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1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酿酒葡萄自然发酵酿酒特性影响
1
作者 许引虎 《酿酒》 CAS 2024年第2期84-87,92,共5页
烟台产区为七大优质葡萄海岸之一,拥有悠久的葡萄种植和葡萄酒酿造历史。以烟台地区几个地块2019年的六个葡萄品种为原料进行自然发酵,采用CO_(2)失重法进行发酵监控,结果表明,各葡萄品种发酵速率存在差异;小味儿多启酵最快且最早达到... 烟台产区为七大优质葡萄海岸之一,拥有悠久的葡萄种植和葡萄酒酿造历史。以烟台地区几个地块2019年的六个葡萄品种为原料进行自然发酵,采用CO_(2)失重法进行发酵监控,结果表明,各葡萄品种发酵速率存在差异;小味儿多启酵最快且最早达到发酵旺盛期,赤霞珠、玛瑟兰、小味儿多自然发酵结束快,仅需207 h,品丽珠发酵最慢需303 h。自然发酵酒样常规理化指标符合国标要求,各葡萄品种自然发酵酒样间总酚、总花色苷、单宁、色度差异显著,泰纳特和小味儿多的总酚、单宁、总花色苷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品尝结果显示,2019年小味儿多和泰纳特在烟台地区表现相对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葡萄酒 发酵速率 自然发酵
下载PDF
自然发酵酸面团发酵过程中微生物菌群多样性分析及细菌功能预测 被引量:1
2
作者 杨文馨 安飞宇 +1 位作者 曹恺欣 乌日娜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3-47,共5页
该研究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不同发酵时期自然发酵酸面团的微生物菌群多样性,并利用PICRUSt对细菌群落进行基因功能预测分析。结果表明,对于细菌,共检测到5个细菌门,不同发酵时期绝对优势菌门不同,发酵前期(D1)为蓝藻细菌门(Cyanobact... 该研究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不同发酵时期自然发酵酸面团的微生物菌群多样性,并利用PICRUSt对细菌群落进行基因功能预测分析。结果表明,对于细菌,共检测到5个细菌门,不同发酵时期绝对优势菌门不同,发酵前期(D1)为蓝藻细菌门(Cyanobacteria),中期(D2~D3)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后期(D4)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共检测到34个细菌属,发酵前期绝对优势菌属为未分类的蓝藻门(norank_c__Cyanobacteria),中期为乳球菌属(Lactococcus),后期为未分类的γ-变形菌纲(unclassified_c_Gammaproteobacteria)。对于真菌,共检测到13个真菌门,发酵过程中子囊菌门(Ascomycota)为绝对优势菌门;共检测到12个真菌属,未分类的酵母目(Saccharomycetales_unclassified)为绝对优势菌属,后期汉逊酵母属(Hanseniaspora)也被大量检出。通过PICRUSt进行分析预测,细菌群落在整个发酵过程中的基因功能主要有能量产生和转化、转录、无机离子转运和代谢等,该研究结果可为筛选酸面团内优良发酵功能菌种提供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发酵酸面团 微生物菌群多样性 高通量测序 功能预测
下载PDF
宁夏贺兰山东麓产区维欧尼葡萄酒自然发酵过程中酵母菌群多样性研究
3
作者 刘佳禾 王蕊 +3 位作者 周叶丽 穆海彬 姜娇 刘延琳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3-78,共6页
