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中国古代青铜器的范铸法 被引量:4
1
作者 万红 熊博文 卢百平 《铸造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320-2323,共4页
中国古代青铜器作为传承历史文化与艺术的载体已被广泛研究,然而作为铸造青铜器本身的主要方法 --范铸法却缺乏关注。根据范铸法的历史发展和材质,分别论述了石范铸造、陶范铸造和金属范铸造青铜器的方法和工艺特点,并针对其应用范围作... 中国古代青铜器作为传承历史文化与艺术的载体已被广泛研究,然而作为铸造青铜器本身的主要方法 --范铸法却缺乏关注。根据范铸法的历史发展和材质,分别论述了石范铸造、陶范铸造和金属范铸造青铜器的方法和工艺特点,并针对其应用范围作了探讨,最后对各种古代青铜器范铸法作了归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铸法 中国古代青铜器 石范铸造 陶范铸造 金属范铸造
下载PDF
范铸法与错金银 从青铜器走来
2
作者 瑜韵 《中华遗产》 2023年第2期34-37,共4页
先秦的金银器加工技术,源于青铜器铸造工艺,而后发展壮大:铸器成型,嵌金错银……古老的技艺,成就了金银器的初代辉煌。范铸法:古老而主流1978年,沉睡了2400多年的战国诸侯——曾侯乙的墓地,在湖北随州重现人间。曾侯乙墓堪称战国初期的... 先秦的金银器加工技术,源于青铜器铸造工艺,而后发展壮大:铸器成型,嵌金错银……古老的技艺,成就了金银器的初代辉煌。范铸法:古老而主流1978年,沉睡了2400多年的战国诸侯——曾侯乙的墓地,在湖北随州重现人间。曾侯乙墓堪称战国初期的文物宝库,其中铸造精美的青铜器,尤为吸引眼球。此外,另有一件金属“重器”,令人惊艳:重2公斤多的云纹金盏。这是我国出土的先秦时期最大、最重的金器。曾侯乙墓还出土过金杯和金带钩等,它们是如何铸造出来的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铸法 错金银 曾侯乙 带钩 金银器 青铜器 铸造工艺 战国初期
原文传递
唐代小金铜佛像的范铸法铸造实验——以四足方座基为中心 被引量:1
3
作者 于春 董亚巍 《四川文物》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9-69,共11页
通过对陕西地区馆藏和出土北朝至唐代金铜佛像的调查和研究,结合铸造复原实验,发现唐代范铸小型金铜佛像的四足方座基是通过类似贴泥条等方法进行机械造型,留出外范与内芯之间的空腔而铸造出的。这种方法与中国商周至汉代青铜器范铸工... 通过对陕西地区馆藏和出土北朝至唐代金铜佛像的调查和研究,结合铸造复原实验,发现唐代范铸小型金铜佛像的四足方座基是通过类似贴泥条等方法进行机械造型,留出外范与内芯之间的空腔而铸造出的。这种方法与中国商周至汉代青铜器范铸工艺是一致的,四足方座基的铸造是中国古代范铸工艺思想的延续,是佛教中国化进程中的重要一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足方座基 范铸法 方榻家具 佛像中国化
原文传递
浅析古代金铜佛像的制作技术
4
作者 王璐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4年第15期154-157,共4页
中国古代金铜佛像自东汉出现一直延续至明清时期,其制作技术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及时代特征。通过对金铜佛像成型工艺、表面加工工艺及科学分析研究的梳理,可知金铜佛像基于造型的复杂程度选用不同的铸造方法,通常线条弯折幅度较大、有透... 中国古代金铜佛像自东汉出现一直延续至明清时期,其制作技术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及时代特征。通过对金铜佛像成型工艺、表面加工工艺及科学分析研究的梳理,可知金铜佛像基于造型的复杂程度选用不同的铸造方法,通常线条弯折幅度较大、有透空装饰需求、细节刻画多且流畅度较高的造型,使用失蜡法更符合铸造设计,而泥范法多见范线、铸造缺陷等痕迹残留。制作精良的佛像在表面装饰上会增加鎏金、贴金、彩绘、嵌错等装饰工艺,体现了自汉代以后中国本土铸造技术的延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铜佛像 制作技术 失蜡法 范铸法
