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63篇文章
< 1 2 1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作业疗法联合减重平板步行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与功能性步行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汪云朋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4期448-450,共3页
目的:探讨作业疗法联合减重平板步行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与功能性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1年6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区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9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常... 目的:探讨作业疗法联合减重平板步行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与功能性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1年6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区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9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常规康复护理)与对照组(作业疗法联合联合减重平板步行训练),每组各45例。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的平衡功能与功能性步行能力。结果:干预3个月,试验组患者Berg平衡量表(BBS)、功能性步行量表(FAC)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279、5.555,P<0.05);试验组患者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各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424、8.637、26.306、5.162、7.579、15.302、8.918、8.080、20.745、10.862、1.397、6.806,P<0.05)。结论:作业疗法联合减重平板步行训练可有效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及功能性步行能力,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偏瘫 作业疗法 减重平板步行训练 平衡功能 功能性步行能力 生活质量
下载PDF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联合中频脉冲电刺激治疗糖尿病合并脑卒中偏瘫的临床研究
2
作者 马秋云 何晓华 +2 位作者 刘戴维 王正田 任卫东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6-80,共5页
目的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联合中频脉冲电刺激治疗糖尿病合并脑卒中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2年3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康复科及内分泌科老年糖尿病合并脑卒中偏瘫患者120例,依据随机表分为对照组60例和治疗组60... 目的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联合中频脉冲电刺激治疗糖尿病合并脑卒中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2年3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康复科及内分泌科老年糖尿病合并脑卒中偏瘫患者120例,依据随机表分为对照组60例和治疗组60例,对照组给予中频脉冲电刺激加常规康复运动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水平、运动神经电生理指标[运动诱发电位潜伏期(motor evoked potentials,MEP)、中枢运动传导时间(central motor conduction time,CMCT)]、运动功能[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 Assessment,FMA)]、生活质量及神经功能相关评分[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troke Specific Quality of Life Scale,SS-QOL)、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卒中评分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hina Stroke Scale,CSS)量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结果(1)血糖水平:治疗12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均有所下降,降血糖效果明显;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血糖水平下降幅度更大(P<0.05)。(2)运动神经电生理指标:两组各项指标(MEP、CMCT)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降低幅度更大(P<0.05)。(3)上肢、下肢FMA评分:治疗12周后,对照组和治疗组评分均有明显升高,且治疗组分值提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生活质量评分: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各项评分(SS-QOL、MBI)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得分上升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5)神经功能评分:治疗后,两组各项评分(NIHSS、CSS、SDS)均有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比对照组各项评分降低幅度更为显著(P<0.05)。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联合中频脉冲电刺激可有效治疗糖尿病合并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有利于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 频脉冲电刺激 糖尿病合并脑卒中偏瘫 电生理 运动功能 神经功能
下载PDF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3
作者 李志勇 唐震宇 黄颖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30期32-35,40,共5页