为探究贺兰山东麓产区维欧尼葡萄酒自然发酵过程中酵母菌群多样性变化,该研究对工业生产规模下维欧尼葡萄酒自然发酵不同时期的酵母进行分离与鉴定,并表征酿酒酵母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分离获得的1513株酵母菌分别属于8属11种。其中... 为探究贺兰山东麓产区维欧尼葡萄酒自然发酵过程中酵母菌群多样性变化,该研究对工业生产规模下维欧尼葡萄酒自然发酵不同时期的酵母进行分离与鉴定,并表征酿酒酵母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分离获得的1513株酵母菌分别属于8属11种。其中,梅氏接合酵母(Zygoascus meyerae)、黑酵母菌(Aureobasidium pullulans)和异常威克汉姆酵母(Wickerhamomyces anomalus)在葡萄酒领域报道频率较低。大多数非酿酒酵母都只能在发酵初始阶段培养获得,仅葡萄汁有孢汉逊酵母(Hanseniaspora uvarum)表现出了较强的环境适应性,能够与酿酒酵母共存至发酵后期。通过进一步对1106株酿酒酵母遗传多样性进行表征,获得了6种不同基因型的酿酒酵母。其中,基因型为V1的酿酒酵母在发酵的各阶段均存在,推测其可能为维欧尼葡萄酒自然发酵体系的主导菌株。该研究较为系统地揭示了贺兰山东麓产区维欧尼葡萄酒自然发酵体系中的酵母多样性及演替规律,并为后续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贺兰山东麓 维欧尼 自然发酵 野生酵母 多样性 基因型
下载PDF
嘉宝果酒自然发酵过程中品质及抗氧化分析
4
作者 张春 杨洁 +3 位作者 陈正信 蔡国林 徐绍丝 黄鹭强 《中国果菜》 2024年第7期34-41,共8页
为探究嘉宝果酒在自然发酵下的品质及特征香气变化,对不同发酵阶段嘉宝果酒的理化性质、总酚含量、体外抗氧化能力以及挥发性物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发酵时间的增加,嘉宝果酒酒精度逐步上升,总糖含量逐渐下降,总酸、总二氧化硫和... 为探究嘉宝果酒在自然发酵下的品质及特征香气变化,对不同发酵阶段嘉宝果酒的理化性质、总酚含量、体外抗氧化能力以及挥发性物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发酵时间的增加,嘉宝果酒酒精度逐步上升,总糖含量逐渐下降,总酸、总二氧化硫和游离二氧化硫含量在发酵前期显著升高,中后期趋于平稳。发酵37 d后嘉宝果酒的总酚含量、总抗氧化能力和清除DPPH能力均高于发酵前。主要挥发性物质由酯类、醇类、酸类、烯类组成,与原汁相比,发酵末期挥发性物质的种类增加。香气活度值(OAV)和主成分分析(PCA)结果表明,异戊醇、正己酸乙酯等是嘉宝果酒的主要风味化合物。自然发酵改善了嘉宝果酒的理化性质,提升了抗氧化活性,也赋予了特征性香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嘉宝果酒 自然发酵 理化性质 抗氧化活性 挥发性物质
下载PDF
自然发酵对小麦淀粉凉皮品质的影响
5
作者 赵贵婷 郑学玲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154-162,共9页
该文通过发酵液成分分析、GC-MS技术、动态流变测试、质构分析、模糊数学感官评价、微观结构等方法,研究了自然发酵对凉皮风味、流变学、质地以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发酵液中淀粉酶活性和糖含量均呈现先上升... 该文通过发酵液成分分析、GC-MS技术、动态流变测试、质构分析、模糊数学感官评价、微观结构等方法,研究了自然发酵对凉皮风味、流变学、质地以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发酵液中淀粉酶活性和糖含量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此外,发酵显著降低凉皮的pH值而增大总酸度,凉皮的明度(L*)明显提升,总色差(ΔE)显著降低。发酵后,具有令人愉悦风味的醛类物质相对含量明显增加,丰富了凉皮的风味。发酵降低了凉皮的G′和G″,损耗正切值(tanδ)增加。扫描电镜结果表明发酵凉皮具有更加致密的凝胶网络结构。与未发酵凉皮相比,发酵凉皮具有较低的硬度、咀嚼性和黏性,且在发酵18 h时具有最高感官评分95.96分。该文明确了不同自然发酵时间与凉皮品质之间的关系,为发酵小麦淀粉凉皮品质的研究提供了一定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发酵 发酵 凉皮 品质特性 模糊数学感官评价
下载PDF
不同接种发酵和自然发酵对小米辣品质特性的影响
6
作者 张诗瑶 肖玥 +4 位作者 王新瑜 储传奇 汪涛 胡小松 易俊洁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9-139,共11页
