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6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膜荚黄芪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体系的建立
1
作者 李晶晶 冉盼 +3 位作者 王佳 朱强 王玲霞 梁文裕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09-115,共7页
以膜荚黄芪幼叶、幼茎和下胚轴为试材,采用在MS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和不同组合的6-BA、NAA、IAA、IBA和TDZ的方法,研究膜荚黄芪愈伤组织培养和不定芽诱导分化及再生体系的建立,构建膜荚黄芪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的完整体系,以期为膜荚黄... 以膜荚黄芪幼叶、幼茎和下胚轴为试材,采用在MS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和不同组合的6-BA、NAA、IAA、IBA和TDZ的方法,研究膜荚黄芪愈伤组织培养和不定芽诱导分化及再生体系的建立,构建膜荚黄芪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的完整体系,以期为膜荚黄芪种质资源保护、种苗快速繁育和遗传改良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幼茎是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1.0 mg·L^(-1)+NAA 0.5 mg·L^(-1)+TDZ 0.2 mg·L^(-1),诱导率为90.00%;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1.0 mg·L^(-1)+NAA 0.3 mg·L^(-1),诱导率为76.60%;幼茎诱导不定芽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1.5 mg·L^(-1)+IAA 0.2 mg·L^(-1),诱导率为90.30%。生根培养的最佳培养基为1/2MS+IBA 0.5 mg·L^(-1)+IAA 1.0 mg·L^(-1),生根率为39.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荚黄芪 组织培养 再生植株 种质资源
下载PDF
硒对膜荚黄芪镉胁迫的缓解机制解析
2
作者 王洪政 余绍莲 +2 位作者 马月花 任玲芸 倪红伟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65-575,共11页
为了揭示硒(Se)对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镉(Cd)胁迫的缓解机制,以传统药用植物膜荚黄芪为材料,利用水培技术综合研究了离子拮抗作用、抗氧化酶系统、重金属螯合物以及异黄酮在Se缓解Cd胁迫中的作用。结果表明:10μmol·... 为了揭示硒(Se)对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镉(Cd)胁迫的缓解机制,以传统药用植物膜荚黄芪为材料,利用水培技术综合研究了离子拮抗作用、抗氧化酶系统、重金属螯合物以及异黄酮在Se缓解Cd胁迫中的作用。结果表明:10μmol·L^(-1)Se显著改善了50μmol·L^(-1)Cd胁迫下膜荚黄芪幼苗生长状况并减轻了植株的活性氧积累水平以及膜脂过氧化水平。Cd处理下Se添加显著降低了膜荚黄芪各部位Cd含量,同时Cd添加也显著降低了各部位Se含量,说明膜荚黄芪在Se与Cd的吸收上具有明显的拮抗作用。抗氧化酶活性测定结果显示,Se添加降低了Cd胁迫下膜荚黄芪各部位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多种抗氧化酶活性与O_(2)^(·-)含量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暗示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更多的是与植物体内活性氧水平相适应的结果。此外,Se添加也降低了Cd处理下膜荚黄芪各部位非蛋白巯基和金属硫蛋白含量,且两者在各部位的含量与对应Cd含量呈现出良好的正相关,表明重金属螯合物含量是由各部位Cd含量所调节的。与抗氧化酶和金属硫蛋白不同,Se添加显著提高了Cd胁迫下膜荚黄芪幼苗根系中3种异黄酮成分的含量。进一步对异黄酮合成途径关键酶基因CHS、IFS、I3'H、IOMT和UCGT表达水平进行研究,发现Se明显上调了Cd处理下所有酶基因的表达水平。综上,Se通过吸收过程中与Cd的拮抗作用降低了Cd处理下膜荚黄芪幼苗中的Cd含量,降低了植物受胁迫程度,同时通过上调异黄酮等次生代谢物质合成,提高了植物对Cd胁迫的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镉胁迫 缓解 膜荚黄芪 异黄酮
