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23
篇文章
<
1
2
…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新生儿脐部感染原因及护理要点分析
1
作者
张素琴
吴维霜
+1 位作者
蔡丽霞
陈海兰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22期84-86,共3页
目的分析新生儿出现脐部感染的原因,比较不同护理措施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莆田市第一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60例新生儿列为研究对象,将其划分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分组依据为新生儿脐部不同的护理方法,每组分配新生儿3...
目的分析新生儿出现脐部感染的原因,比较不同护理措施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莆田市第一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60例新生儿列为研究对象,将其划分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分组依据为新生儿脐部不同的护理方法,每组分配新生儿30例。对照组新生儿均在分娩后实施常规脐部护理。观察组新生儿均开展系统的新生儿脐部感染原因分析,围绕分析结果,制订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并予以实施。不同护理措施实施完毕后,观察、评估两组新生儿的脐部情况,统计出现脐部感染的例数,计算发生率。向新生儿的家属发放新生儿科自制问卷,调查其对本组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新生儿出现脐部感染的感染率为3.33%(1/3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67%(8/30)(χ^(2)=4.706,P=0.030)。观察组新生儿家属临床护理满意度得分高于对照组[(96.35±6.23)分vs.(90.15±2.37)分,t=5.095,P<0.001]。结论引起新生儿脐部感染的原因十分复杂,临床应注意做好对相关原因的分析,制订并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以有效控制新生儿脐部感染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脐部感染
原因分析
护理对策
满意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断脐时间对新生儿脐部感染及产妇产后出血的影响
被引量:
1
2
作者
鲁廷芳
王博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6期57-58,共2页
目的:探讨与对比不同断脐时间对新生儿脐部感染及与产妇产后2h阴道出血的影响。方法:选择进行分娩的初产妇19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信封抽签1:1原则,把患者分为早期组与晚期组,各96例,早期组在胎儿娩出后在15 s内断脐,晚期组在等待...
目的:探讨与对比不同断脐时间对新生儿脐部感染及与产妇产后2h阴道出血的影响。方法:选择进行分娩的初产妇19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信封抽签1:1原则,把患者分为早期组与晚期组,各96例,早期组在胎儿娩出后在15 s内断脐,晚期组在等待胎儿脐带搏动停止后再结扎脐带,记录新生儿脐部感染及、产妇产后2 h阴道出血情况及产妇血清NA、5-HT含量变化情况。结果:晚期组的新生儿脐部感染发生率为2.1%,低于对照组的11.5%。晚期组的产妇产后2 h阴道出血量低于对照组。晚期组产后24 h与48 h的血清NA、5-HT含量都低于早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早期断脐,晚期断脐能有效预防新生儿脐部感染的发生,也能减少产妇产后2 h的阴道出血量,抑制血清NA、5-HT的释放,从而在临床上有很好的应用安全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断脐
晚期断脐
新生儿
脐部感染
阴道出血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生儿脐部感染的细菌学研究
被引量:
24
3
作者
杨志援
罗文英
林春婵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1期33-34,共2页
目的为查明当前新生儿脐部感染的临床微生物学状况,给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1993~1995年3年中收治的75例新生儿脐部感染,所获得的84株致病细菌的调查研究。结果发现社会获得性感染,其主要致病菌为革兰氏阳性球...
目的为查明当前新生儿脐部感染的临床微生物学状况,给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1993~1995年3年中收治的75例新生儿脐部感染,所获得的84株致病细菌的调查研究。结果发现社会获得性感染,其主要致病菌为革兰氏阳性球菌(67.2%)。而在医院感染的病例中,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要致病菌(56.8%)。所分离的细菌均具有多重耐药性,葡萄球菌对常用的一些抗生素,均有很高耐药率。大肠埃希氏菌、克雷伯氏菌除了对丁胺卡那、头孢噻肟、氟嗪酸敏感外,对其他种类抗生素均有很大程度耐药。30例疑因脐炎所致败血症新生儿血培养,结果10例为阳性,8例血培养的结果与脐部分泌物培养结果一致,另外两例所属菌种不同。结论揭示混合感染在新生儿脐炎中占有一定比例,值得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
感染
耐药率
新生儿
脐部感染
细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早期护理干预在新生儿脐部感染中的应用
被引量:
16
4
作者
谭丽平
王晓琴
+1 位作者
刘竹英
杨海红
《齐鲁护理杂志》
2017年第13期99-100,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在新生儿脐部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9例新生儿用计算机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新生儿的脐带脱落时间及感染率。结果:观察组脐带脱落时间及感...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在新生儿脐部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9例新生儿用计算机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新生儿的脐带脱落时间及感染率。结果:观察组脐带脱落时间及感染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能够在保证不影响脐带脱落时间的前提下有效预防脐部感染的出现,适合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部感染
新生儿
早期护理干预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生儿脐部感染原因及护理进展
被引量:
40
5
作者
李阳
黄群
何红燕
《护理学报》
2008年第7期18-21,共4页
新生儿脐断端是一个开放性创面,若护理不当,可导致局部乃至全身感染。有研究提示,新生儿脐炎可导致新生儿脐源性腹膜炎、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新生儿肺炎、新生儿败血症。在新生儿败血症中,脐部感染占66%~87%;且脐部是厌氧菌感...
