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扰动状态概念的砂土-混凝土桩接触面荷载传递模型研究
1
作者 邓煜晨 陈琛 +2 位作者 杨奇 冷伍明 徐方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50-561,共12页
基于扰动状态概念理论,考虑砂土密实度对扰动函数的影响,建立混凝土桩-砂土接触面荷载传递模型。用混凝土板表征桩侧粗糙度效应,采用大型直剪仪开展不同密实度的砂土-混凝土桩接触面力学行为的试验模拟,研究砂土密实度对混凝土桩-砂土... 基于扰动状态概念理论,考虑砂土密实度对扰动函数的影响,建立混凝土桩-砂土接触面荷载传递模型。用混凝土板表征桩侧粗糙度效应,采用大型直剪仪开展不同密实度的砂土-混凝土桩接触面力学行为的试验模拟,研究砂土密实度对混凝土桩-砂土接触面的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分析接触面模型初始剪切系数、模型扰动参数(A和Z)对桩-砂土接触面荷载传递模型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混凝土桩-砂土接触面易呈现应变软化,在低法向应力条件下,混凝土桩-密砂接触面的应变软化程度最大。2)模型扰动参数Z在数值上近似等于孔隙比。模型扰动参数A越大,砂土与混凝土桩接触面的软化显著程度越大。参数A随着密实度增大而增大。随着法向应力增大,密砂的扰动参数A呈近似线性衰减,松砂和中密砂的扰动参数A近似呈双折线衰减。3)初始剪切系数k_s随着法向应力增大而增大,密实度越大,增速越快。4)基于扰动状态概念的桩-砂土接触面荷载传递模型可靠、参数的物理意义明确且易确定,能很好地表征桩-砂土接触面的应变软化及硬化等力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实度 桩-砂土接触面 荷载传递模型 扰动状态概念
下载PDF
基桩竖向荷载传递模型及承载力研究 被引量:27
2
作者 赵明华 何俊翘 +1 位作者 曹文贵 吴鸣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7-42,共6页
通过对桩侧荷载传递机理的分析,建立出一种改正的能综合考虑实际工程中桩周土体加工软化和加工硬化等不同性状、桩侧阻的深度效应、不同桩侧土类以及不同成桩工艺等因素影响的桩侧阻、桩端阻荷载传递模型.以荷载传递解析法为基础,分别... 通过对桩侧荷载传递机理的分析,建立出一种改正的能综合考虑实际工程中桩周土体加工软化和加工硬化等不同性状、桩侧阻的深度效应、不同桩侧土类以及不同成桩工艺等因素影响的桩侧阻、桩端阻荷载传递模型.以荷载传递解析法为基础,分别考虑桩顶沉降处于弹性、弹塑性或塑性等状态,导出了以桩顶沉降量控制基桩竖向承载力的一系列公式,并开发出相应的计算程序,由此可通过控制桩顶沉降量来确定基桩的桩顶竖向承载力.将该计算方法用于某工程现场静载荷试桩对比分析,理论与实测结果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桩 侧阻 桩顶沉降量 竖向荷载 竖向承载力 荷载传递机理 荷载传递模型 中桩 改正 控制桩
下载PDF
自平衡试桩荷载传递模型及荷载–沉降曲线转换方法改进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朱向荣 汪胜忠 +1 位作者 叶俊能 王文军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717-1721,共5页
通过分析自平衡试桩数据,提出了注浆前后荷载传递函数模型。对自平衡荷载–沉降曲线转换方法中的"精确转换法"进行了改进,考虑了土体连续性对桩顶沉降的影响。通过工程实例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土体连续性对... 通过分析自平衡试桩数据,提出了注浆前后荷载传递函数模型。对自平衡荷载–沉降曲线转换方法中的"精确转换法"进行了改进,考虑了土体连续性对桩顶沉降的影响。通过工程实例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土体连续性对超长桩桩顶沉降影响较大,考虑土体连续性时的极限承载力比不考虑土体连续性时小,改进的方法偏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平衡试桩 后注浆 荷载传递模型 土体连续性 超长桩
下载PDF
一种新的超长桩荷载传递模型 被引量:7
4