下载PDF
中国古代范铸法铸钱工艺模拟实验研究简报 被引量:3
5
作者 '中国古代范铸法铸钱工艺模拟实验研究'课题组 《中国钱币》 2005年第1期74-74,共1页
关键词 中国古代范铸法 铸钱工艺 模拟实验 简报
原文传递
“中国古代范铸法铸钱工艺模拟实验研究”成果通过鉴定
6
作者 金铭 《中国钱币》 2005年第1期73-73,共1页
2004年12月18日,由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组织,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主持,在湖北省鄂州市召开了“中国古代范铸法铸钱工艺模拟实验研究”成果鉴定会。鉴定委员在认真听取项目课题组织的汇报、审核鉴定资料、现场考察后,一致同意通过成果... 2004年12月18日,由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组织,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主持,在湖北省鄂州市召开了“中国古代范铸法铸钱工艺模拟实验研究”成果鉴定会。鉴定委员在认真听取项目课题组织的汇报、审核鉴定资料、现场考察后,一致同意通过成果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范铸法铸钱工艺模拟实验研究” 成果鉴定会 文物研究 铸造技术
原文传递
长安地区北朝金铜佛像形制与铸造技术特征 被引量:3
7
作者 于春 《文博》 2016年第3期37-44,共8页
长安地区早在十六国时期已有金铜佛像传入。长安地区北朝金铜佛像有圆雕、背屏式、板式造像三类,其中背屏式占绝大多数。造像技术有范铸法和失蜡法两种,至迟在北魏末期的530年前后,长安地区已经出现了成熟的失蜡法技术铸造佛像;至迟在... 长安地区早在十六国时期已有金铜佛像传入。长安地区北朝金铜佛像有圆雕、背屏式、板式造像三类,其中背屏式占绝大多数。造像技术有范铸法和失蜡法两种,至迟在北魏末期的530年前后,长安地区已经出现了成熟的失蜡法技术铸造佛像;至迟在北魏太和年间,长安地区已经出现了范铸法铸造的金铜佛像。部分出土或馆藏的北朝金铜造像为20世纪初期伪制,必须进行甄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铜佛像 失蜡法 范铸法 伪制
下载PDF
楚国青铜器的装饰艺术 被引量:3
8
作者 陈振裕 《南方文物》 1993年第2期84-94,共11页
我国的青铜文化,曾在古代文明史上谱写过极其辉煌的篇章。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青铜文化,也是相当发达的。如宋代曾发现的三批青铜钟、镈,解放前在寿县和长沙出士的一些东周时期的青铜器,以及寿县李三孤堆楚幽王墓的成批青铜器,已引起人... 我国的青铜文化,曾在古代文明史上谱写过极其辉煌的篇章。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青铜文化,也是相当发达的。如宋代曾发现的三批青铜钟、镈,解放前在寿县和长沙出士的一些东周时期的青铜器,以及寿县李三孤堆楚幽王墓的成批青铜器,已引起人们的关注。新中国成立以来,已发掘五千余座东周楚墓.出土大批青铜器;还发掘了湖北大冶铜绿山、江西瑞昌铜岭和湖南麻阳等古矿冶遗址,使人们对当时楚国的采矿和冶铜有了较全面的了解,并证明了当时的青铜器铸造与采矿、冶炼是分地进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铜文化 装饰工艺 楚墓 春秋战国时期 青铜钟 楚幽王 重环纹 蕉叶纹 兽面纹 范铸法
下载PDF
九华山历史文物馆馆藏谛听的复制 被引量:1
9
作者 李瑞亮 靳鹏 《中国民族博览》 2019年第7期226-227,共2页
本文选用传统的范铸法,成功复制了九华山历史文物馆馆藏谛听,达到了预定的展览要求。本文制范所用石膏,成本低,易于操作,浇铸选用的锡基巴氏合金,具有低熔点、较低的膨胀系数、耐腐蚀性等优点。该复制方法操作条件要求不高,在一般的修... 本文选用传统的范铸法,成功复制了九华山历史文物馆馆藏谛听,达到了预定的展览要求。本文制范所用石膏,成本低,易于操作,浇铸选用的锡基巴氏合金,具有低熔点、较低的膨胀系数、耐腐蚀性等优点。该复制方法操作条件要求不高,在一般的修复室均能完成,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谛听 青铜器复制 范铸法
