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0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艺术乡建:乡村治理的文化空间转向 被引量:1
1
作者 姚望 吴开翔 张晔 《未来传播》 CSSCI 2024年第3期79-86,共8页
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美丽乡村建设持续推进,借此带来了乡村社会图景的深刻变迁,亦在治理层面出现视角与价值的重要转向。艺术乡建作为文化嵌入乡村建设的重要实践,是各类行动者共同构建的文化空间。研究立足空间文... 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美丽乡村建设持续推进,借此带来了乡村社会图景的深刻变迁,亦在治理层面出现视角与价值的重要转向。艺术乡建作为文化嵌入乡村建设的重要实践,是各类行动者共同构建的文化空间。研究立足空间文化社会学视角,通过深度访谈、实地调研的方式收集数据,对浙江省艺术乡建的示范案例进行扎根分析,建立乡村文化空间治理的分析框架。研究发现,艺术乡建中各主体呈现出关系链接、权力博弈的空间表征,并致力于重构秩序的空间实践。基于此,研究得出在场性治理的实践总结,并指出主体性在场、文化性在场、权力性在场的三重面向,由此为乡村文化治理开辟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乡建 在场性治理 文化空间转向 文化治理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艺术乡建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2
作者 李西洋 《乡村科技》 2024年第13期25-29,共5页
通过对艺术乡建发展历程、现状的梳理,发现和美乡村建设的最大障碍是人才和人力资源匮乏。为确保艺术乡建人才长期驻留乡村,提出坚持乡村人才与乡贤培养、校地协助与实践导向、人才留用与创新引领等原则,并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支撑、职... 通过对艺术乡建发展历程、现状的梳理,发现和美乡村建设的最大障碍是人才和人力资源匮乏。为确保艺术乡建人才长期驻留乡村,提出坚持乡村人才与乡贤培养、校地协助与实践导向、人才留用与创新引领等原则,并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支撑、职业规划、奖励制度等为人才培养提供保障。在艺术乡建人才队伍的建设上,可采用高校艺术教育培养校内艺术人才、高校艺术教育培训校外艺术人才、国家政策赋能“外部”艺术乡建人才引进、政府机制助力“内部”艺术乡建人才回流等路径,持续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美 艺术乡建 人才培养
下载PDF
论艺术乡建的价值认同与实践路径
3
作者 雷焕贵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83-86,共4页
近年来,艺术振兴乡村模式逐渐进入大众视野,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别样的路径。国内大量艺术乡建存在只注重物理空间建设或艺术家留下“乡建”作品的情况,其对乡村振兴的有效性遭到质疑,有的地方尽管艺术介入了乡村建设,但未得到村民的广泛认... 近年来,艺术振兴乡村模式逐渐进入大众视野,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别样的路径。国内大量艺术乡建存在只注重物理空间建设或艺术家留下“乡建”作品的情况,其对乡村振兴的有效性遭到质疑,有的地方尽管艺术介入了乡村建设,但未得到村民的广泛认同,艺术还是艺术,乡村还是乡村,缺乏艺术与乡建的有效融合,没有激活农民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结果注定是“人走茶凉”。笔者经过长期乡村实践发现,艺术不仅需要介入乡村建设,用艺术的语言重塑乡村,而且需要高度的文化认同、艺术认同和乡建认同,以此来激活村民艺术乡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乡村建设质量,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振兴 公共艺术 价值认同 艺术乡建 介入
下载PDF
中国“艺术乡建”研究现状、理论热点及知识谱系分析(1900—2023)——基于CNKI数据库CiteSpace可视化软件的应用
4
作者 蔡淑娟 付绮齐 《创意与设计》 2024年第2期5-16,共12页
近30年,针对艺术乡建的研究成为一个普遍性的文化景观,围绕艺术乡建的研究也成为学界热点。从发文量来看,近几十年我国艺术乡建研究总体上呈递增趋势。使用CiteSpace文献计量可视化分析软件对1990—2023年CNKI收录的1506篇有关艺术乡建... 近30年,针对艺术乡建的研究成为一个普遍性的文化景观,围绕艺术乡建的研究也成为学界热点。从发文量来看,近几十年我国艺术乡建研究总体上呈递增趋势。使用CiteSpace文献计量可视化分析软件对1990—2023年CNKI收录的1506篇有关艺术乡建的论文进行分析、绘制图谱,并结合我国已颁布的相关政策文件、法律法规进行耦合分析,将针对艺术乡建的研究历程划为3个阶段,分析每一阶段的研究状况,最后基于分析结果,提出研究结论和展望。梳理近30年学界研究现状,能够推动艺术乡建的理论发展与实践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乡建 CiteSpace软件 可视化分析 特征及趋势
