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3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胡焕庸线”两侧高中生健康素养与静坐时长态势特征调查研究
1
作者 景涛 戴永梅 +8 位作者 罗健英 罗维 季烨林凡 彭驰 张翠军 曹彦俊 郑清 黄玉 沈鹤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233-2242,共10页
背景目前“胡焕庸线”的学术价值已经延伸至其他相关学科,考虑到我国人口众多且分布差异较为明显的特点,本研究借鉴人口地理学的研究成果,旨在探索按照“胡焕庸线”的人口密度分布界定标准,深入研究了“胡焕庸线”两侧城乡高中生的健康... 背景目前“胡焕庸线”的学术价值已经延伸至其他相关学科,考虑到我国人口众多且分布差异较为明显的特点,本研究借鉴人口地理学的研究成果,旨在探索按照“胡焕庸线”的人口密度分布界定标准,深入研究了“胡焕庸线”两侧城乡高中生的健康素养和静坐时长的态势特征。目的调查分析“胡焕庸线”两侧东南半壁与西北半壁的城乡高中生健康素养与静坐时长的现状态势特征,为改善我国高中生的身心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19年1—3月对我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在内的62所学校高一、高二学生进行健康素养与静坐时长的调研(统一提前邮寄配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与静坐时间调查问卷各12400份)。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方差膨胀系数,校正混杂因素后分析“胡焕庸线”两侧东南半壁与西北半壁高中生静坐时长的影响因素。结果最后纳入健康素养调查问卷9057份,其中东南半壁7489份(82.7%),西北半壁1568份(17.3%);纳入静坐时间调查问卷8031份,其中东南半壁6614份(82.4%),西北半壁1417份(17.6%)。东南半壁高中生健康素养评分、静坐时长均高于西北半壁(Z=-4.009、-9.198,P<0.001)。东南半壁年龄为17、18岁,女性,城乡,父亲学历为大专以下、大专,母亲学历为大专、本科,家庭年收入为1~万、5~万、8~万、>10万元,家庭人口数为1、3、7、9、≥10人的高中生健康素养评分均高于西北半壁(P<0.05);东南半壁年龄为15、16、18岁,男女,城乡,父亲学历为大专以下、大专,母亲学历为大专以下,家庭年收入为<1万、2.5~万、5~万、8~万、>10万元,家庭人口数为3、4、5、6人的高中生静坐时长均长于西北半壁(P<0.05)。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校正混杂因素后,东南半壁高中生静坐时长与家庭年收入(β=0.324)和母亲学历(β=0.644)均呈正相关,但与健康素养评分(β=-0.015)和父亲学历(β=-0.212)均呈负相关(P<0.05);标准化回归系数β比较,家庭年收入(0.164)>母亲学历(0.131)>父亲学历(-0.056)>健康素养评分(-0.050)。西北半壁高中生静坐时长与健康素养评分(β=0.017)、父亲学历(β=0.789)、母亲学历(β=0.540)均呈正相关(P<0.05);标准化回归系数β比较,父亲学历(0.163)>母亲学历(0.111)>健康素养评分(0.056)。结论东南半壁高中生健康素养评分、静坐时长均高于西北半壁。东南半壁高中生静坐时长与家庭年收入和母亲学历呈正相关,但与健康素养评分和父亲学历呈负相关;西北半壁高中生静坐时长与健康素养评分父母亲学历均呈正相关。家庭年收入对东南半壁高中生静坐时长影响的权重最高,父亲学历对西北半壁高中生静坐时长影响的权重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焕庸线 东南半壁 西北半壁 高中生 健康素养 静坐时长
下载PDF
“胡焕庸线”两侧植被覆盖度地域分异的时空特征分析
2
作者 厉彦玲 董超 王薪宇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5-346,共12页
探究“胡焕庸线”两侧植被覆盖度的地域分异对于生态环境保护与自然资源的可持续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根据MODIS-NDVI遥感数据及相关研究资料,运用像元二分法量化了2000至2020年间植被覆盖的变化情况,并结合斜率分析、空间自相关分... 探究“胡焕庸线”两侧植被覆盖度的地域分异对于生态环境保护与自然资源的可持续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根据MODIS-NDVI遥感数据及相关研究资料,运用像元二分法量化了2000至2020年间植被覆盖的变化情况,并结合斜率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转移矩阵及相关分析法,系统分析了“胡焕庸线”东西两侧植被覆盖度的动态及降水对其的潜在影响。