作者 姚文娟 蔡晨雨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2期783-787,共5页
超长桩桩侧摩阻力出现软化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针对超长桩出现的侧摩阻力软化现象,提出了一种新的双曲荷载传递函数,该传递函数充分考虑了桩土相互作用的非线性特性和软化特性。依据新的荷载传递函数,利用FORTRAN语言编写了UMAT子程... 超长桩桩侧摩阻力出现软化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针对超长桩出现的侧摩阻力软化现象,提出了一种新的双曲荷载传递函数,该传递函数充分考虑了桩土相互作用的非线性特性和软化特性。依据新的荷载传递函数,利用FORTRAN语言编写了UMAT子程序。通过实例计算,对比了现场试验数据、ABAQUS自带接触对的计算结果和ABAQUS应用文中子程序后的计算结果,结果表明ABAQUS应用文中子程序计算所得的桩顶Q-s曲线、桩侧摩阻力分布曲线和桩侧摩阻力与桩土相对位移关系曲线都与现场试验数据更加吻合,证明文中提出的荷载传递函数可以有效地模拟超长桩桩土相互作用的非线性特性和软化特性,并且对超长桩承载力的估算更加合理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载传递模型 侧摩阻力软化 程序的二次开发
下载PDF
考虑超固结比与泊松效应的荷载传递模型 被引量:2
5
作者 欧明喜 戴志峰 +1 位作者 陈颖辉 丁祖德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01-108,共8页
为了分析超固结状态及泊松效应对砂土-管桩界面剪切特性的影响,在传统双曲线荷载传递模型的基础上,采用考虑超固结比的侧向土压力系数,计入由泊松效应引起的侧向土压力增加值,建立能同时考虑砂土超固结比及管桩泊松效应的界面荷载传递模... 为了分析超固结状态及泊松效应对砂土-管桩界面剪切特性的影响,在传统双曲线荷载传递模型的基础上,采用考虑超固结比的侧向土压力系数,计入由泊松效应引起的侧向土压力增加值,建立能同时考虑砂土超固结比及管桩泊松效应的界面荷载传递模型,对其可靠性进行验证。通过算例对极限摩阻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超固结比从1.0增大到3.0,抗压桩和抗拔桩极限摩阻力近似呈线性增大,抗压桩提高约83.6%,抗拔桩提高约92.9%;泊松比从0.1增大到0.3,抗压桩极限摩阻力呈线性增大,提高约3.5%;抗拔桩极限摩阻力呈线性减小,降低约3.6%;桩土模量比从300增大到1 500,抗压桩极限摩阻力降低约7.6%;抗拔桩极限摩阻力提高约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土 管桩 超固结比 泊松效应 荷载传递模型
下载PDF
超长灌注桩竖向荷载传递模型及其承载力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何俊翘 杨明辉 赵明华 《中外公路》 2004年第4期66-69,共4页
针对超长灌注桩所处土层的特点 ,提出三折线统一荷载传递模型 ,该模型综合考虑了桩周土体的加工软化和加工硬化等不同情况以及桩的深度效应 ,并以该模型为基础 ,采用位移协调法推导出了以桩顶沉降量控制基桩竖向承载力的一系列公式 ,开... 针对超长灌注桩所处土层的特点 ,提出三折线统一荷载传递模型 ,该模型综合考虑了桩周土体的加工软化和加工硬化等不同情况以及桩的深度效应 ,并以该模型为基础 ,采用位移协调法推导出了以桩顶沉降量控制基桩竖向承载力的一系列公式 ,开发了相应的计算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超长灌注桩 竖向承载力 荷载传递模型 位移协调法
下载PDF
基于广义荷载传递模型的单桩荷载—沉降关系统一计算方法
7
作者 卢永全 陈尚平 高育和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85-88,共4页
本文通过对己有各种单桩荷载-沉降的计算方法的总结、研究,基于桩侧与桩端的广义荷载传递模型,引入混凝土的Rusch模型以考虑高荷载水平作用下桩身混凝土的弹塑性性状,建立了桩基荷载-沉降关系的统一计算方法。该解法能反映桩基加荷全过... 本文通过对己有各种单桩荷载-沉降的计算方法的总结、研究,基于桩侧与桩端的广义荷载传递模型,引入混凝土的Rusch模型以考虑高荷载水平作用下桩身混凝土的弹塑性性状,建立了桩基荷载-沉降关系的统一计算方法。该解法能反映桩基加荷全过程的承载性状,使基于荷载传递法的单桩荷载-沉降关系计算方法得到完善和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基 广义荷载传递模型 层状地基 Rusch模型 荷载-沉降关系
