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5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说”中国:莫言小说塑造民间文化中国形象
1
作者 杨四平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6期1-11,共11页
如何评价莫言,是一个常谈常新的价值很大的学术话题,既为重写文学史提供科学遵循,又为中外小说创作提供有益启示。然而,与莫言小说写作在国外好评如潮不同,国内对它的评价呈现劣势,乃至有人斥责它是当代中国“写作暗流”,还附带批评与... 如何评价莫言,是一个常谈常新的价值很大的学术话题,既为重写文学史提供科学遵循,又为中外小说创作提供有益启示。然而,与莫言小说写作在国外好评如潮不同,国内对它的评价呈现劣势,乃至有人斥责它是当代中国“写作暗流”,还附带批评与之关联的西方“翻译暗流”。其实,从中国国家形象建构层面上看,莫言超越了新时期之前“小说中国”宏大的百年写作模式,进而“小说”中国;莫言发现并创造了世界文学地理上的、作为中国缩影的“高密东北乡”这一独一无二的中国文学地标;莫言以游民、民间伦理、高密东北乡、盯着人写、“小说”中国、万物有灵、听觉现代性,丰沛想象力、变形视角等独家写作秘诀和小说“新传统”,超越了前辈小说与同辈小说的写作范式,为中国小说写作别立新宗且开宗立“范”。此乃莫言“‘小说’中国”所塑造的民间文化中国及其独特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言小说 小说”中国 高密东北乡 民间文化中国
下载PDF
莫言小说的家庭伦理书写研究
2
作者 万玮敏 《阴山学刊》 2024年第2期31-36,共6页
家庭一直是文学叙事的重要母题。自莫言获奖以来,学界对莫言的研究比较丰富,但对莫言作品家庭伦理书写的研究鲜少。莫言小说中的伦理失范或家庭伦理错位现象比较突出,并呈现为一种非道德化倾向。而且,莫言小说的家庭叙事及伦理书写一直... 家庭一直是文学叙事的重要母题。自莫言获奖以来,学界对莫言的研究比较丰富,但对莫言作品家庭伦理书写的研究鲜少。莫言小说中的伦理失范或家庭伦理错位现象比较突出,并呈现为一种非道德化倾向。而且,莫言小说的家庭叙事及伦理书写一直潜隐地发生着变化,从初期的“弃家”到后来的“顾家”“筑家”,莫言作品中的家庭结构趋于复杂,角色逐渐回归传统。伦理书写日渐规整的背后折射了莫言从文化焦虑到文化自信,从挑衅民族伦理到逐渐认同的心路历程。这种迁徙转变也意味着莫言找到了更好的家庭书写方式,对民族文化与道德、传统与现实等命题实现了更深入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言小说 家庭伦理书写 转变
下载PDF
突破成规一路行——莫言小说“莫言式”言说分析
3
作者 严运桂 王甜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64-69,共6页
有别于众多作家言语单纯的特点,莫言的言语方式变化多姿,不拘一格。其小说创作跨度40年,学界通常将其创作分为四个阶段:文学天赋初显阶段、文学创作“爆炸”阶段、文学成果辉煌阶段、文学回味沉静阶段。每段都有独特的突破性精彩,不沿... 有别于众多作家言语单纯的特点,莫言的言语方式变化多姿,不拘一格。其小说创作跨度40年,学界通常将其创作分为四个阶段:文学天赋初显阶段、文学创作“爆炸”阶段、文学成果辉煌阶段、文学回味沉静阶段。每段都有独特的突破性精彩,不沿袭他人,不重复自己。他以魔幻的方式来写民间,借助中国悠久的叙事传统和西方文学的技艺,语言戏谑又狂野,事物描绘既素朴且诡谲。他一方面显示“示丑”之能事,让人感到尴尬,一方面用负载了民族感情的语言来表达他对中国这片热土爱得深沉。“莫言式”言说的基本含义:突破规范,开拓疆域。莫言的“莫言式”言说,可从其言说形式与言说内容来阐述。它是一个开放的概念,将随着学界对莫言及其文本的不断研究愈加丰富和深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言小说 莫言式” 言说形式 言说内容
下载PDF
论莫言小说叙述者的价值——以《十三步》《酒国》《生死疲劳》为例
4
作者 万水 徐大威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101-107,共7页
叙述者的功能在莫言的小说《十三步》《酒国》和《生死疲劳》中已经远远超出了故事。《十三步》通过多层级叙述的设置以及大量第二人称叙述产生了主客转换的叙述效果;《酒国》通过叙述者兼小说人物“莫言”的设置,实现了对批判主体的批... 叙述者的功能在莫言的小说《十三步》《酒国》和《生死疲劳》中已经远远超出了故事。《十三步》通过多层级叙述的设置以及大量第二人称叙述产生了主客转换的叙述效果;《酒国》通过叙述者兼小说人物“莫言”的设置,实现了对批判主体的批判;《生死疲劳》通过动物叙述者的设置以及两种思想范式的矛盾冲突,探讨了叙述本身的可靠性与否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言小说 叙述者 《十三步》 《酒国》 《生死疲劳》