研究发现,中国植被覆盖度在“胡焕庸线”两侧展现出显著的空间异质性,西部地区普遍低于东部;冷点主要分布于线西,热点主要分布于线东。尽管过去21年间全国植被覆盖度经历了局部年度波动,但从整体趋势看呈上升态势,约有45%的地区植被覆盖水平实现了由低向高的转变。具体而言,“胡焕庸线”以西区域的年均植被覆盖度增长率约为0.0035/a,而线东地区则达到0.0059/a,且在各自区域内,植被显著增长的区域占比分别为53.22%和59.81%。此外,年降水量与年际间植被覆盖度的相关性在“胡焕庸线”两侧表现出空间上的差异化特征,即东部地区呈负相关,而西部则为正相关。综上所述,以“胡焕庸线”为界,中国的植被覆盖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特征凸显了其独特的地域分异性。本研究为理解我国植被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焕庸线 植被覆盖度 地域分异 时空特征分析
下载PDF
青藏高原隆升对中国疆域自然环境的影响:破解“胡焕庸线”的思考
3
作者 滕吉文 董庆 +2 位作者 孟德利 马浩 刘少华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3,共33页
中国疆域广大,人口、土地、耕地和发展程度很不均衡。1935年,知名学者胡焕庸据此提出了著名的“胡焕庸线”。利用这条北东-南西走向直线,将中国大陆划分为东西两个部分。该线的东、西两侧差异悬殊。究其缘由,制约因素多元,而近地表的自... 中国疆域广大,人口、土地、耕地和发展程度很不均衡。1935年,知名学者胡焕庸据此提出了著名的“胡焕庸线”。利用这条北东-南西走向直线,将中国大陆划分为东西两个部分。该线的东、西两侧差异悬殊。究其缘由,制约因素多元,而近地表的自然环境和地球内部物质与能量的交换起着重要作用。研究与探索表明:印度次大陆与欧亚大陆两陆-陆板块的碰撞-挤压驱使高原南缘喜马拉雅造山带的突起是根本原因。喜马拉雅造山带的突起阻隔了印度洋南来温湿气流的北进,并形成了西风带,造成了中国西北地域的干旱和荒漠化。在力系作用下,壳、幔物质重新分异、调整,地壳短缩增厚、高原整体抬升不仅导致东、西两部降水量、气温、人口、耕地与生态环境的显著改变,且地球物理场发生了强烈变异与分布不均。西部发展的关键在于水,水进则人进,人进则文化进,文化进则科技进,科技进则发展快,西部人民生活与生存环境不断优化,社会则更安宁。东部不断强化开辟与利用地下空间,西部期盼“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实施,维护生态环境,兴建亿亩现代化耕地、牧场与绿洲。中国东部与西部共同发展与建设十分重要,饭碗要永远端在自己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焕庸线 喜马拉雅造山带突起 地壳短缩增厚与高原抬升 生态环境 “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
下载PDF
中国碳排放全要素生产率的区域演进及其影响机制——基于胡焕庸线的实证分析
4
作者 吴旭晓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21,共9页
提升碳排放全要素生产率是全面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运用NCSE-EBM与Malmquist Luenberger指数相结合的模型测度和分析2011—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碳排放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区域动态演进特征,并采用灰色关联方法探讨区域碳排放全要... 提升碳排放全要素生产率是全面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运用NCSE-EBM与Malmquist Luenberger指数相结合的模型测度和分析2011—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碳排放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区域动态演进特征,并采用灰色关联方法探讨区域碳排放全要素生产率演变的影响机制。结果显示:碳排放全要素生产率在空间上表现为胡焕庸线西北和东南区域高、沿线区域低的“V”型分布态势;三大区域碳排放全要素生产率均不存在严格收敛;效率改善指数是碳排放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内在主导性因素;产业结构是我国三大区域碳排放全要素生产率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技术创新与胡焕庸线西北区域和东南区域碳排放全要素生产率的关联度最低,而数字化与胡焕庸线沿线区域碳排放全要素生产率关联度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全要素生产率 EBM-Malmquist Luenberger指数模型 灰色综合关联度 胡焕庸线