下载PDF
艺术乡建融入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优化机制研究——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
5
作者 张海彬 肖凯龙 吴晓倩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37-42,共6页
艺术乡建融入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复苏乡村情感文化价值体系、融入乡村传统文化语境、充实乡土文化语料及丰富乡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途径之一。文章从政府、社会力量以及本地乡民的角度分析艺术乡建的主要形式和类型,剖析艺术... 艺术乡建融入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复苏乡村情感文化价值体系、融入乡村传统文化语境、充实乡土文化语料及丰富乡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途径之一。文章从政府、社会力量以及本地乡民的角度分析艺术乡建的主要形式和类型,剖析艺术乡建融入广西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价值与意义,并从乡村建设者的心态、民族文化融合的角度,倡导多元互动的模式,提出艺术乡建融入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优化机制,旨在为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乡建 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公共艺术 村文化
下载PDF
以艺术乡建促进黄河流域乡村全面振兴
6
作者 宋建 《山东宏观经济》 2024年第2期47-52,共6页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艺术乡建承担着艺术赋能、产业振兴的功能,在黄河流域的经济、文化、生态等多方面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推动共同富裕,加快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从艺术乡建促进黄...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艺术乡建承担着艺术赋能、产业振兴的功能,在黄河流域的经济、文化、生态等多方面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推动共同富裕,加快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从艺术乡建促进黄河流域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作用出发,梳理现阶段黄河流域艺术乡建的发展现状,分析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提出对策建议,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乡建 黄河流域 村振兴 产业发展
下载PDF
实践民俗学视野下艺术乡建中的民俗传统
7
作者 霍雯 《纺织报告》 2024年第6期130-132,共3页
“回归生活实践”是中国民俗学界的重要议题。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和艺术学学科的社会转向,大批艺术乡建项目落户乡村,民俗传统成为其艺术乡建的主要方法和途径。因此,以实践民俗学的视角进行艺术乡建研究,强调“行动”在“实践”中... “回归生活实践”是中国民俗学界的重要议题。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和艺术学学科的社会转向,大批艺术乡建项目落户乡村,民俗传统成为其艺术乡建的主要方法和途径。因此,以实践民俗学的视角进行艺术乡建研究,强调“行动”在“实践”中的作用势在必行。文章基于民俗传统在不同艺术乡建村落中的具体应用,探讨实践民俗学视野下艺术乡建过程中民俗传统的社会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乡建 民俗传统 实践民俗学
下载PDF
艺术乡建教学模式的创新设计——基于BOPPPS教学模型的优化与思考
8
作者 汪晓东 司萍萍 +1 位作者 吴雨泽 蔡淑真 《梧州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61-68,共8页
如何把环境设计教育与艺术乡建进行结合一直是我国设计教育界探讨的热点话题。“BOPPPS”模型因其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能够在导入、前测、后测等环节中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故被广泛运用到我国各大专业的教学探索之中,但是其教学模式也... 如何把环境设计教育与艺术乡建进行结合一直是我国设计教育界探讨的热点话题。“BOPPPS”模型因其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能够在导入、前测、后测等环节中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故被广泛运用到我国各大专业的教学探索之中,但是其教学模式也存在着环节冗长等问题,需要对其作出改善。因此,该研究以“生生不息”乡建工作坊及其设计案例为例,将原本的“BOPPPS”模型进行精简创新,以“导入前测、后测总结”两大环节为核心,将“参与式”环节转换为教学观念,对其在我国设计教育中的应用进行探索与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PPPS”教学模式 艺术乡建 环境设计教育
