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荚膜组织胞浆菌合并新型隐球菌1例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开金 夏庆弟 +2 位作者 丁飞 冉雪梅 刘碧翠 《临床肺科杂志》 2023年第3期475-476,共2页
荚膜组织胞浆菌是一种温度依赖性双相真菌,在组织中呈酵母状,在室温和泥土中呈丝状,因此大量存在于土壤和动物体内,尤其是含有鸟类粪便的土壤中含量更高^([1])。美国主要在西部地区流行,而我国主要流行区域是长江流域^([2])。虽然普遍易... 荚膜组织胞浆菌是一种温度依赖性双相真菌,在组织中呈酵母状,在室温和泥土中呈丝状,因此大量存在于土壤和动物体内,尤其是含有鸟类粪便的土壤中含量更高^([1])。美国主要在西部地区流行,而我国主要流行区域是长江流域^([2])。虽然普遍易感,但是主要发生于免疫缺陷患者,其中包括HIV感染者、器官移植术后使用免疫抑制剂等,无免疫缺陷者感染更为罕见,由于该病少见、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因此临床容易误诊,本文报告1例荚膜组织胞浆菌合并新型隐球菌感染,旨在提高对该病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隐球 温度依赖性 荚膜组织胞浆菌 流行区域 免疫抑制剂 临床症状 免疫缺陷患者 免疫缺陷者
下载PDF
1例播散型荚膜组织胞浆菌病抗感染治疗的药学实践
2
作者 黄春美 徐钰 +1 位作者 于彩霞 徐蜀远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81-583,共3页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播散型荚膜组织胞浆菌病抗感染治疗实践。方法临床药师通过参与1例播散型荚膜组织胞浆菌患者抗感染治疗的过程,在药物的选择、用法用量、溶媒选择、避光措施、输注速度、药品不良反应等方面向医生提供合理建议并全...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播散型荚膜组织胞浆菌病抗感染治疗实践。方法临床药师通过参与1例播散型荚膜组织胞浆菌患者抗感染治疗的过程,在药物的选择、用法用量、溶媒选择、避光措施、输注速度、药品不良反应等方面向医生提供合理建议并全程协助护士正确执行医嘱,并对患者进行用药教育。结果临床药师参与临床治疗过程,最大程度保证了药物疗效、减少了药品不良反应发生,协助医师调整优化了治疗方案,使患者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结论临床药师参与播散型荚膜组织胞浆菌病抗感染治疗,并开展全程化的药学服务,保障了患者的用药安全,发挥了临床药师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霉素B 播散型荚膜组织胞浆菌 临床药师 药学监护
下载PDF
斑点免疫金渗滤法检测抗荚膜组织胞浆菌抗体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王璞 陈保文 +1 位作者 徐苗 王国治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0期1979-1981,共3页
目的研究快速检测荚膜组织胞浆菌抗体的方法。方法荚膜组织胞浆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HTPM)为包被抗原,以葡萄球菌A蛋白(SPA)标记的免疫胶体金为检测标记物,采用斑点免疫金渗滤试验(DIGFA)检测荚膜组织胞浆菌(HC)免疫小鼠血清中抗HC抗体... 目的研究快速检测荚膜组织胞浆菌抗体的方法。方法荚膜组织胞浆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HTPM)为包被抗原,以葡萄球菌A蛋白(SPA)标记的免疫胶体金为检测标记物,采用斑点免疫金渗滤试验(DIGFA)检测荚膜组织胞浆菌(HC)免疫小鼠血清中抗HC抗体以及其他真菌免疫血清中抗体。结果DIGFA检测20份HC小鼠免疫血清,结果全为阳性,与ELISA检测结果一致,敏感性为100%。检测8份正常小鼠血清出现1份假阳性,特异性为87.5%。检测其他真菌免疫血清结果为:念珠菌属和马尔尼菲青霉菌免疫血清结果全为阴性;8份皮炎芽生菌血清出现1份阳性,9份副球孢子菌血清出现2份阳性。结论斑点免疫金渗滤法检测抗HC抗体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快速简便。经临床标本扩大验证后将对荚膜组织胞浆菌病的快速诊断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荚膜组织胞浆菌 斑点免疫金渗滤法 荚膜组织胞浆菌抗体
