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2篇文章
< 1 2 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DT教学在进修医师脊柱肿瘤培训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永强 周华 刘忠军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24年第1期6-8,共3页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multi-disciplinary team, MDT)教学在脊柱肿瘤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进修的脊柱外科专业的32名进修医师为研究对象,采用试验对照方法,在脊柱原发性肿瘤教学时采取MD...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multi-disciplinary team, MDT)教学在脊柱肿瘤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进修的脊柱外科专业的32名进修医师为研究对象,采用试验对照方法,在脊柱原发性肿瘤教学时采取MDT教学,在脊柱转移瘤教学时采取传统查房方法教学。通过客观的考核、课堂体验调查,对比两种不同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结果:考核结果表明,在判断肿瘤良恶性、制定手术方案以及术后是否需要放化疗或靶向治疗这3个问题上,两种教学方法下医师得分分别为(9.0±1.1)分、(9.2±0.7)分、(9.1±0.8)分以及(7.4±1.4)分、(7.2±1.1)分、(6.8±0.9)分,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查结果表明,65.6%的医师认为MDT教学使其对脊柱肿瘤更感兴趣,71.9%的医师认为MDT教学提高了其自主学习能力,75.0%的医师认为MDT教学提高了其学习效率,87.5%的医师认为MDT教学增长了其脊柱肿瘤的相关知识。结论:采用MDT教学可以激发进修医师的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及学习效率,更好地掌握脊柱肿瘤相关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协作诊疗 脊柱肿瘤 进修医师 教学方法
下载PDF
3D打印模型联合PBL教学法在脊柱肿瘤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
作者 吴炳轩 刘宝戈 《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11期58-61,共4页
目的 探讨3D打印模型联合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在研究生脊柱肿瘤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纳入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骨科参加规范化培训的研究生32名作为研究对象,分为... 目的 探讨3D打印模型联合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在研究生脊柱肿瘤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纳入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骨科参加规范化培训的研究生32名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n=16)和对照组(n=16)。试验组采用PBL与3D打印模型相结合的脊柱肿瘤教学模式,对照组同样采用PBL教学模式,但仅使用常规解剖模型进行讲解。分别对2组学生进行脊柱肿瘤专业理论考核及临床技能考核,通过问卷获得学生的教学满意度调查。结果 试验组学生的考核成绩中位数为92.0(90.0,93.0)分,高于对照组学生的87.5(85.3,9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学生的教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基于3D打印模型和问题导向型学习PBL的研究生脊柱肿瘤教学改革研究,能够更好调动研究生学习主动性,提升学生骨科专业理论知识成绩、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和反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肿瘤 3D打印 模型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 教学改革 教学满意度
下载PDF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对脊柱肿瘤患者围术期指标及脊柱稳定性的影响
3