下载PDF
基于扰动状态概念的桩-土接触面荷载传递模型 被引量:2
8
作者 贾羽 张家生 +1 位作者 张飞 廖湘英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775-1781,共7页
基于扰动状态概念(DSC),假定桩-土接触面单元中相对完整(RI)状态部分的抗剪强度服从线弹性理论,完全调整(FA)状态部分的抗剪强度服从理想塑性理论,进而建立桩-土接触面荷载传递模型.针对桩-土接触面进行了大型直剪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桩... 基于扰动状态概念(DSC),假定桩-土接触面单元中相对完整(RI)状态部分的抗剪强度服从线弹性理论,完全调整(FA)状态部分的抗剪强度服从理想塑性理论,进而建立桩-土接触面荷载传递模型.针对桩-土接触面进行了大型直剪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桩-红黏土接触面剪切过程中,接触面表现出应变软化特性,且随着法向应力的增加,软化现象越明显;桩-粉质黏土接触面剪切过程中,接触面表现出轻微应变硬化特性.利用桩-土接触面荷载传递模型计算得到的剪切应力-剪切位移曲线(τ-s曲线)与直剪试验得到的τ-s曲线吻合较好,验证了基于DSC的桩-土接触面荷载传递模型具有较好的准确性与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扰动状态概念(DSC) 桩-土接触面 荷载传递模型 τ-s曲线 大型直剪试验
下载PDF
考虑软化效应的桩侧非线性荷载传递模型
9
作者 周恒 《山西建筑》 2016年第9期79-80,共2页
在现有荷载传递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单桩简化的非线性荷载传递模型,并介绍了该模型的特点,采用矩阵位移法进行程序编写,计算了某工程现场试桩试验,将计算结果和现场观测数据进行对比,发现能够较好的吻合。
关键词 桩基础 荷载传递模型 承载力 位移
下载PDF
改进的桩土界面荷载传递双曲线模型及其在单桩负摩阻力时间效应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69
10
作者 陈仁朋 周万欢 +1 位作者 曹卫平 陈云敏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24-830,共7页
桩土界面荷载传递模型对预测桩的承载变形性状有重要影响。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改进了反应桩土界面荷载传递性状的双曲线模型。改进后的模型可以描述随着地基土的固结,桩侧土初始剪切刚度随时间增长及桩土界面的加载、卸载... 桩土界面荷载传递模型对预测桩的承载变形性状有重要影响。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改进了反应桩土界面荷载传递性状的双曲线模型。改进后的模型可以描述随着地基土的固结,桩侧土初始剪切刚度随时间增长及桩土界面的加载、卸载循环剪切特性。利用该模型分析了大面积堆载下,在桩顶作用大小不同的竖向荷载以及桩侧土达到不同固结度时再施加桩顶荷载情况下,桩身摩阻力的发展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地基土的固结,桩身中性点位置处于一个变化过程中,桩顶作用的荷载大小不同,桩身中性点位置也不同;地基土固结一段时间后再打桩能减小桩侧负摩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桩 桩土界面荷载传递模型 负摩阻力 固结
下载PDF
考虑温度影响的能源桩桩–土界面荷载传递模型 被引量:10
11
作者 骆湘勤 刘干斌 +2 位作者 郑言东 钱峰 周敏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71-179,共9页
