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智能感官分析技术对茯苓皮五味辨识及产地鉴别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程磊 修慧迪 +3 位作者 王文全 李乙平 韩影 江庆伍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12-16,共5页
目的基于智能感官分析技术对不同产地茯苓皮气味、滋味进行量化表征,认知茯苓皮五味药性,鉴别茯苓皮产区。方法采用电子鼻、电子舌分析6个省份18个产地茯苓皮样品的气味、滋味特征,以传感器响应值为指标,采集气味、滋味信息值并制作雷... 目的基于智能感官分析技术对不同产地茯苓皮气味、滋味进行量化表征,认知茯苓皮五味药性,鉴别茯苓皮产区。方法采用电子鼻、电子舌分析6个省份18个产地茯苓皮样品的气味、滋味特征,以传感器响应值为指标,采集气味、滋味信息值并制作雷达信息图,进行主成分分析、R型系统聚类分析。结果电子鼻、电子舌传感器对茯苓皮气味、滋味特征具有较好的响应,茯苓皮具有芳香气味,甜味、苦味、鲜味、涩味等滋味。电子鼻、电子舌主成分分析总贡献率分别达到97.64%、98.74%,能够较完整地反映不同产地样品信息,结合聚类分析,可有效区分不同产区茯苓皮样品。结论智能感官分析技术能够表征茯苓皮丰富的气味、滋味属性,且不同产区存在差异性,为茯苓皮五味药性研究、产地区分提供可参照的技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苓皮 电子鼻 电子舌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五味
下载PDF
基于一测多评法的茯苓皮药材质量控制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高楚倩 李康 +4 位作者 张琳玉 胡运海 向维 曾建国 谢红旗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240-2244,共5页
目的:建立一测多评法(QAMS)同时测定茯苓皮中茯苓新酸B、茯苓新酸A、松苓新酸、3-表去氢土莫酸、3-表去氢茯苓酸、去氢土莫酸、猪苓酸C、茯苓酸的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C_(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2%... 目的:建立一测多评法(QAMS)同时测定茯苓皮中茯苓新酸B、茯苓新酸A、松苓新酸、3-表去氢土莫酸、3-表去氢茯苓酸、去氢土莫酸、猪苓酸C、茯苓酸的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C_(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2%乙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54、210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20μL。结果:上述8个成分在相应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6),以茯苓新酸A为内参物,茯苓新酸B、去氢土莫酸、3-表去氢茯苓酸、猪苓酸C、3-表去氢土莫酸、松苓新酸和茯苓酸的相对校正因子分别为0.9893、0.7337、0.9793、0.7087、1.0249、0.5418和0.8681;QAMS法和外标法的含量测定结果表明除茯苓酸、3-表去氢土莫酸外,其他5个成分RAD<5.00%。结论:所建立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可用于茯苓皮药材的质量控制;一测多评法可用于测定茯苓皮中茯苓新酸A、茯苓新酸B、去氢土莫酸、3-表去氢茯苓酸、猪苓酸C、松苓新酸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苓皮 一测多评法 三萜类 质量控制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桑白皮-茯苓皮-香加皮”治疗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3
作者 连妍洁 周明学 +3 位作者 刘红旭 佟彤 来晓磊 邢文龙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3年第13期2321-2331,共11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桑白皮-茯苓皮-香加皮”治疗心力衰竭(心衰)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技术平台数据库(TCMSP)获取桑白皮、香加皮主要化学成分及作用靶点,利用PubChem数据库、Swiss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获...