下载PDF
基于文化翻译视角下莫言小说英译分析
5
作者 黄敏 《今古文创》 2023年第36期111-113,共3页
莫言小说在英语世界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而葛浩文作为莫言小说英译的翻译大家,无疑是当之无愧的代表。他以追求忠实、关注读者和创造性叛逆等文化翻译观为基础,采用了一系列策略来确保莫言小说在英语世界的传播效果。本文以文化翻译视... 莫言小说在英语世界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而葛浩文作为莫言小说英译的翻译大家,无疑是当之无愧的代表。他以追求忠实、关注读者和创造性叛逆等文化翻译观为基础,采用了一系列策略来确保莫言小说在英语世界的传播效果。本文以文化翻译视角下莫言小说英译分析为主题,旨在探讨葛浩文对莫言作品的英译,并从文化翻译理论的角度进行分析。通过研究葛浩文的翻译策略,包括尊重读者、严谨翻译和考虑差异性等方面,探索如何在英译过程中充分体现莫言小说的文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翻译视角下 莫言小说 英译分析
下载PDF
身体视域与莫言小说发生学
6
作者 雷登辉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77-83,共7页
在以往研究中,域外视域(如福克纳与马尔克斯作品)和民间资源(农村生活与志怪传统)等因素对莫言小说的影响都得到重视和强调,然而艺术家创作状态有其微妙之处,仅仅依靠对作家的时代背景、阅读资源和生活经验的探讨,未必能解开莫言小说创... 在以往研究中,域外视域(如福克纳与马尔克斯作品)和民间资源(农村生活与志怪传统)等因素对莫言小说的影响都得到重视和强调,然而艺术家创作状态有其微妙之处,仅仅依靠对作家的时代背景、阅读资源和生活经验的探讨,未必能解开莫言小说创作的独特奥秘。感官化与肉身性,是莫言小说在1985年前后表现出的个性化特征。本文以身体书写为视角对莫言小说初创期(1981—1984年)与1985年前后进行对比研究,探讨身体书写在莫言小说创作发生学中的表现、地位与影响。在对身体感觉的多重书写中,莫言突破了传统现实主义再现论思维方式对其的影响,实现了个人创作的“身体转向”。经由身体书写视角,我们可以对莫言小说生成的动态过程、内在动力和影响因素进行更加细致深入的透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言小说 《红高粱家族》 身体美学 身体意识 小说发生学
下载PDF
论莫言小说中的民间信仰书写
7
作者 亓梦娇 《文学艺术周刊》 2023年第12期16-19,共4页
莫言认为“一个作家的成熟,应该是一个作家具有了自己独特的不混淆于他人的叙述腔调”[1]。由此他有意识地“大踏步撤退”[2],把小说的叙述艺术指向民间,用诙谐、讽刺、夸张的笔调建构了更贴近现实本貌且洋溢着浓郁民间信仰色彩的文学... 莫言认为“一个作家的成熟,应该是一个作家具有了自己独特的不混淆于他人的叙述腔调”[1]。由此他有意识地“大踏步撤退”[2],把小说的叙述艺术指向民间,用诙谐、讽刺、夸张的笔调建构了更贴近现实本貌且洋溢着浓郁民间信仰色彩的文学世界。从整体上看,莫言小说中的民间信仰有着丰富的呈现形态,大致可以分为自然崇拜、亡灵鬼神和非常态人物三类,而每种形态各有其叙事旨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言小说 民间信仰 自然崇拜 艺术指向 呈现形态 贴近现实 非常态 讽刺
下载PDF
鉴古为新,创变成幻——谈《聊斋志异》与莫言小说创作
8
作者 姜家琪 《内蒙古电大学刊》 2023年第2期46-49,共4页
同是生在齐鲁之地的作家蒲松龄与莫言,在小说创作方面都深受齐地文化内涵的影响,莫言作品在写作意图、创作手法、思想内涵方面体现了对《聊斋志异》的创变。莫言作品在对命运的反思和理解、运用现代视角转换以及反观生命存在价值上都包... 同是生在齐鲁之地的作家蒲松龄与莫言,在小说创作方面都深受齐地文化内涵的影响,莫言作品在写作意图、创作手法、思想内涵方面体现了对《聊斋志异》的创变。莫言作品在对命运的反思和理解、运用现代视角转换以及反观生命存在价值上都包含对《聊斋志异》的借鉴和改造,一方面反映出蒲松龄《聊斋志异》无愧为文言小说的高峰之作,成为后世小说创作的灵感和素材来源,另一方面体现了莫言作品吸纳多种小说创作经验、融合多种创作手法后,在魔幻现实主义领域形成的又一高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志异》 莫言小说 创作
下载PDF