为深入揭示温度对能源桩力学特性的影响,考虑能源桩桩–土界面法向温度应力增量对初始剪切刚度的影响,对传统桩–土界面荷载传递双曲线模型进行修正,并通过合理假设桩身及桩周土中温度场分布,计算得到桩–土界面法向温度应力,建立考虑... 为深入揭示温度对能源桩力学特性的影响,考虑能源桩桩–土界面法向温度应力增量对初始剪切刚度的影响,对传统桩–土界面荷载传递双曲线模型进行修正,并通过合理假设桩身及桩周土中温度场分布,计算得到桩–土界面法向温度应力,建立考虑温度影响的桩–土界面荷载传递模型。同时,选取宁波地区典型软黏土开展不同温度下能源桩承载力特性模型试验,将计算结果与模型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升温有助于提高能源桩单桩的承载力;桩周土温度、Q-s曲线计算结果与实测值较为一致,验证了能源桩桩–土界面荷载传递模型的合理性;能源桩运行使得桩、土体温度升高,桩、土之间的法向应力增大,相同条件下能源桩上部(0.7 m以上)桩侧摩阻力随温度的升高(30℃→45℃→60℃)有一定的增大,发挥充分,下部反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基础 能源桩 桩-土界面 荷载传递模型 侧摩阻力
原文传递
上海软土地基长桩荷载传递新模型 被引量:6
12
作者 裴捷 水伟厚 曹晖 《工业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50-54,49,共6页
在荷载传递解析法的基础上,针对上海软土地基中的长桩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全面的荷载传递模型。该模型不仅实现了加工软化型土和硬化型土模型的统一,可反映桩土之间产生的滑移和摩阻力的退化,而且可反映桩侧摩阻力和桩侧阻力的异步发挥现象... 在荷载传递解析法的基础上,针对上海软土地基中的长桩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全面的荷载传递模型。该模型不仅实现了加工软化型土和硬化型土模型的统一,可反映桩土之间产生的滑移和摩阻力的退化,而且可反映桩侧摩阻力和桩侧阻力的异步发挥现象,对进一步研究桩基荷载传递机理具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载传递 模型 滑移 摩阻力 异步发挥 荷载传递模型 软土地基 模型 长桩 上海
下载PDF
确定嵌岩灌注桩竖向承载力的荷载传递法 被引量:17
13
作者 赵明华 杨明辉 +1 位作者 曹文贵 陈昌富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1398-1402,共5页
以荷载传递解析法研究嵌岩灌注桩桩周及桩底荷载传递性状,并针对实际工程中桩周土体的加工软化和加工硬化型土的不同情况,建立了各种土体与岩层的荷载传递统一模型。对于桩端荷载传递机理,考虑嵌岩灌注桩桩端沉渣的影响,采用桩端阻三折... 以荷载传递解析法研究嵌岩灌注桩桩周及桩底荷载传递性状,并针对实际工程中桩周土体的加工软化和加工硬化型土的不同情况,建立了各种土体与岩层的荷载传递统一模型。对于桩端荷载传递机理,考虑嵌岩灌注桩桩端沉渣的影响,采用桩端阻三折线模型。在此基础上,充分考虑桩侧土(岩)与桩端岩层阻力的发挥程度,导出了桩顶沉降量与桩顶荷载之间的关系式,由此可通过控制桩顶沉降量来确定嵌岩灌注桩的桩顶竖向承载力。最后,以试桩结果检验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力学 桩基础 嵌岩灌注桩 荷载传递模型 桩顶沉降量
下载PDF
考虑桩土界面相对位移与界面外土体剪切变形抗拔桩荷载传递分析 被引量:13
14
作者 陈昌富 黎玉琪 《公路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5-39,共5页
传统理论分析方法在分析桩体荷载位移关系时,都存在各自不同的缺陷。剪切位移法假定桩土界面不产生相对滑移,荷载传递法的分析计算是基于一种表征桩侧摩阻力与桩体总位移关系的桩土荷载传递模型之上,但事实上桩侧摩阻力是由桩土界面相... 传统理论分析方法在分析桩体荷载位移关系时,都存在各自不同的缺陷。剪切位移法假定桩土界面不产生相对滑移,荷载传递法的分析计算是基于一种表征桩侧摩阻力与桩体总位移关系的桩土荷载传递模型之上,但事实上桩侧摩阻力是由桩土界面相对滑移产生的。通过对抗拔桩变形模式进行分析发现,桩体总位移可以分为桩土界面相对位移与桩土界面外土体位移两部分。因此,通过建立一种表征桩侧摩阻力与桩土界面相对位移关系的桩土界面荷载传递模型,结合使用桩土界面荷载传递原理与剪切位移法对两部分位移量进行计算,从而得到了不同荷载作用下桩体总位移。通过与工程实例进行对比,证明了本方法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载传递模型 桩周土位移 弹塑性模型 剪切位移法