下载PDF
“胡焕庸线”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油画创作
5
作者 张健波 李军 《油画》 2024年第2期22-30,共9页
“胡焕庸线”强调了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重大作用,是有关历史、人文和自然生态等领域的科学认知。涉及“胡焕庸线”领域的研究成果众多,将“胡焕庸线”与艺术创作联系起来进行研究可填补相关缺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油画作品是油画民... “胡焕庸线”强调了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重大作用,是有关历史、人文和自然生态等领域的科学认知。涉及“胡焕庸线”领域的研究成果众多,将“胡焕庸线”与艺术创作联系起来进行研究可填补相关缺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油画作品是油画民族化进程中的重要一环,对历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获奖作品及吴作人、杨鸣山、全山石绘画作品的分析,可以帮助人们理解祖国西部建设语境下的艺术理念与创作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油画 胡焕庸线 油画民族化 油画创作 全国美展
下载PDF
人口空间分布视域下的“胡焕庸线”的悖论问题
6
作者 程前昌 《江汉学术》 2024年第2期68-77,共10页
从全新的研究视角出发,在对“胡焕庸线”产生的历史背景、选用的数据方法以及现实影响进行全面解读的基础上,实证研究并详细解答了“胡焕庸线”的悖论问题。研究结果表明,“胡焕庸线”不是中国唯一的人口分界线,也不是等密度线,其空间... 从全新的研究视角出发,在对“胡焕庸线”产生的历史背景、选用的数据方法以及现实影响进行全面解读的基础上,实证研究并详细解答了“胡焕庸线”的悖论问题。研究结果表明,“胡焕庸线”不是中国唯一的人口分界线,也不是等密度线,其空间人口密度并不具有连续性。针对这些具体的悖论问题,可从“胡焕庸线”的划分标准、比较视角以及学科性质等方面综合探讨事实的成因,并对“胡焕庸线”做出进一步的思考,客观看待“胡焕庸线”与中国人口空间分布的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焕庸线 人口分布 人口密度 东南半壁 西北半壁
下载PDF
胡焕庸线存在性的大数据分析——中国人口分布特征的生态学及新经济地理学认识 被引量:17
7
作者 王铮 夏海斌 +6 位作者 田园 王魁 花卉 耿文均 田丽 郑保利 赵金彩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5166-5177,共12页
基于大数据分析思路和数据挖掘工具,在县级尺度上,利用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计算各县的平均人口密度,以及合成海拔(地带性因素)、环境脆弱性、人生气候指数、农业生产潜力、适宜水资源偏离度、交通便捷性、区位指数等,克鲁格曼Krug... 基于大数据分析思路和数据挖掘工具,在县级尺度上,利用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计算各县的平均人口密度,以及合成海拔(地带性因素)、环境脆弱性、人生气候指数、农业生产潜力、适宜水资源偏离度、交通便捷性、区位指数等,克鲁格曼Krugman所谓的区域地理本性特征,对胡焕庸线的存在的地理基础和生态学基础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人口密度与合成海拔、环境脆弱性、人生气候指数、适宜水资源偏离度、农业生产潜力等生态学因素密切相关,与交通便捷性、GDP和区位指数等显著相关。(2)对大多数省的人口密度的影响的贡献率排在强烈的是合成海拔、农业生产潜力和和水资源适应度,其次是交通便捷性和区位指数;它们是克鲁格曼Krugman新经济地理学认识的第一次区域本性和第二次地理本性因素。(3)新疆、山东、宁夏、内蒙古、黑龙江、江苏、北京和天津的人口分布比较独特,还需引入新的因子来解释其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4)胡焕庸线沿线是一个生态脆弱地带。研究基本展现了中国人口的空间分布的胡焕庸线的地理学与生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密度 空间分布 胡焕庸线 大数据分析
下载PDF
重绘电影地图:突破华莱坞电影产业发展的“胡焕庸线” 被引量:11
8
作者 邵培仁 周颖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41-53,共13页
