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庭坚艳情词的佛禅观照 被引量:5
1
作者 彭国忠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9-113,共5页
黄庭坚出于佛禅悲天悯人的救世情怀,有意创制艳情词。这首先与他的佛学经历、佛学修为,禅宗特别是黄龙派的刚猛禅风有关;其次,与佛禅的女性态度,以及黄庭坚本人所受到的佛禅无差别对待"中道观"的思想有关;再次,与他的词学观有... 黄庭坚出于佛禅悲天悯人的救世情怀,有意创制艳情词。这首先与他的佛学经历、佛学修为,禅宗特别是黄龙派的刚猛禅风有关;其次,与佛禅的女性态度,以及黄庭坚本人所受到的佛禅无差别对待"中道观"的思想有关;再次,与他的词学观有关,他所秉持的词学观,也深受佛禅思想影响。南宋陈善、朱熹等人,对黄庭坚创作艳情词的良苦用心和慈悲用意,做了充分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艳情词 救世情怀 佛学经历与修为 女性态度 佛禅思想 学观
下载PDF
论辛弃疾艳情词 被引量:4
2
作者 诸葛忆兵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9-54,共6页
辛弃疾直接描写艳情的词作仅58首,数量极少。其酒宴赠妓词,只是为了调笑娱乐,词风以玩笑戏谑为主。而且,辛弃疾艳情词极少用慢词填写,仅仅三四首而已,与其"英雄词"多用慢调的格局不同。然而,辛弃疾酒宴上有"唤取红巾翠袖... 辛弃疾直接描写艳情的词作仅58首,数量极少。其酒宴赠妓词,只是为了调笑娱乐,词风以玩笑戏谑为主。而且,辛弃疾艳情词极少用慢词填写,仅仅三四首而已,与其"英雄词"多用慢调的格局不同。然而,辛弃疾酒宴上有"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的习惯,部分酒宴赠妓词也似有喻托。辛弃疾艳情词中离别相思之作有二十余首,能够将此类传统离别相思之作写得异常动人,且坚持俚俗浅白的风格,显然直接超越了南宋,回归北宋之浅俗率真。辛弃疾亦将北方故土作为思念的情人,部分别后相思之作喻托之意更加明显。辛弃疾寥寥几首与艳情关联的送别词,所呈现的依然是北宋柳永风貌。总之,辛弃疾对词的本体特征有深入的认识,且能够在创作中熟练地运用和表达。然其眷恋北方故土,热心仕进,一生以北伐为己任,所以,辛弃疾的各类题材艳情词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有了喻托之意。正因为充分地把握了词体抒情的特殊功能,辛弃疾才能挥洒自如地创作英雄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弃疾 艳情词 俚俗浅白 喻托
下载PDF
论唐宋艳情词的女性美 被引量:2
3
作者 蒋晓城 《广西社会科学》 2005年第2期102-104,共3页
唐宋艳情词集中展现了丰富多彩的女性世界 ,它们采用多角度多层面的审视方法 ,从女性的容貌、体态、服饰和技艺诸方面描绘了女性的美 ,形成了继“宫体诗”之后的第二个表现女性美的高潮。而且 ,唐宋艳情词给女性美注入了新的活力 ,带来... 唐宋艳情词集中展现了丰富多彩的女性世界 ,它们采用多角度多层面的审视方法 ,从女性的容貌、体态、服饰和技艺诸方面描绘了女性的美 ,形成了继“宫体诗”之后的第二个表现女性美的高潮。而且 ,唐宋艳情词给女性美注入了新的活力 ,带来了新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宋艳情词 女性美 “宫体诗”
下载PDF
晚唐艳情诗与艳情词 被引量:2
4
作者 蒋晓城 《云梦学刊》 2003年第1期84-87,共4页
晚唐艳情诗与艳情词是同一时代下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文化心理孕育的结果,它们不仅在题材、内容、情感基调上相同,而且,在表现方式、意境、风格以及体式上相近,这反映出晚唐艳情诗与艳情词之间的血缘、渊源关系。
关键词 晚唐 艳情 艳情词 渊源
下载PDF
审美视阈中的唐宋艳情词伤逝主题 被引量:1
5