目的探讨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采取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ESWT)的作用。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 目的探讨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采取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ESWT)的作用。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ESWT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rTMS干预,两组患者均持续干预观察4周。比较两组患者上肢痉挛状态、上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上肢痉李状态、上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及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改良Ashworth挛评定量表(MAS)评分低于对照组,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上肢部分(FMA-UE)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存质量简表(QOL-BREF)中周围环境、社会关系、心理健康等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TMS联合ESWT干预可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挛状态和上肢运动功能,有效提升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偏瘫 重复经颅磁刺激 体外冲击波治疗 上肢痊李 上肢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下载PDF
常规康复疗法结合功能电刺激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
4
作者 王可升 董静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346-349,共4页
目的探讨常规康复疗法结合功能电刺激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6月—2023年1月在院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84例为治疗对象。将2022年6月—2022年9月治疗的41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2022年10月—2023年1月治疗的43例... 目的探讨常规康复疗法结合功能电刺激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6月—2023年1月在院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84例为治疗对象。将2022年6月—2022年9月治疗的41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2022年10月—2023年1月治疗的43例患者纳入功能电刺激组。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同时给予常规的被动训练和按摩治疗等。功能电刺激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功能电刺激治疗。治疗后,从患者运动功能评分、患者临床痉挛指标评分、平衡功能障碍评分、10 m步行速度、神经功能评分等方面,比较治疗效果。结果功能电刺激组患者上肢和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大于对照组,临床痉挛指标评分小于对照组,平衡功能障碍评分大于于对照组,10 m步行速度大于对照组,神经功能评分小于对照组。以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康复疗法结合功能电刺激治疗能有效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和平衡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偏瘫 功能电刺激 阿司匹林 被动训练 康复按摩
下载PDF
悬吊训练结合功能电刺激对脑卒中偏瘫上肢功能的影响
5
作者 陈露 华隽 俞青 《空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935-939,共5页
目的分析悬吊训练(SET)结合功能电刺激(FES)对脑卒中偏瘫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2020年11月至2022年12月脑卒中偏瘫患者70例,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3组:实验组24例、对照组A 23例、对照组B 23例。3组均接受常规康复治... 目的分析悬吊训练(SET)结合功能电刺激(FES)对脑卒中偏瘫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2020年11月至2022年12月脑卒中偏瘫患者70例,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3组:实验组24例、对照组A 23例、对照组B 23例。3组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A给予FES治疗,对照组B给予SET治疗,实验组给予SET联合FES治疗。4周后,比较3组Brunnstrom分期,上肢运动功能(FMA-UE)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改良Barthel指数(MBI),肩关节活动度(前屈、外展、外旋、内旋),肩手肌群平均肌电值(三角肌前束、斜方肌上束)。结果治疗后实验组Brunnstrom V期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A、对照组B(P<0.05);治疗后实验组FMA-UE评分、MBI高于对照组A、对照组B,VAS低于对照组A、对照组B(P<0.05);治疗后实验组前屈、外展、外旋、内旋角度大于对照组A、对照组B(P<0.01);治疗后实验组三角肌前束、斜方肌上束平均肌电值高于对照组A、对照组B(P<0.01)。结论SET联合FES治疗脑卒中偏瘫可改善关节活动度,增强肌力,还可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改善上肢功能,提升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偏瘫 悬吊训练 功能电刺激 上肢功能 关节活动度
下载PDF
“三级康复”训练模式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6
作者 李桂英 秦羽 +3 位作者 陈娟 杨燕 杜月坛 张红梅 《医药前沿》 2024年第31期99-101,105,共4页
目的:探讨“三级康复”训练模式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3年12月徐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3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编号奇偶数字法分为研究组(n=41)和常规组(n=42)。常规组实施常规干预,研究... 目的:探讨“三级康复”训练模式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3年12月徐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3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编号奇偶数字法分为研究组(n=41)和常规组(n=42)。常规组实施常规干预,研究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实施“三级康复”训练模式干预,比较两组偏瘫肌力、运动功能、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上肢、下肢徒手肌力检查(MMT)评分及Fugl-Meyer评估量表(F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两组上肢、下肢MMT评分及FMA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上肢、下肢MMT评分及FMA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疾病、用药、饮食、日常生活起居、情绪、社会功能与人际、康复锻炼管理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两组以上各项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脑卒中专门化生活质量量表(SS-QOL)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两组SS-QOL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SS-QOL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级康复”训练模式能够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肌力与运动功能,提升其自我管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偏瘫 三级康复 肌力 运动功能 自我管理 生活质量
