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部分具翅昆虫后胸足基骨片的分化与系统发育
1
作者 任国栋 宁靖 《Entomotaxonomia》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1-93,共13页
从12目具翅昆虫中选出16个代表种,对其后足基骨片的形态特征在不同类群中的衍变进行分析比较,据此构建反映下列初步进化关系的系统树:[Ephemeroptera+(Odonata+Neoptera)]+[Plecoptera+(Megaloptera+Neuroptera+(Orthoptera+(Hemiptera+... 从12目具翅昆虫中选出16个代表种,对其后足基骨片的形态特征在不同类群中的衍变进行分析比较,据此构建反映下列初步进化关系的系统树:[Ephemeroptera+(Odonata+Neoptera)]+[Plecoptera+(Megaloptera+Neuroptera+(Orthoptera+(Hemiptera+(Coleoptera+(Mecoptera+Lepidoptera+(Hymenoptera+Diptera))))))]。该树的关系表明,古翅类(Palaeoptera)与新翅类(Neoptera)的界限分明,Ephemeroptera与其他具翅昆虫类群的关系较远,而Odonata与其它具翅昆虫类群的关系较近;探讨了后者之间的分类地位和进化关系,对现有分类系统的一些地方提出质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具翅昆虫 胸足基骨片 比较形态学 系统发育分析
下载PDF
蠋蝽生殖器及胸足化学感受器的显微结构观察 被引量:3
2
作者 徐天梅 葛文超 +1 位作者 杜广祖 陈斌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3-59,139,共8页
【目的】蠋蝽是一种重要的捕食性天敌昆虫,观察其生殖器及胸足感受器类型及其形态特征,有助于探究其寄主选择等行为的机理。【方法】采用扫描电镜对蠋蝽生殖器及胸足感受器类型及其形态进行观察。【结果】蠋蝽雄虫交配器和雌虫产卵器上... 【目的】蠋蝽是一种重要的捕食性天敌昆虫,观察其生殖器及胸足感受器类型及其形态特征,有助于探究其寄主选择等行为的机理。【方法】采用扫描电镜对蠋蝽生殖器及胸足感受器类型及其形态进行观察。【结果】蠋蝽雄虫交配器和雌虫产卵器上的感受器均有4种,分别为毛形感受器、刺形感受器、腔锥形感受器和锥形感受器,但雌虫产卵器上的刺形感受器和毛形感受器长度长于雄虫交配器;雌虫和雄虫胸足上的感受器有5种,分别为毛形感受器、刺形感受器、腔锥形感受器、锥形感受器以及Böhm氏鬃毛感受器,但雌雄虫胸足上的感受器大小存在一定差异:雌虫中后足上的刺形感受器长度长于雄虫,雌虫后足上的毛形感受器(Ⅰ型和Ⅱ型)长度长于雄虫,雄虫前足上的Böhm氏鬃毛感受器长度长于雌虫。【结论】蠋蝽生殖器和胸足上都存在多种类型的感受器,其形态和种类差异不大,仅部分感受器大小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蠋蝽 生殖器 胸足 感受器 扫描电镜
下载PDF
草地贪夜蛾寄生蜂甲腹茧蜂雄成虫触角及胸足化学感器的超微结构特征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文倩 葛文超 +3 位作者 杜广祖 和淑琪 桂富荣 陈斌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49-955,共7页
【目的】明确寄生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的甲腹茧蜂(Chelonus sp.)雄成虫触角和胸足感器的种类、形态和分布。【方法】利用扫描电镜技术系统观察寄生草地贪夜蛾的甲腹茧蜂雄成虫触角和胸足(前、中、后足)感器的超微结构。... 【目的】明确寄生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的甲腹茧蜂(Chelonus sp.)雄成虫触角和胸足感器的种类、形态和分布。【方法】利用扫描电镜技术系统观察寄生草地贪夜蛾的甲腹茧蜂雄成虫触角和胸足(前、中、后足)感器的超微结构。【结果】甲腹茧蜂雄成虫触角和胸足共分布有5种感器,分别为毛形感器(3种亚型Ⅰ~Ⅲ)、板形感器、刺形感器、锥形感器(4种亚型Ⅰ~Ⅳ)和钟形感器。寄生草地贪夜蛾的甲腹茧蜂雄成虫触角和胸足上均有毛形感器和锥形感器分布,毛形感器数量最多且分布最广,板形感器仅分布于触角鞭节,钟形感器仅分布于中足腿节。【结论】寄生草地贪夜蛾的甲腹茧蜂雄成虫触角和胸足感器类型丰富,但不同类型感器的分布部位不同,可为探讨草地贪夜蛾寄生蜂的行为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寄生蜂 甲腹茧蜂 触角 胸足 感器
下载PDF
