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鼠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基因3'非编码区双荧光素酶报告载体的构建及rno-miR-15b-5p对其活性的影响
1
作者 罗汉将 徐云峰 +2 位作者 李晓晓 杨予涛 徐志卿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66-172,共7页
目的以大鼠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ERK1)基因3'非编码区(UTR)为研究对象,构建含有ERK1基因3'UTR区的野生型以及突变型重组双荧光素酶报告载体,通过分析双荧光素酶报告载体的活性,明确rno-miR-15b-5p对报告载体的调节作用。方法采... 目的以大鼠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ERK1)基因3'非编码区(UTR)为研究对象,构建含有ERK1基因3'UTR区的野生型以及突变型重组双荧光素酶报告载体,通过分析双荧光素酶报告载体的活性,明确rno-miR-15b-5p对报告载体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miRNeasy Mini Kit提取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的总RNA,以PC12细胞的c DNA为模板,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将ERK1基因3'UTR克隆到pmiR-RB-Report^(TM) vector中。利用重叠延伸PCR,将ERK1基因3'UTR中的rno-miR-15b-5p潜在的靶序列TGCTGCT分别突变成CGAACGT和GTACACG,并将突变的ERK1基因3'UTR克隆到pmiR-RB-Report^(TM) vector中。结果成功构建了包含ERK1基因3'UTR区的野生型报告载体pmiR-ERK1 3'UTR和突变型报告载体pmiR-ERK1-mut 3'UTR。利用荧光素酶活性检测系统,发现rno-miR-15b-5p mimic可以降低野生型报告载体的活性(P<0.001),但不影响突变型报告载体的活性。结论成功构建ERK1基因3'UTR区野生型和突变型双荧光素酶报告载体,初步证明ERK1基因3'UTR区是rno-miR-15b-5p的结合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o-miR-15b-5p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1 重叠延伸聚合链式反应 pmiR-ERK1 3'UTR pmiR-ERK1-mut 3'UTR 荧光素酶活性检测
下载PDF
m^(6)A去甲基化酶ALKBH5对大鼠S1PR3基因3′-非编码区双荧光素酶活性的影响
2
作者 郭励劼 王泌林 +3 位作者 李琛琛 许婧怡 徐志卿 杨予涛 《生物技术》 CAS 2023年第1期1-8,共8页
[目的]明确m^(6)A去甲基化酶ALKBH5对含S1PR3基因3′-非编码区(3′-UTR)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调控作用。[方法]以大鼠前额叶皮层脑区cDNA为模板,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S1PR3基因3′-UTR中含有m^(6)A修饰位点的目的片段。利用重叠... [目的]明确m^(6)A去甲基化酶ALKBH5对含S1PR3基因3′-非编码区(3′-UTR)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调控作用。[方法]以大鼠前额叶皮层脑区cDNA为模板,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S1PR3基因3′-UTR中含有m^(6)A修饰位点的目的片段。利用重叠延伸PCR方法将三个靶序列GGACT、GGACT、AGACT中的第三位A突变为C,并将野生型S1PR3-3′-UTR片段和突变型S1PR3-mut-3′-UTR片段分别正向插入到pmiR-RB-ReportTMvector载体中。将pcDNA3.1-ALKBH5或空载体pcDNA3.1与野生型和突变型双荧光素酶报告载体分别共转染PC12细胞,并检测荧光素酶活性。[结果]成功构建了包含S1PR3基因3′-UTR野生型双荧光素酶报告载体pmiR-S1PR3-3′-UTR和突变型双荧光素酶报告载体pmiR-S1PR3-mut-3′-UTR。荧光素酶活性分析表明与空载体pcDNA3.1组相比,ALKBH5可显著降低野生型及突变型C1和C2报告载体荧光素酶的活性(P<0.05),而对突变型C3没有影响(P>0.05)。[结论]初步证明S1PR3基因3′-UTR区是去甲基化酶ALKBH5的作用靶点,ALKBH5通过识别S1PR3基因3′-UTR区C3处的m^(6)A修饰位点而降低pmiR-S1PR3-3′-UTR荧光素酶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6)A 1-磷酸鞘氨醇受体3 抑郁症 pmiR-S1PR3-3′-UTR 荧光素酶活性检测
原文传递