为探究不同泡菜水和发酵方式对小米辣品质特性的影响,本研究对小米辣进行新泡菜水自然发酵、新泡菜水混菌(植物乳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 KUST-D1303:盔形毕赤酵母Pichia manshurica KUST-F1705=1:1)接种发酵、老泡菜水自然... 为探究不同泡菜水和发酵方式对小米辣品质特性的影响,本研究对小米辣进行新泡菜水自然发酵、新泡菜水混菌(植物乳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 KUST-D1303:盔形毕赤酵母Pichia manshurica KUST-F1705=1:1)接种发酵、老泡菜水自然发酵和老泡菜水混菌接种发酵4种方式发酵,并对发酵小米辣的品质特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与其他发酵方式相比,老泡菜水混菌接种发酵显著(P<0.05)增加了发酵小米辣中乳酸菌数量、有机酸含量以及挥发性风味物质,特别是醇类、萜烯类和含硫化合物的种类和含量,降低了亚硝酸盐含量。此外,老泡菜水混菌接种发酵小米辣的pH下降迅速并保持稳定,可延缓小米辣在发酵过程中变黄、变软。综上,老泡菜水混合接种发酵可提高发酵小米辣的安全性、风味组分以及改善产品的滋味,是发酵小米辣的优选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米辣 自然发酵 接种发酵 植物乳杆菌 盔形毕赤酵母 品质
下载PDF
菊花酵素自然发酵过程中菌群结构和丰度演替研究
7
作者 马金同 方然 +6 位作者 汪莹莹 罗磊 李静心 曹润洁 何宏魁 秦黎明 曾化伟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3期35-39,共5页
亳菊与水果混合发酵后,通过高通量测序,分析发酵过程中细菌和真菌菌群多样性、密闭自然发酵丰富度、菌群结构变化和丰度演替.结果表明:目水平上,真菌群落中酵母菌目(Saccharomycetales)和散囊菌目(Eurotiales)为主要的优势菌种;细菌群... 亳菊与水果混合发酵后,通过高通量测序,分析发酵过程中细菌和真菌菌群多样性、密闭自然发酵丰富度、菌群结构变化和丰度演替.结果表明:目水平上,真菌群落中酵母菌目(Saccharomycetales)和散囊菌目(Eurotiales)为主要的优势菌种;细菌群落肠杆菌目(Enterobacteriales)和乳杆菌目(Lactobacillales)在菌群群落中占绝对优势.属水平上,真菌群落主要是赛伯林德纳氏酵母菌属(Cyberlindnera)为绝对优势菌种,随着发酵的进行,曲霉菌属(Aspergillus)、酵母菌属(Saccharomyces)和汉逊酵母属(Hanseniaspora)也逐渐发展成优势菌种;细菌群落中,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在整个过程中占绝对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花 酵素 菌群结构和丰度 自然发酵
下载PDF
自然发酵青金桔中酵母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特性研究
8
作者 马泽威 张红建 +3 位作者 刘帅光 李荣丽 黄欢 郑联合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5-120,共6页
为寻找适宜青金桔(Citrus microcarpa)全果浆高酸环境条件下发酵的酵母菌,采用传统分离、纯化方法从青金桔全果浆自然发酵液中筛选酵母菌,通过形态学观察结合ITS测序对分离菌种进行鉴定,并评价其生长性能及对温度、pH和葡萄糖浓度的耐... 为寻找适宜青金桔(Citrus microcarpa)全果浆高酸环境条件下发酵的酵母菌,采用传统分离、纯化方法从青金桔全果浆自然发酵液中筛选酵母菌,通过形态学观察结合ITS测序对分离菌种进行鉴定,并评价其生长性能及对温度、pH和葡萄糖浓度的耐受性。对比分离菌株纯种发酵前后青金桔全果浆总酚、总黄酮、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及抗氧化活性的变化,考察分离菌株的发酵特性。结果表明,从自然发酵青金桔全果浆中共分离得到3株酵母菌Y1、Y14和Y15。菌株Y1被鉴定为特立科拉毕赤酵母(Pichia terricola),菌株Y14、Y15均被鉴定为仙人掌有孢汉逊酵母(Hanseniaspora opuntiae)。酵母菌Y1、Y14和Y15均能耐受35℃、400 g/L葡萄糖和p H 2.0的环境条件。利用菌株Y1、Y14和Y15纯种发酵青金桔全果浆总酚、总黄酮、DPPH自由基清除率、ABTS自由基清除率、铜离子还原能力、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分别提高20.65%、87.15%、20.45%、43.94%、34.08%、20.34%;19.22%、51.90%、18.31%、39.39%、25.94%、24.82%;19.97%、70.01%、22.92%、34.85%、30.85%、13.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金桔 自然发酵 酵母菌 分离鉴定 耐受性 发酵特性
