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8篇文章
< 1 2 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极低位直肠癌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术后肛门功能不良的影响因素及预测模型构建
1
作者 韩宁 王小冬 +3 位作者 李迎春 周海华 潘琳琳 于晨 《临床外科杂志》 2024年第8期887-891,共5页
目的分析极低位直肠癌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术(Lap-ISR)术后肛门功能不良的影响因素,并以此构建预测模型并验证,以期为改善极低位直肠癌病人Lap-ISR术后肛门功能提供指导依据。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在泰州人民医院进行Lap-... 目的分析极低位直肠癌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术(Lap-ISR)术后肛门功能不良的影响因素,并以此构建预测模型并验证,以期为改善极低位直肠癌病人Lap-ISR术后肛门功能提供指导依据。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在泰州人民医院进行Lap-ISR手术的极低位直肠癌病人127例,术后对病人进行为期12个月的随访,用Wexner评分评估病人术后肛门功能,根据肛门失禁评分(Wexner)分为肛门功能良好组(106例)与肛门功能不良组(21例),收集病人临床资料并分析病人术后肛门功能不良的危险因素,并以此构建Nomogram列线图模型预测病人Lap-ISR术后肛门功能不良发生风险,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用曲线下面积(AUC)分析预测模型对病人Lap-ISR术后肛门功能不良的预测效能。结果极低位直肠癌病人Lap-ISR术后肛门功能不良发生率为16.54%(21/127)。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临床分期、合并基础疾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吻合方式、肿瘤下缘距齿状线距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肛门功能不良组肿瘤直径≥5 cm占比、新辅助化疗占比、吻合口距肛缘距离<2 cm、吻合口漏占比均高于肛门功能良好组(P<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肿瘤直径≥5 cm(OR=5.124)、新辅助化疗(OR=5.761)、吻合口漏(OR=6.881)是病人术后肛门功能的危险因素(P<0.05)。肿瘤直径≥5 cm病人Wexner评分高于肿瘤直径<5 cm病人,合并新辅助化疗Wexner评分高于无新辅助化疗病人,合并吻合口漏Wexner评分高于无吻合口漏病人(P<0.05)。Bootstrap法内部验证显示,C-index指数为0.785(95%CI:0.692~0.851)。ROC曲线结果显示,列线图模型预测病人术后肛门功能不良的灵敏度为85.70%、特异性为88.70%,AUC为0.895(95%CI:0.795~0.984)。结论肿瘤直径、新辅助化疗、吻合口漏是极低位直肠癌病人Lap-ISR术后肛门功能不良的危险因素。基于上述危险因素建立的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评估病人术后肛门功能不良的风险效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低位直肠癌 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术 肛门功能 影响因素 风险预测模型 列线图
下载PDF
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术与Dixon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对患者术后肛门功能恢复的影响
2
作者 黄飞 夏卓娅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21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术与直肠癌前切除(Dixon)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对患者术后肛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江陵县人民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60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术与直肠癌前切除(Dixon)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对患者术后肛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江陵县人民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60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腹腔镜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Dixon术治疗,腹腔镜组患者实施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肛门直肠动力学指标、肛门功能、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预后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手术失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后住院时间和第一次肛门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1个月,腹腔镜组患者肛门直肠动力学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术后4个月、术后8个月,腹腔镜组患者肛门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术对可降低术后的出血量,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和第一次肛门排气时间,促进术后肛门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术 直肠癌前切除 超低位直肠癌 肛门功能恢复
下载PDF
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术在低位直肠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5
3
作者 刘素红 杨小景 沈华杰 《癌症进展》 2023年第3期320-323,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术在低位直肠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20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分为对照组(n=100)和观察组(n=100),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术治疗,两组患者...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术在低位直肠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20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分为对照组(n=100)和观察组(n=100),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术治疗,两组患者均予以快速康复外科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肛门直肠动力学指标[肛管静息压(ARP)、直肠最大耐受容量(RMTV)和肛管最大收缩压(AMSP)]、肛门功能(Wexner评分法)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ARP、RMTV、AMSP均低于本组术前,且观察组患者的ARP、RMTV、AMS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两组患者的Wexner评分均高于本组术前,观察组患者的Wexner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能够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促进患者术后恢复,缩短住院时间,改善肛门功能,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直肠癌 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术 肛门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术对低位直肠癌患者肛门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伟 唐文慧 赵磊 《癌症进展》 2020年第5期489-492,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效果,及其对患者肛门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随机数表法将92例低位直肠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患者接受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术,比较两组患...