下载PDF
荚膜组织胞浆菌的药敏试验
4
作者 黄翠波 宋绍业 陈丽阳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60-360,共1页
关键词 荚膜组织胞浆菌 药敏试验 药物敏感试验 荚膜组织胞浆菌感染 抗真
下载PDF
播散性荚膜组织胞浆菌病一例
5
作者 陈万平 薛桂芹 +1 位作者 李鹏 易虹 《海南医学》 CAS 2014年第4期607-608,共2页
荚膜组织胞浆菌是温度依赖型的双相真菌,在组织中呈酵母型,在室温和泥土中呈菌丝型,人群普遍易感,特别是免疫功能低下者。我院血液内科近El收治一例最终确诊为播散性荚膜组织胞浆菌病患者,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播散性 荚膜组织胞浆菌 荚膜组织胞浆菌
下载PDF
用糖原染色鉴别骨髓涂片中马尔尼菲青霉菌、荚膜组织胞浆菌及黑热病杜利小体 被引量:49
6
作者 莫武宁 邓卓霖 +1 位作者 甘宝文 李山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28-229,共2页
目的 提高骨髓涂片中马尔尼菲青霉菌、荚膜组织胞浆菌及黑热病病原体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病、荚膜组织胞浆菌病及黑热病各一例骨髓涂片 ,用瑞氏 姬姆萨染色及糖原染色 (高碘酸 雪夫反应 ,PAS)分析病原体形... 目的 提高骨髓涂片中马尔尼菲青霉菌、荚膜组织胞浆菌及黑热病病原体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病、荚膜组织胞浆菌病及黑热病各一例骨髓涂片 ,用瑞氏 姬姆萨染色及糖原染色 (高碘酸 雪夫反应 ,PAS)分析病原体形态。结果 在骨髓涂片中三种病原体用常规瑞氏 姬姆萨染色不易区分 ,而在PAS染色下属于真菌的马尔尼菲青霉菌和荚膜组织胞浆菌胞壁染红色且清楚 ,胞内容物不着色 ;相反 ,黑热病杜利小体胞膜不着色或着色浅或颗粒状而不连续 ,而其胞内容物染红色 ,较胞膜着色深而清楚。PAS染色易将真菌与原虫区分 ,而两种真菌的区分主要靠繁殖方式不同 ,马尔尼菲青霉菌通过分裂繁殖 ,菌体变长呈腊肠状并形成横隔分裂成二 ,而荚膜组织胞浆菌则通过芽孢繁殖 ,形成单个窄颈芽孢。结论 骨髓中PAS染色可鉴别马尔尼菲青霉菌、荚膜组胞浆菌及黑热病杜利小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原染色 中马尔尼菲青霉 荚膜组织胞浆菌 黑热病杜利小体 骨髓 PAS染色 黑热病 诊断
下载PDF
荚膜组织胞浆菌的培养特征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8
7
作者 李杰 李霞 冯国琴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86-87,共2页
目的 建立荚膜组织胞浆菌病的病原学诊断及鉴别方法。方法 患者骨髓制片镜检并与黑热病骨髓片比较 ;患者的骨髓等接种梅里埃双相培养基 (MLI)、脑心浸液培养基 (BHIA)、沙保罗培养基 (SDA)、玉米培养基 (CMA) ,2 5℃和 35℃培养。将... 目的 建立荚膜组织胞浆菌病的病原学诊断及鉴别方法。方法 患者骨髓制片镜检并与黑热病骨髓片比较 ;患者的骨髓等接种梅里埃双相培养基 (MLI)、脑心浸液培养基 (BHIA)、沙保罗培养基 (SDA)、玉米培养基 (CMA) ,2 5℃和 35℃培养。将骨髓、外周血及荚膜组织胞浆菌酵母相制成的菌液腹腔接种昆明种小鼠和裸鼠。用其酵母相接种尿素酶、明胶培养基 35℃培养。采用组织胞浆菌素皮下注射患者。结果 荚膜组织胞浆菌的胞浆中无动基体 ,尿素酶阳性、不液化明胶 ;2 5℃为菌丝相 ,齿轮状大分生孢子只能在SDA、CMA上形成 ;35℃为酵母相 ,只能在BHIA、MLI上生长 ,镜下可见酵母样孢子。昆明种小鼠和裸鼠的脾组织可培养分离出该菌 ,其与马尔尼菲青霉菌等双相型真菌的培养特征及生化反应有不同特点。结论 诊断荚膜组织胞浆菌病的金标准是真菌培养及动物接种 ,对可疑病人应做组织胞浆菌素皮肤试验 ;治疗时首选两性霉素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荚膜组织胞浆菌 临床意义 培养 双相型真 病原学 诊断 鉴别