下载PDF
运城盐湖区博物馆藏珍贵的明代方形大铜镜
10
作者 胡春良 《铸造设备与工艺》 2018年第6期62-62,68,共2页
山西运城市盐湖区博物馆珍藏的明代方形大铜镜,高110 cm,宽141 cm,重250 kg,铸造于明代万历四十四年(1616).这一时期制作的铜镜多数比较粗糙,仿造汉、唐镜的风气较浓,一般形体较小,只有纪年铭文,纹饰模糊不清。但这件器物制作精美,形体... 山西运城市盐湖区博物馆珍藏的明代方形大铜镜,高110 cm,宽141 cm,重250 kg,铸造于明代万历四十四年(1616).这一时期制作的铜镜多数比较粗糙,仿造汉、唐镜的风气较浓,一般形体较小,只有纪年铭文,纹饰模糊不清。但这件器物制作精美,形体超大,工艺为范铸法铸造,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精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方形大铜镜 范铸法铸造 纹饰精美 铭文
下载PDF
秦始皇帝陵出土青铜马车铸造工艺新探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欢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8-96,共9页
1980年12月,秦始皇帝陵封土西侧的陪葬坑出土了两辆青铜马车,后经修复得以还原其形制川。两车均为真车的二分之一大小[2],材质独特,制作精美,出土后备受学界关注。关于青铜马车的研究较为多见,学者们从多个方面对青铜马车进行了研究,包... 1980年12月,秦始皇帝陵封土西侧的陪葬坑出土了两辆青铜马车,后经修复得以还原其形制川。两车均为真车的二分之一大小[2],材质独特,制作精美,出土后备受学界关注。关于青铜马车的研究较为多见,学者们从多个方面对青铜马车进行了研究,包括青铜马车的性质[3]、纹饰[4]以及结构、部件名称与系驾关系等[5]。目前,学界对于青铜马车制作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青铜马车结构以及车上零部件制作工艺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蜡法 青铜时代 范铸法 秦始皇陵铜车马 秦始皇帝陵 铸造工艺 青铜马
原文传递
湖南望城出土开元通宝残陶范 被引量:3
12
作者 曾敬仪 《中国钱币》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31-31,共1页
湖南望城出土开元通宝残陶范曾敬仪近年来,关于唐钱铸法问题,各家论述颇多,但都因不曾发现唐代钱范实物,所以尚无定论。有认为用翻砂法的,如唐石父先生的《开元通宝的铸法》(载《陕西金融·钱币专辑(8)》);有认为用"印... 湖南望城出土开元通宝残陶范曾敬仪近年来,关于唐钱铸法问题,各家论述颇多,但都因不曾发现唐代钱范实物,所以尚无定论。有认为用翻砂法的,如唐石父先生的《开元通宝的铸法》(载《陕西金融·钱币专辑(8)》);有认为用"印范法"的,如孙仲汇先生的《开元通宝铸法探讨》(载《陕西金融·钱币专辑(9)唐代钱币》)和章国强先生的《试说唐钱铸造的新技术》(载《中国钱币》1992年第三期);有认为是"模夹铸法"的,如徐达元先生的《唐代钱模夹铸法初探》(载《陕西金融·钱币专辑(9)唐代钱币》);还有认为用失蜡法的等等。唐钱的铸法究竟怎样呢?今年9月20日获得一件新近出土的往形开元通宝残陶范后,笔者认为唐代仍存范铸法。此残陶范1992年8月17日上午出土于望城县书堂乡古城村唐代长沙铜官窑窑址保护区谭家坡子(该窑陶器以质地细腻、坚牢耐高温著称)。是被人做工取土时从距地面3~4公分深处发现的,与其在一起的是一些碎陶片。这件陶范质地细密、坚硬,断面呈灰白色,无使用痕迹。范残长3.85厘米,为半边圆往形,直径2.9厘米,半边周长4.6厘米,半圆柱外部左右两侧各有宽0.2厘米,深0.15厘米,长1.3厘米之凹槽,当是作捆缚固定钱范之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元通宝 陶范 钱范 钱模 范铸法 孙仲 陶片 石父 铸钱 失蜡法
原文传递
新莽契刀、错刀、大泉祖范述略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春声 《中国钱币》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52-54,共3页
