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牡丹亭》中“至情”的起源及现实探究 |
李子涵
|
《艺术科技》
|
2024 |
0 |
|
2
|
汤显祖“至情论”思想渊源初探 |
姚宁
|
《今古文创》
|
2024 |
0 |
|
3
|
《牡丹亭》与《香玉》中的“至情”之比较 |
党月异
|
《蒲松龄研究》
|
2023 |
0 |
|
4
|
论“临川四梦”之“梦”与“至情”内涵 |
刘一丁
|
《文学艺术周刊》
|
2023 |
0 |
|
5
|
试论汤显祖的“至情说”——以《牡丹亭》为例 |
黄婷
|
《新传奇》
|
2023 |
0 |
|
6
|
《牡丹亭》“至情”主题的历史文化渊源 |
刘松来
乐帧益
|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12
|
|
7
|
《牡丹亭》《红楼梦》“至情”主题之异同 |
刘松来
方立娟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2 |
3
|
|
8
|
亦史亦幻 至情至性——评网络盛行的“穿越”小说 |
陈海燕
|
《当代文坛》
CSSCI
|
2008 |
8
|
|
9
|
奇诡荒诞 至情至性——评玄幻武侠小说《诛仙》 |
胡燕
|
《当代文坛》
CSSCI
|
2006 |
7
|
|
10
|
牡丹亭:从“至情版”到“青春版”——一部昆曲经典的建构、重构与解读 |
宋俊华
|
《文化遗产》
|
2009 |
6
|
|
11
|
空灵晶映的至情奇文:《香玉》 |
王海燕
|
《蒲松龄研究》
|
2004 |
5
|
|
12
|
《聊斋》至情美 |
郑春元
|
《蒲松龄研究》
|
2020 |
2
|
|
13
|
阳明心学与汤显祖“至情”说 |
黄万机
|
《贵州文史丛刊》
|
2006 |
2
|
|
14
|
汤显祖的“至情说”论略 |
王春晓
|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
2014 |
2
|
|
15
|
脂砚斋小说批评"至情"说意蕴解析 |
高明月
|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0 |
1
|
|
16
|
情与梦:以至性至情之人入戏——中西同时代剧圣汤显祖与莎士比亚创作精髓一瞥 |
洪忠煌
|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
2017 |
1
|
|
17
|
对奇灵之文与至情人生的执著追求——从汤显祖的交游看其隐于市井的原由 |
孙丹虹
|
《北方论丛》
|
2003 |
1
|
|
18
|
童心、至情、性灵:浅谈明清言情小说之繁荣 |
黄莎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3 |
1
|
|
19
|
归有光的“至情论”及其散文创作 |
吴永萍
|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 |
7
|
|
20
|
《牡丹亭》“至情”观 |
瞿华英
|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
2006 |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