下载PDF
太空诱变膜荚黄芪种质资源表型特征变异分析
3
作者 李红玲 陈垣 +2 位作者 郭凤霞 许宏亮 李瑞霞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2,共12页
以膜荚黄芪太空搭载种子建立的33D、22H群体及未搭载原种(CK)群体的SP2代成药株为研究对象,对19个表型性状进行特征变异及多样性分析,以筛选具有优异性状的膜荚黄芪种质资源。结果表明:诱变后代群体的19个性状变异幅度、遗传多样性存在... 以膜荚黄芪太空搭载种子建立的33D、22H群体及未搭载原种(CK)群体的SP2代成药株为研究对象,对19个表型性状进行特征变异及多样性分析,以筛选具有优异性状的膜荚黄芪种质资源。结果表明:诱变后代群体的19个性状变异幅度、遗传多样性存在不同程度差异,33D、22H群体及CK群体地上部分的4个质量性状的变异系数CV范围分别为0.35~0.78、0.38~0.84、0.41~0.64,即变异幅度表现为22H>33D>CK,遗传多样性指数H′范围分别为1.67~2.13、1.66~2.02、1.44~2.21,即变化幅度为CK>33D>22H;7个数量性状的CV范围分别为0.17~0.62、0.17~0.67、0.20~0.83,H′范围分别为1.47~2.01、1.72~2.04、1.59~2.11,即变异幅度表现均为CK>22H>33D;8个产量构成性状的CV范围分别为0.09~0.53、0.15~0.55、0.09~0.97,即变化幅度为CK>22H>33D,H′范围分别为1.81~2.09、1.73~2.06、1.59~2.03,即变化幅度为33D>22H>CK。通过主成分因子分析将诱变后代群体植株的12个数量性状指标简化为4个主因子,33D和22H群体数量性状累计贡献率均大于CK,分别达68.669%和70.414%,并筛选出二级分枝数、单根干质量、有效根长、侧根数、根长、折干率可作为膜荚黄芪评价代表性指标;诱变后SP2代地上部性状隶属函数值小于CK,产量构成性状隶属函数值大于CK。通过隶属函数和聚类分析将诱变后SP2代的2个群体分别归为3类不同类型植株(即Ⅰ、Ⅱ和Ⅲ型),第Ⅰ类群为良好类、第Ⅱ类群为优势类、第Ⅲ类群为后备类,综合评价筛选出性状优异种质39份、产量构成性状优异种质16份、矮株型高产种质3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荚黄芪 太空诱变 表型特征 变异分析 种质筛选
下载PDF
元素引发对Na_(2)CO_(3)胁迫下膜荚黄芪种子萌发的影响
4
作者 尹琦翔 刘霞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1-120,共10页
为研究元素引发对Na_(2)CO_(3)胁迫下膜荚黄芪种子及幼苗生长的影响,以膜荚黄芪种子为研究对象,利用2×10^(-2)mol/L浓度的Na_(2)CO_(3)溶液提供胁迫环境,使用B,Si,Fe,Zn_(4)种元素处理胁迫下的种子,测定了种子的发芽指标、幼苗的... 为研究元素引发对Na_(2)CO_(3)胁迫下膜荚黄芪种子及幼苗生长的影响,以膜荚黄芪种子为研究对象,利用2×10^(-2)mol/L浓度的Na_(2)CO_(3)溶液提供胁迫环境,使用B,Si,Fe,Zn_(4)种元素处理胁迫下的种子,测定了种子的发芽指标、幼苗的生物量、叶绿素含量、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抗氧化酶活力.结果表明:3×10^(-5)mol/L的B元素、6.5×10^(-5)mol/L的Si元素、1.8×10^(-4)mol/L的Fe元素和1.2×10^(-4)mol/L的Zn元素对种子及幼苗的生长发育促进效果显著,可缓解Na_(2)CO_(3)对植物的胁迫作用、提高种子发芽率、增加幼苗生物量的积累、增强幼苗的光合作用、提高幼苗的抗氧化能力.引发浓度较低时,对种子及幼苗生长的促进效果不显著,引发浓度较高时则会抑制种子及幼苗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荚黄芪 Na_(2)CO_(3)胁迫 元素 种子引发
下载PDF
氮、磷、钾营养对膜荚黄芪幼苗根系活力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6
5
作者 谭勇 梁宗锁 +2 位作者 王渭玲 段琦梅 曹让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78-483,共6页