作者 吴冬灵 王杰斌 《黑龙江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1184-1186,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脊柱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脊柱肿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行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行PVP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脊柱稳定性、脊...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脊柱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脊柱肿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行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行PVP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脊柱稳定性、脊柱功能、疼痛评分、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腰椎前凸角高于对照组,胸椎后凸角、矢状面平衡低于对照组,术后ODI评分、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术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VP治疗脊柱肿瘤效果更佳,可减轻手术创伤,加快脊柱功能恢复,减轻对脊柱稳定性的损害,且并发症少,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肿瘤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 围术期指标 脊柱稳定性 并发症
下载PDF
乏血供和非乏血供脊柱肿瘤动态核磁共振灌注的特征
4
作者 杨俊涛 何全杰 +3 位作者 焦勇强 郭光辉 陈俊丽 王玉洁 《临床骨科杂志》 2024年第5期658-661,共4页
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DCE-MRI)在评估脊柱肿瘤血供方面的应用。方法将36例脊柱转移瘤患者先后进行DCE-MRI灌注成像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根据DSA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乏血供组(A组,10例)和非乏血供组(B组,26例)。比较两组DC... 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DCE-MRI)在评估脊柱肿瘤血供方面的应用。方法将36例脊柱转移瘤患者先后进行DCE-MRI灌注成像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根据DSA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乏血供组(A组,10例)和非乏血供组(B组,26例)。比较两组DCE-MRI灌注图像上血流量(BF)比值、峰值增强参数、血管通透性(Ktrans)、血浆体积(VP)的差异。结果DCE-MRI灌注图像上VP、BF比值、Ktrans、峰值增强参数B组均大于A组(P<0.05)。结论DCE-MRI评估脊柱肿瘤血供稳定可靠,乏血供脊柱肿瘤和非乏血供脊柱肿瘤的动态核磁共振灌注有明显的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增强核磁灌注 血浆体积 脊柱肿瘤 血管通透性
下载PDF
渐进式康复护理在脊柱肿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HRQoL评分的影响
5
作者 巨亮 朱小英 +1 位作者 杨旸 李莉莉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33期175-178,共4页
目的探讨渐进式康复护理在脊柱肿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RQoL)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90例接受脊柱肿瘤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5例,常规康复护理)和观察... 目的探讨渐进式康复护理在脊柱肿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RQoL)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90例接受脊柱肿瘤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5例,常规康复护理)和观察组(45例,渐进式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的心理状态、疼痛程度、癌因性疲乏程度、生活质量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Piper疲乏修订量表(RPFS)各维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的症状、影响、活动及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症状、影响、活动及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渐进式康复护理在脊柱肿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负性情绪,减轻疼痛程度,降低癌因性疲乏程度,提升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肿瘤 渐进式康复护理 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评分 视觉模拟评分法 BARTHEL指数