下载PDF
艺术乡建的文化记忆重塑与乡民赋权治理——以景德镇寒溪村大地艺术节为例
9
作者 翁飞帆 汪瑞霞 +1 位作者 李旭芳 丁铮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131-140,共10页
文化记忆作为一种依附于地域文化符号与物质系统的集体意识形态,是构建当地群体文化自信与身份认同的重要因素,通过针对不同记忆媒介的时代编程与空间展演得以延续和重塑。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乡村传统生活技艺与文化习俗的失语以及乡民... 文化记忆作为一种依附于地域文化符号与物质系统的集体意识形态,是构建当地群体文化自信与身份认同的重要因素,通过针对不同记忆媒介的时代编程与空间展演得以延续和重塑。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乡村传统生活技艺与文化习俗的失语以及乡民在乡村权力结构中的边缘化现象,导致乡民对乡村文化自信与自身身份认同的逐步削弱。基于该问题,以景德镇寒溪村大地艺术节为研究个案,探赜该项目如何从文化记忆重塑与乡民赋权治理两个角度切入,唤醒乡民对乡村文化自信与自身身份认同,调动乡民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乡村建设与产业发展,从而形成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景观 艺术乡建 文化记忆 赋权 大地艺术 村振兴
下载PDF
共同富裕视域下艺术乡建路径研究——以处州乱弹为例
10
作者 吕羚 《丽水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42-47,共6页
在共同富裕的大背景下,艺术乡建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新路径,正逐渐成为研究和实践的重要领域。文章通过案例分析,揭示了艺术乡建在资源限制、文化差异、社区参与度以及政策支持等方面遇到的困境,并以处州乱弹这一艺术形式为个案,深入探... 在共同富裕的大背景下,艺术乡建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新路径,正逐渐成为研究和实践的重要领域。文章通过案例分析,揭示了艺术乡建在资源限制、文化差异、社区参与度以及政策支持等方面遇到的困境,并以处州乱弹这一艺术形式为个案,深入探讨了其在促进文化传承、经济发展和社区凝聚力提升方面的有效作用,旨在为其他乡村地区的艺术乡建实践提供经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村振兴 艺术乡建 处州乱弹 文化传承
下载PDF
艺术乡建中的在地性与原真性美育
11
作者 胡任元 周凌 方茗 《创意与设计》 2024年第2期17-25,共9页
艺术乡建是乡村振兴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营造适应中国乡村的“文化赋能”与“场所精神”,成为近年来国内相关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提出艺术乡建“在地性”与“原真性”美育概念,对艺术乡建的发展现状和现存问题进行总结,然后从艺术展、... 艺术乡建是乡村振兴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营造适应中国乡村的“文化赋能”与“场所精神”,成为近年来国内相关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提出艺术乡建“在地性”与“原真性”美育概念,对艺术乡建的发展现状和现存问题进行总结,然后从艺术展、造物民艺、艺术院校设计师下乡、艺术院校驻村基地4个方面阐释艺术与乡村建设相结合的现实意义,以期为乡村本土文化的保护与创新提供新的发展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乡建 文化赋能 场所精神 在地性与原真性 本土文化
下载PDF
艺术助力乡村共富:乡村全面振兴背景下宁波市“艺术乡建”研究
12
作者 柯璐 陈羽 +1 位作者 王小丽 胡坚达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21期87-92,共6页
2022年浙江省提出通过“艺术乡建”,引领乡村文化发展与乡村振兴。该文通过对宁波市艺术赋能乡村的实践案例的调查研究,总结出艺术振兴乡村的三条路径:乡村“网红新业态”、乡村农场综合升级、乡村展览馆。并总结出艺术振兴乡村的三点成... 2022年浙江省提出通过“艺术乡建”,引领乡村文化发展与乡村振兴。该文通过对宁波市艺术赋能乡村的实践案例的调查研究,总结出艺术振兴乡村的三条路径:乡村“网红新业态”、乡村农场综合升级、乡村展览馆。并总结出艺术振兴乡村的三点成效:推动乡村旅游业态升级发展,“文旅3.0”形成乡村消费市场;美化乡村公共空间,激发村民内生动力;村民收入提高,形成人口返乡“拉力”。进而提出三方面的建议:列入政府工作规划,强化职能部门沟通;挖掘乡土特色文化,调动村民参与积极性;引入有效的市场机制。旨在助力乡村共同富裕并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振兴 共同富裕 艺术乡建 村共富 村新业态 村文旅消费
