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3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头痛宁胶囊辅助治疗对偏头痛患者脑血流灌注指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赵璇 孙军连 高秀先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12期19-22,31,共5页
目的观察头痛宁胶囊辅助治疗对偏头痛患者脑血流灌注指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偏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氟桂利嗪治... 目的观察头痛宁胶囊辅助治疗对偏头痛患者脑血流灌注指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偏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氟桂利嗪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头痛宁胶囊辅助治疗,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脑血流灌注指标、偏头痛发作、血清指标、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后动脉(PCA)平均血流速度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ACA、MCA、PCA平均血流速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头痛发作次数少于本组治疗前,头痛发作持续时间短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头痛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头痛发作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ICAM-1、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功能限制、功能障碍、情感评分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各项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偏头痛患者给予头痛宁胶囊治疗,可减轻炎症反应,提高脑血流灌注,改善偏头痛状况,提升生活质量,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头痛宁胶囊 脑血流灌注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丹参川芎嗪联合支架置入术对急性脑梗死病人脑血流灌注指标及血清HO-1、VEGF、ET-1水平的影响
2
作者 胡义平 秦晋辉 +1 位作者 张辉 朱星阳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16期3056-3059,共4页
目的:探究丹参川芎嗪联合支架置入术对急性脑梗死(ACI)病人脑血流灌注指标、血清血红素加氧酶-1(HO-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内皮素-1(ET-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8月我院收治的160例ACI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 目的:探究丹参川芎嗪联合支架置入术对急性脑梗死(ACI)病人脑血流灌注指标、血清血红素加氧酶-1(HO-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内皮素-1(ET-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8月我院收治的160例ACI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80例,采用支架置入术治疗)与研究组(80例,采用丹参川芎嗪联合支架置入术治疗),收集病人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脑血管灌注指标、血清HO-1、VEGF、ET-1、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升高(P<0.05)。治疗前,两组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血清HO-1、VEGF、ET-1、IL-6及IL-1β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BV、CBF明显升高,且研究组较对照组升高明显(P均<0.05);HO-1、VEGF、ET-1、IL-6及IL-1β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研究组较对照组降低明显(P均<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联合支架置入术治疗ACI病人疗效较好,可改善病人脑血流灌注水平、血管内皮功能,并抑制血清炎性因子的表达,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梗死 脑血流灌注 支架置入术 丹参川芎嗪 血管内皮功能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脑血流灌注改变与脑网络有效连接变化研究
3
作者 吴宇 邱翔 +1 位作者 秦梦 阿白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8期4-7,共4页
目的采用脑血流灌注(CBF)和格兰杰因果分析(GCA)方法研究终末期肾病(ESRD)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脑血流灌注改变及与全脑连接效应特点,揭示这些脑血流灌注变化与MH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之间的潜在联系。方法本研究纳入29例MHD患者和29例... 目的采用脑血流灌注(CBF)和格兰杰因果分析(GCA)方法研究终末期肾病(ESRD)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脑血流灌注改变及与全脑连接效应特点,揭示这些脑血流灌注变化与MH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之间的潜在联系。方法本研究纳入29例MHD患者和29例对照组(HC组)。所有受试者行功能磁共振检查,获得的两组间血流灌注的差异脑区作为种子点,并基于格兰杰因果分析观察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所示种子点与全脑效应连接异常脑区,并将MHD患者异常脑区与临床数据资料和神经心理学测试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MHD组双侧海马、右侧脑岛的CBF值较HC组减低(P<0.05,FDR校正)。MHD组右侧脑岛CBF值与肌酐(Cr)呈负相关(P<0.05)。MHD组右侧海马到右侧三角部额下回连接效应增加。MHD组左侧海马到右侧距状裂周围皮层、右侧豆状壳核、右侧前扣带和旁扣带脑回、右侧脑岛连接效应增加,左侧海马到左侧丘脑连接效应减低(P<0.05,FDR校正)。MHD组右侧海马至右侧三角部额下回连接效应与血尿素氮(BUN)呈正相关(P<0.05),MHD组左侧海马至右侧前扣带和旁扣带脑回连接效应与命名评分呈正相关(P<0.05),左侧海马至右侧豆状壳核连接效应与抽象评分、透析时间呈负相关,左侧海马至左侧丘脑连接效应与命名评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终末期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存在脑血流灌注异常及双侧海马与全脑效应连接异常,并参与认知功能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末期肾病 维持性血液透析 脑血流灌注 格兰杰因果分析 认知功能障碍