与中国人文地理学家胡焕庸提出的中国人口密度分界线一致,中国西北半壁文化积淀历史悠久、自然风光奇美壮丽与电影精英流失、电影资源匮乏之悖正不断重申着一个问题:华莱坞电影产业发展的"胡焕庸线"该如何突破?基于此,本文运... 与中国人文地理学家胡焕庸提出的中国人口密度分界线一致,中国西北半壁文化积淀历史悠久、自然风光奇美壮丽与电影精英流失、电影资源匮乏之悖正不断重申着一个问题:华莱坞电影产业发展的"胡焕庸线"该如何突破?基于此,本文运用数据统计及绘制电影地图的研究方法,结合媒介地理学、媒介生态学理论对华莱坞电影制片主体进行地域分布统计,从而揭示华莱坞电影产业发展失衡的现状,并针对突破华莱坞电影产业发展的"胡焕庸线"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以期重绘华莱坞电影地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莱坞 胡焕庸线 媒介生态 媒介地理
下载PDF
中国城市生态承载力的相对表征——从胡焕庸线出发 被引量:19
9
作者 钟茂初 孙坤鑫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52-157,共6页
生态承载力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利用2001—2012年的城市大气环境面板数据和2004—2015的城市水环境面板数据分别进行固定效应向量分解回归,验证了中国区域生态承载力沿胡焕庸线垂直方向梯度递增的假说。假说的成立表明中国各城市的生态承... 生态承载力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利用2001—2012年的城市大气环境面板数据和2004—2015的城市水环境面板数据分别进行固定效应向量分解回归,验证了中国区域生态承载力沿胡焕庸线垂直方向梯度递增的假说。假说的成立表明中国各城市的生态承载力可以用其城市中心距胡焕庸线的垂直距离来表征,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中国城市生态承载力方程,基于胡焕庸线两侧人口承载力的稳定性,计算了中国大陆332个地级行政区及4个直辖市的相对生态承载力,并按照生态承载力差异程度将中国大陆的东、中、西部进行了重新划分,为研究中国城市生态承载力的格差提供了新视角的分析思路和比较基准。提出在制定区域发展政策时,要充分认识各城市的生态承载力格差,使各城市的生态负载与之相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焕庸线 固定效应向量分解 城市生态承载力 环境质量
下载PDF
如何表征区域生态承载力与生态环境质量?--兼论以胡焕庸线生态承载力涵义重新划分东中西部 被引量:28
10
作者 钟茂初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9,共9页
由"瑷珲—腾冲线"(胡焕庸线)揭示的中国人口区域分布特性,可引申出中国生态承载力沿胡焕庸线垂直方向梯度递减的假说。本文基于这一假说,(1)建立了中国各地生态承载力关于该地与胡焕庸线垂直距离的函数方程;(2)提出以"... 由"瑷珲—腾冲线"(胡焕庸线)揭示的中国人口区域分布特性,可引申出中国生态承载力沿胡焕庸线垂直方向梯度递减的假说。本文基于这一假说,(1)建立了中国各地生态承载力关于该地与胡焕庸线垂直距离的函数方程;(2)提出以"瑷珲—腾冲线"、"烟台—河池线"为基准,重新划分"西部"、"中部"、"东部",以真正表征各区域生态承载力的显著差异,以使发展政策更具针对性地兼顾区域生态—经济关系;(3)以各地生态承载力及人口密度、GDP密度为基础,构建了表征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指标,该指标与现实中的空气环境质量监测结果相吻合;(4)指出中国当前生态环境最严重的区域是地处胡焕庸线附近且人口密度高、经济密度高的"中部"地区,该区域是当前生态环境治理的重点区域,"西部"、"中部"、"东部"应采取不同的生态—经济发展目标及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焕庸线 生态承载力 东-中-西区域新划分 生态环境质量指标
下载PDF
再谈“胡焕庸线”及农牧交错带 被引量:13
11
作者 陈全功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18年第3期669-676,共8页
本文阐述了"胡焕庸线"的历史背景及研究现状。"胡焕庸线"是在农牧交错带的背景上产生的,其具有内涵多样性、形式非唯一性和数据连续性的特点。农牧交错带始兆于青铜时代西方游牧文化与东方农耕文化的交流和融合,稳... 本文阐述了"胡焕庸线"的历史背景及研究现状。"胡焕庸线"是在农牧交错带的背景上产生的,其具有内涵多样性、形式非唯一性和数据连续性的特点。农牧交错带始兆于青铜时代西方游牧文化与东方农耕文化的交流和融合,稳定发展于夏、商、周,成型于秦、汉。农牧交错带的功能在于能流、物流、人流的交流,耦合和融合;在于天时、地利、人和的和谐统一;在于资源的永续利用和区内经济、政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农牧交错带不仅是农田与草地景观各异、汉族与少数民族杂居、草地畜牧业与种植农业并存的地区,更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和龙兴之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焕庸线 农牧交错带 历史变迁 “一带一路”