对话·狂欢·多元意识:莫言小说的复调叙事艺术 被引量:4
9
作者 彭正生 方维保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2-167,共6页
莫言是中国当代最具"复调型的艺术思维"的小说家,他主张小说应该要有密集的思想,要有多种思想的冲突和"众声喧哗"。莫言小说复调叙事的艺术表现为:他改变了传统小说中作者控制人物的叙述姿态,建构怪诞的狂欢话语世... 莫言是中国当代最具"复调型的艺术思维"的小说家,他主张小说应该要有密集的思想,要有多种思想的冲突和"众声喧哗"。莫言小说复调叙事的艺术表现为:他改变了传统小说中作者控制人物的叙述姿态,建构怪诞的狂欢话语世界,并在矛盾和复杂的思考里赋予小说多元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言小说 复调 叙事艺术
下载PDF
复调理论与生存世界的主体间性——从巴赫金诗学看莫言小说的复调叙事 被引量:3
10
作者 周卫忠 宋丽娟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55-160,共6页
莫言以复调叙事肯定生命主体在场的内在精神与逻辑视角与巴赫金的对话思想相吻合,其创作通过人物的内心对话、现实与寓言的交融、视角的切换等方式构建了一个以平等对话为基础的主体间性生存世界,表现出生命存在本真的边界模糊与无序状... 莫言以复调叙事肯定生命主体在场的内在精神与逻辑视角与巴赫金的对话思想相吻合,其创作通过人物的内心对话、现实与寓言的交融、视角的切换等方式构建了一个以平等对话为基础的主体间性生存世界,表现出生命存在本真的边界模糊与无序状态,为小说文本的多义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亦使之成为一个多所指、多中心对话交往的主体间性话语场域,表现出鲜明的后现代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赫金诗学 莫言小说 复调叙事 主体间性
下载PDF
莫言小说中的创世纪神话 被引量:3
11
作者 孙俊杰 张学军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5期11-20,共10页
在莫言的小说中最早具有"高密东北乡"创世纪意味的是短篇小说《秋水》。《秋水》是一篇创世传奇,它以"我"这一后代视角讲述了"我爷爷"和"我奶奶"开创"高密东北乡"的壮举。与《秋水... 在莫言的小说中最早具有"高密东北乡"创世纪意味的是短篇小说《秋水》。《秋水》是一篇创世传奇,它以"我"这一后代视角讲述了"我爷爷"和"我奶奶"开创"高密东北乡"的壮举。与《秋水》几乎同时问世的《白狗秋千架》,把高密东北乡由《秋水》创世纪的传说拉进了现实生活场景。《马驹横穿沼泽》则是"高密东北乡"的创世纪神话,红马化为美丽的女子与男孩在危难中结合开创了高密东北乡的历史,呈现出更为浓郁的神秘和魔幻气息。"高密东北乡"创世纪传说和神话出现在寻根文学方兴未艾之际,从而带有文化反思的意蕴。"高密东北乡"自从出现在《秋水》之后,莫言对故乡的每一次书写,都成为一次寻根筑梦之旅,都是对它的历史和现实的不断丰富。创世纪神话和传说是形塑"高密东北乡"这一文学王国人民的性格、心理和精神的文化根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言小说 高密东北乡 创世纪 神话
下载PDF
基于情感分析技术的莫言小说英译本在西方的接受程度研究 被引量:17
12
作者 石春让 邓林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91-96,共6页
情感分析是一种用于挖掘各类文本情感态度或观点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本文通过运用情感分析技术,分析了西方读者对莫言小说十一部英译本发表的网络评论,量化其情感态度并分类整理代表性的评论,探索西方读者的接受程度。研究表明,莫言小... 情感分析是一种用于挖掘各类文本情感态度或观点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本文通过运用情感分析技术,分析了西方读者对莫言小说十一部英译本发表的网络评论,量化其情感态度并分类整理代表性的评论,探索西方读者的接受程度。研究表明,莫言小说在西方读者群体中整体接受情况较好,西方读者评论中呈现的各类接受态度及占比为:积极态度76.5%,消极态度18.84%,中性态度4.66%。积极评论中,莫言的幻觉现实主义写作手法和以中国近代历史背景的小说内容被广泛提及。消极评论中,读者主要批评小说中难记的人名、繁复的人物和场景描述、残酷的故事情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分析 译介文学 莫言小说
下载PDF