生物蟹胸足的机械原理 被引量:7
4
作者 李晨霞 《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 CAS 1997年第2期19-23,共5页
论述了生物蟹胸足的结构和运动机能,从中提取概括出螯足机械手和蟹步行器机构模型,探讨了描述该生物机构的数学方法,并通过实例给出了机构的一组参数。这些数据可为机械手和步行机的仿生提供参考。
关键词 机械手 步行机 仿生学 螃蟹 胸足 机械原理
下载PDF
家蚕胸足的发育变化
5
作者 蓝亦峰 李文楚 《广东蚕业》 2011年第1期19-22,共4页
家蚕幼虫附肢的再生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家蚕对损伤、病变的愈伤和修复能力,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重要意义。研究取材于5龄期不同时间段的家蚕胸足,通过切片技术观察不同发育阶段胸足细胞的发育变化。结论:在5龄第7天,明显可见两个胸... 家蚕幼虫附肢的再生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家蚕对损伤、病变的愈伤和修复能力,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重要意义。研究取材于5龄期不同时间段的家蚕胸足,通过切片技术观察不同发育阶段胸足细胞的发育变化。结论:在5龄第7天,明显可见两个胸足细胞,随着蜕皮的逐步进行,各组织器官发生溶离。到5龄第8天化蛹前,胸足细胞形态上渐渐变小,萎缩。蛹期在封闭条件下进行第二次变态发育。羽化前,胸足细胞分化加快,重新形成成虫的胸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胸足 形态特征 细胞凋亡 切片技术
下载PDF
蕲艾褐足角胸肖叶甲大田防控药剂的筛选
6
作者 黄萍 吕亮 +6 位作者 李小兵 程茵 高袖兰 方国斌 孙光忠 匡辉 张舒 《湖北植保》 2024年第4期32-34,共3页
本文开展了8种药剂对蕲艾重要害虫褐足角胸肖叶甲的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化学农药25 g/L溴氰菊酯EC、1.8%阿维菌素EC和10%溴氰虫酰胺SC对蕲艾褐足角胸肖叶甲表现出较好的防治效果,药后3 d的防效分别达到81.37%、70.60%和62.01%,药后... 本文开展了8种药剂对蕲艾重要害虫褐足角胸肖叶甲的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化学农药25 g/L溴氰菊酯EC、1.8%阿维菌素EC和10%溴氰虫酰胺SC对蕲艾褐足角胸肖叶甲表现出较好的防治效果,药后3 d的防效分别达到81.37%、70.60%和62.01%,药后7 d的防效分别达到90.72%、88.29%和86.29%,除10%溴氰虫酰胺SC速效性稍差外,均表现出了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可以作为蕲艾褐足角胸肖叶甲的防控药剂。生物农药6%鱼藤酮ME和32000 IU/mg苏云金杆菌G033A WP药后7 d防效分别为67.40%和62.40%,表现出持久性,建议可以在田间褐足角胸肖叶甲发生早期或程度较轻时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蕲艾 肖叶甲 杀虫剂 防效
下载PDF
香蕉褐足角胸叶甲发生规律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陈彩贤 李成 +5 位作者 陆温 覃连红 欧善生 王小欣 黄艳花 刘沿伶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09-615,共7页
【目的】研究香蕉褐足角胸叶甲的发生规律,为进一步开展害虫的预测预报及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7~2011年采用室内控温饲养和大田系统定点调查法,对香蕉褐足角胸叶甲的发生规律进行调查和研究。【结果】褐足角胸叶甲在广西南宁... 【目的】研究香蕉褐足角胸叶甲的发生规律,为进一步开展害虫的预测预报及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7~2011年采用室内控温饲养和大田系统定点调查法,对香蕉褐足角胸叶甲的发生规律进行调查和研究。【结果】褐足角胸叶甲在广西南宁1年发生3~4代,夏秋干旱无灌溉条件的地区1年发生3代,反之则1年发生4代;以各龄幼虫在土壤中越冬,次年3月下旬~4月上旬开始化蛹、羽化,4月上、中旬为成虫出土始见期;成虫多数将卵聚产于腐烂湿润的假茎、枯叶组织内;成虫有3个高峰期,分别为5月中旬、7月中下旬和10月中旬;2~3月土温稳定在18℃以上15~25d后,越冬老熟幼虫逐渐开始化蛹,4月上旬出土为害;降雨后利于幼虫化蛹和成虫成批出土为害,1周内降雨量累计达10mm以上,雨后1周幼虫大量化蛹,雨后2~3周成虫出现高峰期;香蕉品种之间虫量差异不显著;砂土、无喷灌条件、有杂草、不覆盖地膜的蕉地幼虫和成虫的密度大。【结论】香蕉褐足角胸叶甲在广西南宁1年发生3~4代,以各龄幼虫在土壤中越冬,成虫多数将卵聚产于腐烂湿润的假茎、枯叶组织内;雨后利于幼虫化蛹和成虫成批出土为害;砂土、无喷灌条件、有杂草、不覆盖地膜的蕉地幼虫和成虫密度大;香蕉品种对成虫发生量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叶甲 发生规律 南宁