下载PDF
乡村振兴视域下当代“艺术乡建”实践与策略——以江门市端芬镇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白嘉怡 蓝惠媛 《美与时代(城市)》 2024年第5期135-137,共3页
“艺术乡建”用艺术活化村落,是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创新思路和重要模式。以广东省江门市端芬镇为例,结合我国当代“艺术乡建”实践案例的启示,在调研摸底、现状探究、问题分析的基础上展开研究,提出具有可行性、前瞻性的“艺术乡建”路径... “艺术乡建”用艺术活化村落,是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创新思路和重要模式。以广东省江门市端芬镇为例,结合我国当代“艺术乡建”实践案例的启示,在调研摸底、现状探究、问题分析的基础上展开研究,提出具有可行性、前瞻性的“艺术乡建”路径与策略建议,以期为端芬镇的“艺术乡建”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下同类型的乡村构建文化品牌提供可行的参考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振兴 艺术乡建 文旅融合
下载PDF
以艺术乡建为载体连接乡村振兴的六维度发展研究
14
作者 宋鹏 肖海林 +1 位作者 贾好萍 苏继雄 《城镇化与集约用地》 2024年第2期67-71,共5页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本文探索研究艺术乡建如何连接乡村振兴的六大维度发展,坚持艺术乡建根植乡村振兴战略,剖析艺术乡建对乡村发展赋能的六个维度——衣、食、住、行、娱、养,以艺术乡建为载体,连...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本文探索研究艺术乡建如何连接乡村振兴的六大维度发展,坚持艺术乡建根植乡村振兴战略,剖析艺术乡建对乡村发展赋能的六个维度——衣、食、住、行、娱、养,以艺术乡建为载体,连接乡村振兴六维度,赋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艺术乡建要根植乡村发展,就要连接乡村人民的衣、食、住、行、娱、养,发展六个维度。增强艺术乡建广泛的群众性、生活性和实践性强的特征,打造以艺术乡建夯实乡村全面振兴发展的基础,构建以艺术乡建赋能六大乡村发展维度的系统脉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乡建 村振兴 六个维度
下载PDF
艺术乡建:功能价值、问题现状与发展策略
15
作者 汤智涵 张安华 《百色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05-111,共7页
艺术乡建是促进乡村振兴的新路径,对村民主体意识重塑、文化传承、产业振兴和美育赋能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对乡村振兴具有独特的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及美学价值。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艺术乡建实践如雨后春笋般相继涌现,但出现... 艺术乡建是促进乡村振兴的新路径,对村民主体意识重塑、文化传承、产业振兴和美育赋能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对乡村振兴具有独特的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及美学价值。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艺术乡建实践如雨后春笋般相继涌现,但出现了主体单一存在隔阂、审美再造同质化严重、艺术产业效益不佳等问题。为此,艺术乡建应进一步加强跨领域主体合作、提升环境空间在地设计、融合乡村传统文化建设,促进乡村产业经济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新动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乡建 村振兴 艺术 文化产业 在地性
下载PDF
“艺术乡建”对乡村振兴的促进作用研究——以舟山市为例
16
作者 金洁 《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37-41,共5页