下载PDF
乳腺癌患者化疗后脑血流灌注异常的临床应用研究
4
作者 王宁 夏建国 +1 位作者 田为中 胡剑峰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86-89,93,共5页
目的应用磁共振成像中的动脉自旋标记(ASL)技术来探讨乳腺癌患者化疗后脑血流灌注变化及其与认知功能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的收集43名自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经过手术病理证实的女性单侧乳腺癌患者(BC组),且所有患者在术后接受标... 目的应用磁共振成像中的动脉自旋标记(ASL)技术来探讨乳腺癌患者化疗后脑血流灌注变化及其与认知功能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的收集43名自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经过手术病理证实的女性单侧乳腺癌患者(BC组),且所有患者在术后接受标准的化疗方案进行治疗。同时招募37名健康对照组(HC组),两组均采用西门子3.0T磁共振扫描仪进行常规头颅平扫及全脑ASL扫描,采用双样本t检验对各脑区脑血流量(CBF)值进行统计学分析。之后应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探索存在血流灌注差异脑区的CBF值与神经量表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HC组相比,BC组左侧小脑CrusII区、双侧颞中回CBF值降低,双侧豆状壳核CBF值增加(P<0.05,FWE校正)。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左侧小脑CrusII区、左侧颞中回、右侧颞中回CBF值与神经心理学量表MMSE呈正相关(r=0.429,P<0.01;r=0.413,P<0.01;r=0.405,P<0.01)。结论乳腺癌患者化疗后大脑存在多个脑区的脑血流灌注异常且存在与化疗相关的认知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流灌注 动脉自旋标记技术 磁共振成像 认知功能障碍
下载PDF
活血荣络方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管新生及脑血流灌注的影响
5
作者 黄雷 康蕾 孙雪琴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4年第15期2157-2161,共5页
目的探讨活血荣络方对阴虚血瘀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管新生及脑血流灌注的影响。方法选择2023年1—12月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阴虚血瘀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11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55例。对照组(脱落4例)给予... 目的探讨活血荣络方对阴虚血瘀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管新生及脑血流灌注的影响。方法选择2023年1—12月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阴虚血瘀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11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55例。对照组(脱落4例)给予西医规范治疗,观察组(脱落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活血荣络方治疗,2组疗程均为14 d。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血清血管新生指标[外周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脑血流灌注情况[大脑前动脉(ACA)、中动脉(MCA)、后动脉(PCA)的平均血流速度]及治疗14 d后的临床疗效、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ADL评分及血清VEGF、BDNF、IGF-1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0.05),各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均明显快于治疗前(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ADL评分及血清VEGF、BDNF、IGF-1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各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均明显快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6.0%(48/50)比82.4%(42/51),P<0.05]。治疗过程中对照组和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9%(2/51)比6.0%(3/50),P>0.05]。结论联合活血荣络方治疗阴虚血瘀型急性缺血性卒中疗效优于常规治疗,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促进VEGF、BDNF、IGF-1分泌以利于血管新生,改善脑血流灌注,促进缺损神经功能恢复,从而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卒中 活血荣络方 血管新生 脑血流灌注
下载PDF
通脑益气方对急性后循环脑梗死患者脑血流灌注、神经功能及炎症反应的影响
6
作者 苏晓燕 陈兆耀 张林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第4期629-633,共5页
目的观察通脑益气方治疗急性后循环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并探讨其对脑血流灌注、神经功能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80例患者采用完全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抗凝、调脂、营养神经等基础性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基础性对... 目的观察通脑益气方治疗急性后循环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并探讨其对脑血流灌注、神经功能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80例患者采用完全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抗凝、调脂、营养神经等基础性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基础性对症治疗外给予通脑益气方治疗。