下载PDF
城镇化能否突破“胡焕庸线”?——基于2005—2020年中国省区市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7
12
作者 赵果庆 张欣玲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89-101,共13页
城镇化能否突破“胡焕庸线”?这一问题引发学术争论,观点不一,且尚未得到实证检验。城镇化能否促进“胡焕庸线”两侧区域协调发展是问题的本质。以2005—2021年“胡焕庸线”两种划区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表明,城镇化稳健地推动... 城镇化能否突破“胡焕庸线”?这一问题引发学术争论,观点不一,且尚未得到实证检验。城镇化能否促进“胡焕庸线”两侧区域协调发展是问题的本质。以2005—2021年“胡焕庸线”两种划区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表明,城镇化稳健地推动人均GDP增长及“胡焕庸线”北部片区的较高增长,实现“胡焕庸线”两侧区域的人均GDP收敛,促进两侧区域协调发展。进一步计量结果显示,城镇化提高了人均GDP收敛速度的5.04%~47.33%,占人均GDP总收敛速度的44.32%~67.09%,城镇化对人均GDP增长的边际贡献在0.0278至1.2911之间。这意味着,我国要有力推进“三纵两横”的城镇化空间布局,尤其要加快推进“胡焕庸线”北部片区的城镇化,将更有效地促进“胡焕庸线”北部片区发展;还要增强财政收入、万人发明专利数和万人教师数,提升自我发展能力;采取切实可行措施,鼓励人口向“胡焕庸线”北部片区城市集聚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胡焕庸线 区域协调发展 实证检验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减贫效应的区域差异——基于“胡焕庸线”的空间定量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刚贞 贾荣先 +1 位作者 陈梦洁 郑美华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1期26-33,共8页
选取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11—2018年的时空面板数据,运用莫兰指数及LISA聚集图分析数字普惠金融的“胡焕庸线”空间分布特征,并通过空间杜宾模型分析其减贫的空间溢出效应,把握数字普惠金融减贫的空间分异规律。研究表明:全国... 选取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11—2018年的时空面板数据,运用莫兰指数及LISA聚集图分析数字普惠金融的“胡焕庸线”空间分布特征,并通过空间杜宾模型分析其减贫的空间溢出效应,把握数字普惠金融减贫的空间分异规律。研究表明:全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呈现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具有明显的集聚特征;数字普惠金融的减贫效应存在区域异质性,“胡焕庸线”东侧地区不仅通过自身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减缓了贫困,还对西侧地区产生空间溢出效应,间接降低其贫困程度;数字普惠金融具有显著的“胡焕庸线”空间分布特征,“胡焕庸线”能准确地反映数字普惠金融分布的空间分割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减贫效应 胡焕庸线 空间分布 空间溢出效应
下载PDF
信息化、就业增长与人口流动--基于“胡焕庸线”的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程广帅 胡锦锈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5期11-18,共8页