新生儿脐断端是一个开放性创面,若护理不当,可导致局部乃至全身感染。有研究提示,新生儿脐炎可导致新生儿脐源性腹膜炎、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新生儿肺炎、新生儿败血症。在新生儿败血症中,脐部感染占66%~87%;且脐部是厌氧菌感染的好发部位,一旦发生严重感染将危及生命,死亡率达18.06%。为避免新生儿脐部感染,降低新生儿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国内护理同仁在脐部感染的原因、预防措施、护理技术改革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现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脐部感染
脐带结扎
二次剪脐
原因
护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循证护理在预防和控制新生儿脐部感染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
10
6
作者
瞿永凤
杨素芹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2年第11期1230-1231,共2页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和控制新生儿脐部感染中的作用。方法将足月分娩的新生儿20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00例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100例给予循证护理,观察2组脐部感染发生情况。结果脐残端5 d内愈合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脐部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和控制新生儿脐部感染中的作用。方法将足月分娩的新生儿20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00例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100例给予循证护理,观察2组脐部感染发生情况。结果脐残端5 d内愈合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脐部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循证护理在预防和控制新生儿脐部感染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护理
新生儿
脐部感染
预防
控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护理干预对预防新生儿脐部感染的影响
被引量:
8
7
作者
王楠楠
杨曼曼
李慧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第2期83-85,共3页
目的:观察与分析护理干预在预防新生儿脐部感染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6月-2015年6月于笔者所在医院出生的新生儿400例进行临床研究,通过随机数字列表法将所有新生儿随机分成对照组(200例)与研究组(200例)。对照组新生儿给...
目的:观察与分析护理干预在预防新生儿脐部感染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6月-2015年6月于笔者所在医院出生的新生儿400例进行临床研究,通过随机数字列表法将所有新生儿随机分成对照组(200例)与研究组(200例)。对照组新生儿给予常规脐部护理服务,研究组新生儿则施行护理干预。观察和记录两组新生儿的脐部感染发生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新生儿的脐带脱落时间为(4.98±2.39)d,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87±3.71)d,脐周皮损率(0)显著低于对照组(18.0%),脐部感染率(1.50%)显著低于对照组(11.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新生儿脐部感染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脐部感染
预防
护理干预
效果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生儿脐部感染的临床分析与对策
被引量:
12
8
作者
许同梅
倪月
《护理研究(中旬版)》
2006年第11期2969-2970,共2页
关键词
新生儿
脐部感染
临床分析
新生儿脐炎
母婴同室
新生儿
感染
感染
途径
系统发育
健康危害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生儿脐部感染原因调查
被引量:
7
9
作者
何建平
宋桂燕
仲孝琴
《浙江预防医学》
2004年第4期61-61,共1页
关键词
新生儿
脐部感染
危险因素
临床症状
卫生保健
炎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生儿脐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
5
10
作者
王志娟
吴富炜
杨靖娴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8年第6期508-510,共3页
目的:了解新生儿脐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参考。方法:对本院2014年3月—2017年10月住院新生儿脐部分泌物培养出的病原菌种类及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检出82株病原菌,革兰阳性菌占59.8%,...