检测治疗前后脑血流灌注、神经和炎症相关因子差异,评估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NIHSS评分、BI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前各脑血流灌注指标、各神经相关因子、炎症相关因子、中医症状评分、NIHSS评分和BI评分比较,差别均不大(均P>0.05)。两组治疗后平均血流量、V_(max)、V_(min)与治疗前比较升高,RI则降低;且观察组平均血流量、V_(max)、V_(min)与对照组比较更高,RI则更低(均P<0.05)。两组治疗后NTF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升高,S-100β蛋白、NSE水平则降低;且观察组NTF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更高,S-100β蛋白、NSE水平则更低(均P<0.05)。两组治疗后MMP-9、NLR、IL-6、CXCL16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且观察组MMP-9、NLR、IL-6、CXCL1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治疗后半身不遂、舌强语謇、感觉减退、面色白、气短乏力、自汗出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且观察组半身不遂、舌强语謇、感觉减退、面色白、气短乏力、自汗出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治疗后B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升高,NIHSS评分则降低,且观察组BI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观察组则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通脑益气方治疗急性后循环脑梗死可调节神经和炎症相关因子表达,改善脑血流灌注,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循环梗死 益气方 神经功能 脑血流灌注 炎症反应
下载PDF
应用动脉自旋标记成像技术探讨胎儿窘迫对极早产儿脑血流灌注的影响
7
作者 薛倩茹 秦璠玥 +4 位作者 张晨 孔祥博 薛艳然 郭笑婵 徐发林 《发育医学电子杂志》 2024年第4期263-270,共8页
目的应用动脉自旋标记(arterial spin labeling,ASL)成像技术评估存在胎儿窘迫的极早产儿出生后脑血流灌注情况。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3年4月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新生儿科住院治疗的53例极早产儿作为研究对... 目的应用动脉自旋标记(arterial spin labeling,ASL)成像技术评估存在胎儿窘迫的极早产儿出生后脑血流灌注情况。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3年4月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新生儿科住院治疗的53例极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存在胎儿窘迫分为窘迫组(n=22)和非窘迫组(n=31),分析两组患儿脑组织不同感兴趣区域脑血流差异,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胎儿窘迫与脑血流变化的相关性。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或校正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窘迫组的单胎比例高于非窘迫组[81.8%(18/22)与54.8%(17/31),χ^(2)=4.176,P<0.05]。两组极早产儿在双侧额叶[左侧:23.9(21.7,28.0)ml/(100 g·min)与21.5(18.2,23.8)ml/(100 g·min),t=-2.826;右侧:(24.5±0.9)ml/(100 g·min)与(21.2±0.8)ml/(100 g·min),t=2.773]、双侧颞叶[左侧:(22.8±0.9)ml/(100 g·min)与(19.8±0.6)ml/(100 g·min),t=2.834;右侧:(23.2±0.9)ml/(100 g·min)与(20.8±0.7)ml/(100 g·min),t=2.108]、双侧顶叶[左侧:(24.0±1.1)ml/(100 g·min)与(19.4±0.8)ml/(100 g·min),t=3.377;右侧:25.6(18.9,28.1)ml/(100 g·min)与19.6(16.3,22.5)ml/(100 g·min),t=-2.311]、双侧枕叶[左侧:(25.7±1.4)ml/(100 g·min)与(21.2±0.9)ml/(100 g·min),t=2.796;右侧:(26.3±1.6)ml/(100 g·min)与(21.7±1.0)ml/(100 g·min),t=2.583]、双侧基底节[左侧:(35.4±1.5)ml/(100 g·min)与(29.0±0.8)ml/(100 g·min),t'=3.872;右侧:(34.9±1.4)ml/(100 g·min)与(29.3±1.0)ml/(100 g·min),t=3.457]、双侧丘脑[左侧:(40.0±2.0)ml/(100 g·min)与(35.0±1.3)ml/(100 g·min),t=2.157;右侧:(40.5±1.7)ml/(100 g·min)与(35.1±1.1)ml/(100 g·min),t=2.783]的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的比较中,窘迫组高于非窘迫组(P值均<0.05)。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控制混杂因素(单胎、出生体质量、出生胎龄、纠正胎龄、性别、ASL成像技术检查时最近一次红细胞压积、辅助通气时间、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脐带异常、羊水污染、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糖尿病、急性绒毛膜羊膜炎)后,胎儿窘迫与双侧颞叶(左侧,95%CI:0.208~4.941;右侧,95%CI:0.047~4.636)、左顶叶(95%CI:0.896~6.466)、双侧基底节(左侧,95%CI:2.230~8.983,右侧,95%CI:1.503~8.912)的CBF仍相关(P值均<0.05)。结论利用ASL成像技术对极早产儿出生后大脑各感兴趣区的CBF进行定量测量,发现胎儿窘迫可使极早产儿双侧颞叶皮质、左顶叶双侧基底节血流灌注升高,可能导致极早产儿脑损伤风险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窘迫 脑血流灌注 磁共振 动脉自旋标记成像技术 早产儿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医证候与侧支循环、脑血流灌注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8