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桑白皮-茯苓皮-香加皮”治疗心力衰竭(心衰)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技术平台数据库(TCMSP)获取桑白皮、香加皮主要化学成分及作用靶点,利用PubChem数据库、Swiss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获取茯苓皮作用成分及靶点;基于利用UniProt数据库对获取的作用靶点进行规范化处理;通过GeneCards、OMIM、DisGeNET、TTD、DrugBank、HERB、MalaCards数据库获取心衰相关靶点;利用Venny 2.1.0绘图网站构建Venn图,得到“桑白皮-茯苓皮-香加皮”与心衰的交集靶点;应用STRING平台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通过Metascape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及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使用微生信网站绘制结果气泡图,相关结果采用Cytoscape 3.7.2软件进行可视化研究及网络拓扑结构分析。使用AutoDock Tools 1.5.6进行分子对接研究。结果:经过数据库分析共筛选出“桑白皮-茯苓皮-香加皮”活性成分62个,潜在作用靶点404个,其中涉及治疗心衰的靶点99个。通过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1 639个生物进程条目、124条分子功能条目及57类细胞成分条目。通过KEGG通路富集分析得到175条与心衰相关的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槲皮素、山柰酚与核心靶点前列腺素内环氧化物合成酶2(PTGS2)、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白细胞介素-1β(IL-1β)均有较强的氢键作用。结论:通过“中药-成分-疾病靶点-通路”网络显示,槲皮素、山柰酚、三萜类化合物是“桑白皮-茯苓皮-香加皮”治疗心衰的主要活性成分,其对应的核心靶点如PTGS2、IL-6、TNF、VEGFA、IL-1β等可能协同作用于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信号通路、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信号通路及核转录因子κB(NF-κB)通路等治疗心衰。分子对接结果进一步验证了主要化合物与核心靶点的结合活性较好,为“桑白皮-茯苓皮-香加皮”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和多通路发挥治疗心衰的作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技术 五皮饮 桑白皮 茯苓皮 香加皮
下载PDF
不同“发汗”工艺处理茯苓及茯苓皮的UPLC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高楚倩 伍蕙岚 +5 位作者 唐旭阳 黄凯 田梦岚 向维 曾建国 谢红旗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3年第5期1064-1070,共7页
目的:对不同“发汗”方式处理的茯苓进行超高液相色谱法(UPLC)指纹图谱的比较研究,阐述不同“发汗”方式对茯苓、茯苓皮化学成分的影响,以期筛选出适合茯苓、茯苓皮的“发汗”方法。方法:对所采集的鲜茯苓进行不同“发汗”工艺处理,干... 目的:对不同“发汗”方式处理的茯苓进行超高液相色谱法(UPLC)指纹图谱的比较研究,阐述不同“发汗”方式对茯苓、茯苓皮化学成分的影响,以期筛选出适合茯苓、茯苓皮的“发汗”方法。方法:对所采集的鲜茯苓进行不同“发汗”工艺处理,干燥后对其甲醇提取物进行UPLC分析,建立用以评价“发汗”方法优劣的指纹图谱体系。采用Agilent-ZORBAX SB-C_(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0.2%乙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量为1.0 mL·min^(-1),柱温为30℃,检测波长分别为254、210 nm。结果:研究了茯苓“发汗”工艺,发现模拟“发汗”4 d的茯苓整体质量较优,并建立了评价茯苓、茯苓皮优劣的UPLC指纹图谱,茯苓、茯苓皮分别确定了21、23个共有峰;不同“发汗”时间中,茯苓中茯苓酸、猪苓酸C的含量存在总体先升高再降低最后趋于平稳的变化趋势,茯苓皮中的茯苓酸、猪苓酸C的含量存在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变化趋势,茯苓皮中次生代谢产物含量显著高于茯苓。结论:建立的UPLC指纹图谱分析法可同时用于茯苓、茯苓皮有效成分的定性和定量测定,该方法重复性好、可操作性强,可较全面地反映新型模拟“发汗”与蒸制“发汗”工艺处理的茯苓、茯苓皮之间的差异,通过比较醇溶性浸出物、总三萜、茯苓酸、猪苓酸C的含量,证明模拟“发汗”茯苓品质优于蒸制“发汗”茯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苓 茯苓皮 超高液相色谱法指纹图谱 “发汗”工艺
下载PDF
茯苓皮水溶性三萜的制备、结构鉴定及其抗炎活性研究
5
作者 张莉佳 高忠辉 +1 位作者 刘莹 黄文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51-59,共9页
