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型猪脉滑变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被引量:6
1
作者 董晓英 牛欣 +3 位作者 杨学智 高蔚 李海燕 陈冬至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24-326,330,共4页
目的利用小型猪与人类循环系统接近的特点,运用现代医学手段,探讨脉诊研究中小型猪脉滑变模型的建立方法。方法选用中华实验用成年小型猪6只,采用戊巴比妥钠麻醉,定位取脉位置,切脉后,用NX-8型脉诊仪同步采集正常脉图、二导心电图和血... 目的利用小型猪与人类循环系统接近的特点,运用现代医学手段,探讨脉诊研究中小型猪脉滑变模型的建立方法。方法选用中华实验用成年小型猪6只,采用戊巴比妥钠麻醉,定位取脉位置,切脉后,用NX-8型脉诊仪同步采集正常脉图、二导心电图和血流动力学参数。硝酸甘油注射液及低分子右旋糖酐耳大静脉给药进行造模,观察造模后一般情况(心率、皮肤颜色)及指下脉型变化,同步描记脉图及二导心电图;脉滑变后记录不同时间点的心率变化,主波高(HB)、升支斜率(Sup)、降支斜率(Sdown)、降中峡位置(即降中峡高/主波高,HE/HB)、主波宽(TW)和主波峰时限(TB),采集造模后各项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6头小型猪均造模成功,指下感觉滑变明显,脉图变化显著,与造模前相比HB、Sup、Sdown、HE/HB均有显著性差异(除SdownP<0.05外,其余均为P<0.01),血流动力学相关参数也均有显著差异。结论通过药物改变血流动力学影响脉搏的方法建立小型猪脉滑变模型成功,建模方法可靠,小型猪应用于脉诊研究,方法简便、损伤小、可重复运用,有充分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猪 诊模型 脉滑 血流动力学 评价
原文传递
“脉弦滑质疑”辨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李登岭 赵红霞 《河南中医》 2012年第3期296-296,共1页
对《中医杂志》2000年9月第41卷第9期"脉弦滑质疑"一文的有关论点提出商榷意见,认为脉弦滑在《脉经》中有鲜明论述,这种(脉象的)组合是可以存在的。
关键词 质疑》 经》
下载PDF
结直肠腺瘤风险分层、中医湿证舌脉、生活饮食三者间相关性研究
3
作者 黄佩娣 叶慧珍 +4 位作者 刘书君 陈立基 吴少华 张海燕 张北平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3年第15期2092-2098,共7页
目的探究结直肠腺瘤患者中医湿证特征性舌脉指标与生活饮食的关系及二者与结直肠腺癌风险分层的相关性。方法随机纳入2021年11月—2022年4月广东省中医院内镜中心病理诊断为结直肠腺瘤的患者199例,根据指南的风险分层将其分为低风险组... 目的探究结直肠腺瘤患者中医湿证特征性舌脉指标与生活饮食的关系及二者与结直肠腺癌风险分层的相关性。方法随机纳入2021年11月—2022年4月广东省中医院内镜中心病理诊断为结直肠腺瘤的患者199例,根据指南的风险分层将其分为低风险组及高风险组,并完成中医湿证量表的收集,其中包括生活(吸烟、饮酒)、饮食习惯(清淡饮食及摄入红肉、白肉、奶制品、豆制品、鸡蛋等)及特征性湿证舌脉指标(厚腻苔、苔水滑、脉滑)。对上述内容进行单因素分析及二元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得出影响因素。结果低风险组149例,高风险组50例,2组性别、年龄、吸烟、饮酒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大于60岁选择清淡饮食较多。不同年龄段患者湿证特征性舌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不同风险分层患者湿证特征性舌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湿证特征性舌脉指标中,单因素分析显示厚腻苔与摄入白肉有关(P<0.05);纳入生活及饮食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后,厚腻苔与摄入白肉(OR=3.75,95%CI:1.79~7.86)和红肉(OR=0.38,95%CI:0.17~0.83)相关(P均<0.05);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验证显示苔水滑与摄入辣椒均相关(OR=2.67,95%CI:1.31~5.48;P<0.05);多因素分析示脉滑与摄入辣椒相关(OR=2.67,95%CI:1.31~5.48;P<0.05)。在不同风险分层的结直肠腺瘤患者中,低风险组摄入奶制品及鸡蛋的比率和出现脉滑的比率均较高(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风险组与摄入奶制品(OR=0.42,95%CI:0.25~0.98)、厚腻苔(OR=4.30,95%CI:1.41~13.14)及脉滑(OR=0.17,95%CI:0.06~0.48)相关(P均<0.05)。结论结直肠腺瘤患者湿证特征性舌脉指标(厚腻苔、苔水滑、脉滑)与饮食的中医性味相关,患者不同风险分层与厚腻苔、脉滑、摄入奶制品有关联。后续可通过改善日常生活饮食结构,维持身体阴阳气血平衡,减少湿邪等的干扰,以促进身体健康及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腺瘤 风险分层 湿证 厚腻苔 脉滑 生活 饮食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诊脉切忌想象推测