作者 王莹莹 胡杰 +2 位作者 许瑞卿 吕祥龙 王亚伟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7期1662-1669,共8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的中医证候特点,并分析其与侧支循环、脑血流灌注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300例,均行头颈CT血管造影(CTA)联合CT灌注成像(CTP)检查,并随访观察30 d,通过改...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的中医证候特点,并分析其与侧支循环、脑血流灌注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300例,均行头颈CT血管造影(CTA)联合CT灌注成像(CTP)检查,并随访观察30 d,通过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估预后,同时观察中医证候动态演变,探索中医证候与侧支循环、病灶区脑血流灌注及预后的关系,另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中医证候、血流灌注参数及侧支建立对卒中结局的影响。【结果】(1)急性脑梗死患者痰、血瘀、风等证候要素占比最高;前/后交通动脉开放、颅外向颅内侧支建立的中医证候要素分布中均以气虚为多见;以侧支循环来看,发病第1天,侧支良好组比侧支不良组气虚证分布低(P<0.05),发病第30天时,侧支良好组的气虚、痰证素的分布均明显比侧支不良组低(P<0.01);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发病第1天患者气虚分布与感兴趣区域脑血容量(rCBV)呈负相关(r=-0.472,P<0.05)、阴虚分布与rCBV呈正相关(r=-0.557,P<0.01);按病灶区rCBV>1.0或降低rCBV<1.0分为2组,比较病灶区证候要素分布差异,得出rCBV减低组患者以气虚分布较多(P<0.01)、而rCBV升高组以阴虚分布较多(P<0.05)。(2)发病第1天的证候要素分布,预后不良组的气虚分布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P<0.01);发病第30天,预后良好组的气虚、痰证素的分布均明显低于预后不良组(P<0.05或P<0.01);对2组患者发病第1天、第30天的痰证素的分布进行比较,发现预后良好组患者的痰证素在第30天时较第1天时显著减少(χ^(2)=7.409,P<0.01),而预后不良组患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3)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中医证候(气虚、痰)、侧支分级、病灶区rCBV是卒中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侧支建立不良、血流灌注减低及预后不良均以气虚证候要素分布为特点,同时,预后较差患者还存在痰的证候要素贯穿病变始终的特点,体现出气虚、痰证在急性脑梗死发病和病程进展中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梗死 侧支循环 脑血流灌注 预后 中医证候要素 气虚 痰证
下载PDF
神经内镜下经额叶入路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脑血流灌注及短期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徐四军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5期864-868,共5页
目的观察神经内镜下经额叶入路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脑血流灌注以及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择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驻马店市中医院需行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的79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观察神经内镜下经额叶入路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脑血流灌注以及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择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驻马店市中医院需行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的79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与B组,其中A组接受神经内镜下经额叶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B组接受神经内镜下经颞叶皮质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个月短期疗效、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肿清除率、住院时间)、脑血流灌注指标[局部脑血流量(rCBF)、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TT)、局部脑血容量(rCBV)]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A组患者术后2个月临床疗效优于B组,A组患者血肿清除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rCBV、rCBF以及M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rCBV、rCBF均上升,MTT均下降,且A组与B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出现术后并发症,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镜下经额叶入路血肿清除术可有效提高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短期疗效及血肿清除率,改善颅脑血供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镜 血肿清除术 高血压性出血 脑血流灌注 短期预后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对血清lncRNA CAI2、UA、Hcy和脑血流灌注、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10
作者 周丽 夏元亮 +2 位作者 杜威 王亚军 张学东 《转化医学杂志》 2024年第3期334-339,共6页
目的 探究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后血清长链非编码RNA CAI2 (LncRNA CAI2)、尿酸(UA)、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脑血流灌注、神经功能的变化。方法 选取2020年8月至2023年3月于阜阳市肿瘤医院神经内科进行治疗的8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 目的 探究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后血清长链非编码RNA CAI2 (LncRNA CAI2)、尿酸(UA)、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脑血流灌注、神经功能的变化。方法 选取2020年8月至2023年3月于阜阳市肿瘤医院神经内科进行治疗的8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治疗方案进行分组,将40例行常规治疗患者纳入对照组,45例于溶栓治疗基础上行常规治疗患者纳入溶栓组。