以舟山市为例,对“艺术乡建”对乡村振兴的促进作用进行研究。通过梳理舟山市在“艺术乡建”推进过程中在制度引领、人才引育、平台搭建、活动开展等四方面开展的具体工作,对比“艺术乡建”开展前后舟山市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等方面发... 以舟山市为例,对“艺术乡建”对乡村振兴的促进作用进行研究。通过梳理舟山市在“艺术乡建”推进过程中在制度引领、人才引育、平台搭建、活动开展等四方面开展的具体工作,对比“艺术乡建”开展前后舟山市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等方面发生的变化,从“美化生活环境,促进乡村宜居生态打造”“提高村民素养,促进乡风文明水平提升”“拓展创收形式,促进经济产业转型升级”“优化百姓就业,促进经济收入水平提高”等四方面提出“艺术乡建”对乡村振兴的具体作用。针对当前“艺术乡建”开展过程中在文化建设、文化产业、文化人才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从“加大文化根脉挖掘,提升文化建设深度”“凸显本土文化特色,打造文化产业品牌”和“拓展人才引育形式,壮大文化人才队伍”三方面提出建议,推动“艺术乡建”在促进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乡建 村振兴 舟山市
下载PDF
艺术乡建网络微视听内容的乡村形象建构研究
17
作者 杨文根 沙垚 《现代视听》 2024年第8期21-26,共6页
新媒体端的微视听内容是艺术乡建建构乡村形象的重要载体。对艺术乡建网络微视听内容进行积极话语分析发现,其多模态表达凸显乡村的自然、传统和发展机遇,以微观个体的品格转喻乡村的正面形象,在带给观众丰富的感官体验同时激发情感认同... 新媒体端的微视听内容是艺术乡建建构乡村形象的重要载体。对艺术乡建网络微视听内容进行积极话语分析发现,其多模态表达凸显乡村的自然、传统和发展机遇,以微观个体的品格转喻乡村的正面形象,在带给观众丰富的感官体验同时激发情感认同,同时在社会实践层面刻画了话语协商的过程和关系构建之愿景,折射出乡村开放包容、与时俱进的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微视听 艺术乡建 村形象
下载PDF
承续与创新:21世纪以来艺术乡建的实践与理论研究
18
作者 李梅 魏慧争 《艺术探索》 CSSCI 2024年第3期70-79,共10页
21世纪中国的艺术乡建可以说是一种双向机制,无论是介入式、参与式、融合式、赋能式,还是艺术教育路径,都在实践过程中延续着这种双向发展的道路,让艺术和乡村成为共同体。艺术教育有效助力乡村教育振兴,可以教育人类学为视角,把握教育... 21世纪中国的艺术乡建可以说是一种双向机制,无论是介入式、参与式、融合式、赋能式,还是艺术教育路径,都在实践过程中延续着这种双向发展的道路,让艺术和乡村成为共同体。艺术教育有效助力乡村教育振兴,可以教育人类学为视角,把握教育与文化、文化与人的关系,以艺术教育复兴、传承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激发乡土文化自觉;可以借鉴赫伯·里德的审美教育理念和滕守尧的生态式艺术教育思想,培养乡村在地化全面发展的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振兴 艺术乡建 艺术教育 教育人类学
下载PDF
佤族盟誓与审美治理——兼谈艺术乡建的佤族经验
19
作者 杨志虎 《普洱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55-62,共8页
审美治理作为治理的新理念,以审美和艺术之维介入权力的运作斡旋于国家、社会、个人三者之间,通过审美实践实现善的理念。艺术乡建,是审美治理在乡村治理中的具体实践,在乡村振兴中体现艺术与审美的独特价值和意义,经过不断探索已经取... 审美治理作为治理的新理念,以审美和艺术之维介入权力的运作斡旋于国家、社会、个人三者之间,通过审美实践实现善的理念。艺术乡建,是审美治理在乡村治理中的具体实践,在乡村振兴中体现艺术与审美的独特价值和意义,经过不断探索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也存在诸多的问题。佤族盟誓制度是富于佤族特色与中国经验的审美治理机制,在审美治理的视域下重新探讨佤族盟誓制度的产生、特征并分析案例,将其智慧与经验融汇于乡村治理,作为中国艺术乡建的重要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佤族盟誓 审美治理 社会治理 艺术乡建 佤族经验
下载PDF
“乡村上河图”:艺术乡建中的周前墟市复兴与文创公社营造
20
作者 渠岩 潘铭聪 《艺术学研究》 2024年第3期127-134,共8页
以艺术复兴乡村、激活乡村,促进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乡村建设中行之有效的方法和路径。受地理位置影响,粤北乡村至今仍保留着传统的客家建筑、乡村风貌、民俗民艺,具有重要的人文价值。作为粤北地区典型的河谷乡村,周前村在明清时期... 以艺术复兴乡村、激活乡村,促进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乡村建设中行之有效的方法和路径。受地理位置影响,粤北乡村至今仍保留着传统的客家建筑、乡村风貌、民俗民艺,具有重要的人文价值。作为粤北地区典型的河谷乡村,周前村在明清时期就已成为商品集散地和中转站,形成了一度繁荣的墟市。渠岩乡建团队在周前墟市的古建筑遗存基础上,以乡村墟市复兴为切入点,开展“周前艺术公社”在地实践,从民艺、生活、艺术、教育等方面对乡村进行整体保护、有机更新,恢复乡村村落景观,整理和抢救民俗遗存和手工民艺,开发文创产品、文创和民宿空间,引入“乡村艺术节”,开办研学基地和乡土课程。周前墟市复兴和艺术公社实践正是通过艺术的方式激活河谷乡村断裂的文脉,恢复乡村墟市的繁华景象,服务于乡村经济发展,满足村民的生活需求,形成乡村文化发展和村民致富相互促进的有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乡建 周前墟市 民艺文创 村振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