目的:了解新生儿脐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参考。方法:对本院2014年3月—2017年10月住院新生儿脐部分泌物培养出的病原菌种类及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检出82株病原菌,革兰阳性菌占59.8%,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革兰阴性菌占39.0%,主要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喹努普汀/达福普汀高度敏感且无耐药菌株,对青霉素、红霉素耐药性较高;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最为敏感,对青霉素类及头孢类抗生素有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临床应高度重视新生儿脐部护理,对有感染迹象者可以先根据涂片结果经验性的选用抗生素治疗,同时进行细菌培养,并结合药敏结果及时调整用药,防止并发症的进一步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脐部感染
药敏试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肥胖成人脐部感染的换药体会
被引量:
3
11
作者
孟凡慧
杨晓秋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4年第5期94-94,共1页
关键词
肥胖
成人
脐部感染
换药方法
健康教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贝诺贝美预防新生儿脐部感染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
1
12
作者
付冬梅
甘秀华
梁路容
《海南医学》
CAS
2010年第19期146-146,132,共2页
目的观察贝诺贝美与75%酒精用于新生儿脐部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产科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进行脐部护理的新生儿80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400例,比较其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400例,感染率为1%,其中轻度感染4例,占1%,重度感染率为零;对照...
目的观察贝诺贝美与75%酒精用于新生儿脐部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产科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进行脐部护理的新生儿80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400例,比较其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400例,感染率为1%,其中轻度感染4例,占1%,重度感染率为零;对照组400例,感染率为8%,其中轻度感染28例,占7%,重度感染4例,占1%。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诺贝美可作为新生儿脐部护理的一种有效方法,在去除脐部红肿、潮湿、少量分泌物炎症吸收方面优于75%酒精,可减少脐炎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诺贝美
新生儿
预防
脐部感染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护理措施预防新生儿脐部感染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
12
13
作者
柴青松
《中国中医急症》
2010年第1期174-175,共2页
目的分析预防新生儿脐部感染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产科新生儿1092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364例。A组采用传统断脐;B组采用脐纱囊护理;C组采用剪除残留脐带法。观察3组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脐部出血、脐炎发生率等情况。结果C组脐带脱落时间...
目的分析预防新生儿脐部感染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产科新生儿1092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364例。A组采用传统断脐;B组采用脐纱囊护理;C组采用剪除残留脐带法。观察3组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脐部出血、脐炎发生率等情况。结果C组脐带脱落时间短,脐部出血、脐炎发生率低;B组脐带脱落时间明显短于A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脐纱囊护理、剪除残留脐带的护理措施,可以促进新生儿脐部早期愈合,减少脐炎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部感染
预防护理
新生儿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生儿脐部感染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研究
被引量:
1
14
作者
郝会芳
陈彦香
+3 位作者
孙霆芳
谢振华
赵舒斌
杜龙敏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364-366,共3页
目的了解新生儿脐部感染的病原菌种类、分布及对抗生素的耐药状况,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方法对2001年1月-2005年10月我院新生儿科140名脐炎患儿的脐部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及抗生素敏感试验。试验方法严格按照NCCLS新标准进行。结...
目的了解新生儿脐部感染的病原菌种类、分布及对抗生素的耐药状况,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方法对2001年1月-2005年10月我院新生儿科140名脐炎患儿的脐部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及抗生素敏感试验。试验方法严格按照NCCLS新标准进行。结果新生儿脐部感染以革兰氏阳性菌为主,占56.73%。主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医院感染以凝固酶阴性的表皮葡萄球菌为主,占30.77%;社会感染以凝固酶阳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占36.49%。主要致病菌对常用抗生素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和肠杆菌依次对第三代头孢菌素、喹诺酮类、氨基糖甙类和磷霉素耐药率降低;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但已发现1株耐万古霉素的表皮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肠杆菌对亚胺培南敏感。结论重视和加强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的监控,严格按照微生物检测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脐部感染
抗生素
耐药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护理措施预防新生儿脐部感染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
3
15
作者
彭萍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第13期187-189,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护理措施在预防新生儿脐部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48例新生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24例。对照组新生儿给予常规脐部护理,观察组新生儿则施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脐部感染发生率、脐周皮损率、其...