下载PDF
基于“阳化气,阴成形”探析脊柱肿瘤的辨治
6
作者 陈江 徐翠萍 +3 位作者 胡玉星 潘渴 凌云 邝涛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11期158-162,共5页
本文探讨了基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的脊柱肿瘤辨治方法。脊柱作为督脉“贯脊属肾”之所,参与总督一身之阳,“阳化气”不足,阳不制阴,导致“阴成形”太过是脊柱肿瘤发生之关键,通过寒积、痰凝、血瘀三个角度深入研究和理解中医“阳化... 本文探讨了基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的脊柱肿瘤辨治方法。脊柱作为督脉“贯脊属肾”之所,参与总督一身之阳,“阳化气”不足,阳不制阴,导致“阴成形”太过是脊柱肿瘤发生之关键,通过寒积、痰凝、血瘀三个角度深入研究和理解中医“阳化气,阴成形”理论在脊柱肿瘤防治中的应用,有望为脊柱肿瘤的防治提供有益的指导,为传统中医的传承和创新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化气 阴成形 脊柱肿瘤 中医辨治
下载PDF
脊柱肿瘤手术病人脑脊液漏影响因素的Meta分析
7
作者 杨猛 蒋小娟 +2 位作者 刘思 何文倩 侯兵兵 《全科护理》 2024年第9期1640-1644,共5页
目的:明确脊柱肿瘤手术病人脑脊液漏的影响因素,为减少脑脊液漏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中英文数据库有关脊柱肿瘤手术病人脑脊液漏影响因素的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12月1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质量评价、数... 目的:明确脊柱肿瘤手术病人脑脊液漏的影响因素,为减少脑脊液漏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中英文数据库有关脊柱肿瘤手术病人脑脊液漏影响因素的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12月1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质量评价、数据提取,采用Stata 12.0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篇文献,其中5篇病例对照研究,2篇回顾性队列研究,包括8319例病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OR=1.78,95%CI(1.14,2.79)]、吸烟史[OR=1.50,95%CI(1.05,2.14)]、二次手术[OR=2.95,95%CI(1.80,4.82)]、手术时间长[WMD=22.71,95%CI(6.11,39.32)]、术中出血量多[WMD=113.92,95%CI(97.19,130.65)]是脊柱肿瘤手术病人术后出现脑脊液漏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发生脑脊液漏的危险因素多,关键在于预防,术前应当对病人进行全面评估,并制订周密计划,从而减少不良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肿瘤 脑脊液漏 影响因素 META分析
下载PDF
神经肌电图在合并神经损伤脊柱肿瘤手术前后的应用效果分析
8
作者 刘鑫 《黑龙江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169-171,共3页
目的:探讨神经肌电图在合并神经损伤脊柱肿瘤手术前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期间医院接收的合并神经损伤脊柱肿瘤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脊柱手术治疗,手术前后采用双下肢神经肌电图联合诱发电位检查,分析其神... 目的:探讨神经肌电图在合并神经损伤脊柱肿瘤手术前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期间医院接收的合并神经损伤脊柱肿瘤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脊柱手术治疗,手术前后采用双下肢神经肌电图联合诱发电位检查,分析其神经损伤性质,并将其与手术确诊结果进行比较;对比术前、术后患者的神经H反射、H反射的潜伏期、下肢体感诱发电位、胫神经潜伏期。结果:采用双下肢神经肌电图联合诱发电位检查确定损伤性质发现,诊断正确93例,误诊7例,诊断准确率为93.00%。通过Kappa方法检验发现,双下肢神经肌电图联合诱发电位检查确定的损伤性质与手术确诊结果一致性良好(k=0.81);术后患者的神经H反射、H反射的潜伏期明显低于术前(P<0.05)。术后患者的下肢体感诱发电位、胫神经潜伏期明显低于术前(P<0.05)。结论:对于合并神经损伤的脊柱肿瘤患者,术前采取双下肢神经肌电图联合诱发电位检查,可准确评估患者的神经损伤程度;而脊柱手术治疗期间通过其检查,可获取相关数值以预判术后神经恢复程度,对判断手术效果有良好作用,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肿瘤 神经损伤 神经肌电图 H反射 体感诱发电位