运用水培试验法研究不同营养水平对黄芪幼苗根系活力和游离氨基酸组成及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缺素显著降低黄芪根系活力,不同营养处理游离氨基酸含量差异显著,游离氨基酸总量的变化规律为叶片>根,各处理游离氨基酸总量为-K>-P>... 运用水培试验法研究不同营养水平对黄芪幼苗根系活力和游离氨基酸组成及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缺素显著降低黄芪根系活力,不同营养处理游离氨基酸含量差异显著,游离氨基酸总量的变化规律为叶片>根,各处理游离氨基酸总量为-K>-P>NPK>-N。全素处理与缺素处理相比,能提高根系活力、协调根冠比。黄芪幼苗通过提高体内游离氨基酸含量以增强对营养胁迫逆境的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钾营养 膜荚黄芪 根系活力 游离氨基酸
下载PDF
膜荚黄芪毛状根中异黄酮成分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被引量:41
6
作者 郑志仁 宋纯清 +1 位作者 刘涤 胡之璧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48-148,共1页
对膜荚黄芪毛状根中6种异黄酮成分进行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柱为NucleosilC18柱,流动相为甲醇—水(3∶2和3∶1,v/v),检测波长为254nm和280nm。6种异黄酮成分为:10羟基3,9二... 对膜荚黄芪毛状根中6种异黄酮成分进行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柱为NucleosilC18柱,流动相为甲醇—水(3∶2和3∶1,v/v),检测波长为254nm和280nm。6种异黄酮成分为:10羟基3,9二甲氧基紫檀烷,(3R)8,2’二羟基7,4’二甲氧基异黄烷,芒柄花素(7羟基4’甲氧基异黄酮),8,3’二羟基7,4’二甲氧基异黄酮,2’羟基3’,4’二甲氧基异黄烷7O葡萄吡喃糖甙,毛蕊异黄酮(7,3’二羟基4’甲氧基异黄酮)。异黄酮浓度在25~125μg范围内与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为9647%~10333%;精密度试验相对标准偏差为257%~652%;测得黄芪毛状根中6种异黄酮成分的含量在00005%~00065%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高效液相色谱 膜荚黄芪 毛状根 异黄酮
下载PDF
聚乙二醇渗透处理对膜荚黄芪种子发芽及幼苗抗冷害的影响 被引量:20
7
作者 刘宇 王萍娟 +2 位作者 李天昊 王德 刘霞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1-64,共4页
以不同质量浓度的聚乙二醇(PEG)对黄芪种子进行渗透处理,观察其对种子萌发及幼苗抗冷害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黄芪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以及胚根和胚轴的生长量均高于对照组,其中,300 g/L(48 h)处理组的发芽率最高(68.80%),比对... 以不同质量浓度的聚乙二醇(PEG)对黄芪种子进行渗透处理,观察其对种子萌发及幼苗抗冷害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黄芪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以及胚根和胚轴的生长量均高于对照组,其中,300 g/L(48 h)处理组的发芽率最高(68.80%),比对照提高60.75%,发芽势亦最高(55.20%),比对照提高193.62%;对黄芪种子的硬实率没有明显影响;低浓度PEG能促进子叶的生长,但抑制胚根的生长。在本试验中,300 g/L处理组能够提高幼苗子叶中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降低丙二醛(MDA)的积累水平,说明聚乙二醇渗透处理可以缓解低温吸胀对种子的伤害,提高幼苗抗冷害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 渗透处理 膜荚黄芪 发芽 抗冷害
下载PDF
氮、磷、钾对膜荚黄芪生长发育及有效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42
8
作者 王渭玲 王振 徐福利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5期1802-1806,共5页