4
作者 王付 《浙江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79-79,共1页
关键词 中医诊断学 临床思维 弦而虚
下载PDF
针刺腹主动脉案
5
作者 马占松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917-917,共1页
患者,女,78岁,农民。初诊日期:2007年10月30日。主诉:口中酸涩难受,不思饮食2月余。病史:因儿子嗜酒而情绪不畅,久之感觉口中酸涩黏腻,腹中硬满不通,不思饮食,间断出现头晕头胀,胸中烦闷,无恶心呕吐。查体:身体消瘦,腹... 患者,女,78岁,农民。初诊日期:2007年10月30日。主诉:口中酸涩难受,不思饮食2月余。病史:因儿子嗜酒而情绪不畅,久之感觉口中酸涩黏腻,腹中硬满不通,不思饮食,间断出现头晕头胀,胸中烦闷,无恶心呕吐。查体:身体消瘦,腹软,腹主动脉搏动有力,压之稍痛,舌苔厚而白腻,双脉弦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软 针刺 腹主动搏动 不思饮食 恶心呕吐 身体消瘦
下载PDF
中药熏洗坐浴治疗外阴白斑验案一则
6
作者 郭汤静 张丽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4年第2期376-377,共2页
我们用中药熏洗治疗外阴白斑1例效果较好,介绍如下。1验案举隅蒋某,女,38岁,2022年6月23日初诊。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突发外阴瘙痒伴烧灼感,白天尚可忍受,夜晚瘙痒难耐,无法入眠,当时未予以重视,3天前症状持续存在并加重。白带量多、质黏... 我们用中药熏洗治疗外阴白斑1例效果较好,介绍如下。1验案举隅蒋某,女,38岁,2022年6月23日初诊。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突发外阴瘙痒伴烧灼感,白天尚可忍受,夜晚瘙痒难耐,无法入眠,当时未予以重视,3天前症状持续存在并加重。白带量多、质黏、色黄、异味明显,口干苦,身体困倦,小便偏黄,大便黏腻不爽。平时月经规则、量中,无痛经。否认药物过敏及手术史。舌红苔黄微腻,脉滑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阴白斑 验案举隅 月经规则 脉滑 药物过敏 外阴瘙痒 痛经 中药熏洗治疗
下载PDF
附子汤治疗滑胎的体会
7
作者 傅景海 《青海医药杂志》 1990年第4期22-23,共2页
附子汤是医圣张仲景之名方,原载于《金匮要略》,该方功效卓著,应用范围较为广泛,深受历代医家所推崇。但在治疗妇女滑胎甚为少见,笔者积数年的临床经验,运用附子汤临证加味治疗滑胎其效甚著,现列举病案三例,供同道参考。例一、患者,女... 附子汤是医圣张仲景之名方,原载于《金匮要略》,该方功效卓著,应用范围较为广泛,深受历代医家所推崇。但在治疗妇女滑胎甚为少见,笔者积数年的临床经验,运用附子汤临证加味治疗滑胎其效甚著,现列举病案三例,供同道参考。例一、患者,女、27岁,汉族,河北省人,矿区职工家属。患者于62年结婚,婚后先后流产三月胎五次,曾服中西药保胎无效。72年8月患者前来就诊,时已怀孕三个月,自述小腹下坠,有吹风样感觉,腰部酸困,神疲肢倦。询问小腹凉否?答曰:凉如冰,诊其脉沉滑无力。治宜温肾固胎,益气健脾。拟方:炮附片9克白芍12克党参12克白术9克获苓9克生黄芪15克当归9克川断12 三剂,水煎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子汤 益气健脾 神疲 医圣张仲景 温肾 金匮要略 水煎 附片 川断
下载PDF
四妙散加减结合针刺治疗难治性精索炎1例
8
作者 蔡虹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4年第7期1433-1433,共1页
