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法膈神经移位肌皮神经术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志强 张少成 +1 位作者 贾金鹏 马玉海 《中国骨伤》 CAS 2005年第6期363-363,共1页
关键词 膈神经移位肌皮神经术 神经移位 间隙桥接 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
下载PDF
体外膈神经电刺激对脑损伤术后昏迷的脱机困难患者机械通气时间、膈肌功能及其预后的影响
2
作者 戚新雪 王莹 +5 位作者 周天乐 任雨晴 丁菲 许波清 朱叶 茅矛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13-1619,共7页
目的:探讨体外膈肌起搏器(EDP)对脑损伤术后昏迷的脱机困难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膈肌功能及其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66例脑损伤术后昏迷使用有创呼吸机,并产生脱机困难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3)和试验组(n=33)。对照组接受... 目的:探讨体外膈肌起搏器(EDP)对脑损伤术后昏迷的脱机困难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膈肌功能及其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66例脑损伤术后昏迷使用有创呼吸机,并产生脱机困难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3)和试验组(n=33)。对照组接受ICU常规药物和机械通气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EDP治疗,每日2次,每次20mins,连续进行14d。在试验起点(术后上机72—96h内)和试验终点(脱机成功当日,未脱机成功按治疗周期结束后当日算),观察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和呼吸参数变化。采用超声观察膈肌厚度(diaphragm thickness,DT)、膈肌增厚分数(diaphragm thickening fraction,DTF)及膈肌移动度(diaphragm excursion,DE)的变化,并记录其他预后参数。结果:两组患者入组时各数据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结束后,在呼吸功能方面,除对照组浅快呼吸指数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外,试验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脱机成功率提高,两组患者潮气量和浅快呼吸指数较治疗前均有改善,对照组治疗后潮气量较前增加有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组间治疗后的潮气量较治疗前增加,试验组浅快呼吸指数治疗后较治疗前减少,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在膈肌功能方面,治疗前两组DT、DTF及DE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DT变化的构成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1),DTF和DE在两组之间、组内治疗后均有提高,呈显著性差异(P<0.001)。在预后方面,在试验终点试验组复上机率、死亡率及住院周期均比对照组低,但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EDP治疗可以缩短脑损伤术后昏迷脱机困难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提高脱机成功率,改善呼吸参数,同时可提高膈肌功能。但不能减少复上机率、降低死亡率及缩短住院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后昏迷 机械通气 脱机困难 体外神经电刺激 功能
下载PDF
膈神经移位肌皮神经治疗臂丛神经损伤的护理 被引量:1
3
作者 韦宏文 黄式环 《广西医学》 CAS 2007年第8期1310-1311,共2页
关键词 臂丛神经损伤 神经移位神经 护理
下载PDF
肌皮神经肱肌肌支移位术的电生理研究
4
作者 胡韶楠 顾玉东 +3 位作者 陈亮 徐建光 张凯莉 朱艺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21-221,共1页