下载PDF
ELISA检测抗荚膜组织胞浆菌抗体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5
8
作者 王璞 陈保文 +2 位作者 罗永艾 徐苗 王国治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87-89,共3页
目的建立检测小鼠血清中抗荚膜组织胞浆菌抗体的ELISA方法。方法制备荚膜组织胞浆菌(HC)抗原和结核分枝杆菌(MTB)抗原免疫小鼠,通过不同免疫次数获得不同效价的小鼠抗HC血清。以荚膜组织胞浆菌蛋白提取物(P-HTPM)为包被抗原,“方阵滴定... 目的建立检测小鼠血清中抗荚膜组织胞浆菌抗体的ELISA方法。方法制备荚膜组织胞浆菌(HC)抗原和结核分枝杆菌(MTB)抗原免疫小鼠,通过不同免疫次数获得不同效价的小鼠抗HC血清。以荚膜组织胞浆菌蛋白提取物(P-HTPM)为包被抗原,“方阵滴定法”确定包被抗原和抗血清的最适工作浓度,建立检测抗HC抗体ELISA法。结果HC抗原免疫小鼠3次获得4份低效价抗血清,平均A值为0.345,免疫4次获得8份高效价血清,平均A值为0.991。ELISA方法中包被抗原和抗血清的最佳工作浓度为1μg?孔及1∶1000。P-HTPM和TB-PPD与各自免疫血清均呈阳性反应,A值分别为0.993±0.216和1.606±0.263,但二者之间无交叉反应。结论本文建立的ELISA方法将成为荚膜组织胞浆菌病和结核病的一种鉴别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荚膜组织胞浆菌 ELISA 结核分枝杆
下载PDF
1例疑似播散型荚膜组织胞浆菌病治疗前后骨髓涂片形态变化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何成禄 单斌 +3 位作者 李娅 朱敏 李林燕 石洪琼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10期786-787,共2页
组织胞浆菌病是主要由荚膜组织胞浆菌(Histoplasma capsulatum)感染所致的一种深部真菌感染性疾病。既往报道,此病多继发于免疫功能低下患者[1],由于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极易漏诊、误诊。本文报道我院1例疑似播散型荚膜组织胞浆菌... 组织胞浆菌病是主要由荚膜组织胞浆菌(Histoplasma capsulatum)感染所致的一种深部真菌感染性疾病。既往报道,此病多继发于免疫功能低下患者[1],由于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极易漏诊、误诊。本文报道我院1例疑似播散型荚膜组织胞浆菌所致发热患者的临床特征和辅助检查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细涂片 荚膜组织胞浆菌 两性霉素B
下载PDF
AIDS合并急性播散性荚膜组织胞浆菌病的真菌学诊断 被引量:4
10
作者 易建云 黎庆恩 +3 位作者 苏丹虹 谭惠明 魏小平 范慎微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2004年第5期362-364,共3页
目的 为了提高对艾滋病 (AIDS)合并播散性荚膜组织胞浆菌病的实验诊断水平。方法 取患者血液、骨髓涂片直接镜检 ,及血液、骨髓真菌培养 ,观察荚膜组织胞浆菌分别于 2 5℃及 37℃孵育时的菌落特征 ,镜下形态特点。结果 荚膜组织胞浆... 目的 为了提高对艾滋病 (AIDS)合并播散性荚膜组织胞浆菌病的实验诊断水平。方法 取患者血液、骨髓涂片直接镜检 ,及血液、骨髓真菌培养 ,观察荚膜组织胞浆菌分别于 2 5℃及 37℃孵育时的菌落特征 ,镜下形态特点。结果 荚膜组织胞浆菌为双相型真菌 ,生长缓慢 ,2 5℃培养为霉菌相 ,无色素 ,白色绒毛样或棉花团样菌落 ,镜下可见特征性的齿轮状或棘状大分生孢子 ;37℃孵育时为酵母相 ,镜下可见圆形、卵圆形 2~ 4 μm的孢子。 结论 从患者体内检出荚膜组织胞浆菌是诊断荚膜组织胞浆菌病的金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荚膜组织胞浆菌 血液 骨髓
下载PDF
骨髓中马尔尼菲青霉菌及荚膜组织胞浆菌的形态鉴别 被引量:11
11