目的:研究氮、磷、钾及其配比对膜荚黄芪生长发育及有效成分的影响。方法:通过田间试验,采用氮、磷、钾3因素2次D-饱和最优设计,研究氮、磷、钾及其配比对膜荚黄芪生长及有效成分的影响。结果:施肥促进了膜荚黄芪幼苗的生长,从而为生育... 目的:研究氮、磷、钾及其配比对膜荚黄芪生长发育及有效成分的影响。方法:通过田间试验,采用氮、磷、钾3因素2次D-饱和最优设计,研究氮、磷、钾及其配比对膜荚黄芪生长及有效成分的影响。结果:施肥促进了膜荚黄芪幼苗的生长,从而为生育后期膜荚黄芪根生长、产量形成及有效成分的累积提供充足的营养基础。氮、磷、钾各元素及其配比明显促进了茎叶及根干物质积累,氮、磷、钾对膜荚黄芪干物质累积总量的影响程度依次为氮>钾>磷;对膜荚黄芪茎叶干物质累积量的影响程度依次为氮>磷>钾;对根干物质累积量的影响程度依次为氮>钾>磷。施肥明显提高了膜荚黄芪根产量,氮、磷、钾对根产量影响程度依次为氮>钾>磷。氮、磷、钾各元素及其配比使黄芪多糖、黄芪甲苷含量明显增加,对总黄酮含量影响不明显。氮、磷、钾对黄芪多糖含量影响程度依次为钾>磷>氮;对黄芪甲苷含量的影响程度依次为氮>钾>磷。结论:氮、钾对膜荚黄芪生长发育,产量形成及多糖,黄芪甲苷含量有重要的影响。根类中药材黄芪的栽培过程中应该注重氮、钾肥的施用,并注意氮、磷、钾的配合施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荚黄芪 钾施肥 生长发育 有效成分
下载PDF
膜荚黄芪中新异黄酮苷的结构鉴定 被引量:10
9
作者 曹正中 曹园 +2 位作者 易以军 吴永平 冷宗康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392-394,共3页
黄芪为常用中药,有利尿、降压、强心、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临床应用广泛。为满足市场需要,江苏省从山东引种膜荚黄芪至徐州等地栽培,由于生态条件的差异,徐州黄芪外观呈一定木质化,有碍销售,为此,作者曾对其进行比较研究[... 黄芪为常用中药,有利尿、降压、强心、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临床应用广泛。为满足市场需要,江苏省从山东引种膜荚黄芪至徐州等地栽培,由于生态条件的差异,徐州黄芪外观呈一定木质化,有碍销售,为此,作者曾对其进行比较研究[1],发现外观木质化与活性成分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荚黄芪 新异黄酮苷 结构 化学成分
下载PDF
膜荚黄芪干物质累积及氮、磷、钾吸收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王渭玲 梁宗锁 谭勇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789-793,共5页
目的:研究膜荚黄芪干物质累积及氮、磷、钾吸收特性。方法:通过田间试验和采样分析研究了黄芪不同生长期植株的生长量及对氮、磷、钾的吸收量。结果:黄芪出苗后100-163 d植株干物质积累量占总积累量的88.22%。黄芪各器官氮、磷、钾... 目的:研究膜荚黄芪干物质累积及氮、磷、钾吸收特性。方法:通过田间试验和采样分析研究了黄芪不同生长期植株的生长量及对氮、磷、钾的吸收量。结果:黄芪出苗后100-163 d植株干物质积累量占总积累量的88.22%。黄芪各器官氮、磷、钾的含量表现为茎叶〉根系,黄芪茎叶和根系中的氮、磷、钾养分的吸收量为氮〉钾〉磷。在黄芪整个生育期,黄芪对氮的积累强度最大,钾次之,磷最小。黄芪营养旺盛生长后期,氮、磷、钾的累积强度降低,至收获期,根系氮、钾的累积强度有所升高,磷的累积强度基本稳定。黄芪根系对氮、磷、钾相对吸收强度最大值比茎叶出现的早,茎叶对氮、磷、钾的吸收强度最大时期在出苗后100-132 d,氮、磷、钾积累强度曲线出现一个高峰。结论:黄芪出苗后100-163 d是黄芪植株干物质积累量最快的时期。出苗后100-132 d是黄芪茎叶氮、磷、钾吸收强度最大时期,且氮吸收高峰期早于钾、磷;这时每天形成1 kg的干物质所需要的养分量最多,是黄芪的氮、磷、钾营养临界期;每生产100 kg黄芪需要从土壤和肥料中吸收2.32 kg氮;0.323 kg P2O5;1.62 kg K2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荚黄芪 养分累积
下载PDF
膜荚黄芪氮磷钾优化施肥模式研究 被引量:23
11
作者 王振 王渭玲 徐福利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52-557,共6页
采用氮、磷、钾三因素二次D-饱和最优设计,通过田间试验建立了氮、磷、钾的施肥量编码值与膜荚黄芪根产量、多糖含量的效应函数。结果表明,氮、磷、钾肥对膜荚黄芪根产量的增产作用大小依次为氮肥>钾肥>磷肥;氮、磷、钾肥对黄芪... 采用氮、磷、钾三因素二次D-饱和最优设计,通过田间试验建立了氮、磷、钾的施肥量编码值与膜荚黄芪根产量、多糖含量的效应函数。结果表明,氮、磷、钾肥对膜荚黄芪根产量的增产作用大小依次为氮肥>钾肥>磷肥;氮、磷、钾肥对黄芪多糖含量的作用大小依次为钾肥>磷肥>氮肥,其中钾肥为负效应,氮肥、磷肥为正效应。寻优结果表明,膜荚黄芪目标产量在6000~7000 kg/hm^2之间,95%置信区间的优化施肥量为N 66.85~102.92 kg/hm^2、P_2O_5 64.64~94.95 kg/hm^2、K_2O 119.78~166.48kg/hm^2;膜荚黄芪多糖含量在13%~14%之间,95%置信区间的优化施肥量为N 66.85~102.92kg/hm^2、P_2O_5 64.64~94.95kg/hm^2、K_2O 119.78~166.48 kg/hm^2;膜荚黄芪高产优质高效栽培优化施肥量为N 99.52~102.92kg/hm^2、P_2O_5 94.20~94.95kg/hm^2、K_2O 119.78~166.48kg/hm^2,N、P_2O_5、K_2O的最佳比例为1:0.92~0.95:1.16~1.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荚黄芪 产量 多糖含量 效应函数 优化施肥组合