下载PDF
针灸联合功能锻炼在脑卒中偏瘫恢复期中的应用
7
作者 梁寿一 《内蒙古中医药》 2024年第1期106-107,共2页
目的:分析在脑卒中偏瘫恢复期治疗中实施针灸以及功能锻炼方案的作用。方法:从茂名市人民医院2022年2月-2023年2月接诊的脑卒中偏瘫患者中随机抽取6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开展常规功能锻炼,... 目的:分析在脑卒中偏瘫恢复期治疗中实施针灸以及功能锻炼方案的作用。方法:从茂名市人民医院2022年2月-2023年2月接诊的脑卒中偏瘫患者中随机抽取6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开展常规功能锻炼,观察组在常规功能康复锻炼基础上给予针灸治疗,针对两组治疗前后的肢体功能、肢体痉挛程度、Berg平衡量表评分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前,两组肢体功能、肢体痉挛程度、Berg平衡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痉挛程度评分相比对照组更高,而肢体功能评分、Berg平衡量表评分相比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在脑卒中偏瘫恢复期通过针灸疗法可发挥温经通络的功效,联合康复功能锻炼提升肢体功能改善效果,从而促进尽快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功能锻炼 脑卒中偏瘫恢复期 肢体功能 平衡能力
下载PDF
脑卒中偏瘫,试试针灸疗法
8
作者 郭晶晶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2024年第4期50-51,共2页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它通常由于血管阻塞或出血引起,导致脑部供血不足或中断,进而引发脑细胞的死亡,严重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由于脑组织的缺血、缺氧性坏死,即使得到治疗,患者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其...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它通常由于血管阻塞或出血引起,导致脑部供血不足或中断,进而引发脑细胞的死亡,严重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由于脑组织的缺血、缺氧性坏死,即使得到治疗,患者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其中偏瘫是脑卒中最为常见的后遗症,不仅给患者造成了巨大的身体和心理负担,还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不可磨灭的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阻塞 神经功能障碍 脑卒中偏瘫 针灸疗法 血管疾病 缺氧性 细胞 心理负担
下载PDF
病房延伸集体手功能训练结合电针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孙艳 崔秀红 +3 位作者 刘楠楠 李慧 王鹏 尤慧芳 《齐鲁护理杂志》 2024年第3期103-106,共4页
目的:探讨病房延伸集体手功能训练结合电针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4月21日~2023年4月21日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以双盲法分为常规组和综合组各37例,常规组采取病房延伸手功能训练,综合组采取... 目的:探讨病房延伸集体手功能训练结合电针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4月21日~2023年4月21日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以双盲法分为常规组和综合组各37例,常规组采取病房延伸手功能训练,综合组采取病房延伸集体手功能训练结合电针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手功能恢复情况[采用Fugl-Meyer肢体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日常生活能力[采用修订后的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MBI)]、生活质量[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满意度。结果:干预后,综合组FMA、BI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1);综合组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干预后,综合组SF-36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P<0.01)。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病房延伸集体手功能训练结合电针护理,对其手功能早期康复更有益,可促进患者手功能恢复,改善其日常生活能力,提升患者满意度及生活质量,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功能训练 电针 脑卒中偏瘫 恢复情况 日常生活能力
下载PDF
柔性外骨骼机器人联合常规康复治疗改善脑卒中偏瘫步态的1例报告 被引量:1
10
作者 薛淇 徐瑞泽 +4 位作者 刘畅 衡景景 吴建霞 谢小丹 葛瑞东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32-435,共4页
2022年发布的《中国卒中报告2020》(中文版)显示,我国卒中患病率为2022.0/10万,年发病率为276.7/10万^([1]),其中临床约80%的脑卒中患者遗留有偏瘫步态^([2]),主要表现为划圈和提髋步态,踝关节内翻的同时缺乏明显背屈,行走时足底不能有... 2022年发布的《中国卒中报告2020》(中文版)显示,我国卒中患病率为2022.0/10万,年发病率为276.7/10万^([1]),其中临床约80%的脑卒中患者遗留有偏瘫步态^([2]),主要表现为划圈和提髋步态,踝关节内翻的同时缺乏明显背屈,行走时足底不能有效接触地面,重心不能有效前移,从而导致步行功能障碍^([3])。如何在实际步行中给予辅助,避免形成偏瘫步态是神经康复领域的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瘫步态 患者 脑卒中偏瘫 背屈 神经康复 机器人 踝关节内翻 患病率
下载PDF
基于Bobath理念下的康复训练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步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木朋 苏玮萱 +3 位作者 方玮 高丽君 潘洁 廖亮华 《中国疗养医学》 2024年第5期78-81,共4页