目的探讨不同护理措施在预防新生儿脐部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48例新生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24例。对照组新生儿给予常规脐部护理,观察组新生儿则施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脐部感染发生率、脐周皮损率、其他并发症以及脐带脱落时间。结果观察组脐部感染、脐周皮损率以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脐带脱落≤7 d例数多于参照组,8~14 d、>15 d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预防新生儿脐部感染,减少脐部其他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加快脐带脱落时间,对促进新生儿健康发育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措施
预防
新生儿
脐部感染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循证护理在预防和控制新生儿脐部感染中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
2
16
作者
安艳梅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2年第12X期669-669,共1页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和控制新生儿脐部感染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足月分娩的新生儿100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为对照组,100例采用循证护理方法为观察组,对各项实施过程进行全程干预,提出护理问题,针对问题查阅...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和控制新生儿脐部感染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足月分娩的新生儿100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为对照组,100例采用循证护理方法为观察组,对各项实施过程进行全程干预,提出护理问题,针对问题查阅资料和文献,对直接和间接的实证进行分析、归纳,结合临床制定出最佳护理方案并实施。结果:脐残端5天内愈合率由12%提高到89%,脐部感染发病率由3%降低到0。结论:循证护理在预防和控制新生儿脐部感染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护理
新生儿
脐部感染
预防控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PDCA循环在预防和控制新生儿脐部感染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
2
17
作者
李玉华
窦月萍
+1 位作者
庄召芹
瞿永风
《山西护理杂志》
1998年第4期160-161,168,共3页
针对新生儿脐部感染发病率高的现状,采用PDCA循环进行管理,改进新生儿沐浴时脐部保护措施。结果:脐残端5d内愈合率由12%提高到84%;脐炎发病率由3%降至0。说明运用PDCA循环管理在预防和控制新生儿脐部感染中具...
针对新生儿脐部感染发病率高的现状,采用PDCA循环进行管理,改进新生儿沐浴时脐部保护措施。结果:脐残端5d内愈合率由12%提高到84%;脐炎发病率由3%降至0。说明运用PDCA循环管理在预防和控制新生儿脐部感染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炎
脐部感染
PDCA循环
预防控制
新生儿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脐尿管膀胱端未闭伴脐部感染1例的高频超声表现
18
作者
马志显
王宝文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08年第6期917-917,共1页
关键词
脐尿管
膀胱端未闭
脐部感染
超声表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生儿脐部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
2
19
作者
赵化芹
《基层医学论坛》
2011年第21期621-622,共2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脐部感染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产科分娩的足月新生儿共2 848例中的45例(1.58%)新生儿脐部出现不同程度感染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脐部感染与脐粗大、脐带结扎位置过高、剪脐不净、脐断端处理及护理不当有关。加...
目的探讨新生儿脐部感染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产科分娩的足月新生儿共2 848例中的45例(1.58%)新生儿脐部出现不同程度感染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脐部感染与脐粗大、脐带结扎位置过高、剪脐不净、脐断端处理及护理不当有关。加之新生儿抵抗力低,缺乏抗细菌定植能力,个别护理人员对脐部处理重视不够,使细菌经脐部残端侵入繁殖而引起脐炎。结论 正确掌握断脐的方法和技巧,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加强脐部的观察、护理和宣教,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并针对脐端不同临床表现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是预防、避免新生儿脐部感染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脐部感染
原因
护理对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生儿脐部感染原因及护理体会
被引量:
1
20
作者
李韵
《中国社区医师》
2016年第5期153-153,155,共2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脐部感染原因及护理体会。方法:收治新生儿68例,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析新生儿出现脐部感染的原因,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出现脐部感染6例(17.65...