下载PDF
自然发酵滇黄精酵素的工艺优化及功能活性分析
9
作者 陆姝余 马雅鸽 +3 位作者 程清云 赵声兰 杨婧娟 张希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10期135-141,共7页
为探究滇黄精自然发酵工艺优化及发酵前后活性成分变化,以新鲜滇黄精为原料,经预处理后将其置于自然条件下利用其内生菌进行发酵,以酶活性和功能成分为评价指标设计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根据隶属度综合评分法得出最佳发酵工艺条件,并对发... 为探究滇黄精自然发酵工艺优化及发酵前后活性成分变化,以新鲜滇黄精为原料,经预处理后将其置于自然条件下利用其内生菌进行发酵,以酶活性和功能成分为评价指标设计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根据隶属度综合评分法得出最佳发酵工艺条件,并对发酵前后的样品进行有效成分活性评价。结果表明,与新鲜未发酵滇黄精相比,经过自然发酵的滇黄精酵素中有效成分多糖、皂苷、多酚含量增多,发酵液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及脂肪酶活性分别增加了181.59U/g、0.77U/mL,且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滇黄精自然发酵最优工艺条件为发酵时间18d、初始糖浓度15%(质量分数),料水比1∶4.5(g/mL)。综上,自然发酵法利于滇黄精活性物质的溶出,同时可提升滇黄精酵素SOD、脂肪酶活性和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黄精 酵素 自然发酵 工艺优化 活性成分
下载PDF
自然发酵对大米理化性质的影响及其米粉凝胶机理研究 被引量:47
10
作者 李里特 鲁战会 +2 位作者 闵伟红 李再贵 辰已英三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1-6,共6页
通过对整粒大米 (籼米 )自然发酵过程中理化性质变化的研究 ,探讨传统自然发酵米粉的凝胶机理。研究发现发酵过程中总淀粉及直链淀粉含量并无显著变化 ,蛋白、脂肪和灰分含量随着发酵的进行而明显减少 ,而游离脂肪酸的含量呈上升趋势。... 通过对整粒大米 (籼米 )自然发酵过程中理化性质变化的研究 ,探讨传统自然发酵米粉的凝胶机理。研究发现发酵过程中总淀粉及直链淀粉含量并无显著变化 ,蛋白、脂肪和灰分含量随着发酵的进行而明显减少 ,而游离脂肪酸的含量呈上升趋势。流变学测定发现 ,发酵法生产的米粉相对于对照样品最大破断应力减小而最大应变增加。感官评定结果表明发酵法生产的米粉柔韧筋道 ,品质更好。笔者认为自然发酵虽然未影响总淀粉和直链淀粉含量 ,但降解了蛋白和脂肪而改变了大米粉的流变性质。另外灰分的降低赋予米粉洁白的外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米 米粉 凝胶 自然发酵 理化性质
下载PDF
传统东北酸菜自然发酵过程中乳酸菌与营养物质同步分析 被引量:28
11
作者 马欢欢 吕欣然 +3 位作者 林洋 孙梦桐 白凤翎 励建荣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9-84,共6页
通过对传统东北酸菜发酵过程中乳酸菌数量与基质中还原糖和可溶性蛋白等营养物成分变化进行同步分析,结果表明,在5~15℃条件下发酵35 d进入成熟期,乳酸菌数为6.61 lg CFU/m L,比细菌数量高出1个数量级,成为优势菌群;还原糖和可溶性蛋白... 通过对传统东北酸菜发酵过程中乳酸菌数量与基质中还原糖和可溶性蛋白等营养物成分变化进行同步分析,结果表明,在5~15℃条件下发酵35 d进入成熟期,乳酸菌数为6.61 lg CFU/m L,比细菌数量高出1个数量级,成为优势菌群;还原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至0.135%和0.073 6 mg/g,大部分营养成分被转化为小分子风味物质,其主体风味物质为含硫化合物,与乳酸等酸性成分构成东北酸菜独有的品质;亚硝酸盐含量3.21mg/kg,远低于国家标准限量要求。乳酸菌菌群对传统东北酸菜发酵过程中产品品质形成和安全性保障具有决定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酸菜 自然发酵 乳酸菌 营养物 同步分析
