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痛并快乐:资深马拉松业余跑者良性自虐的现象学研究
1
作者 祝大鹏 周雯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4-52,共9页
为了深入探讨资深马拉松业余跑者良性自虐的表现形式、动机来源和认知特点,运用现象学研究方法以13名资深马拉松业余跑者为访谈对象,并对访谈文本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良性自虐现象普遍存在于资深马拉松业余跑者群体中;(2)资深马... 为了深入探讨资深马拉松业余跑者良性自虐的表现形式、动机来源和认知特点,运用现象学研究方法以13名资深马拉松业余跑者为访谈对象,并对访谈文本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良性自虐现象普遍存在于资深马拉松业余跑者群体中;(2)资深马拉松业余跑者良性自虐的表现形式主要体现在环境、生理和心理等3个方面;(3)资深马拉松业余跑者良性自虐的动机来源主要包括挑战自我、过往经历、同伴激励、追求刺激和探索未知等5个方面;(4)资深马拉松业余跑者良性自虐在认知上反映出追求认同接纳、能力体现和利弊权衡的结果。研究认为良性自虐行为对于资深马拉松业余跑者利弊共存,需要积极引导宣传、正确教育和制度合理管控,保障马拉松跑者安全科学运动,促进身心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心理学 良性自虐 马拉松跑者 现象学
下载PDF
当前社会心理学视域下焦虑与自虐行为探究
2
作者 谢宁 《区域治理》 2024年第12期21-23,共3页
焦虑与自虐行为是当前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备受关注的两个重要议题。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心理压力,这使得焦虑情感成为了许多人生活中的一部分。本文旨在深入研究焦虑与自虐行为之间的关系,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帮助... 焦虑与自虐行为是当前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备受关注的两个重要议题。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心理压力,这使得焦虑情感成为了许多人生活中的一部分。本文旨在深入研究焦虑与自虐行为之间的关系,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帮助那些受到这些问题困扰的个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心理学 情绪 焦虑 自虐
下载PDF
自虐性性窒息死亡1例 被引量:1
3
作者 刘进洲 刘力 +2 位作者 刘华 马东烈 杨俊波 《中国法医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1期55-56,共2页
1案例资料 1.1简要案情 2001年12月17日,在某区一平房内,妻子回家后发现其夫(男,33岁)死在卧室沙发前的地面上.
关键词 自虐性性窒息死亡 法医病理学 机械性窒息 法医鉴定
下载PDF
自虐,生命存在与延续的方式——《白鹿原》中鹿氏父子的精神内质透析 被引量:4
4
作者 李清霞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45-148,169,共5页
自虐是受虐者在面对强大生命力或生存压力时无奈的表现,是弱者或弱势群体的心理或行为。它使弱者巨大的痛苦得以缓解与释放,从而获得心理上的平衡和安慰。对于生命力强悍的人来说,自虐是其生命的放纵与狂欢。在《白鹿原》中,自虐是鹿兆... 自虐是受虐者在面对强大生命力或生存压力时无奈的表现,是弱者或弱势群体的心理或行为。它使弱者巨大的痛苦得以缓解与释放,从而获得心理上的平衡和安慰。对于生命力强悍的人来说,自虐是其生命的放纵与狂欢。在《白鹿原》中,自虐是鹿兆海走向人格完善的“桥梁”。在鹿家父子身上,自虐体现出正面的情感价值,是其家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虐 卧薪尝胆 吴越文化 白鹿 鹿氏父子
下载PDF
从自信到自虐:知识分子的灵魂缩影——茅盾性格的文献发生学透视 被引量:1
5
作者 周兴华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69-77,共9页