忠实还是叛逆:葛浩文英译莫言小说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宁明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89-200,共12页
伴随着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作为莫言作品的主要译者走进了大众视野。在莫言被译成英文的作品中,八部长篇小说均由葛浩文担纲翻译,英语世界的读者主要通过这些英译本认识、理解和接受莫言的作品,因此,... 伴随着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作为莫言作品的主要译者走进了大众视野。在莫言被译成英文的作品中,八部长篇小说均由葛浩文担纲翻译,英语世界的读者主要通过这些英译本认识、理解和接受莫言的作品,因此,葛浩文对莫言作品的海外传播有重要的影响。作为美国重要的中国文学翻译家和汉学家,葛浩文已将中国大陆和台湾二十多位作家的五十多部作品翻译成英文,大多翻译作品在西方世界得到不错的反响,并赢得了一些重要奖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作品 葛浩文 文学翻译家 海外传播 翻译成英文 莫言作品 莫言小说
下载PDF
从审美到审丑:莫言小说的美学走向 被引量:15
14
作者 王金城 《北方论丛》 2000年第1期90-96,共7页
莫言是80年代大陆新潮文学中极具个性特征的作家,近年来他的小说创作 却呈现了从审美到审丑的美学走向。莫言小说的丑多为非审美意义上的丑,其文本丑的多种 反常形态是对业已形成的东方传统审美心理和审美经验的一种无情打磨,造成... 莫言是80年代大陆新潮文学中极具个性特征的作家,近年来他的小说创作 却呈现了从审美到审丑的美学走向。莫言小说的丑多为非审美意义上的丑,其文本丑的多种 反常形态是对业已形成的东方传统审美心理和审美经验的一种无情打磨,造成这种样态的主 要原因是主体的文化缺席和审丑的心理失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言小说 审美 审丑 美学走向
下载PDF
《红高粱家族》与莫言小说的基本结构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学谦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70-176,共7页
《红高粱家族》既是莫言的代表作,也是八十年代长篇小说的经典性作品。如果说《透明的红萝卜》《白狗秋千架》等是莫言的漂亮的起跑,“红高粱”则是他辉煌崛起的标志。这不仅仅是因为“红高粱”被张艺谋拍成电影并在社会上产生广泛的影... 《红高粱家族》既是莫言的代表作,也是八十年代长篇小说的经典性作品。如果说《透明的红萝卜》《白狗秋千架》等是莫言的漂亮的起跑,“红高粱”则是他辉煌崛起的标志。这不仅仅是因为“红高粱”被张艺谋拍成电影并在社会上产生广泛的影响,更重要的是“红高粱”的叙事,几乎具备了莫言小说叙事的全部因素:酒神叙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高粱 莫言小说 白狗秋千架 小说叙事 生命叙事 余占鳌 世界结构 人生悲剧 八十年代 心理经验
下载PDF
莫言小说语言“前景化”修辞策略中的平行原则 被引量:7
16
作者 江南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5-61,共7页
莫言是新时期著名先锋作家,是中国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其小说留给读者深刻印象的并不是情节,而是那汪洋恣肆、绚丽多姿的"前景化"语言。所谓"前景化"是指出于艺术目的,通过语言的变异,将一部分语言从"背... 莫言是新时期著名先锋作家,是中国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其小说留给读者深刻印象的并不是情节,而是那汪洋恣肆、绚丽多姿的"前景化"语言。所谓"前景化"是指出于艺术目的,通过语言的变异,将一部分语言从"背景"中凸现出来的修辞策略;它有"偏离"和"平行"两种形式:"偏离"是性质上的"突出",是对常规的背离,"平行"表现为数量上的"突出",是对常规的强化。就其平行原则来讲,莫言小说语言实验的重要贡献之一是运用"前景化"中的对等原则,在语音、词语、修辞三个层面使用"平行"手段创造特殊的修辞效果,他在这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莫言小说在语言前景化中凸显"平行"原则,其修辞的动因是多方面的,而认知导向及美学原则既是其主要动因,也是其直接动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言小说 前景化 平行语言 修辞动因