目的制备茯苓皮水溶性三萜,进行结构鉴定并探究其体外抗炎活性。方法采用成盐法制备茯苓皮水溶性三萜,通过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法(preparative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Prep-HPLC)对水溶性三萜进行分离纯化,超高效液相色... 目的制备茯苓皮水溶性三萜,进行结构鉴定并探究其体外抗炎活性。方法采用成盐法制备茯苓皮水溶性三萜,通过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法(preparative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Prep-HPLC)对水溶性三萜进行分离纯化,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quadrupole-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UPLC-QTOF-MS/MS)对三萜进行结构鉴定,采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小鼠巨噬细胞RAW 264.7建立炎症模型,研究茯苓皮水溶性三萜体外抗炎活性。结果将茯苓皮水溶性三萜制备成钠盐后,其溶解度由(0.89±0.02)mg/mL提高到(18.12±0.05)mg/mL。通过Prep-HPLC对茯苓皮水溶性三萜进行分离纯化,得到4个峰,通过UPLC-QTOF-MS/MS对三萜进行鉴定,鉴定出茯苓酸A钠和茯苓酸D钠。茯苓皮水溶性三萜和茯苓酸A钠可抑制LPS诱导的RAW 264.7细胞分泌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同时可降低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 beta,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产生,具有较高的抗炎活性,而茯苓皮三萜和茯苓酸D钠没有抗炎活性。结论茯苓皮水溶性三萜在水中的溶解度是茯苓皮三萜的20.36倍,且具有良好的抗炎活性。本研究提供了一种通过成盐反应提高茯苓皮三萜水溶性和抗炎活性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苓 茯苓皮 三萜 抗炎 成盐 水溶性 茯苓酸A钠
下载PDF
茯苓皮提取物对高尿酸血症小鼠的尿酸水平和肾脏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赵梓童 年四辉 +4 位作者 孙绪强 汪伟 张青 彭代银 周凌云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168-174,共7页
目的:研究茯苓皮提取物对高尿酸血症(HUA)小鼠的降尿酸和肾脏保护作用。方法:用醇和水溶剂提取茯苓皮活性成分,用次黄嘌呤和氧嗪酸钾建立高尿酸血症模型,70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500 mg/kg次黄嘌呤+250 mg/kg氧嗪酸钾)... 目的:研究茯苓皮提取物对高尿酸血症(HUA)小鼠的降尿酸和肾脏保护作用。方法:用醇和水溶剂提取茯苓皮活性成分,用次黄嘌呤和氧嗪酸钾建立高尿酸血症模型,70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500 mg/kg次黄嘌呤+250 mg/kg氧嗪酸钾)、茯苓皮醇提物(PCE)高(388 mg/kg)、低(97 mg/kg)剂量组、茯苓皮水提物(PCW)高(96 mg/kg)、低(24 mg/kg)剂量组、苯溴马隆(BEN)组(7.5 mg/kg),分别给药治疗16 d。末次给药后,收集24 h尿量(UV),测定尿液中尿酸(UUA)、肌酐(UCr);收集左右肾,观察左肾的形态及右肾的病理变化;测定血清中尿酸(SUA)、肌酐(SCr)、尿素氮(BUN);计算尿酸排泄分数(FEUA)和尿酸清除率(CUr);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肾脏中阴离子转运蛋白1(OAT1)、尿酸转运体1(URAT1)、葡萄糖转运蛋白9(GLUT9)、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PCE和PCW能增加HUA小鼠的UUA、UCr、FEUA、CUr、OAT1(P<0.05, P<0.01)、降低HUA小鼠的SUA、SCr、BUN、URAT1、GLUT9、TNF-α、IL-6(P<0.05, P<0.01);改善HUA小鼠的肾脏形态及病理变化,且优于阳性药BEN。结论:茯苓皮提取物对HUA小鼠具有降尿酸和肾脏保护作用,其作用可能与促进尿酸排泄,调节尿酸转运蛋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苓皮 高尿酸血症 尿酸 肾损伤
下载PDF
茯苓皮总三萜大孔树脂纯化工艺及体外抗炎活性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吕婷婷 王妍妍 +6 位作者 张越 孟祥宇 丁卫健 彭代银 王雷 姚亮 陈卫东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6期86-92,共7页