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效果,及其对患者肛门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随机数表法将92例低位直肠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患者接受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肛门直肠指标、肛门失禁量表(Wexner)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排粪频率均高于本组术前,肛管静息压(ARP)、直肠最大耐受容量(RMTV)和肛管最大收缩压(AMSP)均低于本组术前,且观察组患者术后排粪频率高于对照组患者,ARP、RMTV和AMSP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观察组患者Wexner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术后3、6、12个月,两组患者Wexner评分均高于本组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0.87%(5/46),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8.26%(13/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20,P﹤0.05)。结论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近期肛门功能,缩短术后恢复时间,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直肠癌 经括约肌切除 肛门功能 并发症 预后
下载PDF
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疗效及对肛门功能的影响
5
作者 卢鑫 赵文召 黄鹏翀 《癌症进展》 2023年第13期1428-1430,1438,共4页
目的 探讨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疗效及对肛门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06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53)和观察组(n=53)。对照组患者采用腹腔镜Dixon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 目的 探讨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疗效及对肛门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06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53)和观察组(n=53)。对照组患者采用腹腔镜Dixon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肛门功能(Wexner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预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出院时和术后半年,观察组患者Wexner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肺部感染、吻合口漏、吻合口狭窄、切口感染、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年,两组患者生存率、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术与腹腔镜Dixon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可获得相当的疗效,但行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术患者的肛门功能恢复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位直肠癌 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术 腹腔镜Dixon 肛门功能
下载PDF
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术对低位直肠癌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贾耀民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7年第24期3652-3653,共2页
目的:分析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术对低位直肠癌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34例低位直肠癌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17例。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经括约肌... 目的:分析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术对低位直肠癌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34例低位直肠癌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17例。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术治疗。统计对比两组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且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88%(1/1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2.94%(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患者,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并缩短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直肠癌 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术 出血量
下载PDF
腹腔镜外翻拖出式经括约肌间切除联合改良Bacon术在低位直肠癌超低位保肛中的应用(附6例报道)
7
作者 李佳泽 王五艺 +5 位作者 芮元祎 易波 陈超 冯晓沛 张竞博 郑阳春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4年第5期491-495,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外翻拖出式经括约肌间切除(ISR)联合改良Bacon术在低位直肠癌超低位保肛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3月至12月四川省肿瘤医院大肠外科采用外翻拖出式ISR联合改良Bacon术进行腹腔镜根治性切除、超低位保肛的6例低位直... 目的探讨腹腔镜外翻拖出式经括约肌间切除(ISR)联合改良Bacon术在低位直肠癌超低位保肛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3月至12月四川省肿瘤医院大肠外科采用外翻拖出式ISR联合改良Bacon术进行腹腔镜根治性切除、超低位保肛的6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近期临床效果,总结手术技巧。结果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200~320 min,平均256.7 min;术中失血量20~100 mL,平均48.3 mL。术后1例患者出现外置肠段脱垂,行再次手术切除;2例患者出现外置肠段系膜局部缺血,行保守治疗后好转。所有患者均顺利恢复,术后6~11 d出院,平均术后住院时间8.2 d。所有患者均于术后21 d施行二期外置肠段切除和肛门成形术,术后3~6 d好转出院,平均术后住院时间4.3 d。随访至2024年3月,所有患者无肿瘤复发或转移,二期术后3个月Wexner肛门失禁评分1~5分,平均3.2分,肛门控便功能满意。结论腹腔镜外翻拖出式ISR联合改良Bacon术有助于实现肿瘤远端的精准切除,能极大降低经肛切除的操作难度,而且避免了预防性肠造口,术后肛门功能满意,有望成为低位直肠癌行超低位保肛手术的新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直肠癌 腹腔镜 经括约肌切除 改良BACON 超低位保肛