目的探究基于Bobath理念下的康复训练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4月10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康复方式分为常规康复组和Bobath技术组。两组均行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常规康复... 目的探究基于Bobath理念下的康复训练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4月10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康复方式分为常规康复组和Bobath技术组。两组均行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常规康复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Bobath技术组给予基于Bobath理念下的康复训练,对比两组步态状态、运动能力、平衡能力。结果治疗12周后,Bobath技术组10 m最快步行速度(MWS)(0.73±0.17)m/min、步长(42.21±4.07)cm及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UE)(53.24±4.13)分、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LE)(28.32±2.95)分、Berg平衡量表(BBS)(49.16±3.24)分、脑卒中姿势评定量表(PASS)(25.81±3.06)分高于常规康复组(0.61±0.12)m/min、(37.76±3.82)cm、(45.93±3.51)分、(24.17±2.72)分、(40.25±3.13)分、(21.24±1.82)分;威斯康星步态量表(WGS)(15.83±1.43)分低于常规康复组(24.21±1.75)分(P<0.05)。结论基于Bobath理念下的康复训练可调控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能力,改善其步态状态,调节运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bath理念 康复训练 脑卒中偏瘫 步态状态
下载PDF
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联合等速肌力训练对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神经功能、步行能力、Lovett肌力分级及平衡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安丹蔷 季宇宣 +2 位作者 张瀚之 石狄 肖京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4期377-381,共5页
目的分析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联合等速肌力训练对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神经功能、步行能力、Lovett肌力分级及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12月于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康复医学科接受康复治疗至少8周的86例老年脑卒中偏瘫... 目的分析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联合等速肌力训练对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神经功能、步行能力、Lovett肌力分级及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12月于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康复医学科接受康复治疗至少8周的86例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训练方法不同分为联合组(n=43)和对照组(n=43)。对照组行常规康复训练联合等速肌力训练,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训练。观察分析两组训练前及训练8周后神经功能、步行能力、Lovett肌力分级、平衡能力、不良反应。结果训练后,两组NIHSS评分、Rankin评分均较训练前降低,且联合组NIHSS评分、Rankin评分分别为(10.96±1.32)、(2.12±0.24)分,均低于对照组[(15.93±1.79)、(2.65±0.2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两组FAC高分级均较训练前增加,且联合组FAC及Lovett肌力高分级比例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两组BBS评分均较训练前升高,且联合组BBS评分(45.19±4.83)分,高于对照组[(38.76±4.1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显著不良反应。结论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联合等速肌力训练可改善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神经功能,提高其步行能力、Lovett肌力分级及平衡能力,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 等速肌力训练 老年 脑卒中偏瘫 神经功能 步行能力 Lovett肌力分级 平衡能力
下载PDF
虚拟现实技术及强制性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董观记 马慧 +1 位作者 李昌欣 梁刚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9期1321-1325,共5页
目的探讨虚拟现实技术及强制性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于陕西省榆林市第一医院就诊的脑卒中偏瘫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 目的探讨虚拟现实技术及强制性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于陕西省榆林市第一医院就诊的脑卒中偏瘫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加用虚拟现实技术及强制性运动疗法。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关节活动情况(评价指标为肩关节前屈、肩关节内收、肩关节外展与肘关节屈曲活动度)、上肢运动功能[采用简化的上肢运动功能量表(FMA-UE)进行评估]、平衡功能[应用平衡功能评价量表(FMA-B)进行评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进行评估]及生活质量(包括生理功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精神健康5个维度)。结果干预后,两组肩关节前屈、肩关节内收、肩关节外展、肘关节屈曲活动度以及FMA-UE、FMA-B、MBI评分和生活质量5个维度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P<0.05);干预后观察组肩关节前屈、肩关节内收、肩关节外展、肘关节屈曲活动度以及FMA-UE、FMA-B、MBI评分和生活质量5个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虚拟现实技术及强制性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效果明显,可提高关节活动度、上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技术 强制性运动疗法 脑卒中偏瘫 康复效果 关节活动功能 上肢运动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E-LINK训练联合等速肌力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
14
作者 吴海霞 林夏妃 +1 位作者 潘晶晶 宋振华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02-1105,共4页