作者 莫武宁 甘宝文 农少云 《上海医学检验杂志》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48-348,360,共2页
目的提高马尔尼菲青霉菌病及荚膜组织胞浆菌深部感染的诊断。方法分析送检的马尔尼菲青霉菌病及荚膜组织胞浆菌病各 1例中菌体形态。结果骨髓中马尔尼菲青霉菌大小不一致 ,有腊肠状细胞 ,单个或 2个以上的核 ,而荚膜组织胞浆菌大小较一... 目的提高马尔尼菲青霉菌病及荚膜组织胞浆菌深部感染的诊断。方法分析送检的马尔尼菲青霉菌病及荚膜组织胞浆菌病各 1例中菌体形态。结果骨髓中马尔尼菲青霉菌大小不一致 ,有腊肠状细胞 ,单个或 2个以上的核 ,而荚膜组织胞浆菌大小较一致 ,单个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尔尼菲青霉 荚膜组织胞浆菌 骨髓 形态鉴别
下载PDF
马尔尼菲青霉菌与荚膜组织胞浆菌的鉴别诊断 被引量:9
12
作者 李云 王惠萱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5期12-13,共2页
目的 对患者体内分离出的真菌进行鉴别诊断。明确马尔尼菲青霉菌与荚膜组织胞浆菌的主要区别。方法 取患者血液、骨髓、皮损分泌物等接种于沙保罗培养基 ,分别置 2 5℃和 37℃孵育 ,观察菌体生长情况及菌落形态 ,并涂片、固定、染色 ... 目的 对患者体内分离出的真菌进行鉴别诊断。明确马尔尼菲青霉菌与荚膜组织胞浆菌的主要区别。方法 取患者血液、骨髓、皮损分泌物等接种于沙保罗培养基 ,分别置 2 5℃和 37℃孵育 ,观察菌体生长情况及菌落形态 ,并涂片、固定、染色 ,置显微镜下观察菌体特征。结果 从患者体内分离出双相性真菌 ,于 2 5℃为霉菌相 ,在含糖培养基中产生特殊的红色色素 ,镜下可见典型的帚状枝 ;于 37℃为酵母相 ,无色素产生 ,并可见腊肠状细胞和横壁。可排除荚膜组织胞浆菌 ,鉴定为马尔尼菲青霉菌。结论 马尔尼菲青霉菌与荚膜组织胞浆菌诊断的金标准是从体内分离出病原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尔尼菲青霉 荚膜组织胞浆菌 鉴别诊断
下载PDF
P-HTPM对荚膜组织胞浆菌和不同分枝杆菌致敏豚鼠的皮肤试验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凤祥 徐苗 +3 位作者 陈保文 沈小兵 苏城 王国治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0期890-892,共3页
目的通过荚膜组织胞浆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HTPM)对荚膜组织胞浆菌(HC)和不同分枝杆菌致敏豚鼠的皮肤试验,检测P-HTPM用于组织胞浆菌病(HP)和结核病鉴别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方法用结核分枝杆菌(MTB)和22种非结核分枝杆菌以及荚膜组织... 目的通过荚膜组织胞浆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HTPM)对荚膜组织胞浆菌(HC)和不同分枝杆菌致敏豚鼠的皮肤试验,检测P-HTPM用于组织胞浆菌病(HP)和结核病鉴别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方法用结核分枝杆菌(MTB)和22种非结核分枝杆菌以及荚膜组织胞浆菌(HC)分别致敏豚鼠,经皮内注射结核杆菌纯蛋白衍生物(TB-PPD)、胞内分枝杆菌纯蛋白衍生物(PPD-B)、P-HTPM或国外同类产品HDS,检测P-HTPM的特异性;将P-HTPM原液分别稀释成1、2、4、8μg/ml,与HDS同时以轮圈法注射于经HC致敏的豚鼠,检测P-HTPM的敏感性;用MTB、MTB+HC和不同浓度的HC分别致敏豚鼠,再分别经皮内注射TB-PPD和P-HTPM,检测交叉反应性。结果P-HTPM与HDS对HC致敏的豚鼠均呈阳性反应,而对结核及其他分枝杆菌致敏的豚鼠均呈阴性反应;不同浓度的P-HTPM均可诱导HC致敏豚鼠的皮肤反应,并随P-HTPM浓度升高,皮肤反应强度略有增强,1μg/ml的P-HTPM即与HDS诱导的皮肤反应等效;TB-PPD及P-HTPM对自身抗原致敏的豚鼠均可诱导较强的皮肤反应,且明显强于MTB+HC混合抗原致敏豚鼠诱导的皮肤反应;TB-PPD对HC致敏的豚鼠个别呈弱阳性,但随HC致敏浓度的升高,其阳性率下降。结论P-HTPM用于HP和结核病的鉴别诊断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荚膜组织胞浆菌 纯蛋白衍生物 鉴别诊断 特异性 敏感性