作者 蒋晓城 《广西社会科学》 2006年第10期136-139,共4页
唐宋艳情词中伤逝主题作品是词人“缺失性”审美体验的产物,是爱的缺陷的结晶,具有浓厚的“人面桃花”情结。它们经常运用追念回忆与以梦寄情的审美表达方式来抒写词人自我真切的情爱感受与生命怀想,并以强化的主体意识和浓厚的悲剧意... 唐宋艳情词中伤逝主题作品是词人“缺失性”审美体验的产物,是爱的缺陷的结晶,具有浓厚的“人面桃花”情结。它们经常运用追念回忆与以梦寄情的审美表达方式来抒写词人自我真切的情爱感受与生命怀想,并以强化的主体意识和浓厚的悲剧意识来确立自然真挚、深沉悲凉的审美品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宋 艳情词 审美 伤逝
下载PDF
关于柳永艳情词同情妓女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2
6
作者 岳德虎 《红河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76-77,95,共3页
柳永的艳情词在现代多数人的观点中被认为是真实地寄寓了作者对下层妓女的关怀和同情,最主要的是把她们放在了与自己同等的地位来写。但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柳永的亲身经历来看,柳永的恋妓表面上看确像具有同情妓女的成分,但如果从当时... 柳永的艳情词在现代多数人的观点中被认为是真实地寄寓了作者对下层妓女的关怀和同情,最主要的是把她们放在了与自己同等的地位来写。但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柳永的亲身经历来看,柳永的恋妓表面上看确像具有同情妓女的成分,但如果从当时的社会风气和他艳情词的描写总体来看,还是有许多值得思考的地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永 艳情词 妓女 应有地位
下载PDF
试论张炎的艳情词 被引量:1
7
作者 张雷宇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134-138,共5页
张炎是宋元之交的一位著名词人。他在经历了国破家亡的惨剧之后,将身世之悲、家国之痛写入艳情词中,使其词具有更丰富的内涵,反映了更为广阔的生活内容。张炎由一己之漂泊落魄,进而对歌妓产生一种同情之感,以尊重的目光来看待这些沦落... 张炎是宋元之交的一位著名词人。他在经历了国破家亡的惨剧之后,将身世之悲、家国之痛写入艳情词中,使其词具有更丰富的内涵,反映了更为广阔的生活内容。张炎由一己之漂泊落魄,进而对歌妓产生一种同情之感,以尊重的目光来看待这些沦落风尘之中的社会下层女子。出现于张炎笔下的女性,一个个高雅、可爱、可亲、可敬,栩栩如生。他的艳情词成为一种雅化了的艳情词,情味深婉,含蓄蕴藉,耐人品味。正因为具有了这些新的特色,故张炎能在宋元之间翘楚东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炎 艳情词 宋代 创作风格 思想感情
下载PDF
论宋代艳情词中的寄托 被引量:1
8
作者 陈丽丽 《中州大学学报》 2012年第5期43-46,共4页
词以艳情为本体特色,描写女性或男女情感的作品在词史中一直处于主流地位。寄托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重要范畴,在词体中亦有所体现。就艳情词而言,其创作在北宋时期达到顶峰,这一时期词人多把羁旅行役等身世之感打并入艳情中。南渡之后,... 词以艳情为本体特色,描写女性或男女情感的作品在词史中一直处于主流地位。寄托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重要范畴,在词体中亦有所体现。就艳情词而言,其创作在北宋时期达到顶峰,这一时期词人多把羁旅行役等身世之感打并入艳情中。南渡之后,随着词体地位提升以及表现内容的扩大,许多词人,尤其是以辛弃疾为代表的爱国词人,越来越多地借助儿女之情来寄托家国之思及个人忧愤,使艳情词与寄托手法的融合达到一个新高度,不仅为通俗、轻浅的艳情词增添了几分深沉与蕴藉,并引起后世词论家及词人的关注,对推尊词体产生了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宋 艳情词 寄托