下载PDF
香蕉褐足角胸肖叶甲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6
8
作者 李朝生 韦华芳 +5 位作者 霍秀娟 吴代东 张进忠 谭柱 陶里芬 陆晓清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2011年第12期1486-1488,共3页
【目的】研究褐足角胸肖叶甲的生物学特性,为害虫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9~2011年采用室内饲养和大田系统调查法,对褐足角胸肖叶甲的生物学特性进行观察和研究。【结果】褐足角胸肖叶甲在广西南宁1年发生5代,世代重叠,3月底~4... 【目的】研究褐足角胸肖叶甲的生物学特性,为害虫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9~2011年采用室内饲养和大田系统调查法,对褐足角胸肖叶甲的生物学特性进行观察和研究。【结果】褐足角胸肖叶甲在广西南宁1年发生5代,世代重叠,3月底~4月初成虫开始活动,交配产卵,卵产于寄主根部10~15mm的疏松土层。成虫取食香蕉未完全展开的嫩叶和刚抽蕾的嫩果皮,严重影响香蕉叶片光合作用和果实的外观品质和商品价值。【建议】清除无用的吸芽苗、假茎枯叶和田边杂草,恶化害虫栖息环境;利用害虫的假死习性人工捕杀;适时采用化学药剂防治,并注意轮换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肖叶甲 生物学特性 防治
下载PDF
玉米田褐足角胸叶甲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屈振刚 路子云 +4 位作者 赵聚莹 张小风 李建成 李辉利 赵朋伟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225-228,共4页
为了明确玉米田褐足角胸叶甲的发生规律和生活习性,采用田间系统调查与观察的方法,防治技术研究用喷雾和撒颗粒剂两种方法对不同药剂进行筛选试验。结果表明,褐足角胸叶甲在河北省一年发生一代,成虫发生始期在6月底7月初,发生高峰期为7... 为了明确玉米田褐足角胸叶甲的发生规律和生活习性,采用田间系统调查与观察的方法,防治技术研究用喷雾和撒颗粒剂两种方法对不同药剂进行筛选试验。结果表明,褐足角胸叶甲在河北省一年发生一代,成虫发生始期在6月底7月初,发生高峰期为7月6-26日,末期为8月10日。成虫有短暂的假死性,白天阳光照射比较强时,喜欢躲藏在玉米心叶内为害,早晚在叶片上为害的习性。用48%毒死蜱乳油、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5%氯.辛乳油、2.5%功夫菊脂乳油、40%辛硫磷乳油、2.5%溴氰菊酯乳油成虫期喷雾防治效果均在87.08%以上;撒5%毒死蜱颗粒剂防效达96.56%,也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叶甲 发生规律 防治技术
下载PDF
香蕉新害虫褐足角胸叶甲的发生与防治初报 被引量:13
10
作者 李朝生 霍秀娟 +6 位作者 林贵美 邹瑜 李小泉 牟海飞 韦华芳 张进忠 吴代东 《广西农业科学》 CSCD 2008年第6期771-773,共3页
褐足角胸叶甲是鞘翅目,肖叶甲科,角胸叶甲属的一种小型甲虫,在香蕉园中常单个或群集为害,是香蕉上新发现的一种害虫,该虫主要为害香蕉的嫩叶和幼果,在叶片和蕉果表皮上形成虫斑,严重影响香蕉果实的外观品质和商品价值。文章主要介绍了... 褐足角胸叶甲是鞘翅目,肖叶甲科,角胸叶甲属的一种小型甲虫,在香蕉园中常单个或群集为害,是香蕉上新发现的一种害虫,该虫主要为害香蕉的嫩叶和幼果,在叶片和蕉果表皮上形成虫斑,严重影响香蕉果实的外观品质和商品价值。文章主要介绍了褐足角胸叶甲的形态特征及发生为害情况,提出在加强虫情监测的基础上,采用物理、生物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综合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叶甲 防治对策
下载PDF
油茶褐足角胸叶甲生物学特性及生物防治 被引量:6
11