下载PDF
播散型荚膜组织胞浆菌病1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超英 陈剑秋 +1 位作者 章强强 李莉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09-310,共2页
报告1例来自非流行区的播散型荚膜组织胞浆菌病。患者男,32岁。首发症状为高热、头痛,血细胞进行性下降,血真菌培养阴性。骨髓真菌培养25℃时为霉菌相,镜下可见齿轮状大分生孢子,37℃时为酵母相。经给予两性霉素B和氟胞嘧啶治疗后痊愈... 报告1例来自非流行区的播散型荚膜组织胞浆菌病。患者男,32岁。首发症状为高热、头痛,血细胞进行性下降,血真菌培养阴性。骨髓真菌培养25℃时为霉菌相,镜下可见齿轮状大分生孢子,37℃时为酵母相。经给予两性霉素B和氟胞嘧啶治疗后痊愈。提示本病在我国有散发,且不限于某些地区和人群。避免误诊的关键是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以及对可疑病例做真菌学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荚膜组织胞浆菌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荚膜组织胞浆菌病3例误诊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付珮一 徐方明 《贵州医药》 CAS 2011年第7期622-624,共3页
荚膜组织胞浆菌病(HistopLasmosis,HP)是由荚膜组织胞浆菌引起的具有传染性的深部真菌病,人体可吸入真菌孢子而被传染,绝大多数吸入后可为急性感染型或肺型,仅有少数在一定条件下发展为播散型,由于它特异侵犯网状细胞故名组织胞浆菌病... 荚膜组织胞浆菌病(HistopLasmosis,HP)是由荚膜组织胞浆菌引起的具有传染性的深部真菌病,人体可吸入真菌孢子而被传染,绝大多数吸入后可为急性感染型或肺型,仅有少数在一定条件下发展为播散型,由于它特异侵犯网状细胞故名组织胞浆菌病,其发病初往往易误诊,使病情迁延加重。由于组织胞浆菌病主要侵犯肺和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荚膜组织胞浆菌 误诊分析 吞噬细系统 深部真 孢子 网状细 传染性 感染型
下载PDF
播散性荚膜组织胞浆菌感染继发噬血细胞综合征1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吕小林 汪丁枝 +1 位作者 呙阳 陈国安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73-475,共3页
噬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ytic syndrome,HPS)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淋巴细胞、组织细胞非恶性过度活化、增殖,并分泌大量炎性因子,进而引起机体一种严重的炎症反应,临床分为原发性HPS和获得性HPS[1]。原发性HPS常见于儿童,继发性HPS以成... 噬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ytic syndrome,HPS)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淋巴细胞、组织细胞非恶性过度活化、增殖,并分泌大量炎性因子,进而引起机体一种严重的炎症反应,临床分为原发性HPS和获得性HPS[1]。原发性HPS常见于儿童,继发性HPS以成人居多。感染、风湿性疾病、肿瘤等是引起继发性HPS常见原因。HPS患者若未及时干预,病死率极高[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荚膜组织胞浆菌 噬血细综合征 组织
下载PDF
荚膜组织胞浆菌病误诊为黑热病一例报告
17
作者 王世海 徐建军 +7 位作者 陈兆义 叶红兵 唐光鹏 周峻 吴念标 扬平 李通毅 任永宏 《贵州医药》 CAS 2005年第5期472-473,共2页
关键词 荚膜组织胞浆菌 黑热病 误诊为 深部组织感染 呼吸道传播 传染性疾病
下载PDF
荚膜组织胞浆菌感染1例
18
作者 谢志雄 张阳根 江先海 《东南国防医药》 2004年第2期116-116,共1页