5-Azadc和TSA对鸡Nanog基因启动活性及ESC多能性维持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张亚妮 王颖洁 +7 位作者 左其生 李东 张蕾 汤贝贝 连超 毕瑜林 张文慧 李碧春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176-2184,共9页
旨在克隆如皋黄鸡Nanog基因启动子,并构建含有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表达载体进行启动子活性分析,找出该基因启动子的核心调控区;探索甲基化抑制剂5-Azadc(5-Aza-2′-deoxycytidine)或曲古抑菌素(Trichostatin A,TSA)对Nanog基因启动活... 旨在克隆如皋黄鸡Nanog基因启动子,并构建含有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表达载体进行启动子活性分析,找出该基因启动子的核心调控区;探索甲基化抑制剂5-Azadc(5-Aza-2′-deoxycytidine)或曲古抑菌素(Trichostatin A,TSA)对Nanog基因启动活性及其ESC体外培养条件下多能性维持的影响,为初步阐明Nanog基因的表达调控机制提供理论依据。PCR扩增Nanog基因不同长度片段的启动子序列,定向克隆至pGL3-basic载体和pEGFP-N1构建重组载体;将重组载体转染DF-1细胞后,48h收集蛋白,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测定其转录活性,确定基本转录调控区;将重组载体转染DF-1细胞后添加5-Azadc或TSA对Nanog基因进行诱导表达,并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分析其对Nanog基因启动子活性的影响。选取生长至第3代的ESC,培养基中添加最适浓度的5-Azadc和TSA,每隔两天观察细胞,分析其对ESC体外多能性维持的影响,并对诱导至第10天的细胞进行间接免疫荧光检测。结果表明,成功构建3个片段的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表达载体;双荧光素酶活性检测结果显示,pGL3/1967活性最强;分别添加或者联合添加5-Azadc和TSA均可使Nanog基因的转录活性增强;5-Azadc和TSA诱导对ESC体外培养条件下多能性维持的影响结果显示,诱导6d后,对照组细胞大量分化,细胞克隆无法维持,而5-Azadc和TSA诱导组克隆明显,5-Azadc+TSA联合诱导组细胞克隆数量显著多于对照组;诱导至第10天,对照组细胞完全分化,没有细胞克隆,而诱导组存在大量细胞克隆,联合诱导组克隆数量显著多于其他两组;SSEA-1间接免疫荧光结果显示,对照组没有明显的ESC克隆,而5-Azadc组和联合诱导组细胞克隆明显,综上表明,5-Azadc和TSA可有效地通过提高Nanog基因的表达而维持鸡ESC在体外培养过程中的多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NOG基因 启动子 5-Azadc TSA 荧光素酶活性检测系统
下载PDF
小鼠TIE2基因启动子的克隆及转录活性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陆俊佳 袁志刚 +6 位作者 许淑茹 廖明 赖青鸟 畅荣妮 袁广之 侯伟 舒伟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90-94,共5页
克隆小鼠TIE2基因的启动子并分析其转录活性。设计并合成引物,以小鼠肝脏组织DNA为模板,巢式PCR扩增小鼠TIE2基因启动子区。将扩增获得的系列截短片段克隆入荧光素酶(Luc)报告基因表达载体pGL3-Basic中,构建系列启动子区转录活性报告质... 克隆小鼠TIE2基因的启动子并分析其转录活性。设计并合成引物,以小鼠肝脏组织DNA为模板,巢式PCR扩增小鼠TIE2基因启动子区。将扩增获得的系列截短片段克隆入荧光素酶(Luc)报告基因表达载体pGL3-Basic中,构建系列启动子区转录活性报告质粒pGL3-TIE2-Luc。报告质粒与内参质粒共转染SVEC4-10、NIH3T3、HUVEC及NIT-1细胞系,48 h后收获细胞检测双荧光素酶的表达情况。构建的pGL3-TIE2-Luc系列报告质粒经过酶切鉴定及DNA测序分析都显示正确;转染4种细胞系后进行双荧光素酶活性检测的结果表明,TIE2基因启动子区域(-2056-+1)具有较强的转录活性。成功构建小鼠TIE2基因启动子报告质粒,证实TIE2基因上游区域(-2056-+1)具有较强的启动子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E2 启动子 荧光素酶活性检测
下载PDF
食管癌细胞Ezrin基因转录调控区克隆及其启动子活性的鉴定 被引量:1
5
作者 高书颖 许丽艳 +4 位作者 崔磊 郭张燕 蔡唯佳 孟令英 李恩民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8年第23期1764-1767,共4页