下载PDF
腹腔镜下经肛门括约肌间切除术应用于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对患者肛门功能及排便功能的影响评价
8
作者 秦绪广 李立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089-0092,共4页
探究应用腹腔镜下经肛门括约肌间切除术治疗在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干预的临床意义。方法 56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电脑抽号法分2组,研究组、对照组,各28例,分别对应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常规Miles手术,对比两组患者的不同,时间:2020... 探究应用腹腔镜下经肛门括约肌间切除术治疗在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干预的临床意义。方法 56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电脑抽号法分2组,研究组、对照组,各28例,分别对应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常规Miles手术,对比两组患者的不同,时间: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结果 研究组患者临床指征改善效果均更佳(p均<0.05)。结论 应用腹腔镜下经肛门括约肌间切除术治疗在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干预的临床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位直肠癌 保肛手 腹腔镜下经肛门括约肌切除 临床意义
下载PDF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肌壁间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
9
作者 蒋嫒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8期32-34,共3页
目的 针对肌壁间子宫肌瘤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之中,探讨应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研究对象为2021年12月—2023年11月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肌壁间子宫肌瘤患者,以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45... 目的 针对肌壁间子宫肌瘤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之中,探讨应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研究对象为2021年12月—2023年11月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肌壁间子宫肌瘤患者,以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治疗中采用经腹部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方式,观察组患者治疗中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方式。对比两组出血量、留置导尿管时间、住院时间等手术相关指标、疼痛评分量表评分(VAS)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留置导尿管时间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 <0.05);观察组的VAS评分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 针对肌壁间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之中,应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相比经腹部子宫肌瘤切除,不仅能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患者的康复周期,还能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感,降低后各种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子宫肌瘤切除 肌壁子宫肌瘤
下载PDF
低位直肠间质瘤腹腔镜辅助下的经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 被引量:12
10
作者 崔明明 张宏 +4 位作者 刘鼎盛 张方圆 苟康 蔡圣彬 凌云志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92-296,共5页
目的:针对伊马替尼治疗下的低位直肠间质瘤,探讨腹腔镜辅助下经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随访2007年1月至2011年1月9例低位直肠间质瘤患者,在术前接受伊马替尼治疗后行腹腔镜辅助下的经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结果:... 目的:针对伊马替尼治疗下的低位直肠间质瘤,探讨腹腔镜辅助下经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随访2007年1月至2011年1月9例低位直肠间质瘤患者,在术前接受伊马替尼治疗后行腹腔镜辅助下的经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结果:伊马替尼治疗前肿瘤大小为5~9 cm(中位值7.0 cm),治疗后肿瘤大小为2~4.5 cm(中位值3.5 cm)(P〈0.001)。治疗3~24个月(中位值7个月)行腹腔镜辅助下的经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住院时间5~9天(中位值7天),所有患者均行保护性造口,术后3个月行造口还纳术。Wexner评分在伊马替尼治疗前为1~4分(中位值2分),治疗后为1~5分(中位值2分)(P=0.397);造口还纳术后Wexner评分4~9分(中位值7分),较术前明显增加(P〈0.001),术后1年为1~5分(中位值2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42)。术后有6例继续服用伊马替尼24~30个月。1例未继续服用伊马替尼,患者在30个月时出现盆底复发。结论:腹腔镜辅助下的经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对于低位直肠间质瘤的治疗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质瘤 腹腔镜 经内外括约肌切除
下载PDF
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经肛门括约肌间切除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效果及术后并发症观察 被引量:34
11
作者 王励 刘建 +1 位作者 张勇 祝东强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8期5-8,28,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经肛门括约肌间切除术(ISR)与开腹ISR治疗超低位直肠癌围术期指标、胃肠功能恢复指标、肛门功能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超低位直肠癌110...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经肛门括约肌间切除术(ISR)与开腹ISR治疗超低位直肠癌围术期指标、胃肠功能恢复指标、肛门功能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超低位直肠癌110例,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观察组行腹腔镜TME+ISR,对照组行开腹ISR,记录2组围术期指标、手术前后胃肠功能恢复指标(胃动素、胃泌素、Wexner便秘评分)及术后6个月肛门功能分级、肛门功能满意度、并发症及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2组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血清胃动素、胃泌素水平高于对照组,Wexner便秘评分低于照组(P<0.01);术后6个月观察组肛门功能分级、肛门功能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1年2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TME+ISR治疗超低位直肠癌,患者肛门功能及其满意度、生存率与开腹ISR相当,且创伤小、胃肠功能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位直肠癌 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 经肛门括约肌切除 并发症