茅盾在回忆录《我走过的路》自序中说:“幼年禀承慈训而养成谨言慎行,至今未敢怠忽。”周扬则从另一个角度谈了对茅盾的看法:“我和他长期在一起工作过,但是我常常感觉到,对他的认识还是不够的。不但是对鲁迅的认识不够,对茅盾的... 茅盾在回忆录《我走过的路》自序中说:“幼年禀承慈训而养成谨言慎行,至今未敢怠忽。”周扬则从另一个角度谈了对茅盾的看法:“我和他长期在一起工作过,但是我常常感觉到,对他的认识还是不够的。不但是对鲁迅的认识不够,对茅盾的认识也是不够的。尽管天天在一起,有一段……毗邻而居,但是我也不能很深地认识他。……直到他去世的时候,也不能说我完全认识了他。”这两个材料似乎都在说明茅盾的个性是“谨言慎行”的,但从文学批评及其相关材料来看,茅盾并非一直如此,他有一个从张扬到含蓄再到封闭的个性发展过程,其人格也由单纯渐趋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茅盾 知识分子 发生学 文献 灵魂 自虐 自信 个性发展 文学批评 回忆录
下载PDF
自剖,自虐和自救——重读《风筝》 被引量:2
6
作者 裴争 岳婷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19-21,共3页
鲁迅先生的《风筝》是《野草》中较为独特的一篇。偏重叙事的《风筝》之所以没有结集到《朝花夕拾》中 ,是因为它记录了鲁迅先生所经历的从灵魂的自剖、自虐到自救失败的一次痛苦的轮回。
关键词 自剖 自虐 自救 鲁迅 灵魂 散文
下载PDF
从曹皇后的道德自虐看北宋中期儒学复兴对宫廷女性的负面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张明华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13-16,共4页
北宋中期,一大批官僚士大夫以复兴儒家思想为己任,把这一思想贯穿于他们的学术和政治实践活动,在对待女性的地位和作用上极力诋毁唐朝相对开放的社会风气,捍卫“三从四德”的观念,在当时上流社会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作为当时社会妇... 北宋中期,一大批官僚士大夫以复兴儒家思想为己任,把这一思想贯穿于他们的学术和政治实践活动,在对待女性的地位和作用上极力诋毁唐朝相对开放的社会风气,捍卫“三从四德”的观念,在当时上流社会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作为当时社会妇女的懿范,宋仁宗皇后曹氏一生以遵守、维护伦理道德为己任,牺牲家庭幸福和政治上的独立性,既是受害者,也是卫道士,充分体现出北宋中期儒学复兴对宫廷女性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皇后 儒学复兴 道德自虐 宫廷女性 北宋中期
下载PDF
论《呼啸山庄》中希斯克利夫的被虐和自虐 被引量:1
8
作者 郑佳燕 陈晶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60-63,共4页
该文从心理学的角度论述了小说《呼啸山庄》的主人公希斯克利夫一生从被虐到自虐的过程,并分析了他被虐和自虐之间的相互关系。
关键词 希斯克利夫 被虐 自虐 人性 心理
下载PDF
青少年自虐行为及其诱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郭有锋 郭有云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2年第3期29-31,共3页
目的 探讨青少年自虐行为发生及其诱因。方法设计调查表,主要包括“一般情况”和“自虐行为情况”,调查某市年龄在18~19岁的男生1032人、女生980名人,共计2012人。结果 男、女生有自虐行为者占被调查人数的12.77%。虽然男、女生总发... 目的 探讨青少年自虐行为发生及其诱因。方法设计调查表,主要包括“一般情况”和“自虐行为情况”,调查某市年龄在18~19岁的男生1032人、女生980名人,共计2012人。结果 男、女生有自虐行为者占被调查人数的12.77%。虽然男、女生总发生率没有差别,但在14~、16~、17~3个年龄段有较大差异(P<0.01);自虐行为两次或两次以上者占3/4(74.32%),青少年自虐行为重复发生的可能性很大;男、女生在自虐行为发生几个诱因均有差异;多元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青少年自虐行为的发生与很多诱因有关。结论 从青少年儿童心理发育早期到心理逐渐成熟整个过程中,家庭和学校应予以正确引导,提高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虐行为 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青少年
下载PDF
青少年自虐行为及其成因调查 被引量:1
10
作者 胡启托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3年第1期43-44,共2页
关键词 青少年 自虐行为 成因 调查 心理障碍 健康教育
下载PDF
受虐与自虐——杜甫诗歌表现方法探析
11
作者 陈妍 《理论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11-112,107,共3页