目的:探讨新生儿脐部感染原因及护理体会。方法:收治新生儿68例,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析新生儿出现脐部感染的原因,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出现脐部感染6例(17.65%),观察组出现脐部感染1例(2.94%)。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少新生儿的脐部感染率,护理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脐部感染
护理体会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生儿脐部感染原因及护理要点分析
1
作者
张素琴
吴维霜
蔡丽霞
陈海兰
机构
莆田市第一医院健康体检科
出处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22期84-86,共3页
文摘
目的分析新生儿出现脐部感染的原因,比较不同护理措施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莆田市第一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60例新生儿列为研究对象,将其划分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分组依据为新生儿脐部不同的护理方法,每组分配新生儿30例。对照组新生儿均在分娩后实施常规脐部护理。观察组新生儿均开展系统的新生儿脐部感染原因分析,围绕分析结果,制订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并予以实施。不同护理措施实施完毕后,观察、评估两组新生儿的脐部情况,统计出现脐部感染的例数,计算发生率。向新生儿的家属发放新生儿科自制问卷,调查其对本组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新生儿出现脐部感染的感染率为3.33%(1/3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67%(8/30)(χ^(2)=4.706,P=0.030)。观察组新生儿家属临床护理满意度得分高于对照组[(96.35±6.23)分vs.(90.15±2.37)分,t=5.095,P<0.001]。结论引起新生儿脐部感染的原因十分复杂,临床应注意做好对相关原因的分析,制订并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以有效控制新生儿脐部感染的出现。
关键词
新生儿
脐部感染
原因分析
护理对策
满意度
Keywords
Newborns
Umbilical infection
Cause analysis
Nursing countermeasures
Satisfaction
分类号
R722.134 [医药卫生—儿科]
R473.72 [医药卫生—护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断脐时间对新生儿脐部感染及产妇产后出血的影响
被引量:
1
2
作者
鲁廷芳
王博
机构
石桥镇卫生院
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出处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6期57-58,共2页
文摘
目的:探讨与对比不同断脐时间对新生儿脐部感染及与产妇产后2h阴道出血的影响。方法:选择进行分娩的初产妇19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信封抽签1:1原则,把患者分为早期组与晚期组,各96例,早期组在胎儿娩出后在15 s内断脐,晚期组在等待胎儿脐带搏动停止后再结扎脐带,记录新生儿脐部感染及、产妇产后2 h阴道出血情况及产妇血清NA、5-HT含量变化情况。结果:晚期组的新生儿脐部感染发生率为2.1%,低于对照组的11.5%。晚期组的产妇产后2 h阴道出血量低于对照组。晚期组产后24 h与48 h的血清NA、5-HT含量都低于早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早期断脐,晚期断脐能有效预防新生儿脐部感染的发生,也能减少产妇产后2 h的阴道出血量,抑制血清NA、5-HT的释放,从而在临床上有很好的应用安全性与有效性。
关键词
早期断脐
晚期断脐
新生儿
脐部感染
阴道出血
分类号
R714.1 [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生儿脐部感染的细菌学研究
被引量:
24
3
作者
杨志援
罗文英
林春婵
机构
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
出处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1期33-34,共2页
文摘
目的为查明当前新生儿脐部感染的临床微生物学状况,给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1993~1995年3年中收治的75例新生儿脐部感染,所获得的84株致病细菌的调查研究。结果发现社会获得性感染,其主要致病菌为革兰氏阳性球菌(67.2%)。而在医院感染的病例中,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要致病菌(56.8%)。所分离的细菌均具有多重耐药性,葡萄球菌对常用的一些抗生素,均有很高耐药率。大肠埃希氏菌、克雷伯氏菌除了对丁胺卡那、头孢噻肟、氟嗪酸敏感外,对其他种类抗生素均有很大程度耐药。30例疑因脐炎所致败血症新生儿血培养,结果10例为阳性,8例血培养的结果与脐部分泌物培养结果一致,另外两例所属菌种不同。结论揭示混合感染在新生儿脐炎中占有一定比例,值得引起重视。
关键词
医院
感染
耐药率
新生儿
脐部感染
细菌
分类号
R722.134 [医药卫生—儿科]
R37 [医药卫生—病原生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早期护理干预在新生儿脐部感染中的应用
被引量:
16
4
作者
谭丽平
王晓琴
刘竹英
杨海红
机构
嘉应学院医学院附属医院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嘉应学院医学院
丰顺县人民医院
出处
《齐鲁护理杂志》
2017年第13期99-100,共2页
基金
2015年梅州市科技计划立项项目(编号:2015B152)
文摘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在新生儿脐部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9例新生儿用计算机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新生儿的脐带脱落时间及感染率。结果:观察组脐带脱落时间及感染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能够在保证不影响脐带脱落时间的前提下有效预防脐部感染的出现,适合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
脐部感染
新生儿
早期护理干预
分类号
R473.72 [医药卫生—护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生儿脐部感染原因及护理进展
被引量:
40
5
作者
李阳
黄群
何红燕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襄樊市中心医院儿科
出处
《护理学报》
2008年第7期18-21,共4页
文摘
新生儿脐断端是一个开放性创面,若护理不当,可导致局部乃至全身感染。有研究提示,新生儿脐炎可导致新生儿脐源性腹膜炎、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新生儿肺炎、新生儿败血症。在新生儿败血症中,脐部感染占66%~87%;且脐部是厌氧菌感染的好发部位,一旦发生严重感染将危及生命,死亡率达18.06%。为避免新生儿脐部感染,降低新生儿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国内护理同仁在脐部感染的原因、预防措施、护理技术改革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现综述如下。