本文构建了信息化影响人口流动的理论框架及其作用机制,并基于2003—2017年地级市数据,运用工具变量法,对信息化、就业增长与人口流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发现信息化确实显著促进了人口流动,而就业增长则是其中的中介机制。信息... 本文构建了信息化影响人口流动的理论框架及其作用机制,并基于2003—2017年地级市数据,运用工具变量法,对信息化、就业增长与人口流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发现信息化确实显著促进了人口流动,而就业增长则是其中的中介机制。信息化对人口流动的影响在“胡焕庸线”两侧存在显著的差异,在西北侧的影响大于东南侧。加大对“胡焕庸线”西北侧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是突破“胡焕庸线”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 就业增长 人口流动 胡焕庸线
下载PDF
胡焕庸线与农牧交错线的哲学思考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全功 柳小妮 《草原与草坪》 CAS CSCD 2022年第2期132-136,共5页
农牧交错线与胡焕庸线基本重合,其数据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近30年,相互独立的4次人口普查都显示,该线西北57%的国土面积承担着5.7%的人口。本研究基于新思路和GIS平台将胡焕庸线投射到农牧交错带后,可生成农牧交错线。研究结果为首次用GI... 农牧交错线与胡焕庸线基本重合,其数据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近30年,相互独立的4次人口普查都显示,该线西北57%的国土面积承担着5.7%的人口。本研究基于新思路和GIS平台将胡焕庸线投射到农牧交错带后,可生成农牧交错线。研究结果为首次用GIS表达的农牧交错线,始于黑龙江省黑河市瑷珲区的中俄界河,经黑龙江、内蒙古、河北、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四川和云南等9个省(区)的84个县(市、旗),终于云南省腾冲市西南的中缅边界,总长度约5136 km;该线西北侧53.3%的国土面积承担着16.8%的人口,东南侧46.7%的国土面积承担着83.2%的人口。本划分结果更准确,更具有生态和社会意义,有利于将来国家各种规划的制定和执行。调研中的西部引水工程红旗河工程,其两侧连片的绿洲有20多万km^(2),预计至少可开发出3亿亩良田,提供2亿人口的移民空间。综上所述,红旗河工程若实施,中国西北部的人口,将从现在不足0.8亿人(总人口的5.7%)剧增到近3亿人(总人口的21.4%),传统的农牧交错带将发生重大位移,胡焕庸线这条延续了百年的所谓人口密度线也将随之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焕庸线 农牧交错线 方法论 哲学观
下载PDF
智慧技术范式下的区位理论创新研究——以“胡焕庸线”西北部区域产业定位为案例 被引量:3
16
作者 娄伟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56-160,167,共6页
智慧技术及无人经济范式正在解构诸多传统的区位理论规律及定律,推动地理环境决定论、产业转移、产业布局及产城融合等理论的创新:在无人化程度较高的产业领域,劳动力数量及低成本不再是吸引产业转移的关键要素;人口承载力低不再是制约... 智慧技术及无人经济范式正在解构诸多传统的区位理论规律及定律,推动地理环境决定论、产业转移、产业布局及产城融合等理论的创新:在无人化程度较高的产业领域,劳动力数量及低成本不再是吸引产业转移的关键要素;人口承载力低不再是制约产业区位选择的绝对瓶颈;产城融合带来的人口集聚等社会经济边际效应弱化。“胡焕庸线”西北部区域的自然环境条件恶劣,在传统区位理论架构下难以大规模发展各类产业,而智慧技术及其物化工具的应用有利于改变这一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位理论 智慧技术 无人经济 胡焕庸线
下载PDF
胡焕庸线两侧空气质量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优良 李亚倩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422-2431,共10页
基于2015—2018年胡焕庸线两侧44个主要城市的AQI监测数据,利用数理统计、空间插值和层次聚类法分析区域AQI的时空分布特征,并运用ESDA技术和空间回归模型探讨AQI的自然、社会经济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时间变化上,两侧AQI季均变化规律为... 基于2015—2018年胡焕庸线两侧44个主要城市的AQI监测数据,利用数理统计、空间插值和层次聚类法分析区域AQI的时空分布特征,并运用ESDA技术和空间回归模型探讨AQI的自然、社会经济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时间变化上,两侧AQI季均变化规律为夏季最好,冬季最差,东侧季节变化幅度大于西侧;月均变化整体呈U形分布,1月份浓度均较高;工作日内污染物累增,AQI在一周后半段达到最大值。