下载PDF
整体护理对降低脊柱肿瘤术后患者相关并发症的影响
9
作者 胡锐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5期0086-0089,共4页
探讨整体护理对降低脊柱肿瘤术后患者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4月-2023年11月间我院收治的58例脊柱肿瘤术后患者,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整体护理)。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护理后SAS、SDS评分,护理满意度、肌... 探讨整体护理对降低脊柱肿瘤术后患者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4月-2023年11月间我院收治的58例脊柱肿瘤术后患者,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整体护理)。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护理后SAS、SDS评分,护理满意度、肌力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差异显著。结论 整体护理对降低脊柱肿瘤术后患者相关并发症具有显著影响,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护理满意度,提高肌力恢复水平,为术后康复提供了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肿瘤 整体护理 并发症 焦虑 抑郁情绪
下载PDF
基于实时3D鹰眼手术系统的CBL教学在脊柱肿瘤外科住培教学中的应用
10
作者 王鹏儒 王应天 +2 位作者 周尚斌 段树杰 李博 《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 2024年第3期178-182,共5页
目的研究基于实时3 D鹰眼手术系统的CBL教学在脊柱肿瘤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带教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12月脊柱肿瘤外科住培的48名学员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实时3 D手术系统的CB... 目的研究基于实时3 D鹰眼手术系统的CBL教学在脊柱肿瘤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带教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12月脊柱肿瘤外科住培的48名学员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实时3 D手术系统的CBL教学,对照组则利用传统的住培教学方案开展脊柱肿瘤外科教学。比较两组住院医师出入科考试、技能操作考核以及学员对教学过程、课堂氛围与满意度的问卷调查结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入科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课程结束后出科考核成绩,在理论考试成绩方面,观察组总成绩(76.00±6.30)分明显高于对照组(68.75±7.46)分,且在脊柱解剖学知识以及影像学知识方面成绩更加优秀,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问卷调查提示,观察组课堂气氛、疾病认识程度、手术操作的掌握程度以及课堂总满意度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基于实时3 D手术系统的CBL教学在脊柱肿瘤的住培教学中有较明显的优势,在医师培养中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案例为基础的学习 3D外窥镜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脊柱肿瘤外科
下载PDF
全脊椎切除及脊柱稳定性重建治疗颈胸段脊柱肿瘤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0
11
作者 李冬月 刘晓光 +3 位作者 刘忠军 姜亮 韦峰 于淼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964-970,共7页
目的 :探讨颈胸段脊柱肿瘤全脊椎切除的手术方式、脊柱重建策略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8年1月-2013年12月行全脊椎切除术治疗的颈胸段脊柱肿瘤病例11例,病理诊断包括骨巨细胞瘤5例,骨母细胞瘤1例,Ewing肉瘤1例,浆细胞... 目的 :探讨颈胸段脊柱肿瘤全脊椎切除的手术方式、脊柱重建策略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8年1月-2013年12月行全脊椎切除术治疗的颈胸段脊柱肿瘤病例11例,病理诊断包括骨巨细胞瘤5例,骨母细胞瘤1例,Ewing肉瘤1例,浆细胞性骨髓瘤1例,甲状腺滤泡型转移癌2例,前列腺转移癌1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胸背部疼痛,术前VAS评分为7.45±0.82分;脊髓损伤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B级1例,C级3例,D级6例,E级1例。