笔者用四妙散加减结合针刺治疗难治性精索炎1例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陈某,男,60岁。2个多月前出现双侧精索局部疼痛,伴局部皮肤明显红肿,精索增粗,后就诊于重庆市某三甲医院诊断为精索炎,经抗生素(药名不详)治疗近半月,症状... 笔者用四妙散加减结合针刺治疗难治性精索炎1例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陈某,男,60岁。2个多月前出现双侧精索局部疼痛,伴局部皮肤明显红肿,精索增粗,后就诊于重庆市某三甲医院诊断为精索炎,经抗生素(药名不详)治疗近半月,症状除皮肤未见明显发红外,余症状均未缓解。期间辗转重庆多家三甲医院,均予以抗生素(药名不详)治疗疗效不佳。诊见双侧精索局部明显压痛,精索增粗肿大,未见明显发红,疼痛程度以每日19时半左右明显加重,痛时引及腹部及会阴部,难以忍受,余时间疼痛程度较轻,尚可忍受。小便黄、伴尿痛,舌尖红苔黄厚腻,左脉弦滑,数而有力,右脉滑数。属湿热下注,方用四妙散加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显压痛 湿热下注 三甲医院 脉滑 精索 会阴部 临床资料 抗生素
下载PDF
肺部感染性疾患的中医辨治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庆侠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1993年第12期36-38,共3页
1 祖国医学对肺部感染性疾患的认识肺部感染性疾患较常见,尤以肺炎、肺脓肿居多。肺炎初起,多见发热,恶寒,咳嗽,呼吸急促,脉浮等麦现。一般说来,或见于伤寒病的风寒束肺证;或见于温热病的卫分证。随着病情的发展,继而出现高热,喘促,甚... 1 祖国医学对肺部感染性疾患的认识肺部感染性疾患较常见,尤以肺炎、肺脓肿居多。肺炎初起,多见发热,恶寒,咳嗽,呼吸急促,脉浮等麦现。一般说来,或见于伤寒病的风寒束肺证;或见于温热病的卫分证。随着病情的发展,继而出现高热,喘促,甚至鼻翼煽动,咳吐黄痰,胸痛,脉滑数等表现时,相当于温热病的气分证(亦有“喘咳”、“肺胀”等称)。若邪热秽浊之气灼液成痰,内闭心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辨治 感染性疾患 风寒束肺证 温热病 气分证 邪热 喘促 证候分析 脉滑
下载PDF
通窍活血汤治愈脑外伤性精神障碍(附3例报告)
10
作者 陈鼎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4年第9期862-863,共2页
通窍活血汤治愈脑外伤性精神障碍(附3例报告)广东省汕头市第四人民医院陈鼎盛中医治疗精神病的主要理论,首推痰迷心窍学说。脑外伤性精神障碍的治疗如果从痰迷心窍学说中寻找理论依据,显然无所适从。现将近期治验3例报道如下:病... 通窍活血汤治愈脑外伤性精神障碍(附3例报告)广东省汕头市第四人民医院陈鼎盛中医治疗精神病的主要理论,首推痰迷心窍学说。脑外伤性精神障碍的治疗如果从痰迷心窍学说中寻找理论依据,显然无所适从。现将近期治验3例报道如下:病例1 许某,男,25岁,未婚,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窍活血汤 脑外伤 精神障碍 中医治疗 气血凝滞脑气 治验 脑益嗪 脑复康 脉滑 先煎
下载PDF
古方今用治疗代谢综合征
11
作者 王玉平 郭丽 刘红 《中国民间疗法》 2015年第6期48-48,共1页
五苓散案 患者某,女,65岁,2013年8月22日初诊。主诉:面目及双下肢浮肿10余年。反复查血生化:空腹血糖(FPG)6.10-7.8mmol/L,甘油三酯(TG)1.7-2.0 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0.16mmol/L,肝功、肾功、血常规、尿常规均... 五苓散案 患者某,女,65岁,2013年8月22日初诊。主诉:面目及双下肢浮肿10余年。反复查血生化:空腹血糖(FPG)6.10-7.8mmol/L,甘油三酯(TG)1.7-2.0 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0.16mmol/L,肝功、肾功、血常规、尿常规均无异常,平素反复口服利尿剂控制水肿,形体肥胖,体重指数(BMI)27.2,舌质淡、苔白润、脉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特发性水肿 空腹血糖 五苓散 肾功 血生 脉滑 半夏泻心汤加减 桃核承气汤 胃脘痞满
下载PDF
中医辨证治胃炎
12
作者 王豪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2021年第5期46-46,共1页
胃炎是指任何病因引起的胃黏膜炎症,属于中医“胃痞”“胃痛”等范畴。中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主要与饮食、情志、感受邪气、脾胃虚弱等因素有关,需辨证施治。饮食积滞证主症:胃脘胀满,疼痛拒按,嗳腐吞酸,甚则呕吐,舌质红,苔厚腻,脉滑紧... 胃炎是指任何病因引起的胃黏膜炎症,属于中医“胃痞”“胃痛”等范畴。中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主要与饮食、情志、感受邪气、脾胃虚弱等因素有关,需辨证施治。饮食积滞证主症:胃脘胀满,疼痛拒按,嗳腐吞酸,甚则呕吐,舌质红,苔厚腻,脉滑紧。治宜消导行滞、和胃止痛。方药:保和丸加减。陈皮8克,厚朴、清半夏各12克,茯苓、山楂、神曲、莱菔子、连翘各10克,木香(后下)6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苔厚腻 胃脘胀满 疼痛拒按 清半夏 脉滑 消导 脾胃虚弱 辨证施治