下载PDF
氮磷钾养分对寒地膜荚黄芪生长及药用成分影响 被引量:13
12
作者 王晓飞 姚琴 +2 位作者 魏国江 吴耀坤 徐海军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49-155,共7页
养分是影响黄芪生长的重要因素,研究N、P、K对膜荚黄芪生长及药用成分的影响,以期为寒地黄芪营养调控提供基础支撑。在大田试验条件下,通过N、P、K单因素试验和L_9(3~4)正交试验,分析1年生膜荚黄芪在不同因子水平及多因子配施下植株表... 养分是影响黄芪生长的重要因素,研究N、P、K对膜荚黄芪生长及药用成分的影响,以期为寒地黄芪营养调控提供基础支撑。在大田试验条件下,通过N、P、K单因素试验和L_9(3~4)正交试验,分析1年生膜荚黄芪在不同因子水平及多因子配施下植株表观生长量和根系药用成分含量变化。1)在不同氮素水平条件下,膜荚黄芪株高差异不显著;根长N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茎粗、10 cm处根粗(R1)N2和N3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N1和CK;地下鲜重各氮素处理差异不显著(P>0.05),地上鲜重N3与N1、N2差异不显著,显著高于CK(P <0.05)。毛蕊异黄酮苷、刺芒柄花苷N2与N1、N3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CK(P<0.05);毛蕊异黄酮差异不显著;多糖N2与N1差异不显著,但与N3、CK差异显著;在不同磷素水平条件下,膜荚黄芪根长表现P3和P2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P1和CK(P<0.05);根粗(R1)P1和P2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P3和CK(P<0.05)。P1处理的膜荚黄芪根系毛蕊异黄酮苷和刺芒柄花苷含量最高(P<0.05),而多糖含量显著低于其它处理。在不同钾素水平下,膜荚黄芪株高、1 cm处根粗(R0)、地下鲜重、地上地下鲜重比值均表现为K2、K3和CK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K1(P<0.05)。毛蕊异黄酮苷和刺芒柄花苷含量K2处理与K1、CK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K3(P<0.05);毛蕊异黄酮含量K3处理显著高于其它处理;多糖含量各处理差异显著,含量高低顺序为CK>K3>K2>K1。2)N、P、K配施条件下,K元素对膜荚黄芪影响较大,株高、茎粗、根粗(R1)、地上鲜重及地下鲜重达显著水平(P<0.05),N、P对膜荚黄芪影响较小。膜荚黄芪毛蕊异黄酮苷和多糖受N、P、K元素影响大小为K>N>P,刺芒柄花苷含量受N、K元素影响达到显著水平(P<0.05);毛蕊异黄酮含量在各处理差异不显著。N、K元素的增施有利于植株的生长、生物量及多糖的积累,N、P、K元素对膜荚黄芪影响效果为K>N>P;单元素施肥时,氮肥(20 g/m~2)、磷肥(15 g/m~2)、钾肥(20 g/m~2)对膜荚植株生长有显著促进作用,而氮肥(20 g/m~2)、磷肥(7.5 g/m~2)、钾肥(20 g/m~2)对药用成分积累均有显著促进作用;三元素配施时,N2P2K3处理(N 20 g/m~2,P 15 g/m~2,K 30 g/m~2)有利于膜荚黄芪植株生长及根系多糖积累,而N1P2K2处理(N 10 g/m~2,P 15 g/m~2,K 20 g/m~2)有利于黄酮类物质的积累。建议种植生产中,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定向施肥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荚黄芪 氮磷钾 表观生长量 药用成分
下载PDF
蒙古黄芪和膜荚黄芪种子酯酶同工酶的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张丽萍 史静 +1 位作者 陈阳 李先恩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8期1534-1535,共2页