新莽契刀、错刀、大泉祖范述略刘春声1987年,作者于西安北郊草滩乡发现一方“契刀五百”、“一刀平五千”、“大泉五十”三钱一体的石质新莽铸钱祖范。其时,正值余在西安修学。某次,到北郊访古,于乡间结识一耄耋老者,年八旬以... 新莽契刀、错刀、大泉祖范述略刘春声1987年,作者于西安北郊草滩乡发现一方“契刀五百”、“一刀平五千”、“大泉五十”三钱一体的石质新莽铸钱祖范。其时,正值余在西安修学。某次,到北郊访古,于乡间结识一耄耋老者,年八旬以上,旧学造诣颇深,彼此甚为投机,遂结忘年之交。翁知余素喜“孔方”,乃出示一石请余鉴赏。此石系文革中,其子开拖拉机耕地时子田垅中翻出,因石作长条状,便携至家中,自谓可作磨刀石用,幸被其父发现,见石上有钱模,知非寻常之物,即收藏至今。余细观此石,原来是一方“契刀五百”、“一刀平五千”、“大泉五十”集三种钱模于一身的新莽铸钱祖范。我国在唐以前,普遍采用范铸法铸造钱币。按其功能又可分为祖范,母范,子范,制范材料有石、陶(泥)、铜、铁、铅等。其工艺流程为先由制范高手手工雕制阴文反书型腔,用来翻制阳文母范,又以阳文母范翻制阴文子范,即可用子范铸造钱币。因此,祖范的作用和功能类似后世翻沙法铸钱时所用之雕母祖钱,是弥足珍贵的。在出土和传世之新莽范中,祖范本已罕见,而两刀一泉三钱一体的新莽祖范,则是报道中前所未见者,更属凤毛麟角。后彼此互赠所爱之物,石范遂归余所藏。兹试就此范略述一二。一、此范的形制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祖范 新莽 大泉五十 一刀平五千 母范 钱模 铸钱 范铸法 祖钱 石范
原文传递
试说唐钱铸造的新技术 被引量:2
14
作者 章国强 《中国钱币》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64-67,共4页
本文所谓的唐钱,专指以会昌开元为代表的中、晚唐钱币。会昌开元钱币中的文字、轮、廓均不清晰;肉地、文字之间多残留流铜;背文轮、廓大多数存在不同程度的错范。这与前朝的五铢,后朝的北宋钱,以及前期开元钱存在截然不同的形态。五铢... 本文所谓的唐钱,专指以会昌开元为代表的中、晚唐钱币。会昌开元钱币中的文字、轮、廓均不清晰;肉地、文字之间多残留流铜;背文轮、廓大多数存在不同程度的错范。这与前朝的五铢,后朝的北宋钱,以及前期开元钱存在截然不同的形态。五铢钱采用的是范铸法铸造,北宋钱采用母钱翻砂法铸造,处于转变时期又形态完全不同的中晚唐钱币,难道采用了新的铸造技术? 由于其时的钱范、母钱资料太少,本文拟从铸就的钱币实物上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昌开元 母钱 五铢钱 钱范 开元钱 范铸法 错范 背文 铸钱 母范
原文传递
钱范名词浅释 被引量:1
15
作者 阿祥 《中国钱币》 1986年第2期66-67,38,共3页
钱范:我国古代的金属铸币采用“范铸法”铸造,铸钱用的范、模,钱币学上统称为钱范。目前,我国遗存最早的钱范是春秋战国时期布化、刀化的范。大概到隋唐时期,开始采用失蜡法,翻砂法等先进技术铸造钱币,因此,隋唐以后,不再见有钱范遗存,... 钱范:我国古代的金属铸币采用“范铸法”铸造,铸钱用的范、模,钱币学上统称为钱范。目前,我国遗存最早的钱范是春秋战国时期布化、刀化的范。大概到隋唐时期,开始采用失蜡法,翻砂法等先进技术铸造钱币,因此,隋唐以后,不再见有钱范遗存,取而代之的是样钱、祖钱、母钱及其它模具。钱范,从效用上分,有祖范、母范、子范;从材质上分,有泥范、石范、铜范,铁范;从形制上分,有铲形、盘形、片形、以及长方形、方形、多边形、椭圆形、圆形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范 钱币学 母范 铜范 范铸法 样钱 母钱 铸钱 祖范 铁范
原文传递
文明之旅:中国古代佛像铸造工艺流变
16
作者 何志国(译) 张静文(译) 《湖南省博物馆馆刊》 2022年第1期450-457,共8页