下载PDF
自然发酵与接种发酵泡菜香气成分分析 被引量:29
12
作者 蒋丽 王雪莹 +1 位作者 杨洲 蒋和体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276-279,共4页
采用固相微萃取(solid phase micro extraction,SPME)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mass spectrometry,GC-MS)方法分析自然发酵与接种发酵泡菜的香气成分变化,结果显示,自然发酵和接种发酵的泡菜中分别检测鉴定出60、62种香气成... 采用固相微萃取(solid phase micro extraction,SPME)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mass spectrometry,GC-MS)方法分析自然发酵与接种发酵泡菜的香气成分变化,结果显示,自然发酵和接种发酵的泡菜中分别检测鉴定出60、62种香气成分(其中有29种香气成分相同)。自然发酵泡菜中:酯类16种,占被测总峰面积的44.75%;醇类15种,占15.29%;硫化物2种,占22.33%;接种发酵泡菜中酯类16种,占被检测总峰面积的48.23%;醇类11种,占5.17%;硫化物3种,占33.66%。研究表明,自然发酵和接种发酵泡菜的香气成分都以酯类和硫化物为主。与自然发酵相比,接种发酵的发酵速度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菜 香气成分 自然发酵 接种发酵
下载PDF
宁夏葡萄自然发酵过程中酵母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被引量:23
13
作者 刘爱国 刘延琳 +2 位作者 王泽举 韩娜 胡劲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03-207,共5页
【目的】探明宁夏地区葡萄自然发酵过程中酵母菌的多样性,为酵母菌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应用26S rDNA D1\D2区序列,分析鉴定了分离自宁夏广夏三基地葡萄园的21株野生葡萄酒酵母菌,在此基础上又构建了21株被测菌株与相关菌... 【目的】探明宁夏地区葡萄自然发酵过程中酵母菌的多样性,为酵母菌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应用26S rDNA D1\D2区序列,分析鉴定了分离自宁夏广夏三基地葡萄园的21株野生葡萄酒酵母菌,在此基础上又构建了21株被测菌株与相关菌种模式株的系统发育树,分析了供试菌株与已知酵母菌的亲缘关系及其分类地位。【结果】序列分析和系统发育树分析表明,21株被测菌株鉴定为6属7种,分别为拜耳接合酵母(Zygosaccha-romyces bailii)、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罕见有孢汉生酵母(Hanseniaspora occidentalis)、葡萄汁有孢汉生酵母(Hanseniaspera uvarum)、美极梅齐酵母(Metschnikowia pulcherrima)、东方伊萨酵母(Issatchenkia orientali)和克鲁维毕赤酵母(Pichia kluyveri)。【结论】宁夏葡萄酒产区的相关酵母具有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葡萄 酿酒酵母 自然发酵 生物学鉴定
下载PDF
自然发酵烤烟叶面微生物区系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52
14
作者 邱立友 赵铭钦 +2 位作者 岳雪梅 齐伟城 张维群 《烟草科技》 EI CAS 2000年第3期14-17,共4页