作者 赵丹阳 廖仿炎 +2 位作者 秦长生 付小勇 揭育泽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3-15,共3页
褐足角胸叶甲Basilepta fulvipes在广东省1 a发生6代,以幼虫越冬。利用绿僵菌M09菌株对该虫进行生物测定试验,在(1×103)^(1×108)孢子/g 6个孢子浓度梯度下,随着浓度的提高,褐足角胸叶甲的死亡率从20%上升至100%,该菌株对褐足... 褐足角胸叶甲Basilepta fulvipes在广东省1 a发生6代,以幼虫越冬。利用绿僵菌M09菌株对该虫进行生物测定试验,在(1×103)^(1×108)孢子/g 6个孢子浓度梯度下,随着浓度的提高,褐足角胸叶甲的死亡率从20%上升至100%,该菌株对褐足角胸叶甲有极强的致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叶甲 生物学特性 生物防治
下载PDF
油茶的一种新害虫——黑足角胸叶甲 被引量:16
12
作者 何学友 蔡守平 吴智才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6-17,共2页
报道了危害油茶的新害虫——黑足角胸叶甲Basilepta melanopus。现有文献仅记载该虫严重危害茶树,也可取食珍珠菜,但未见危害油茶的报道。对福建省清流县、邵武市油茶林样地的调查表明:油茶株受害率100%,叶片受害率15%~90%,危害较为严... 报道了危害油茶的新害虫——黑足角胸叶甲Basilepta melanopus。现有文献仅记载该虫严重危害茶树,也可取食珍珠菜,但未见危害油茶的报道。对福建省清流县、邵武市油茶林样地的调查表明:油茶株受害率100%,叶片受害率15%~90%,危害较为严重。介绍了黑足角胸叶甲成虫形态特征、分布范围、危害特征以及生物学特性等,并提出了防治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新害虫 叶甲 危害特征
下载PDF
玉米田褐足角胸叶甲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路子云 李建成 +5 位作者 刘文旭 冉红凡 马爱红 李辉利 李中建 屈振刚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82-85,共4页
为了明确褐足角胸叶甲主要生物学特性,采用田间系统调查和室内饲养的方法,对玉米田褐足角胸叶甲成虫、幼虫、蛹的消长动态、成虫产卵习性及其生活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褐足角胸叶甲在河北省保定、石家庄一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5~1... 为了明确褐足角胸叶甲主要生物学特性,采用田间系统调查和室内饲养的方法,对玉米田褐足角胸叶甲成虫、幼虫、蛹的消长动态、成虫产卵习性及其生活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褐足角胸叶甲在河北省保定、石家庄一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5~15cm土层中越夏、10~15cm土层中越冬;次年4月,随着日期的推移,气温逐步升高,越冬幼虫从下部土层逐步向上移动至0~5cm土层,6月中旬在土中开始化蛹,蛹发生期长达40d;卵产在距地表1~3mm的表土层,或产在干枯的玉米叶片上,散产或呈块状,少的2~3粒,多的一块卵达32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田 叶甲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球孢白僵菌和金龟子绿僵菌不同菌株对黑足角胸叶甲成虫的致病力评价 被引量:32
14
作者 何学友 蔡守平 +4 位作者 童应华 熊瑜 黄勇 谢家冬 陈顺立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281-1287,共7页
本研究在测定不同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和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菌株的生长速率与产孢量的基础上,采用孢悬液浸渍法进行了对油茶新害虫——黑足角胸叶甲Basilepta melanopus成虫的生物测定,旨在筛选出感染该成虫... 本研究在测定不同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和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菌株的生长速率与产孢量的基础上,采用孢悬液浸渍法进行了对油茶新害虫——黑足角胸叶甲Basilepta melanopus成虫的生物测定,旨在筛选出感染该成虫的高致病力菌株,为防治该虫提供新的生物资源。