下载PDF
柔性基础下等芯型水泥土复合桩荷载传递特性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昌富 陈苏淑 +1 位作者 朱世民 蔡焕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2-160,共9页
为探讨柔性基础下等芯型水泥土复合桩的荷载传递规律,首先深入分析了它在竖向荷载作用时的受力变形模式,并基于试验研究成果,引入双指数函数型荷载传递模型刻画芯桩-水泥土界面的剪切软化过程,同时引入理想弹塑性荷载传递模型描述水泥土... 为探讨柔性基础下等芯型水泥土复合桩的荷载传递规律,首先深入分析了它在竖向荷载作用时的受力变形模式,并基于试验研究成果,引入双指数函数型荷载传递模型刻画芯桩-水泥土界面的剪切软化过程,同时引入理想弹塑性荷载传递模型描述水泥土-土界面的剪切变形特性;然后将桩划分为若干个单元体,基于荷载传递法,建立了芯桩、水泥土桩、桩周土之间的荷载传递分析模型,导出了各部分单元体应力与变形计算递推公式;再采用迭代计算法,构建了芯桩、水泥土桩和桩周土的轴力、侧摩阻力以及界面相对位移的计算流程,从而提出了一种柔性基础下等芯型水泥土复合桩的荷载传递规律分析计算方法;最后,通过与现场试验结果和工程案例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可靠性,同时基于计算结果分析得到了柔性基础下等芯型水泥土复合桩的侧摩阻力和轴力分布规律.研究成果可为柔性基础下等芯型水泥土复合桩的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载传递 荷载传递模型 双指数函数模型 理想弹塑性模型
下载PDF
多层地基中超长桩荷载传递机理的非线性计算方法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兴波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74-478,共5页
目前超长桩的理论远远落后于实践,分析超长桩的受力性能,提出合理的承载力计算模式及相应的计算参数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论文基于超长桩试验资料,提出与超长桩桩侧土工作性状相适应的弹性-软化-稳定三阶段荷载传递模型;桩端采用双曲... 目前超长桩的理论远远落后于实践,分析超长桩的受力性能,提出合理的承载力计算模式及相应的计算参数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论文基于超长桩试验资料,提出与超长桩桩侧土工作性状相适应的弹性-软化-稳定三阶段荷载传递模型;桩端采用双曲线荷载传递模型模拟土的非线性变形特性;桩身引入混凝土的Rusch模型,以考虑高荷载水平作用下超长桩桩身混凝土的弹塑性性状。通过桩身任意处微段竖向受力平衡,建立考虑桩身混凝土弹塑性关系的桩土体系荷载传递基本方程,在综合考虑桩侧土软化稳定和桩端土非线形的基础上得到与超长桩工作性状相适应的层状地基中超长桩荷载传递分析方法,并根据模型编制了相应的C语言程序进行实例分析。计算得到的荷载-沉降曲线与实测的曲线吻合较好。本文方法适用于计算多层地基中超长桩的沉降和极限承载力,也可用于分析层状地基中超长桩的荷载传递规律。经过对工程实例的计算与实测对比分析,证明该法简单、可靠,且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长桩 三阶段荷载传递模型 多层地基 侧阻软化 Rusch模型
下载PDF
热-力耦合下能源桩沉降和荷载传递特性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路乐乐 赵少飞 +1 位作者 易海洋 张泽朋 《华北科技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107-113,共7页