分析了红大、NC89、K32 6 3个烤烟品种不同陈化时间的 10个烟样叶面微生物的数量、种类。结果表明 ,在自然发酵烤烟叶面微生物中 ,细菌占绝对优势 ,放线菌和霉菌尤其是放线菌数量较少。细菌中芽孢杆菌属为优势菌群 ,霉菌中曲霉为优势菌... 分析了红大、NC89、K32 6 3个烤烟品种不同陈化时间的 10个烟样叶面微生物的数量、种类。结果表明 ,在自然发酵烤烟叶面微生物中 ,细菌占绝对优势 ,放线菌和霉菌尤其是放线菌数量较少。细菌中芽孢杆菌属为优势菌群 ,霉菌中曲霉为优势菌群。自然发酵烤烟叶面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与烤烟品种、产地、等级和陈化时间有关。不同品种的烤烟中 ,优良品种烤烟叶面微生物的数量较大 ,种类较多。自然发酵烤烟叶面的微生物可能是推动烟叶自然发酵过程中物质转化和品质改良的生物催化剂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自然发酵 微生物区系 细菌 烟叶 鉴定
下载PDF
自然发酵对荞麦挤压面条拉伸性能的影响效应研究 被引量:22
15
作者 韩立宏 郝学良 +1 位作者 程永强 李里特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8-31,共4页
面筋蛋白缺乏,淀粉糊稳定性差,纤维含量高等因素,导致荞麦粉凝胶质地差是当前面条等荞麦面制品开发的瓶颈问题。拉伸测试及RVA快速黏度分析法研究了自然发酵对荞麦挤压面条质地的改善效应。结果表明,自然发酵96 h可使面条的最大破断应变... 面筋蛋白缺乏,淀粉糊稳定性差,纤维含量高等因素,导致荞麦粉凝胶质地差是当前面条等荞麦面制品开发的瓶颈问题。拉伸测试及RVA快速黏度分析法研究了自然发酵对荞麦挤压面条质地的改善效应。结果表明,自然发酵96 h可使面条的最大破断应变从24.7%增加到29.4%,破断功增加了0.25kg.mm;自然发酵加速了糊化过程中淀粉颗粒的膨胀及崩解,降低了淀粉糊化的峰值黏度、谷值黏度及终黏度,使得发酵荞麦粉面条制品的凝胶结构更加致密,凝胶强度增强。因此,自然发酵作为一种绿色加工技术用于改善荞麦面条的质地特性是切实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荞麦挤压面条 自然发酵 淀粉 RVA 拉伸测试
下载PDF
青藏高原自然发酵牦牛酸奶中乳酸菌的抗氧化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17
16
作者 骞宇 赵欣 +3 位作者 李银聪 周雅琳 杜木英 阚建全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19-122,共4页
将采自西藏及川西青藏高原的10份自然发酵牦牛酸奶样品中分离纯化得到15株乳酸菌作为研究对象,通过H2O2的耐受实验、清除超氧自由基(O-2·)实验、螯合Fe2+实验、抗脂质过氧化实验和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进行抗氧化活性的研究。研究结... 将采自西藏及川西青藏高原的10份自然发酵牦牛酸奶样品中分离纯化得到15株乳酸菌作为研究对象,通过H2O2的耐受实验、清除超氧自由基(O-2·)实验、螯合Fe2+实验、抗脂质过氧化实验和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进行抗氧化活性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这15株乳酸菌的抗氧化能力存在较大差异;其中La3、La10和La11这三株乳酸菌的抗氧化活性远高于其他菌株,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发酵 牦牛酸奶 乳酸菌 抗氧化能力
下载PDF
自然发酵和接种发酵方法对白菜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0
17
作者 燕平梅 薛文通 +2 位作者 畅晓晖 张惠 乔治红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86-290,共5页