目的应用电生理技术研究肱肌肌支的神经根来源及探索肱肌肌支移位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10名臂丛损伤作健侧C7移位术的患者,术中暴露正常的臂丛神经,用Reporter四道程肌电诱发电位仪,刺激C5~T1神经根。在肱肌记录诱发电位并... 目的应用电生理技术研究肱肌肌支的神经根来源及探索肱肌肌支移位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10名臂丛损伤作健侧C7移位术的患者,术中暴露正常的臂丛神经,用Reporter四道程肌电诱发电位仪,刺激C5~T1神经根。在肱肌记录诱发电位并计算其潜伏期及波幅。对1例肩外展、屈肘功能正常而手部无功能的C7脊髓损伤患者。在右侧上肢行肌皮神经肱肌肌支移位术,术中将肱肌肌支移至骨间前神经,以恢复手指屈曲功能。结果10名行健侧C7移位者术中刺激C5~C7均记录到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ompound muscle action potential,CMAP)。而刺激C8T1则无CMAP出现。C5~7CMAP的潜伏期为[(6.32±1.50)ms。^x±s,下同]、(6.51±1.36)ms和(6.99±1.33)ms,波幅为(2.81±3.17)mV、(3.01±3.20)mV和(1.54±1.99)mV。其中以C6的波幅最大。提示C6支配肱肌的纤维数可能最多,但经统计学处理。各神经根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例患者术后第2天检查屈肘功能正常,电生理检测肱二头肌为单纯相。术后1年半随访。术侧拇示指出现屈曲动作。结论肱肌同时接受来自C5-7,神经纤维的支配 ,该肌支移位至C8T1为主支配的正中神经是可行及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7移位 神经 电生理研究 电诱发电位仪 脊髓损伤患者 经统计学处理 肉动作电位 功能正常 电生理技
下载PDF
膈神经移位代肌皮神经的疗效分析
5
作者 张建兵 阚世廉 +2 位作者 刘巨荣 宫可同 鲁毅军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北京)》 CAS 2004年第3期90-90,共1页
关键词 臂丛神经撕脱伤 神经 神经 治疗 神经移植
下载PDF
副神经移位恢复高位颈髓横断伤大鼠膈肌运动功能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周许辉 贾连顺 +1 位作者 李家顺 谭军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5期325-327,共3页
目的 :探讨副神经移位膈神经恢复膈肌运动功能的可行性。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 10 0只随机分成A、B2组。经颈前路显露两侧膈神经干 ,于C6水平切断。A组原位缝接 ;B组游离副神经 ,在其主干进入斜方肌前切断 ,并与膈神经干缝接。术前 ;术... 目的 :探讨副神经移位膈神经恢复膈肌运动功能的可行性。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 10 0只随机分成A、B2组。经颈前路显露两侧膈神经干 ,于C6水平切断。A组原位缝接 ;B组游离副神经 ,在其主干进入斜方肌前切断 ,并与膈神经干缝接。术前 ;术后 5min及第 1、2、4、6、8个月观察膈肌的位移 ,然后于C3~ 4 水平横断脊髓了解膈肌的位移变化。比较各时间点 2组膈肌位移的恢复率。结果 :高位颈髓横断伤前 2组膈肌位移恢复率无显著性差异 ,而高位颈髓横断伤后B组膈肌位移恢复率明显优于A组。结论 :副神经移位膈神经能有效地恢复高位颈髓横断伤大鼠的膈肌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移位 高位颈髓横断伤 大鼠 脊髓损伤 运动功能
下载PDF
显微镜下垂直直肌部分移位联合内直肌后徙术治疗外展神经麻痹性内斜视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1
7
作者 李斌 李超 +1 位作者 徐庆 牛燕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990-994,共5页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垂直直肌部分移位联合内直肌后徙术治疗外展神经麻痹性内斜视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15年3月—2017年6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九龙医院眼科诊治的9例外展神经麻痹性内斜视患者,在显微镜下行内斜视...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垂直直肌部分移位联合内直肌后徙术治疗外展神经麻痹性内斜视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15年3月—2017年6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九龙医院眼科诊治的9例外展神经麻痹性内斜视患者,在显微镜下行内斜视矫正手术,术式采用垂直直肌部分移位联合内直肌后徙术。术后随访,观察疗效。结果·术后1周,7例患者的第一眼位基本正位(±10^Δ内),2例欠矫(分别为+15^Δ、+20^Δ),所有患者外转功能明显改善,麻痹眼外转均可过中线;术后1个月,6例患者眼位基本正位(±10^Δ内),3例患者欠矫(分别为+15^Δ、+15^Δ、+30^Δ);术后1年,5例患者眼位基本正位(±10^Δ内),4例患者欠矫(分别为+15^Δ、+15^Δ、+30^Δ、+40^Δ)。结论·显微镜下垂直直肌部分移位联合内直肌后徙术治疗外展神经完全麻痹性内斜视效果明显,不仅可以改善眼位,还可有效改善麻痹眼的外转功能,但远期易欠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展神经麻痹 内斜视 垂直直移位 内直后徙