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血清LncRNA CAI2、UA、Hcy水平和脑血流灌注指标、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脑血流参数以及溶栓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溶栓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7.78%(44/45),高于对照组的82.50%(33/40)(P <0.05);治疗后24 h,2组LncRNACAI2和Hcy水平均下降,UA水平均上升,且溶栓组变化更显著(P <0.05);治疗后,2组患者局部脑血容量(rCBV)和局部脑血流量(rCBF)均升高,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TT)均下降,且溶栓组变化更显著(P <0.05);治疗后,2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下降,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均升高,且溶栓组变化更显著(P <0.05);治疗后,2组阻力指数(RI)和搏动指数(PI)均下降,平均血流速度(Vm)均升高,且溶栓组变化更显著(P <0.05);2组转氨酶升高、皮疹、呕吐、恶心、肾功能损伤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溶栓治疗能有效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血清LncRNA CAI2、UA、Hcy水平和脑血供情况,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死 静脉溶栓 脑血流灌注 神经功能 血清长链非编码RNA CAI2 同型半胱氨酸 尿酸
下载PDF
2~5岁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孤独症征象和脑血流灌注量的相关性研究
11
作者 尹嘉宝 段桂琴 +2 位作者 王甘雨 聂文毫 赵明方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8期0086-0090,共5页
了解2 ~ 5岁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儿童的孤独症征象,并探索孤独症征象与脑血流灌注量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51名ASD儿童的孤独症儿童行为检查量表(autism behavior checklist,ABC)总分和各领域得分;收集ASD儿童... 了解2 ~ 5岁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儿童的孤独症征象,并探索孤独症征象与脑血流灌注量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51名ASD儿童的孤独症儿童行为检查量表(autism behavior checklist,ABC)总分和各领域得分;收集ASD儿童动脉自旋标记(arterial spin labeling,ASL)技术获取的感兴趣区域脑血流灌注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参数值,探索孤独症征象与脑血流灌注量的相关性。结果 (1)2~<3岁组、3~<4岁组和4~<5岁组ASD儿童在总体孤独症行为表征上未发现统计学差异(P>0.05),并且在感觉、交往、躯体、语言以及自理领域得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2)ASD儿童在感觉领域表现与额叶(r=-0.345,P=0.025)、顶叶(r=-0.353,P=0.022)以及枕叶皮层脑血流灌注量(r=-0.365,P=0.017)呈负相关,交往领域得分与顶叶皮层脑血流灌注量(r=-0.355,P=0.021)呈负相关,而其他领域未发现与大脑皮层脑血流灌注量的相关性(P>0.05)。结论 ASD儿童的孤独症征象在幼儿时期即有表现,并且不同年龄初诊ASD儿童的病情严重程度无明显差异,并且ASD儿童的神经发育受到脑血流灌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谱系障碍 儿童 脑血流灌注
下载PDF
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脑血流灌注量与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脑供血动脉狭窄的关系探究
12
作者 陈思文 任倩萌 张龙飞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13期1360-1363,共4页
目的探究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脑血流灌注量与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脑供血动脉狭窄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0月在铜川市人民医院就诊的96例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作为观察组。根据脑供血动脉狭窄程度,将其分为轻中度狭窄组(n=36... 目的探究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脑血流灌注量与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脑供血动脉狭窄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0月在铜川市人民医院就诊的96例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作为观察组。根据脑供血动脉狭窄程度,将其分为轻中度狭窄组(n=36)和重度狭窄组(n=60)。另选同期96名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检测与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轻中度狭窄组和重度狭窄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水平、脑血流灌注量;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脑血流灌注量与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脑供血动脉重度狭窄的关系;使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脑血流灌注量对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脑供血动脉重度狭窄的预测效能。结果观察组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水平分别为(9.12±1.57)mPa/s、(42.12±4.56)mPa/s、(2.38±0.45)mPa/s、(3.96±0.58)g/L,均高于对照组[(7.20±0.86)mPa/s、(30.25±2.07)mPa/s、(1.61±0.23)mPa/s、(2.41±0.29)g/L],脑血流灌注量为(542.12±45.63)mL/min,少于对照组(661.25±67.84)mL/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狭窄组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水平分别为(9.94±1.80)mPa/s、(49.37±5.26)mPa/s、(2.97±0.61)mPa/s、(4.65±0.73)g/L,均高于轻中度狭窄组[(8.36±1.35)mPa/s、(35.68±3.14)mPa/s、(2.05±0.34)mPa/s、(3.24±0.37)g/L],脑血流灌注量为(520.16±40.78)mL/min,少于轻中度狭窄组[(589.42±52.17)mL/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和脑血流灌注量均是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脑供血动脉重度狭窄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经ROC曲线分析,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脑血流灌注量预测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脑供血动脉重度狭窄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26、0.655、0.640,联合预测的AUC为0.924,大于单项指标的AUC(P<0.05)。