关键词
新生儿
脐部感染
脐带结扎
二次剪脐
原因
护理
分类号
R473.72 [医药卫生—护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循证护理在预防和控制新生儿脐部感染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
10
6
作者
瞿永凤
杨素芹
机构
江苏省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
出处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2年第11期1230-1231,共2页
文摘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和控制新生儿脐部感染中的作用。方法将足月分娩的新生儿20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00例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100例给予循证护理,观察2组脐部感染发生情况。结果脐残端5 d内愈合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脐部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循证护理在预防和控制新生儿脐部感染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
循证护理
新生儿
脐部感染
预防
控制
分类号
R473.72 [医药卫生—护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护理干预对预防新生儿脐部感染的影响
被引量:
8
7
作者
王楠楠
杨曼曼
李慧
机构
洛阳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
出处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第2期83-85,共3页
文摘
目的:观察与分析护理干预在预防新生儿脐部感染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6月-2015年6月于笔者所在医院出生的新生儿400例进行临床研究,通过随机数字列表法将所有新生儿随机分成对照组(200例)与研究组(200例)。对照组新生儿给予常规脐部护理服务,研究组新生儿则施行护理干预。观察和记录两组新生儿的脐部感染发生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新生儿的脐带脱落时间为(4.98±2.39)d,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87±3.71)d,脐周皮损率(0)显著低于对照组(18.0%),脐部感染率(1.50%)显著低于对照组(11.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新生儿脐部感染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
新生儿
脐部感染
预防
护理干预
效果
Keywords
Neonate
Umbilical infection
Prevent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Effect
分类号
R473.72 [医药卫生—护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生儿脐部感染的临床分析与对策
被引量:
12
8
作者
许同梅
倪月
机构
安徽省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出处
《护理研究(中旬版)》
2006年第11期2969-2970,共2页
关键词
新生儿
脐部感染
临床分析
新生儿脐炎
母婴同室
新生儿
感染
感染
途径
系统发育
健康危害
分类号
R722.134 [医药卫生—儿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生儿脐部感染原因调查
被引量:
7
9
作者
何建平
宋桂燕
仲孝琴
机构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出处
《浙江预防医学》
2004年第4期61-61,共1页
关键词
新生儿
脐部感染
危险因素
临床症状
卫生保健
炎症
分类号
R722.134 [医药卫生—儿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生儿脐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
5
10
作者
王志娟
吴富炜
杨靖娴
机构
航天中心医院
出处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8年第6期508-510,共3页
文摘
目的:了解新生儿脐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参考。方法:对本院2014年3月—2017年10月住院新生儿脐部分泌物培养出的病原菌种类及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检出82株病原菌,革兰阳性菌占59.8%,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革兰阴性菌占39.0%,主要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喹努普汀/达福普汀高度敏感且无耐药菌株,对青霉素、红霉素耐药性较高;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最为敏感,对青霉素类及头孢类抗生素有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临床应高度重视新生儿脐部护理,对有感染迹象者可以先根据涂片结果经验性的选用抗生素治疗,同时进行细菌培养,并结合药敏结果及时调整用药,防止并发症的进一步发生。
关键词
新生儿
脐部感染
药敏试验
Keywords
Neonate
Umbilicus infection
Antimicrobial sensitivity test
分类号
R722.13 [医药卫生—儿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肥胖成人脐部感染的换药体会
被引量:
3
11
作者
孟凡慧
杨晓秋
机构
解放军总医院门诊外科
出处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4年第5期94-94,共1页
关键词
肥胖
成人
脐部感染
换药方法
健康教育
分类号
R473.6 [医药卫生—护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贝诺贝美预防新生儿脐部感染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
1
12
作者
付冬梅
甘秀华
梁路容
机构
博罗县人民医院
出处
《海南医学》
CAS
2010年第19期146-146,132,共2页
文摘
目的观察贝诺贝美与75%酒精用于新生儿脐部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产科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进行脐部护理的新生儿80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400例,比较其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400例,感染率为1%,其中轻度感染4例,占1%,重度感染率为零;对照组400例,感染率为8%,其中轻度感染28例,占7%,重度感染4例,占1%。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诺贝美可作为新生儿脐部护理的一种有效方法,在去除脐部红肿、潮湿、少量分泌物炎症吸收方面优于75%酒精,可减少脐炎的发生。