下载PDF
胸背神经、下肩胛下神经移位与肌皮神经吻合修复臂丛损伤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韩震 钟世镇 +1 位作者 刘牧之 孙博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1983年第1期67-71,共5页
解剖观测了100例成人的肌皮神经、胸背神经和下肩胛下神经。对20例肌皮神经进行了神经干内分离研究,绘制了10个部位的神经干内局部定位示意图。建议选用胸背神经或下肩胛下神经移位,远端尽可能低位与肌皮神经各肌支吻合的新手术设计方案... 解剖观测了100例成人的肌皮神经、胸背神经和下肩胛下神经。对20例肌皮神经进行了神经干内分离研究,绘制了10个部位的神经干内局部定位示意图。建议选用胸背神经或下肩胛下神经移位,远端尽可能低位与肌皮神经各肌支吻合的新手术设计方案,用以治疗臂丛高位严重损伤所造成的屈肘功能丧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 神经移位 下肩 分支 臂丛 胸背神经 臂丛损伤
下载PDF
兔膈神经移位术后早期轴浆流转运的核素显像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徐文东 金少津 +2 位作者 徐建光 林祥通 顾玉东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86-288,T004,共4页
目的 探讨在体核素显像检测膈神经移位术后早期再生轴浆流转运的可行性 ,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选用13 1I 酪氨酸和99Tcm 亚甲基二膦酸盐 (MDP) ,通过计算机图像融合 ,在兔动物模型中分别对正常坐骨神经及移位后膈神经进行轴浆流... 目的 探讨在体核素显像检测膈神经移位术后早期再生轴浆流转运的可行性 ,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选用13 1I 酪氨酸和99Tcm 亚甲基二膦酸盐 (MDP) ,通过计算机图像融合 ,在兔动物模型中分别对正常坐骨神经及移位后膈神经进行轴浆流核素显像。结果 正常兔坐骨神经内轴浆流转运速率为 3 0mm d。膈神经移位术后 1个月即可在再生良好组中测出13 1I 酪氨酸通过吻合口向远端转运 ,转运速率为 40mm d。在瘢痕组中发现13 1I 酪氨酸不能向远端转运。13 1I 酪氨酸在神经内的转运可用于在体示踪显像 ,与99Tcm MDP图像融合可对转运图像进行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移位 早期轴浆流转运 核素显像 臂丛根性撕脱伤
下载PDF
胸背神经移位修复肌皮神经损伤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戴绍业 林道贤 +2 位作者 韩震 钟世镇 李汉云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1988年第1期47-48,64,共3页
根据100侧上肢标本的解剖研究,我们对1例肌皮神经损伤的患者作了胸背神经移位和其缝接术,获得满意的结果。术后9个月,肱二头肌肌力收缩时在4级以上,屈肘关节时能提起2kg的重物。
关键词 神经移位 胸背神经 神经 肱二头麻痹
下载PDF
喉返神经-膈神经端侧吻合术重建环杓后肌功能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关亚峰 娄卫华 张重华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05年第1期17-19,共3页
目的研究喉返神经-膈神经端侧吻合术重建环杓后肌功能的可行性及疗效,探讨双侧喉返神经麻痹的手术治疗方式。方法建立大鼠右侧喉返神经伤断的模型,并在切断喉返神经内收肌支后,分组进行喉返神经-膈神经端侧吻合,喉返神经-膈神经端端吻... 目的研究喉返神经-膈神经端侧吻合术重建环杓后肌功能的可行性及疗效,探讨双侧喉返神经麻痹的手术治疗方式。方法建立大鼠右侧喉返神经伤断的模型,并在切断喉返神经内收肌支后,分组进行喉返神经-膈神经端侧吻合,喉返神经-膈神经端端吻合和喉返神经端端吻合。术后2个月时行纤维喉镜检查,以观察术侧声带外展恢复情况,并行双侧环杓后肌肌电图检查,得出术侧与健侧诱发动作电位潜伏期和峰值的恢复率。结果术后2个月时,右侧声带运动恢复情况和环杓后肌肌电图均显示喉返神经端端吻合组效果最好,喉返神经-膈神经端侧吻合组和喉返神经-膈神经端端吻合组效果无显著差异。结论双侧喉返神经伤断的手术治疗应首选喉返神经端端吻合术;喉返神经-膈神经端侧吻合术有可能用于双侧喉返神经麻痹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返神经麻痹 神经 双侧 端侧吻合 功能 治疗 内收 动作电位 声带