结论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脑血流灌注量与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脑供血动脉狭窄程度密切相关,其中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联合脑血流灌注量预测脑供血动脉重度狭窄的效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供血不足 血液流变学指标 脑血流灌注 供血动脉狭窄
下载PDF
滋肾益智方对脑梗死后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脑血流灌注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13
作者 李栋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7期3228-3231,共4页
目的探讨滋肾益智方对脑梗死后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脑血流灌注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汝州市中医院收治的80例脑梗死后MCI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配为两组,每组各包含40例患者。两组均接受对症治疗,在此... 目的探讨滋肾益智方对脑梗死后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脑血流灌注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汝州市中医院收治的80例脑梗死后MCI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配为两组,每组各包含40例患者。两组均接受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对照组奥拉西坦治疗,给予观察组奥拉西坦+滋肾益智方治疗,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疗效、脑血流灌注指标[大脑中动脉(MCA)和大脑前动脉(ACA)的搏动指数和平均血流速度],采用简易智力状态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患者认知功能,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估患者的日常生活功能,最后评价两组用药期间的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结束后,两组ACA和MCA的平均血流速度均有所提升,其中观察组的平均血流速度提升更明显(P<0.05),而两组ACA和MCA的搏动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两组MMSE、MoCA、MBI评分均有所提升,其中观察组的评分提升更明显(P<0.05)。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频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药基础上结合滋肾益智方治疗脑梗死后MCI,可有效改善患者脑血流灌注和认知功能,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滋肾益智方 梗死 认知障碍 脑血流灌注 认知功能
下载PDF
舒血宁注射液联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流灌注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14
作者 吴镇 程继芳 林慧贞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28期47-50,共4页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联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流灌注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德兴市中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舒血宁注射...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联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流灌注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德兴市中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舒血宁注射液联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对照组采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2组均治疗2周。比较2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脑血流灌注情况[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平均通过时间(MTT)]、神经功能指标[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B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凝血指标[抗凝血酶(A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生活质量及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73.33%)(χ^(2)=4.320,P=0.038)。治疗2周后,2组CBV及CBF较治疗前升高,MTT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高/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2组MBP、NSE、H-FABP、GFAP水平及NIHSS评分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2组AT水平较治疗前升高,Fib及D-D水平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高/低于对照组(P<0.01);2组SF-36评分及ADL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6.67%)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77,P=0.448)。结论舒血宁注射液联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提高临床效果及抗凝效果,改善脑血流灌注,保护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梗死 舒血宁注射液 双联抗血小板 脑血流灌注 神经功能 抗凝效果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阿替普酶溶栓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流灌注与氧化应激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15