目的 为提高茯苓皮的综合利用价值,建立一种简便的茯苓皮总三萜纯化方法,并通过体外实验验证其抗炎作用。方法 采用HPD-100型大孔树脂吸附法纯化茯苓皮总三萜。基于单因素实验,以总三萜含量为指标,经正交试验优化茯苓皮总三萜纯化工艺... 目的 为提高茯苓皮的综合利用价值,建立一种简便的茯苓皮总三萜纯化方法,并通过体外实验验证其抗炎作用。方法 采用HPD-100型大孔树脂吸附法纯化茯苓皮总三萜。基于单因素实验,以总三萜含量为指标,经正交试验优化茯苓皮总三萜纯化工艺。建立脂多糖诱导的RAW 264.7细胞炎症模型,考察茯苓皮总三萜对细胞活力的影响,检测给药后RAW 264.7细胞内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释放量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结果 纯化后样品总三萜含量增加至70.36%,明显高于粗提总三萜含量(29.76%),纯化工艺为上柱HPD-100型树脂20 g,上样浓度15 mg/mL,35%乙醇洗脱杂质容积为5倍床体积(bed volume, BV),95%乙醇洗脱三萜容积为4 BV,经实验验证该纯化工艺重复性良好。体外实验结果表明:茯苓皮总三萜在50~250μg/mL范围内对细胞活力无明显影响;与模型组比较,给药后RAW 264.7细胞内NO释放量和TNF-α、IL-1β、IL-6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 HPD-100型大孔树脂吸附法纯化工艺能明显提高样品总三萜含量,茯苓皮总三萜具有减轻炎症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苓皮 三萜 正交试验 HPD-100大孔树脂 纯化 抗炎
下载PDF
环丙沙星联合茯苓皮汤加减治疗结直肠癌术后感染临床观察 被引量:2
8
作者 阿地力江·阿力甫 卡哈尔·吐尔逊 +1 位作者 克力比努尔·阿布力米提 阿布都艾尼·阿布都瓦依提 《西部中医药》 2023年第4期101-104,共4页
目的:观察环丙沙星联合茯苓皮汤加减治疗结直肠癌术后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对胃肠功能、Th1/Th2、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结直肠癌术后感染患者92例,依据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6例。对... 目的:观察环丙沙星联合茯苓皮汤加减治疗结直肠癌术后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对胃肠功能、Th1/Th2、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结直肠癌术后感染患者92例,依据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以环丙沙星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服用茯苓皮汤加减方,两组均治疗1周。统计两组治疗效果,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治疗前后Th1/Th2水平,血清炎性因子[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4^(+)/CD8^(+))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83%(45/46)]、不良反应发生率[10.87%(5/46)]与对照组总有效率[93.47%(43/46)]及不良反应发生率[8.70%(4/46)]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恢复全流饮食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Th1、Th1/Th2、CD3^(+)、CD4^(+)、CD4^(+)/CD8^(+)水平较治疗前增高,血清Th2、PCT、CRP、TNF-α、IL-6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环丙沙星联合茯苓皮汤加减治疗结直肠癌术后感染效果显著,可促使胃肠功能恢复,提高整体疗效,可能与其能有效调节Th1/Th2、免疫功能及体内炎性反应程度具有一定关联性,且该联合治疗方案安全性具有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环丙沙星 茯苓皮 术后感染 胃肠功能 TH1/TH2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利尿药茯苓、茯苓皮、猪苓和泽泻的化学成分及其利尿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08
9
作者 赵宇辉 唐丹丹 +4 位作者 陈丹倩 冯亚龙 李全福 李鹏飞 赵英永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94-599,共6页
茯苓、茯苓皮、猪苓和泽泻为常见的中药利尿药。茯苓中主要含茯苓三萜和茯苓多糖等成分,猪苓主要含甾体类成分,泽泻主要含四环三萜类成分。这些利尿药大多含有四环三萜或甾体类成分,它们的母核结构与醛固酮母核结构相似,其利尿作用机制... 茯苓、茯苓皮、猪苓和泽泻为常见的中药利尿药。茯苓中主要含茯苓三萜和茯苓多糖等成分,猪苓主要含甾体类成分,泽泻主要含四环三萜类成分。这些利尿药大多含有四环三萜或甾体类成分,它们的母核结构与醛固酮母核结构相似,其利尿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竞争醛固酮受体来抑制肾小管不同部位的重吸收,从而增加排尿量。本文对茯苓、茯苓皮、猪苓和泽泻的化学成分进行综述,并分析讨论其活性成分及利尿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利尿药 茯苓 茯苓皮 猪苓 泽泻 化学成分
下载PDF
茯苓和茯苓皮水和乙醇提取物的利尿作用及其活性成分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57
10