关键词 膜荚黄芪种子 蒙古黄芪 酯酶同工酶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豆科植物 生物学特征 化学成分 管理技术
下载PDF
膜荚黄芪叶黄酮类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王知斌 祝文博 +5 位作者 陈亚军 于佳丽 马振平 吴高松 杨炳友 匡海学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634-1638,共5页
目的研究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h.)Bge.叶黄酮类成分。方法膜荚黄芪叶75%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正丁醇部位采用硅胶、ODS、制备型HPLC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中分离鉴定出13个化合物,... 目的研究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h.)Bge.叶黄酮类成分。方法膜荚黄芪叶75%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正丁醇部位采用硅胶、ODS、制备型HPLC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中分离鉴定出13个化合物,分别为槲皮素(1)、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2)、鼠李柠檬素-3-O-β-D-葡萄糖苷(3)、rhamnocitrin-3-O-β-neohesperidoside(4)、rhamnocitrin-3-O-β-D-glucopyranoside(1→2″)-β-D-apiofuranosyl(5)、沙苑子苷(6)、黄豆黄素(7)、4',7-二羟基-3'-甲氧基异黄酮(8)、染料木素(9)、芒柄花素-7-O-β-D-葡萄糖苷(10)、染料木苷(11)、黄豆黄苷(12)、银椴苷(13)。结论化合物5、8、13为首次在黄芪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为首次在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荚黄芪 黄酮 分离鉴定
下载PDF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膜荚黄芪不同器官矿质元素含量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渭玲 梁宗锁 +1 位作者 谭勇 段琦梅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168-1171,共4页
应用混合酸HNCh-HC104(4:1)在常压微沸条件下对膜荚黄芪根系及茎叶样品进行消解,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膜荚黄芪不同器官即根及茎叶中五种人体必需矿质元素K,Fe,Zn,Mn和Cu含量,并对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与比较。该方法标准曲... 应用混合酸HNCh-HC104(4:1)在常压微沸条件下对膜荚黄芪根系及茎叶样品进行消解,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膜荚黄芪不同器官即根及茎叶中五种人体必需矿质元素K,Fe,Zn,Mn和Cu含量,并对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与比较。该方法标准曲线相关系数为0.9973~0.9999,加标回收率为92.88%~109.25%,相对标准偏差(RsD,n=5)为0.3935%~3.1752%。方法简单,结果可靠。结果显示,膜荚黄芪根及茎叶中5种矿质元素含量顺序均为K〉Fe〉zn〉Mr〉Cu。膜荚黄芪不同器官矿质元素含量不同,根中富含Fe,Zn,Cu元素,根内Fe含量是茎叶的1.54倍。茎叶中也含有丰富的矿质元素,特别是K和Mn元素。茎叶中K含量是根的1.63倍,这与黄芪的药效相符合。试验结果将为研究矿质元素在黄芪植株中的分布以及矿质元素含量与黄芪药效相关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荚黄芪 原子吸收光谱法 茎叶 矿质元素
下载PDF
膜荚黄芪中的紫檀烷和异黄烷化合物 被引量:18
16
作者 宋纯清 郑志仁 +2 位作者 刘涤 胡之璧 盛宛云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1997年第12期1169-1171,共3页
前文[1]报道了从膜荚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h.)