关键词
贝诺贝美
新生儿
预防
脐部感染
分类号
R473.72 [医药卫生—护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护理措施预防新生儿脐部感染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
12
13
作者
柴青松
机构
河北省复员军人医院
出处
《中国中医急症》
2010年第1期174-175,共2页
文摘
目的分析预防新生儿脐部感染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产科新生儿1092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364例。A组采用传统断脐;B组采用脐纱囊护理;C组采用剪除残留脐带法。观察3组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脐部出血、脐炎发生率等情况。结果C组脐带脱落时间短,脐部出血、脐炎发生率低;B组脐带脱落时间明显短于A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脐纱囊护理、剪除残留脐带的护理措施,可以促进新生儿脐部早期愈合,减少脐炎发生。
关键词
脐部感染
预防护理
新生儿
分类号
R473.72 [医药卫生—护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生儿脐部感染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研究
被引量:
1
14
作者
郝会芳
陈彦香
孙霆芳
谢振华
赵舒斌
杜龙敏
机构
宁夏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
出处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364-366,共3页
基金
银川市科技局资助项目
文摘
目的了解新生儿脐部感染的病原菌种类、分布及对抗生素的耐药状况,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方法对2001年1月-2005年10月我院新生儿科140名脐炎患儿的脐部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及抗生素敏感试验。试验方法严格按照NCCLS新标准进行。结果新生儿脐部感染以革兰氏阳性菌为主,占56.73%。主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医院感染以凝固酶阴性的表皮葡萄球菌为主,占30.77%;社会感染以凝固酶阳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占36.49%。主要致病菌对常用抗生素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和肠杆菌依次对第三代头孢菌素、喹诺酮类、氨基糖甙类和磷霉素耐药率降低;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但已发现1株耐万古霉素的表皮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肠杆菌对亚胺培南敏感。结论重视和加强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的监控,严格按照微生物检测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新生儿
脐部感染
抗生素
耐药性
Keywords
Neonates Navel infection
Antibiotics
resistance
分类号
R722.1 [医药卫生—儿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护理措施预防新生儿脐部感染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
3
15
作者
彭萍
机构
深圳市宝安区松岗人民医院新生儿科
出处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第13期187-189,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不同护理措施在预防新生儿脐部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48例新生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24例。对照组新生儿给予常规脐部护理,观察组新生儿则施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脐部感染发生率、脐周皮损率、其他并发症以及脐带脱落时间。结果观察组脐部感染、脐周皮损率以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脐带脱落≤7 d例数多于参照组,8~14 d、>15 d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预防新生儿脐部感染,减少脐部其他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加快脐带脱落时间,对促进新生儿健康发育意义重大。
关键词
护理措施
预防
新生儿
脐部感染
分类号
R473.72 [医药卫生—护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循证护理在预防和控制新生儿脐部感染中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
2
16
作者
安艳梅
机构
江苏省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
出处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2年第12X期669-669,共1页
文摘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和控制新生儿脐部感染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足月分娩的新生儿100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为对照组,100例采用循证护理方法为观察组,对各项实施过程进行全程干预,提出护理问题,针对问题查阅资料和文献,对直接和间接的实证进行分析、归纳,结合临床制定出最佳护理方案并实施。结果:脐残端5天内愈合率由12%提高到89%,脐部感染发病率由3%降低到0。结论:循证护理在预防和控制新生儿脐部感染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
循证护理
新生儿
脐部感染
预防控制
分类号
R473.72 [医药卫生—护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PDCA循环在预防和控制新生儿脐部感染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
2
17
作者
李玉华
窦月萍
庄召芹
瞿永风
机构
江苏省淮阴市第二人民医院
出处
《山西护理杂志》
1998年第4期160-161,168,共3页
文摘
针对新生儿脐部感染发病率高的现状,采用PDCA循环进行管理,改进新生儿沐浴时脐部保护措施。结果:脐残端5d内愈合率由12%提高到84%;脐炎发病率由3%降至0。说明运用PDCA循环管理在预防和控制新生儿脐部感染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
脐炎
脐部感染
PDCA循环
预防控制
新生儿
Keywords
PDCA circulation Newborn Omphalitis
分类号
R722.134 [医药卫生—儿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脐尿管膀胱端未闭伴脐部感染1例的高频超声表现
18
作者
马志显
王宝文
机构
解放军第