目的:克隆食管癌侵袭转移相关基因Ezrin的转录调控区序列,进行启动子活性鉴定及初步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利用在线程序对Ezrin基因可能的转录调控区进行GC含量和CpG岛分析以及转录因子结合位点预测;采用PCR法从食管癌细胞基因组DNA... 目的:克隆食管癌侵袭转移相关基因Ezrin的转录调控区序列,进行启动子活性鉴定及初步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利用在线程序对Ezrin基因可能的转录调控区进行GC含量和CpG岛分析以及转录因子结合位点预测;采用PCR法从食管癌细胞基因组DNA中克隆Ezrin基因-1759/+134和-726/+134区段,构建萤火虫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表达质粒pGLB-hE(-1759/+134)和pGLB-hE(-726/+134),检测所克隆片段的启动子活性。结果:Ezrin基因5′侧翼区为高GC含量区,存在CpG岛,无典型的TATA盒,然而转录因子Sp1结合位点却无处不在。与对照质粒pGLB相比,重组质粒pGLB-hE(-726/+134)具有较强的荧光素酶活性,pGLB-hE(-1759/+134)的荧光素酶活性约是pGLB-hE(-726/+134)的2倍。结论:Ezrin基因的-726/+134区段具有启动子活性,含有Ezrin基因的核心启动子区和调节性启动子区;-1759/-726区段具有增强启动子活性的作用,含有Ezrin基因增强子元件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基因 ezrin 基因表达调控 荧光素酶活性检测
下载PDF
rno-miR-129-5p对大鼠大麻素Ⅰ型受体基因3′-非编码区双荧光素酶活性的影响
6
作者 许婧怡 徐君美 +5 位作者 李琛琛 郭励劼 郭梓钰 张浩辰 徐志卿 杨予涛 《生物技术》 CAS 2022年第1期21-28,共8页
[目的]探究rno-miR-129-5p对含有大鼠大麻素Ⅰ型受体(CB1R)基因3′-非编码区(UTR)双荧光素酶报告载体的调控作用。[方法]以大鼠前额叶皮层脑区和海马脑区cDNA为模板,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出含有rno-miR-129-5p与CB1R基因3′-UTR... [目的]探究rno-miR-129-5p对含有大鼠大麻素Ⅰ型受体(CB1R)基因3′-非编码区(UTR)双荧光素酶报告载体的调控作用。[方法]以大鼠前额叶皮层脑区和海马脑区cDNA为模板,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出含有rno-miR-129-5p与CB1R基因3′-UTR结合位点的目的片段。利用重叠延伸的方法将两个靶序列CAAAAA分别突变为CAGGCC,并将CB1R 3′-UTR和CB1R-mut 3′-UTR插入到pmiR-RB-Report^(TM) vector载体中。将rno-miR-129-5p mimic或其Negative control(NC)与野生型和突变型双荧光素酶报告载体共转染至PC12细胞后,检测其荧光素酶活性。[结果]成功构建了包含CB1R基因3′-UTR野生型双荧光素酶报告载体pmiR-CB1R 3′-UTR和突变型双荧光素酶报告载体pmiR-CB1R-mut 3′-UTR。荧光素酶活性检测发现rno-miR-129-5p mimic可以下调野生型报告载体的活性(P<0.05),而对突变型没有影响。[结论]初步证明CB1R基因3′-UTR是rno-miR-129-5p的作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o-miR-129-5p 大麻Ⅰ型受体 抑郁症 pmiR-CB1 R3′-UTR pmiR-CB1R-mut3′-UTR 荧光素酶活性检测
原文传递
人PNRC基因启动子的初步鉴定 被引量:3
7
作者 张艳 陈彬 +4 位作者 陈敏 李渝萍 陈健 娄桂予 周度金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78-284,共7页
PNRC(proline-rich nuclear receptor coactivator)是最近发现的一种新的核受体辅活化子,它是以牛类固醇生成因子-1(SF1)作诱饵,利用酵母双杂系统从人乳腺cDNA表达文库中筛选得到的.为了研究人PNRC基因的表达调控机制,在对人PNRC基因的... PNRC(proline-rich nuclear receptor coactivator)是最近发现的一种新的核受体辅活化子,它是以牛类固醇生成因子-1(SF1)作诱饵,利用酵母双杂系统从人乳腺cDNA表达文库中筛选得到的.为了研究人PNRC基因的表达调控机制,在对人PNRC基因的生物信息分析的基础上,采用5′RACE法确定了PNRC基因的转录起始位点,克隆了人PNRC基因的5′侧翼区,并对该区进行功能分析.分别构建了11种含不同长度启动子序列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表达质粒,将它们瞬时转染HepG2细胞,检测其荧光素酶活性.结果发现,PNRC的5′侧翼区的-323^+27、-323^+57、-123^+57、-123^+27区域的启动子活性显著升高,其中-323^+27区域的启动子活性最高.研究表明,人PNRC基因启动子的最小区域位于PNRC的5′侧翼区的-123^+27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含脯氨酸核受体辅活化子(PNRC) 荧光素酶活性检测 启动子鉴定
下载PDF
鸡Piwil1基因启动子区转录调控元件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夏明秀 常国斌 +8 位作者 陈蓉 翟飞 戴爱琴 马腾 王洪志 徐璐 陈静 刘璐 陈国宏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349-1354,共6页