下载PDF
膈神经移位术在臂丛神经损伤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戴志刚 刘儒森 +1 位作者 刘亚 任瑞丽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171-172,共2页
目的 探索膈神经移位术方法改进后治疗臂丛神经损伤的疗效。方法 对膈神经移位肌皮神经治疗臂丛神经损伤的临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部病例随访 1.5~ 3年 ,有效率10 0 % .结论 膈神经是臂丛神经损伤治疗中可供选择的良好移... 目的 探索膈神经移位术方法改进后治疗臂丛神经损伤的疗效。方法 对膈神经移位肌皮神经治疗臂丛神经损伤的临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部病例随访 1.5~ 3年 ,有效率10 0 % .结论 膈神经是臂丛神经损伤治疗中可供选择的良好移位神经 ,通过术前对膈神经功能的评估以及术中对膈神经吻合方式的改进 ,可以提高膈神经移位术治疗臂丛神经损伤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 移位 臂丛神经 损伤 治疗
下载PDF
臂丛神经损伤膈神经移位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被引量:1
13
作者 全秋艳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33期221-222,共2页
通过对16例臂丛神经损伤膈神经移位术患者的临床观察和护理,结果表明:对患者加强术前心理护理宣教、搞好术中配合、术后进行严密观察,指导患者进行系统的术后功能锻炼是手术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 臂丛神经损伤 神经移位 围手 护理
下载PDF
肋间神经移位恢复膈神经离断后兔膈肌运动功能的实验研究
14
作者 江吕泉 程庆书 +3 位作者 高坤祥 王英禹 苏畅 陈建 《武警医学》 CAS 2006年第5期335-338,共4页
目的探讨家兔肋间神经移位膈神经恢复膈肌运动功能的可行性。方法家兔36只,随机分成3组,A组:右侧膈神经离断后,不做处理,4个月后再将左侧膈神经离断;B组:右侧膈神经离断后,随即用肋间神经移位膈神经,4个月后再将左侧膈神经离断;C组:对照... 目的探讨家兔肋间神经移位膈神经恢复膈肌运动功能的可行性。方法家兔36只,随机分成3组,A组:右侧膈神经离断后,不做处理,4个月后再将左侧膈神经离断;B组:右侧膈神经离断后,随即用肋间神经移位膈神经,4个月后再将左侧膈神经离断;C组: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然后在不同时间点观察膈肌位移恢复率以及家兔血气变化。结果在任何时间点肋间神经移位组(B组)与未移位组(A组)膈肌位移率有明显差异(P<0.01),移位后4个月,B组与C组相比,虽在第4个月部分观察指标有差异(P<0.05),其余各时间点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肋间神经移位膈神经能有效地恢复双侧膈神经离断后家兔的膈肌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间神经 神经 神经移位 神经切断
下载PDF
膈神经移位术治疗臂丛神经损伤10例
15
作者 熊健斌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8期80-80,共1页
关键词 臂丛神经损伤 神经移位 治疗 功能丧失 上肢运动 疗效满意
下载PDF
兔膈神经移位术后早期轴浆流转运的核素显像研究
16
作者 徐文东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18-118,共1页
关键词 神经移位 轴浆流转运 核素显像 坐骨神
下载PDF
臂丛神经损伤患者膈神经移植肌皮神经的电生理观察
17
作者 刘英 胥勋成 +3 位作者 邹艺 李素荣 张斌 王跃 《癫痫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15年第2期75-77,共3页
目的:评估膈神经功能测定在臂丛神经损伤神经移植前的应用价值,术后电生理观察神经移植恢复状况。方法:对50例臂丛神经损伤患者术前进行了膈神经功能测定,对其中10例膈神经功能正常者,行同侧膈神经移植肌皮神经手术,术后神经电生... 目的:评估膈神经功能测定在臂丛神经损伤神经移植前的应用价值,术后电生理观察神经移植恢复状况。方法:对50例臂丛神经损伤患者术前进行了膈神经功能测定,对其中10例膈神经功能正常者,行同侧膈神经移植肌皮神经手术,术后神经电生理随访观察肱二头肌肌电图及肌皮神经运动传导功能状况。结果:臂丛神经损伤患者约28%伴膈神经损伤,损伤的膈神经不能选择为移植动力神经。隔神经移植肌皮神经后,最早3个月出现再生电位,6个月后出现运动单位电位,12个月后运动单位电位明显增多。术后肱二头肌肌力18个月后恢复优良占80%。7例术后12个月肌皮神经引出运动神经传导电位。结论:膈神经功能测定在臂丛神经损伤患者术前可评估选择移植神经,术后电生理可随访观察神经功能恢复状况,对臂丛神经损伤患者的手术治疗有一定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 臂丛神经 神经功能测定 神经 神经移植