目的 探究计算机辅助训练与评估系统(E-LINK)训练联合等速肌力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脑卒中偏瘫患者12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等速肌力训练,研究组给予E-LINK训练联合等速肌... 目的 探究计算机辅助训练与评估系统(E-LINK)训练联合等速肌力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脑卒中偏瘫患者12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等速肌力训练,研究组给予E-LINK训练联合等速肌力训练。记录其Fugl-Meyer评定(FMA)量表、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使用IsoMed2000型等速肌力训练系统评定在60、120°/s角速度下屈、伸肌峰力矩(PT)、总功(TW)、平均功率(AP)水平,使用E-LINK训练系统评定最大握力、捏力水平。结果 治疗后,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FMA、MBI评分、60、120°/s角速度下其屈、伸肌PT、TW、AP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 对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E-LINK训练联合等速肌力训练,其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明显增强,手指、肘关节活动度明显增加,最大握力、捏力明显增大,上肢改善情况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训练与评估系统(E-LINK)训练 等速肌力训练 脑卒中偏瘫 上肢功能
下载PDF
空气波压力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患侧下肢深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鸿蕊 姜子薇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45-149,共5页
目的观察空气波压力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患侧下肢深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3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9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予以常规治疗+空... 目的观察空气波压力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患侧下肢深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3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9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予以常规治疗+空气波压力疗法,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患侧下肢深静脉血流动力学指标、下肢周径、凝血功能指标[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D-D)]、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股静脉血流速、股静脉血流量分别为(26.12±2.25)、(15.32±0.42)cm/s,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0.08±2.16)、(11.08±0.41)cm/s],反流时间为(0.33±0.08)s,明显短于对照组[(0.45±0.09)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髌骨上缘10 cm处、胫骨粗隆下侧10 cm处周径分别为(45.17±0.62)、(32.16±0.58)cm,显著均低于对照组[(50.39±0.59)、(34.78±0.56)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IB、D-D水平分别为(2.43±0.73)g/L、(0.53±0.15)μg/m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43±0.73)g/L、(0.53±0.15)μg/mL],PT为(14.02±1.41)s,明显长于对照组[(12.33±1.35)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下肢DVT发生率为2.22%,明显高于对照组(1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在常规抗凝治疗基础上结合空气波压力疗法治疗可改善患侧下肢深静脉血流动力学和凝血指标,有助于缩小患侧下肢周径,并可减少下肢DVT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偏瘫 空气波压力疗法 下肢深静脉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步态训练与评估系统联合中药热奄包疗法在脑卒中偏瘫病人中的应用
16
作者 吴小妹 焦建东 +2 位作者 冯乐 黄飞飞 严婧 《循证护理》 2024年第16期2991-2995,共5页
目的:探究步态训练与评估系统联合中药热奄包疗法在脑卒中偏瘫病人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7月—2023年6月收治的86例脑卒中偏瘫病人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2022年7月—12月收治的43例病人为对照组,2023年... 目的:探究步态训练与评估系统联合中药热奄包疗法在脑卒中偏瘫病人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7月—2023年6月收治的86例脑卒中偏瘫病人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2022年7月—12月收治的43例病人为对照组,2023年1月—6月收治的43例病人为干预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护理,干预组在其基础上实施步态训练与评估系统联合中药热奄包疗法,干预8周后比较两组病人的平衡功能和步态恢复情况。结果:干预8周后,干预组病人的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及步速、跨步长、步频高于对照组,重心移动轨迹总长度及面积、步宽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步态训练与评估系统联合中药热奄包疗法能有效提升脑卒中偏瘫病人的平衡功能,纠正其步态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偏瘫 步态训练与评估系统 药热奄包疗法 平衡功能 护理
下载PDF
探讨减重步态训练联合悬吊运动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功能的康复效果 被引量:1
17
作者 文明明 尤红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期0115-0118,共4页
观察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减重步态训练+悬吊运动训练的价值。方法 纳入37例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减重步态训练上,指导其正确实施悬吊运动,评估效果。结果 分析各项指标,两组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 指导... 观察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减重步态训练+悬吊运动训练的价值。方法 纳入37例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减重步态训练上,指导其正确实施悬吊运动,评估效果。结果 分析各项指标,两组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 指导患者行减重步态康复,且与悬吊运动积极联合,可以改善偏瘫症状,强化步行功能,还可以改善运动功能,提高整体的康复效果,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重步态训练 悬吊运动训练 脑卒中偏瘫 步行功能