在热—力耦合下,能源桩荷载传递及其沉降规律是能源桩的研究热点。通过FLAC 3D有限差分软件研究能源桩在冬季运行工况下的沉降和荷载传递特性,并用London试验验证数值计算结果的合理性和正确性。通过研究温度对桩身轴力以及桩体和桩侧... 在热—力耦合下,能源桩荷载传递及其沉降规律是能源桩的研究热点。通过FLAC 3D有限差分软件研究能源桩在冬季运行工况下的沉降和荷载传递特性,并用London试验验证数值计算结果的合理性和正确性。通过研究温度对桩身轴力以及桩体和桩侧土体的沉降的影响,发现热—力耦合作用下桩体的轴力大于仅荷载作用时;桩体因自身温度升高而膨胀,桩体的上半部分相对于桩侧土体向上运动,桩体的下半部分相对于桩侧土体向下移动,使得桩体顶部的沉降量减小,热—力耦合作用下桩侧土体的沉降量小于仅荷载作用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桩 热—力耦合 桩土界面 沉降量 荷载传递模型
下载PDF
竖向荷载作用下桩基荷载传递计算方法
18
作者 宋炎 张春 《中国港湾建设》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10,共4页
通过对己有各种单桩计算方法的研究总结,建立了单桩计算新理论。该理论与以往基于荷载传递法的单桩计算方法相比,做了如下改进:(1)桩侧与桩端采用广义荷载传递模型;(2)引入混凝土的Rusch模型以考虑高荷载水平作用下桩身混凝土的弹塑性性... 通过对己有各种单桩计算方法的研究总结,建立了单桩计算新理论。该理论与以往基于荷载传递法的单桩计算方法相比,做了如下改进:(1)桩侧与桩端采用广义荷载传递模型;(2)引入混凝土的Rusch模型以考虑高荷载水平作用下桩身混凝土的弹塑性性状;(3)耦合Mindlin解答以考虑桩侧摩阻力在桩端处产生的桩端位移。因此该单桩荷载-沉降关系计算方法在理论上更趋完善,使基于荷载传递法的多层地基中单桩荷载-沉降关系计算方法得到完善和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基 广义荷载传递模型 层状地基 Rusch模型 MINDLIN解
下载PDF
基于Burgers模型的软土桩基长期沉降计算方法 被引量:6
19
作者 冯胜洋 李向阳 +2 位作者 王淑云 胡萍 陈祉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70-476,共7页
软土桩基础的沉降可能会持续几十年,其长期沉降计算一直困扰着广大岩土工程技术人员。笔者基于Burgers模型,建立了桩身和桩端的黏-弹性荷载传递模型,并以此为基础,考虑群桩效应,建立了桩-土-承台变形耦合的软土桩基长期沉降计算模型,并... 软土桩基础的沉降可能会持续几十年,其长期沉降计算一直困扰着广大岩土工程技术人员。笔者基于Burgers模型,建立了桩身和桩端的黏-弹性荷载传递模型,并以此为基础,考虑群桩效应,建立了桩-土-承台变形耦合的软土桩基长期沉降计算模型,并编制了计算程序CLPS。该计算方法能够计算多层软土桩基的长期沉降,而且适用于刚性承台和柔性承台桩基的长期沉降。使用该方法对2处软土桩基进行了长期沉降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结果与实测值较为接近,两者最大相差不超过18.8%,最小仅为4.6%;与三维有限元计算结果非常接近,两者最大相差不超过6.7%,且该方法计算效率远高于有限元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桩基 BURGERS模型 长期沉降 荷载传递模型
下载PDF
超长桩荷载-沉降关系非线性迭代计算方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武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3期22-26,共5页
基于超长桩试验资料,提出桩侧广义双曲荷载传递模型以反映桩侧土弹塑性、软化与稳定三阶段工作特性,桩端采用双曲线荷载传递模型模拟土的非线性变形特性,并引入混凝土的Rusch模型来考虑高荷载水平作用下超长桩桩身混凝土的弹塑性性状,... 基于超长桩试验资料,提出桩侧广义双曲荷载传递模型以反映桩侧土弹塑性、软化与稳定三阶段工作特性,桩端采用双曲线荷载传递模型模拟土的非线性变形特性,并引入混凝土的Rusch模型来考虑高荷载水平作用下超长桩桩身混凝土的弹塑性性状,从而建立了与超长桩工作性状相适应的层状地基中超长桩荷载传递分析理论。该理论可用于计算多层地基中超长桩的沉降和极限承载力,也可用于分析层状地基中超长桩的荷载传递规律。计算得到的荷载-沉降曲线与实测的曲线较为吻合,可作为确定桩承载力的依据,经过对工程实例的计算与实测对比分析,证明该理论可靠、方法简单,且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长桩 广义双曲荷载传递模型 层状地基 侧阻软化 Rusch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