下载PDF
战争叙事的新变——论莫言小说《红高粱家族》 被引量:3
17
作者 贺玉庆 董正宇 《创作与评论》 CSSCI 2013年第18期125-128,共4页
自文学产生起,人们就没有停止过对战争的书写和思考。莫言发表于1987年的《红高粱家方鳓“对于军事题材创作所带来的新鲜气息”,当时并没有引起更多人的关注,正如徐怀中先生所言:“怕要过若干年之后再回过头来看,才可能看得更清楚... 自文学产生起,人们就没有停止过对战争的书写和思考。莫言发表于1987年的《红高粱家方鳓“对于军事题材创作所带来的新鲜气息”,当时并没有引起更多人的关注,正如徐怀中先生所言:“怕要过若干年之后再回过头来看,才可能看得更清楚些。”时光荏苒,20多年过去了,今天我们再回头来审视莫言关于战争的书写,就会发现《红高粱家族》换了一个观察战争的角度,打破了偏激与执迷,改变了以往写抗日战争的陈旧套路,创新性地运用民间话语,避开正统的观点,刻画出英雄的另一面,塑造了一批多元共生、食人间烟火的英雄,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战争观,凸显出战争的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高粱家族》 战争叙事 莫言小说 军事题材 抗日战争 民间话语 多元共生 战争观
下载PDF
葛浩文英译莫言小说的历程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何元媛 张冬梅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112-116,共5页
通过对译本时间阶段特征、译本出版状况和译者翻译风格方面的历程分析,可以发现译著的接受程度影响到译本的出版状况,译者的翻译历程与作者的创作历程有相似的时间阶段特征,译者自身在不同时间阶段翻译风格也有变化。葛浩文英译莫言小... 通过对译本时间阶段特征、译本出版状况和译者翻译风格方面的历程分析,可以发现译著的接受程度影响到译本的出版状况,译者的翻译历程与作者的创作历程有相似的时间阶段特征,译者自身在不同时间阶段翻译风格也有变化。葛浩文英译莫言小说的变化发展规律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对外传播在发展阶段、译本出版和译者翻译风格上提供了可借鉴的成功而有益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浩文 莫言小说 出版历程 阶段历程 风格变化
下载PDF
框架理论视野下美国主流报刊对莫言小说的传播与接受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晶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66-179,共14页
众所周知,莫言是中国当代著名的作家之一,二0一二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更是声名鹊起,时常被作为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一张名片而得到官方的大力宣传。对于莫言获奖的原因,不少人将其归功于莫言小说的多语翻译与跨国出版,由此也催发... 众所周知,莫言是中国当代著名的作家之一,二0一二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更是声名鹊起,时常被作为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一张名片而得到官方的大力宣传。对于莫言获奖的原因,不少人将其归功于莫言小说的多语翻译与跨国出版,由此也催发了近年来国内外学界对莫言小说在海外传播与接受现象的研究热。在现有的学术研究成果中,既有众多从语言转换层面探讨莫言小说各语种译本翻译技巧的微观研究,也不乏以跨文化视角对莫言小说在世界各国的译介、出版与研究情况进行系统梳理与评析的宏观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言小说 传播与接受 主流报刊 框架理论 美国 诺贝尔文学奖 学术研究成果 中国当代
下载PDF
论莫言小说创作中的故乡书写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开志 周洪林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2-44,共3页
故乡永远是作家创作的不竭之源,莫言的"高密书写"之所以能超越前辈和同辈作家,这与他独特的故乡识见、超凡的想象能力以及表达方式的丰富多样有着密切的关系。
关键词 莫言小说 高密 故乡书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