以自然发酵和人工接种发酵(Lactobacillus pentosus和Leuconostoc.mesenteroides为发酵剂)加工的白菜为材料,对比了两种加工白菜亚硝酸盐含量随时间的变化以及有益微生物(乳酸菌)和有害微生物数量的变化,并对其制品做了感观分析。结果... 以自然发酵和人工接种发酵(Lactobacillus pentosus和Leuconostoc.mesenteroides为发酵剂)加工的白菜为材料,对比了两种加工白菜亚硝酸盐含量随时间的变化以及有益微生物(乳酸菌)和有害微生物数量的变化,并对其制品做了感观分析。结果得出人工接种发酵白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在发酵整个过程均比自然发酵的低,且未出现自然发酵白菜初期出现的"亚硝峰";人工接种发酵白菜中肠杆菌及乳酸菌之外的需氧嗜温菌的数量较自然发酵的少;乳酸菌数量较自然发酵的多;人工接种发酵白菜感官分析优于自然发酵。说明人工接种发酵白菜的品质优于自然发酵加工的制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发酵 人工接种发酵 亚硝酸盐 乳酸菌 白菜 感官评价
下载PDF
酸浆最适自然发酵条件优化 被引量:12
18
作者 赵贵丽 罗爱平 +3 位作者 廖娅凡 吴红满 杨洁 宋志敏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201-204,共4页
以大豆黄浆水为培养基质,产酸量、pH值为考察指标,探讨不同发酵温度、发酵时间、种子液接种量、葡萄糖添加量对黄浆水自然发酵产酸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均匀设计法对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并对产酸量进行二次多项式逐步回归... 以大豆黄浆水为培养基质,产酸量、pH值为考察指标,探讨不同发酵温度、发酵时间、种子液接种量、葡萄糖添加量对黄浆水自然发酵产酸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均匀设计法对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并对产酸量进行二次多项式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黄浆水最适自然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37℃、种子液接种量3%、发酵时间46h、葡萄糖添加量2g/100mL、初始pH6.2,此条件下产酸量达0.7815g/100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浆 自然发酵 产酸量 均匀设计 优化
下载PDF
自然发酵黄豆酱生产过程中理化及微生物指标的动态分析 被引量:19
19
作者 晏丽 张银志 +2 位作者 王淼 赵建新 孙秀兰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71-275,共5页
以马鞍山市黄池食品(集团)有限公司酱类产品为调查对象,以自然发酵黄豆酱生产工艺流程与HACCP关键控制点为依据取样,跟踪了2010年3~9月生产周期中各环节的水分质量分数、水分活度、总酸、氨基酸态氮含量、AFB1质量分数、细菌总数、霉... 以马鞍山市黄池食品(集团)有限公司酱类产品为调查对象,以自然发酵黄豆酱生产工艺流程与HACCP关键控制点为依据取样,跟踪了2010年3~9月生产周期中各环节的水分质量分数、水分活度、总酸、氨基酸态氮含量、AFB1质量分数、细菌总数、霉菌总数、致病菌的检测。确定了AFB1的变化动态以及与水分活度、水分质量分数的相关关系,进而分析了自然发酵黄豆酱中AFB1的污染源;确定了豆酱质量重要指标氨基酸态氮的变化动态以及与酸度、pH的相关关系;确定了黄豆酱自然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变化动态以及致病菌污染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发酵黄豆酱 afb1含量 氨基酸态氮 细菌总数 霉菌总数
下载PDF
自然发酵对大米淀粉颗粒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7
20
作者 王锋 鲁战会 +1 位作者 薛文通 孙骊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25-28,共4页
本文通过对大米淀粉颗粒特性的研究 ,结果表明 ,自然发酵使大米淀粉颗粒更加均匀 ,不会引起淀粉颗粒的崩溃及可溶性物质的过度流失 ;淀粉颗粒结晶结构的晶型仍为A型 ,主要是无定形区受到削弱或破坏 ;淀粉颗粒的糊化温度有所降低 。
关键词 自然发酵 结晶结构 淀粉颗粒 大米淀粉 米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