作者 田婷 陈华 +3 位作者 殷璐 陈丹倩 冯亚龙 赵英永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7-62,共6页
目的采用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与利尿活性评价相结合方法,寻找茯苓和茯苓皮利尿活性部位并确定活性部位的主要化学成分。方法口服给予生理盐水负荷正常大鼠不同剂量的茯苓和茯苓皮的水或乙醇提取物,记录6 h尿量,测定尿液的pH值及电解质Na+... 目的采用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与利尿活性评价相结合方法,寻找茯苓和茯苓皮利尿活性部位并确定活性部位的主要化学成分。方法口服给予生理盐水负荷正常大鼠不同剂量的茯苓和茯苓皮的水或乙醇提取物,记录6 h尿量,测定尿液的pH值及电解质Na+,K+和Cl-的含量,并采用色谱分离法对活性部位进行化学成分分离,用NMR法对分离的化学成分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口服茯苓皮乙醇提取物150,300和600 mg·kg-1大鼠尿量分别增加29%,21%和42%(P<0.01),K+排泄量分别减少18%,22%和27%(P<0.01),各组Na+/K+比值均升高;600 mg·kg-1组大鼠尿液Na+排泄量显著增加14%(P<0.05);茯苓水提取物50,100和200 mg·kg-1,茯苓乙醇提取物62.5,125和250 mg·kg-1及茯苓皮水提取物75,150和300 mg·kg-1无利尿作用。化学成分提取与分离结果显示,茯苓皮乙醇提取物主要包含四环三萜类化合物茯苓酸、猪苓酸C、去氢土莫酸、3-表去氢土莫酸、去氢齿孔酸、齿孔酸和去氢齿孔酮酸等。结论茯苓皮乙醇提取物具有显著的利尿作用,其主要化学成分为四环三萜类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苓 茯苓皮 四环三萜 利尿 电解质
下载PDF
茯苓皮三萜类物质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56
11
作者 程水明 桂元 +1 位作者 沈思 黄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7-30,共4页
以茯苓皮三萜甲醇提取物为材料,熊果酸为对照,通过化学发光法和比色法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茯苓皮三萜能有效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羟自由基(.OH)和过氧化氢(H2O2),半数抑制率(IC50)分别为1.01、0.91、0.87mg/mL,且清... 以茯苓皮三萜甲醇提取物为材料,熊果酸为对照,通过化学发光法和比色法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茯苓皮三萜能有效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羟自由基(.OH)和过氧化氢(H2O2),半数抑制率(IC50)分别为1.01、0.91、0.87mg/mL,且清除率与质量浓度存在剂量依赖关系;进一步体外抗氧化实验表明,茯苓皮三萜具有抑制家鸡红细胞溶血作用,对小鼠肝脂质过氧化产生的丙二醛(MDA)有较好的清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苓皮 三萜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云南茯苓皮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李典鹏 梁小燕 +2 位作者 陈海珊 文永新 杨崇仁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67-270,共4页
从云南产茯苓表皮中分得6个三萜类化合物,经光谱数据鉴定为:茯苓酸(Ⅰ),3β-羟基羊毛甾烷-7,9(11),24-三烯-21-酸(Ⅱ),茯苓酸A(Ⅲ),茯苓酸B(Ⅳ),去氢齿孔酸(Ⅴ)。
关键词 茯苓皮 三萜类化合物 鉴定
下载PDF
不同加工方法对茯苓及茯苓皮中茯苓酸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5
13
作者 李习平 庞雪 +3 位作者 周逸群 罗怀浩 王成诚 石继连 《中国药师》 CAS 2015年第9期1453-1455,共3页
目的:考察不同加工方法对茯苓及茯苓皮中茯苓酸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各种不同茯苓加工品中茯苓酸的含量,采用Apollo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0.5%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检... 目的:考察不同加工方法对茯苓及茯苓皮中茯苓酸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各种不同茯苓加工品中茯苓酸的含量,采用Apollo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0.5%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10 nm,柱温:30℃。结果:茯苓皮中茯苓酸的含量>茯苓,且经蒸制后两者的含量均明显降低,其中生切品>传统法蒸品>高压蒸品。结论:茯苓酸对热压不稳定,茯苓经过蒸制后,其含量降低。本研究可为茯苓饮片的规范化加工炮制和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苓 茯苓皮 炮制 茯苓 含量 影响