旨在确定Piwil1基因核心启动子活性调控区,预测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并探讨转录因子对家禽Piwil1基因核心启动子活性的影响。通过将Piwil1基因启动子系列缺失片段插入到pGL3-basic载体,构建重组体质粒,将重组体分别转染COS-7和GC-1细胞系,... 旨在确定Piwil1基因核心启动子活性调控区,预测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并探讨转录因子对家禽Piwil1基因核心启动子活性的影响。通过将Piwil1基因启动子系列缺失片段插入到pGL3-basic载体,构建重组体质粒,将重组体分别转染COS-7和GC-1细胞系,使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测定其转录活性,确定Piwil1基因核心启动子活性调控区,并对调控区进行转录因子结合位点预测;对预测的转录因子NF-Y结合位点进行定点突变,构建重组体质粒,并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分析其对启动子活性的影响。狼山鸡Piwil1基因的-1 377^-268bp区域在COS-7和GC-1细胞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启动活性,-221^+1bp启动子活性几乎完全丧失,在-268^-221bp区域有转录因子NF-Y结合位点,定点突变后启动子活性显著下降,认为转录因子NF-Y对启动子活性可能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转录因子NF-Y为Piwil1基因核心启动子区的重要调控元件,为进一步研究Piwil1基因的转录调控机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wil1基因 核心启动子 定点突变 荧光素酶活性检测系统 NF-Y
下载PDF
PLAGL2对SP-C基因表达的调控及其机制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邓飞涛 柴新群 +1 位作者 吴超英 王泽华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8年第3期33-35,44,共4页
目的研究多形性腺瘤样因子2(pleiomorphic adenoma gene like-2,PLAGL2)对肺表面活性蛋白C基因(surfactant protein-C,SP-C)表达的影响及调控机制。方法通过定点诱变技术分别突变掉SP-C基因启动子上PLAGL2的结合位点以及PLAGL2的第6?7... 目的研究多形性腺瘤样因子2(pleiomorphic adenoma gene like-2,PLAGL2)对肺表面活性蛋白C基因(surfactant protein-C,SP-C)表达的影响及调控机制。方法通过定点诱变技术分别突变掉SP-C基因启动子上PLAGL2的结合位点以及PLAGL2的第6?7位锌指结构域并获得相应的突变体;利用细胞共转染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技术研究PLAGL2对SP-C基因启动子表达活性的影响及比较正常及突变体的PLAGL2或SP-C基因启动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差异以明确PLAGL2对SP-C基因的调控及作用靶点。结果细胞共转染试验中,荧光素酶活性检测结果表明PLAGL2可明显增加SP-C基因的表达(P<0·001),SP-C基因表达活性的增高与PLAGL2的作用浓度呈正相关;当定点诱变掉PLA-GL2的第6或7位锌指结构域后,PLAGL2的突变体质粒均不能增高SP-C基因的表达活性,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同样,当定点诱变掉PLAGL2在SP-C基因启动子上的结合位点后,PLAGL2也不能增高SP-C基因启动子突变体质粒的表达活性,与对照组相比较,两者具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在肺Ⅱ型细胞中,PLAGL2通过其第6和7位锌指结构域结合于SP-C基因启动子上的PLAGL2结合位点序列来促进SP-C基因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形性腺瘤样因子2 表面活性蛋白C基因 定点诱变 细胞共转染 荧光素酶活性检测
下载PDF
HeLa细胞ezrin基因基本启动子区转录调控元件的鉴定
10
作者 高书颖 李恩民 +3 位作者 崔磊 孟令英 杜则澎 许丽艳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721-725,共5页
