10月~1988年3月,共取25例远端胃大部切除标本,其中胃窦癌标本20例,另高位胃小弯溃疡标本5例,均经血管墨汁灌注研究其微血管的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胃窦癌 幽门 微血管
下载PDF
胃窦癌的经腹超声显像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进祝 胡兵 +1 位作者 冯亮 桑玉亭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248-1250,共3页
目的:研究正常人胃窦部与胃窦癌的经腹彩色超声形态学表现,探讨其对胃窦癌的诊断价值. 方法:对25例正常人及20例胃窦癌患者,运用2.5—4.0 MHz 凸阵探头,4.0—6.0 MHz线阵探头及“胃窗-85”声学对比剂,经腹超声检查胃窦部与病变胃壁厚度... 目的:研究正常人胃窦部与胃窦癌的经腹彩色超声形态学表现,探讨其对胃窦癌的诊断价值. 方法:对25例正常人及20例胃窦癌患者,运用2.5—4.0 MHz 凸阵探头,4.0—6.0 MHz线阵探头及“胃窗-85”声学对比剂,经腹超声检查胃窦部与病变胃壁厚度、组织层次结构、血流量及胃动力学情况. 结果:正常人胃窦部声像图表现为三层较高回声间隔两层较低回声的5层结构,胃壁柔软,蠕动波3—4次/min,排空时间为30~60min.胃窦癌累及胃壁处组织结构层次显示不清,胃壁呈不同程度的增厚,僵直及不协调运动,排空时间明显延长达120 min以上.正常组胃窦前壁厚度3.48±0.37 mm,胃窦后壁厚度3.61±0.38 mm,胃窦癌病变处胃壁的厚度19.6±1 2.3 mm,两组均数间差别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正常组胃窦部血流信号检出率16.0%(4/25),血流信号程度均为Ⅰ级,胃窦癌内血流信号检出率80.0%(16/20), 血流信号程度多为Ⅱ-Ⅲ级81.3%(13/16). 结论:应用超声对比剂经腹彩色超声检查可清晰显示正常人及胃窦癌患者胃窦部的组织结构、血流情况及胃动力学情况,对胃窦癌的无创诊断有较大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窦癌 经腹超声显像 血流信号 经腹超声检查 彩色超声检查 动力学 形态学表现 窗-85 声像图表现 超声对比剂 诊断价值 凸阵探头 线阵探头 壁厚度 层次结构 结构层次 不同程度 协调运动 组织结构 血流情况
下载PDF
胃窦癌与贲门癌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胃内分布特点 被引量:3
13
作者 樊宏伟 丁小琳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477-478,共2页
关键词 胃窦癌 贲门 慢性浅表性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治疗 质子泵 分布特点 拮抗剂
下载PDF
进展期胃窦癌淋巴结转移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戴丐国 杜根安 马红梅 《浙江临床医学》 2004年第11期944-945,共2页
目的 探讨进展期胃癌根治术的淋巴结清扫范围。方法 对1988~2002年243例施行根治术(D2、D2 )的进展期胃窦癌患者的病理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淋巴结转移率72.8%。BorrmannⅠ、Ⅱ、Ⅲ、Ⅳ型淋巴结转移率分别是42.9 %、47.6%、85... 目的 探讨进展期胃癌根治术的淋巴结清扫范围。方法 对1988~2002年243例施行根治术(D2、D2 )的进展期胃窦癌患者的病理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淋巴结转移率72.8%。BorrmannⅠ、Ⅱ、Ⅲ、Ⅳ型淋巴结转移率分别是42.9 %、47.6%、85.1%、100.0%。Ⅰ、Ⅱ型与III、IV型淋巴结转移有显著性差异(p<0.01);Ⅲ、Ⅳ型淋巴转移距离远 ,N3站淋巴结转移率26.4%。T2和T3、4 患者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40 %和80.3% ,N3站淋巴结转移分别为2.2 %和20.7% ,亦有显著性差异 ( p<0.01)。转移淋巴结小结节型和一般型转移范围较广泛 ,N3 站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35.5 %和20.0%。在N3 站转移的患者中以No(12、13) 转移率最高(16.9 %、11.9%)。结论 对进展期胃窦癌 ,BorrmannⅢ、Ⅳ型 ,T3、T4 者 ,转移淋巴结小结节型或一般型患者 ,胃癌根治术应施行D3淋巴结清扫 ;No(12、13) 清扫应纳入标准D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期胃窦癌 淋巴结转移 根治术 D3淋巴结清扫
下载PDF
超声显像对胃窦癌诊断价值的探讨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萍 满世军 刘永红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01年第1期64-65,共2页
目的 探讨超声诊断胃窦部癌诊断价值。方法 检查前禁食12小时,病人饮水500~800ml后通过超声显像诊断胃窦部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超声诊断与手术病理证实为86.6%。结论 超声显像诊断胃窦部癌是一种有效的、无痛苦的、简便易行的方法。
关键词 胃窦癌 超声显像 诊断
下载PDF
同期发生的食管胸中段癌和胃窦癌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向阳 王大成 高毅 《中国医刊》 CAS 2004年第1期26-26,共1页
关键词 食管胸中段 胃窦癌 手术治疗 诊断 合并症
下载PDF
BillrothⅠ式吻合术在胃窦癌根治术中的应用及生存质量评价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冠雄 安迎春 杨中民 《实用医技杂志》 2008年第11期1382-1384,共3页