杜甫诗歌创作在思想、内容、情怀、美感等方面都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化,从被动接受到主动体验、咂摸,进而痛定思痛,苦心锤炼诗艺与人生。从受虐到自虐,杜甫始终恪守儒家教义,面对历史动荡带来的生活流离和精神摧残,独以一己之躯承受着理想... 杜甫诗歌创作在思想、内容、情怀、美感等方面都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化,从被动接受到主动体验、咂摸,进而痛定思痛,苦心锤炼诗艺与人生。从受虐到自虐,杜甫始终恪守儒家教义,面对历史动荡带来的生活流离和精神摧残,独以一己之躯承受着理想世界的多重重压,自觉成为民族精神的砥柱中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 受虐 自虐 民族精神
下载PDF
宗教与后宗教意识下的自我迷失——论默多克小说人物的性自虐
12
作者 宋建福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CSSCI 2012年第2期78-87,共10页
默多克小说人物的自我迷失来自于性自虐,而其根源在于宗教与后宗教意识。宗教观念以二元对立为框架,扬异性性关系,抑同性性关系;与此同时,又将痛苦装点成人们精神生活进步的阶梯,驱使着所有的信徒在麻木的状态下品尝着共同酿造的苦酒。... 默多克小说人物的自我迷失来自于性自虐,而其根源在于宗教与后宗教意识。宗教观念以二元对立为框架,扬异性性关系,抑同性性关系;与此同时,又将痛苦装点成人们精神生活进步的阶梯,驱使着所有的信徒在麻木的状态下品尝着共同酿造的苦酒。后宗教时代,从宗教桎梏挣脱出来的人们,纷纷冲向了爱的另一端,在倾斜的天平上再次苦苦挣扎。性的压抑与放纵不可避免地导致主体性的灭失。默多克在作品中指出人们只有以善为本,忠于自我但不放纵自我,才能理性地正视爱与性的现实,实现主体性的完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默多克 《钟》 《独角兽》 《砍掉的头颅》 自虐
下载PDF
我的自虐是个“老顽童”
13
作者 林盛 林琳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0年第7期24-25,共2页
高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后期,高自尊、高自立的需求使他们的内心世界动荡不安。当自尊与自立和现实世界发生冲突时,他们不得不调整认知和行为去适应“主流文化”,这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当他们感到环境的压力超出自身阈限,或者已经威胁... 高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后期,高自尊、高自立的需求使他们的内心世界动荡不安。当自尊与自立和现实世界发生冲突时,他们不得不调整认知和行为去适应“主流文化”,这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当他们感到环境的压力超出自身阈限,或者已经威胁到自身的心理健康时就容易陷入内心的焦虑和矛盾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生 自虐 叙事疗法 合理情绪疗法
下载PDF
从弗洛伊德的理论看狄金森的恋父和自虐情结
14
作者 刘诺亚 《荆楚理工学院学报》 2009年第10期43-46,共4页
狄金森在诗歌创作和情感世界两方面所遭受的悲剧性的挫折使得她的人格产生了裂变,这些在狄金森的作品及书信中得到了体现。文章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的角度,剖析了她的恋父情结及其移置失败后的从自虐到自恋,最后选择隐居并钟情于... 狄金森在诗歌创作和情感世界两方面所遭受的悲剧性的挫折使得她的人格产生了裂变,这些在狄金森的作品及书信中得到了体现。文章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的角度,剖析了她的恋父情结及其移置失败后的从自虐到自恋,最后选择隐居并钟情于死亡诗歌的精神世界和人生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恋父 自虐 自恋
下载PDF
自虐的诗意与精神的救赎——卡夫卡小说《饥饿艺术家》评析
15
作者 刘欣 《泰山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59-62,共4页
《饥饿艺术家》是卡夫卡晚年创作的一部重要短篇小说,也是卡夫卡一生文学创作和艺术追求的归纳和总结。它既是卡夫卡自虐式的作家生活的写照,又是其进行自我精神救赎的一篇象征性寓言。
关键词 卡夫卡 《饥饿艺术家》 自虐 救赎
下载PDF
无奈的反抗与自虐——论方方笔下的女性形象
16
作者 杨晓霜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90-92,共3页