下载PDF
大鼠膈神经及肌皮神经运动神经纤维数含量测定
18
作者 李文翠 刘健全 赵喆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5-6,共2页
目的采用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显示大鼠膈神经及肌皮神经起始部的运动神经纤维轴突数,为膈神经移位修复肌皮神经,重建屈肘功能提供依据。方法验采用10只SD大鼠,从膈神经及肌皮神经起始部,切取1cm后用ACHE(改良Karnovsky-Roots法)染色,通过... 目的采用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显示大鼠膈神经及肌皮神经起始部的运动神经纤维轴突数,为膈神经移位修复肌皮神经,重建屈肘功能提供依据。方法验采用10只SD大鼠,从膈神经及肌皮神经起始部,切取1cm后用ACHE(改良Karnovsky-Roots法)染色,通过电镜及图像分析仪检测运动神经轴突数量。结果大鼠膈神经运动神经纤维轴突数为226±42,肌皮神经运动神经轴突数为159±38根。结论大鼠膈神经轴突数量稍多于肌皮神经,后者轴突数量约为前者的3/4左右,理论上可以切取膈神经3/4神经组织移位于肌皮神经重建后者的屈肘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D大鼠 神经 神经 神经移位 组织化学
下载PDF
斜方肌移位术重建臂丛神经损伤晚期肩关节功能临床分析
19
作者 宁凡友 牛素玲 夏凯 《光明中医》 2011年第4期729-730,共2页
目的探讨斜方肌移位术重建臂丛神经损伤晚期肩关节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随访最长6个月~3年,外展位支架固定,固定8~10周后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功能锻炼。术后依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肩关节功能评... 目的探讨斜方肌移位术重建臂丛神经损伤晚期肩关节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随访最长6个月~3年,外展位支架固定,固定8~10周后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功能锻炼。术后依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肩关节功能评定试用标准,分别对两种术式于术后12个月时进行肩关节功能疗效评价。25例患者中肩关节功能恢复优7例;良10例;可7例;差1例,优良率68%。结论细致的手术,严格掌握适应证,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是保证患者康复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方移位 重建臂丛神经损伤晚期肩关节功能 中医骨伤科学
下载PDF
膈神经或副神经与肌皮神经缝接后的疗效分析
20
作者 鲁敏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02年第5期438-439,共2页
目的 :提高神经移位的治疗效果 ,使关节功能尽可能的恢复 ,对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患者选取最好的手术治疗手段。方法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膈神经与肌皮神经缝接 ,副神经与肌皮神经缝接。结果 :随访 2 2例患者 ,膈神经移位于肌皮神经后 ... 目的 :提高神经移位的治疗效果 ,使关节功能尽可能的恢复 ,对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患者选取最好的手术治疗手段。方法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膈神经与肌皮神经缝接 ,副神经与肌皮神经缝接。结果 :随访 2 2例患者 ,膈神经移位于肌皮神经后 ,屈肘功能恢复的有效率为 80 %。副神经移位于肌皮神经后 ,屈肘功能恢复的有效率为 71 4 %。结论 :膈神经或副神经与肌皮神经缝接的效果 ,前者手术简便 ,效果好于后者 ,是目前选择移位治疗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的最佳移位神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疗效 神经 神经 神经 移位 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