公元3世纪,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北方时,旅行者可能携带了由失蜡法铸造的小型佛像。4世纪中叶,随着佛教的普及,这些失蜡法雕像成为当地雕塑的原型;然而,它们使用了中国传统的范铸法进行铸造。在6世纪末至7世纪初,中国佛像的铸造经历了从... 公元3世纪,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北方时,旅行者可能携带了由失蜡法铸造的小型佛像。4世纪中叶,随着佛教的普及,这些失蜡法雕像成为当地雕塑的原型;然而,它们使用了中国传统的范铸法进行铸造。在6世纪末至7世纪初,中国佛像的铸造经历了从范铸法到失蜡法的转变。这期间,两种方法可能同时存在。7世纪中叶,失蜡法铸像成为常态,仅有小零件采用范铸法制造,失蜡法作为首选的传统一直延续至20世纪。本文除了利用技术证据解决中国佛像的铸造问题外,亦探讨其艺术风格如何显示铸造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青铜佛像 范铸法 失蜡法
原文传递
生活气息浓郁的唐代铜器 被引量:1
17
作者 韩建武 《收藏家》 2016年第6期61-66,共6页
进入唐代,由于青铜礼器不再流行,日常生活中的铜器被金银器、瓷器、漆器所代替;铜材主要用于铸钱,政府也多次发布禁铸铜器诏令,所以除铜镜、造像外,唐代铜器在冶铸技术上少有创新,数量较少。20世纪50年代,百废待兴,时逢我国大规模经济... 进入唐代,由于青铜礼器不再流行,日常生活中的铜器被金银器、瓷器、漆器所代替;铜材主要用于铸钱,政府也多次发布禁铸铜器诏令,所以除铜镜、造像外,唐代铜器在冶铸技术上少有创新,数量较少。20世纪50年代,百废待兴,时逢我国大规模经济建设时期,配合当时基本建设,陕西省特别成立了西北工程文物清理队,对各建设工地的遗址和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清理,西北工程文物清理队和陕西省文管会发掘墓葬2900余座,110处遗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省文管会 金银器 青铜礼器 抢救性发掘 唐墓 唾盂 范铸法 何家村窖藏 圈足 鼓腹
原文传递
日本和同开(王尔)钱铸法
18
《中国钱币》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72-72,共1页
1979年日本奈良邮电局工地出土铸钱坩埚、和同开(王尔)钱范及钱币多种,可知该地为和同钱铸造遗址。一方面和同钱形制与重量上仿唐开元钱,但另一方面值得注意的是和同钱采用了范铸法。和同开(王尔)为日本于708年(唐中宗景龙间)铸的最古... 1979年日本奈良邮电局工地出土铸钱坩埚、和同开(王尔)钱范及钱币多种,可知该地为和同钱铸造遗址。一方面和同钱形制与重量上仿唐开元钱,但另一方面值得注意的是和同钱采用了范铸法。和同开(王尔)为日本于708年(唐中宗景龙间)铸的最古老的钱币,在我国也曾有出土,因伪造日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铸法 王尔 钱范 土铸钱 唐开元 日本奈良 通宝钱 景龙
原文传递
盛放莲花 大唐气象——鸳鸯莲瓣纹金碗
19
作者 蔡淋 《文物天地》 2016年第6期54-55,共2页
唐朝政治稳定,经济空前繁荣,社会富足丰裕,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繁盛的黄金时代。由于丝绸之路的畅通,外来文化对唐人的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再加上当时奢靡享乐之风盛行,因此追捧西域的金银器成为唐代上层社会的一种时尚。1970年10月,在... 唐朝政治稳定,经济空前繁荣,社会富足丰裕,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繁盛的黄金时代。由于丝绸之路的畅通,外来文化对唐人的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再加上当时奢靡享乐之风盛行,因此追捧西域的金银器成为唐代上层社会的一种时尚。1970年10月,在陕西省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出土的唐代窖藏是唐代考古的一次划时代的重大发现,其中出土了大量来自异域的文物,还有很多受异域风格影响的文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鸳鸯莲瓣纹金碗 金银器 何家村 上层社会 金银工艺 长安古意 范铸法 唐代社会 人类物质文明 唐王朝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