下载PDF
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切除术联合经肛管括约肌间切除术在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33
12
作者 沈晓明 刘如钱 鲍传庆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17期131-132,共2页
保肛根治术已成为现阶段直肠癌临床研究的热点之一。近年来,腹腔镜技术及器械的发展,使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已成为直肠癌根治的首选术式。肛管括约肌间切除术(ISR)对于肿瘤下缘距肛门〈5 cm的直肠癌患者,一直被认为是最大限度地保留肛... 保肛根治术已成为现阶段直肠癌临床研究的热点之一。近年来,腹腔镜技术及器械的发展,使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已成为直肠癌根治的首选术式。肛管括约肌间切除术(ISR)对于肿瘤下缘距肛门〈5 cm的直肠癌患者,一直被认为是最大限度地保留肛管括约肌功能的手术方式,早期的临床及实验研究也证实ISR是安全性。本研究回顾分析了2009年8月-2016年1月无锡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21位行腹腔镜TME联合ISR保肛手术的超低位直肠癌患者的近期疗效,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超低位直肠肿瘤 全直肠系膜切除 经肛门括约肌切除
下载PDF
腹腔镜下不做临时性造口的经括约肌间直肠切除术手术技巧及短期预后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驰 胡祥 刘永宁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829-834,共6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经括约肌间直肠切除术(ISR)不设置临时性造口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于2014年5月至2015年2月行腹腔镜ISR手术治疗的低位直肠癌病例(ISR组)14例,均未行临时性结肠造口。选择同期腹腔镜...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经括约肌间直肠切除术(ISR)不设置临时性造口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于2014年5月至2015年2月行腹腔镜ISR手术治疗的低位直肠癌病例(ISR组)14例,均未行临时性结肠造口。选择同期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前切除、骶前吻合术病例(LAR组)44例。对比分析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程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分别于术后6个月和12个月进行随诊,采用Kirwan分级和Wexner评分系统评价排便功能。结果ISR组患者手术时间较LAR组明显延长,但在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方面无显著差异;排便功能恢复方面,术后6个月时ISR组明显较LAR组差,但术后12个月时2组无显著差异。结论腹腔镜下部分ISR是安全的手术技术,把握适应证,保留左结肠动脉的D3淋巴结清扫,ISR不造设临时性造口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经括约肌切除 腹腔镜 低位前切除 造口
下载PDF
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加经内外括约肌间切除用于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 被引量:9
14
作者 李敏哲 杜燕夫 +2 位作者 王振军 韩进 渠浩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06年第3期205-207,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加经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可行性及优势。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1月至2005年11月7例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加经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7例术中出血量30-80m...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加经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可行性及优势。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1月至2005年11月7例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加经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7例术中出血量30-80ml,手术时间3.5-5h,无术中死亡病例,术后持续胃肠减压24h,术后24-48h开始饮食,术后3d拔除尿管下床活动,术后1-2d开始排便。术后住院71-0d。随访3-6个月,无局部复发。结论:腹腔镜下按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要求游离直肠至盆底耻骨直肠肌水平,经肛门于齿状线水平切断直肠,再经肛门手工行结肠-肛管吻合的方法治疗超低位直肠癌,能够保证完整切除直肠系膜,术中减少出血,住院天数缩短,在降低手术难度、提高保肛率等方面有其优势。患者时本术式的耐受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全直肠系膜切除 经内外括约肌切除 保肛手 腹腔镜
下载PDF
腹腔镜辅助括约肌间切除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22
15
作者 蔡高阳 庄潮平 +3 位作者 陈维荣 刘俐敏 郭国湖 廖梓群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12年第1期16-20,共5页
目的评价腹腔镜辅助括约肌间切除(ISR)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至2011年9月在我院实施的连续30例超低位直肠癌腹腔镜ISR手术的临床资料,与同期30例行开腹ISR手术患者进行比较,比较两组患者围手... 目的评价腹腔镜辅助括约肌间切除(ISR)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至2011年9月在我院实施的连续30例超低位直肠癌腹腔镜ISR手术的临床资料,与同期30例行开腹ISR手术患者进行比较,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情况、肿瘤安全性、术后排便功能及近期疗效。结果腹腔镜组均行全直肠系膜切除(TME),且完全保留盆腔自主神经,没有中转开腹病例,中位手术时间213min,中位出血量80ml,术后中位住院时间14d,术后并发症9例(9/30),其中8例是肛周粪渍性湿疹,1例结肠黏膜脱出。与开腹手术组患者比较,腹腔镜手术组时间较短,出血量较少,住院时间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患者术后肛门排便功能以及直肠肛管测压结果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患者肿瘤安全性方面无显著性差异,中位随访时间17个月,两组均无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全部患者无瘤生存。结论超低位直肠癌行腹腔镜ISR保肛手术技术上是可行的,短期疗效满意,是一种微创、安全的可供选择的保肛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腹腔镜外科 括约肌切除 肛门功能 肛肠动力学
下载PDF
腹腔镜与开腹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长期疗效比较 被引量:6
16