所有病例术前根据Tomita脊柱肿瘤外科分期评估均为间室外病变。4例C7-T1段肿瘤行一期前后联合入路全脊椎切除,前方钛网、钛板重建;7例T2-T4段肿瘤行单一后路整块全脊椎切除(TES),前方单纯钛网重建。两种术式后方均为钉棒系统重建。观察患者术中术后并发症以及脊柱重建稳定性情况。结果:手术时间298-573min,平均423.9min;术中失血量800-3800ml,平均2077ml。4例术中胸膜破裂,2例术后神经功能一过性下降,7例术中结扎病椎神经根,残留轻度胸前区不适。所有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34.7个月,1例前列腺转移癌患者死亡,其余均无局部复发。术后患者疼痛明显改善,VAS评分由术前7.45±0.82分下降至术后2.55±0.69分(P〈0.05)。术后神经功能2例(术前D级1例,E级1例)保持原有水平,余均获得改善,均未出现内固定失败。结论:全脊椎切除治疗颈胸段脊柱肿瘤可以获得满意的局部控制,缓解疼痛,改善神经功能,应根据肿瘤位于颈胸段脊柱近端(C7-T1)或远端(T2-T4)而制定个体化手术方式及脊柱重建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肿瘤 颈胸段 全脊椎切除 手术方式 脊柱重建
下载PDF
放射性粒子置入近距离照射治疗脊柱肿瘤 被引量:17
12
作者 刘晓光 袁慧书 +3 位作者 刘忠军 王俊杰 马庆军 党耕町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5期346-349,共4页
目的:探讨放射性粒子置入近距离照射治疗脊柱肿瘤的方法和初步结果。方法:2002年10月~2004年5月对收治的13例脊柱肿瘤患者在CT监测下经皮穿刺活检明确病理诊断,确定肿瘤对放疗敏感后应用125I粒子置入近距离照射治疗。依术前的计算机模... 目的:探讨放射性粒子置入近距离照射治疗脊柱肿瘤的方法和初步结果。方法:2002年10月~2004年5月对收治的13例脊柱肿瘤患者在CT监测下经皮穿刺活检明确病理诊断,确定肿瘤对放疗敏感后应用125I粒子置入近距离照射治疗。依术前的计算机模拟计算结果确定粒子置入的数量和三维间隔,2例术中在C型臂X线机监视下于残存肿瘤内置入粒子;11例于CT监测下经皮穿刺在肿瘤病灶内置入粒子。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术中无并发症发生。平均随访25个月。术后4~11d起效,疼痛缓解9例(VAS评分<20mm),减轻4例(VAS评分20~40mm),疗效持续3~19个月。3例肿瘤生长得到抑制。2例分别于术后3个月、9个月死于肝脏衰竭,1例于术后6个月死于肺转移,1例术后16个月死于多器官衰竭,其他9例患者末次随访时仍存活。随访中无放射性脊髓神经病发生。结论:对于不宜采用手术治疗或术中无法全切而又对放疗敏感的脊柱肿瘤患者采用瘤体内置入放射性粒子近距离照射治疗可以延缓肿瘤生长、缓解疼痛,保持生活质量、减少手术治疗并发症;是治疗晚期脊柱肿瘤的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肿瘤 放射性 粒子 近距离照射
下载PDF
“自锁式”人工椎体在脊柱肿瘤综合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3
作者 吴志宏 叶启彬 +2 位作者 邱贵兴 李世英 林进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88-292,共5页
本文报告自1992年以来采用自行研制的“自锁式”人工椎体治疗14例脊柱肿瘤合并截瘫病例,其中恶性巨细胞瘤2例,软骨肉瘤1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和纤维肉瘤和血管瘤各1例,骨髓瘤4例,转移瘤4例(肾上腺透明细胞瘤、前列腺癌及肺癌)... 本文报告自1992年以来采用自行研制的“自锁式”人工椎体治疗14例脊柱肿瘤合并截瘫病例,其中恶性巨细胞瘤2例,软骨肉瘤1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和纤维肉瘤和血管瘤各1例,骨髓瘤4例,转移瘤4例(肾上腺透明细胞瘤、前列腺癌及肺癌)。采取前方八路切除肿瘤减压后,即用人工椎体重建脊柱的稳定性,术后辅以化疗和放疗,结果满意。术后平均随诊了20.6月(3月~3年8月),随诊时仍存活者10例(占71.3%),其中存活了2年以上5例;死亡病例中,术后平均生存19.8月。患者生活质量均得到明显改善,为脊柱肿瘤治疗提供了又一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椎体 脊柱肿瘤 综合疗法
下载PDF
脊柱肿瘤切除术后稳定性重建 被引量:20
14
作者 阮狄克 何勍 丁宇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9期843-846,共4页
目的 :探索脊柱肿瘤切除术后稳定性重建的方法与效果。方法 :本组对 2 8例脊柱肿瘤实施了椎体切除 ,扇形半脊椎切除、附件切除和全脊椎切除四种术式 ,同时采用了椎体间植骨 ,人工椎体及前、后路内固定重建技术。结果 :全组病人局部疼痛... 目的 :探索脊柱肿瘤切除术后稳定性重建的方法与效果。方法 :本组对 2 8例脊柱肿瘤实施了椎体切除 ,扇形半脊椎切除、附件切除和全脊椎切除四种术式 ,同时采用了椎体间植骨 ,人工椎体及前、后路内固定重建技术。结果 :全组病人局部疼痛及放射痛缓解 ,13例截瘫患者中 11例肌力均有不同程度改善。 11例原发良性肿瘤中 2例术后 4和10年复发 ,1例伴恶变 ,均再次治疗。 11例原发恶性肿瘤中 2例术后 9和 12个月死亡 ,1例植骨块脱出 ,再次手术 ,另 1例局部肿瘤复发截瘫加重 ,再次手术但神经功能无恢复。内固定并发症有 :钉尾螺母松动脱落 1例 ,椎弓根螺钉位置不良 4例计 9枚。结论 :应用椎体间植骨、人工椎体并辅以前、后路内固定可有效重建脊柱稳定性 ,促进患者术后早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肿瘤 稳定性 治疗 外科手术