下载PDF
临床失败病例1例报告
13
作者 李伟莉 《中医临床与保健》 1991年第4期27-27,共1页
王某女性,28岁,已婚,于1989年11月8日入院患者停经95天,恶心呕吐月余入院。刻下食入即吐,水米难入,吐出物为酸水或黄苦水,挟血丝,伴口干喜饮,小便黄赤,大便半月未行,舌质红,苔薄黄,脉滑利,妇检:子宫孕3月大小,血hc1T400mg/ml:CO<sub&... 王某女性,28岁,已婚,于1989年11月8日入院患者停经95天,恶心呕吐月余入院。刻下食入即吐,水米难入,吐出物为酸水或黄苦水,挟血丝,伴口干喜饮,小便黄赤,大便半月未行,舌质红,苔薄黄,脉滑利,妇检:子宫孕3月大小,血hc1T400mg/ml:CO<sub>2</sub>-CP21.6mol/L。入院后辨证为肝胃不和,气阴两伤,后先经抑肝和胃,益气养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败病例 肝胃不和 气阴两伤 抑肝 小便黄赤 养阴 吐出物 脉滑 胃失和降 入院患者
下载PDF
苇茎汤治验举隅
14
作者 张红武 《青海医药杂志》 1992年第3期53-53,共1页
千金苇茎汤乃疗肺痈之名方,笔者在临证中用之每获佳效,后试用治其它内痈,亦收良效。现简介如下: 例一,患者,男、50岁,因感冒发烧咳嗽在医院治疗十数天未效,而来就诊,症见高热寒战,咳嗽气急,胸闷而隐隐作痛,咳痰浊臭,舌红苔黄、脉滑数。
关键词 苇茎汤 治验举隅 肺痈 脉滑 舌红 山甲 右肺 咳痰 清热利湿 清热化湿
下载PDF
温胆汤化裁治疗心血管疾病体会 被引量:5
15
作者 耿强 牛天福 +5 位作者 祁慧霞 王建平 杨小燕 李娟 郭建丽 曲润波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6年第9期1373-1374,共2页
温胆汤早期记载可见于《集验方》与《三因极-病证方论》,现今所提及的多指《三因极-病证方论》之温胆汤。南宋陈无择在其撰写的《三因极-病证方论》第十卷"惊悸证治"条下载有温胆汤,方为:陈皮三两,半夏二两,茯苓一两半,炙甘草一两,... 温胆汤早期记载可见于《集验方》与《三因极-病证方论》,现今所提及的多指《三因极-病证方论》之温胆汤。南宋陈无择在其撰写的《三因极-病证方论》第十卷"惊悸证治"条下载有温胆汤,方为:陈皮三两,半夏二两,茯苓一两半,炙甘草一两,竹茹二两,枳实二两共为粗末,每服四大钱,加生姜五片,大枣一个[1],煎七分,去滓,食前服。全方诸药,二温、二平、二凉,均以治痰见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胆汤 心血管疾病 陈无择 方诸 三因 此方 心脏神经官能症 清热化痰 痰湿内蕴
下载PDF
补阴固涩汤治疗糖尿病60例 被引量:3
16
作者 袁彩华 《广西中医药》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8-18,共1页
从1980~1988年,笔者用自拟补阴固涩汤治疗糖尿病6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一、一般资料:60例中,男48例,女12例,15~20岁2例,21~30岁6例,31~40岁12例,41~50岁20例,51~60岁10例,61岁以上者10例,平均年龄为46.4岁;病程最长者8年,最短... 从1980~1988年,笔者用自拟补阴固涩汤治疗糖尿病6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一、一般资料:60例中,男48例,女12例,15~20岁2例,21~30岁6例,31~40岁12例,41~50岁20例,51~60岁10例,61岁以上者10例,平均年龄为46.4岁;病程最长者8年,最短者22天,平均病程为1年7个月。治疗天数34天至189天,平均治疗天数67.2天,治愈55例,好转2例,无效3例,治愈率达91.5%。二、诊断标准:烦渴多饮,口干舌燥,尿频量多,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洪数。化验室检查,糖尿测定一般在+~++++,血糖测定(福林-吴氏法)一般在130~210mg%(7.22~11.66mmol/L),其余均未发现异常。三、方药及用法:生地黄20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天数 补阴 血糖测定 舌边尖红 洪数 多食易饥 空腹血糖 诊断标准 脉滑实有力 莲须
下载PDF
针刺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体会
17
作者 刘爱珍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S1期51-52,共2页