出处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08年第6期917-917,共1页
关键词
脐尿管
膀胱端未闭
脐部感染
超声表现
分类号
R445.1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生儿脐部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
2
19
作者
赵化芹
机构
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
出处
《基层医学论坛》
2011年第21期621-622,共2页
文摘
目的探讨新生儿脐部感染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产科分娩的足月新生儿共2 848例中的45例(1.58%)新生儿脐部出现不同程度感染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脐部感染与脐粗大、脐带结扎位置过高、剪脐不净、脐断端处理及护理不当有关。加之新生儿抵抗力低,缺乏抗细菌定植能力,个别护理人员对脐部处理重视不够,使细菌经脐部残端侵入繁殖而引起脐炎。结论 正确掌握断脐的方法和技巧,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加强脐部的观察、护理和宣教,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并针对脐端不同临床表现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是预防、避免新生儿脐部感染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新生儿
脐部感染
原因
护理对策
分类号
R473.71 [医药卫生—护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生儿脐部感染原因及护理体会
被引量:
1
20
作者
李韵
机构
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新生儿科
出处
《中国社区医师》
2016年第5期153-153,155,共2页
文摘
目的:探讨新生儿脐部感染原因及护理体会。方法:收治新生儿68例,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析新生儿出现脐部感染的原因,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出现脐部感染6例(17.65%),观察组出现脐部感染1例(2.94%)。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少新生儿的脐部感染率,护理效果良好。
关键词
新生儿
脐部感染
护理体会
Keywords
Newborn
Umbilical infection
Nursing experience
分类号
R473.72 [医药卫生—护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新生儿脐部感染原因及护理要点分析
张素琴
吴维霜
蔡丽霞
陈海兰
《中国医药指南》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不同断脐时间对新生儿脐部感染及产妇产后出血的影响
鲁廷芳
王博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CAS
202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新生儿脐部感染的细菌学研究
杨志援
罗文英
林春婵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1998
2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早期护理干预在新生儿脐部感染中的应用
谭丽平
王晓琴
刘竹英
杨海红
《齐鲁护理杂志》
2017
1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新生儿脐部感染原因及护理进展
李阳
黄群
何红燕
《护理学报》
2008
4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循证护理在预防和控制新生儿脐部感染中的应用效果
瞿永凤
杨素芹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2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护理干预对预防新生儿脐部感染的影响
王楠楠
杨曼曼
李慧
《中外医学研究》
2017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新生儿脐部感染的临床分析与对策
许同梅
倪月
《护理研究(中旬版)》
2006
1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新生儿脐部感染原因调查
何建平
宋桂燕
仲孝琴
《浙江预防医学》
2004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新生儿脐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王志娟
吴富炜
杨靖娴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8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肥胖成人脐部感染的换药体会
孟凡慧
杨晓秋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4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贝诺贝美预防新生儿脐部感染的临床观察
付冬梅
甘秀华
梁路容
《海南医学》
CAS
2010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不同护理措施预防新生儿脐部感染的临床观察
柴青松
《中国中医急症》
2010
1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新生儿脐部感染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研究
郝会芳
陈彦香
孙霆芳
谢振华
赵舒斌
杜龙敏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06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不同护理措施预防新生儿脐部感染的临床观察
彭萍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循证护理在预防和控制新生儿脐部感染中的效果观察
安艳梅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2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PDCA循环在预防和控制新生儿脐部感染管理中的应用
李玉华
窦月萍
庄召芹
瞿永风
《山西护理杂志》
1998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脐尿管膀胱端未闭伴脐部感染1例的高频超声表现
马志显
王宝文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0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新生儿脐部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赵化芹
《基层医学论坛》
2011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新生儿脐部感染原因及护理体会
李韵
《中国社区医师》
2016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1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