下载PDF
3D打印技术在脊柱肿瘤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15
作者 王琪 刘军 +8 位作者 王亚楠 马骏雄 孟令志 朴美慧 张明海 曹志强 柳云恩 项良碧 侯明晓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11期16-19,共4页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辅助脊柱肿瘤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对22例脊柱肿瘤患者术前行CT扫描,收集数据进行三维模型重建,使用3D打印机制作出与实体1:1大小的病灶区域的脊柱模型,参考打印模型,制定手术方案、模拟手术操作、预处理内置物,指导...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辅助脊柱肿瘤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对22例脊柱肿瘤患者术前行CT扫描,收集数据进行三维模型重建,使用3D打印机制作出与实体1:1大小的病灶区域的脊柱模型,参考打印模型,制定手术方案、模拟手术操作、预处理内置物,指导治疗。结果 22例均手术成功,症状均较术前有改善。术中参照打印模型,做到了精确、完整的切除病灶区域。术后X线复查,可见内置物位置良好,未见松动、移位。结论使用3D打印技术能够直观、全面的显示脊柱病灶区域的解剖毗邻关系,术者能够提前熟悉病灶,术中可以精确、完整的切除肿瘤,避免重要血管、神经的损伤,预处理内置物材料,进而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技术 脊柱肿瘤 模型 解剖学
下载PDF
原发脊柱肿瘤的外科分区与手术治疗 被引量:8
16
作者 阮狄克 何勍 +3 位作者 侯黎升 梁戈 李景云 丁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6期326-329,共4页
目的 :探讨原发脊柱肿瘤的外科分区 ,提高手术疗效。方法 :对 15例原发性脊柱肿瘤患者的肿瘤进行分区 ,根据分区制订手术方案。手术方法有 :(1)全脊椎切除 5例 ,(2 )椎体切除 7例 ,(3)矢状扇形半脊椎切除 2例 ,(4 )椎体附件扇形切除 1例... 目的 :探讨原发脊柱肿瘤的外科分区 ,提高手术疗效。方法 :对 15例原发性脊柱肿瘤患者的肿瘤进行分区 ,根据分区制订手术方案。手术方法有 :(1)全脊椎切除 5例 ,(2 )椎体切除 7例 ,(3)矢状扇形半脊椎切除 2例 ,(4 )椎体附件扇形切除 1例。 9例患者术后局部脊柱前路或后路内固定重建脊柱稳定性。结果 :全部患者术后局部疼痛和放射痛缓解 ,肌力改善 ,有坚强内固定者术后 2周在支具 (石膏 )保护下离床活动。 7例良性肿瘤平均随访 4 5年 ,均无局部复发、恶变与转移现象 ,8例恶性肿瘤平均随访 3 4年 ,1例于术后 1年死亡 ,1例骨髓瘤患者术后半年局部复发 ,截瘫症状加重 ,行二次减压手术。结论 :根据WBB脊柱肿瘤外科分区而提出的手术计划是一个积极的探索 ,本组结果表明脊柱肿瘤切除较彻底 ,复发率低 ,近、中期疗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肿瘤 WBB外科分区 手术治疗
下载PDF
手臂位置对射波刀放射治疗脊柱肿瘤患者的剂量学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君 刘旭红 +3 位作者 王工 程程 庄洪卿 杨瑞杰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82-186,共5页
目的:评估患者手臂位置变化对射波刀脊柱肿瘤放射治疗潜在剂量学的影响。方法:选取胸椎与腰椎肿瘤患者各12例,勾画患者手臂轮廓并修改CT值和密度,使其等效为空气,模拟手臂完全移出射野的极端情况。保留原治疗计划的射束条件再次计算剂量... 目的:评估患者手臂位置变化对射波刀脊柱肿瘤放射治疗潜在剂量学的影响。方法:选取胸椎与腰椎肿瘤患者各12例,勾画患者手臂轮廓并修改CT值和密度,使其等效为空气,模拟手臂完全移出射野的极端情况。保留原治疗计划的射束条件再次计算剂量,通过与原始计划的剂量体积直方图(dose-volume histogram,DVH)的参数比较,分析计划靶区(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100%处方剂量的覆盖体积(V_(100))、95%PTV体积受照剂量(D_(95))、90%PTV体积受照剂量(D_(90))、适形指数(conformity index,CI)与异质性指数(heterogeneity index,HI),以及脊髓、胃、食管、肠道的最大受照剂量(D_(max))、1cc体积(1 mL)受照剂量(D_(1cc))和2cc体积(2 mL)受照剂量(D_(2cc))的变化。结果:与原治疗计划相比,模拟计划的PTV V_(100)、D_(95)、D_(90)、CI平均升高0.86%、2.02%、1.97%、0.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脊髓D_(max)、D_(1cc)与D_(2cc)平均升高2.35%、2.59%、1.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D_(2cc)平均升高1.