针刺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体会刘爱珍(北京中医学院东直门医院针灸科,100700)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病中最常见的一种,其特点为精神统一性失调,表现为思维、情感和行为障碍。好发于青壮年,据统计,21~30岁之间的发病者占半数以... 针刺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体会刘爱珍(北京中医学院东直门医院针灸科,100700)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病中最常见的一种,其特点为精神统一性失调,表现为思维、情感和行为障碍。好发于青壮年,据统计,21~30岁之间的发病者占半数以上。目前,对本病的病因尚无确切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中医学院 行为障碍 针灸科 东直门医院 病者 天枢 络穴 神庭 脉滑数有力 脾虚生痰
下载PDF
导赤散加味治疗杀虫脒中毒血尿16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超 任太莹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1993年第11期12-12,共1页
杀虫脒是具有杀虫兼杀螨的农药,因口服致急性中毒者临床较多见,中毒后可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血尿及化学性膀胱炎。笔者近几年来运用导赤散加味治疗杀虫脒中毒致血尿16例,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临床资料 16例中女性12例,男性4例,年龄... 杀虫脒是具有杀虫兼杀螨的农药,因口服致急性中毒者临床较多见,中毒后可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血尿及化学性膀胱炎。笔者近几年来运用导赤散加味治疗杀虫脒中毒致血尿16例,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临床资料 16例中女性12例,男性4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53岁。全部系口服中毒,服药量在50~200毫升,均于服药后两天左右出现小便短涩带血,血色鲜红,或有血块夹杂而下,或伴尿频、尿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虫脒中毒 导赤散 服药量 化学性膀胱炎 凉血止血 清热凉血 临床资料 脉滑 少腹胀满 小腹疼痛
下载PDF
四妙散加味治疥疮
19
作者 贺长军 《西部中医药》 1991年第4期13-13,共1页
笔者近两年用四妙散加味治疗疥疮15例,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药物组成:苍术10g,黄柏10g,牛膝10g,薏苡仁30g,川芎15g,苦参15g,蛇床子15g, 百部15g,土茯苓12g,川椒6g。用法:将上药煎煮两次,取500ml,一半内服,一半外擦,同时配合硫磺软膏交... 笔者近两年用四妙散加味治疗疥疮15例,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药物组成:苍术10g,黄柏10g,牛膝10g,薏苡仁30g,川芎15g,苦参15g,蛇床子15g, 百部15g,土茯苓12g,川椒6g。用法:将上药煎煮两次,取500ml,一半内服,一半外擦,同时配合硫磺软膏交替外用。病例:耿某,男,16岁,学生,1990年8月15日就诊。自述居住潮湿身染此疾,初期双上肢瘙痒,起红色丘疹,抓后局部皮肤渗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妙散 外擦 红色丘疹 硫磺软膏 川椒 舌质淡红 脉滑 彻夜不眠 川芍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中医方案部分(第二部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被引量:5
20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0年第4期35-35,共1页
2. 2. 2湿热蕴肺证临床表现:低热或不发热,微恶寒,乏力,头身困重,肌肉酸痛,干咳痰少,咽痛,口干不欲多饮,或伴有胸闷脘痞,无汗或汗出不畅,或见呕恶纳呆,便溏或大便粘滞不爽。舌淡红,苔白厚腻或薄黄,脉滑数或濡。推荐处方:槟榔10 g,草果10... 2. 2. 2湿热蕴肺证临床表现:低热或不发热,微恶寒,乏力,头身困重,肌肉酸痛,干咳痰少,咽痛,口干不欲多饮,或伴有胸闷脘痞,无汗或汗出不畅,或见呕恶纳呆,便溏或大便粘滞不爽。舌淡红,苔白厚腻或薄黄,脉滑数或濡。推荐处方:槟榔10 g,草果10 g,厚朴10 g,知母10 g,黄芩10 g,柴胡10 g,赤芍10 g,连翘15 g,青蒿10 g(后下),苍术10 g,大青叶10 g,生甘草5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甘草 微恶寒 诊疗方案 无汗 脉滑 便溏 呕恶 脘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