下载PDF
浅议柳永艳情词的特征 被引量:1
9
作者 黄若茜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82-84,共3页
柳水的艳情词具有世俗化、市井化、诗意化的特征,它改变了词的审美内涵和审美趣味,即 变"雅"为"俗",着意运用通俗化的语音表现世俗化的市民情调,真实而艺术地反映了市民阶层的意 愿、要求和生活情趣。
关键词 柳永 艳情词 世俗化 市井化 诗意化 通俗化
下载PDF
本色的沿承与深化:孝宗时期的艳情词
10
作者 陈丽丽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31-138,共8页
词发展至南宋孝宗时期,由于词体地位的提高以及表现功能的扩大,创作数量上呈现出高度繁荣,主题、风格也产生了显著转变。与北宋相比,最具词体本色特质的艳情词在这一时期从词坛顶端跌落,创作比重明显减少;词人在描写和表达男女情感时普... 词发展至南宋孝宗时期,由于词体地位的提高以及表现功能的扩大,创作数量上呈现出高度繁荣,主题、风格也产生了显著转变。与北宋相比,最具词体本色特质的艳情词在这一时期从词坛顶端跌落,创作比重明显减少;词人在描写和表达男女情感时普遍呈现出雅化、内敛的倾向;此外还集中出现了普通组词、转踏、大曲等形式的咏妓联章之作。这些新变,既符合文体发展的基本规律,又体现了独特的时代风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孝宗 艳情词 衰减 雅化
下载PDF
一半是空中传恨——论张炎艳情词的新变
11
作者 许芳红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1期90-93,共4页
宋亡前张炎唱的是爱情欢歌,宋亡后吟的是充满沧桑之慨与禾黍之悲的苦情离绪,词作情调的变化依稀可见词人那难以与人言说的深悲巨痛,于是,张炎的艳情词为传统情词注入了新的因素,赋予了情词新的面貌。
关键词 张炎 艳情词 宋朝 文学研究 文学风格
下载PDF
金元艳情词之“本色”论
12
作者 李春丽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2015年第12期110-115,共6页
中国第一本文人词集名曰《花间集》,为五代十国时后蜀赵崇祚所编。集中搜录晚唐至五代18位词人的500首作品。花间同以描绘闺中妇女日常生活情态为主要内容,词风艳丽香软。欧阳炯为之作序曰:“则有绮筵公子,绣幌佳人,递叶叶之花笺... 中国第一本文人词集名曰《花间集》,为五代十国时后蜀赵崇祚所编。集中搜录晚唐至五代18位词人的500首作品。花间同以描绘闺中妇女日常生活情态为主要内容,词风艳丽香软。欧阳炯为之作序曰:“则有绮筵公子,绣幌佳人,递叶叶之花笺,文抽丽锦;举纤纤之玉指,拍按香檀。不无清绝之词,用助娇娆之态。”概括了花间词的基本内容和美学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色” 艳情词 《花间集》 五代十国 日常生活 美学形态 欧阳炯 花间
下载PDF
晚唐艳情词之文化意蕴探源
13
作者 贺利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0-65,共6页
晚唐艳情词凸显出社会文化转型、社会结构变革所带来的价值观念、生存方式的变化。它是在商品经济和商业文化的渗透下,以俗艳为特征的世俗性文化和以享乐为目的的内倾性文化交汇的产物。它消解了正统的价值道德观念,使文学从单纯追求政... 晚唐艳情词凸显出社会文化转型、社会结构变革所带来的价值观念、生存方式的变化。它是在商品经济和商业文化的渗透下,以俗艳为特征的世俗性文化和以享乐为目的的内倾性文化交汇的产物。它消解了正统的价值道德观念,使文学从单纯追求政治伦理教化中解脱出来,使诗词艺术也相应的摆脱实用性而向娱乐性和审美性发展。它在艺术上所追求的大众化、通俗化、娱乐化,开拓了中国传统文学的发展之路。为我们揭示了传统诗歌向来回避和抑制的人类心理深层的文化内容,具有了强烈的人文精神,因而也更具有解放思想与更新观念的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唐 艳情词 文化