目的鉴定HeLa细胞中调控ezrin基因基本启动子活性的顺式作用元件,探讨ezrin基因在HeLa细胞的表达调控机制。方法采用碱基定点突变实验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系统,检测在HeLa细胞中Sp1结合位点(-75/-69,相对于转录起始位点)和AP-1结... 目的鉴定HeLa细胞中调控ezrin基因基本启动子活性的顺式作用元件,探讨ezrin基因在HeLa细胞的表达调控机制。方法采用碱基定点突变实验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系统,检测在HeLa细胞中Sp1结合位点(-75/-69,相对于转录起始位点)和AP-1结合位点(-64/-58)对人ezrin基因基本启动子活性的影响;采用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法(EMSA)实验,检测ezrin基因基本启动子区序列与HeLa细胞核蛋白提取物的特异性结合活性。结果在HeLa细胞中,单独删除和置换Sp1结合位点或AP-1结合位点,ezrin基因基本启动子活性降低50%左右;同时置换Sp1结合位点和AP-1结合位点,启动子活性几乎完全丧失。ezrin基因基本启动子序列能够与HeLa细胞核蛋白提取物相结合。结论HeLa细胞中,Sp1结合位点和AP-1结合位点为ezrin基因基本启动子区的重要转录调控元件,有可能存在某种转录因子与之结合,激活ezrin基因转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ZRIN基因 基本启动子 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 定点突变 荧光素酶活性检测
下载PDF
siRNA干扰ERK1/2表达对食管癌细胞ezrin基因的转录调控作用
11
作者 高书颖 李恩民 +2 位作者 陆晓峰 杜则澎 许丽艳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91-494,共4页
目的检测siRNA干扰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基因表达对ezrin基因的转录调控作用,探讨食管癌细胞ezrin基因的表达调控机制。方法采用定量RT-PCR技术,检测转染ERK1/2siRNA对食管癌EC109细胞ERK1/2和ezrin基因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采用双... 目的检测siRNA干扰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基因表达对ezrin基因的转录调控作用,探讨食管癌细胞ezrin基因的表达调控机制。方法采用定量RT-PCR技术,检测转染ERK1/2siRNA对食管癌EC109细胞ERK1/2和ezrin基因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系统,检测siRNA干扰ERK1/2表达对EC109细胞ezrin基因启动子活性的影响。结果在食管癌EC109细胞中,转染ERK1/2siRNA,降低ERK1/2和ezrin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以及ezrin基因启动子活性。结论 ERK1/2对食管癌细胞ezrin基因的转录具有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ZRIN基因 食管癌细胞 定量RT-PCR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1/2 荧光素酶活性检测
下载PDF
人WDR79基因启动子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潮 何小杨 +3 位作者 莫淑芳 戴京 张欣宇 陈慧 《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第3期31-34,55,共5页
人WDR79是一种重要的支架蛋白,在端粒酶组装、卡哈尔体(Cahar body)形成和DNA损伤修复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采用PCR扩增技术获得人WDR79基因启动子上游DNA序列,构建人WDR79基因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pGL3-WDR79-promoter;通过... 人WDR79是一种重要的支架蛋白,在端粒酶组装、卡哈尔体(Cahar body)形成和DNA损伤修复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采用PCR扩增技术获得人WDR79基因启动子上游DNA序列,构建人WDR79基因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pGL3-WDR79-promoter;通过双酶切、琼脂糖凝胶电泳、DNA测序和荧光素酶活性测定等实验手段,验证质粒pGL3-WDR79-promoter构建的正确性及其表达活性。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讨人WDR79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奠定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DR79 启动子克隆 荧光素酶活性检测
下载PDF
miR-20a-5p调控成骨细胞分化相关靶基因的筛选及靶向关系验证
13
作者 李亚冲 刘颖 朱恩东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20年第3期204-208,共5页