方方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许多作品,性别意识越来越强,她开始关注女性形象和女性命运,并表现了深刻独到的见解与领悟。作品中描写了当代社会中女性的爱情与婚姻的悲剧。虽然这些女性没有选择逆来顺受,没有选择隐忍承受,而是奋力反抗、自救... 方方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许多作品,性别意识越来越强,她开始关注女性形象和女性命运,并表现了深刻独到的见解与领悟。作品中描写了当代社会中女性的爱情与婚姻的悲剧。虽然这些女性没有选择逆来顺受,没有选择隐忍承受,而是奋力反抗、自救,可结果却无一例外地以失败而告终,甚至使自己陷入了更加不幸的深渊而无法自拔,从而使悲剧更加地成为悲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方 女性形象 爱情与婚姻 抗争与自虐
下载PDF
“自虐史观”与日本教科书问题
17
作者 晏英 《日本侵华史研究》 2014年第2期85-89,共5页
在日本右翼势力不断以“自虐史观”与“自由主义史观”挑战“东京审判史观”的情况下,“近邻诸国条款”遭遇前所未有的逆袭。日本新生一代许多由于接受了不正确的历史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为所谓反对“自虐史观”提供了民众土壤。中国有... 在日本右翼势力不断以“自虐史观”与“自由主义史观”挑战“东京审判史观”的情况下,“近邻诸国条款”遭遇前所未有的逆袭。日本新生一代许多由于接受了不正确的历史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为所谓反对“自虐史观”提供了民众土壤。中国有必要与亚洲等国家联合起来建立“历史问题统一战线”,共同斗争,确保亚洲持久的和平和繁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虐史观 日本教科书问题 近邻诸国条款 自由主义史观
下载PDF
向晚独寻孤店宿——郁达夫自虐情结探微
18
作者 常立伟 《西安外事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41-44,共4页
根据心理学理论分析,自虐情结普遍地存在于作家群体,郁达夫的自虐情结则更为显著和复杂。弗洛伊德和弗罗姆对自虐情结的产生原因有着不同的解释,但放诸郁迭夫身上都契合无虞。郁达夫本人的自虐情结与性爱的焦虑、命运的放逐、快感的... 根据心理学理论分析,自虐情结普遍地存在于作家群体,郁达夫的自虐情结则更为显著和复杂。弗洛伊德和弗罗姆对自虐情结的产生原因有着不同的解释,但放诸郁迭夫身上都契合无虞。郁达夫本人的自虐情结与性爱的焦虑、命运的放逐、快感的获取以及自我的救赎有着十分复杂的关系;表现在文学作品中则指向身份、悲剧、灵感、艺术等方面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郁达夫 自虐情结 性爱 身份 命运 悲剧 快感 灵感 自我 艺术
下载PDF
向晚独寻孤店宿——郁达夫自虐情结探微
19
作者 常立伟 《淄博师专学报》 2012年第4期35-39,共5页
根据心理学理论分析,自虐情结普遍存在于作家群体。郁达夫的自虐情结则更为显著和复杂。弗洛伊德和弗罗姆对自虐情结的产生原因有着不同的解释。弗洛伊德秉承一贯的性本能说,弗罗姆则在弗洛伊德性本能说的基础上,提出自我消灭说。两种... 根据心理学理论分析,自虐情结普遍存在于作家群体。郁达夫的自虐情结则更为显著和复杂。弗洛伊德和弗罗姆对自虐情结的产生原因有着不同的解释。弗洛伊德秉承一贯的性本能说,弗罗姆则在弗洛伊德性本能说的基础上,提出自我消灭说。两种关于自虐情结生发的解释,放诸郁达夫身上都契合无虞。郁达夫本人的自虐情结与性爱的焦虑、命运的放逐、快感的获取以及自我的救赎有着复杂关系。这种情结表现在文学作品中,则指向身份、悲剧、灵感、艺术等方面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郁达夫 自虐情结 性爱 身份 命运 悲剧 快感 灵感 自我 艺术
下载PDF
解析性心理障碍——同性恋,自虐自责
20
作者 汤世明 《中国社区医师》 2003年第10期37-37,共1页
石某,男,某高校大一学生。还在读高三的时候,就与一位男同学交上了朋友,但决非一般的朋友关系,而是有一种相思的色彩,带有一种如火如荼的“感情”。以后,由于毕业分手,这种感情随境而迁,可是假期相聚见到这位同学时,石某仍有... 石某,男,某高校大一学生。还在读高三的时候,就与一位男同学交上了朋友,但决非一般的朋友关系,而是有一种相思的色彩,带有一种如火如荼的“感情”。以后,由于毕业分手,这种感情随境而迁,可是假期相聚见到这位同学时,石某仍有一股异样的“冲动”之感。在大学为了避免高三时同性相思的局面,他不敢与同性多接触,即使和同寝室的同学也是如此。当然,与异性交往他更没有兴趣。为此他试图以苦行僧的生活来抵御那种不可思议的感觉,忍受孤独,体验着痛苦,直到他感到再也无法忍受下去的时候,终于向心理医生敞开了心扉,请求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析 性心理障碍 同性恋 自虐自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