下载PDF
论唐宋艳情词的悲剧美
14
作者 蒋晓城 《社科纵横》 2010年第12期86-88,共3页
无论是"男子作闺音"式的描写歌女思妇的恋情思绪、还是抒发词人自我情爱体验与心理感受的作品,唐宋艳情词都着意于抒情主体心灵深处的忧愁苦恨,充满了哀怨伤感的情调,洋溢着悲剧性的美。唐宋艳情词悲剧美的形成具有文学传统... 无论是"男子作闺音"式的描写歌女思妇的恋情思绪、还是抒发词人自我情爱体验与心理感受的作品,唐宋艳情词都着意于抒情主体心灵深处的忧愁苦恨,充满了哀怨伤感的情调,洋溢着悲剧性的美。唐宋艳情词悲剧美的形成具有文学传统、社会历史、抒情对象特征等方面的复杂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宋 艳情词 悲剧美
下载PDF
似花还似非花——论南宋后期及宋末的艳情词
15
作者 蒋晓城 《中国韵文学刊》 2007年第4期79-83,共5页
艳情词是南宋后期及宋末词风的主要表现文本,其题材特点、情感内涵、艺术表现等方面与唐五代、北宋、南宋前期的艳情词相比呈现出新的艺术风貌。在题材上,南宋后期及宋末的艳情词与咏物相融相随;在情感内涵上,融入了深沉的身世之感、家... 艳情词是南宋后期及宋末词风的主要表现文本,其题材特点、情感内涵、艺术表现等方面与唐五代、北宋、南宋前期的艳情词相比呈现出新的艺术风貌。在题材上,南宋后期及宋末的艳情词与咏物相融相随;在情感内涵上,融入了深沉的身世之感、家国之思;在艺术表现上,以雅笔写柔情,形成俗处能雅,柔而不媚的艺术风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宋后期 宋末 艳情词
下载PDF
唐宋艳情词浅探
16
作者 黄红日 《丽水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29-32,共4页
全文概述了艳情词在晚唐五代和宋代的发展历程.由于创作主体对艳情的理解不同、词人对艳情的态度差异,产生了多样的艳情词类型.与诗歌相比,其"佳人之咏"有着特定的内容和意义.
关键词 唐宋 艳情 艳情词
下载PDF
北宋中后期艳情词论
17
作者 蒋晓城 张幼良 《常熟高专学报》 2004年第1期61-66,共6页
北宋中后期艳情词在情感含蕴上"将身世之感打并入艳情";在审美品格上,对"以艳为美"的词风进行了改造;在情感表现上以健笔写柔情。这对晚唐五代以及北宋前期的艳情词,是一种转变和拓展。
关键词 北宋 艳情词 审美品格 情感表现 政治失意 个体情怀 柔情
下载PDF
南唐及北宋前期艳情词新质素
18
作者 蒋晓城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67-70,89,共5页
南唐及北宋前期的艳情词与花间艳情词已不可同日而语,它在群体的创制中显现了"新质素"和"新趋向"。南唐及北宋前期艳情词写出了艳情的深意,潜入了词人的主体意识,具有以雅笔写柔情的审美倾向。
关键词 南唐 北宋前期 艳情词 主体意识 审美倾向 文学研究
下载PDF
自我放逐与游戏人间——略论宋代艳情词的成因及分类
19
作者 任俊华 《甘肃高师学报》 2004年第6期59-62,共4页
在中国文学史上 ,通常有“唐诗宋词”之称 ,词在宋代是一种新兴的抒情诗体 ,它是为了符合文人、士大夫、以及广大市民阶层对生活享乐的追求而产生的。宋代艳情词的产生有其原因 ,而且有其存在的价值。
关键词 艳情词 放逐 略论 人间 宋代 中国文学史 抒情诗体 符合 自我 存在
下载PDF
伤高怀远几时穷?无物似情浓——唐宋艳情词的人性美
20
作者 蒋晓城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76-80,共5页
唐宋艳情词以对女性生活与情感的热烈关注、对情欲与人性的正视和大胆表现,对爱情的执著追求展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人性世界,闪现了人性美的光辉。
关键词 唐宋 艳情词 女性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