目的:筛选miR-20a-5p调控成骨分化的靶基因,深入研究miR-20a-5p调控成骨分化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靶基因预测软件预测miR-20a-5p的靶基因,将靶基因的3′UTR及点突变序列插入荧光素酶或绿色荧光蛋白(GFP)报告载体中,并与miR-20a-5p的模... 目的:筛选miR-20a-5p调控成骨分化的靶基因,深入研究miR-20a-5p调控成骨分化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靶基因预测软件预测miR-20a-5p的靶基因,将靶基因的3′UTR及点突变序列插入荧光素酶或绿色荧光蛋白(GFP)报告载体中,并与miR-20a-5p的模拟物或阴性对照共转染HEK-293T细胞,通过双荧光素酶实验和GFP抑制实验检测荧光素酶活性及GFP阳性细胞比例,确定miR-20a-5p与靶基因的靶向关系。结果:通过生物信息学预测到Smad7是miR-20a-5p的靶基因,miR-20a-5p在不同物种的Smad7基因3′UTR区都有保守的结合种子序列;荧光素酶、GFP报告基因及点突变载体经PCR及测序鉴定均正确;双荧光素酶活性检测结果显示:miR-20a-5p显著降低Smad73′UTR报告基因载体的荧光素酶活性;GFP抑制实验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miR-20a-5p可以显著降低GFP阳性细胞的比例。结论:miR-20a-5p可以直接靶作用于Smad73′UTR的种子序列,提示其可能通过直接靶向Smad7基因来发挥促进成骨分化的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S miR-20a-5p SMAD7 荧光素酶活性检测 GFP抑制检测
下载PDF
靶向鸡Stra8基因的miRNA预测及鉴定
14
作者 王颖洁 左其生 +8 位作者 张良良 张文慧 金晶 王飞 纪艳芹 靳锴 何娜娜 李碧春 张亚妮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29-736,共8页
为克隆如皋黄鸡Stra8基因的3’UTR,寻找靶向Stra8基因的microRNA(miRNA),以鸡精原干细胞的c DNA为模板,根据NCBI数据库Stra8的CDS序列设计引物,通过3’RACE技术克隆Stra8基因的3’UTR,并构建相应的荧光素酶表达载体和突变载体;利用生物... 为克隆如皋黄鸡Stra8基因的3’UTR,寻找靶向Stra8基因的microRNA(miRNA),以鸡精原干细胞的c DNA为模板,根据NCBI数据库Stra8的CDS序列设计引物,通过3’RACE技术克隆Stra8基因的3’UTR,并构建相应的荧光素酶表达载体和突变载体;利用生物学预测软件对靶向Stra8 3’UTR的miRNA进行预测,选择评分最高的miRNA进行慢病毒载体构建;以pRL-TK为内参,分别将miRNA与Stra8 3’UTR荧光素酶表达载体和突变载体共转染DF-1细胞,利用双荧光素酶基因报告系统对miRNA进行活性检测。结果表明,采用3’RACE技术成功克隆Stra8基因的3’UTR;Targetscan生物在线软件预测到靶向Stra8基因的4个特异性较高的miRNA,并成功构建其相应的慢病毒载体;双荧光素酶活性检测结果显示,gga-miR-1a、gga-miR-31、ggamiR-218均可通过3’UTR序列抑制Stra8基因的表达,其中gga-miR-31抑制效果最佳。该结果可为后续深入探讨gga-miR-31介导调控的Stra8基因在雄性生殖细胞分化中的调控网络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NA Stra8 gga-miR-31 荧光素酶活性检测系统
下载PDF
人干扰素调节因子3基因启动子的初步鉴定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华国 任伟 +1 位作者 陆超 周国平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32-736,共5页
目的克隆并鉴定人干扰素调节因子3(IRF3)基因启动子,为进一步研究其转录调控机制奠定基础。方法用BLAST分析软件进行序列比较和同源分析不同种系IRF3启动子序列,以人类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PCR定向克隆和酶切亚克隆策略,构建了覆... 目的克隆并鉴定人干扰素调节因子3(IRF3)基因启动子,为进一步研究其转录调控机制奠定基础。方法用BLAST分析软件进行序列比较和同源分析不同种系IRF3启动子序列,以人类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PCR定向克隆和酶切亚克隆策略,构建了覆盖IRF3基因5’侧翼区转录起始位点上游1kb区域的一系列IRF3启动子虫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重组体并瞬时转染宫颈癌HeLa细胞,用虫荧光素酶检测报告基因启动子的活性。结果在人、小鼠的IRF3推断的启动子区域进行同源比较发现,推断的E2F和GATA-1高度进化保守;启动子活性分析表明,IRF3启动子区域定位于主要转录起始位点区域前111~167bp的区域内。采用转录因子结合位点预测分析软件分析表明,该区域内存在E2F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结论-167~111bp区存在IRF3启动子的核心调控元件,转录因子E2F可能参与IRF3的转录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调节因子3(IRF3) 荧光素酶活性检测 启动子鉴定 转录调控