关键词 中药化学 膜荚黄芪 紫檀烷 异黄烷 化学成分
下载PDF
膜荚黄芪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杨芮平 郝东方 +3 位作者 苏兰 刘英学 刘中刚 裴月湖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6期457-460,共4页
目的分离鉴定膜荚黄芪正丁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和HPLC柱色谱等方法分离化学成分,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膜荚黄芪中分离得到7个已知化合物,分别鉴定为:astragaloside... 目的分离鉴定膜荚黄芪正丁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和HPLC柱色谱等方法分离化学成分,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膜荚黄芪中分离得到7个已知化合物,分别鉴定为:astragalosideⅣ(1)、astragalosideⅤ(2)、astragalosideⅥ(3)、cyclocantho-side E(4)、没食子酸(5)a、stragalosideⅦ(6)、dehydrodiconiferyl alcohol 4,γ-′di-O--βD-glucopyranoside(7)。结论化合物7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荚黄芪 化学成分 分离 鉴定
下载PDF
膜荚黄芪种子萌发抑制物质特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0
18
作者 赵敏 王炎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643-646,共4页
目的 通过对膜荚黄芪种子萌发抑制物质的研究 ,探讨黄芪种子发芽率低的原因。方法 制备黄芪种子粗提物 ,并测定其活性 ;制备黄芪种子的乙醚提取液并进行纸层析 ,然后测定各区段的活性 ;用温水 ( 4 1℃ ,4 5℃ )浸种 ,测定不同时间的... 目的 通过对膜荚黄芪种子萌发抑制物质的研究 ,探讨黄芪种子发芽率低的原因。方法 制备黄芪种子粗提物 ,并测定其活性 ;制备黄芪种子的乙醚提取液并进行纸层析 ,然后测定各区段的活性 ;用温水 ( 4 1℃ ,4 5℃ )浸种 ,测定不同时间的浸泡液的抑制活性。结果 证明黄芪种子中存在活性较高的内源抑制物质 ,且其乙醚提取物纸层析在 Rf0 .9区段对白菜种子萌发有最强抑制 ,Rf1.0区段对白菜幼根生长有最强抑制 ;通过温水浸种 ( 4 1℃ ,4 5℃ )可除去大部分内源抑制物质 ;黄芪种子的内源抑制物质对小麦幼苗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生长均有显著抑制活性 ,对小麦种子萌发则不表现抑制 ;黄芪种子乙醚提取物对黄芪种子萌发和幼根生长也有较强抑制活性 ;结论 黄芪种子发芽率低的原因 ,除种皮透水性差外 ,还有内源抑制物质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荚黄芪种子 内源抑制物质 纸层析 Rf值 温水浸种
下载PDF
膜荚黄芪内生真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6
19
作者 龚贺 张雷鸣 +5 位作者 任伟超 张艳贺 刘秀波 孔祥军 佟春香 马伟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41-143,共3页
根据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unge)根叶组织在4种培养基上的生长状况,制成水载片,用光学显微镜定期观察产孢的内生真菌菌丝结构、菌落形态特征等指标鉴定到属。结果表明:从膜荚黄芪根、叶各培养基上共分离65株内生真... 根据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unge)根叶组织在4种培养基上的生长状况,制成水载片,用光学显微镜定期观察产孢的内生真菌菌丝结构、菌落形态特征等指标鉴定到属。结果表明:从膜荚黄芪根、叶各培养基上共分离65株内生真菌。经显微形态观察鉴定为半知菌门镰孢属、曲霉属、青霉属,其中镰孢属为优势菌群,且大都无孢子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荚黄芪 内生真菌 分离鉴定
下载PDF
蒙古黄芪与膜荚黄芪种子形态特征及其鉴别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5
20
作者 王俊杰 张红霞 金雄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072-1075,共4页
目的为黄芪种子鉴定提供方法,为按中药材GAP原则制定相关标准操作过程(SOP)提供基础研究资料。方法采用肉眼直接观察、光学显微镜观察和电子显微镜进行扫描观察,比较蒙古黄芪和膜荚黄芪两种药用黄芪的种子形态特征和微观结构;通过萌发试... 目的为黄芪种子鉴定提供方法,为按中药材GAP原则制定相关标准操作过程(SOP)提供基础研究资料。方法采用肉眼直接观察、光学显微镜观察和电子显微镜进行扫描观察,比较蒙古黄芪和膜荚黄芪两种药用黄芪的种子形态特征和微观结构;通过萌发试验,比较二者的差异。结果通过肉眼和光学显微镜观察,两种黄芪种子的形态差异不明显,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两种黄芪种子的萌发孔形状、种脐和种皮的微观结构有明显差异;蒙古黄芪较膜荚黄芪种子硬实率高,萌发不整齐,萌发高峰滞后。结论在电子显微镜下能够对两种黄芪种子准确地做出鉴定,种脐、萌发孔、种皮的微观结构可作为鉴别两种黄芪种子的指标;种子硬实率和萌发动态规律可用于两种黄芪种子的辅助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黄芪 膜荚黄芪 种子 形态特征 鉴别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