下载PDF
茯苓皮中三萜酸类成分HPLC指纹图谱的方法学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王少军 段启 +3 位作者 曹君 杨世林 龚千锋 张继华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2005年第1期53-55,共3页
目的建立茯苓皮药材中三萜酸类成分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采用HPLC法,以甲醇超声法提取样品,流动相:乙腈-0.5%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42nm;柱温:30℃;流速:1.0mL/min。分析了10批不同产地的茯苓皮药材,采用计算机辅助相似性评... 目的建立茯苓皮药材中三萜酸类成分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采用HPLC法,以甲醇超声法提取样品,流动相:乙腈-0.5%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42nm;柱温:30℃;流速:1.0mL/min。分析了10批不同产地的茯苓皮药材,采用计算机辅助相似性评价系统进行了评价,建立共有模式,计算10批样品的指纹图谱与其共有模式的相似度值。结果不同产地、不同批次的茯苓皮药材其成分含量存在较大差异。结论所建立的指纹图谱具有稳定、重现性好的特点,该研究将有助于茯苓皮药材的标准化种植、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苓皮 三萜酸类成分 HPLC 指纹图谱
下载PDF
茯苓与茯苓皮中茯苓酸含量比较研究 被引量:20
15
作者 段启 姚丽梅 庄义修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54-655,659,共3页
目的建立茯苓酸HPLC含量测定方法,比较茯苓与茯苓皮之间含量差异。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Hypersil ODS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0.5%磷酸水(70∶30);流速为0.8mL.min-1检测波长:242 nm;柱温:30℃。结果... 目的建立茯苓酸HPLC含量测定方法,比较茯苓与茯苓皮之间含量差异。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Hypersil ODS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0.5%磷酸水(70∶30);流速为0.8mL.min-1检测波长:242 nm;柱温:30℃。结果茯苓酸在0.362~9.05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99.54%,RSD=1.01%。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简便,适于茯苓与茯苓皮药材质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苓 茯苓皮 茯苓 含量测定 HPLC
下载PDF
茯苓皮中茯苓多糖的提取工艺优化 被引量:14
16
作者 赵声兰 赵荣华 +1 位作者 陈东 卫华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730-1732,共3页
目的利用响应表面实验设计优化茯苓皮中茯苓多糖的提取方法和工艺条件。方法利用单因素实验优化茯苓皮中茯苓多糖的提取方法,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表面实验设计考察碱法提取过程中碱浓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对多糖提取量的影响... 目的利用响应表面实验设计优化茯苓皮中茯苓多糖的提取方法和工艺条件。方法利用单因素实验优化茯苓皮中茯苓多糖的提取方法,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表面实验设计考察碱法提取过程中碱浓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对多糖提取量的影响。结果茯苓皮中多糖的最佳提取方法为碱法提取,其提取条件可用回归方程Y=7.89+15.249X1-35.4X12+8.375X2-0.885X22+7.333X1X2描述。结论最佳提取方法为碱法,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NaOH浓度0.84mol/L,时间8.89 h,料液比1∶1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苓皮 茯芩多糖 提取 响应表面实验设计
下载PDF
茯苓皮三萜抑制酪氨酸酶机理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程水明 雷霄宇 +3 位作者 刘冰洁 刘莹 王益 黄文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8-22,共5页