目的:探讨胃窦癌术后的消化道重建方式与患者生存质量的关系。方法:对本院2000年至2006年经病理证实的胃窦癌43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BillrothⅠ式157例(36.0%),BillrothⅡ式279例(64.0%)。随访2a,比较其术后的并发症、Visick分级指... 目的:探讨胃窦癌术后的消化道重建方式与患者生存质量的关系。方法:对本院2000年至2006年经病理证实的胃窦癌43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BillrothⅠ式157例(36.0%),BillrothⅡ式279例(64.0%)。随访2a,比较其术后的并发症、Visick分级指数。结果:BillrothⅠ式吻合术后患者的Visick分级指数Ⅰ级~Ⅱ级占80.3%,BillrothⅡ式返流性胃炎、倾倒综合征的发病率分别为29.0%、5.4%。结论:BillrothⅠ式吻合术重建消化道,操作简单,符合生理,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对无明显浸润性生长的胃窦癌,BillrothⅠ式吻合术是根治性远端胃切除术后理想的消化道重建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窦癌 消化道重建 生存质量
下载PDF
IL-2、IL-10和TNF-α在胃窦癌化疗前后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8
作者 卫茹 《河北医药》 CAS 2014年第24期3767-3768,共2页
目的研究胃窦癌患者白介素2(IL-2)、白介素10(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化疗前后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间接法亲和素-生物素复合物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IL-2、IL-10及TNF-α水平。结果胃窦癌患者化疗前IL-2比正常人降低(P<... 目的研究胃窦癌患者白介素2(IL-2)、白介素10(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化疗前后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间接法亲和素-生物素复合物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IL-2、IL-10及TNF-α水平。结果胃窦癌患者化疗前IL-2比正常人降低(P<0.05);IL-10与TNF-α比正常人升高(P<0.05)。经6个月的化疗后,未复发患者三者水平接近正常人(P>0.05),复发患者则出现显著反弹(P<0.05)。结论胃窦癌患者IL-2、IL-10和TNF-α的变化有可能成为胃窦癌诊断及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测定 胃窦癌 白介素 肿瘤坏死因子
下载PDF
食管癌根治术后并发胃窦癌外科新术式探讨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斌 朱小康 +3 位作者 赵海龙 陈梦雅 李英平 那光玮 《卫生职业教育》 2018年第5期137-139,共3页
目的探讨食管癌根治术后并发胃窦癌的根治性切除方法,避免全胃切除。方法 2006年3月至2017年6月食管鳞癌根治术后随访期间确诊异时胃窦癌12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2例,年龄52~78岁,胸上段食管癌术后1例,胸中、下段食管癌术后11例。其中,... 目的探讨食管癌根治术后并发胃窦癌的根治性切除方法,避免全胃切除。方法 2006年3月至2017年6月食管鳞癌根治术后随访期间确诊异时胃窦癌12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2例,年龄52~78岁,胸上段食管癌术后1例,胸中、下段食管癌术后11例。其中,新术式组7例,上消化道重建方式为:保留胃网膜右血管,行胃远端大部切除,进行空肠—近端残胃吻合术,避免全胃切除;传统术式组5例,实施全胃切除。结果新术式组7例患者术后恢复较好,无死亡、吻合口瘘、胃壁穿孔等,无严重消化道功能紊乱(如胃瘫、腹泻等),术后两周Karnofsky评分均达80分以上。传统术式组5例患者中,发生吻合口瘘并死亡1例,其余4例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消化道功能紊乱表现,无一例患者术后两周Karnofsky评分达80分以上。结论食管癌根治术后并发胃窦癌行根治性胃远端大部切除术,通过保留胃网膜右血管,避免全胃切除,使残胃、空肠—近端残胃吻合口获得充足的血供,减少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在上消化道重建方面找到了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根治术 异时胃窦癌 远端大部切除 切除 网膜右血管
下载PDF
进展期胃窦癌No.14v组淋巴结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
20
作者 唐小波 李威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4期286-288,共3页
胃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好发于胃窦部,其总体死亡率髙居恶性肿瘤前列.包含区域淋巴结清扫的根治性手术是胃癌的主要治疗手段.淋巴转移是胃癌的主要转移途径,也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进展期胃癌的淋巴结清扫范围目前尚存争... 胃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好发于胃窦部,其总体死亡率髙居恶性肿瘤前列.包含区域淋巴结清扫的根治性手术是胃癌的主要治疗手段.淋巴转移是胃癌的主要转移途径,也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进展期胃癌的淋巴结清扫范围目前尚存争议,其中肠系膜上静脉旁淋巴结(No.14v)作为胃周淋巴结,1999年《日本胃癌处理规约》第13版将其列入第2站淋巴结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结清扫范围 进展期胃窦癌 消化道恶性肿瘤 进展期 独立危险因素 肠系膜上静脉 根治性手术 周淋巴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