空间分布上,AQI呈现东侧中部高西侧低的特点,分布区域特征明显;2015—2018年西侧空气质量优占41.93%,东侧为31.31%,AQI与PM_(2.5)、PM_(10)、O3相关性显著,首要污染物来自于PM_(10)和PM_(2.5)。AQI与影响因素在空间上呈现显著集聚效应,GWR模型在模拟影响程度和空间差异方面优于OLS模型,林草覆盖率对AQI最大,其他依次为相对湿度、日照时数、人口密度、气压、第二产业比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学 空气质量 胡焕庸线 分布特征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地理区域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的影响因素——兼评胡焕庸线的适度修正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晓凤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2017年第2期78-85,共8页
地理区域高等教育财政支出影响因素众多,有经济发展水平、政治、高等教育财政体制、区域财力、区域高等教育基础和国家高等教育财政支出布局等因素,这些因素相互关联,且与我国胡焕庸线相耦合,皆存在东强西弱或东多西少的状况,要想突破... 地理区域高等教育财政支出影响因素众多,有经济发展水平、政治、高等教育财政体制、区域财力、区域高等教育基础和国家高等教育财政支出布局等因素,这些因素相互关联,且与我国胡焕庸线相耦合,皆存在东强西弱或东多西少的状况,要想突破胡焕庸线,就需要从这些因素着手,推动地理区域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的完善,达成胡焕庸线的适度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焕庸线 高等教育财政体制 财政分配碎片化 优势互补
下载PDF
中国交通现代化发展展望——从“胡焕庸线”两侧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盛磊 《经济研究参考》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31-37,共7页
本文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一环,对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和"两个一百年"宏伟战略,从"胡焕庸线"两侧交通格局分析入手,回顾交通现代化的历史演变,测算分析交通现代... 本文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一环,对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和"两个一百年"宏伟战略,从"胡焕庸线"两侧交通格局分析入手,回顾交通现代化的历史演变,测算分析交通现代化的空间发展格局,借鉴国际比较研究,探索中国交通现代化之路径,按照"交通—经济—社会—生态"内在逻辑关系,提出资源约束条件下,构建"胡焕庸线"两侧差异化发展的交通格局,对我国"十三五"时期及2049年交通现代化发展目标、任务、趋势作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现代化 胡焕庸线 基础设施
下载PDF
我国人口迁移大势和胡焕庸线思考 被引量:3
20
作者 朱宝树 《南方人口》 CSSCI 2016年第1期1-8,共8页
本文对2005-2010年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人口净迁移流量作了两种推算:一是根据"六普"资料直接推算,二是按地区人口增量扣除自然增长量的方法间接推算,发现两种推算结果有较大出入。推算结果还显示:5岁以下儿童的净迁移流向正... 本文对2005-2010年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人口净迁移流量作了两种推算:一是根据"六普"资料直接推算,二是按地区人口增量扣除自然增长量的方法间接推算,发现两种推算结果有较大出入。推算结果还显示:5岁以下儿童的净迁移流向正好与"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大势相反。笔者认为:胡焕庸线破与不破两难,主要难在人口东迁难以突破性逆转。人口均衡分布之义,在于"均而不衡,衡而不均",过份追求均匀分布,只会加剧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不平衡。区域人口与经济-资源承载力的相对平衡,应着力寻求区域内平衡和跨区域平衡之间的最佳平衡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迁移 胡焕庸线 人口分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