作者 杨阳 魏东 +3 位作者 赵艇 蔡建 张剑锋 王文航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16年第5期373-378,共6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intersphincteric resection,ISR)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患者中的手术效果及长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至2010年8月行ISR的141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组81例,开腹组60例...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intersphincteric resection,ISR)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患者中的手术效果及长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至2010年8月行ISR的141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组81例,开腹组60例,对比两组手术学指标、术后恢复情况、肿瘤学指标及长期疗效。腹腔镜组平均随访(56.6±15.8)个月,开腹组(58.2±18.9)个月。结果:相较开腹组,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少(P<0.001)、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腹腔镜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腹组(14.8%vs.33.3%,P=0.009)。两组标本远切缘、环周切缘病理学检查均为阴性;清扫淋巴结数量、肿瘤下缘距远切缘距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局部复发率腹腔镜组6.2%,开腹组1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8)。腹腔镜组5年总生存率为79.0%,开腹组为75.0%(P=0.559)。结论:腹腔镜ISR治疗低位直肠癌安全、有效,具有明显的微创优势,根治效果好,长期疗效与开腹手术相近,并不影响患者的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直肠肿瘤 内外括约肌切除 腹腔镜检查 剖腹 长期疗效
下载PDF
腹腔镜下经括约肌间切除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疗效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应晓江 陈志良 +2 位作者 李振军 陈洪亮 叶平江 《浙江医学》 CAS 2013年第19期1769-1770,1783,共3页
近年来,结直肠外科发展迅速,直肠癌保肛手术适应证不断拓宽,各种保肛术式也逐年增多,使患者在肿瘤根治的同时得到了更多的保肌机会。经括约肌间切除术(intersphinctericresection,ISR)是新近发展的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式之一,
关键词 超低位直肠癌 括约肌 切除 疗效分析 腹腔镜 治疗 保肛 结直肠外科
下载PDF
腹腔镜辅助括约肌间切除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被引量:17
18
作者 刘荆 胡凯 +2 位作者 周文 姜耕 张彦 《微创医学》 2014年第2期141-143,149,共4页
目的分析腹腔镜辅助括约肌间切除(ISR)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36例行腹腔镜ISR术和38例行开腹ISR术的超低位直肠癌患者,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正常饮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并发症及住院时间、淋... 目的分析腹腔镜辅助括约肌间切除(ISR)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36例行腹腔镜ISR术和38例行开腹ISR术的超低位直肠癌患者,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正常饮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并发症及住院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远切缘长度、环周切缘阳性率及局部复发、远处转移、死亡率及肛门功能等。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正常饮食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开腹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淋巴结清扫数目、远切缘长度、环周切缘阳性率及局部复发、远处转移、死亡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排便频率、排便紧迫感、排便困难、Wexne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ISR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值得临床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括约肌切除 超低位直肠癌 疗效
下载PDF
腹腔镜低位直肠癌经括约肌间切除术的疗效评估 被引量:7
19
作者 薛远志 翟春生 杨烈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2期251-253,共3页
目的:分析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术(intersphincteric resection of low rectal cancer,ISR)在低位直肠癌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四川省射洪县中医院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低位直肠癌病患72例,依照随机抽样方式进行分组,分别为... 目的:分析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术(intersphincteric resection of low rectal cancer,ISR)在低位直肠癌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四川省射洪县中医院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低位直肠癌病患72例,依照随机抽样方式进行分组,分别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36例。实验组采用腹腔镜下经括约肌间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结果:无论是从手术时间、出血量还是肛门排气时间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组病患治疗效果明显比对照组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经括约肌间术进行低位直肠癌的治疗,能够获取到极佳的治疗效果,为患者的身体健康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经括约肌 腹腔镜
下载PDF
经腹腔镜经肛门括约肌间直肠切除结肠肛管吻合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13例 被引量:5
20
作者 吴兴桂 井红民 +3 位作者 蔺桂恒 张庆林 李颖 吴万峰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08年第9期656-658,共3页
目的探讨经腹腔镜经肛门括约肌间直肠切除结肠肛管吻合术对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从2005年6月到2007年12月期间对13例患者施行该手术。其中男8例,女5例,平均年龄53岁(41~69岁)。肿瘤距离肛缘均小于5cm。结果13例手术全... 目的探讨经腹腔镜经肛门括约肌间直肠切除结肠肛管吻合术对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从2005年6月到2007年12月期间对13例患者施行该手术。其中男8例,女5例,平均年龄53岁(41~69岁)。肿瘤距离肛缘均小于5cm。结果13例手术全部成功,无手术死亡,无吻合口漏发生。随访时间为1~30个月,平均随访17个月,1例盆腔复发,1例肝转移;无戳孔种植转移,术后6个月肛门括约肌功能达优良者9例。结论经腹腔镜经肛门括约肌间直肠切除结肠肛管吻合术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一种微创、安全、疗效可靠、肛门括约肌功能满意的较理想保肛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位直肠癌 腹腔镜 括约肌切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