下载PDF
综合式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效果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曾英彩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1期157-159,共3页
目的分析为脑卒中偏瘫患者提供综合式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10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均为我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所收治,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成两组,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选择常规护理模式干预,而研究组则在常规护理干... 目的分析为脑卒中偏瘫患者提供综合式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10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均为我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所收治,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成两组,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选择常规护理模式干预,而研究组则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接受综合式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的康复效果、下肢徒手肌力检查(MMT)评分、上肢MMT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研究组护理后的康复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后的下肢MMT评分、上肢MMT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后的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脑卒中偏瘫患者提供综合式康复护理干预能取得显著的康复效果,提升患者偏瘫肌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偏瘫 综合式康复护理 肢体运动功能 偏瘫肌力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下载PDF
八段锦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对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丁雯 齐敬东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4年第6期904-906,共3页
目的 观察八段锦+常规康复训练的联合康复治疗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对平衡功能、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70例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 目的 观察八段锦+常规康复训练的联合康复治疗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对平衡功能、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70例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给予八段锦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对比两组平衡功能、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结果 治疗4周后,观察组的BBS、PASS、FMA、MBI及WHOQOL-BREF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八段锦+常规康复训练的联合康复治疗方案,可促进患者平衡功能、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改善日常生活能力,提升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偏瘫 老年患者 八段锦 常规康复训练
下载PDF
电针结合低频电刺激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及重建效果相关因素分析
20
作者 李文婷 王筱筱 +1 位作者 宁文华 徐艳华 《齐鲁护理杂志》 2024年第13期29-32,共4页
目的:探讨电针结合低频电刺激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分析下肢功能重建效果的影响因素,并研究相关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22年1月1日~2023年1月31日收治的16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电针结合低频电刺激干预,连续干预... 目的:探讨电针结合低频电刺激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分析下肢功能重建效果的影响因素,并研究相关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22年1月1日~2023年1月31日收治的16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电针结合低频电刺激干预,连续干预4周。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估患者下肢功能重建效果,并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比较不同临床资料脑卒中偏瘫患者FMA评分,分析影响患者下肢功能重建的相关因素,制订护理对策。结果:干预4周后,162例患者FMA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年龄≥60岁、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21分、合并糖尿病、未结合规律性运动康复训练的脑卒中偏瘫患者干预4周后FMA评分分别低于年龄<60岁、入院时NIHSS评分<21分、未合并糖尿病、结合规律性运动康复训练的患者(P<0.05);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入院时NIHSS评分≥21分、合并糖尿病是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重建效果的危险因素(P<0.05),结合规律性运动康复训练是保护因素(P<0.05);经相关性分析显示,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重建效果与年龄、入院时NIHSS评分、糖尿病合并情况呈负相关(P<0.05),与结合规律性运动康复训练呈正相关(P<0.05)。结论:电针结合低频电刺激对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具有积极意义,其下肢功能重建效果可能与患者年龄、入院时NIHSS评分、糖尿病合并情况、是否结合规律性运动康复训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偏瘫 电针 低频电刺激 下肢功能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