作者 严美华 许勇鹏 +1 位作者 蓝国亮 徐剑文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21期1-4,共4页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阿替普酶溶栓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流灌注与氧化应激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8月—2022年12月泉州德诚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3例进行分组,分为阿替普酶组(31例)和联合溶栓组(32例...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阿替普酶溶栓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流灌注与氧化应激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8月—2022年12月泉州德诚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3例进行分组,分为阿替普酶组(31例)和联合溶栓组(32例)。阿替普酶组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联合溶栓组在阿替普酶组基础上予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14 d。比较2组治疗前后脑血流灌注情况、氧化应激指标[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神经功能指标[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β)],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14 d后,2组收缩期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速度、脑血管储备功能较治疗前升高,搏动指数较治疗前下降,且联合溶栓组升高/下降幅度大于阿替普酶组(P均<0.01);2组血清GSH-Px、SOD水平升高,血清MDA、NSE、S100-β水平降低,且联合溶栓组升高/降低幅度大于阿替普酶组(P<0.05或P<0.01)。联合溶栓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5.64%,与阿替普酶组的19.3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2,P=0.697)。结论 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具有良好疗效,有利于增强脑部血液供应,缓解机体氧化应激反应,改善神经功能,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梗死 依达拉奉右莰醇 阿替普酶 溶栓治疗 脑血流灌注 氧化应激 神经功能
下载PDF
伴自杀倾向的双相障碍Ⅱ型患者脑电反馈负波及脑血流灌注变化特征
16
作者 车希桐 陈光东 +1 位作者 万丹丹 于悦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4年第10期944-945,共2页
双相障碍Ⅱ型是指在重度抑郁或轻度狂躁外无狂躁发作,因其大部分症状表现为抑郁,故而临床上常将其误诊为抑郁症。临床主要根据患者症状表现进行判断,而缺乏生物学特征方面的研究[1]。磁共振成像研究发现,双相障碍患者存在多个脑区的功... 双相障碍Ⅱ型是指在重度抑郁或轻度狂躁外无狂躁发作,因其大部分症状表现为抑郁,故而临床上常将其误诊为抑郁症。临床主要根据患者症状表现进行判断,而缺乏生物学特征方面的研究[1]。磁共振成像研究发现,双相障碍患者存在多个脑区的功能活动及连接异常[2]。本次研究拟探究伴自杀倾向的双相障碍Ⅱ型患者脑电反馈负波特征及脑血流灌注的改变情况。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障碍 脑血流灌注 自杀倾向 重度抑郁 磁共振成像 抑郁症 连接异常 Ⅱ型
下载PDF
平肝活血散佐治风痰瘀阻型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脑血流灌注的影响
17
作者 屈阳 胡世蕊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21期3542-3547,共6页
目的探究平肝活血散佐治风痰瘀阻型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脑血流灌注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前瞻性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6月安康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08例风痰瘀阻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西药组和中药组,各54例... 目的探究平肝活血散佐治风痰瘀阻型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脑血流灌注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前瞻性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6月安康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08例风痰瘀阻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西药组和中药组,各54例。其中,西药组男33例,女21例,年龄(64.25±6.12)岁,在常规补液、降低颅内压、扩容等治疗基础上口服丁苯酞软胶囊,连续治疗2周;中药组男30例,女24例,年龄(64.71±6.35)岁,在西药组治疗基础上口服平肝活血散,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脑血流灌注[血流灌注指数(PI)、双侧动脉平均流速]及炎症反应[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0(IL-10)],统计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统计方法采用t检验、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秩和检验。结果中药组总有效率高于西药组[88.89%(48/54)比72.22%(39/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88,P=0.029);治疗2周后,中药组NIHSS评分、主症积分、次症积分、NSE、GFAP、PI、CRP水平低于西药组(t=3.855、4.284、2.894、5.949、3.889、2.852、8.424,均P<0.05);中药组BDNF、双侧动脉平均流速及IL-10水平高于西药组(t=3.661、2.803、4.203,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6.67%(9/54)比12.96%(7/5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93,P=0.588)。结论平肝活血散佐治风痰瘀阻型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可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神经功能和脑血流灌注,降低炎症反应,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梗死 风痰瘀阻型 平肝活血散 脑血流灌注 炎症指标 神经功能