原文传递
MUC1黏蛋白启动子的克隆及在胰腺癌Panc-1细胞中的转录活性
16
作者 潘耀振 孙诚谊 +4 位作者 詹磊 张浩 田舍 张宏 姜楠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7-141,共5页
目的 克隆MUC1黏蛋白启动子,研究MUC1启动子在人类胰腺癌细胞株Panc-1细胞和人类宫颈癌细胞株Hela细胞中的转录活性.方法 采用巢式PCR扩增MUC1启动子片段并酶切连接至含有EGFP报告基因的pEGFP-N1载体中构建质粒pEGFP-MUC1-N1,采用基因... 目的 克隆MUC1黏蛋白启动子,研究MUC1启动子在人类胰腺癌细胞株Panc-1细胞和人类宫颈癌细胞株Hela细胞中的转录活性.方法 采用巢式PCR扩增MUC1启动子片段并酶切连接至含有EGFP报告基因的pEGFP-N1载体中构建质粒pEGFP-MUC1-N1,采用基因重组方法将MUC1启动子片段及EGFP报告基因构建于pShuttle质粒上形成pShuttle-MUC1-EGFP质粒.通过脂质体共转染人胰腺癌细胞株Panc-1和人宫颈癌细胞株Hela.使用荧光素酶检测系统(Luciferase assay system)测定细胞的荧光素酶活性,通过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检测MUC1启动子在Panc-1细胞中的特异转录活性.结果 成功克隆出MUC1启动子,双酶切、PCR检测和DNA测序证实pEGFPMUC1-N1、pShuttle-MUC1-EGFP载体构建成功.重组报告载体荧光素酶活性显著升高(t=18.975,P =0.001).经pEGFPMUC1-N1、pShuttleMUC 1-EGFP质粒转染后MUC1启动子在Panc-1细胞中的转录活性为阳性对照CMV启动子活性的69.6%及63.6%,明显高于Hela细胞中的4.2%及3.7%,在胰腺癌细胞中具有较高特异性,且在胰腺癌细胞中的活性明显高于阴性对照pGL3-Basic的0.093%.结论 MUC1启动子在淋巴瘤细胞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可以作为胰腺癌细胞基因转染的肿瘤特异性启动子使用.此研究为进一步运用MUC1启动子在基因水平靶向治疗胰腺癌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MUC1启动子 荧光素酶活性检测
原文传递
PLAGL2对TTF-1结合SP-C基因启动子能力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邓飞涛 葛凉芳 +2 位作者 杨昀 李彦旭 柴新群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4期262-266,共5页
目的研究甲状腺转录因子-1(thyroid transcription factor1,TTF-1)对表面活性蛋白C(pulmonary surfactant—asso—ciated protein C,SP-C)基因启动子的调控作用及多形性腺瘤样基因2(pleiomorphic adenoma gene like-2,PLAGL2)... 目的研究甲状腺转录因子-1(thyroid transcription factor1,TTF-1)对表面活性蛋白C(pulmonary surfactant—asso—ciated protein C,SP-C)基因启动子的调控作用及多形性腺瘤样基因2(pleiomorphic adenoma gene like-2,PLAGL2)对TTF-1结合SP-C基因启动子能力影响。方法应用体外细胞共转染后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活性值检测技术研究TTF-1对SP-C基因启动子转录活性的调控及PLAGL2的影响作用:利用凝胶电泳迁移实验(EMSA)研究TTF-1对SP-C基因启动子靶点的结合及PLAGL2的影响作用:应用实时荧光PCR技术检测PLAGL2、TTF-1、SP—C在人胚肺和成熟小鼠肺Ⅱ型上皮细胞中mRNA水平。结果TTF-1明显提高SP—C基因启动子荧光素酶活性值(P〈0.01)。而共转染PLAGL2后则明显降低SP—C基因启动子荧光素酶活性值(P〈0.01);TTF-1能与同位素标记的SP—C基因启动子片段结合形成TTF-1-SP-CDNA蛋白复合物,PLAGL2则明显降低该蛋白复合物形成;TTF-1、SP-C基因mRNA水平随胚肺孕周逐渐升高,PLAGL2基因mRNA水平随胚肺孕周逐渐减少。结论在肺Ⅱ型细胞中TTF-1对SP—C基因表达具有促进作用,PLAGL2则对该作用产生明显抑制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形性腺瘤样基因2 甲状腺转录因子-1 SP-C基因启动子 荧光素酶活性检测 凝胶电泳迁移实验 实时荧光PCR
原文传递
PLAGL2、TTF-1对SP-C基因启动子的共同调控作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邓飞涛 柴新群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5期3576-3579,共4页