结果表明:不同菌株生长速率和产孢量间存在显著差异,MaYTTR-04,BbFZ-17,MaZPTR-01和BbTK-01生长速率和产孢量均显著高于其他菌株。接种后,叶甲成虫累积死亡率随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增高,接种白僵菌7d后,成虫校正死亡率全部达到100%;接种MaZPTR-01和MaYTTR-04两个绿僵菌菌株14d后,成虫死亡率分别为80.3%和78.8%。而且接种白僵菌后,叶甲成虫的僵虫率显著较绿僵菌高,尤其以BbTK-01和BbFZ-17两个菌株较好,分别达到85.7%和75.8%。BbXJ-01,BbFZ-17和BbTK-013个白僵菌菌株的LT50最小,分别为3.0,3.3和3.4d;MaYTTR-04和MaZPTR-01两个绿僵菌的LT50分别为6.0和6.2d。结果说明,白僵菌对叶甲成虫的致病力较强,尤其是BbTK-01和BbFZ-17两个菌株,不仅致死率高,且致死速度快,僵虫率高,同时这2个菌株生长速度快、产孢量大,具有优良的生产特性,在黑足角胸叶甲的生物防治中将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孢白僵菌 金龟子绿僵菌 生物学特性 叶甲 致死中时(LT50) 僵虫率
下载PDF
香蕉褐足角胸叶甲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彩贤 李成 +6 位作者 陆温 覃连红 欧善生 王小欣 黄艳花 覃秋艳 苏晓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68-71,共4页
在室内恒温条件下,观察不同温度对香蕉褐足角胸叶甲生长发育的影响,并用直线回归法测得产卵前期、卵、1~4龄幼虫、老熟幼虫感应期、蛹和全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4.83(±1.17)℃、14.09(±0.97)℃、14.74(±0.47)℃、17... 在室内恒温条件下,观察不同温度对香蕉褐足角胸叶甲生长发育的影响,并用直线回归法测得产卵前期、卵、1~4龄幼虫、老熟幼虫感应期、蛹和全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4.83(±1.17)℃、14.09(±0.97)℃、14.74(±0.47)℃、17.74(±1.05)℃、15.32(±0.73)℃、14.55(±0.79)℃;有效积温分别为158.17(±18.47)d·℃、81.00(±7.34)d·℃、437.88(±18.24)d·℃、65.70(±8.55)d·℃、74.21(±5.62)d·℃、870.95(±65.63)d·℃。香蕉褐足角胸叶甲的各虫态和全世代发育历期均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在测定的温度范围内,全世代发育历期与温度的关系符合指数函数y=1536.6e-0.1121x。根据有效积温法则预测该虫在南宁市理论发生代数为3.1~4.1代/年,这与实际发生情况基本相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褐叶甲 发育历期 发育起点温度 有效积温
下载PDF
云南河口香蕉褐足角胸叶甲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赵素梅 陈伟强 +8 位作者 谢艺贤 王萌 李芹 张欣 张建春 刘学敏 张光勇 权德才 邓成菊 《热带农业科学》 2012年第10期46-50,共5页
通过室内饲养和田间调查,对香蕉褐足角胸叶甲的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进行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褐足角胸叶甲在云南省河口县一年发生3代,世代重叠,以幼虫在土中越冬,次年3月中下旬在土中化蛹,其中8月下旬成虫最多。褐足角胸叶甲卵多为聚... 通过室内饲养和田间调查,对香蕉褐足角胸叶甲的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进行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褐足角胸叶甲在云南省河口县一年发生3代,世代重叠,以幼虫在土中越冬,次年3月中下旬在土中化蛹,其中8月下旬成虫最多。褐足角胸叶甲卵多为聚产,主要产于表土层和枯枝落叶下,每块有卵6~30粒,有的多达60多粒。卵约经过7.95天后开始孵化,最迟12.54天后孵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甲 生物学特性 病虫害 香蕉 云南河口
下载PDF