关键词 荚膜组织胞浆菌感染 骨髓像检查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荚膜组织胞浆菌病诊断及与结核病鉴别诊断方法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郭天芳 王璞 +5 位作者 陈保文 王国治 罗永艾 徐苗 沈小兵 苏城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00-204,共5页
目的探讨荚膜组织胞浆菌病(HP)诊断及其与结核病鉴别诊断的方法。方法提取荚膜组织胞浆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HTPM),以P-HTPM、荚膜组织胞浆菌素国外参考品和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TB-PPD)为研究试剂,以荚膜组织胞浆菌和结核分枝杆菌免疫... 目的探讨荚膜组织胞浆菌病(HP)诊断及其与结核病鉴别诊断的方法。方法提取荚膜组织胞浆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HTPM),以P-HTPM、荚膜组织胞浆菌素国外参考品和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TB-PPD)为研究试剂,以荚膜组织胞浆菌和结核分枝杆菌免疫的豚鼠和小鼠及其血清为实验对象,采用皮肤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胶体金免疫层析试验(GICA)3种方法进行HP诊断及与结核病鉴别诊断的研究。结果成功提取P-HTPM,蛋白纯度为85.8%;P-HTPM与国外参考品的皮肤反应结果一致(P>0.05),1 mg/L的P-HTPM与国外参考品等效,P-HTPM与TB-PPD对致敏豚鼠皮肤试验无交叉反应;包被P-HTPM的ELISA检测小鼠抗荚膜组织胞浆菌血清全为阳性,检测抗结核分枝杆菌血清和正常小鼠血清结果均为阴性(P<0.01);以P-HTPM抗原为检测线的GICA试纸条检测小鼠抗荚膜组织胞浆菌血清灵敏度为100%(14/14),特异度为93.8%(15/16)。结论以P-HTPM为抗原的动物皮肤试验、ELISA和GICA对HP的诊断及其与结核病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荚膜组织胞浆菌 结核病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下载PDF
荚膜组织胞浆菌和马尔尼菲青霉菌鉴定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淑琼 董云华 +1 位作者 刘海云 李明 《中外医疗》 2010年第12期166-167,共2页
目的鉴定引起组织胞浆菌病和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的对应病原菌荚膜组织胞浆菌(HC)和马尔尼菲青霉菌(P.mar)。方法分别把骨髓直接涂片瑞氏染色(Wright's stain)镜检且接种于双相培养基35℃孵育,待生长后涂片检查并转种血琼脂和沙保弱培... 目的鉴定引起组织胞浆菌病和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的对应病原菌荚膜组织胞浆菌(HC)和马尔尼菲青霉菌(P.mar)。方法分别把骨髓直接涂片瑞氏染色(Wright's stain)镜检且接种于双相培养基35℃孵育,待生长后涂片检查并转种血琼脂和沙保弱培养基上,分别于25℃及35℃孵育,观察生长情况及菌落形态,进行涂片显微镜检。对二者作认真细致的比较。结果HC在骨髓直接涂片瑞氏染色中均呈大小一致的圆形或卵圆形孢子,胞浆多呈半月形并集中于孢子一端,孢子边缘有染色过程中皱缩所致的未染色区域(似荚膜)。P.mar在涂片中可见具有诊断意义的有横隔腊肠形孢子细胞或椭圆孢子细胞;HC在沙保弱培养基(SDAI)25℃条件下呈典型的梨形厚壁孢子和齿轮状大分生孢子。P.mar25℃条件下则呈现具特征性水溶性玫瑰红色素及镜下典型的的双轮生青霉帚状枝。结论HC和P.ma在骨髓涂片镜检的典型形态上有区别,真菌培养是确定并能严格区分此二者的可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荚膜组织胞浆菌 马尔尼菲青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