目的:探讨多形性腺瘤样基因2(PLAGL2)和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对表面活性蛋白C(SP-C)基因启动子的共同调控作用。方法:应用定点诱变技术和体外细胞共转染后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活性值检测技术研究PLAGL2、TTF-1对SP-C基因启动子表达活性... 目的:探讨多形性腺瘤样基因2(PLAGL2)和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对表面活性蛋白C(SP-C)基因启动子的共同调控作用。方法:应用定点诱变技术和体外细胞共转染后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活性值检测技术研究PLAGL2、TTF-1对SP-C基因启动子表达活性的影响及相互作用;应用实时荧光PCR技术检测PLAGL2、TTF-1及SP-C在人胚肺和成熟小鼠肺Ⅱ型上皮细胞中的表达。结果: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活性值检测结果显示TTF-1、PLAGL2共转染后所测SP-C基因启动子荧光素酶活性值明显低于PLAGL2共转染后SP-C基因启动子的活性值(P<0.01);SP-C基因启动子野生型质粒转染后的荧光素酶活性值明显低于其突变体质粒转染后的活性值(P<0.005);实时荧光PCR检测结果显示,PLAGL2基因的表达水平随胚肺发育成熟而逐渐减少,TTF-1和SP-C基因的表达水平则逐渐增高。结论:在肺Ⅱ型细胞中,PLAGL2和TTF-1对SP-C基因共同调控的过程中体现出一种动态平衡、相互抑制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GL2 TTF-1 SP—C基因启动子 定点诱变PCR 荧光素酶活性检测 实时荧光PCR
原文传递
人EPHB2基因启动子的初步鉴定
19
作者 付涛 李鹏 +6 位作者 王晗知 易维京 杨明珍 张竹君 杨艳 刘宝华 胡川闽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3期235-239,共5页
目的为进一步研究人EPHB2基因的表达调控机制,初步鉴定、分析该基因的启动子。方法在对人EPHB2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的基础上,在EPHB2基因的转录起始位点已明确的前提下,克隆了该基因的5′侧翼区,并对该区进行功能分析,分别构建了5种含... 目的为进一步研究人EPHB2基因的表达调控机制,初步鉴定、分析该基因的启动子。方法在对人EPHB2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的基础上,在EPHB2基因的转录起始位点已明确的前提下,克隆了该基因的5′侧翼区,并对该区进行功能分析,分别构建了5种含不同长度启动子序列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表达质粒,将它们瞬时转染293细胞,检测其荧光素酶活性。结果EPHB2的5′侧翼区的-138~+83区域的启动子活性不高,而从-425~+83开始显著升高,-1174~+83区域的启动子活性又出现明显降低。结论人EPHB2基因启动子的较小区域位于其5′侧翼区的-425~-139区域。另外,在-1174~-970区域可能存在着沉默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HB2基因 荧光素酶活性检测 基因表达与调控
原文传递
TAP26磷酸化对SP-C基因表达调控影响的研究
20
作者 邓飞涛 叶伦 柴新群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1期4443-4446,共4页
目的:探讨TTF-1相关蛋白26(TAP26)磷酸化位点对SP-C基因表达调控的影响。方法:采用定点诱变PCR技术产生TAP26的4个磷酸化位点突变体TAP26(S48→A48)、TAP26(S66→A66)、TAP26(T167S168→V167A168)、TAP26(T219→V219);通过体外细胞共转... 目的:探讨TTF-1相关蛋白26(TAP26)磷酸化位点对SP-C基因表达调控的影响。方法:采用定点诱变PCR技术产生TAP26的4个磷酸化位点突变体TAP26(S48→A48)、TAP26(S66→A66)、TAP26(T167S168→V167A168)、TAP26(T219→V219);通过体外细胞共转染后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活性值检测技术研究野生型TAP26及其4个突变体质粒对SP-C基因启动子表达活性的影响。结果: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活性值检测结果显示,分别与共转染野生型TAP26和其它3个突变体质粒相比较,共转染TAP26(S66→A66)突变体质粒的荧光素酶活性值最低,经统计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9)。结论:TAP26磷酸化对促进SP-C基因表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TAP-26的S66位点则是与TTF-1相互作用从而共同调控SP-C基因表达的一个关键PKC磷酸化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P26 TTF-1 SP-C基因启动子 定点诱变PCR 荧光素酶活性检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