云南河口香蕉褐足角胸叶甲的发生危害与防治初报 被引量:6
17
作者 陈伟强 赵素梅 +6 位作者 谢艺贤 李芹 邓成菊 刘学敏 张光勇 权德才 高梅 《热带农业科学》 2012年第2期47-51,共5页
采用定点监测、分级调查法对云南河口1.2万hm2香蕉受褐足角胸叶甲(Basilepta fulvipesMotschulsky)的危害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褐足角胸叶甲发生、危害每年有3次以上的高峰期分别为4~5、7~8月和10月、12月至翌年3月为发生、危害... 采用定点监测、分级调查法对云南河口1.2万hm2香蕉受褐足角胸叶甲(Basilepta fulvipesMotschulsky)的危害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褐足角胸叶甲发生、危害每年有3次以上的高峰期分别为4~5、7~8月和10月、12月至翌年3月为发生、危害的最低期;东部褐足角胸叶甲发生、危害最重,其次是西部及中南部;海拔高度和气候与褐足角胸叶甲的发生危害关系密切,海拔越高,危害率、危害指数越低,雨热同季、高温高湿比较有利于种群繁殖与发生危害。防治试验初步结果表明,参试的3种杀虫剂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45%的马拉硫磷(跳丙)乳油1 000倍较好,在抽蕾初期防治可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后期则效果降低或无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河口 香蕉 叶甲 危害率 危害指数
下载PDF
几种药剂对褐足角胸叶甲的毒力测定 被引量:4
18
作者 赵素梅 陈伟强 +8 位作者 谢艺贤 王萌 李芹 张欣 邓成菊 刘学敏 张光勇 权德才 高梅 《热带农业科学》 2011年第12期52-56,共5页
应用浸叶饲喂法测定6种药剂对褐足角胸叶甲(Basilepta fulvipes Motschulsky)成虫的毒力作用。结果表明:6种杀虫剂均对褐足角胸叶甲均有效果,其中25%联苯菊酯.啶虫脒.哒螨灵乳油、25%氯虫苯甲酰胺.啶虫脒.哒螨灵乳油、25%除尽.啶虫脒.... 应用浸叶饲喂法测定6种药剂对褐足角胸叶甲(Basilepta fulvipes Motschulsky)成虫的毒力作用。结果表明:6种杀虫剂均对褐足角胸叶甲均有效果,其中25%联苯菊酯.啶虫脒.哒螨灵乳油、25%氯虫苯甲酰胺.啶虫脒.哒螨灵乳油、25%除尽.啶虫脒.哒螨灵乳油和25%多杀菌素.啶虫脒.哒螨灵乳油对褐足角胸叶甲成虫的毒力较高,LC50分别为23.519 8、7.432 3、23.602 6和15.977 7 mg/L。45%马拉硫磷乳油和20%甲氰菊酯乳油的毒力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甲 毒力测定 药剂
下载PDF
香蕉褐足角胸叶甲药剂防治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陈彩贤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9527-9529,共3页
[目的]寻求能有效防治香蕉褐足角胸叶甲的农药。[方法]以威廉斯B6为供试香蕉品种,选用18%杀虫双水剂、30%敌百虫乳油、48%乐斯本乳油、1.8%阿维菌素乳油、50%辛硫磷乳油、2.5%敌杀死乳油6种农药,采用单用或混用叶面喷洒方式对褐足角胸... [目的]寻求能有效防治香蕉褐足角胸叶甲的农药。[方法]以威廉斯B6为供试香蕉品种,选用18%杀虫双水剂、30%敌百虫乳油、48%乐斯本乳油、1.8%阿维菌素乳油、50%辛硫磷乳油、2.5%敌杀死乳油6种农药,采用单用或混用叶面喷洒方式对褐足角胸叶甲进行田间防治试验。[结果]参试农药对褐足角胸叶甲均有一定防治效果,以生物农药1.8%阿维菌素2 000倍液+18%杀虫双300倍液处理的防治效果最好,药后1、3、5和7 d对褐足角胸叶甲的防治效果分别达到100.0%、98.0%、96.2%和95.7%。阿维菌素分别与杀虫双、辛硫磷和敌杀死等氨基甲酸酯类、有机磷及菊酯类杀虫剂混用能明显提高对香蕉褐足角胸叶甲的防治效果,药效也更持久。[结论]阿维菌素不管是单用还是混用对香蕉褐足角胸叶甲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叶甲 药剂防治 试验
下载PDF
玉米新害虫褐足角胸叶甲的发生与为害特点 被引量:14
20
作者 屈振刚 赵聚莹 +1 位作者 张海剑 张小风 《河北农业科学》 2008年第11期25-25,40,共2页
褐足角胸叶甲为近年来河北省夏玉米田普遍发生的一种新害虫。介绍了褐足角胸叶甲的形态特征,发生与为害特点。
关键词 玉米害虫 叶甲 发生 为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