下载PDF
依达拉奉右莰醇结合rt-PA溶栓方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流灌注及出血性转化风险的影响
18
作者 周贺伟 李聪 徐五档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4年第8期954-957,共4页
目的 分析依达拉奉右莰醇结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方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流灌注及出血性转化风险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01月-2023年01月收治11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56),给予rt-PA... 目的 分析依达拉奉右莰醇结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方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流灌注及出血性转化风险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01月-2023年01月收治11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56),给予rt-PA溶栓;观察组(n=56),采用静脉溶栓联合依达拉奉右莰醇;对比两组脑血流灌注改善情况,统计两组出血性转化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43%高于对照组的82.14%,治疗后NIHSS评分(6.15±1.24)分低于对照组(8.68±1.54)分,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未出现出血性转化,略低于对照组出血性转化3.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脑血流灌注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血清SOD、GSH-Px水平高于对照组,而ROS、MD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依达拉奉右莰醇结合rt-PA溶栓方案可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流灌注,但对出血转化作用不明显,需要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右莰醇 RT-PA溶栓 急性梗死 脑血流灌注 出血性转化
下载PDF
伴自杀意念青年双相障碍Ⅱ型患者脑血流灌注特征及临床意义
19
作者 徐顺徭 夏王斌 金辉 《心电与循环》 2024年第4期338-342,I0003,共6页
目的 探讨伴自杀意念青年双相障碍(BD)Ⅱ型患者脑血流灌注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4月温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精神科收治的84例伴自杀意念青年BDⅡ型患者为研究对象,年龄17~40岁。根据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IOSS)绝... 目的 探讨伴自杀意念青年双相障碍(BD)Ⅱ型患者脑血流灌注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4月温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精神科收治的84例伴自杀意念青年BDⅡ型患者为研究对象,年龄17~40岁。根据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IOSS)绝望、乐观和睡眠等3个因子总分结果分为有自杀意念(≥12分)组40例、无自杀意念(<12分)组44例;另选取同期本院健康体检者40名为对照组。采用MRI检测静息时脑血流量(CBF),比较3组研究对象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_(24))、SIOSS评分以及局部CBF,分析脑血流灌注差异脑区CBF与各量表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有自杀意念组、无自杀意念组Mo CA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且有自杀意念组低于无自杀意念组(P<0.05)。有自杀意念组、无自杀意念组HAMA、HAMD_(24)和SIOS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且有自杀意念组均高于无自杀意念组(均P<0.05)。有自杀意念组左侧壳核、左侧前扣带皮质和左侧颞上回区域CBF均明显高于无自杀意念组、对照组(均P<0.05),右侧后扣带回、右颞下回区域CBF均低于无自杀意念组(均P<0.05)。左侧壳核、左侧颞上回和右颞下回CBF与Mo CA、HAMA、HAMD_(24)、SIOSS评分均呈正相关(均P<0.05);左侧前扣带皮质、右侧后扣带回CBF与Mo CA、HAMA、HAMD_(24)、SIOSS评分均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 伴自杀意念青年BDⅡ型患者脑部左侧壳核、左侧前扣带皮质和左侧颞上回区域CBF升高,而右侧后扣带回、右颞下回区域CBF明显降低,且与认知功能、焦虑症状、抑郁症状以及自杀意念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障碍Ⅱ型 脑血流灌注 认知功能 自杀意念 焦虑 抑郁
下载PDF
丁苯酞对脑小血管患者认知功能、脑血流灌注的影响
20
作者 梁路遥 范敏丽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144-0147,共4页
探究丁苯酞对脑小血管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脑小血管60例(2021.8—2022.8),随机分组,各30例,分别采用常规、丁苯酞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认知功能、血流灌注(P>0.05),治疗后观察组高(P<0.05);不良反应观察组... 探究丁苯酞对脑小血管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脑小血管60例(2021.8—2022.8),随机分组,各30例,分别采用常规、丁苯酞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认知功能、血流灌注(P>0.05),治疗后观察组高(P<0.05);不良反应观察组较低(P<0.05);生活质量治疗后观察组较高(P<0.05)。结论 丁苯酞应用效果较好,显著改善认知功能、脑血流灌注,且用药后不良反较低,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 小血管 认知功能 脑血流灌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