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食管与肠道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基于射波刀的脊柱肿瘤放射治疗过程中最极端的双臂位置情况下,发现手臂位置的改变对剂量学影响很小,并且随手臂位置的改变,靶区与危及器官(organ at risk,OAR)的剂量有所增加,但增幅相对较小,因此,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患者确实无法始终保持手臂位置一致时,可以进行合理的调整,但是为了保证剂量的精确投照,应尽可能实现患者治疗体位的稳定性与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波刀 手臂位置 脊柱肿瘤 剂量学
下载PDF
介入栓塞在脊柱肿瘤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吴少杰 唐仪 +3 位作者 杨厚林 陈良生 方主亭 张玮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993-996,共4页
目的探讨术前选择性介入栓塞在减少脊柱肿瘤外科手术中出血的效果和提高手术疗效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83例脊柱肿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26例患者外科手术前对肿瘤血管选择性介入栓塞(栓塞组),57例患者术前未行介入栓塞(对照组),比较两... 目的探讨术前选择性介入栓塞在减少脊柱肿瘤外科手术中出血的效果和提高手术疗效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83例脊柱肿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26例患者外科手术前对肿瘤血管选择性介入栓塞(栓塞组),57例患者术前未行介入栓塞(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创伤、术后恢复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创伤、术后恢复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组术后出血并发症率显著低于对照组(0和5.8%,P<0.05)。结论对于脊柱肿瘤特别是富血供肿瘤术前选择性栓塞肿瘤血管能有效减少外科手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出血,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期恢复,是一项有临床实用价值的微创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肿瘤 栓塞 手术 出血
下载PDF
Tomita及改良Tokuhashi结合脊柱肿瘤不稳评分在脊柱转移瘤患者治疗决策中的可信度和可重复性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王玉玞 祖佳宁 +3 位作者 由长城 奚春阳 姬烨 闫景龙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800-805,共6页
目的 :分析Tomita评分结合脊柱肿瘤不稳评分(spinal instability neoplastic score,SINS)和改良Tokuhashi评分结合SINS评分用于脊柱转移瘤患者治疗决策的可信度和可重复性,评价两套评分系统临床运用价值。方法:3名具有一定临床经验的脊... 目的 :分析Tomita评分结合脊柱肿瘤不稳评分(spinal instability neoplastic score,SINS)和改良Tokuhashi评分结合SINS评分用于脊柱转移瘤患者治疗决策的可信度和可重复性,评价两套评分系统临床运用价值。方法:3名具有一定临床经验的脊柱外科医生对41例脊柱转移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这3名脊柱外科医生用Tomita评分、改良Tokuhashi评分、SINS评分对每位患者进行评分,并运用改良Tokuhashi结合SINS评分及Tomita结合SINS评分决定患者的治疗方案。间隔20天后对上述病例进行重复分析,分析观察者间一致性和观察者内一致性。结果:Tomita结合SINS评分用于治疗决策时,平均观察者间一致性Kappa值为0.78(0.75~0.81),平均观察者内一致性Cronbach′sα系数为0.79(0.77~0.82)。改良Tokuhashi结合SINS评分用于治疗决策时,平均观察者间一致性Kappa值为0.68(0.65~0.72),平均观察者内一致性Cronbach′sα系数为0.73(0.72~0.75)。有17.9%的患者在两组系统评估后而得出不同治疗方案。结论:Tomita结合SINS评分和改良Tokuhashi结合SINS评分均具有较好的可信度和可重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转移瘤 Tomita评分 改良Tokuhashi评分 脊柱肿瘤不稳定评分 可信度 可重复性
下载PDF
546例脊柱肿瘤手术的麻醉经验总结 被引量:4
20
作者 朱秋峰 袁红斌 +2 位作者 蒋京京 徐海涛 石学银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69-571,共3页
关键词 脊柱肿瘤 骨组织 麻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