为明确茯苓皮中天然的三萜化合物抑制酪氨酸酶的保健功效,增强茯苓皮在生产加工中的应用,提高其附加价值,采用体外生化酶学法研究茯苓皮三萜化合物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初步探究茯苓皮三萜对酪氨酸酶的抑制的机理。结果表明氯仿萃... 为明确茯苓皮中天然的三萜化合物抑制酪氨酸酶的保健功效,增强茯苓皮在生产加工中的应用,提高其附加价值,采用体外生化酶学法研究茯苓皮三萜化合物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初步探究茯苓皮三萜对酪氨酸酶的抑制的机理。结果表明氯仿萃取物对酪氨酸酶的抑制效果最好,氯仿是良好的萃取剂;茯苓皮三萜对酪氨酸酶的抑制属于不可逆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苓皮 三萜 酪氨酸酶 抑制率
下载PDF
超临界CO2萃取茯苓皮中三萜类成分 被引量:9
18
作者 桂元 黄文 +1 位作者 刘莹 程水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0-114,共5页
以茯苓皮为原料,建立超临界CO2萃取茯苓皮中总三萜类化合物的最佳工艺条件。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和有机溶剂提取法对比。设计正交试验考察夹带剂(95%乙醇)用量、萃取压强、萃取温度和萃取时间对萃取率的影响。超临界萃取最佳工艺条... 以茯苓皮为原料,建立超临界CO2萃取茯苓皮中总三萜类化合物的最佳工艺条件。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和有机溶剂提取法对比。设计正交试验考察夹带剂(95%乙醇)用量、萃取压强、萃取温度和萃取时间对萃取率的影响。超临界萃取最佳工艺条件为夹带剂用量按每克茯苓皮2.0mL、压强35MPa、温度65℃、时间60min,总三萜化合物萃取率为2.06%;有机溶剂提取法得总三萜化合物萃取率1.39%。优选出的萃取工艺稳定可靠、简便易行,较有机溶剂提取法萃取率高出4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苓皮 总三萜类化合物 萃取 超临界CO2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茯苓皮的指纹图谱 被引量:10
19
作者 胡燕 王明亮 +3 位作者 邱国福 梁淑彩 王敬尊 胡先明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6期636-640,共5页
本文用正交设计优化茯苓皮的超声提取条件,并有效提取了茯苓皮药材内的主要成分三萜类物质,同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建立了提取物的液相指纹图谱。实验考察了不同提取溶剂、提取条件对提取工艺的影响;确立了最佳色谱条件,得到了茯... 本文用正交设计优化茯苓皮的超声提取条件,并有效提取了茯苓皮药材内的主要成分三萜类物质,同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建立了提取物的液相指纹图谱。实验考察了不同提取溶剂、提取条件对提取工艺的影响;确立了最佳色谱条件,得到了茯苓皮中24种总提取物的指纹图;同时对10种不同产地的茯苓皮药材进行分析,标定了17个共有峰。研究结果表明,HPLC指纹图谱方法重现性好,稳定可靠,可用于控制茯苓皮中三萜成分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 茯苓皮三萜成分 指纹图谱
下载PDF
UPLC-代谢组学技术应用于茯苓皮与有氧运动对高脂血大鼠改善作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苗华 张旭 +2 位作者 冯亚龙 田婷 赵英永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19-724,共6页
目的基于UPLC-代谢组学技术研究茯苓皮结合有氧运动对高脂血症大鼠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分为5组,每组8只。高脂饲料喂饲大鼠4周,同时进行4周的茯苓皮、有氧运动、茯苓皮结合有氧运动治疗。实验第1天和第2周末尾静脉取血,第4周后处死... 目的基于UPLC-代谢组学技术研究茯苓皮结合有氧运动对高脂血症大鼠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分为5组,每组8只。高脂饲料喂饲大鼠4周,同时进行4周的茯苓皮、有氧运动、茯苓皮结合有氧运动治疗。实验第1天和第2周末尾静脉取血,第4周后处死动物,采用UPLC-代谢组学方法推测高脂血症模型是否成功。比较血清TG、TC、HDL-C及LDL-C含量,同时测定血清CAT、GSH-Px、MDA和SOD的浓度。结果在4周时间,代谢组学和生化指标证明高脂血模型成功建立,不同时间段产生不同的损伤程度且明确了高脂血症模型的时间进展轨迹。生化指标显示茯苓皮和有氧运动均可显著降低大鼠血清TG、TC和LDL-C提高、HDL-C水平;茯苓皮结合有氧运动能显著升高大鼠血清GSH-Px、SOD、CAT水平,同时降低MDA的水平,脂质过氧化产物水平显著降低。结论(1)代谢组学结果显示高脂血症模型已成功建立;(2)茯苓皮结合有氧运动可治疗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异常,并有较明显的抗脂质过氧化作用;(3)代谢组学可以作为有氧运动治疗疾病程度及效果的一个新的判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苓皮 代谢组学 高脂血症 有氧运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